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热量与温度的关系”有何联系和区别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中学课程辅导(初三版)》2005年11期
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正温度、热量、内能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几个重要概念,正确理解温度、热量、内能的要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学好本章知识的基础. 一、温度、热量、内能的区别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描述物体所处的状态的物理量之一.其实质是反映了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34.7【正文快照】:
,~一~弋奋自罗 温度、热量、内能是 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几 个重要概念,正确理解 温度、热量、内能的要领 似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学好本章知识的基础. 一、温度、热量、内 能的区别 一1.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冷热程度,是描述物 体所处的状态的物理量 之一其实质晕反映了物 体内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田戈;[J];宁夏教育;1980年02期
窦学伦;[J];宁夏教育;1980年02期
李宁;[J];中州学刊;1980年01期
齐;[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唐章发;[J];数学通报;1980年12期
彭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高维正;[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袁远林;[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龚济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曹维源;[J];齐鲁学刊;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治祥;马云昌;;[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李建国;;[A];中国辞书论集1997[C];1997年
洪波;;[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付兴尚;;[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孙伯春;;[A];中国消防协会年会面向新世纪消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孙长军;;[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张波;;[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张声忠;;[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吕峰;;[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赵诗清;;[A];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8年年会暨“积极推进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傅荣;[N];中国教育报;2000年
阳光;[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郭凌;[N];法制日报;2000年
尹文奇;[N];国际商报;2000年
;[N];光明日报;2000年
;[N];光明日报;2000年
吕家书;[N];解放军报;2000年
柳长盛;[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0年
鑫牛证券网
李云霞;[N];金融时报;2000年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喇秉礼;[N];青海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哲;[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江铭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李成标;[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朱爱平;[D];天津大学;2003年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关锋;[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李建华;[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孟庆顺;[D];吉林大学;2005年
张昕光;[D];东北大学;2005年
张学波;[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马铁驹;[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何琼;[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张亚平;[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郭蓓;[D];郑州大学;2000年
张奕阳;[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张晓玲;[D];暨南大学;2000年
陈天慈;[D];华侨大学;2000年
吴林;[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周军;[D];安徽大学;2001年
盛诗澜;[D];苏州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热量和内能与什么有关?热量和温度还有内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浠家系列5卄6
热量(heat)指的是由于温差的存在而导致的能量转化过程中所转化的能量.而该转化过程称为热交换或热传递.热量的公制为焦耳.物体内所有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internal energy).内能的单位是焦.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由以上定义可知,热量与温度差有关,而内能与分子热运动和分子势能有关.另外,有两个或多个物体发生热传递时热量的概念才有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与否、温度高或低,因其均由不停地运动的分子或原子构成,所以都具有内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如何区别内能,热量和温度?他们又有什么联系?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的内能越大.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量.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放热,物体的内能减小.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水的比热是4.2×103焦/(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1千克水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水的比热最大.所以沿海地方的气温变化没有内陆那样显著.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写成Q=cmΔt.热平衡时有Q吸=Q放即c1m1(t - t01)=c2m2(t02 - t).9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成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上物体,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规律叫能量守恒定律.内能的利用中,可以利用内能来加热,利用内能来做功.热学: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 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C水=4.2×103焦/(千克℃) 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 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的内能越大.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物体内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内能也叫热量. 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放热,物体的...
扫描下载二维码物理中热量和热量有何差别?
