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在空中某处,此时气球浮力计算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浮力的定义
浮力的定义
范文一:09--浮力定义浮力:浮力计算形式1.定义法----F浮?F向上?F向下
2.阿基米德定律法-----F浮?G3.公式法----F浮??液gv排
4.受力分析法----F浮?G-F 5.状态法----F浮?G物排(漂浮、悬浮时)
6.比例法(同一液体)---- F浮?F浮1F浮2??水?物G物7.比例法(不同液体)-----9.压强法----F浮??PS1.F浮?G排容?水?液8.杠杆法----F浮?L1‘L1G物F浮??液gv排A.浮力等于重力-----排开液体的重力。浮力只与?液、v排有关,与物体重力G无关。例如:1)体积相同的木块、铝块、铁块全部浸没水中时,所受的浮力相等。2)同一木块所受浮力也是只与?液、v排有关,与木块重力无关。若浸在同一液体中,木块所受浮力与浸没的体积成正比B.物重G只是判断物体沉浮时用到,若F浮?G力,受力平衡静止。若F浮?G若F浮?G物物物,则物体上浮,直到漂浮,浮力减小,最后浮力等于重,则物体悬浮,可以停留在液面下任何位置。物,则物体下沉,浮力不变,直到沉底,F浮?F支?G受力平衡静止。浮力定义1.一个小球分别在水下lm 和水下3m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m深处水对球的压强大于lm深处水对球的压强,所以在3m深处对球的压强差大,因而浮力也大; B.球在lm深处和3m深处并不影响压强,所以浮力一样大;C.球在1m深处和3m深处虽然压强不相等,但是不影响压力差,所以浮力相等; D.球在3m深处虽然压强大,但压力差反而小,因而浮力小些; (2008—14).物体M悬浮在水中,水对物体M竖直向下的压力为F1、竖直向上的压力为F2。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F1大于F2
B.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F1与F2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F1与F2的合力大小等于物体M受到的重力大小1.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浸没于同一种液体内,它们所受浮力(
)A.铜块受浮力大;
B.铁块受浮力大;
C.铝块受浮力大;
D.都一样大;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 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到的浮力
B 乙受到的浮力大
C 丙受到的浮力大
D 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2010-海淀一模-23).如图所示,是一个水位高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水位到达高度H时,水恰好顶起塞子A从出水孔流出,水位下降后,塞子A又把出水孔堵住。塞子A底部是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状,半球4πr3恰好塞入出水口中。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S球=4πr2,圆面积公式是S圆=πr2,水3的密度为ρ,为满足水位高度自动控制的要求,塞子的质量应为
。浮力大小(2010-西城一模-9).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另有盛有体积相等的水的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把三个小球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甲球在A烧杯中漂浮,乙球在B烧杯中悬浮,丙球在C烧杯中沉底,烧杯中的水均未溢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水对杯底压强的关系是pA<pB<pC
B.三个小球排水体积的关系是V甲>V乙>V丙 C.三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甲>F乙>F丙
D.三个小球密度的关系是ρ甲<ρ乙<ρ丙2.外形完全相同的木球、铜球和铝球,在水中静止时,其状态如图所示,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铝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C.木球可能是实心的
D.木球漂浮,因此它的浮力最小3.将a、b、c三球放入水中,其中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关于a、b、c三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三球体积相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a<Fb<Fc B.如果三球重力相等,则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a=Fb=Fc C.若三球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 D.若三球所受浮力相等,则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a=Vb=Vc4.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8-10所示.已知这几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ρ水〉ρ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木两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的(B)四个小球所受浮力关系:F铜>F木>F铁=F铝 (C)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G铝>G铁>G木>G铜(D)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铝>m铁>m铜>m木液面变化1. 如图所示,在一长方形的泡沫塑料上用细线缚着一块卵石,使它漂浮在玻璃缸内的水面上.这时塑料泡沫塑料恰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玻璃缸里的水面在缸壁的a处.现将泡沫塑料和卵石翻个身,使卵石在泡沫塑料的下面,并仍放在原来玻璃缸的水中,当它平衡时,玻璃缸中的水面位置( )(A)在a处以上
(B)在a处以下
(C)仍在a处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 船上载有许多钢材,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1;把这些钢材都放到水中并用细绳悬挂于船下,此时甲板离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与h2比较(
)(A)h1=h2
(D)无法比较3.如图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水面上附有一木制水容器,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h,水深为H,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内,则导致(
)(A)h增大
(D)H减小4. 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所示,那么当冰融化后,其水面将______(填“升”“降”或“不变”).5.如图所示,杯中盛有清水,一长方形木块漂浮于水面,其下面用细线系住一实心铁球,那么(
) (A)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他排开的水重不相等 (B)铁块所受到的浮力与他排开的水重不相等(C)若细线断,铁球沉到杯底则杯中液面升高 (D)若细线断,铁球沉到杯底(未撞破玻璃)则杯中液面降低6.已知小球甲能漂浮在水面上,小球乙能悬浮在水中,小球丙将在水中下沉,现把三只小球放在同一只小盒中,小盒在盛水的容器中悬浮,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只把小球甲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下降 (B)只把小球乙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上升 (C)只把小求丙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高度不变(D)若将三只小球从小盒中拿出放入水中,容器中水面下降浮力与状态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2.把一小球放入盛满酒精(?酒精33=0.8×10kg/m)的溢水杯中,它沉入容器底部,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它漂浮在水面上,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
)A.大于8g
D.无法判断3.将体积相同的三个实心小球,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C三个容器中,静止后的位置如图6所示,若三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分别用FA、FB、FC表示,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器中的小球密度最大.(2010-朝阳一模-10).在实施“国家863”计划中,某材料科学家研制出一种高分子聚合材料,它的某些性能优于制造飞机的铝合金,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它的密度介于酒精和水之间,取一小块这种材料的样品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静止后溢出了90g水,将其放入盛满酒精的烧杯中,静止后溢出了80g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则可计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
)A.0.8g/cm3
B.0.85g/cm3
C.0.9g/cm3
D.0.95g/cm3浮力综合比例1.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p 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 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 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 放人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 : 12 ;把金属块A 放在木块B 上面,木块B 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6 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 的体积与木块B 的体积之比为13 : 24 ,则金属块A 的体积为
