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形容春节喜庆的诗句人们的喜庆为题写一首小诗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关于描写喜庆春节的诗句
文章来源:互联网更新时间:
本文关于喜庆春节的诗句皆选自网络,标题、作者已署名,仅供欣赏!
1、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庆新年》作者:道平常
2、大雪南飞雁,一字冲天,龙年好景福禄传。万水千山难相见,祝愿无边!秦宋过千年,汉武执鞭,神州处处留遗篇。辞岁迎新更万象,春满人间。――《浪淘沙?贺新年》作者:linzengyu
3、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 ――《又新年》作者:俯睇
4、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 ――《新年自勉》作者:仇志璞&
5、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新年》作者:江南流萤&
6、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擞,仓有余粮库有钱。 ――《非绝体?新年》作者:塞宾的左手&
7、龙飞凤舞万象新,腾达天地处处春;盛宴中国进步快,世业长青家家乐! ――《春节乐》作者:酒巷深亦深
8、漫步空间又一年,唱吟赋和友情绵。迎新辞旧抒胸臆,共谱诗坛锦绣篇。――《新年寄语》作者:漫岗秋叶
9、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 ――《新年贺岁》作者:闫旭辉
10、人生轮回几开端,当惜岁首元月天。雪泥若想留鸿爪,年年日记始新篇!――《题新年扉页诗》作者:踏雪w
11、数寒天,新年到。又见梅花俏。银装素裹,广袤山川竞妖娆。叹时光电逝,岁月催人老。感沧桑幻化,万象梦春早。庆良辰,看热闹,街巷霓虹曜。幽思如海,把盏柴扉咏诗稿。凡庸知冷暖,辗转情难了。愿平生,朗畅身体好。――《早梅芳?新年好》作者:沈仙墨人
12、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贺新年》作者:巴松灵风&
13、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 ――《新年夜》作者:老鹰满天飞
14、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忆江南?新年》作者:春堤晓星
15、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新年寄怀》作者:云舒云翔
您现在访问的是
如需查看更多最新范文请点击
范文平台今日头条
网友还看了..
这些是最新的..
正在进行的活动..
今日网络热点风云榜...欢迎访问励志天下网,如果您喜欢不妨
您现在的位置:
描写春节场面的作文
编辑: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类别:作文精选
第1篇 描写春节放烟花、焰火的好句好段
忽然,吼一声,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出现在天空。我抬头望去,一枝枝美丽的花朵瞬间就消失了。正当我看的如痴如醉的时候一声震撼人心的巨声爆炸了。一些小火花慢慢的降下来。我拍手叫绝,当今科技真发达
过了一会儿,妈妈宣布:&现在开始放!&我们争先恐后地上楼去拿烟花,下来时,弟弟已是满头大汗了。我先拿出&魔术弹&让小叔叔帮我点着,我闭着眼、手向高空举着,只听见&吱&的一声,我忙睁开眼,可烟花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只听见&呼&的一声,吓得我赶忙捂住耳朵,我想:这真是虎啸狮吼呀!原来是大叔叔放起了&龙吟花雷&,虽然开始虎啸狮吼,但过了一会儿,却是五颜六色、秋雨潇潇。
说到花,自然会想到幸福。爸爸放起了&幸福花筒&,刚开始就五彩缤纷,仿佛出现了一朵朵花,咧开了嘴,好像幸福的事全在它肚子里。
&喷&的一下,使我们都注意着它----&富士之樱&,它是所有烟花中最贵的。过了一会儿,一个大约30米高的火花垂直地升向高空,好像在和别的烟火比高低呢!
