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黛力新能导致阳痿吗会引起阳痿吗

  长久以来,我们的社会、我们周围的人甚至抑郁症患者本身都对抑郁症这种疾病抱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性格软弱、缺乏进取心、自暴自弃、喜欢自虐等。  但如今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抑郁症是一种由大脑某些生物指标改变而已引起的真正疾病。当然,这一结果并不是让所有的患者都去吃药,而是让我们所有人都去尊重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正如我们尊重理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痛苦一样。抑郁症不是单纯的“想不开”或“思想问题”,患者并不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容易振作起来。  患抑郁症,不是患者为摆脱现状而选择的结果。与抑郁症抗争,患者需要的不是周围人的看法,而是治疗;不是周围人的大道理或抱怨,而是帮助、支持、建议,或者更简单的说是理解和照顾。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那么为什么世人会难以接受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的观念呢?    首先,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痛苦:没有伤口,没有流血,没有可以测量的指标,也没有实验室数据可以明确地作出诊断。所有的依据只是患者自己的感觉以及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其次,在别人眼中,抑郁症很容易和所谓的“状态不佳”混淆。正常人在外界条件严酷时会或多或少作出抗争等反应,而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只会不知所措。
  抑郁症是一种会影响我们生活全部的疾病:它会降低我们的行为能力,改变我们的世界观,使我们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遭。它会让我们变得完全不象从前。    那抑郁症的主要症状究竟有哪些?    要明确诊断抑郁症,以下的症状必须不间断地持续两周以上,而且和平时的状态有明显差异。    - 情感症状(在抑郁症中必须存在):几乎每时每刻都情绪低落、悲伤或空虚;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 生理症状:行动迟缓、疲劳、无力;有时也会紧张、激越。食欲改变(可以是增加或减少)。睡眠障碍(可以是失眠或嗜睡)。  - 心理症状:自我贬低、过于自责。有时会有厌世、自杀观念和企图。  - 认知症状:难以集中注意力、思考困难、下决定时常常犹豫不决。    以上这些症状经常会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当我们感到越疲劳,做的事情就越少;而做的事情越少,我们就越自责;我们越自责,情绪就越低落,抑郁症状就越严重,疲劳就会越加剧。。。这就是为什么要与这些症状做抗争,防止它们互相影响使病情恶化。尽管做起来十分困难,而且刚开始时或许根本看不到任何良性改变,但我们没的选择,必须从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着手。当然仅靠患者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抑郁症如不加以治疗,可能持续数月或者更久。研究表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的抑郁症极有可能复发。所以不仅要及时治疗,而且药物的量、维持的时间一定要足够。    治疗中的抑郁症有三个阶段,与用药的三个阶段相吻合。  - “走出黑暗”期:在药物的作用下,患者感到好转,症状的数量减少、严重程度减轻。他开始找回与疾病努力抗争的力量。这段时间的用药常被称为“急性期用药”,一般持续两个月左右。  - 康复期:患者还十分“虚弱”,却已经渐渐恢复正常的生活。但在面对困境时,甚至没什么特别的原因,症状还是会重现,只是可能比刚开始时轻一点。这段时间,患者最容易自行停药,因为他开始觉得自己已经痊愈。要记住,这仅仅是康复期,继续服用药物是非常重要的。这时的用药我们称为“巩固期用药”,它的目的已不是改善患者状态(因为已经足够好了),而是防止疾病的复发。这段时间因人而异。一般在四到十二个月之间。  - 治愈期:在六个月到一年的药物治疗(期间没有明显复发)以后,患者可以被认为“治愈”。这时可以遵医嘱逐步停药,这样做会使复发的风险降至最小。
  抑郁症其实自古以来就有之,而它经常会为社会、我们的家人、甚至患者本身所不理解。  患者自己对疾病的偏见会给他带来双重痛苦,使他越来越难以面对现实,更会为自己的现状感到自责万分,好比一个糖尿病患者为自己的糖尿病自责不已。无论是自我责备(“都是我的错”)还是推卸责任(“都是别人的错”)的想法,对于患者来说都毫无用处。他只有在康复以后才能够作出合理的反省,而不是在抑郁症发病期。  对于患者周围的人来说,他们或许只看到他过分的悲伤。起初会表示理解同情,渐渐地也会不耐烦:“他现在是不是也应该振作一点了!”但是我们会去责备一个老慢支患者一直咳嗽吗?  虽然当代社会相比于过去,对抑郁症抱有更理解宽容的态度,但很多时候仍然存在把精神疾病不当成病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偏见?    还是这个问题:抑郁症是一种看不见的疾病。没有皮疹,没有体温,没有肿块,X光照不出,抽血验不出。。。尽管现在的神经影像学已经能够发现抑郁症的大脑病变,但由于太复杂昂贵,使用者甚少。  一种旁人看不到的疾病,一些令人生厌的行为(患者常常无法完成本应属于自己的工作,而这些事只能由家人、同事代劳),这一切就是偏见所产生的原因。
  TO BE CONTINUED!
  支持!我听到的都是大道理和抱怨
  患抑郁症的比例在上升,人们对它的认识却停留在最初的阶段,不像其他疾病那样看得“平常”,很多患者自己也忌讳看医生,不主动接受正规治疗,自己乱买药乱吃,并且频繁的试各种抗抑郁药,不但贻误病情,还对治疗失去信心  楼主很专业,以上几段已经告诉大家对于抑郁症的判断方法以及治疗疗程,期待你更多相关知识的普及...
  谢谢支持,我还以为不会有人看呢。我会继续努力的。
  为什么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有的人会的抑郁症,而有的人不会?为什么有些人在大的挫折面前也能勇往直前,而有些人在微不足道的小事面前也会崩溃?请不要想当然地把抑郁症归咎于单一因素,如:“父母的教育问题”、“没有进取心”、“性格软弱”、“工作压力太大”、“遗传”。。。抑郁症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换句话说它是由各种因素积累而成:性格的缺陷(往往跟过去的经历、遗传有关)、创伤性的生活事件等等,而这些事件经常会成为抑郁症发病的导火索。    我们认为,带有某些性格特点的人(如缺乏自信、过分依赖等)往往是抑郁症的易感人群。同样,某些生活事件如亲人亡故、失业、严重经济困难等,都容易诱发抑郁症。此外,躯体疾病,尤其是慢性的、会威胁到生命的疾病,如糖尿病、肿瘤等;还有其它一些心理障碍,如酒依赖、焦虑及严重恐怖症等,也时常会伴发抑郁症。我们同时也怀疑童年时经历的某些事件(如幼年失怙、遭虐待或缺乏关爱等)也可能在数年后造成青少年或成人抑郁症。    我们有必要知道抑郁症因何而起,是为了在未来的日子不要重蹈覆辙,而并非为了马上治愈它。了解我们为什么会抑郁,在什么情况下这种情绪会出现,会帮助我们减少复发的机会。  
  我會一直關注
  医生说我有臆症(不知道是不是这个臆啊),他跟抑郁症有没有什么关系啊?被那医生搞败了,什么也没说!
  关注..
  我在这里就事论事讲疾病,不牵涉到对提问者的诊断。    癔症的起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有精神创伤引起较强烈的情感反应,常为第一次发病的诱因,以后发病可以在第一次起病相似情况下,因触景生情,产生联想或自我暗示,激起旧的情感体验而在此发病。  癔症发作有利于患者摆脱困境,发泄情绪,获得别人同情或得到支持和补偿。所谓继发性获益是使症状持续化的重要因素。  多数患者有癔症性人格特点,即高度情感性,情感反应强烈鲜明,担肤浅不稳,暗示性强,自我中心,言语行为夸张性强,富于幻想。  癔症包括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和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前者又可分为癔症性朦胧发作,情感爆发,癔症性遗忘症,癔症性漫游,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多重人格;后者又可分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    以上都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下面我来讲讲我自己的看法吧。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越来越遭到人们的质疑,癔症这个名词用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多数医生认为癔症只是其它心理障碍的一个临床症状。其实当今社会真正癔症患者并不多见,倒是小说电影里面看到的多。我这几年在国内国外好几家医院工作,碰到的明确诊断的癔症患者只有一个,但癔症性人格的倒是看到不少。社会上通常对癔症有很大的偏见,歇斯底里这个词在一般人心中就有贬义。但要知道,这些症状对于患者来说是真实存在的,疼痛对于他们是真的疼痛,麻痹对于他们是真的麻痹,而不是我们常认为的无理取闹。  癔症没有什么特效药,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就是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就用抗精神病药;出现抑郁症状就用抗抑郁药;出现情绪不稳就用心境稳定剂;出现焦虑症状就用抗焦虑药等等。心理治疗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我也不时会有想见心理医生的冲动.    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去见过心理医生.或者是对医生的不信任吧,觉得他们未必能帮到我.而且对医生的能力抱有怀疑态度.    
