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输水成本中线工程向北京、天津、河北和河南大量输水,对沿岸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是? 求正解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亿立方米|水质标准|水质稳定_凤凰资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亿立方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获悉,截至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供水达10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效益初步彰显。根据沿线各省、直辖市的用水需求,分水数量为:北京市3.38亿m3,天津市2.14亿m3,河北省0.48亿m3,河南省4亿m3。
原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达10亿立方米本报北京7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南水北调中线建管局获悉,截至15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供水达10亿立方米,工程运行平稳,水质稳定达标,效益初步彰显。根据沿线各省、直辖市的用水需求,分水数量为:北京市3.38亿m3,天津市2.14亿m3,河北省0.48亿m3,河南省4亿m3。正式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全线各断面监测结果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硫酸盐浓度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浓度限值,水质稳定达标。效益方面,据中线工程沿线各省、直辖市统计,河南省受益人口近1000万人;河北省受益人口约500万人;向北京城区日供水量约220万m3,调水水量占城区用水量的70%,约900万城区人口受益;向天津城区日供水量约130万m3,调水水量占城区用水量的80%以上,约800万中心城区人口受益。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656557
播放数:326342
播放数:264121
播放数:7073819
48小时点击排行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南水北调中线的水源地。大坝加高工程历时4年。预计到2013年大坝才能开始蓄水,2014年汛后丹江口水库清澈的汉江水将通过渠道输送到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据此完成1~4题。&
1、修建中线调水工程最主要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地势崎岖B、气候干旱C、地震频发D、河湖众多
2、该工程向北京、天津、河北与河南大量输水,对沿线地区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是
A、能解决水稻成熟期的需水问题B、能满足棉花后期生长需水要求C、能缓解冬小麦返青的需水问题D、能满足油菜开花期的需水要求
3、该工程的大量输水可能给华北平原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B、土地盐碱化C、沙尘暴D、诱发地质灾害
4、丹江口大坝加高除增加北调的输水量外,对汉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
A、扩大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灌溉面积B、改善汉江及长江中下游的航运条件C、增加西电东送的电力输送量D、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城市(如武汉)的威胁
1、A2、C3、B4、D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当前位置: & 在建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概况
中线工程主要向唐白河流域、淮河中上游和海河流域西部平原的湖北、河南、河
北、北京及天津五省市供水,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的
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
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
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
津。总干渠从陶岔渠首至北京团城湖长1277公里,天津干渠从河北省徐水县分水至天
津外环河长154公里。规划中线工程调水规模130亿立方米。考虑到受水区经济、社会
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中线工程分两期建设。
第一期工程:年调水量95亿立方米。主体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
并进行移民、建设输水总干渠工程和调蓄水库、兴建汉江中下游4项治理工程等。第
一期主体工程工期为8年。
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扩大输水能力,多年平均年调水规模达到130
亿立方米。
近期从长江支流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开渠输水,
终点北京。远景考虑从长江三峡水库或以下长江干流引水增加北调水量。中线工程具
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中线工程的前期研究工作始于50年代初,40多年来,长江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省市、
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勘测、规划、设计和科研工作。
1994年元月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长江水利委员会编制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行性
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建议兴建此工程。
可调水量与供水范围
中线工程可调水量按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m条件下,考虑
2020年发展水平在汉江中下游适当做些补偿工程,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
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m3,一般枯水年(保证率75%),可调出水量约
供水范围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区总面积约15.5万km2。
因引汉水量有限,不能满足规划供水区内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鄂