物理中的热量也叫内能,是物质因为温度获得的能量,和物体的温度、质量(可以通俗理解成重量)、热容量等有关.比如,同样一杯热水就比冷水热量高(因为温度高),同样温度的一桶水就比一杯水热量高(因为多).当然这是物理上的热量.你在减肥塑身里问,所以我认为你后一个热量是指食物的热量,这个是指食物可以提供给人体的能量,主要和食物的营养素构成(糖,蛋白,脂肪含量)以及你吃了多少有关,就是俗称的卡路里.当然卡路里和大卡、千焦(千焦耳的简称)其实都是能量单位.物理中的热量生活中一般用不到,因为我们更直观的感觉到的是温度,即单纯的冷热.食物中的热量建议去看包装上的营养学标识,一般会告诉你单位质量(固体食物)或体积(一般是饮料以及液体调味品)的食物能够为你提供多少能量,占人体每日所需的多少百分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范文十篇】
关于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范文一: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
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范文二:内能热量和温度关系
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其单位是“焦耳”。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物体内部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不可能都相同,我们把物体内分子动能的平均值,叫做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Q)。(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高温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则内能减少得越多;低温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则内能增加越多;因此,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用传递的热量来量度。
值得注意的是,功和热量的单位虽然都是焦耳,但它们是不同物理过程中的单位。 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具有”“有”或“没有”“含有”。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惟一标志。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如晶体的熔化、凝固,液体沸腾等)。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A)、(B)、(C)。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的物体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的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向低温的物体转移。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产生的效果是相同的,所以我们说做功的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两种方法,但它们的物理过程是不同的。
1、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其本质是其他形式的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
2、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其本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是内能的转移。
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
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了低温物体。
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剧烈,内能增加,但内能的增加不仅可以通过吸热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实现。在不清楚内能变化的过程时,我们不能肯定究竟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因此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正确答案:(A)。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
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低的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物体具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也就谈不上“热量”。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C)、(D)。
例4 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其温度就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就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量就增加
(D)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热量就越多
正确答案:(B)。
例5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正确答案:(D)。
关于温度和热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一定改变。例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物体吸热,但不升温;液体凝固成晶体和气体液化,物体放热,但不降温。另一方面,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不一定是由于吸热或放热。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6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是分子动能增加,也可以是分子势能增加。在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物体内能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所以A不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有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再没有明确说明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情况下,不能不假思索的做出判断。所以B不正确。
物体的温度不变,只能说明物体内部分子的分子动能没有发生变化,并不能意味着物体内部的分子势能没有发生变化,也就不能说明物体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如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中,物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也不正确。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增大,故内能增加。即D正确。
总之,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极易造成错误:如把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说成是温度,或说某一状态具有热量。生活用语中“热”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分辨不清楚。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的物理意义,认清它们之间区别和联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才能全面把握这几个重要概念
五、知识强化
1. 温度高的物体,它的内能一定大
错。物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大小不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内分子个数有关。温度高的物体由于其他情况不清楚,所以它的内能也就不一定大。例如一小杯100℃的沸水,温度虽高,但不一定比一大桶80℃的水的内能多。因为水的内能的大小还与水的质量有关。
2. 温度高的物体,它含有的热量多
错。温度与热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是表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讲热传递的过程,只讲“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是毫无意义的。只不过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降到同一温度时,△t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3.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对。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质量不变,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关,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会变得越来越剧烈,使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增加。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4.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错。物体吸收了热量,或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但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之间不是总存在着你大我小的关系。如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都是内能发生了变化,而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5.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错。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吸收热量,但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钻木取火、用锯锯木头就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因此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6.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错。物体吸收热量,在不对外做功的情况下,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它吸收的热量是用来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的平均动能没有增加,所以温度不变。同样,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同理,不能说“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7.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错。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不一定增加,因为物体吸收了热量,同时又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或不变。要确定物体的内能是否变化,还要看物体与外界有无热量交换,有无做功而定。
