雾霾中真的有高含放射性铀么,真的会石棉 吸入多少 致癌肺内致癌么

当你吸烟的时候,你吸入肺里的是放射源 : 经理人分享
&Mangershare:在香烟问题上,商业的伦理和赢利性之间的冲突表现得特别剧烈和明显。2006年11月,在一次带有浓烈冷战色彩的暗杀行动中,苏联特工亚历山大o利特维年科(Alexander Litvinenko)在英国伦敦的一家医院死去。尽管利特维年科之死还笼罩着层层迷雾,但直接置他于死地的剧毒物质——一种名为钋210的罕见放射性同位素,分布范围之广远远超过大多数人的认识:全球烟民每年约消费6万亿支香烟,每只香烟都会将少量的钋210送入烟民肺部。在他们吞云吐雾的过程中,这种放射性物质也在不断累积。对于每天抽一包半香烟的烟民来说,他们每年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做了300次X光胸透。钋或许不是香烟中的主要致癌物,但单在美国,每年它就会夺走成千上万条人命。与其他致癌物质不同的是,通过一些简单措施,由钋导致的死亡是可以避免的。50多年前,烟草行业就已经知道香烟中含有钋。查阅烟草业内部资料时,我发现香烟制造商甚至设计过一些生产工艺,能显著降低香烟中该同位素的含量。但烟草巨头们有意采取不作为政策,并对这些工艺研究进行保密。结果,半个世纪过去了,香烟中的钋含量没有发生丝毫改变。改变终究要发生了。2009年6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家庭吸烟预防及烟草控制法》(Family Smoking Prevention and Tobacco Control Act),头一次将香烟纳入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的管辖范围,赋予了该机构控制香烟中特定成分含量的权力。强制烟草行业清除香烟中的钋,将是降低香烟危害性最直接的措施之一。肺部中的辐射热点科学家是在一次偶然情况下,发现钋210会进入吸烟者肺部的。上世纪60年代上半叶,辐射,尤其是放射性尘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科学家及其他大多数人关注的焦点。当时,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放射化学家维尔马oRo亨特(Vilma R. Hunt)及其同事正在开发一种新技术,用于检测极低浓度的镭和钋,这两种物质均是居里夫妇在1898年发现的。据亨特回忆,1964年的某一天,她在试验室里瞎转悠时,突然看到了一位同事留下的烟灰。一时兴起,她决定用自己的新技术测试一下烟灰的放射性。结果出来后,亨特惊讶地发现,烟灰中连钋的影子都没有。环境中,痕量的放射性同位素是很常见的,这也是天然本底辐射的来源之一。在亨特研究过的包括植物在内的其他有机物中,只要有镭存在,钋的检测结果从来不会呈阴性(即不含钋)。只不过,在香烟熏燃的过程中,高温的作用会将钋变成气体。因此,她立即意识到,消失的钋必然进入了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里!这意味着,吸烟者会将钋直接吸入肺部。亨特和同事爱德华oPo雷德福 (Edward P. Radford)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一发现,还公布了香烟烟雾中钋含量的直接检测结果。不久后,哈佛大学的其他科学家开始研究香烟和吸烟者肺部中的钋。1965年,放射化学家兼物理学家约翰oBo利特尔(John B. Little)检测了吸烟者的肺部组织样本,寻找其中钋的踪迹。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显然,从活着的吸烟者体内提取组织样本会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利特尔只得在尸体上想办法。“问题在于,人死后2~3个小时,肺部的内壁黏膜就会降解,”他说。他不得不在人死之后尽快提取肺部组织,经常使他不分昼夜地百米冲刺,赶往医院。利特尔的研究证实,钋确实聚集在肺部的特定区域。由于我们的呼吸道会分叉,形成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因此放射性同位素会停留并聚集在各个分叉处。它们成为放射性“热点”,不断发射出α粒子。钋如何进入烟草?