这时,&噼卟&、&噼卟&的声音传过来,原来是爸爸在放&美丽的冬天&,真是五颜六色呀。虽然名字上说是冬天,却有温暖如春的感觉,让人感到现在就是春天。
弟弟开始不耐烦了,便拿起&电火花&跟我们打起烟火大战。他趁大家不注意时,拿出&龙吟花雷&准备吓人,正好被我发现了,便拿起&魔术弹&往弟弟的烟花上一射,弟弟连忙蹲下,起来时,看到&龙吟花雷&要爆炸,他连忙跑了。这时我再发一弹把&龙吟花雷&弹到空地上,没吓到人,大家也平安了。
看着大家欢快的情景,我心里象烟花一样也乐开了花。
我立刻走进自己家里,拿出自己到街上买回来的三个彩珠筒,还叫上了爸爸陪我一起放。
走出屋子,来到场地中间,爸爸用火柴点燃了彩珠筒上的引线。不一会儿,那只彩珠筒里就放出了黄色的火花。过了一会儿,彩珠筒里面放出了一个金色的大圆圈。那圆圈升到半空中,&啪&的一声变成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菊花。然后,彩珠筒里又放出了三个脸盆大的圆圈。中间的圆圈一升空就开了花,旁边的两个圆圈继续升上天空。慢慢地它们也放出了一朵朵小花。不知不觉中,这一根烟花放完了。
我拿起第二个烟花正想放,可是却找不到这一根烟花上的引线。引线怎么不见了?爸爸接过我手中的烟花,仔细看了起来。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把一张纸撕开,把里面的引线拉出一点。爸爸让我拿住棒的下端,他点燃了引线。这一根烟花和上一根烟花不同。这一根烟花放出来的都是一个个胖乎乎的大圆圈,后面拖着一群群小星星。大圆圈飞上了天空变成了菊花,小星星好象下雨似的落了下来,又像流星雨一样翻滚落下。这一根放的速度比较快,很快就放完了。开始,我比较担心,害怕烟花会烧到手上,害怕烟花会提前爆裂&&可是,等到放完,我看到没有一点事。我就安心了。
接下去,我放了第三根烟花&&这第三根烟花放出来的火花,五颜六色,真是美丽极了。我想再放,可是,家里没有烟花了。爸爸说:&今年算了,明年多买几根,让你放个够!&
过年了,放烟花是每个人都会做的是。小孩放眼花为的是追快乐;情侣放烟花为的是浪漫;老人放烟花为的是和谐,每个人都融入在一场快乐的烟花雨中。
一个人独自在阳台上看眼花,漆黑的天幕被烟花添上一层色彩。看着烟花,心里却莫名其妙陷入一股悲伤中。
眼花的命运永远都是昙花一现,还没来得及观赏它的美丽,在&嘭&的一声中一切烟消云散。不知道眼花对自己的命运是否不满,因为一切来得太突然,一切有走得太快了,在这世界是只留下一瞬间的美丽,最终沉淀在无际的天穹。烟花就像一个人的生命,比一场雨都短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东西吗?是不是永恒太唐突了?
带着一切的疑问,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烟花告诉我,它有短暂的生命他从不后悔,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如此。因为在它以在向往以久的舞台,抹上了辉煌的一笔,也是生命中、的最后一笔。人的生命就如烟花,只要在自己生命中留下自己认为最美的一件事,那么就不枉费一生。
我明白了,在烟花消失的瞬间却留下了永恒的存在。
的确,烟花是永远的,因为它在我心里刻在了永恒的美丽。烟花是幸福的,因为它自己对留下的瞬间肯定了自己的美丽。
如果可以选择,我倒愿意变为烟花,在这世界上留过美丽又永恒的一笔。
它的生命短暂但精神去永远存在第2篇 有关过春节的古诗句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历代诗人着力描写的重要内容。在这些诗章中,有记录各种传统习俗的,有抒发个人情怀的,有描写喜庆气象的,可谓五彩纷呈。
腊月廿五日,人们开始打扫卫生,以迎新春。清代诗人写道:&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号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
年末岁尾,百姓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有&祭灶&风俗。晚清诗人罗昭隐这样描述:&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
除夕守岁,一家人开怀畅饮,团圆取乐,共祝新年。宋代席振起在《守岁》诗中云:&相邀守岁阿咸家,蜡炬传红映碧纱。三十六岁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
岁尾年初,家家爆竹,户户焰火,不绝于耳,气势如虹。元代诗人赵孟钤凇端暝隆分兴担骸傲?醴刹衅痰匕祝?一?涞芈浣缀臁7追撞永萌缧窃桑?艋粜?鹚苹鸸ァ!?