  但到现在为止,我还是没有去见过心理医生.或者是对医生的不信任吧,觉得他们未必能帮到我.而且对医生的能力抱有怀疑态度.    你为什么会对医生的能力抱有怀疑态度呢?如果你真的很难受很痛苦,你会怎么做呢?或许你或你周围人有和医生不愉快的经历,比如说医生误诊,开的药效果不好等等,但如果你发烧,肚子疼,或你的长辈高血压,糖尿病,会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去看医生吗?
  继续抑郁症    在抗抑郁药问世之前,抑郁症患者经常要等上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是所有症状缓解,这就大大增加了复发和自杀的危险性。有了抗抑郁药这一有效的工具,患者就能在服药的同时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      它有以下三个好处:      1,减轻精神上的痛苦: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知道抑郁症有多么让人难以忍受,不仅仅是悲伤,还有对健康、生活的各种影响。医生们把它们称为“精神痛苦”,并不是偶然。      2,恢复正常生活的能力:正常起床、正常洗漱、正常交谈、正常工作、正常睡眠,药物使这一切重新变得可能。      3,重拾生活的乐趣:改善“情感的麻木”(无法体验到渴望、欲望和愉悦),让快乐的笑容重新回到我们脸上。      当然,抗抑郁药是药品,而所有的药品都会有副作用。要知道,一种药物上市前,必须经过反复地试验,证实它的副作用对人体不会产生过大的危险性。抗抑郁药的副作用,很多只是在服药的初期出现,如消化道症状、疲劳、烦躁、头晕等,还有就是让人感觉是“吃了药了”。通常几天或几周以后这些情况会自动消失。当然也有长期服用产生的如性欲减退等副作用,但停药以后可以恢复。如果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告诉医生,而不是自作主张减药停药。  
  抗抑郁药不是镇静剂、安眠药,也不是那种所谓一吃见效的“神药”。通常服药初期不会让人有什么感觉,而是逐渐起效,一般要等两到三个星期。所以需要每天按时按量服用,而不是感觉不好时才想起吃一颗。      当我们感觉病情好转,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那些副作用上;此外,药物常常让我们回想起发病时那段痛苦的经历;或者认为我们不再需要它;周围人也会问:“你什么时候能不再吃这东西?”。渐渐地,我们忘了坚持按时服药的习惯,甚至停止服药。请记住,大多数研究证明,服药不规则或过早地停药是抑郁症复发的一个很重要原因!一般建议患者在症状缓解后坚持服用抗抑郁药半年以上,减药停药都必须遵医嘱。      有时候,我们会感觉药物不再有效,好比说这药吃得“疲”掉了。事实上,在服药的最初几个星期,我们会感到那种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几个月以后就觉得不过如此而已。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抗抑郁药并不是让原本已经基本恢复的患者感觉“更上一层楼”,其目的是维持这种稳定健康的状态!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聆听、交谈为主的治疗手段,目的是使求治者改善身体健康状态、提高抵御压力的能力、重建自信心、更好地认识自我等。心理治疗师通常是医生或心理学专家。      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往往是被提倡建议的。它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指导我们不要再重蹈覆辙,改变我们及我们周围那些需要改变的事情。所谓当局者迷,要看清楚我们自己的现状、所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目标是否明确合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就是心理治疗的价值所在。      对于抑郁症,最佳的心理治疗时机是在急性期病情缓解之后(因为那时候的我们才可以正常地集中思考并解决问题)。在急性期,我们好比在水中快要淹死的人,而抗抑郁药就是那块浮木;在上岸脱离危险以后,才能由心理治疗来教会我们游泳。      心理治疗分许多种流派。有些方法着重于追根溯源,了解分析患者的过去;有些方法则着眼于现在。选择的时候要看哪种方法让你感兴趣、能使你缓解矛盾及情绪并帮助你进步。心理治疗的方法也可以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境况而改变,比如先用一种方法教会你如果更好地面对当前的压力,再用另一种方法挖掘你童年时的往事对你现在的影响。但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而每一种方法又都有它的优缺点。最后,在选择时听一听医生或专家的意见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gandharvas    我身边有朋友有去看心理医生的经历,结果,她告诉我,交谈完后,心里并没有产生多大的舒缓.或者说是我所在的小城市里,也许没有高明的医生吧.(偶在广东省韶关市)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抑郁症是一种极易反复和复发的疾病。通常我们说的病情“反复”是指在康复期中某些症状重现;“复发”是指治愈后出现一次新的抑郁症发作。    以下就是一些可能会引起疾病反复或复发的因素:    —抑郁症发作时治疗不当;  —服药不规律(药物剂量不足,未按时服用,停药过早等);  —生活环境恶劣;  —孤独;  —伴随其他未缓解的躯体或心理疾病;  —过去已有一次或多次抑郁症发病史。    下面是一些可以防止疾病反复或复发,或者减小风险的因素:    —坚持心理治疗;  —正确服药;  —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听从医生的劝告;  —家庭,工作,社会环境稳定。
  我老公一直说我心理状况不太好.我不知道自己是属于哪方面的心理问题,自己也查阅过不少心理方面的书,自己找出来的原因说出来又会被别人耻笑,这就像是医生刚才所说的"为什么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下,有的人会的抑郁症,而有的人不会?为什么有些人在大的挫折面前也能勇往直前,而有些人在微不足道的小事面前也会崩溃?"别人会说,我小时候也这样过等等.但有时候说细了,他们会同情我,或不相信,但归根到底一句话认为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没必要一直放在心上.  其实我也不想一直放在心上,但有时候现在的生活状况如果出了一点问题,我就会做恶梦,梦见以前很多令我不舒服的事情,像一个印一样烙在我的心里,越来越深,甚至我感觉到这种恶梦成了我不顺时好像刻意出现的游魂一样.  不知道这一切是不是与我工作有关,我工作很安定,收入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还算不错,天天坐办公室,冬夏有冷暖气.但我不喜欢我的这份工作,工作的内容令我不喜欢,与自己的姓格与择业的方面更是南辕北辙.不知道是这样的原因六年的工作中,特别是最后这两年更让我日日度日如年,但如果辞职的话更会引起很大的风波,单位上的,家里的.我的想法令他们不解,也许他们认为舒服的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内容就是一生无忧的最终选择,可惜我不是这样认为,所以会被人当成神经病.也许我真的疯了.工作的难受,令我每天生活低潮,无法摆脱,一个人没有兴趣,没有爱好,没有目标,这样的生活我如何调节,如何让自己正常,天天活得开开心心.  唉,总之烦.连发泄也只有跑去练打字.
  TO 佛珠仔    有一点需要澄清,心理治疗不是万能良药,也不是为了哄人开心。它是慢慢的挖掘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所以时间一般比较长,可以是几个月甚至数年,而且过程中可能会十分痛苦。    还有,心理治疗也不是适用于任何人。就拿抑郁症来说,抑郁症发作时经常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他们无法正确的处理外界来的信息,通俗点讲,就是没办法合理的思考,客观的看待问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这是由于当时大脑某个部分功能失调造成的。这个时候再有经验再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也没用。一定要先用药物缓解这种症状,再进行心理治疗。
  TO 郄祺    人一般都有自救的本能。在你看来,别人在同样严酷的环境下却没有你这样的苦恼,或许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方法缓解自己的压力。比如有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喜欢去运动出一身大汗,有的人会大哭一场,有的人会去找亲友说一夜的体己话等等。无论这些方法在旁人看来如何微不足道,但对他们自己真的有效。  你对你的现状不满,那你有没有想过去改变它?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你无法改变它?如果你改变它了,对你,对你的周围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改变以后的结果是否真的能够改善你的心情?如果你必须接受现实,那你会用什么方法去适应它?这些问题看起来虽然很烦琐,但事实上很少有人会认真考虑它们。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而情绪低落时我们的想法往往比较片面甚至偏激。但大多数人很快就能够恢复,这就是和抑郁症的区别之处。  还有,我们常常会说“郁闷”,“苦恼”这样的词,但却往往不知道究竟是环境让我们“郁闷”,“苦恼”,还是我们自己的情绪。而“郁闷”,“苦恼”时,我们究竟是什么样的情绪?是愤怒?悲伤?焦虑?所以我们常常不开心,却搞了半天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不开心。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吧,就是《情绪的力量》,我在另一个贴子里也介绍过,是专业的精神科医生及心理治疗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什么是情绪,教我们如何识别利用情绪。我看的是原版的,觉得很好,不知道中文版翻得怎么样,但我相信应该对很多人会有帮助。*(希望斑竹不会认为我在做广告。)
  如何面对厌世消极观念,自杀企图?    过去,我们总是不敢和抑郁症患者谈论自杀,怕“让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甚至有不少医生在和患者交谈中也有意避免这个话题,而是等到他们真地采取行动了才当“事后诸葛亮”。如今我们知道,厌世消极观念和自杀企图在抑郁症患者中是十分常见的,并不是我们讲了才让他们有了这样的想法。    
  当我们抑郁时,会想到死。这是不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有这种想法,是很符合逻辑但同时又是很令人担忧的。  说它符合逻辑,是因为抑郁症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看法,使我们过于注意那些阴暗面,忘了还有好的一面;而当我们感到走投无路,无法面对现实,无力改变现状时,自然而然会产生绝望。  令人担忧,是因为抑郁症患者会感到人生没有希望,所有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死亡是唯一的出路。这往往是患者付诸于行动的最主要原因。    
  在抑郁症患者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程度的消极观念:或许死了就能一了百了的想法(对生活的疲倦更多过对死亡的执著);各种模糊的一晃而过的死的念头;及明确的自杀企图。当自杀企图在头脑中挥之不去,并日趋具体化(有计划)时,患者应该马上住院治疗!