。2.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将体积为V的金属块A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2,把金属块A放在木块B上面,木块B刚好没入液体中(如图11所示)。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4,则金属块A的密度为____________。3.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密度为ρ的液体。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浸没在该液体中(A与容器底未接触),金属块A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木块B放入该液体中,静止后木块B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7:10;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金属块A放在B上面,使木块B刚好浸没入液体中,如图11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若已知金属块A的体积与木块B的体积之比为13:20,则金属块A的体积为 _______。原文地址:
范文二:水的浮力讲义0水的浮力产生的原因[科学探究]
一、浮力的存在1.实验:将旋紧瓶盖的空矿泉水瓶压入水中时,手会感觉到有一个力将手往上推,将瓶释放后,瓶将 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结论]在水中会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2.实验: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读数,再将钩码浸入水中,记下弹簧秤的读数,会发现钩码浸入水中后,弹簧秤读数变小了 。[结论]
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不仅是水,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二、浮力的测量——阿基米德原理 1.探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关系。(1)提出问题:
浮力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2)建立假设: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成正比
(3)设计实验:①实验器材:弹簧秤、烧杯、水、量筒、溢杯、物块。②实验步骤: a.在溢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b. 将物块悬挂在弹簧秤上,用弹簧秤测出物块的重G; c. 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 d.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排水; e.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记录表中: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F浮=G排水=ρ水gV排水
(关系式)。【例】如图1—24所示是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装置图,请对实际步骤作出补充说明:(1)甲步骤:向溢杯中注满水。(2)乙步骤:在空气中先称出物体重力G,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水中,读出弹簧秤的示数G',两次示数之差(G—G')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3)丙步骤:两次弹簧秤示数之差(F1—F2)测出的是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比较(2)(3)两次实验的结果,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物体排出的液体的重力。【变式练习】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同时观察水面高度的变化。依据这个小实验,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你做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3)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选填代号即可)。(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代号即可)。 2.上述关系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它也适用于其他的液体。(1)阿基米德原理的文字表达: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 (2)数字表达式:
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图(2)所示:浸在液体中物体的左右两侧面,前后两侧面所受到的水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平衡;而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强不同,所以压力也不同,下表面所受到的向上压力总大于上表面所受到的向下的压力。所以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S-P向下*S =ρ液*g*H*S-ρ液*g*h*S
=ρ液*g*(H-h)*S =ρ液*g*△h*S =ρ液*g*V排 =m排液*g=G排液 (3)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3.对阿基米德原理理解的几个注意问题:(1)公式中的ρ液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2)公式中的V排液是物体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而不是液体的总体积,也不是物体的体积。当物体完全浸入(即浸没)液体中时,V排液恰好等于物体本身的体积V物;当物体只部分浸入液体中时,V排液(3)浮力大小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4)ρ液的单位只能是千克/米,V排液的单位只能是米。【例】张明在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先后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过程分别如图8、图9所示。请你仔细观察各图,接着完成以下的实验要求:设计两个数据记录表格,包括物体浸入的液体或气体名称、浸入液体或气体中的体积(用“小部分”、“大部分”或“全部”等字样描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填写并处理这两组实验对应的数据;总结出实验结论。33物体所受的液体浮力越大。结论:由表2 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的浮力越大。【变式练习】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猜想,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
____。②比较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_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2)猜想3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变式练习】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3(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g取10 N/kg)【例】完全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放手后从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变化情况(
). A.浮力不断变大,但小于重力. B.浮力不变,但浮力大于重力C.浮力先大于重力,后小于重力.D.浮力先不变,后变小,且始终大于重力直至静止时,浮力才等于重力【例】如图所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3/5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求:(1) 木块的密度多大?(2) 若把木块从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g=10N/kg)【例】在"抗洪抢险"中,几位同学找到了一张总体积为0.3m3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塑料泡膜床垫,将其放入水中时,床垫有1/5的体积浸没在水中,若g取10N/kg,求: (1) 此时床垫受到的浮力有多大? (2) 床垫的密度是多少?(3)若被救的人的平均质量为50kg,要保证安全,该床垫上一次最多能承载多少个人?1. 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甲上浮、乙悬浮、丙下沉,在甲露出水面之前,关于它们所受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受到的浮力
B. 乙受到的浮力大C. 丙受到的浮力大
D. 甲、乙、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2. 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甲
乙3. 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受到的重力,潜水艇将(
C. 悬浮在水中