描写春节喜庆气氛者,王安石可算写到极致,他的《元日》诗脍炙人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ff热眨馨研绿一痪煞&
更有文人志士借春节抒发情怀,留下不少上乘之作。民族英雄文天祥抗元被俘,在狱中度过春节,他慷慨高歌:&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清代林则徐流放新疆,时刻心系禁锢。1842年除夕他在伊犁过除夕,当夜心潮起伏,难以入眠,赋诗道:&流光代谢岁应除,无亦无心判莞枯。裂碎肝肠怜爆竹,借栖门户笑桃符。新幡彩胜为争奋,晚节冰柯也不孤。正是中原薪瞻日,谁能高枕醉屠苏。&意境豪雄悲壮,读来令人振奋。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留下不少的春节赋诗。董必武的&举杯互敬屠苏酒,席散分赏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遥祝延安景物华&;林伯渠的&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若狂。正是今年风景好,千红万紫报春光&,写得有声有色,无疑是对祖国的美好礼赞。第3篇 初中作文中叙述和描写方法介绍
(一)教学要求
通过写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即自己的实践活动而不是旁观性的见闻)学习各种叙述和描写的方法。
(二)初中作文中叙述和描写方法练习指导
是记叙文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即对人物的活动、经历、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作一般性的交代和述说。
叙述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主要是:
(1)直接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介绍事悄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
(z)一般地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使读者能有概括的了解。
(3)用于开头、结尾、插叙、补叙、过渡、照应,作这些成分的表达方式。
(4)作抒情和议论的一种特殊手段。
叙述有种种分类。从叙述方式上,有顺叙、倒叙、擂叙、追叙、补叙等;从叙述角度上,有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第三人称叙述。从叙述的详略上,有概叙和详叙。
概叙,也就是概括叙述,即用简明扼要的句子介绍人物或事件的梗概.使人对人或事获得一个轮廓式的印象。
详叙,也就是具体叙述.即把人物的情况和活动,事情的面貌和过程,比较详细,连带各种细节述说出来。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往往配合起来使用。在行文中,或者先概括叙述事物概貌、背景.再具体叙述事物详情和过程;或者先具体叙述事物详情和过程,再作总貌或结论性的概述,或者把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交叉起来进行.
概括叙述和具体叙述往往表现为一种条块组合,并运用于对事物进行的点面结合的介绍说明之中,把概述交代事情进程、人物行踪和具体叙述事情进程中各阶段的面貌、情景,人物行踪中的所见所闻结合起来.这叫条块组合,这是一种叙事模式。对事物的介绍往往又要用点面结合的方式。&面&指照顾全面的大面儿上的材料.这往往用概叙方式,&点&,指在事物全面和整体上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重点材料,这往往要用详叙的方式。点面结合.概叙详叙结合,便能使人对事物获得既全面而又具体的印象,也最节省笔里,符合语言表达上的&经济&性原则
是记叙文的另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即对人物、事物、场面、景物所作的具体、形象的刻画和描幕.它是用语言为人、物、景造形、&照相&,再现景物风貌、人物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使人获得对人物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窥其心,对物如睹其状、如临其境的鲜明、真切的感受。
描写有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又有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和场所描写.人物描写又分外貌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而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中又包含了细节描写。(见前面章节)
叙述和描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其表达的语言内容,能否在读者头脑里形成画面,形成生动、具体的感性形象,使读者获得某种体验或共鸣。不能,即是叙述;能,即是描写。第4篇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一篇好的文章,一本好的小说,为什么能让人感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想一口气全部看完呢?其中的原因有,题材新颖,写的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突出主题,细致地描写精彩场面,使你读了仿佛身临其境。这几天,我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所以就此感做文一篇。