  有了自杀念头该怎么办?    作为抑郁症患者,要敢于说出这种想法,听一听别人的意见,不要总是待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要钻牛角尖。因为抑郁症会削弱我们理性思考的能力,让我们无法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记住:自杀念头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危险!如果不想让家人朋友担心,增加他们的负担,那就快点去和医生谈吧!
  得了抑郁症,除了医生,药物,家人朋友能够帮忙,患者本人是不是也应该做些什么呢?    对自己好一点!    抑郁症会让我们感到能力下降,精力不足。因此,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洗漱,穿衣,走路,购物等,也会让我们筋疲力尽,更别说那些复杂的活动,如工作,学习,制定计划等。慢慢地恢复这些能力,不一蹴而就,是至关重要的。记住,是“慢慢地”!    当我们的腿骨折了,我们不会期望在石膏刚拆除时就能够正常行走。而对于抑郁症急性发作以后也是同样道理,我们需要时间来找回过去的感觉。把这时候的能力和发病前相比较,毫无意义:抑郁症康复期能力不及从前,这是一个现实,尽管有时不明显,尽管我们比发病时感觉好了许多。我们需要时间让心灵上的伤痕结痂脱落。    当我们做事情,通常是我们想去做,并且我们感觉有能力去做。不过,抑郁症正好摧毁了这些愿望,所以,在抑郁症缓解时,就算不情愿,我们也必须适当逼迫自己去做些事情;同样,抑郁症常常让我们感到能力下降(对自己的负性看法),所以当我们做事时,不要强求自己一定做得很好,学会接受结果可能并不完美,比如说办事效率不高,或完成后兴味索然。在抑郁症的缓解期自我强化时,应该遵循以下逻辑:在产生愿望以前行动。就算这么做无法带来愉悦感,但一定要坚持,愉悦感会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回来。
  不错!一直在反复看并瑞摩楼主给出的各个意见以及对抑郁症的解释等等.希望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一觉得自己还没有到非见医生不可的地步,我也会大哭,躲在衣柜里让我有安全感,哭过之后还是会好.但却不希望这一切反复发生.    楼主给我提出几点问题与思考十分一针见血.我也思考过,但怕过多触碰,想法与行为毕竟是两回事.如果不能改变环境也只有改变自己去适应.    关注LZ继续...
  另外,请问楼主<情绪的力量>这本书是谁写的?  我在网上查到作者是:佛朗索瓦﹒勒洛尔     情绪的力量 目录:  引言  第1章 情绪,情绪  情绪过多  情绪不够  第一个定义  四种观点  理论中最好的  最基本的情绪  第2章 愤怒  愤怒的面容  从爸爸到巴布亚人  愤怒的身体  愤怒的两个作用  愤怒的原因  愤怒及其文化变种  及时发现别人的愤怒  愤怒疾病  更好地解决自己的愤怒  更好地处理过分的愤怒:亚里士多和我们在一起  怎样将愤怒表达出来  第3章 羡慕  羡慕和妒忌:亚格和奥泰罗  羡?降娜?雒婵?  羡慕是怎么回事  与我相似的人,我的兄弟  羡慕的策略  羡慕和正义感  你为什么羡慕别人  羡慕的作用  更好地处理羡慕情绪  第4章 快乐,良好心境,幸福  第5章 悲伤  第6章 羞愧  第7章 妒忌  第8章 害怕  第9章 爱是什么  第10章 如何与自己的情绪共处     是这本书吗?  谢谢!
  回LS,就是这本。
  不错!一直在反复看并瑞摩楼主给出的各个意见以及对抑郁症的解释等等.希望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我一觉得自己还没有到非见医生不可的地步,我也会大哭,躲在衣柜里让我有安全感,哭过之后还是会好.但却不希望这一切反复发生.    ------------------------------------------------------------    我并不是在这里鼓吹一有问题就要去看医生。如果这种“状态不好”持续的时间不长,如果你自己能够有办法解决问题,那是最好的。重要的是,想让大家知道,当我们长时间状态低迷,当我们自己摆脱不了“恶劣心情”的困扰而走投无路、绝望的时候,还有医生或心理治疗师可以帮助我们。
  不知在哪可以買到情緒的力量這本書呢
  不知在哪可以買到情緒的力量這本書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网上应该有吧。  小声说,我在这里也是在AMAZON上买的二手货(不过还好很新),我们这里的书是实在太贵了!!!
  为什么提倡要敢于和周围人谈起我们的抑郁症?    把自己的病症和现状说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我们了解那些非患者的看法,帮助我们换一种角度地看待原先我们认为不得了的问题,让我们减少孤独感,自责感。。。同时,这也有利于我们寻求理解和支持:当周围人不了解我们的病情时,就容易产生“他在赌气”,“他在自暴自弃”,“他过分注意自己的健康”等这样的想法。    但要注意,也不要一天到晚讲个不停。总是重复诉说,尽管不是出于恶意,终会让人感到厌倦,而且会使人产生再怎么样也帮不上忙的无力感。不要让抑郁症成为我们的代言人!一旦感觉好转,就尽可能的去说一些别的事情,而不要让话题老是围着自己的痛苦打转,让别人有兴趣与你继续交谈下去。    向谁诉说呢?    和亲友交流,这是至关重要的;向一些可以信任的同事或上司,也会有帮助;邻居或一些泛泛之交,倒不是必要,除非你们谈到这个话题。原则是,不要因为患了抑郁症而羞于启齿,适当的诉说能够帮助我们战胜疾病和困难。
  那這樣看來我還是讓我父母正確認識她的病吧,不要只是埋怨和責怪,要理解和關心,忍耐
  胜读十年书.
  抑郁症让我们戴上墨镜看世界。    抑郁不是妄想。它不会或很少会让我们虚构出那些并不存在的情况,而是让我们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各种问题困难或事物的阴暗面上,从而看不到别的。比如在路上看到一个可怜的乞丐就让我们产生对整个世界的悲哀感和绝望感;当然这种路遇会让人感到伤心无奈,但与其左思右想这个人间如何的黑暗还不如给他一点钱来的有价值不是吗?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就开始反思自己可能不是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但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中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吗?抑郁症就是使我们整日纠缠在这些现象上,而忽略了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无视了事物的光明面。    在抑郁症患者的思维中,有很多逻辑上的误区,可以是反应性的,甚至是潜意识中早已存在的。  —容易把一些原本简单的事情“灾难化”:比如夫妻吵一次架就想到了离婚;孩子一次考砸了就认为他考大学没希望了。。。  —经常以偏概全:比如“我的自行车坏了——我总是这么倒霉”;“这项任务我完成不了——我根本不能胜任这个职位”。。。  —往往反复考虑问题而不付诸行动:研究发现,如果我们让抑郁症患者参加一项考试,他们通常会停滞在答不出的问题上,而不是像非抑郁症患者那样跳过做下一道题。    当然,我们所有人都会有负性思维,只是个人比例不同而已。研究表明,要维持一个健康平衡的精神状态,正性思维应该占三分之二,而负性思维应该占其余的三分之一(这个世界并不完美,我们必须正视现实,以求改变)。所以,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乐观地看待问题,但也不能“一竿子打死”,把什么都看成黑的。“愤世嫉俗”,看上去好像很特别,很“酷”,但对我们的健康却没什么好处。
  前面说过,抑郁症患者常常会行动迟缓,做起事来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和懒惰毫无关系,而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生理学基础的:抑郁症会使我们的大脑和机体功能受到损伤。当然也有心理原因:悲观(“有什么用呢?”)、否定(“反正肯定成不了!”)深深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越来越吃力。而这种无力、无为又会增加我们的自责感:“我今天又什么都没做成!”,从而加剧抑郁症状。    许多研究显示,每日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略微改善我们的情绪。当然,我们不能依靠跑步或者仰卧起坐来治疗抑郁症,但它们对我们的帮助是能得到肯定的。所以,尽管我们可能宁愿躺在床上不起来,还是加把劲每天做一点体操或散一会儿步。因为在抑郁症中,即使躺在床休息也并不意味着能够休息得好。抑郁症期间的疲劳感,并不会因为我们的静止不动而减少,但却会因为活动而改善。    另外一个使我们不想动的原因,是那种追求完美的想法。对着这一间乱七八糟的房间,或是一堆来不及完成的工作,我们经常希望能够干净利落、不留一点瑕疵地搞定。但是,就算对于没有患抑郁症的人来说,做到以上这点也已属不易,更何况。。。比较聪明的办法是,把一个大目标(整理房间),分化成几个小目标(每天整理一部分),当然还可以分得再细一点(今天收拾书桌,明天整理衣柜)。同时,要试着接受劳动成果可能不如平时那样完美无缺。这么做的目的,不是马上重新开始走向成功,而是重新开始行动。