五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业用水为主,兼顾部分地区农业及其他用水。
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由水源区工程和输水工程两大部分组成。水源区工程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后期续建和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输水工程即引汉总
干渠和天津干渠。
(一)水源区工程
1.丹江口水利枢纽续建工程
丹江口水库控制汉江60%的流域面积,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408.5亿m3,考虑上游发展,预测2020年入库水量为385.4亿m3。
丹江口水利枢纽在已建成初期规模的基础上,按原规划续建完成,坝顶高程从现在的162m,加高至176.6m,设计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总库容
达290.5亿m3,比初期增加库容116亿m3,增加有效调节库容88亿m3,增加防洪库容33亿m3。
丹江口水库后期规模正常蓄水位170m时,将增加淹没处理面积370km2,据1992年调查,主要淹没实物指标为:
人口:22.4万人
房屋:479.4万m2
耕地:23.5万亩
工矿企业:120个(合乡镇企业),淹没固定资产原值1.2亿元。
2.汉江中下游补偿工程
为免除近期调水对汉江中下游的工农业及航运等用水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需兴建:干流渠化工程兴隆或碾盘山枢纽,东荆河引江补水工程,改建
或扩建部分闸站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二)输水工程
黄河以南总干渠线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岭的方城垭口和穿过黄河的范围限制,走向明确。黄河以北曾比较利用现有河道输水和新开渠道两
类方案,从保证水质和全线自流两方面考虑选择新开渠道的高线方案。
总干渠自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km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岗垅与平原相间的地带,向东北行进, 经南阳过白河后跨江淮分水岭方城垭
口入淮河流域。
经宝丰、禹州、新郑西,在郑州西北孤柏咀处穿越黄河。然后沿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唐县进入低山丘陵区,过北拒马河进
入北京市境,过永定河后进入北京市区,终点是玉渊潭。总干渠全长1241.2km。
天津干渠自河北省徐水县西黑山村北总干渠上分水向东至天津西河闸,全长142km。
总干渠渠首设计水位147.2m,终点49.5m,全线自流,主要控制点水位、流量为:
黄河以南渠道纵坡1/25000;黄河以北1/300。渠道全线按不同土质,分别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喷浆抹面等方式全断面衬砌,防渗减
渠道设计水深随设计流量由南向北递减,由渠首9.5m到北京3.5m,底宽由56m~7m。
总干渠的工程地质条件和主要地质问题已基本清楚。对所经膨胀土和黄土类渠段的渠坡稳定问题、饱和砂土段的震动液化问题和高地震裂度段的抗
震问题、通过煤矿区的压煤及采空区塌陷问题等在设计中采取相应工程措施解决。
总干渠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需穿过黄河干流及其他集流面积lOkm2以上河流219条,跨越铁路44处, 需建跨总干渠的公路桥571
座,此外还有节制闸、分水闸、退水建筑物和隧洞、暗渠等,总干渠上各类建筑物共936座,其中最大的是穿黄河工程。 天津干渠穿越大小河流48条,
有建筑物119座。
2.穿黄河工程
总干渠在黄河流域规划的桃花峪水库库区穿过黄河,穿黄工程规模大,问题复杂,投资多,是总干渠上最关键的建筑物。经多方案综合研究比较认
为,渡槽和隧道倒虹两种型式技术上均可行。由于隧道方案可避免与黄河河势、黄河规划的矛盾,盾构法施工技术国内外都有成功经验可借鉴,因此结
合两岸渠线布置,推荐采用孤柏咀隧道方案。
穿黄河隧道工程全长约7.2km,设计输水能力500m3/s,采用两条内径8.5m园形断面隧道。
(三)主要工程量和投资
土方开挖 6.O亿m3;
石方开挖 O.6亿m3;
土石方填筑 2.3亿m3;
混凝土 1583万m3;
衬砌水泥土 718万m3;
钢筋钢材 70万t;
永久占地 42.2万亩(含库区淹没23.5万亩)
临时占地 11万亩
中线工程控制进度的主要因素是丹江口库区移民和总干渠工程中的穿黄河工程。穿黄河工程采用盾构机开挖,工期约需六年,并需考虑工程筹建期。
按1993年底价格水平估算,工程静态总投资约400亿元。
中线工程可缓解京、津、华北地区水资源危机,为京、津及河南、河北沿线城市生活、工业增加供水64亿m3,增供农业30亿m3。大大改善供水区生
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我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提高汉江中下游防洪标准,保障汉北平原及武汉市安全。
网页设计与维护:河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地址:中国●天津河北区金钟河大街238号
邮编:300250&&&&本报北京12月25日电(记者李慧)12月25日9点35分,南水北调中线南阳宁西铁路暗涵内衬完成混凝土浇筑。至此,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经过10多万名建设者10年的拼搏奉献而胜利完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自流到北京、天津。其中,中线一期工程总投资2013亿元,输水干线全长1432公里,向沿线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县级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兼顾农业用水。截至目前,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土石方13028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3491万立方米,建成渡槽、倒虹吸、隧洞、桥梁、节制闸、泵站等各类建筑物2500多座,渠道1103公里。
&&&&根据规划,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汛后通水,通水后可有效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下一阶段,在主体工程完工后,将相继开展工程收尾、重要建筑物及全线渠道充水试验、通水验收等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线通水大目标。
十年铸就人类水利工程奇迹
——写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完工之际
李 慧 陈 恒 《 光明日报 》( 日 & 16 版)
工程建设者在施工
南水北调中线温博段渠道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本版照片与图表均由“南水北调宣传中心”提供
&&历经十年,以南方之水滋润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成真:日,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14年汛后全线正式通水!