这本以第三人称形式写的纪实体小说,记述了保尔?柯察金的一生。包括保尔与冬妮亚、红军战士谢廖沙与丽达、保尔与达雅几对年轻人真挚的友谊与爱情,红军抗匪的故事,小市民的心态等等。虽然保尔?柯察金的那段名言可能不会伴随你一生,但是,鞭策自己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去做一些对祖国发展和对社会有利益的事情是应该的,甚至可以说必须这样做。它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这本书曾经在俄国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年轻的也罢,年老的也罢,读过的也罢,没有读过而想去读的也罢,都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国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1904年出生于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的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幼家境贫寒,早早的辍学了,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重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深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能利用的武器&&笔。第5篇 第七讲 工于记实 善于写虚
第七讲 工于记实 善于写虚
知识要点:
1、叙述、描写和说明是三种记“实”的能力。
2、议论和抒情是两种写“虚”的能力。
3、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考试说明:
1、工于记实
作文要练的一项基本功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如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现实生活”或“客观事物”,就写作来说,它无非就是构成文章内容的人、事、物、景等。要工于记实,就是要学会真实、准确地表现人、事、物、景。这就像绘画中的写生,对所画的对象,它的形态、色调、明暗、质地、量感……都能够如实地表现出来。画一棵树就像一棵树,画一个人就像一个人。这就为绘画创作打下了基础。基础打好了,创作的时候,构思一旦成熟,就可以大笔泼墨,任情挥洒,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像什么。写作也是这样,要做到对所写的人、事、物、景都能逼真再现,写什么就是什么。如果你写的一个人,一件事,一棵树,一场春雨,别人看了,觉得不像那个样子,不是那么回事,不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那就不是如实记写了。
叙述、描写和说明,正是三种记“实”的能力。它们各有其独特的作用,是我们应切实练好的写作基本功。
(1)叙述。叙述是对人和事发展过程的交代、陈述。它是一种表述过程的能力。要叙述得清晰、明白,应做好如下处理:
①人称的处理。叙述的人称,按语言交际涉及的主体(表述者)、客体(被表述者)、受体(接受者)来分,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三种。一般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一些特殊题材,如哀悼、赞颂、激励、劝慰等等,常用第二人称。第一人称的如《我和生命》:“自从有了我,世界上便添了一个多难的生命。但我却爱我的生命,尽管生命赋予我的只是……”这篇文章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叙述“我”曲折多难的人生经历,文章写的是真事,抒的是真情,从而能够打动人心。采用第一人称叙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
第二人称是以“你”的形式出现的,文中作者把事情的开端、发展、结果都通过对“你”的倾诉、赞颂、劝慰、激励等表现出来。如《弟弟,请原谅姐姐》一文这样写道:“弟弟,姐姐在读二年级时,你便来到这个世界上,从小你就对姐姐很好,是你让姐姐变得懂事。而从姐姐懂事的那一刻起,就一直想对你说:请原谅姐姐,弟弟……”文章以第二人称手法写出了自己的一段心路历程,运用第二人称使作者可以面对面向弟弟道出满腔愧疚之情,抒情真切感人,比一般的记叙文更易打动读者。
第三人称,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运用较多,因为站在第三者的立足点,直接叙述人物经历和事情始末,更容易展开叙述。如《忍耐的一天》,作者这样写道:“忍耐不是一个形容词,忍耐是一个人,一个其貌不扬,但也不算丑陋的女孩。其实她原本姓任,在长达十多年的生命体验后,她觉得自己是个被压抑得太久的人……”文章用第三人称的手法叙述了“忍耐”一天的生活情况:从早上离开被子到晚上钻进被窝,而重点以学校生活为主。但贯穿整篇内容的却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情况。作者也正是为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采用了第三人称的手法,可以说,这样的处理比较成功。
②顺序的处理。叙述的顺序主要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平叙。