D. 先下降后上升4. 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3kg/m,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 (1)木块的质量;(2)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3)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4)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取g=10 N/kg)5.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放在同一液体中,结果A球漂浮,B球悬浮,C球下沉到容器底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 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C.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FA>FB>FC D. 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为ρA>ρB>ρC6. 如图所示,将两块相同的橡皮泥做成实心球形和碗形,分别放入相同的甲、乙两杯水中,静止时甲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___________乙杯中橡皮泥所受的浮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________杯中水面升高得多。7. 一艘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是7500t,轮船受到的浮力是N;满载时轮船排开水的体积是3。在水面下3m深处,水对船体的压强是
Pa(轮船的排水量是指轮船排开水的质量)(g=10N/Kg)8、示,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3/5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求:(1) 木块的密度多大?(2) 若把木块从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里,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g=10N/kg)物体沉浮的条件[科学探究] 一、实验将装有不同质量的沙的乒乓球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可以观察到三只球在水中所处状态(深度)不同
。二、物体浮沉条件
1.设想一物体浸没于液体中,如图1—25所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1)当F浮>G时,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物体将上浮,当部分体积露出液面时,排开体积减小,受到浮力减小,最后F浮=G,物体处于 漂浮状态。(2)当F浮=G时,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悬浮状态,此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部任一位置。(3)当F浮2.对于实心物体来说,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内部时,有V排=V物,由于F浮=ρ物液gV排,G=ρ物gV物。则:(1)ρ液>ρ物时,上浮,最后漂浮;
(2)ρ液=ρ物时,悬浮;(3)ρ液【例】如图5所示,纵坐标表示物体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物体的体积.图像口、6分别表示物体甲、乙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将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浮在水面 【例】池底的小鱼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则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的变化情况是____ A.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B.浮力变小,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3.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
F浮=G物,V排如果是实心物体,则ρ液>ρ物,V排1、大战时期,德国纳粹一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撞到海底被搁浅而不能浮起来,这是因为
)A.有浮力,但浮力小于重力
B.有浮力,且浮力等于重力C.潜水艇底部没有水进入,不产生浮力
D.机器坏了,不产生浮力
2、轮船从东海驶入长江后,它所受到的浮力
D.不能确定3、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水、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酒=0.8×103kg/m3)(
) 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
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 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
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4、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丙三种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铜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铜球静止时,容器底部受到铜球的压力大小关系是F甲>F乙>F丙,则液体密度相比较
)A.甲的最小
B.乙的最小
C.丙的最小
D.一样大5、同一只鸡蛋先后放人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如图7.5-13甲,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如图7.5-13乙.可以肯定的是()A.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B.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C.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D.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36、如图所示,边长为10 c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密度为0.6×10kg/m,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且上下底面与水面平行,求:(1)木块的质量;(2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3)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4)水对木块下底面的压强。(取g=10 N/kg)7、一个体积为80cm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的体积露出水面,试问: (l)物块所受浮力为多少?(2)物块的密度为多少?(ρ水=1.0×1O3kg/m3, g=10N/kg)8、一实心塑料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排开水的体积是300厘米。问:塑料块的质量是多大?当在塑料块上放置一个重为2牛的砝码后,塑料块刚好没入水中,问此时塑料块受到 的浮力是多大?塑料块的密度是多大?( g=10 牛/千克)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科学探究][来源:学科网ZXXK] 一、实验333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可观察到橡皮泥下沉到容器底部
。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又可观察到橡皮泥将
漂浮在水面上
1.轮船:用钢铁制成空心即可。其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轮船满载时受到水的浮力,排水量可用吃水线来表示。 2.潜水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需下沉时,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思考]
你知道生活在水中的鱼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它的原理是否跟潜水艇一样? [答]
不一样。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而鱼则是利用改变体内的鱼鳔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大小而实现浮沉的。
二、密度计1.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
2.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F浮=G。
3.刻度值的特点:(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1、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2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______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 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3、如图7.5-1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在水面;把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人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在另一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浮力大小4、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情况如图7.5-3中甲、乙所示,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个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
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的浮力较大C.甲种液体的密度较大