8.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错。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而且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效果上是一样的。因此,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吸热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范文三:热量、比热、质量、温度等之间的计算关系
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m表示,即Cm=ΔQ/ΔT。
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M=ΔQ/(M*ΔT)。
对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m=dQ/dT,C=1/M*dQ/dT。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 T2的有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Q=∫(T2,T1)Cm*dT=M∫(T2,T1)C*dT。
一般情况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于是有:
Q=Cm*(T2-T1)=C*M*(T2-T1)。
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
混合物的比热容计算公式:
C=ΣC/ΣM=(M1C1+M2C2+M3c3+…)/(M1+M2+M3+…)。
气体的比热容计算
Cp 定压比热容:压强不变,温度随体积改变时的热容。
Cv 定容比热容:体积不变,温度随压强改变时的热容。
当气体温度为T,压强为P时,提供热量dQ时气体的比热容:
Cp*M*dT=Cv*M*dT+PdV;
其中dT为温度改变量,dV为体积改变量。
关于理想气体的比热容。
对于有f 个自由度的气体的定容比热容和摩尔比热容是:
Cv.M=R*f/2
R=8.314J/(mol·K)
固体和液体的比热容计算
对于固体和液体,均可以用比定压热容Cp来测量其比热容:
即用定义的方法测量 C=dQ/M*dT)
Dulong-Petit 规律:
金属比热容有一个简单的规律,即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所有金属都有一固定的摩尔热容:
Cp≈25J/(mol·K)
所以,Cp=25/M,
其中M为摩尔质量,比热容单位J/(mol·K)。
注:温度远低于200K时 关系不再成立,因为T趋于0时,C也将趋于0
范文四:内能 热量和温度的关系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5.质量相等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则它们吸收的热量(
A. 初温不知,无法判断
B. 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C. 热水吸收的热量多
D. 冷水吸收的热量多
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11.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
B. 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
C. 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
D. 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范文五: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与联系
温度、内能、热量三个物理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辨析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含义。
一、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它是一个状态量,所以只能说“物体的温度是多少”。两个不同状态间的物体可以比较温度的高低。温度是不能“传递”和“转移”的,其单位是“摄氏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它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情况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平均速度就越大,分子运动就越剧烈。因此可以说,温度的高低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的标志。
内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分子的热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具有的能量表现为分子势能。内能和温度一样,也是一个状态量,通常用“具有”等词来修饰,其单位是“焦耳”。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对于不同的物体而言,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之外,还与质量、体积、状态有关。以水为例,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一桶水和一勺水相比较,由于单个水分子所具有的内能是一样的,由于一桶水所含的水分子数目较多,所以一桶水具有的内能就多;水通常以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三种形式存在,固态物质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分子排列十分紧密,液体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固体小,分子也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较自由,气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可以忽略不计,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由于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分子在排列组合方式上不同,导致分子间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也不一样,当然它们所具有的内能也不一样。
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它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要用“吸收”或“放出”来表述而不能用“具有”或“含有”。热量定义的条件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因此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才能谈及热量,所以物体本身没有热量。
二、温度、内能、热量的联系:
(一)温度与内能
因为温度越高,物体内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因此物体的内能越多。但要注意:温度不是内能变化的唯一标志。“温度不变时,它的内能一定不
变”是错误的。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吸热,内能增加。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但要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就减小。因此物体的状态变化也是内能变化的标志。
(二)温度与热量
温度反映的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热传递中,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两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时,虽然物体都有温度,但没有热传递,更谈不上“热量”。
(三)热量与内能 热量反映了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数量。物体放出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减小多少;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要注意:内能增减并不只与吸收或放出热量有关,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对物体做了多少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多少;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对外做功多少,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多少。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例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解析:物体吸收热量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是分子动能增加,也可以是分子势能增加。在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物体内能的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所以A不正确。