  我们可能并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对发生在身上或周围的事情做着判断和评价:“太棒了!”,“哎,真倒霉!”,“喏,又来了!”,“不错嘛!”。。。这种“我们内心世界模糊的低语”,能够自动引导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当我们没有患抑郁症,就没有必要特别注意它们;但抑郁症患者,极可能因为这种内心低语而“自我中毒”。    抑郁症患者是被我们称为“负性自动思维”的牺牲品,尽管有时可能不十分显而易见。比如,当我们走在路上,和一个认识的人擦肩而过,他却并没有和我们打招呼。当我们抑郁时,这种情况很可能使我们大受打击;但我们通常不会马上追上去问他“你不再跟我打招呼了吗?”,而是继续在一边钻牛角尖,越想越觉得沮丧。这种反应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正常的,但实际上让我们伤心的根本不是因为朋友没打招呼,而是我们先入为主的想法。比如,“他虽然看到我了,但不想和我说话。”这么想,我们自然高兴不起来。为什么不能这样想:“他可能在想心事,没看到我。”难道这不是另一种可能吗?抑郁症会限制我们的思路,让我们往往只看到事物阴暗的一面。负性思维同时也是性格焦虑、悲观的人身上常见的特点。    如何才能减少这种负性思维?  所谓的认知治疗,就是以纠正和改变这种负性思维为重点的一类心理治疗的总称。在治疗中,患者将学会如何寻找发现并努力改变这种不良认知。当然,其目的并不是让我们把一切都看得十分美好,而是战胜在抑郁症中起主导地位的一味否定和悲观。我们要的是理智,而不是抑郁。
  抑郁症,对于医生来说,属于情绪障碍。也就是说,抑郁症是一系列情绪失调的结果,而并非只有悲伤。    抑郁和焦虑常常是孟不离焦,但两者的想法认知却并不相同。抑郁使人气馁、迟钝,它让我们对过去所发生的事的一种负面评估,在这个结果上又对未来做出了更为负面的定论:“我没用,我的过去已经一团糟,将来肯定更没希望。。。”而焦虑是对未来及可能到来的灾难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它会使人紧张,让人想做些什么来补救,但又无法心平气和:“我肯定不会成功,这事一定成不了,太糟糕了!”担心未来,又对过去左思右想,这是抑郁症经常引发的混合了以上两种情绪的认知。同时患者也常常会感到恐惧,是因为抑郁症使我们在生活中的困难面前变得脆弱。    抑郁症不仅让我们悲伤退缩,还可能让我们对周围产生敌意。负性思维并不只针对自己,还包括旁人:所有的一切都那么让人不顺心、让人恼火。家人、同事、邻居、陌生人、全世界都可以成为这种敌对情绪产生的源头。而这种情绪,又因人格基础不同,有的人会用激烈的方式表达,有的人则把它藏于自责背后。    如果觉得悲伤、忧虑、烦躁和怨愤正慢慢取代你别的情绪,不必为此感到自责,但要相信这是抑郁症的症状。尽可能以你最好的状态来抵制那些想要放弃的念头,不要让你自己孤立起来。告诉周围人你的疾病,他们会愿意理解你的苦楚。  
  我看到了希望,拾起了久违的信心,你为我人生路上点燃了一盏灯,虽然还没有解决问题,但是我真诚的说一声
谢谢你   希望你能再写下去,我期待.
  谢谢,我会写下去的。  发这个帖子是为了让大家了解抑郁症,改变以前片面的看法,在以后真正需要帮助时能够少走弯路。一个事物,只有去了解它,才能去掌控它。  当然光靠看这帖子是无法治疗疾病的,该吃药还是得吃药,该治疗还是得治疗。抑郁症或抑郁状态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自然也不可能很快很容易地恢复。
  lz救我  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啊我  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国外  身边没有什么人能帮助我  我自己怎样救助自己啊?  最烦的是,最近还在找工作  
  我得过很严重的抑郁症,几年后的我是个很健康很快乐的人。    我从来没吃过药,可能吃药感觉会好一些,少些痛苦,不过我没吃。我从来没觉得抑郁症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但是没有人能真正的理解我。我就是自己看书,看过很多书(当然严重的时候书也是看不了的,因为思维缓慢,理解不了),我没看过中文的书,不知道写得好不好。我看的都是英文的书,读者评论好的,还有的是以前很有名的心理学家写的,真的是写的很好,句句入我心,我就这样的慢慢得解开了心结,然后就不痛苦了,然后学会锻炼自己做事的能力,慢慢的就恢复了正常:心情快乐,思维也清晰紧密。    不过我觉得抑郁症的医疗过程很需要时间,所以不能心急,中间也会有反复,不过只要有信念,就会坚持下来。    通过得抑郁症,尽管耽误了一些事,但是让我的性格有弹性多了,对我也算是好事。
  TO 我的最冷一天717        我发这个帖子,并不是希望把大家弄得人心惶惶,三天两头就拿出上面的诊断标准和自己对照,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如果觉得自己真的处于抑郁状态或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有很多问题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不了,那还是去见一见你周围的专业人士,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你一个人在国外,现在又处于找工作的关键阶段,所以更需要良好的心理状态。你们那里医疗福利制度应该不比我所在的国家差吧,而且华人又多,交流应该不成问题。真的很苦恼的话就不要再浪费时间了,去找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谈谈吧。  我到现在仍然不支持网络心理咨询这种方式。因为我坚信在心理咨询和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和求助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观察对方的反应是必不可少的。抑郁或者其他情绪障碍,通常和从小养成的看待问题的不正确方法有关。而要纠正这种方法,往往需要治疗师一步步耐心甚至“手把手”的教,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那么简单,靠网络很难做到这一点。治疗师、医生甚至药物并不是帮你解决问题,而是教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给你解决问题的勇气和必要条件(如健康的身体)。我们要的不是那块金子,而是能够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    当然,如果对于疾病、药物以及现状应该采取哪种解决手段有问题,我能帮忙的一定不会推辞。想联系我的话可以先用站内消息,同时请详细写一下情况。    谢谢你的支持和信任。
  TO zaochun4    你所在的国家可以说心理学和精神医学是最先进的,人们对疾病的接受程度也很高,没有太多的偏见。从某种意义上讲,你很幸运。  抑郁症的确不是非吃药或找人治疗不可。读那些写的好的心理学书籍对于有些人来讲,的确可以作为自我调节、自我治疗的方法,但这也因人而异,而且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你读过的那些书是不是能向大家推荐一下呢?说不定国内已经有了翻译版。我先替所有人谢你了。  最后祝你永远保持健康快乐。
  TO:LZ    我总是不开心,做什么事都觉得烦,经常觉得活着没意思还不如死了的好,有时心情会特别不好,就会想如果病死或是突然被车撞死就好了,我这样是不是有抑郁症啊,我应该怎么办啊
  TO 问菊    信息太少,无从判断。  这种“不开心”有多久了?有没有一件特别的事让你开始“不开心”?  你所说的“经常”、“有时”具体是什么时候?或者说什么样的情况会引起你的心情不好、生不如死?  你有没有想到过自己用什么方法来结束生命呢?  你想改变这种现状吗?为了改变现状你曾试图做过什么吗?  