D.密度计在月处的刻度值应大于在A处的刻度值5、"曹冲称象"是家喻户晓的典故。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2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33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ρ水=1×10kg/m)求:⑴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⑵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⑶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6、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米3,重10牛.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30厘米(如图).求:(1) 物体受到的浮力;(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绳子的拉力;(4) 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g取10N/kg)7、为增加学生的国防知识,阳湖中学九(2)班同学到东海参观某型号潜水艇.潜水艇的艇壳是用高强度的特种钢板制造,最大下潜深度可达350m.潜水艇的总体积为1.5×103m3,艇内两侧有水舱,潜水艇截面如图7.5-18所示.通过向水舱中充水或从水舱中向外排水来改变潜水艇的自重,从而使其下沉或上浮.(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取10N/kg)(1)潜水艇未充海水时,潜水艇总重量为9.27×106N,此时,漂浮在海面的潜水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2)为使潜水艇完全潜入海水中,至少应向水舱充人海水的重量是多少?1112阅读详情:
范文三:浮力讲义A浮力一、概念1.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叫浮力2.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3.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产生的浮力的实质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向上﹣F向下.浸在液体里的物体,若它下部没有液体,没有受到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力,它就不会受到向上的浮力。4.阿基米德原理:一切浸入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ρgV排。使用阿基米德原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原理中所说的“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体积都浸入液体里,即物体浸没在液体里;二是物体的一部分体积浸入液体里,另一部分露在液面以上。(2)G排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表示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3) V排液表示被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里时,V排=V物;当物体只有一部分浸入液体里时,则V排﹤V物。(4)由F浮=ρ液gV排可以看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两个因素有关(5)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 (6)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不能用F浮=ρ二.浮力的计算方法1.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F浮=F向上﹣F向下.2.称重法: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把物体浸在液体中用弹簧测力计称,读出示数F,则浮力的大小F浮=G﹣F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一切浸入液体里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物体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F浮=G排=ρ液气gV排来解。gV排。4.平衡状态法:1当物体处于漂浮F浮=G物,V排小于V物
2悬浮时:F浮=G物,V排等于V物
3当物体沉底时:F浮=G物-F支。 三.物体的沉浮条件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同时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这两个力的合力将决定液体中的物体如何运动。当F浮﹤G物时,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会下沉。 当F浮=G物时,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在水中。 当F浮﹥G物时,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会上浮。 2.由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密度有关,而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找到物体密度、液体密度与物体浮沉的关系:当ρ液﹤ρ物时,必有F浮﹤G物,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就会下沉。当ρ液=ρ物时,必有F浮=G物,合力为零,即二力平衡,此时物体将悬浮在水中。当ρ液﹥ρ物时,必有F浮﹥G物,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就会上浮。四、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阅读详情:
范文四:浮力专题一——浮力的产生阿基米德定律浮力专题一《浮力产生 阿基米德原理》1.两手分别拿着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大石块,把它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小木块上浮,大石 块下沉,受到浮力大的是 ( ) A.小木块 B.大石块 C.一样大 D.不能确定 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D.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关于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木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B.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后铁球受到的浮力较大 C.质量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后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D.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铁球,投入足够多的水银中,静止后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4.在公园平静的湖水中,经常能看到从湖底产生的气泡向上升。则气泡在水中向上升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不变 B.气泡所受的液体压强变小 C.气泡所受的浮力变大 D.气泡所受的浮力不变 3 5.小竹将质量为 120g 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 100cm 的水, 则物体( )(g 取 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 1.2N 的浮力 6.如图所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缓慢向下压,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仍 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 ( )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大后不变 C.先不变后变大 D.先变小后变大 7.先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然后放入一块重2N的术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 住(如图所示).则 ( ) A.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大于2N B.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 C.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减小,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2N。 D.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小烧杯中水的重力小于2N 3 8.把一个质量为 40g,体积为 60cm 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 A.溢出水的质量为 4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 4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溢出水的质量为 6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 6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9.有一种被称作“跟屁虫”的辅助装备是游泳安全的保护神。 气囊 腰带 “跟屁虫”由一个气囊和腰带组成,两者之间由一根线连接。 正常游泳时,连接线是松驰的,气囊漂浮着,跟人如影相随。 在体力不支等情况下,可将气囊压入水中,防止人下沉,在此 情况下 ( ) 正常游泳时 体力不支时 A.人的重力减小了 B.人所受的重力方向改变了 C.气囊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 D.气囊受到的浮力变大了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 有适量的水, 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 小船处于漂浮 状态, 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 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 秤上,则台秤的示数 ( )()A.甲放上时大 B.乙放上时大 C.甲或乙放上一样大 D.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 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 甲、F 乙、F 丙,则下面关系正 确的是 ( ) A.F 甲>F 乙>F 丙 B.F 甲<F 乙<F 丙 C.F 甲=F 乙=F 丙 D.F 甲=F 乙>F 丙 12、一个边长为 a 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 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 F 和铁块下表面在水 中的深度 h 关系的图像是( )13.