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怎样对孩子进行受挫式教育教育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非常教师微信号:fcjs2014
  合理说“不”拒绝孩子无理要求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需求。家长拒绝孩子对不合理需求时,有些孩子会闹情绪,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造成这种现象,根源在于家长多次的不当满足,让孩子获得了只要闹腾最后肯定有好结果的不当认知。家长要树立威信,讲明道理,合理说“不”,让孩子体验挫折。
  事例80:小睿跟舅舅去家附近一家商场购物,喜欢上一架遥控直升机玩具,说什么也要买,但这件玩具价格达上千元,小舅身上钱不够,只好作罢。可孩子心里仍旧惦记着这件玩具,凑巧妈妈的好朋友从外地来,受到热情款待后,阿姨带孩子去商场里准备给孩子买一件礼物。只见小睿又奔上次看中玩具的位置跑去,妈妈快速拉住孩子,小声说:“小睿,妈妈知道你的想法,你想让阿姨给你买那架直升机是吗?我要告诉你,绝对不可以,你没有资格接受这么贵重的礼物,只能买便宜的。”只见儿子非常生气,甩手挣脱独自向图书区走去。最后挑了一本书由阿姨付了款。回家后,孩子仍不死心,后来又和爷爷念叨这件事,央求爷爷给买。爷爷有心想满足孙子,但是价格确实过高,也举棋不定。看到儿子一直惦记着这事,妈妈找到一个时机与儿子谈,问道:“儿子,假如有一位小朋友来我们家玩,临走时你打算送他一件玩具,并答应随便挑。他若挑上你最爱的那款摇控汽车,你还会不会送?”“这还真不好做决定,说不送吧!我前面答应了他随便挑。若送吧!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具。”“那下次这位小朋友又来我们家里,你还会不会送他玩具?”“不送了,再送,那我最爱的玩具都送没了。”看到儿子一步步被牵着思路走,妈妈又说:“那若有人说要送给你一份礼物,你也借机挑最新款最贵的玩具,下次别人还敢让你随便挑吗?”小睿听了,沉默半天没有回答。妈妈说:“这与你给小朋友送玩具是一样道理,和他玩得来,才想送礼物给他。那位阿姨是看到你聪明可爱才送你礼物,你若借机满足自己的欲望,那别人下次还敢再对你承诺吗?”小睿摇了摇头。妈妈接着引导:“对啊,决不会有下次,因为一次就让人吓得后怕。说白了,事后别人一定会说这孩子利用长辈对他的爱来做不厚道之事,你觉得自己做这样的孩子好不好?”小睿大声说:“不好。”妈妈继续说:“妈妈理解你对新玩具的渴望,但今天要给你立规矩:第一,不允许再选择高价格玩具,我们家里经济承受不起;第二,不允许让亲戚朋友给指定买某种玩具或者礼物,除非人家来之前把礼物买好带到家里来,我们不便拒绝好意;第三,要学会抵制诱惑,再好的东西,看看可以,但不能什么东西都想占有。第四,要靠自己诚实的劳动去获得,如攒零花钱或向爸爸妈妈借钱去买。请一条一条跟着妈妈重复规矩,来吧,妈妈相信你愿意做好孩子。”只见儿子一条条跟着妈妈重复,直到记住。
  分析:妈妈的果断拒绝,尽管让孩子暂时很生气,很失望。但是事后抓住时机,通过对比思考,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让孩子终于明白自己不合理的要求是错误的,事关品质问题,绝不是好孩子所为。最后,妈妈果断给孩子立下规矩,并让其重复记忆,为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打好预防针。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去非常教师网首页看看
  ↓↓↓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如何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
我的图书馆
如何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现在的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从小得到的是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孩子应该动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长来做。平时表扬多,遇事哄着来。这样长此以往,孩子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抵抗挫折的能力低下。作为家长应该与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使孩子具有承受挫折、抗挫折的勇气,不断地去调整好自己心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的热情。一,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之一我们从报纸,电视时常会看到学生自杀事件,而且多数是初中生。造成学生自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在这里面对的是家长朋友,我主要说说家庭的教育问题。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呵护,导致了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过分的呵护使得孩子自己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低,遇事稍有不顺,就好像遇到了天大的问题,反应过激。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维也处在变动不拘的阶段,亟需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但同时,他们又缺乏把握自己的能力,自制力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升学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和同学间的压力,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挫败感。&二.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是什么?我认为挫折就是不如意,一开始计划的好,实际结果没达到,也就是失败、失利。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普遍的原因有:1、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变凤。父母都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包办孩子的一切,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使他们的人生旅途过于平坦,几乎没有经历过或很少经历磨难和打击,致使现在的孩子骄,娇二气严重。稍有挫折,动辄意志消沉、萎靡不振。2、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有十多年了,但是现在实际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因为高中没有普及,是金字塔式的考学方式,择优录取是现实,所以学校、家长也只能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被淘汰。