  原是流民以后的,又一个好医生,建议医生加入原是流民的那个网站/
  前面已经说过,当我们抑郁时不要干等着那些“我想要做某事”的劲头重现,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做一些在以前能够带给我们快乐的事。慢慢的,我们会重新体验到它们所带来的快乐。得了抑郁症,会让我们感到生活索然无味,失去了品尝生活中微小幸福的能力。但我们越是和日常生活“保持联系”,那种趣味就会越快地恢复。不过最困难的是必须接受此时我们并不能像平时那样感到满意:和朋友的聚餐、与孩子在一起、河边散步、看搞笑电影。。。由于抑郁,我们可能会感觉麻木、迟钝,远不及平时令人兴奋。但这只是暂时的,当我们痊愈时,所有的感觉都会回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这一天早日到来(后面会说到具体方法)。    让我们感觉幸福的一生,并不光取决于那些狂喜的时刻,而是生命中时常出现的那些令人愉悦的时光(微小的幸福)的汇合。这些微小的幸福(一个友好的表示,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早晨,孩子给你画的肖像,一封好友的邮件。。。)其实随处可见,但我们要善于发现,只可惜人往往后知后觉:“幸福啊,当我意识到你的时候你却已经远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消沉和忧虑常常使我们的双眼蒙蔽,看不到近在咫尺的幸福。而很显然,抑郁让我们更不可能轻易察觉它们。这就是为什么当症状稍一缓解,就应该马上开始努力恢复我们品尝微小幸福的能力。就象我们的体能一样,这种能力也是可以靠后天培养的。
  我们对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一个判断。理论上,这种判断应该是客观、公正和全面的,无论是对成功还是失败。但这并不容易做到,许多人总是过于严于律己,过多地自我批评,却忘了自我鼓励。如此一来,自信心自然会下降。在抑郁症中,自信心下降的情况犹为明显:我们变得对自己更为苛刻,经常自我贬低、自我谴责、自我批判。这实在是负性自我评价对我们的“毒害”。    试着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认知心理治疗师给他们的病人的建议之一,就是要意识到这些负性思维的“毒性本质”并学会将其纠正。要学会象对朋友一样对自己说话:如果他有缺点,我们不会隐瞒;如果他犯错误,我们会指出。但我们不会对他这样说:“瞧,又失败了不是!真是个笨蛋!你永远也不会成功!”而是会说:“这样还不行,但这只是个开始。瞧着吧,你一定可以的!”而且我们不会忘了告诉他他的优点。抑郁症,使我们根本不可能这样善意而尊重地对待自己。    当我们患了抑郁症,妨碍我们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我们的努力和状态的自我评判,却又不考虑到我们的疾病。如果我们的腿断了,我们不会责怪自己走得太慢或需要别人的搀扶,那为什么当我们的心灵或意志“骨折”时要责怪自己无法顺利完成工作或家务呢?它也是一种“残疾”,只是外表难以察觉而已。所以,不要去和抑郁前的我们或没有抑郁症的人比较。要行动,但不需要评判,对自己好一点,把自己当成一个初学者或疾病康复者。不要把自己的价值和成就混为一谈。
  如何判定他此时的自语不是病态的呢?
  难得啊!我得抓住机会再问gandharvas医生一个问题,我05年63岁时突然开始失眠,(是突然,过去一直正常)精神很紧张,越紧张越失眠,发展到一到晚上就担心又睡不着,精神狠痛苦疲惫.先后吃过两样抗抑郁焦虑药,作用不明显.现在吃瑞美隆已两礼拜每晚15毫克,效果不错,睡眠改善,精神状态恢复到过去一样正常,我打算按规定吃完疗程,当然还早.我提前问您,瑞美隆在国外一般的停法,药总是要停的.我当然要听当地医生的,但我想听听您的看法.谢谢!
  TO 风清的黎明    你所说的自语是什么意思?一般存在幻听的患者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极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也会。当然普通人也有,只是大多是对刚发生的事情或刚刚所想事情的反应。    你的邮件我今天可能晚一点才能回复你。
  TO 地球在转    其实停抗抑郁药也没什么大讲究。记得我前面说过病情缓解后要经过一个为期几个月到数年的巩固期,这个阶段的药量是维持剂量,比治疗剂量要小,比如原来吃30mg的吃15mg。如果停药时只剩每日一粒的话可以一下子停,当然更为保险的是从每日一粒到每两日一粒、每三日一粒。。。    
  TO 所有人    祝大家中秋节快乐,天天都有好心情!
  没有经历过的,就不会明白它带来的痛苦。
  最近一直在为父亲关注版主的贴,难得的好人!难得!实在难得!光打这么多文字就得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父亲出院后虽按医生的指导一直在用药,无奈又复发,日渐严重,医生说必须得住院了,可父亲说他折腾不起了,就在家等死,不知您是否有时间,我想将父亲的详细资料放到贴上来?
  TO jhlin0505    谢谢你的信任。看了你的个人资料,我估计你的父亲应该至少已有60岁左右了。这个阶段的抑郁症更为复杂,可能生理和心理因素都有,身体方面的检查非常重要,我实在没有把握通过网络能够帮到你什么。不过你愿意写的话,我一定尽力而为。
  gandharvas医生你好:  我今年做了个手术,手术的后遗症之一就是常常早醒,一般是4点左右醒来,大多数情况下也能在次入睡,但也有时候无法入睡,后去看医生,医生开了瑞美隆,效果不错,但是我觉得不解的是,瑞美隆是抗抑郁药,但是我没有情绪低落等抑郁症的状况啊,请教医生,这药我还要继续吃吗?
  TO 水上音乐    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你,因为我猜不出你的医生的想法。瑞美隆是抗抑郁药,但它的助睡眠功效也不错。或许那位医生觉得你除了有睡眠问题以外,还有抑郁。还是跟他沟通一下,问问他的意见比较好。
  to gandharvas:谢谢啊!父亲今年67岁.我将父亲今年七月为去广州中山医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自己写的病情介绍打出来:  
痛苦的胸背痛--全身痛  1、05年6月—06年9月:只有发作性胸背痛  
开始几天发1次,几分或几秒钟,轻微,以后时轻时重地加重,极不规则,到了05年11月,每天发作(1或几次,累计0.5—1小时或更长)。  06年5月初---8月初,只吃醋蛋,(我补充:之前吃了宁波中医医生开的两三周的中药和黛力新)症状很轻,以为快好了,但随后又变重。(我补充:四月底父母从深圳到父亲的老家宁波小住,后回湖北父亲退休前单位小住,约一周后症状突变很轻,后回深圳,父亲的小女儿从美国回来探亲,约住二十天。)  下午至上半夜症状重,大痛多在此间发生,下半夜最轻,上午次之。  范围仅限肋骨、胸骨所在处:  1) 胸骨及其附近,大痛只在此处发生,但也可发生小痛。发作时间比背中央上部少。有时痛只在胸骨中上部与肋缝交点(一般为右边1—2点)发生。  2) 背中央上部,约5—6厘米宽,发作时间最多,是常痛区。  3) 胸背其他地方:发作零星小痛。右边痛得多,左边痛得少。  痛感除可深可浅,有时在胸腔中间(腔内)。  痛感:如辣椒刺激痛、烧灼痛、刀割痛、痱子刺痛、抽筋痛、硬痛、虫钻咬痛、盐水刺激痛……  痛得大小可稳定(最长1—2小时),可波动,发作和消失不受身姿、运动、情绪、进食、天气等影响,可在睡中痛醒,可在运动中发作或消失。  揉压痛处对痛无影响,摸不到痛源。    2、06年10月—07年3月14日:新症状出现,老症状加重。  背部、枕部出现压痛。  四肢出现不稳定的轻微痛(骨痛为主?)头部(骨肉层,枕部为主)也出现了,颈后下和背中央上部皮肤出现被刷子刷过的感觉,持续存在,四肢也常有部分皮肤出现这种感觉。颈肩出现不适,X 片查出颈有颈椎病。  胸背发作痛加重。元月起,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都痛。2月下旬起,几乎每天大痛(一天累计0.5—2小时)。实在忍不住,于3月七日看疼痛门诊,吃芬必得等止痛药,背中央打止痛针,但不起作用。  至此所作治疗:醋蛋、艾条、中药汤剂、针灸、按摩、电疗。症状仍继续加重。    3、07年3月15日起:西药治疗   3月15日—5月14日,初步定为反流性食管炎。  吃泮托拉唑,莫沙比利。其中4月16日—26日加阿普唑仑,4月27日—5月6日加阿米替林(停阿普唑仑)。  吃药3—4天后症状约减至以前的40%,但此后不断反复稍有加重。4月5日做电子胃镜,4月16做超生胃镜,发现有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胃角溃疡(S1期),食管下端有一小平滑肌瘤(4月16日在超生内镜下切除),食管未见腐蚀。  4月16日—5月15日症状轻一些,平均约为3月15日前的35%-40%。  5月14日—21日:  吃素胃美(西米替丁),阿普唑仑。  5月16日起症状有所加重,约为3月15日前的50%。  5月22日—6月5日  医生说是焦虑症。  吃阿普唑仑。  症状无明显变化。  6月6日---  退休老教授说是内脏神经综合症,由代谢失常引起,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吃金施而康(多维元素片),乐力(复方氨基酸螯合钙胶囊),VAD
VE VB1 复合VB。  症状无明显变化。  3月15至6月中,症状明显比以前轻,主要是胸骨处(以前的大痛区)轻了许多,但背痛依旧,四肢和头的不稳定轻微痛在缓慢加重(偶尔较痛)。  3月20日清早醒来,左乳头上放肋骨出现了压痛,快速吸气时该处也痛,一个月后基本消失。左乳头附近常有阵痛发生。  所有痛处皮肤外观正常。  05年6月发病前,我没有思想包袱,2—3个月内也没把病当回事,没看医生。治疗初期也没有多想,认为总能治好。但后来因为病难治,慢慢有了焦虑情绪。  我不抽烟不喝酒,多年极少感冒,无糖尿病、高血压,生活有规律。  多年来大便偏干,费力,但一般能做到一天一次。睡眠较差,每天睡着4—5小时。89年治疗过血吸虫病(父亲以前是地质技术员,后改教书),98年头部神经闪痛过十几天。去年10月以来时常腰痛。目前体质基本正常,但今年春节以来体重减轻了2斤多,现96斤。    已就诊医院:深圳市梅林医院梅山社康中心,宁波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深圳五洲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康复科、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科、胸外科、骨科、内分泌科、疼痛门诊、神经内科、消化科、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神经内科、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已作检查:  2005,12 运动心电图,血沉(正常)。  肝胆B 超(胆囊壁稍毛糙,稍厚)  胸部CT强扫(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见一小节状高密度影,边缘清楚,于胸膜相连,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余双肺纹理清晰,未见明确异常病灶,气管隆突下见淋巴结钙化影。心影、大血管未见异常。肝左、右叶分别见一小钙化影。意见:右侧胸膜局部增厚,气管隆突下淋巴结钙化,肝脏内小钙化影)。  2006,04 X胸透,血常,尿常,乙肝两对半(正常)。  2006,12 X胸透,(正常)  X颈椎片(C5、6锥体后上缘及椎关节可见骨质增生,余锥体骨质正常。项韧带可见钙化现象。C5、6椎间隙变窄。左右斜位片示C5、6椎间孔明显狭窄变形改变)。  
2007,03 胸椎核磁共振(正常)  
2007,04电子胃镜、超声内镜及活检(慢性浅表性胃炎……)  
(以上为父亲写于七月前)     后面我先简单写些:  六月底痛加重,7月3日入住中山医一院消化科,并请神经科会诊,做了常规的心电图、血检查、粪便查寄生虫等,作了增强磁共振,颈椎和胸椎。具体结论颈椎是有问题和原X片结论接近,但和胸背痛无关。结论:神经传导障碍,神经官能症。7月16日开始吃药:泰必利、妥泰、神经妥乐平、弥可保(维生素B12),睡前安定(先时半片录硝安定半片多美康,现是3/4片力月西)。用药后症状逐步减轻,8月1日出院前后约八九天,很轻很轻。但逐步反弹,直至现在痛回到从前。另一个最让父亲担忧的是这反弹的日子他的精力体力很差,胃口也减,喝很多水口也干,说最近个把月人总像跑过万米长跑似的累,人坐着站着躺着都十分难受,坐半小时一般就得躺,背上脊柱两侧总像有东西在抽兜底抽精抽神,胸、四肢,头都十分不舒服。他说这样的日子我不要过了。睡眠仅靠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吃的力月西压着,睡到十二点多,(偶到一点多)。体重下降较多。我说可能是药的副作用,他说,副作用只是一部分,说:其实从去年十二月底人就在逐步瘦、虚弱了,只是最近加快可速度,应该是还有什么病没查出来。  (先发这些,可能得费不少您的时间和精力,十分抱歉,您在天涯的心理科付出了很多,请您也千万当心自己的身体!)  