接下来的10年里,科学家继续研究香烟烟雾中的钋,以及这种同位素如何进入烟草植株——这样就能清楚,在香烟生产的哪一个环节能最有效地除去它。钋210是铅210的一种衰变产物,在1964年的文章中,雷德福和亨特已经推测出了钋210进入烟草的两种可能途径:一是大气层中天然氡222的子同位素(即衰变产物,包括铅210)落在了烟草叶上,二是化肥中的铅210进入土壤,被植物根部吸收。事实证明,这两种推测都是正确的。美国农业部(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的科学家追踪研究了钋的化肥来源。1966年,USDA和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开展了一项实验,检测了两种不同的化肥:一种是商业“过磷酸盐”(superphosphate),另一种是由纯度较高的磷酸钙特制而成的混合化肥。结果显示,两种化肥差异非常明显。商业化肥中,镭226的含量大概是混合化肥的13倍,导致烟叶中的钋含量升高近7倍。1974年,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爱德华o马特尔(Edward Martell)再次研究了这个问题。他提出,富含铀的磷酸盐化肥会把氡222释放到附近空气中,使这种同位素在空气中的浓度超出正常水平。氡随后会衰变成铅210,掉落到生长中的烟草植株上,然后紧紧附着在烟叶表面不计其数的、像茸毛一样的毛状体上。与哈佛大学的研究团队一样,马特尔也很关注钋210会在肺部特定部位沉积的现象。氡的衰变产物是致使铀矿矿工癌症发生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当时科学界在这一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马特尔因此推测,由于吸烟者长期受到低剂量的、不断累积的钋 210的辐射,这种同位素很可能是导致肺癌的“元凶”——马特尔后来的研究暗示,钋210或许还能引发其他癌症。对于铀矿矿工来说,在某一时刻突然受到大剂量钋 210的辐射,其实并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反而是长期接触小剂量的钋会有相当大的危害。尽管每支香烟中钋210的含量相对较低,但吸烟者每吸一口烟,肺部的钋都会增加一点,长期下去,辐射剂量就会越来越高,患癌风险也就随之提高。这一假设在1974年得到了利特尔及其哈佛大学同事威廉o奥图尔(William O’Toole)的证实:他们把钋注入仓鼠的气管,尽管注入剂量非常少,没在它们的体内引发任何炎症,但在注入频率最高的那一组仓鼠中,94%都出现了肺部肿瘤。当然,香烟烟雾中的其他成分后来也被发现是强致癌物,今天的大多数专家或许会说,香烟中最主要致癌物是多环芳香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和亚硝胺(nitrosamine)之类的化合物。但是,根据辐射造成的危害所做的保守估计,在吸烟所致的肺癌患者中,2%都是由钋210导致的。按照这一比例,单在美国,每年因此死亡的吸烟者就有好几千人。有些专家还指出,辐射效应会与其他致癌物产生某种相互作用,加强各自的致癌能力。对于烟草巨头们来说,钋带来的危害似乎足以引起他们的重视,要求对此展开全面研究。致命的决定与外界科学家不同,烟草行业的科学家从来没有公开或发表过他们对钋的研究。不过,在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诉讼案中,美国46个州控诉烟草行业,迫使生产商承认吸烟有害健康,具有成瘾性,还让他们公开了数百万份内部文件。其中好几千份文件都显示,在烟草行业内部,关于钋的讨论一直没有停过,而且参与者甚众,讨论的激烈程度始终是最高的。日,美国公共卫生部部长发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警告,提醒公众注意香烟的危害;仅仅几天后,雷德福和亨特又在《科学》上发表了那篇重要论文。接连而来的两记闷棍让烟草行业立即紧张起来。一些内部备忘录显示,烟草生产商担心,如果他们掌握的与钋相关的资料曝光,就可能遭到公众的强烈谴责。面对这种风险,烟草行业迅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开展了多项针对钋的内部研究——当然,这些研究都是见不得光的。