&&&&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宣告开工。十年后,这一世纪伟大工程从南向北岿然屹立在中国大地上。
&&&&我们有太多理由为这个世纪工程骄傲——
&&&&这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从论证规划到设计施工,它历时半个多世纪,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它绵延1432公里,贯穿豫、冀、京、津4省市,在人类波澜壮阔的水利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是一次拯救人类水危机的环保行动。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危机,让北方群众喝上“放心水”,十多万建设者十年拼搏奉献,经过多项艰难险阻的考验,铸就了一条宏伟的“水上长城”。
&&&&这是一项惠及子孙的伟大创举。这条“清水长廊”将惠及沿线数亿人。它事关全局,保障民生,既造福当代也惠及子孙,体现了科学决策、以人为本的崇高理念。
盛世治水,编织百年蓝色水网
&&&&遥看中华大地,一个水的王国,一个水的世界,江河浩浩汤汤,湖泊星罗棋布。
&&&&然而,水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充盈不竭。
&&&&当我们在方便地使用自来水的时候,估计很难想到:如今的中国缺水总量达536亿立方米。同时,我国的降水空间分配极为不均:长江和长江以南各河流的流域,面积占全国的36%,年径流量占全国的83%,淮河和淮河以北各河、西北内陆河流域,面积占全国的64%,年径流量却仅占全国的17%。特别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该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耕地、粮食产量均占全国的1/3以上,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14,资源性缺水非常严重。
&&&&很多有识之士预见性地看到了这一点,将水放在了北京乃至中国北方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上。
&&&&日,毛泽东在河南视察,登临邙山后,眺望滔滔黄河,指点谈笑间,浪漫却不无严肃地对身边的水利专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水来也是可以的吧?”
&&&&自此,这个横空出世、调度山河的伟大梦想,伴随着共和国跌宕起伏的步履迤逦而行,并在日成为现实。
&&&&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其中,中线工程从河南南阳陶岔渠首引丹江口水库水北上,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随后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全长1432公里。
&&&&日,临近阳历新年,又恰逢癸未年农历腊八。京畿直隶一带的百姓延续了数百年的习俗,他们一大早就盛出了久经熬煮的腊八粥,敬神祭祖。
&&&&这一天,分别位于北京、石家庄地区的永定河倒虹吸和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同时开工建设,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由规划设计阶段转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的首开之战——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敲响了战鼓。
&&&&广阔苍茫的燕赵大地上,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役在十年的峥嵘岁月中悄然上演:渡槽横空跃马,隧洞铁骨钻山,倒虹吸穿河暗渡,百里暗涵隐身而行,千里明渠蜿蜒疾驰……南水北调中线这条优化水资源配置的生命线从南向北渐次展开,为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中线工程明年正式通水,江汉之水将源源不断地送入广袤的华北平原,一张凝聚了百年梦想的蓝色水网正在神州大地成为现实。中线工程通水后,将向沿线的河北、天津、北京、河南4省市20余座城市供水,仅送到北京的每年就达12亿至15亿立方米,占北京全市用水的三分之一以上。
科技创新,筑牢宏伟工程根基
&&&&楚汉、夏商、燕赵、畿辅,自南向北,中线工程依次要经过这些历史文化集中区域。由于沿线文物众多,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次改变线路,特意绕开河南安阳殷墟、郑韩故城及河北邯郸赵王城、赵王陵等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有些困难是绕不过去的。十年间,面对数不胜数的困难和挑战,建设者用一次次科技创新实践将它们一一化解。
&&&&立交桥很常见,“立交河”却为数不多,藏在地下的,就更少。穿黄工程,是整个南水北调中线的标志性、控制性工程,这里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作业难度极高。为此,工程数易方案,总工期延长到100个月。
&&&&数十年来,水利专家不断从技术上寻求突破,终于为它们创造出神秘的十字形立体交叉——通过两条长4250米的穿黄隧洞,让江水从黄河底部穿越。
&&&&这两条隧洞凝聚着太多水利人的智慧与汗水,穿黄工程成就了很多“之最”——国内最深的调水竖井、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国内水利工程最深的盾构始发等等。
&&&&沿着水渠继续向北,一路到它的终点站北京。