顺叙,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顺叙的行文安排与事情发展过程一致,容易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使文章有条有理,层次井然。顺叙基本上按情节发展或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来组织叙述内容。如《老山界》,从当天下午到当天夜里,再从第二天黎明到下午两点前和两点以后,是按时间的先后写的。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倒叙可造成一种悬念,是巧妙的构思手法之一,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如:“在我的小抽屉里,珍藏着一只已经用旧了的圆珠笔。它是我童年的朋友兰兰送给我的。这只笔确实不怎么起眼,但是每当我看到它,便会引起一段美好的回忆。”这是一篇文章的开头。它用的就是倒叙。作者为什么要“珍藏着”这样一只“已经用旧了”的、“不怎么起眼”的圆珠笔呢?它会引起作者一段什么样的“美好的回忆”呢?这就是悬念。它会使人产生“急于想读下去”的兴趣。采用倒叙的写法,由倒叙转入顺序,一定要有明显的界限,又要过渡自然。常用的方法是,顺叙部分另起一段,开头用“那是……”或“记得……”等。
插叙,就是在叙述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插入一些以前的情节,然后接上原来的线索,继续进行叙述的一种写法。只要插叙运用得当,能使情节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事件背景更为清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叙了一段美女蛇的故事,这不仅使百草园的生活增添了一层神奇的童话色彩,而且含蓄。叙述两件(或更多件)同时发生的不同空间的事,称为平叙。这种叙述的方法,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述一件(古人称之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可以并行交*地进行。前者,就每一件事来说,是顺叙,从二者的关系看,是平叙的。后者则紧密交*,齐头并进了。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平叙,是较为常见的。这只要在起止处加以必要的照应,就可以了。并行交*的平叙,齐头并进写几条线,互相穿插,并行推进,要把线索交织起来,巧于照应,使读者看得明白。
③线索的处理。以叙述为主的文章都至少有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写作时必须正确处理好线索。文章的线索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是以时间为线索,就是按照时间的变化发展来组织材料的。如前面所举课文《老山界》,就是以时间为线索的。
二是以事件为线索,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发展顺序的,即起因、经过、结果,按这种顺序来结构全篇就是以事件为线索。
三是以物件为线索,就是让具体的物件为线索,将有关材料串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是以物件为线索的文章。
(2)描写。描写是将客观事物的形状、情态具体地描绘、再现出来。它是一种展示状貌的能力。描写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①肖像描写。②动作描写。③语言描写。④心理描写。⑤细节描写。⑥环境描写。⑦场面描写。
(3)说明。说明是以简明的文字解说事物外在状貌、内在特征等的表达方式。它是一种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告知”能力。
任何事物都有它本身的条理,事物之间也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此,对客观事物进行说明时,必须抓住事物本身的条理和一定的内在联系,有层次地加以说明。这种有层次包括三方面:
①时间顺序。②空间顺序。③逻辑顺序。
叙述、描写、说明都是记“实”的,是反映、再现客观事物的,但各有侧重点:叙述,主要是陈述过程;描写,主要是描绘形象;说明,则主要是解说性状,直接说明事物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它们在写作时,往往结合起来使用,共同担负记“实”的任务。
2、善于写虚
在写作中,记“实”是一种能力,写“虚”也是一种能力,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能是一种更为重要的能力。
这里所说的“虚”,是相对于前面所说的“实”而言的,它不是客观存在的实在的人、事、物、景等,而是写作者主观的情、意。也就是说,它指的是作者由于受人、事、物、景等外物触动而由自身所产生的感情和想法。
“虚”和“实”常相联系。即主观和客观是常常结合并贯通着的。我们知道,文章在展示“外部世界”、再现客观事物的同时即流露出或寄寓着作者对事物或浓或淡的感情和或浅或深的认识。比如写景,写出的景总是带着作者的情的,因此,人们才常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因为,自然界中的“景”和“物”本身并无任何感情色彩而言,但它一经作者写入作品,便会带上作者的感情,不再是纯自然物了。所以,在作者笔下,总是把自己的主观情、意融入景物之中,使山水有情,草木含意,情景交融。否则,纯客观地描写景物,即使是毫发毕肖,也毫无生机、灵气可言。如读朱自清的《春》,我们感受到作者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渲染,抒发了热爱春天、热爱生命、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美好憧憬的诚挚感情。写景是这样,写人写事也是这样,离不开作者注入的情和理。
抒情、议论,是两种写“虚”的能力。它们各自也有其独特的作用,是我们应切实练好的写作基本功。
(1)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抒情的方式很多,主要有:
①通过叙事抒情。用叙事作为抒情的工具时,与一般的叙述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叙述,要用作者心理上的感受与变动作灵魂,要在客观的叙述上加上主观的感情色彩。这样的叙述,便带了浓重的抒情性。一般的叙述总是较为精密、完整、详尽;而作为抒情工具时,叙述只具有一个粗略的印象已经够了,目的是达到抒情的效果。