美国菲利普o莫里斯公司(Phillip Morris,美国三大烟草集团之一)在上世纪70年末到80年初的很多资料都显示,对于到底该不该公开发表关于钋的研究,该公司的科学家和高管们曾发生过争论。这一争论发生在外界科学家对香烟中的钋已不那么感兴趣,相关论文也少有发表的那段时间。烟草行业的人担心,他们的研究一旦发表,就可能使已经平静的局面再起波澜。1977年,菲利普o莫里斯公司的科学家完成了一篇论文的初稿,名为《烟草和烟雾冷凝物中自然形成的氡-222的子同位素》,这篇文章的作者打算向 《科学》 杂志投稿。1978年,该公司的产品研发主管在一份备忘录中向公司另一位科学家再三强调,他很担心这篇文章的发表会引起严重后果。那位科学家回复:“它能唤醒沉睡中的巨人。这篇文章会引起很多人注意,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公开这些事实。”尽管论文中含有会引发争议的数据,但真正让菲利普o莫里斯公司法律事务部担心的是,这篇论文实质上认同了已公开发表的研究:香烟中含有钋,对人体有害。1978年7月中旬,在法律事务部的建议下,菲利普o莫里斯公司决定不发表这篇论文。然而,烟草生产商一直关注着外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在探索解决钋问题的可行方案。烟草行业提出了各种降低香烟烟雾中钋含量的方案,并对每种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其中一种方案是,在香烟中加入一些材料,让它们与铅和钋反应,从而阻止这两种放射性物质进入香烟烟雾中;另一种方案则是,开发一种过滤嘴,阻止气态钋进入吸烟者的呼吸道。根据马特尔在上世纪70年代的研究,另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案是,直接用稀释过的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烟叶。其他的方案还包括,对施用化肥中的铀238子同位素含量加以限制,或者在加工烟叶时除去容易吸附铅的毛状体。菲利普o莫里斯公司应用研究部前任主管、后来“弃暗投明”揭发烟草行业潜规则、目前担任FDA科学顾问的威廉oAo法龙(William A. Farone)说,“我们想了很多方案,甚至试过用基因技术改造烟草植物”,以便让烟叶变得光滑。1975年,美国农业部的华裔科学家左天觉(T.C.Tso)估计,30%~50%的钋都可以轻易地从肥料中除去,清洗烟叶还能消除25%的钋。再加上过滤嘴的作用,烟草中的钋几乎能被全部清除。但就像RoJo雷诺兹(R.J Reynolds)在一份备忘录中提到的,“除去这些物质不会带来任何商业回报” 。然而,正如历史上一再上演的剧情那样,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烟草行业终究要面对钋问题。2009年6月,美国《家庭吸烟预防及烟草控制法》通过之后,对于该法案要求烟草业公开“香烟中含有哪些有毒物质”,美国癌症协会对此大加赞赏。这次立法第一次向烟草业发起了挑战,迫使他们将多年的研究成果付诸实施。钋将是第一种被驱逐出香烟的“毒药”。它是一种单同位素,而非香烟烟雾中的某种复杂成分。焦油或一氧化碳之类的其他有毒物质是很难从香烟中除去的,但钋不同。烟草行业对此已做了40多年的研究,这为FDA得出实质性的结果开了一个好头。而且,降低香烟中钋含量的一些方法,比如清洗烟叶,可能也有助于除去铅、砷、钙等有毒金属。这些措施正是FDA有权对烟草行业作出的调控、强制他们做出的改变。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明确表示,吸烟是最容易避免的致死因素。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30万人死于肺癌,其中90%由吸烟引起。如果通过烟草行业掌握的方法能将钋除去,成千上万的人将幸免于难。故意作出决定,拒绝将业内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付诸实施的人,是烟草行业的律师们,但受到这个决定的影响,甚至为此付出生命代价的人,却是广大的烟民。翻译 杨宁宁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布里亚纳·雷戈
分享到朋友圈
文章涉及知识点
你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应该先说哪个?