如右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把它放入水中 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人一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 A.仍能静止 B.向下运动 C.向上运动 D.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14.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正方体 A 和 B,如图甲所示,将它们放在水平地面 上时,它们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PA PB。当将它们放入水中后分别静止在 如图乙所示的位置,则它们受到水的浮力 FA FB(填“大于” “等于” 或“小于”。 ) 15.某同学帮实验室老师搞卫生,在清洗甲、乙两个体积相等的球时,发现 它们在水中静止后处于如图所示的状态,这时甲球受到的浮力 乙球受到的浮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6.用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打制成形状不同的A、B二个容器,分别放入 两个相同的装有同样多水的水缸中,都能浮在水面上,且水未溢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和 FB,则FA________FB(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下同);若把两个容器都完全浸没在两个 水缸中,两水缸的水面升高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则hA______hB。 17.在溢水杯中装满水(水面与溢水口齐平),水深为 10cm,水的质量为 5kg, 再放入一块重 3N 的木块,溢出的水全部用小烧杯接住(如图 7 所示).则水溢 出后溢水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小烧杯中水的重力等于 ________N。 (g 取 10N/kg) 18.把一个实心小蜡块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 3.2g,若把该蜡块再轻轻 3 3 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 ) 蜡=0.9g/cm ρ 酒=0.8g/cm ) (ρ A.2.3g B.3.2g C.3.6g D.4.0g 3 3 3 19.有一体积为 0.1m 的冰块漂浮在水面上(ρ 冰=0.9×10 kg/m ,g=10N/kg),则该冰块 ( ) 3 3 A.总重量是 1×10 N B.浸入液面以下的体积是 0.08m C.水上部分体积占总体积的 1/9 D.受到的浮力是 900N 20.龙芳同学将一重 4.0N 的金属筒容器,开口向上放入水中,有 1/3 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在筒内装 3 3 入 100cm 的某种液体后, 金属筒的 11/12 的体积没入到水中; 已知。 则金属筒的容积是 m (筒 壁厚度不计),装入金属筒内液体的密度是 kg/m3,其质量是 克。()21.一同学在岸上最多只能搬得起质量是 30kg 的鹅卵石。如果鹅卵石的密度是 2.5×10 kg/m ,则该 同学在水中最多能搬得起质量是________ kg 的鹅卵石(石头不露出水面) 。这时石头受到的浮力是 3 3 _________N(ρ 水=1.0×10 kg/m ,取 g=10N/kg) 。 22.在抗震救灾中,某舟桥部队利用冲锋舟为灾区开辟了水上生命线(如图 20 所示) ,人们乘坐的冲 3 4 锋舟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1.5m ,冲锋舟自重为 0.6×10 N,假设每人的平均质量为 60Kg。求: (1)冲锋舟满载时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2)为保证安全,这条冲锋舟最多能承载多少人? (3)冲锋舟底部 0.5m 深处所受水的压强多大? 3 3 (水的密度为 1×10 Kg/m ,g=10N/Kg)3323.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一水桶,桶与水的总质量为 5 千克,用细线系一质量为 1.78 千克的实 心铜球,用手提细线上端将小球缓慢浸没在水中,使铜球在水中静止不动,且不与桶 3 3 壁、桶底接触,桶中的水也没有溢出。已知铜的密度为 8.9×10 千克/米 。试分析、 计算在这种情况下, ⑴.铜球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⑵.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对桶底的压强是____________(选填“增大” 、“减 小”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 ⑶.根据你的判断,小球缓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将怎样变化 ? ____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 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 数据.(1)分析图 B、C、D,说明浮力大小跟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分析图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25. 在探究有关浮力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小明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在水桶中装多半桶水,用 手把空的饮料罐按入水中, 体会饮料罐所受浮力及其变化, 同时观察水面高 度的变化。 依据这个小实验, 对“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 你做出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 (2)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需要比较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 (3) 下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一个实验过程图, 通过图中_____________两个步骤测出了浮力 (选 填代号即可) 。()(4)小明同学利用上面实验中的器材和木块, 进一步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但实验过程中有一个步骤 与上图不同,这个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代号即可) 。21 世纪教育网26.实验中学物理课外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物体浸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 下的实验: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型金属体(高度为 10cm)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从 圆柱体接触水面至接触容器底之前, 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实 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h/cm F/N F 浮/N 1 0 4.75 0 2 2 4.25 0.50 3 4 3.75 1.00 4 6 3.25 1.50 (1)请将后 4 次实验计算出的浮力填入表格; (2)依据表中数据,在右边的坐标系中画出浮力 F 浮与深度 h 关系的图象; ( 3 ) 通 过 对 图 象 的 分 析 , 你 得 到 的 结 论 是 : ___ _____ 5 8 2.75 6 10 2.25 7 12 2.25 8 14 2.2527.今年春,我国西南部分地区发生了特大旱灾,解放军某部在一个很深的山洞中找到了水源,水深 一3 3 4 m。官兵们用图 20 所示的装置提取一桶水进行抽样检测,已知金属桶的容积为 2×l0 m ,在匀速 提起桶的过程中,桶露出水面前的拉力为 l0 N,完全露出水面后,拉力变为 35 N(绳子与滑轮间的 摩擦及绳重不汁,g=10 N/㎏)。求: (1)水底受到水的压强;21 世纪教育网 (2)金属桶的质量; (3)金属桶的金属密度。阅读详情:
范文五:浮力的计算和浮沉条件及应用讲义考点1:知识梳理一、实验 将装有不同质量的沙的乒乓球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可以观察到
三只球在水中所处状态(深度)不同
。二、物体浮沉条件1.设想一物体浸没于液体中,如图1—25所示,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能出现三种不同情况:(1)当F浮>G时,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可知物体将
,当部分体积露出液面时,排开体积减小,受到浮力减小,最后F浮=G,物体处于
状态。(2)当F浮=G时,由于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
状态,此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液体内部任一位置。(3)当F浮2.对于实心物体来说,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液体内部时,有V排=V物,由于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则:(1)ρ液>ρ物时,上浮,最后漂浮;(2)ρ液=ρ物时,悬浮;(3)ρ液3.物体的浮沉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生活中有大量事件都可以用物体浮沉的条件作出合理的解释。阅读p.24有关内容,然后要求同学讨论p.24的三幅图如何用物体浮沉条件来解释。4.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F浮=G物,V排如果是实心物体,则ρ液>ρ物,V排典型例题333[例1]
有一体积是2分米、密度是0.6×10千克/米的木块,用绳子将它拴在水池底部的钩子上,如图1—26所示。如果绳子断了,木块就上浮到水面。问:(1)木块在上浮过程(未露出水面)中,受到浮力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2)木块漂浮在水面时露出液面的体积多大?333[例2]