改变物体内能大小的方法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有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别的物体对它做了功。再没有明确说明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内能的情况下,不能不假思索的做出判断。所以B不正确。
物体的温度不变,只能说明物体内部分子的分子动能没有发生变化,并不能意味着物体内部的分子势能没有发生变化,也就不能说明物体的内能没有发生变化。如在晶体的熔化和液体沸腾中,物体要不断地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保持不变;晶体凝固中,物体要不断地放出热量,内能减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C也不正确。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剧烈,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分子势能也会增大,故内能增加。即D正确。
总之,温度、热量和内能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区别,极易造成错误:如把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说成是温度,或说某一状态具有热量。生活用语中“热”有时表示温度,有时表示热量分辨不清楚。只有正确理解这三个概念的物理意义,认清它们之间区别和联系,并且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才能全面把握这几个重要概念。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一定多
分析与解:题目中A是正确的。因为物体温度升高,表示物体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物体的内能也要增加。题目中的B是不正确的。因为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不仅仅是吸收了热量,还有做功的方法,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题目中的C也是不正确的。如果在物态变化过程,如晶体熔化时,物体要吸收热量,用于改变分子间距离和排列,并不使分子运动加快,所以温度保持不变。题目中D是错误的,因为热量是与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发生变化相联系的物理量。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也表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程度。温度是不能传递的。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而不是由能量大的物体传递给能量小的物体。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但物体吸收了热量,不一定使物体温度升高,在物态变化的某些过程中(如晶体熔化),会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反之,物体的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一定会减少。但物体放出了热量,不一定使物体温度降低,在物态变化的某些过程中(如晶体凝固),会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例3、下列关于内能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D、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C的水没有内能
例4、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的燃料时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kg,烟煤约80kg,液化石油气约30kg煤气约60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
A、液化石油气
例5、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例6、关于内能的改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做功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只有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休的内能
C.做功和热传递都改变物本的内能
例7、下列实例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地球外的石块,坠入地球的大气层,成为流星
B.凉鸡蛋泡在热水中,温度升高
C.两手相互摩擦,手心发热
D.锯木头时,锯条变得烫手
例8、一杯水的温度由10℃上升到30℃,那么这杯水的:
A.比热增加
B.内能增加
C.质量增加
D.分子无规则运动减慢
例9、从内能、热量和温度中选择一个恰当的物理量填在下边的空线上:
⑴热水放热的“热”是指________。
⑵热水太热的“热”是指________。
⑶摩擦生热的“热”是指________。
例10、火柴可以点燃,也可以擦燃。前者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
而后者又是用__________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且在此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
例11、质量、初温度都相同的水和铁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彼此接触时:(
A.热量从铁块传给水
C.温度从铁块传给水
例12、关于物质比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热量从水传给铁块 D.温度从水传给铁块
A.比热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物质的比热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物质的比热跟它改变的温度的成反比D.物质的比热跟上述三个因素无关
例13、夏天,突然打开汽水瓶时,随着“嘭”一声响,往往可以看到瓶口处冒“白气”,这是因为当突然打开瓶盖时,瓶内气体迅速膨胀,对外 ______,内能_____,温度_____,瓶口附近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
例14、春节时,孩子们总喜欢燃放鞭炮.有一种鞭炮,不需用火去点燃,只要稍用力将它甩向地面,鞭炮就可以爆响.这是鞭炮与地面发生碰撞时,通过 ______的方式,是它的内能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自我总结:
范文六:热量、温度、内能
9、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物体吸热内能增大,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在内能的转移中,一定有热传递发生。 物体不吸收热,温度也可能升高。 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热量,热传递的实质是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离开热传递过程而存在。 决定热传递方向的因素是物体的温度高低,而不是物体具有的收了热量。 内能的转移。 内能大小。
没有吸热过程或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它们之间就不能发生热传递。
物体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会升高。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
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减少,不一定是物体放出了热量。
15、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16、 质量一定,体积、形状一定的物体的内能不变,它的温度一定不变。
17、 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物体要吸收热量,但物体的温度不变,这时物体内能增加主要表现在内部分子势能的增加。
18、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了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范文七:内能、热量和温度
内能、热量和温度是热学中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一、三者之间的区别
1.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般用“具有、增加或减少”表示内能,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2.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二、三者之间的关系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1)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2)物体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改变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3) .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物体温度变化,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变化,分子动能变化,则内能变化
(4) 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其他因素(质量和状态)有关,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如:一杯50℃的水,其内能不一定比一桶10℃的水的内能大。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功和热量都可以用来亮度物体内能的变化,所以他们具有相同的物理单位,都用焦耳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