当一个优秀的菜鸟,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当菜鸟
新互联网时代的企业应该如何赚钱?
关注MBA联考,扫描下载联考神器雾霾真相——含大量辐射致癌物
我的图书馆
雾霾真相——含大量辐射致癌物
加载中...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加载全文
值得欣赏的是,新疆政府已经意识到高铀煤的危害,颁布了地方法令限制和禁止高铀煤的开采。遗憾的是标准还是太宽松了,只有含铀量超过百万分之五十的煤炭才被严格禁止,百万分之十到五十间是限制开采,低于百万分之十不加限制。我认为超过百万分之十的铀就应该完全禁止开采,百万分之五到十就要视情况加以限制,不到百万分之五可以不加限制。今年新疆煤炭产量预计达到1.6亿吨,即使是允许煤炭中含有百万分之五的铀,算起来也有八百吨铀粉尘通过燃煤散发,这已经比美国在伊拉克战场散发的几吨贫铀武器粉尘严重许多倍了。更遗憾的是其他省区,特别是内蒙,尚无类似地方法规禁止高铀煤开采,中央政府也没有这样的法规。为什么新疆能做到,内蒙做不到?有些朋友怀疑内蒙煤炭怎么和铀混在一起?这个怀疑是不必要的。内蒙的煤炭和铀矿伴生共生,是地质界并无异议的事实结论,也有相关地质地理理论的解释。在网上搜索煤铀兼探,煤铀伴生,可以找到许多资料。温家宝总理去年五月1日在地质大学的讲话里,就提到内蒙煤炭与铀伴生的事实。尽管内蒙最大的铀矿在大营区域发现,并不仅仅是大营才有铀,煤铀伴生是整个鄂尔多斯盘地普遍的地质特征。燃烧高铀煤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放射性危害,也是事实,参读《你不知道的煤电辐射》。特别注意其中提及的放射性氡的危害。中国有几处煤炭含铀异常高的地方。黄文辉和唐修义在2002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到,中国某地煤炭样品最高检测到每公斤25660毫克的铀,也就是2.5%的含量。参读《中国煤中的铀、钍和放射性核素》。中国含铀较高的煤炭主要在云南贵州是一个区域,新疆是另一个区域,问题最严重的当属内蒙古鄂尔多斯盘地。东南部湖南江西浙江一带的石煤含铀量也很高。内蒙古煤炭不但含铀量高,并且年产超过十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四分之一强,因此问题最严重。携带高放射性的煤挖出来,最终是在火电厂燃烧掉,或者在制造水泥和钢铁之中消耗掉,或者提供给城市供热烧饮消耗。其中的放射性铀不会消失,而是全部以烟尘,废灰,和建筑材料的形式散发到环境中造成放射性污染。火电厂燃烧含铀煤,一部分铀通过烟尘排放到空气中污染大气,另一部分残留到煤灰中,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或者变成扬尘,或者流到河流。有些粉煤灰里的含有如此高的铀,以至于一家加拿大公司,叫做Sparton,跑到中国云南建了一家工厂,专门从小龙潭火电厂的煤灰堆里提炼金属铀赚钱。来自煤炭的放射性铀污染环境,最大的危害是导致大量肺癌的爆发。铀238蜕变有个中间产物,放射性的氡222气体。因为氡222是气体,可以吸入肺部,其蜕变周期只有四天。只需要极微量放射性氡吸入肺部,氡核在肺里蜕变,会强烈破坏周围的肺细胞,引发细胞癌变。前面说到云南煤炭高含铀,加拿大公司专门跑来从小龙潭火电厂的煤灰里提取铀。在1973年到175年做的全国调查发现,云南省宣威县是全国农民肺癌最高发地区,其中又以来宾镇为最,而来宾镇的虎头村,又是全国最有名的肺癌村。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远在改革开放之前就存在的肺癌高发现象,因此无法归咎于工业发展造成的污染。世界各地医学专家几十年对该地肺癌高发原因一直没有定论,但是都隐约认为与当地烧的煤炭有关。然而,室内烧煤做饭取暖在全国都普遍存在,为什么独有虎头村肺癌最高?其原因就是煤中间放射性铀蜕变而产生的放射性氡是强烈致肺癌的有害物质。美国统计数字表明,室外环境通常放射性氡的放射剂量为每立方米不超过15贝克尔,一贝克尔是每秒钟有一个原子核蜕变,美国室内空气含氡的放射剂量通常会数倍于室外。任何浓度的氡含量都是有害的,其致肺癌几率正比于其含量。