  gandharvas医生你好:  
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有很强的抑郁症。后来到上海中山医院去看过,这是我自己在最痛苦的时候写的,给我点帮助吧
谢谢了。  ============  原本现在应该在图书管里自习的。自己看了自己做晚写的东西。不禁哭了起来。就跑网吧来了。     在家里的时候还是好好的,现在的心里是那样的难受,我内心最深处真的有一死了知的念头。     在家里那个自白还没有写完,那就把它写完。其实我想想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有强迫症了,但不就久就好了。在初中的时候,我真的是非常用功的,每天带着那么一大包书回去。每天书都看到很晚,很晚。皮肤为什么这么不好,我想就是那时候的原因吧。那是成绩很好,但是我的效率是很低的,这也是以后导致失败的潜在原因了。     在高一时,我依旧很用功,用功的让我现在想来是那样的荒唐。    用功也不是这样的啊,我有一次学习,早晨四点从宿舍二楼跳下来,去教室学习。现在想来自己真的很疯狂。。。。。。。。。     这就导致我学业一旦失败,就不能用增加时间的方法了。 虽然那时候成绩很好,但有什么用呢? 到下学期,主学化学,那是我失败露出端倪的时候。我没有停止,反而变本加厉了。在高二的时候,选择物理,化学是我人生最大的败笔。是我永远的梦魇。导致我失去活下去的勇气,没有活下去的希望。看不到光明,看不到一点点希望。当时成绩差一点无所谓,关键在与我想改变这一失败所做的努力上。这个努力让我后悔墨末及,让我失去希望,让我彻底崩溃掉,人生在我面前黯然宿失色,我为什么要用这种现在看来几乎自杀的方式来读这个物理和化学,要知道我当时的历史是多么的强大,连老师都不如我而且我对其又是很有兴趣的。我的头脑彻底崩溃了。     后来复读,别人都说我,读物化一定可以考上大学的,鬼才知道我当时的处境是多么的危险。 从回高二,我真的非常努力,我拼命读书,调整。我的毅力真的好顽强。这一点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我也佩服自己到现在还活着的勇气。 进入大学,我现在又有那么重的包袱,追五个女孩子,一个也没成功。 没有做到副班主任。六级没过。我很失败,而我本身的挫败感又是那样的强烈。     说句最最心里的话,我真的很想结束生命,那样我就什么都解脱了。不会向现在这么难受。发短信想和她和解,最后还是被她拒绝了。      如果爸爸妈妈看到我写的东西,他们一定会哭的,他们会想他们的儿子怎么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我又和尝不是那么想,我有多大的抱负与理想。我的自尊心又是多么的强烈。     我能忍受现在的一切吗? 我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放弃自己,真的就是为了他们。妈妈心脏不好,我如果结束生命,她也一定活不下去的。爸爸由于时候是凶了点 ,但是他对我的爱,是那么的深沉。     以前听别人说,活着比什么都好,其实那些人是没有体会到我们这种人的心里状态。那重无法克服困难的绝望,那种看不到前途的悲凉。以及长时间处于抑郁状态的困顿。我的饿天啊,一觉醒来,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以前自己是那么的自信满满。那个我又到哪里去了。 真的好无助,好悲观。         现在定了个考研的目标。这样也许会好一点。  =================  
现在就是很孤独 ,没人述说的时候只能来敲键盘了
  回gandharvas医生:是这样的,因为本人年初得的是睾丸癌,医生认为,此类病人大多有抑郁的问题,所以就开了抗抑郁药,这样的推断有道理吗?
  TO jhlin0505    谢谢你的关心,也辛苦你打了那么多的字。    我还是那句话,通过网络,我可能无法帮到你和你父亲很多,但我还是想对你所写的那段文字提出一些问题和自己的看法,希望对你们有用。    1,你父亲05年首次发病(疼痛),在你们这些家人印象中有没有什么诱发因素?  2,他以前的性格怎么样?有没有情绪经常起伏不定、容易紧张等特点?人际关系如何?现在的性格又如何?  3,你们有没有发现他最近会出现一些记忆方面的问题?有没有做过认知功能方面的测试?  4,他的疼痛或不适是持久性的,还是时好时坏?  5,你所说的服药后症状减轻是指哪些症状减轻?有没有就此减药停药?后来反弹的症状是否和以前的一样?有没有坐立不安、焦躁等情况?  6,体重减轻的现象是否象他说的那样严重?  7,他的情绪怎么样?睡眠怎么样?他最近有没有常说起死啊这类的话题?     先问到这里。老年人的抑郁问题还是要严格排除其他身体方面的疾病,比如要是他真的无缘无故体重骤降又浑身乏力,那还是需要提高警惕的。不过在做身体检查同时,建议你带你父亲到专业精神科去看一看(一般专科医院好像应该有老年科),以减轻你父亲的痛苦。要知道如果真是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疼痛,止痛药的用处不会很大。
  TO 历史唯物主义者    看得出,你现在眼中的世界是一片灰暗。  你说曾经去中山医院看过,也是为了这个问题吗?结果呢?有没有对你有帮助?  小学六年级时候的强迫症和现在的抑郁症是医生给你的诊断吗?那时的“强迫症”是怎么好的?  其实像上面这样的问题我还有还很多。  从你的描述中,我隐隐约约看到双向的影子,但不能下定论。我不是你的医生,也不是你的治疗师,所以可能不能给你更多的意见。但如果你想找个人交流,我很愿意。你可以用站内消息告诉我你的邮箱地址。
  TO 水上音乐    肿瘤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中伴焦虑、抑郁的的确不在少数,但也因人而异。但他们需要的除了药以外更是心理上的疏导和支持。个人认为,开一种药,我们需要的是“诊断”而不是“推断”。
  To gandharvas好妹妹:   1、首次发病很轻微,父亲和我们共同分析过没有什么诱发因素,如果一定要找的话,可能算得上事的有两件:1》两次去美国探亲被拒签。父亲为此准备资料费了不少心思。2》最小的儿子工作几年又考研被录取,后因调剂的专业不喜欢放弃。第一件事父亲说有一段时间的确对此事想得多了点,但也不至于呀。第二件事,父亲说虽然可惜,但专业不喜欢不读也好。   2、父亲性格一直偏内向,病前甚至发病头半年,情绪一直比较平稳,某些事情上容易紧张。父亲在单位以工作严谨著称,不太爱主动和他人交往。退休到深圳有十一年了,爱自己一人散散步,爬爬水库,偶尔弹弹琴,看看报,夏天喜爱游泳。他说喜欢这样的生活。最近大半年因病反复、加重,心较躁。  3、记忆力是差了,但比我还是强很多。父亲的记忆力以前是非常好的。什么是认知功能测试?除了对病治愈绝望,父亲应无其他不正常。  4、疼痛不适,初期是时好时坏,时重时轻,但总体加重。用他自己的话形象地说:像中国去年和今年的股市一样,波段上升。初期,疼的时间短、程度轻,过后,人一切正常。逐渐,疼的时间加长、程度加重。  5、吃药减轻是指疼减轻。未擅自减药,全按医嘱。九月份的反弹除了当初疼的症状,多了人虚弱、胃口不佳、消瘦,体力和精力极差。最近个把月因为疼痛和全身难受极度坐立不安,焦虑。  6、最近一个月父亲的确瘦了很多。  7、现在情绪很糟,在安眠药的帮助下,每晚也仅仅睡三个多小时。他不多说话,他想治疗好,以前也很配合,现在的结果令他看不到希望,有些时候会说让他死算了,也会说会为子女活着。现在很多时间是在床上躺着,他说自己这样下去就两三个月生命了。动员他去医院,他说:已经无力到医院了,折腾不起,我连在小区散步十来分钟都两腿发软,人要瘫软下去了,还能去医院?   我打算在十一长假过后带父亲去广州中山三院,说该院精神科方面较强。但父亲坚决不去,一是体力精力不支,另外他说去了还是按这病治,没有什么名堂。我说:认为哪不好,那就再检查,他说:晚了,已经折腾不起了。    因病情严重了,我咨询了神经科一医生,是否停该药,换别的,如赛乐特,瑞美隆、戴立新、博乐欣?父亲很怕那些药的副作用,也怕挺了现在的药痛会变本加厉。  
  还是说服你父亲去看精神科专家比较好,他目前表现出来的不少是抑郁症患者无力、无助、无望的症状,而服用的药物却没有真正的抗抑郁药。对于抑郁、焦虑及疼痛等躯体不适,个人比较喜欢三环类药物,但副作用较大;博乐欣不错,副作用应该比他现在所服用的药物小。不过还是让专家看看比较好。