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整个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状态量,用“高低”表示。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内能变化的量度,是一个过程量,用“吸收”和“放出”表示。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晶体的熔化或凝固,液体的沸腾,气体的液化等状态变化过程中,虽有吸热或放热,但达到了熔点、凝固点、沸点,物体的温度不再变化,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1.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2.物体的温度升高,则物体一定吸收热量;
3.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4.物体内能增大,则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5.物体吸收热量,则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6.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大。
其中①和⑥是正确的,而②、③、④、⑤都是错误的。②的错误是,物体的温度升高还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③的错误是,物体的内能增大,若是同时物体发生了物态变化(比如熔化),则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④的错误是,物体的内能增大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⑤的错误是,物体吸收热量的同时,若物体发生了物态变化(熔化),则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区别: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内能是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即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和,物体的内能跟温度的高低、体积大小都有关系。热量指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因此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不同,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个物体有内能,但不能说其具有热量或者含有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多少只能用热量来表示;
联系:物体温度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物体的内能,传递热量的多少可以量度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它的内能将发生改变,但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内能增加,但温度却保持在0℃不变;同样,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可以总结为一个物体温度改变了,其内能就一定改变,但内能改变时,其温度不一定改变。
概念辨析法区分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
方法指南:
①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②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物体不对外做功),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等。
③一个物体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0℃的冰变成0℃的水;也不一定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④物体本身没有热量。只有发生了热传递,有了内能的转移时,才能讨论热量问题。
⑤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热量。
⑥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范文八:温度、内能、热量的概念、区别及应用
二、知识总结
学习内能的知识后,大多数学生对这三个物理量(温度、 内能、热量)的概念及相互关系不能正确理解,为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总结如下:
1.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温度是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标志,对同一物体而言,温度只能说“是多少”或“达到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
2.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只有当物体内能改变,并与做功或热传递相联系时,才有数量上的意义。
3.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其实质是内能的变化量。热量跟热传递紧密相连,离开了热传递就无热量可言。对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在热量名词前加“有”或“没有”“含有”。
三、跨越障碍
1. 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物体内能的变化,不一定引起温度的变化。这是由于物体内能变化的同时,有可能发生物态变化。物体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内能变化了,温度有时变化有时却不变化。 如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还有液体沸腾过程,内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温度却保持不变。温度的高低,标志着物体内部分子运动速度的快慢。
因此,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增大,分子的动能增大,因此内能也增大,反之,温度降低,物体内能减小。因此,物体温度的变化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例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多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A)、(B)、(C)。
2. 内能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的内能改变了,物体却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这是因为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即物体的内能改变了,可能是由于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或物体对外做了功)。
而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因此物体吸热或放热,一定会引起内能的变化。
热量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过程。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高温物体放出了50J的热量,表示它的内能减少了50J;同样低温物体吸收了50J的热量,则内能增加了50J,实际上就是50J的内能从高温物体传给了低温物体。
物体吸收热量,分子运动剧烈,内能增加,但内能的增加不仅可以通过吸热来实现,还可以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实现。在不清楚内能变化的过程时,我们不能肯定究竟是通过哪种方式实现的。
另外要注意的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而内能是状态量,因此我们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
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D)温度很低的物体没有内能
正确答案:(A)。
3. 热量与温度的关系
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变化,这是因为物体在吸热或放热的同时,如果物体本身发生了物态变化(如冰的熔化或水的凝固)。这时,物体虽然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物体温度改变了,物体不一定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也可能是由于对物体做功(或物体对外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变化了,温度改变了。
例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正确答案:(C)、(D)。
例4 关于物体的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大时,其温度就会升高
(B)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内能就增大
(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物体的热量就增加
(D)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热量就越多
正确答案:(B)。
例5 关于热量、温度、内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内能增加了,它一定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温度可能升高
正确答案:(D)。
关于温度和热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温度不一定改变。例如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物体吸热,但不升温;液体凝固成晶体和气体液化,物体放热,但不降温。另一方面,物体温度发生变化,不一定是由于吸热或放热。因为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五、知识强化
1. 温度高的物体,它的内能一定大
错。物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物体内能大小不但与物体的温度有关,还与物体内分子个数有关。温度高的物体由于其他情况不清楚,所以它的内能也就不一定大。例如一小杯100℃的沸水,温度虽高,但不一定比一大桶80℃的水的内能多。因为水的内能的大小还与水的质量有关。