美国有相当百分比的肺癌是因氡引起。参读:/。这种场景,?将来你随处可见中国燃烧高铀煤,不光是散发放射性铀烟尘污染大气,更加糟糕的是有关方面变废为宝,提倡绿色环保的结果,是把燃烧煤的残余粉煤灰焙烧制作成建筑材料,制成房子让千家万户居住。这样的建筑砖材携带有大量铀,源源不断蜕变成放射性氡,释放到室内空气,变成居民大量惟患肺癌的重要导因之一。这个健康危害是个尚未被广大人群意识到的科学事实。有关方面对建材的放射性也不加任何的限制检测。我强烈呼吁大家认清放射性氡的严重危害。特别是准备购买住房的朋友,一定要自备盖革计数器,检测将要购买的房屋的室内辐射剂量,并委托有关机构测量室内空气的氡含量。关系到你和家人的生命健康,相比于买房的一百多万元,这是一笔几百元的非常值得的投资。内蒙新疆的煤炭含有超高的放射性铀,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有大量科学论文证实。具体含量多少,有关方面讳莫如深,煤炭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对之不加监控检测,我们对具体的数字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是这些煤炭里的铀最终散发到城乡环境中,随时危及我们的健康。?雾霾将把人类引向这里我提出,近年来突然严重起来的经日不散的普遍雾霾现象,是放射性铀造成的核雾染灾难的直接表现。其物理根据很简单。环境中放射性会大量电离空气分子,让空气中的污染粉尘颗粒带电。因为水分子是极性分子,非常容易被带静电的粉尘颗粒吸引,凝聚成雾滴。这使得雾霾即使在空气湿度远远没有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也能够发生,并且能够持续。这才是雾霾频发,连日不散的原因。因为通常情况下,雾霾应该在水汽湿度接近饱和的情况下发生,也就是早晨气温低时候。日出之后,气温升高,相对湿度下降,雾应该消掉。参阅同济大学蒋大和教授的雾霾科普文章:《为什么会雾霾》。文中提到,发生雾霾三个条件都必须同时满足:一,PM2.5粉尘污染严重;二,气流稳定,不利扩散;三,适当的湿度。请大家注意第三条,并且注意到蒋教授提到,湿度不适宜,即使粉尘污染很严重,也是看不见的,只有湿度足够高,粉尘吸收水分,颗粒变大许多,方才变成看得见的雾霾。可是最近江浙沪一带发生的几次雾霾,在湿度仅有40%的情况下发生了,因此必然有某种原因,使得粉尘吸湿性大大增强,使本来不足够形成雾霾的低湿度情况下,也能发生雾霾了。这个大大增强粉尘吸湿性的真实原因是核雾染,也就是放射性电离使粉尘带电荷。大家也要注意到,PM2.5粉尘污染严重,十多年前的北京就已经这样,并不是今天才这样。可是内蒙煤炭的大规模开采,是近两三年的事情。因此两者显然是相关的。更强有力的例证是华南广州的空气污染也很严重,湿度比北方还高,可是并没有北方那样的雾霾,因为烧的不是内蒙煤,是烧进口煤居多。另外一个例证是乌鲁木齐近年也雾霾严重,一年有大半年雾蒙蒙的。乌鲁木齐地处内陆,空气干燥,也没有什么重工业污染,历史上空气极少有雾,即使有雾也只能是早晨日出即散的那种雾。那么在空气干燥之地发生雾霾,原因只能是燃烧的新疆煤是高铀煤的放射性引起。更强有力的例证是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人口仅一百二十万,没有什么重工业污染,经济不发达,可是现在成为世界第二的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终年雾霾笼罩。其原因是蒙古煤炭和内蒙煤炭一样是煤铀伴生,烧高铀煤导致核雾染现象。普遍把华北雾霾成因归于单纯的空气高污染是错误的。PM2.5粉尘污染里面的硫化物,硝化物,华北华南都有,同等的严重。而论空气的湿度,华南更加湿润,华北更加干燥。因此从常规雾霾成因解释,应该华南比华北严重才对,不应该倒过来。再说空气中的硫化物和硝化物会形成酸雨,中国东南的酸雨问题比华北严重。华北近年并没有见到特别严重的酸雨,那么为什么雾霾独独特别严重呢?只能是某一个非常规的原因,使得通常无法形成雾霾的湿度条件下,雾霾也形成了。这也就是为什么环境气候学家们用常规解释,至今也无法做出令人信服的成因解释的原因。真正的成因,是燃烧高铀煤的核雾染灾难的导致的高雾霾现象。作者:马可安(物理博士)?未来会不会是这个样子?