&&&&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地铁站下3米多,埋着两条内径4米的有压输水隧洞。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大管径浅埋暗挖有压输水隧洞从正在运营的地下车站下部穿越,创下暗涵结构顶部与地铁结构距离仅3.67米、地铁结构最大沉降值不到3毫米的纪录。
&&&&整个工程中,类似的困难还有很多,建设的难度史无前例。
&&&&在一个个困难中,有一个被忽视的世界级难题——膨胀土施工。被土建工程师视为工程中“癌症”的膨胀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干裂,处理不好渠道就会渗水甚至坍塌,给南水北调工程带来了极大威胁。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约有33%,也就是368公里要穿越膨胀土(岩)地区。为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保障工程安全顺利完工,南水北调人进行了漫长而艰辛的探索。针对膨胀作用下的边坡滑动破坏特性,南水北调中线建设者通过为期5年的大量实验比对,确立了“以膨胀土治理膨胀土”的环保新理念。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对工程质量进行高压管理,对发现的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从严从重处罚。为加强质量管理,南水北调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因工程建设期内违反工程质量管理规定,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即使施工单位解体了,相关责任人退休了,也要依法追究责任。严苛的制度确保了这项世纪工程固若金汤。
严控水质,确保清水润泽万家
&&&&完工通水,对于这条1400多公里的长河来说,使命才刚刚开始。
&&&&南水北调,成败在水质,水质的关键在水源。
&&&&2003年以来,为保一库清水,中线水源地湖北淅川县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气魄,对南阳泰龙纸业等338家造纸、冶炼等企业实施了关停并转。今年以来,淅川县再次要求县内12家企业坚决关闭或转型升级,并要求九信公司等6家企业限期整改。
&&&&“壮士断腕”的阵痛,为淅川换来了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项目的发展空间,全县工业经济也因此实现转型升级、聚合发展。
&&&&08年开始,中央逐年加大对水源区河南、湖北、陕西三省生态建设投入,将水源区各县纳入中央财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每年转移支付资金数十亿元。
&&&&2012年9月,国务院批复《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地方政府结合规划,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实现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源头保护好,沿线水质治理也不能忽视,否则功亏一篑。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水源是丹江口水库的一类水,全长1200多公里的调水明渠也都注重水源涵养,同时明渠两侧都有铁丝网保护,严格避免对明渠的水造成污染。
&&&&为加强中线两侧水源保护,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部门在干渠两侧划定水源保护区,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存在水质安全隐患的项目坚决予以否决或调整。同时,还开展生态带、旅游带建设,让南水北调工程成为生态优美的“绿色长廊”。
&&&&千里护水入京城,决不能在“冲线”时出问题。为了保证南水北调工程来水进京的安全,2011年,北京自来水集团还在湖北丹江口市建立了实验水厂。
&&&&此前,河北省四座水库水中硫酸根的含量较高,水源切换后,容易引起“水黄”现象。北京市采取科学方法,保证了水质。“丹江口水库的水中硫酸根含量与河北的水又有不同。我们已经准备了有效的应对方案,北京部分地区已建成的供水管网正在进行改造,为2014年‘南水’进京做好准备。”北京自来水集团新闻发言人梁丽说。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在加强水质监管的前提下,南水北调中线这条“清水长廊”将促进沿线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成为“美丽中国”新的示范地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之最
&&&&一、世界首次大管径输水隧洞近距离穿越地铁下部——中线北京段西四环暗涵工程
&&&&二、世界规模最大的U型输水渡槽工程——中线湍河渡槽工程
&&&&三、国内最深的调水竖井——中线穿黄工程竖井
&&&&四、国内穿越大江大河直径最大的输水隧洞——中线穿黄工程隧洞
&&&&五、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技术国内领先
&&&&六、中线北京段PCCP管道工程多项技术国内领先(本报记者&李&慧&陈&恒)
中线工程二问
李 慧 《 光明日报 》( 日 & 16 版)
&&&&如果你生活在北京,也许你不会想到,就在早晨起床后的一个半小时内,从洗澡到喝水做饭,再到洗车,你有可能消耗近1立方米的水,你也许不会想到,这些水来自数百公里之外的河北地区——这些水是通过南水北调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送到北京的。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年汛期后的通水,数亿立方米的水将从丹江口水库经渠道输至北方,滋润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综合效益如何?工程将给沿线各省带来怎样的影响?