2. 温度高的物体,它含有的热量多
错。温度与热量是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是表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多少,是一个过程量。不讲热传递的过程,只讲“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是毫无意义的。只不过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降到同一温度时,△t越大,放出的热量越多。
3.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对。对于同一个物体来说,质量不变,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关,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热运动会变得越来越剧烈,使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增加。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4.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错。物体吸收了热量,或外界对物体做了功。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但物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之间不是总存在着你大我小的关系。如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都是内能发生了变化,而温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5.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错。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两个: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因此,物体温度升高可能是因为吸收热量,但也可能是对物体做了功。钻木取火、用锯锯木头就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的。因此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6. 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错。物体吸收热量,在不对外做功的情况下,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而温度保持不变。它吸收的热量是用来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的平均动能没有增加,所以温度不变。同样,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了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因此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同理,不能说“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一定降低”。
7.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
错。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不一定增加,因为物体吸收了热量,同时又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小或不变。要确定物体的内能是否变化,还要看物体与外界有无热量交换,有无做功而定。
8.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
错。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途径,而且做功与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效果上是一样的。因此,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物体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可能是吸热的同时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范文九:内能,是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能量.从微观上说,内能是系统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分子内部以及原子核内部各种形式能量(一般不变)的总和,可想而知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质量(质量大分子多)都有关系.分子一直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所以分子有动能.分子与分子之间也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间也存在势能.   关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可以建立这样的模型,如图1将分子类比成小球,用弹簧将小球连接起来,每个小球都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转动或振动等.当分子间距离改变时分子势能也会发生变化.   如图2所示,物质的三种状态实际上是由于分子之间距离的变化引起的.   分子运动有快有慢,动能有大有小,用什么来描述分子动能大小呢?物理学中用温度来表征分子的平均动能,实际上温度就是物体分子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越高代表分子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缓慢.   热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内能是状态量.可以说某个物体具有多少内能,不能说某个物体具有热量.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转移过程中才有意义.   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图3来理解.   1.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温度是分子运动快慢的标志,温度改变时说明分子动能已改变,在分子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说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反过来内能越大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因为还有可能分子势能有变化.由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如:温度不变时,内能也有可能变化,因为分子势能有可能改变.   2.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内能是物体所具有的能量,热量是转移的那部分内能,两者的单位都是焦耳.热量和内能的关系可以类比成做功和能量之间的关系,做功是能量的一种标度,只有在过程中才有意义.可以说物体做了多少功,但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功.为什么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呢?对物体做功是直接通过撞击的方式使分子动能增加,或直接改变分子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物体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如气体膨胀内能就会减小.热传递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是由于高温物体的分子会撞击低温物体的分子如图4,使低温物体运动比较慢的分子加快运动,从而使该物体内能增加.那么,热传递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吗?不一定是,通过上面的论述知道,热传递的方向只与温度有关,内能大的物体有可能质量大而温度低.   3.温度与热量的关系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如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虽然冰吸收了热量,但吸收的热量都用来改变了分子势能,分子势能宏观上与物体的体积有关,所以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体积变了,但温度没有变化.反过来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吗?不一定,还有可能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温度.如铁匠在锻砸铁器的过程中,铁器的体积没有什么变化,但温度会升高.   另外,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就会使分子间的距离发生变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下面通过几个练习再巩固一下上面的讲解.   例1 (多选)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解析 A.热量是过程量,描述它的术语只能用“吸收”和“放出”,不能用“含有”,故A的说法错误;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存在温度差,说明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相同,不会发生热传递,B正确;C.0℃的冰变成0℃的水,吸收了热量,尽管温度不变,分子动能没有变化,但分子势能增大了,所以内能变大,故C的说法错误;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冰块的内能增大,D正确.故选B、D.   例2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少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解析 A.物体的内能增大,可能是对物体做功,也可能是吸收热量,故A错;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C.物体内能减小有可能是分子动能减小导致的,还有可能是分子势能减小导致的,例如水凝固时,放出热量、内能减少,但温度不变,故C正确;D.锯条锯木板时,克服摩擦做功,使锯条和木头的内能都增加、温度升高,D错.故选C.
