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科小学分组实验开出率课

华夏绿叶之爱—于都李爱华数学工作室
当前位置:&&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探究
上传: 李爱华 &&&&更新时间: 17:52:36
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探究
摘要:现在的小学科学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实验,其中又以演示实验居多,为了搞好演示实验,教师课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有的教师轻视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实验的失败,以致在课堂上无言以对,勉强让学生接受实验结论,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为了切实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活动。
1、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2、学生参与,共同研究。
3、操作规范,习惯早成。
4、指导有方,培养能力。
5、确保安全,有效学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演示实验& 有效性
如何做好演示实验,使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们每一个科学教师应该注意和重视的。如何做好科学演示实验,我们进行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活动:
1、 课前准备,有备无患。
演示实验是现在小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首先,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与实验有关的全部仪器、材料。其次,教师在课前要反复操作,直到熟练的地步,对于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及时排除。第三,掌握演示时间,注意与教学进度紧密配合。第四,教师要考虑除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外,还可以适当补充哪些小实验,或对现有的实验作必要的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第五,要考虑在演示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这样,教师在课堂中才能有效地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
2、学生参与,共同研究。
演示实验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更不能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机器&,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在演示的同时引导学生观察,不断启发提问,让学生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实验结论合情合理地被推导出来。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做实验,如让学生上前来读数或动手。让学生自己参加演示实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在教学《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中,我准备了许多材料,打算做演示实验。但在实验前,我提前让学生进行猜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看谁猜对的最多。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兴趣也浓了。随后我马上让猜错的学生上台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改变之前的错误猜测,使其终身难忘。
3、操作规范,习惯早成。
操作规范是对科学老师的显性要求。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实验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我们科学老师在熄灭酒精灯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允许采用吹灭的方式;闻液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在瓶口扇,用鼻子闻,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闻;在给试管加热时,应该先用试管夹固定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与桌面成45度夹角,试管放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也不能对着别人,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用手摸,也不能立即接触冷水,应该放在试管架上冷却等。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
4、指导有方,培养能力。
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是很有讲究的。教师应首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应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使学生明确观察对象和角度。对于学生来说,演示实验内容是没有学习过的新知识,如果教师不做指导,学生观察就会漫无目的,把握不住重点,以致错失观察之良机,演示实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效用。如记录小车行驶速度的实验,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小车的起点位置、小车的运动过程、小车的终点位置、秒表的掐表时段等各方面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第三,一个实验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实验现象,组织学生讨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不及时进行上述指导,演示实验带给学生感官的刺激将随着实验的结束而烟消云散,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能力的设想也就成了一纸空谈。因此,实验后的指导是及时而且必要的。那样,学生的各种能力才会不断提高。
5、确保安全,有效学知。
现在各方面都十分重视安全,所以演示实验要绝对安全。发生事故,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哪一方受伤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易燃、易爆(如酒精灯)要小心使用;对腐蚀性强的液体更加不能触摸或者口试。为防止意外,每次演示实验,最好都要在提篮中(木制)准备放些水和湿布,以防万一。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必须充分考虑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以上五点对于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探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教师用演示的方法、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其特点是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新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使用仪器的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日后独立进行实验时能使用或容易学会使用这些仪器,并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演示实验是科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教师的演示实验对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往往起着示范作用。所以说,我们科学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红霞& 《科学究竟是什么》&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
2、& 刘忠学&& 《小学生的前概念与科学教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2007年。
3、 《科学课》& &湖北教育报刊社&& 2006年8月。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小学科学演示与分组实验记录单
下载积分:840
内容提示:小学科学演示与分组实验记录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58|
上传日期: 12:27:1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小学科学演示与分组实验记录单
官方公共微信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的效率--《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年05期
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的效率
【摘要】: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合作学习,以其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科学课的分组教学就是一种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6【正文快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合作学习,以其积极互动的师生关系,灵活开放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科学课的分组教学就是一种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验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敬标;;[J];教学与管理;2010年08期
杨晓鹏;万爱珍;卢霖;;[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3期
孟令红;角屋重树;清水钦也;松浦拓也;;[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年05期
金伟平;;[J];浙江教育科学;2010年01期
王祝兰;;[J];发展;2010年07期
孙宝玲;杨宝忠;;[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年01期
苏正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02期
李愉均;;[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年12期
安瑞兰;;[J];学周刊;2013年03期
张晓莹;林长春;梁国明;吴育飞;;[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凌诗;;[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汤昕倩;林长春;曹静;查直;况维;刘静;;[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姜建文;刘晓玲;姚彩霞;;[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卞祖武;赖肖冰;邱伟华;;[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江光华;;[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C];2005年
蒋宗平;;[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胡俊;蒋克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王秀丽;顾小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周斌;;[A];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C];2008年
高爽;;[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华严;[N];中华读书报;2008年
镇远县舞阳镇两路片区中心小学 陈守均;[N];贵州民族报;2010年
朱振岳 通讯员
程莉莉;[N];中国教育报;2011年
张红霞;[N];中国教育报;2004年
郝建玲;[N];科学导报;2005年
朱金龙 李苑;[N];文汇报;2009年
本报记者 唐婷;[N];科技日报;2006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综合理科室
殷志杰 蔡矛;[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徐德明;[N];天津教育报;2009年
普定县白岩镇红旗小学 杨庆刚;[N];贵州民族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秋菊;[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诸葛进宽;[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陈伟杰;[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马靖;[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刘甲平;[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徐萍;[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宋雅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丁琦;[D];苏州大学;2010年
黄春方;[D];苏州大学;2010年
陈晓君;[D];西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 低效性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科学课的教学是建立在动手基础上,实验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主要方式,分组实验更是科学课上教师常用的手段.放眼现今的科学课堂,科学教师大多很怕做实验,究其原因,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得不到保障.小学科学实验课合作教学为何低效?如何提高实验目标达成度?这些是急需分析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
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心小学 江苏
年,卷(期):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记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