N同时转发到微博
发表评论:
馆藏&1932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雾霾天气对肺部的伤害到底有多大?
肺是与外界环境接触最频繁的器官,因此也是最容易累积毒素的。人每天的呼吸量大约是1000升的空气,空气中的各种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部,导致各种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甚至诱发肺癌。
其它人正在看雾霾来了,这些传言是真的吗?_徽网
雾霾来了,这些传言是真的吗?
人民网北京1月7日电 (金晨、实习生潘文悦)吸入体内的雾霾永远排不出来?雾霾中含耐药菌将导致人体抗药?雾霾不散是因为核污染?连日来,关于雾霾的传言频频在朋友圈刷屏。有些是网民表达无奈的段子,有些却是令人真假莫辨的转发推送,以某种耸人听闻的说法来博取关注。人民网“求真”栏目盘点了近期的雾霾传言,与您一起辨别真假。
谣言一: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来
近日,“协和医院某大夫”关于“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来”的说法在网上热传,该说法还称,“儿童气管短,所以吸入肺里的雾霾比大人多”、“200多元能换滤片的口罩效果更好”等等。
【真相】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信发布辟谣文章称,吸入身体和肺里的雾霾永远排不出来为谣言。协和医院呼吸内科田欣伦副教授表示,该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目前的研究表明,雾霾对慢性呼吸道病人有一定影响。她提供了以下建议:1. 在雾霾天减少室外活动;2. 外出时佩戴具有防护功能的口罩;3. 减少高强度的运动;4. 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
针对“因为儿童气管短,所以呼入肺里的雾霾比大人多”“200元的能换滤片的口罩效果更好”等说法,协和医院儿科万伟琳副教授表示,儿童与成人的肺结构相似,且肺活量低于成人,所以不存在吸入粉尘多于成人的说法。口罩的防护能力并不取决于价格,而是与其质量、密封程度、阻挡PM2.5力度有关。她建议:幼儿的雾霾防护以隔离、保护为主,在雾霾天气尽量减少儿童的外出;在室内安装空气净化器来保持空气的清新。
谣言二:北京雾霾中含耐药菌,或将无药可医
2016年11月底,瑞典哥德堡大学抗生素耐药性研究中心四位学者发表于国际期刊《Microbiome(微生物)》的论文中提到,从北京一次雾霾天的14份空气样本中检测出抗生素耐药性基因(以下简称耐药性基因)。这篇论文被国内某新媒体以《呼吸的痛!北京等地雾霾中发现耐药菌》、《北京雾霾中发现有耐药菌,“人类最后的抗生素”对它束手无策》、《北京雾霾中含有耐药菌60余种 将导致药物失去作用》为标题转发。很多读者一看就蒙了:“还敢呼吸吗?空气都变异了?”“这是说生了病就无药可治了吗”……
【真相】该论文的通讯作者、瑞典学者拉尔森对《人民日报》记者表示,耐药性基因、耐药性细菌、细菌的耐药性和致病性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细菌对某种抗生素是否有抗药性,与其引发疾病的能力(致病性)无关。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抗感染科主任医师、全国细菌耐药监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波教授介绍,细菌耐药性和致病性不是一个概念。细菌耐药是指某种抗菌药物对某种细菌不起作用,治疗起来困难,并不是说细菌的毒理性强。耐药性基因也不等于耐药性细菌。
谣言三:雾霾中含有硫酸铵致死
一则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消息称,“内部说这次雾霾里主要是含硫酸铵,本来不到红色预警的程度,但因为存在硫酸铵所以才到这个级别。提醒孩子们都不要出门。家里净化器长时间开启。多喝水。原来伦敦有次硫酸铵超标,有好多人没有防护而死亡。”