现有甲、乙两种实心物体,已知ρ甲=1.2×10千克/米,ρ乙=0.8×10千克/333米,ρ水=1.0×10千克/米。(1)当取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投入到水中,甲和乙两物体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是多少?(2)当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固体,投入到水中,则甲和乙两物体所受浮力之比F'甲:F'乙是多少?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对于物体在水中的状态,对漂浮,悬浮,下沉等词语要理解,并能清楚地加以区分,这类词语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一定要看清楚物体处于哪种状态,并得出物体重力与浮力,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物体体积和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从而解决问题。考试中经常会考查综合运用浮力、压强以及密度知识来分析问题的能力,一定要看清题目所给出的各种条件,并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各个相关量,要求能够灵活应用各种公式、联系及数学方法。针对性练习:1.一只实心球浸没在水中,则实心球
)A.一定下沉
B.一定上浮
C.一定悬浮
D.都有可能2.一只实心球恰好能悬浮于酒精中(ρ酒精=0.8×103千克/米3),把此球浸没于水中,则
)A. 一定下沉
D.一定上浮
D.都有可能3.一块马铃薯恰好能悬浮在某一浓度的盐水中,如果将这块马铃薯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仍放到这一盐水中,则
)A. 大的一块下沉,小的一块漂浮
B.两块都下沉C.两块都上浮
D.两块都悬浮4.某物体的质量为100克,当把它放进盛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50毫升的水,则此物体
)A.浮在水面上
B.沉到容器底部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1.放在水中的一只鸡蛋,由于鸡蛋受到的
力,鸡蛋下沉。如果要使鸡蛋能浮起来,可以
,从而增加
。2.测定人体血液的密度,常采取在几支试管内分别装入密度不同的硫酸溶液,再向每支试管中滴入一滴血液。若血液在其中一试管内悬浮,则说明血液的密度就等于该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每支试管内硫酸铜溶液的密度是已知的)。这是为什么?3.等重的实心铜块和铅块,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体积之比为
。投入水中,受到的浮3力之比是
;投入水银中,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ρ铜=8.9×10千克/333米,ρ铅=11.3×10千克/米)4.一木块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为F,若将它投入到密度为2ρ的另一液体中,稳定后,木块受到浮力F',则F和F'的关系为
)A.F'=2F
C.F5.把体积相同的实心铝球与铜球浸在水银里,当它们静止时
)A.铝球受的浮力大
B.铜球受的浮力大
C.两球受的浮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 考点2: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梳理一、实验将一块橡皮泥放在水面上,可观察到橡皮泥下沉到容器底部
。将橡皮泥捏成碗状再放在水面上,又可观察到橡皮泥将
漂浮在水面上
。1.轮船:用钢铁制成空心即可。其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后排开水的质量,即为轮船满载时受到水的浮力,排水量可用吃水线来表示。2.潜水艇。潜水艇的浮沉原理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需下沉时,水舱内充水,到G>F浮;当G=F浮时,能停在任何位置(悬浮);需上浮时,用压缩空气将水排出,到G[思考]
你知道生活在水中的鱼靠什么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它的原理是否跟潜水艇一 样?[答]
不一样。潜水艇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而鱼则是利用改变体内的鱼鳔的体积来改变浮力大小而实现浮沉的。二、密度计1.用途:测量液体的密度。2.工作原理:漂浮原理即F浮=G。3.刻度值的特点:(1)上面读数小,下面读数大;(2)刻度不均匀,上疏下密。典型例题3[例1]
一艘质量为1500吨的轮船,装上5×10吨货物后刚好满载,它此时受到的浮力和轮船的排水量分别是
A.1.47×10牛,1500吨
B.3.43×10牛,3500吨33
C.4.9×10牛,5000吨
D.6.37×10牛,6500吨[例2]
如图1—30所示,一只漂浮在水面上的碗中装有若干石子。现将石子全部投入 水中后,水面将
)A.保持不变B.升高一些C.降低一些
D.都有可能[例3]
用同一支密度计测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则甲、乙、丙三种液体的密度及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关系如何?[例4]
如图1—32所示,一木块上面放着一实心铁块A,木块顶部刚好与水面相平,在同样的木块下挂另一铁块B,木块也刚好全部浸在水中,则A、B两铁块的体积比是多少?(ρ铁×10千克/米,ρ水=1.0×10千克/米)知识概括、方法总结与易错点分析本讲主要学习了浮力的知识,要求大家知道水及其他的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空气会产生浮力。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掌握阿基米德原理。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针对性练习:1.潜水艇完全潜入水中,再继续下潜时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B.浮力变大,压强变大C.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D.浮力不变,压强变小43
2.某轮船的最大排水量是2×10吨,若轮船自身质量是3×10吨,那么这轮船最多可装
吨货物。3.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轮船受到的浮力
排出液体的体积
4.一实心物体放到水中受到浮力为9牛,将该物体放入密度为0.8×10千克/米的酒精中,受到浮力为8牛,则实心物体的密度大小范围为
A.ρ物>1.0×10千克/米
B.0.8×10千克/米5.密度计是测量
的仪器。把它放在密度较大的液体中时,它排开的液体体积则
(填“较大”或“较小”)。6.有一个圆柱形容器恰能盛满9.8牛的水,现往该容器中盛满密度为ρ液的液体,并放入一个物块,物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若ρ液>ρ水,则F浮可能大于9.8牛B.若ρ液>ρ水,则F浮可能小于9.8牛C.若ρ液D.若ρ液牛7.如图所示是用同一密度计测定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密度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液体对密度计的浮力大些
B.甲、乙两液体对密度计的浮力相等C.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甲液体的密度等于乙液体的密度8.一种液体的密度随深度而增加,它的变化规律是ρ=ρ0+kh,式中ρ0、k是常数,h表示深度。设深度足够,有一只密度为ρ',的实心小球投入此液体中,且ρ'>ρ0,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球将一沉到底,不再运动B.小球将漂浮在液面上,不能下沉C.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h=????02k处D.小球经过一段运动过程,最终悬浮在深h=????0k处9.如图,容器中水面上漂浮着一只空碗,水底沉着一只土豆。若将土豆取出放入碗中(碗仍能漂浮在水面),则水面高度将
D.条件不足,难以判断10.有木球、铁球和铜球(ρ木B.铁球
D.都是空心二、填空:1、如图所示,a、b、c为三个体积都是50厘米3的木块,b有一半露出水面,这三个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2.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Fb、F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物体的质量是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3.将体积相等的软木球和铁球浸没在水中,在释放的瞬间,木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铁球受到的浮力;当木球浮在水面,铁球沉底后,木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铁球受到的浮力(选填“>”、“=”、“<”4.把三个体积相同的铜球,分别放在酒精、水和水银中,如下左图所示,受浮力最大的是在______中的铜球;受浮力最小的是在______中的铜球.5.如上右图中,A、B两球的体积相同,A球受到的浮力______B球受到的浮力,A球的密度______B球的密度.6、弹簧秤的下端挂着一个铝球,弹簧秤的示数是20牛,当铝球一半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0.2牛,则铝球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排开水的体积是_____米。
3ma、mb、mc;则这三个质量36.一艘轮船排水量为5000t,最大载货量是3500t,则这艘船在满载时,受到浮力是______N,若该船仅装货2000t,则受到浮力是______.(g=10N/kg)7.一艘货轮的排水量是1×10千克,满载时该货轮受到的重力是_____
牛顿,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顿。(g=10N/Kg)(使用科学计数法)711.质量为270克的铝球悬浮于水中,求:(1)球受到的浮力应是多少;(2)球的体积应是多少;(3)球中间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33(ρ铝=2.7×10千克/米