一问:能否缓解华北平原缺水之困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要面向华北平原北京、天津在内的19个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县(市)提供生活、工业用水及农业用水。这一地区的京津地区是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河北两省则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工业生产基地。
&&&&据统计,这一地区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均约占全国的3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人均水资源量仅有450立方米,只占全国人均水平的22%。其中,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72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平的1/8。
&&&&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后,将有效缓解华北地区的缺水局面,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有力地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中线一期工程总投资约2013亿元,一期工程通水后可直接为5000万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源,有效解决数百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工程还可以使北京、天津等大中城市摆脱缺水的制约,带动南方调水区、调水沿线地区、北方受水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自2008年9月至今,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已累计向北京供水14亿立方米,入京水质维持在Ⅱ类水标准以上,高峰时段日供水量超过北京城区自来水日供应总量的60%,有效缓解了首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减少了北京地区地下水的开采,应急供水、防洪抗旱、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效益初步显现。
二问:对资源环境发展有何作用
&&&&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破土动工。10年,在生态立市的战略下,中线水源地之一的湖北十堰绿色创建的步伐紧锣密鼓,大批重大项目因“环保问题”被拒之门外。在十堰郧西县,有36家生产工艺落后、环保不达标的水泥、建材、黄姜生产和黄金开采企业被关闭。
&&&&十堰的例子是南水北调沿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一个缩影。
&&&&由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中线受水的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区域年均缺水量在60亿立方米以上。为了维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大量超采地下水。目前,华北平原已累计超采地下水1200亿立方米以上,造成黄河下游频繁断流,淮河流域严重污染,海河流域基本处于“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局面,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的矛盾突出。
&&&&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后,原来被长期挤占的农业和生态用水将逐步得到退还,同时有效缓解受水区的地下水超采局面;在丹江口水库水量充沛时,还可以加大向北方输水量,增加生态用水,回补地下水,进一步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
&&&&不仅要建好工程,还要管好用好工程,确保送水优质达标。为保障水质,南水北调沿线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发展旅游、水电、生物医药、农业特色等产业集群,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绿色可持续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南起江汉过鄂豫,北控燕赵惠京津。随着中线工程明年正式通水,江汉之水将源源不断地送入广袤的华北平原,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本报记者&李&慧)
发表评论:
馆藏&8292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地下输水环路全线贯通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魏梦佳)24日,北京市南水北调东干渠工程全线打通,标志着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地下输水环路全线贯通。今年汛后,南水北调来水将通过这条环路输送至北京各大水厂,满足首都百姓用水需求。
    24日上午,随着最后一环管片的拼装完成,直径6米的盾构机精准破洞而出,东干渠工程第22个盾构区间顺利打通。至此,东干渠工程与南水北调总干渠进城段、南干渠工程、团城湖至第九水厂输水工程一起,构成一条基本沿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及西四环而成的输水环路。
    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介绍,这条总长107.3公里的闭合输水环路将使北京实现南水北调来水,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地表水以及地下水的联合调度,保证主要水厂具备双水源,提高首都供水保证率。
    据了解,东干渠工程主要沿北五环、东五环修建输水隧洞,全线长44.7公里,是北京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供水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北京东北部及东部地区提供南水北调和密云水库水源的任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南起丹江口水库,经河南、河北,基本自流至北京,总干渠全长1276公里,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2003年底开建的北京段干线工程起自北拒马河,终端为颐和园团城湖明渠。按计划,2014年汛期后,通过南水北调工程,每年将有10.5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弥补北京供水方面的巨大缺口。
责任编辑: 刘笑迪
国务院部门网站
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原子能机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发展研究中心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防科工局
测绘地信局
煤矿安监局
南水北调办
地方政府网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驻港澳机构网站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中央政府驻澳门联络办
驻外使领馆网站
新闻媒体网站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企业网站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中国华电集团公司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东风汽车公司
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中国铝业公司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
中国诚通控股公司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化学工程总公司
中国轻工集团公司
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
中国盐业总公司
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国恒天集团公司
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中国中纺集团公司
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丝绸进出口总公司
中国林业集团公司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珠海振戎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
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
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彩虹集团公司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华侨城集团公司
南光(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有 关 单 位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
中央政府采购
国家域名注册管理网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
京ICP备号 中文域名:中国政府网.政务
中国政府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水北调中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