【真相】据环保部宣传教育中心发布,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规定,红色预警为预测连续4天及以上出现重度污染,其中2天达到严重污染;或单日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硫酸铵不是发布红色预警的标准。11月下旬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论文《从伦敦雾到中国霾:硫酸盐的持续性形成(Persistent sulfate formation from London Fog to Chinese haze)》指出,在中国,农业氮肥和工业排放产生大量氨气污染,碱性的氨气促进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反应过程,形成大量硫酸铵,但也中和了酸性环境,使得中国雾霾在酸碱度上呈现中性。中国雾霾的中性酸碱度尽管并不意味着中国雾霾没有伤害,但不具有伦敦的酸性大雾那样强烈的急性毒性。硫酸铵急性毒性不大,伦敦雾致命元凶为高浓度二氧化硫。
谣言四:雾霾不散是因为“核污染”
据传,内蒙古鄂尔多斯地下发现大规模铀煤资源,通过燃烧,煤炭中的铀进入到空气中,这是目前国内大范围雾霾的原因。
【真相】雾霾难散主要影响因素为气象条件。铀元素本身是很重的元素,不容易被氧化,不会变成粉尘;而且电厂对排放物都会进行除尘、脱硫脱硝,就是真的有,也应该是留在燃烧残渣里,进入空气中是很微量的。核污染导致雾霾的谣言早在2013底末便在网络上掀起了狂风巨浪。
谣言五:汽车尾气比空气干净10倍
一段来自某汽车网站的视频中,一位戴着防毒面具的人,把空气质量检测仪伸到了一辆国三标准(不算很高标准)小汽车的正在完全燃烧的尾气排放管口,PM2.5读数从接近500降到了48。据此,有人得出结论,汽车尾气比雾霾天的空气要干净10倍,甚至有人说小汽车根本就是“空气净化器”。
【真相】汽车尾气中除了颗粒物PM2.5(以及PM10、PM1等)外,还有其他污染物。视频中仪器测得的PM2.5读数,是直接在排气口测得的,只占了机动车尾气对PM2.5贡献的一小部分,而事实上尾气对PM2.5的大部分贡献是间接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物质,这些都是气体,不会反映在测量PM的空气质量测试仪中。但是这些气体既是产生PM2.5的“原材料”,同时也是“催化剂”。在北京本地污染源中,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PM2.5的贡献是31.1%,在非采暖季要占到40%。二次转化生成的有机物、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累计占PM2.5的70%。
谣言六:风电站、防护林阻挡大风导致了雾霾
有人认为,内蒙古建设了大量风电站偷走了北京大风,三北防护林使北方风力衰减,导致雾霾无法被吹散。
【真相】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以北京为例,北京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是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或降水“湿清除”效应。另外,风碰到障碍物绕流是可以恢复的,局部风力发电或局部防护林不会对距离较远的下游风力造成影响,雾、霾形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地面污染物碰上大气静稳条件。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研究显示风电场或防护林与雾霾的形成有因果关系。
谣言七:“煤改气”加剧北京空气污染