②通过议论抒情。在记叙文章中,作者对所写的人或事,产生了强烈的感情,无限的激情涌上笔端,往往借助议论来抒情。这种议论,是被主观的感情色彩所支配的,它与一般的议论不同,它既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需要进行论证,而只是一个判断。作为抒情工具,这个判断已经够了,那周密的论证是不必要的。例如,在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段:“我的心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在小蜜蜂的身上,作者发现了生活的哲理,通过对小蜜蜂的议论、赞扬,抒发了强烈的崇敬、感佩之情,这种感情,极为真挚、深沉。
③通过描写抒情。通过描写,尤其是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情,这也是较为常见的抒情形式。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这是很多的。在诗歌和抒情散文中,往往要通过景物描写抒情,优秀的篇章,把写景和抒情揉合在一起,情景交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描写抒情,作者的感情色彩总要在字里行间中表露出来,这是它不同于一般描写的地方;当然,表露的程度和方式,是与文章的体裁及作者的风格分不开的。例如:“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鲁迅先生这首《送增田涉君归国》的绝句,前两句是对日本秋天的描绘,字里行间流露的却是怀念之情,怀念在日本的“华年”。这首小诗,在平淡的字句中,抒发了纤细、深沉的感情,体味起来,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诚挚,那样的感人。
④直接抒情。除了通过一些间接的手段抒情以外,在有些时候,还可以直接抒情。这种抒情方式不能用得很多,但也是常见的。直接抒情用得过多,会伤于空泛,并不好;但浓烈的感情直接抒发出来,是能深深打动读者的。例如,在汉铙歌中有一首《上邪》。全文是:“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诗中没有叙述事件,也没有议论或描写,而是把内心的感情袒露出来,用了最直接的抒情手段。由于感情浓烈,虽是把誓言、决心直接倾诉出来,感染力也是很强的。
(2)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象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提醒幸福》中这样写道:“幸福绝大多数是朴素的。它不会像信号弹似的,在很高的天际闪烁红色的光芒。它披着本色的外衣,亲切温暖地包裹起我们。”几句中肯的议论,言简意赅,揭示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旨。
以上表明,被生活的情景触动,就会产生强烈的感情;对事物有感悟、有认识就会有深刻的议论。抒情,发自内心,不是硬加上去的;议论,源于真知,切忌空泛抽象。在写作中,我们应善于“写虚”,使自己的情感得到更优美、深刻的表达。
[7―1]初中生活富于幻想,易动感情,在同学们的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友,渴望获得成功,甚至渴望获得一条漂亮的裙子、一个小足球等等。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完整的一件事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②以叙述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③不少于700字。
导思:中学生风华正茂,情感丰富,易于幻想。在同学们心灵深处有很多的“渴望”产生,如何获得成功,渴望有位知心朋友,渴望师长的理解等等。如何把这一“渴望”叙写清楚,确立深刻主题,应成为本次写作重点。
1、首先应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择一件或几件事具体写出渴望的原因,以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叙写时注意层次清晰,详略得当。
2、表达方式应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议论和抒情。记叙要具体、生动;议论要简明、精警;抒情要含蓄、真挚。
3、语言要清新自然,真挚感人。字数应不少于700字。
[7―2]我爱家乡的
要求: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家乡的风土人情。
导思:常言道:“谁不说咱家乡美?”家乡是每个人生长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是每个人都难于忘怀的地方。我国国土地大物博,每个地区的风土人情,都各有特色。
1、根据命题要求,本文要以写景状物、描写说明为主,写出自己家乡的特色。而题目中的“爱”字就决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因此,总的来说,同学们要在对家乡风物熟悉了解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或记叙文、散文,或说明文、议论文,为自己的家乡唱出一曲深情的颂歌,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
2、本命题的写作要点是: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使行文自然融合,情系于中。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考场佳作来。
猜您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节喜庆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