g=10牛/千克)1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原长15厘米,其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连接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实心木块,向容器里注水,当水深达到18厘米时,木块一半浸入水中;当水深达到22厘米时,木块上表面正好与水面相平,求木块的密度。13.一只烧杯中装有水,水面上漂浮着一块冰块,当冰块熔化后,烧杯中的水面将如何变33化?(ρ冰=0.9×10千克/米)14、某兴趣小组同学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研究,在一个重为4N,底面积为200cm2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物块,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水(始终未溢出)。通过测量容器中水的深度h,分别计算出该物块所受到的浮力F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像。请你解答下列问题(g取10N/kg)。(1)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深度由0逐渐增加到8cm的过程中,物块受到的浮力越来越________,继续往容器中倒水,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__。当水深增至8cm后,物块处于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下沉)状态。(2)物块的重力是多少?物块的密度是多少?(3)将物块取出后,若容器中水的重力为20N,此时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是多少?阅读详情:
范文六:专题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讲义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主讲教师:郝老师 北京市物理骨干教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小明和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如下:⑴探究蜡块的上浮条件。①测量蜡块的重力;小明设计的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蜡块的重力;小华设计的方案: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求出重力。你支持
(小明/小华)的方案,理由是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小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用存在的问题是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是
。 ⑵探究蜡块下沉的条件。①测量石块的重力;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②测量石块受到的浮力;小明利用量筒测出石块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小华依据另一种原理,采用不同的方法也测出了石块受到的浮力,其方法是:。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下沉的条件是
。金题精讲题一:悬浮在水中的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一部分水后,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受到的重力,潜水艇将(
C.悬浮在水中
D.被水压碎题二:关于浮力、浮沉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轮船从河里行驶到海里所受浮力增大B.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C.医学上将人的血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如果血液恰好悬浮,则说明两者密度相同D.阿基米德原理只适用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不适用于气体中的物体题三: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做成的世界上第一个可载人气球,体积为620m3。设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为1.3kg/m3,则这个气球在地面附近受到空气的浮力为
N。(g取10N/kg)题四:欢欢利用小试管、螺母和细线制成一个“土密度计”,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液
体的密度。“土密度计”在酒精(?酒精=0.8×103kg/m3)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 2cm;“土密度计”在水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cm;“土密度计”在硫酸铜溶液中静止时露出液面的高度为3.8cm。则此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为________ kg/m3。浮沉条件及浮力的应用讲义参考答案重难点易错点解析题一:⑴①小华,蜡块的重力小于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无法直接精确测量②蜡块没有浸没在水中③当物体浸没时,物体所受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⑵②用石块的重力减去石块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③当物体浸没时,物体所受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以上描述性答案意思对即可,并不限于一种)金题精讲题一:B
题二:C题三:8060 题四:1.25×103阅读详情:
范文七:浮力与体积密度的测定浮 力 与 体 积 密 度 的 测 定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姓名:王现宁
学号:一、实验目的。1. 掌握物理天平和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物体体积及密度。二、实验仪器。物理天平、游标卡尺、温度计、规则铜圆柱、不规则小钢球、烧杯、轻质细线等。三、实验内容及方法。若忽略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则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它在液体中的视重之差,即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而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又知在温度确定时,物体密度一定, 四、实验目的1.掌握物理天平和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测定物体体积及密度。 【实验依据】 1. 浮力定义若忽略物体在空气中所受的浮力,则物体在空气中的重量(mg)与它浸没在液体中的视重(m'g)之差,即为物体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2.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即:F浮?G排??液gV排
(1)3. 密度定义在某一温度下物体单位体积中所含的质量。设物体质量分布均匀,其质量为m、体积为V、密度为?,则:??m(2) V【实验内容与方法】1. 用物理天平测圆柱体、小球的体积和密度。 本实验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实验中的转换法,把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测的量转换为在其它条件下能测的量,或把不易测准的量转换为其它条件下能相对准确测量的量,其实这是所有实验设计中的基本思想方法。根据本实验所给的条件和要求,要解决的是体积V的测量问题。你应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结合物理天平的使用方法推导出被测物体的体积及密度的测量公式,在液体(水)的密度(一定温度下)已知的情况下(查密度表),利用物理天平进行测量,从而可得到不规则(规则)物体的体积和密度。2. 用游标卡尺测圆柱体体积,与物理天平所测体积比较。【阅读材料】结构:TW-1型为双托盘悬挂等臂天平。天平的横梁上装有3个刀口,中间刀口朝下,它置于支柱顶端的玛瑙刀承上,两端等臂刀口朝上,可悬挂一个称盘。一指针固定于横梁上,当横梁摆动时,指针下端在支柱标牌前摆动。转动开关旋钮时横梁可上升或下降,当横梁降下后,支架两端的两个支销托住横梁,使衡量处于止动位置,中间刀口与刀承分离,避免刀口磕碰磨损。横梁两端有平衡螺母,用于天平空载时调节平衡;横梁上有游码,用于2g以下的称量。TW-1型天平横梁刻有20分度,分度值为0.1g。支柱左边装有一个托盘,用来托住不需称量的物体。2.物理天平的调节天平在使用前应先调试,主要分两步。在检查各部件都安装好后即可开始。调节步骤如下:(1)调底座水平,目的是使立柱竖直,从而使支柱顶端的玛瑙刀承水平。观察底板上的水准仪,调节底板上的螺母,使气泡在水准仪中央。(2)调横梁平衡:调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回零,再支起横梁,观察指针是否指在中央或在中央两边对称摆动。如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即横梁两端的螺母),但必须注意,调螺母时,务必放下横梁,以防磨损刀口。调好后,即可用其称量。3.使用注意事项:(1)称量时,砝码放右盘,物放左盘,只能用镊子取放砝码,严禁用手直接触摸砝码,以防粘汗生锈。天平的起动和制动要平稳,取放物、砝码前,务必先将横梁制动。(2)称量完毕,立即将横梁制动,并将砝码放回盒中,并核实砝码数。(3)天平和砝码均要防锈蚀,不得直接称量高温固体、液体及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4)用天平称物体质量时,不得超过其最大称量值。四、实验小结。通过本次试验,加深了我对物理学知识的认识,掌握了一些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对于以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让我受益良多。阅读详情:
范文八: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阿基米德的浮力定律: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 且 ρ物G物 且 ρ物ρ液
(N) F浮=G物—G视 G视:物体在液体的重力
(N) F浮=G物 此公式只适用物体漂浮或悬浮
(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开液体的重力
m排:排开液体的质量 m排=ρ液V排
ρ液:液体的密度 ρ液=m排/V排
V排:排开液体的体积 V排=m排/ρ液
(即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当物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直至悬浮/沉底)
当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时,物体上浮.(直至悬浮/漂浮)
当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时,物体悬浮.