近日,一篇题为《京城雾霾成因——新解天然气锅炉排烟是加剧京城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文章认为“煤改气”是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是加剧灰霾空气的“帮凶”。此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天然气并不能算是清洁能源,其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有些人甚至认为,热电厂煤改气后,氮氧化物排放不仅没有减少,反而会增加,进而恶化雾霾污染状况。
【真相】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王自发对媒体表示,按照我国当前的天然气消耗量计算,每年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态水在3亿吨左右,假如全部转化成液态水(但实际上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液态水),平摊在全国人口集中的东部地区(估算面积约360万平方公里),液态水的厚度连0.1毫米/年都不到,仅占大气中可降水量的几十万分之一,影响微乎其微。所以说,“煤改气”不会显著增加北京市大气中的湿度,不是北京地区“丰富水汽”主要来源。
南开大学冯银厂教授称,无论是燃煤、燃气还是燃油,都会排放氮氧化物。“煤改气”是否会导致氮氧化物的升高,主要取决于改气之前煤炭的燃烧方式和煤炭品质、改气之后采取的燃烧技术等因素。如果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就会降低。我国脱硝比脱硫起步晚,近年来大气环境中的氮氧化物浓度下降并不像二氧化硫那么显著。氮氧化物浓度的增加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但这是可控的。而且污染成因和机理非常复杂,不能因为氮氧化物浓度没有明显下降,颗粒物污染依然严重,就说是“煤改气”造成的,这是不科学的。
谣言八:加湿器+自来水=雾霾制造机
有自媒体发文称,“向加湿器中加入纯净水,PM2.5的值为20,而加入自来水,PM2.5的值变成了340。”另有网民发布微博称:“使用加湿器时不要直接往里面加自来水,因为自来水中含有微生物,以及钙、镁等离子,容易产生白色粉末,不仅污染室内空气,还会引发哮喘等疾病。”
【真相】太原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工程系老师周鑫通过实验论证,根据国家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在加湿器中加入纯净水、矿泉水的空气质量状况为优,而加入自来水的空气质量则为污染。
“加湿器加自来水会变‘雾霾制造机’”的传言是真的。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会长赵飞虹对媒体表示,“加湿器一般要求加纯净水。使用自来水的话,加湿器会形成水垢,堵塞加湿器的口。同时自来水中存在钙镁离子等‘杂质’,这些‘杂质’被喷出后会形成颗粒物,干燥后留下一层白色粉末。现在的空气净化器都是以颗粒物为检测标准,因此会认为室内污染严重。但这种‘污染’,与雾霾并不相同。雾霾是有害物质附着在颗粒物上,长期吸入容易引发肺癌。”
“求真”栏目提醒大家,雾霾天尽量减少外出,不得不外出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尤其是小朋友,口罩、帽子、围巾都是必不可少的。回到室内要及时洗脸洗手,清除污染物。饮食方面,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增强免疫力。
你“中谣”了吗:
周刊:北京查涉黄俱乐部多位名人被抓?重度肠胃炎不能吃鸡蛋?
出大事了?刚看2秒就受不了!盘点爸妈朋友圈十大标题套路
11月谣言盘点:“不育”可认定为残疾?退役警犬被吃掉?
周刊:夫妻因打麻将互砍身亡?儿童饮料引发白血病?
周刊:长吉高速车祸死亡十几人?常吃鸭脖易得淋巴癌?
网传长吉高速车祸死亡十几人?官方辟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雾霾会致癌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