  我有一个月每晚只睡4、5个小时了,白天脑子是木的。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焦虑,一小点儿事儿都要在心里麻烦半天,不想接触人。    以前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好转了点,现在又这样。    楼主客观地说法比安慰更能触动我的心,看这个帖子时眼泪一点点地涌上来,强忍着看完。  
  看了这个贴,感动得想哭。因为感同身受!    我是一个归国的留学生,别人眼中我是很幸福的一群,留过学,有学位,也有国外的工作经验,可是心里的苦有谁会知道。    两年前我就患上了高血压,一直找不到原因,吃降压药的效果也很不好,医生就说这是原发性的。。。当时一直没有想到有压力和情绪的问题。    这些到了回国之后,情况就严重起来,本来,我之前也回过几次,很奇怪,每次回国我的血压就神奇地降下来一点。可是,这次不一样,因为打算长期在中国发展了,回来就忙着找工作,找工作的压力,父母的不理解等等让我的心情很差。我有一个处了5年的女朋友,跟我从国外一起回来了,她的家庭环境比较好,她的父亲对我们的事不是十分同意,这让我的情绪更加低落了。    我开始失眠,老是觉得很累,可就是睡不着,一整天的心神恍惚,尤其心慌,眼神发直,脑里经常一片空白。女朋友与我不在一个城市,每天只能打打电话,我在家一天和父母也说不上十句话。人变得越来越孤僻,现在见到人也不想说话,甚至有的时候连个句子都说不完整,一遇上一点很小的事情就会心慌,头晕,不知所措甚至会全身颤抖。这些事情是我的意志不能控制的。    每天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除了空虚还是空虚,要不就是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想法,每天把自己关在那个几平方的小房间里发呆,想找点事情做,就是不知道想要做什么,记忆力很差,早上提起的事情,中午就忘记了,听别人说话集中不了精神,老走神,往往不知道对方说什么,明明听到他说话就是不能做反应,这些都不知道遭了多少白眼,我小时候很外向,是那种没话找话说的人,现在的我一点都不想跟其他人说话打交道了。    情况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连男性的兴趣都不是很高,我才二十几岁啊。我知道这些都是抑郁症的症状。可是每当我稍微跟别人提起,没有人愿意相信我,包括我女朋友,而且这些话更加不能和亲近的人提起,因为别人会把我当成神经病,这让我的情绪越来越差。    我现在还没有工作,每天都好像生活在一口井中,世界只有一点点天空,时时刻刻都在期待有一只手伸进来拉我到广阔的大地去,可是那种手在哪里?在哪里呢?    我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我的父母,我家不富裕,是父母省吃俭用把我送出国去的。他们天天盼啊盼啊终于把我盼回国来了,可是我现在在家里就跟一根木头一样,话也不多,有时候还无端地发脾气,虽然事后我很后悔很后悔,可是我当时就是控制不住。每天地自责啊,我对不起他们,一个大青年,还天天赖在家里,让他们养着,用他们那份微薄的工资。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叔叔阿姨都已经做爷爷奶奶每天弄孙为乐了,他们还在照顾我这个不肖的儿子。    我想哭,想发泄,眼泪就是掉不下来,心里的苦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楼上的哥们我也是一样啊。现在都他妈ED了。  我也想哭,想发泄,眼泪就是掉不下来,心里的苦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
  知道自己情况不好,为什么不去求助呢?医生、心理治疗师。。。家人、朋友或许不了解抑郁症,所以不能够理解我们的痛苦,那我们自己不就应该对自己更好一点吗?有的时候打落牙齿往肚里咽并不是一种坚强的表现,我们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懂得“示弱”、懂得“退一步”,才是比较聪明的处世之道。还是那句话,发这个帖子是为了让大家重视抑郁症,知道这种状态的危害,同时也让大家明白在“失控”的时候,还有一些人在那里可以给予帮助。  此文还未完。
  楼主,请问抑郁症如何诊断?看心理医生是否可以诊断出?    三年前因母亲病故给我打击很大,之后我出现过暴食和强迫症的状况,现在暴食虽克服了,但是强迫症还在。最近,因为找工作压力很大,经常性的情绪低落,还会时常哭出来。其实,自母亲去世后,我很少会感到开心,幸福,虽然我自己知道现在的状况很糟,也努力的想摆脱,可是一直都不能脱离这种状态。很多时候都觉得死了就解脱了……
  最近一周连续失眠,极其厉害,整个夜晚根本根本睡不着,极其清醒,毫无睡意,白天也只能睡4,5个小时,晚上继续瞪大眼睛,根本无法入睡。一个人半夜4,5点在大街上溜达,极其痛苦。连续一周,根本无法入睡,医生又不给开安定药,太痛苦了,怎么才能睡着。  失眠太痛苦了。
  gandharvas    非常谢谢你,能一直坚持写这些帖子来鼓励我们。  看着你对症状的分析,我的眼泪就一直不停往下流。。  的确只有处在这样抑郁状态的人,才能明白那是多么的痛苦。  我觉得自己没有喜怒哀乐,每天行尸走肉般的活着。  拼命想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可是身体却懒懒散散的,是我太纵容自己?还是那个药的结果?我自己都分不清楚。  谢谢你,请你一定坚持发帖子,我觉得看了,能够哭出来,是一种解脱。
  如果真有抑郁情况建议大家还是去看医生,
在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去适当的发泄自己,使自己的心理达到平衡!这样才会生活的好!  
  我妈妈今年50岁一个月前因为劳累感到很乏力,到一家私人医院做了身体检查医生说我妈妈得了好多病,后来我赶紧回家带她去大医院重做检查结果没什么,可是我妈妈从那天去私人医院回家后,变的不爱和他人说话,整天胡思乱想,有时还感到吃饭喝水都不能,做事处处怀疑自己是不是不能做好,譬如有时要出去让她换衣服她硬说自己不能换,吃晚饭时就开始担心自己晚上能不能睡好,而且现在病发作时就会用手卡自己脖子,呼吸都很吃力,前天去精神病医院看了,医生开了药可是吃了两天还是会发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使没有得抑郁症,相较于快乐,我们更容易放任自己的悲伤情绪。如果得了抑郁症,情况自然就会更糟。一位哲学家说过:“悲观是一种情绪,乐观是一种意愿。”正说明了人性中这种自我放弃的自然趋向,而我们需要加倍努力才能抵御它。在抑郁症急性期,与悲伤作斗争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许多时候需要药物的帮助。一旦病情缓解,就应该学会如何掌控情绪的起伏不定。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永远地摆脱悲伤,因为悲伤往往是一个信号,意味着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期待相违背;而是如何利用悲伤,使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心理健康并不意味着稳定不变的平衡(一直感觉良好)。而是大脑在不知不觉中,不给那些阴暗的想法留出太多的位置,让它们妨碍我们的生活;是积极地尝试,而不是一天到晚冥思苦想、钻牛角尖;是容易敞开心扉,接受他人善意的意见和建议。。。这种“主动性”,通常是无意识的,在抑郁症中也是完全被摧毁的:平时微不足道的小事会让我们觉得如临大敌,小小的挫折会让我们终日郁郁寡欢。我们往往在康复后才意识到,当初曾给我们带来莫大痛苦的事情原来是如此不值一提,一旦我们重拾勇气和力量,这一切很快会迎刃而解。    如何控制好我们的情绪,有以下几个重要步骤。首先要学会尽快辨认出自己的负性情绪,而不是放任它们。它们可能是由某个生活事件而产生,有时也会无缘无故而起,但不管怎样,都应该抽时间思考分析一下前因后果,以便于作出接下来的选择:如果可能的话,就解决问题(引起负性情绪的生活事件);如果不行,就马上转移视线,不要胶着与此,使自己深陷忧虑之中难以自拔。
  但 有时有些会影响情绪的事需要去做,又不能逃避,不可避免,遇到了又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反而会很糟,怎么办呢?