浮力公式的推算
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
=F向上-F向下
=P向上oS-P向下oS
=ρ液ogoHoS-ρ液ogohoS
=ρ液ogo(H-h)oS
=ρ液ogo△hoS
=ρ液ogoV排
稍加说明:
(1)“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2)“F 浮=F下表面-F上表面”与“F浮=ρ液gV排=G排液”的联系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好用“F下表面-F上表面”)
(3)“F浮=ρ液gV排=G排液” 浮力=排开液体所受重力——F浮=G排液=m排液og =ρ液gV排
(4)给出浮沉条件(实心物体)
ρ物>ρ液, 下沉 ,G物>F浮
ρ物=ρ液, 悬浮 ,G物=F浮 (基本物体是空心的)
ρ物<ρ液, 上浮 ,G物=F浮 (静止后漂浮)
(5)给出“露排比公式”——解漂浮题的重要公式
如果漂浮则:ρ物∶ρ液=V排∶V物。
其中,V物=V排+V露
它的变形公式
1. (ρ液-ρ物)∶ρ液=V露∶V物
2. ρ物∶(ρ液-ρ物)=V排∶V露
证明:∵漂浮
∴F浮=G物,即ρ液gV排=ρ物gV物,即ρ液V排=ρ物V物,即ρ物∶ρ液=V排∶V物(交叉相乘)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F表示物体于气体和液体浮力 )
使用范围:气体和液体阅读详情:
范文九:澡盆里的发现――浮力定律两千多年前,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澡盆里,水轻轻地托起了阿基米德,这突然给了科学家灵感――浮力定律据说就是这么发现的。而这位古希腊科学家更被后人视为“理论天才与实验天才合于一个的理想化身”,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等人都曾以他为楷模。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一位善于思考的科学家,他一生热衷于将其科学发现应用于实践。当时的赫农王为埃及国王制造了一条船,体积大,相当重,因为不能挪动,在海岸上搁浅很多天。后来,阿基米德应用杠杆原理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杠杆滑轮系统安装在船上,将绳索的一端交到赫农王手上。赫农王轻轻拉动绳索,大船就缓缓地挪动起来,最终下到海里。赫农王惊讶之余,十分佩服阿基米德,并派人贴出告示:“今后,无论阿基米德说什么,都要相信他。”又有一次,赫农王想制作一顶纯金的王冠,因为王冠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象征,便找来了全国手艺最好的金匠为他制作精美的王冠。做好后,国王疑心工匠在王冠中掺了假,但这顶王冠的确与当初交给金匠的纯金一样重,到底工匠有没有捣鬼呢?既想检验真假,但又不能破坏王冠,这个问题不仅难倒了国王,也使诸大臣面面相觑,束手无策。后来,国王请阿基米德来检验。最初,阿基米德冥思苦想了多日也没有好的办法。有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这个原本平常的现象引起了阿基米德的注意,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王冠的比重。想到这里,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穿,大声喊着“尤里卡!尤里卡!”(意思是“我知道了”)就跑了出去。阿基米德经过了进一步的实验以后来到王宫,他要现场验证王冠质地是否纯正,国王和大臣们好奇地注视着阿基米德的一举一动:首先,他把王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然后比较两盆溢出来的水,发现放王冠的盆里溢出来的水比另一盆多。此时,阿基米德宣布道:这就说明王冠的体积比相同重量的纯金的体积大,这顶王冠里掺进了其他金属。这次实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浮力定律:物体在液体中所获得的浮力,等于它所排出液体的重量。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计算物体比重和测定船舶载重量等。青少年健康标准作为父母、老师、亲友,如何能及时发现问题青少年,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吴医生给出了这样一个青少年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生活、学习、工作的基本条件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的心理保证。人的智力划分往往通过智力测验,但智商的高低并不一定和学习成绩成正比。其实,在校的学生90%以上智力水平都是相当的,但是为何有的学生学习好,有的学习不好?关键是情商。智商是成才的基础,情商是成才的关键。情商是指:信心、恒心、毅力、乐观、忍耐、抗挫折、合作等一系列与个人素质有关的反应程度。情商低的人表现出意志不坚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冲动、做事不规范、任性、不负责任。2.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压力,而不会感到过分紧张。3.心情开朗、情绪乐观、心胸豁达、情绪稳定、热爱生活,对学习不视为负担,而视为乐趣,努力把自己的才智在学习中发挥出来。4.与人为善,乐于与人交往,和同学相处和睦,对同学充满热情,能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同学尊重、任信、不产生嫉妒、憎恨。5.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6.控制能力好,没有不良行为(包括说谎、逃学、不守纪律、顶撞父母和老师、离家出走、痴迷游戏机、网吧等)、不良习惯(包括咬指甲、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和不良嗜好(包括吸烟、喝酒等)。7.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休息时善于放松、睡眠好。阅读详情:
范文十: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1.探究液体密度与浮力的关系甲乙(1)甲,乙两图中小球的体积相同,所以它们全部进入液体中时,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2)甲图中的杯子装的是纯水,乙图中的杯子装的是盐水,液体的种类不同,说明液体的_______不同。盐水的密度_____纯水的密度。(3)当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____。2.探究排开水的体积与浮力的关系(1)甲,乙两图中的液体都是纯水,这样做是保证_____________不变。(2)甲图和乙图,排开水的体积,甲___乙(3)液体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排开水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______。 3(1)甲,乙两图都是用纯水,所以液体的_________相同。两个球全部都在水中,所以排开水的________相同。 (2)甲,乙两图中物体在水中的_____不同。 (3)液体的密度相同时,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时,物体在液体中的深度与所受到的浮力______(有关或无关)阿基米德原理测量浮力的大小实验一.用弹簧秤测量浮力的大小 ___力 1.弹簧秤静止悬挂小球 小球受到弹簧秤的____力 和地球对它的______力。 由于小球静止,所以这两个力________相等。力 通过弹簧秤可以读出拉力的大小,也就可以知道_____的大小。2.把小球放入液体中,保持静止状态。这时,小球除了力受到弹簧秤向上的____力,地球 力对它竖直向下的______力,还受 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______由于小球在液体中保持静止,所以向上的力和向下的力大小必须______,即___力F拉+F浮=G那么浮力:F浮=___ - ___由弹簧秤可以读出拉力的大小,上一题中我们也求出了重力的大小,所以就可以求出浮力的大小。
3.(1)将溢水杯装满水纯水(2)测量小量杯的重力 读出弹簧秤示数为G1(3)将小球放入溢水杯中,溢水杯中的液体被排开,用 小量杯装被排开的液体。 小球的体积______排开 液体的体积。(4)用弹簧秤测量装有排开液 体量杯的重力。读出弹簧秤的 示数为G2。G1是未装有液体时量杯的重力。 那么:G2 -G1=_______的重力(5)排开液体的重力_____物体受的浮力阅读详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气球浮力计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