范文十:温度、内能、热量的辨析
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初级中学
【关键词】温度;内能;热量;辨析
温度、内能和热量是热学中既有联系,又易混淆的三个本质不同的物理量,这三个物理量到底有何本质区别和联系呢?下面就各自的定义、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加以比较分析。
一、定义及特征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它反映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 烈程度,是一个状态量。从分子运动论观点看,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标志,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含有统计或整体意义,对于个别分子来说,温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温度可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只能说“是多少”、“达到多少”、“升高”、“降低”等,不能说“有”、“没有”或“含有”等。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0C)。
2.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 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是物质系统的内部状态所决定的能量,是构成物质的所有分子(并非大多数、部分或单个分子)具有的一切能量,包括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热运动中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即:内能=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
体积都有关,另外物体的内能的大小还跟物体质量、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等有关。内能是微观上的能量形式,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具有普遍性,任何物体无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因为一切物体的分子在任何情况下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例如: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温度虽然低,但构成它的分子仍然在做热运动,所以也具有内能。内能只能说“有”,不能说“无”、“达到多少”等。内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J)。
3.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是热接触中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与传递的过程有关,是一个过程量。它在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才有意义;物体本身没有热量,热量只能说“吸收多少”或“放出多少”,不能说“有”、“没有”或“具有”、“含有”,更不能比较两个物体热量的大小。热量的传递具有方向性,其方向是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热量和内能都属于能量,因此单位相同。
二、区别与联系
1.温度与内能
温度和内能都跟分子热运动有关。它们反映分子热运动不同侧面。温度反映了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一个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它的温度就越高,反之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越缓慢,它的温度就越低;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它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内能的大小与分子热运动有关,温度越高,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内能就越大;同时内能还与分子的数目、物体质量、体积、分子势能大小有关。
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但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减小,温度不一定降低。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多,温度的变化只对应物体内能的改变。
2.温度与热量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物体内分子做无规则运 动快慢的标志;是对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夏天热”、“冬天冷”等现象的科学描述,它与一个时刻或热运动的一个状态相对应;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它与一段时间或热传递的一个过程相对应,物体间没有发生热传递也就没有热量,但一定具有温度。
热量跟温度改变的多少有关,而跟初温或末温无关,即跟温度的高低无关。因此不能说温度高的物体放热多,温度低的物体吸热多。根据Q=Cm△t可知:吸、放热量由物质的比热容、质量、温度改变量共同决定,因此不能说一个物体比另一个物体升高的温度多,它吸收的热量就一定多。例如:升温300C的物体比升温200C的物体吸收热量一定多的说法是错误的。物体温度改变时,它不一定吸收或放出了热量,通过做功的方法也可改变物体的温度。物体吸收或放出了热量,
它的温度不一定改变。例如:晶体在熔化或凝固的过程中吸收或放出了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3.热量与内能
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 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大。物体内能的多少不能测量,但内能的改变可用热量来量度,即热量是内能的变化,是描述内能的变化量,而内能是物体内部本身具有的能量,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从分子运动论的观点看,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间的相互转移,所以热量与热传递过程有关,伴随热传递的发生将产生内能的转移。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同样,物体放出热量,内能一定减小,例如: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如果没有热损失,高温物体放出了100J的热量,它的内能减少了100J;低温物体吸收了100 J的热量,它的内能增加了100J.当然物体内能的改变 ,不一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还可以通过做功的办法来改变物体的内能,且它们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可以说一个物体具有内能,不能说一个物体具有热量。
总之,内能和温度是物体本身就具有的,而热量是伴随着热传递 存在的,内能和温度都是状态物理量,而热量则是过程物理量。物体
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三个物理量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本质区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度与热量的计算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