必须放弃做那些事吗? 可那些事有时需要去做的,应该去做的,比如上课,我现在有些恐了,课上会让我遇到很痛苦的事情,心烦意乱,精神的折磨,但是又能怎样?我上大学必须学习,逃4节课要开除的,我能怎么办.还得上,但是,还得痛苦,还是学不好,如此恶性循环,我现在很糟糕,搞的什么也做不好,什么做得都不好,比如学习,人际交往,更糟糕的是自己的心理状况,精神.抑郁,呵呵 有些麻木了.如今自信逐渐地离我而去,这种无形的杀手,呵呵,现在仅存一点希望,希望楼主给我点精神的帮助,谢谢!  
  TO miracle_cw    你的问题的重点不是“课”影响你,而是“无法”平心静气地上课,要解决的是后者,光逃避“课”只是下下之策。试着找找原因,为什么上课会让你心烦意乱,精神受折磨;什么是你遇到的“很痛苦的事情”,为什么会让你痛苦。。。如果自己不行,就找别人帮助你,学校应该有心理辅导老师吧。
  请问LZ    神经衰弱和抑郁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谢!
  TO LS    神经衰弱这个诊断其实在很多国家已经被取消,但国内仍然保留。它的特点是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乏,常伴有情绪烦恼和躯体不适。而这里说的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之一。
  而神经衰弱经常是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之一。
  TO LS    求助!!        精神卫生中心诊断我为情绪精神障碍,开了盐酸安非他酮片和丙戊酸钠。今天去了心理咨询中心,医生让我吃盐酸度洛西丁肠溶胶囊和利必通拉莫三臻片。并且让我停吃上面两种,说你就吃我开的药,9天,保管你9天就能开心起来,说的非常肯定。而且门口坐等看病的人真的好多,和那些阿姨们聊了以后,我也阿姨们对这位医生评价都很高。可我看了其中一种药物好像是治疗颠涧的。    天哪,我该听谁的啊!之前的药我已经坚持吃了2周了。    有哪位比较了解这两种药的朋友能够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抑郁症太痛苦了!!!  
  TO LS    我不明白为什么你要在这么短时间内去两个地方求医。每个医生开药的习惯、喜好都不同,其实他们给你开的都是一种抗抑郁药和一种心境稳定剂的组合。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钠、拉莫三臻原先都是神经内科用来治疗癫痫的,在精神科被广泛应用于情感障碍的治疗,所以不必紧张。我个人不赞成动不动就换药,精神科药物需要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剂量才能够起效,换来换去只有将疾病变得更难治。至于那9天起效,或许是那个医生的暗示疗法,但很不高明。
  我去年冬天得的抑郁症,到现在依然不好,经常有自杀的念头,但为了家人,我不会去死.不想工作了,不想去做该做的事情.痛苦死了,怎么办啊,救救我吧!!!!!!!!!!!!!!!!!!!11
  你帮我吧,加我吧  
  楼主,我读过的书都是几年前读的,有点忘了。    先推荐几本:    Hope and Help for Your Nerves
by Claire Weekes  The Feeling Good Handbook
by David D. Burns   A Guide to Rational Living
by Albert Ellis     可以去a mazon去找,心理治疗的书有很多,找reviews好的。我相信中文书也应该有很多好的,只不过我不熟悉。    各位受抑郁症困扰的朋友正应该看看,很有帮助。最初我找到这个办法是学一门课叫精神病学,然后我发现我的症状很像抑郁症,然后从图书馆借了几本专业书,很难读,但是让我对我的病有了了解,然后就开始读书,太有帮助了,句句入我心。
  情緒的力量這本書有人買到了麼?在哪買的?
  我找到這本書了,在當當網訂購的,花了40塊錢。  
  To Gandharvas    谢谢你的回帖!    我起先是去精神卫生中心看病的,医生开了药。我想自己可能同时也需要心理辅导,需要有人倾听我的故事,找出我之所以变成这样的原因,还有走极端的性格,给我指导和提点,所以才会去心理资讯中心,我本以为他们那里是做心理疏通的,听人诉说的,结果不是的,也给我开了药。这两个地方是在一个大院儿里的,只不过不是一扇大门进出的。我想边吃药,边做心理疏导,好像有认知疗法什么的,我心里真的很着急了。  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是很优秀的,妈妈对我要求也比较严格,期望也很高。我努力的读书工作,长得也不难看。朋友也有很多,我也算是佼佼者,可是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压力越来越大,而我又特别追求完美,我对自己都无法完全满意,如何能对男朋友有安全感呢,于是我错过了很多感情。  现在是,我无法忍受让我的朋友或者是以前的同事知道,我现在居然是这样子的状况。朋友们也知道我最近换工作了,也开始关心的问我情况如何,相信您肯定猜到了我已经开始向朋友们撒谎了,没有逻辑思维的谎很快就会暴露的,我知道越下去越离谱,到时侯我一定是无地自容。可是我该怎么办?妈妈现在一直家里陪伴我,很想很想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小城市去生活,我可以先做最低的工作,饭店酒店端盘子的,因为一直失眠,所以记忆力和逻辑思维都很差。然而,在这个大城市里放不下的东西太多,还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的,让我心痛不已。想死,却没有勇气,觉得自己很逊。  我还是打算吃原来医生开的药,据说是要4-8周才起效。颠涧的药是不是可以控制人的躁狂?我是抑郁的情况比较多一些。因为觉得自己好像没有颠涧啊,是不是开错了?所以害怕,不知道是不是该吃。
  TO 小冰2007    我上面说了:心境稳定剂如丙戊酸钠、拉莫三臻原先都是神经内科用来治疗癫痫的,在精神科被广泛应用于情感障碍的治疗。并不是说你有癫痫,就好像阿司匹林在心内科用于抗凝,但平时头疼发烧都能吃一样的道理。心境稳定剂的概念和以前的抗躁狂药不同,着重于“稳定”,也就是说“少了补、多了减”。对于有双向特性的情感障碍,是首选药,比抗抑郁药更重要。如果能够药物、心理治疗双管齐下当然是最好的,但也不能操之过急,所谓病去如抽丝。情感障碍和人的性格背景有很大关联,而性格不是一天形成的,要改善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感谢楼主为各位抑郁症患者及家属所做的一切,辛苦了!!!!  
我想问楼主一个问题:有轻度抑郁症的人会产生身体方面的不适  吗?比方说疼痛感。。。有哪些方面的不适?谢谢!!!  
  TO 小冰2007  因为什么原因得抑郁症,多久了?  
  作者: 小冰2007
回复日期: 18:13:00
      现在是,我无法忍受让我的朋友或者是以前的同事知道,我现在居然是这样子的状况。朋友们也知道我最近换工作了,也开始关心的问我情况如何,相信您肯定猜到了我已经开始向朋友们撒谎了,没有逻辑思维的谎很快就会暴露的,我知道越下去越离谱,到时侯我一定是无地自容。可是我该怎么办?妈妈现在一直家里陪伴我,很想很想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小城市去生活,我可以先做最低的工作,饭店酒店端盘子的,因为一直失眠,所以记忆力和逻辑思维都很差。然而,在这个大城市里放不下的东西太多,还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的,让我心痛不已。想死,却没有勇气,觉得自己很逊。    ++++++++++++++++++++++++++++++++++++++++++++++++++++++++++++  当初我和你有点像。当时我是在读书,很费力,既然这样,我就在家里呆了两个学期,夏季和秋季的学期我都没有上课。    同学朋友都很努力往前走,我却停滞不前了,这样会远远的把自己甩在后面。我也焦急过,也在乎过,不过后来想清楚了(看了几本心理书,就是所谓的认知治疗),既然现在这个状况,不要在乎别人怎么想,最关键的是怎么把自己的病治好,就是最大的胜利,然后就可以在走出去重新努力。不要急,你还需要时间。    我觉得实在难受,吃药真是好办法。很不幸我从来没吃过,就在我新婚的时候,那么高兴快乐的时候,我的大脑都是木木的,现在想起来也是一种遗憾。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炎会引起阳痿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