这是个社会现象,咱们改变不了,也只能顺其自然,致使家长和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多一些,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被压抑,致使一些同学一旦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理想,强烈的愧疚心理使其选择了不该选择的迴避心理,开始厌学,甚至有自残、自杀的现象产生。现在中小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意识到了心理素质培养是不可缺少的。3、现在社会、家庭对孩子的评价集中在分数上,孩子们形成了分数高就自信,分数低就自卑的现象。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生活中处处是鲜花和掌声、赞扬声,久而久之,形成了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的声音,这些孩子的心理大部分是很脆弱的,经不得风吹草动。4.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和文化三种心理逆境。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造成观念的碰撞,父母忙于应付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减少,父母的工作焦虑往往转嫁给孩子;另外,单亲家庭、父母亲关系恶劣、家庭暴力、相对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老师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这些都是青少年随时面临的困境,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性因素,这些因素越多,孩子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的中考,高考制度,咱们谁也改变不了。但家长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中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采取一些措施,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何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根据从事的体验和参考别人的做法,把我的看法与思考写在这里,供朋友们探讨。三.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1.培养孩子一个健全的心态。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体的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业的加重,比起小学课程来讲,初中课程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第二个方面是孩子心理上的发展变化。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敏感阶段,这时孩子的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让孩子在开始时有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为了尽量缩短适应期,让孩子顺利转入初中生活,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确告诉她,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心态,而心态的关键,就是自信。孩子进入高中,面临的对手可以说是全市或者全县最突出的。因此,这个阶段孩子们必须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正确估价自己,不一定要求自己成为最好的,但自己必须是独特的、尽力的。爱孩子也要讲科学,科学的爱孩子,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有健全的心态。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效果自然就是显而易见的。还必须要适应竞争,引领竞争,最好帮助孩子制定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让孩子经常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将之化作前进的动力,鼓励孩子,找出自己的目标,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我的想法是:目标不要太高,太高了高不可攀,一旦摔下来,会把自信摔掉;目标不能太低,太低会让孩子失去拼搏的斗志,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跳起来,够得着”。2.懂得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道理。如果孩子成绩不太理想,名次下降了,要注意发现孩子是否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产生自卑感。原因可能是考的不太好,怕家长生气,怕别人笑话,虚荣心产生了,挫折也就来了。这时候要防止孩子破礶子破摔,一撅不振。要启发引导让孩子懂得总结经验教训,这样失败就可能成为走向成功的阶梯。&3.方法出效率。帮助孩子尽快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重要,千方百计提高学习效率。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最有效率的?那就是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了解别的同学的学习方法,但不能照搬,而是在别人方法的启发下,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方法,才会产生最大的效应。另外,我们还鼓励孩子轻松学习,把学习当做一种享受,把解决一道道难题后的喜悦作为一种境界,让成功的喜悦,一种成就感经常伴随着孩子。4.寻找学习的动力。日更一日,年复一年,说实话,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持续的动力,让孩子保持一种学习的热情是困难的。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家长应当对孩子进行持续激励。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向老师请教,因此,每当我们知道她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了问题,并能主动请教老师,我们都会鼓励她。对于孩子学习中一些细微的进步,我们做家长的也应当及时发现,予以鼓励。这样,鼓励便成为孩子奋进的一种动力,而当她全身心投入的时候,她会发现学习原来是那么富于挑战性,便会焕发出奋斗的激情了。以上的一些方法是我自个的见解。孩子迟早要进入社会,重要的是要在社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会让一个人一辈子受益。这里也仅仅是和各位做个交流。见仁见智,大家一定有比我更好的家教方法,希望我们能多交流,共受益,让孩子健康自信的成长!
发表评论:
馆藏&3104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的受挫能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