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基础教育的对公司价值观的理解

||||||||||||||||
当前位置:&&&&&&&正文
教育时论:家庭建设是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基础
 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家庭建设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基石,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
  加强家庭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养成良好家风,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这一论述,深刻地指出了家庭在人一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家教在人一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深刻地阐明了家国关系以及家庭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特殊重要性,深刻地指明了家庭建设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特殊重要性,为我们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进一步深化认识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指明了方向。
  家庭建设是国家和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
  家庭建设是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是民族文化道德传承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稳定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关于家庭建设的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深入学习讲话精神必须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家庭建设包括家庭、家教、家风等丰富内容,其实现的重要途径是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最终实现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目标。高度重视和加强家庭建设是党中央立足长远,顺应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优化社会风气,建设和谐社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无论对个人、集体,还是整个社会,家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石作用,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建设,家教、家风,是构成“德治”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人品德形成、道德养成、价值观的培育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谐的家庭关系,不仅是塑造一个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望人类文明发展史,当曾经与中华文明一起相互辉映的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相继解体,这些曾经放射过耀眼光芒、星汉璀璨的古老文明,在历史发展中相继断层,纷纷逝去或陨灭时,中华文明却以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历尽波折、起伏跌宕而从未中断。中华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是中华民族永续蔓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精神支柱。
  回望中华民族发展史,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为什么中华民族始终以其顽强的毅力和生命力,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历经生死存亡的考验,而愈挫愈勇、愈挫愈奋、愈挫愈坚?靠的就是中华文化传统形成的精神凝聚和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主线是人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以及渗透到我们骨髓里、血液里、细胞中的家国情怀。这种精神、理想、信念和情怀,深深熔铸在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文化根基。
  回望是为展望。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个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国家两相依,密切不分离。我们的祖先早在造字的时候,就寄托了中华民族家国一致的和谐理想、家国同辉的大同情怀,奠定了家国关系的社会目标。千百年来,中国社会在其稳固发展中与西方国家以宗教维系社会发展不同,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非常重视家庭这一社会的基本细胞,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重要基点作用。在中国人的世界观中,只有每一个家庭和谐美满,整个国家才能安定团结,社会才会繁荣富强。
  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这个有着几千年儒学教化的国度里,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多把仁德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高境界和准则,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和道德境界中最理想的人格,且以“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准备。“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而仁德传承的重要途径就是重视家庭建设,中心环节就是注重家庭教育、家风建设,家庭成为传播社会传统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渠道、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在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注重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教化、培育、熏陶,而这些最初都是从家庭这一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即家庭教育启蒙的。“子不教,父之过”,中国人社会人生的启蒙教育,都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家庭不仅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点,也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点。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基础
  家庭教育是家庭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然而,时下,随着社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压力也渗入到家庭教育之中,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脱离,家庭教育的功利主义日益严重。面对这样的现实,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汲取中华传统优秀家教文化精华,推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民族,没有优秀的文化、振奋的民族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就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美德,并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体现在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中。诸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念,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等。不胜枚举。
  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庭教育闻名世界。我国不仅有着数千年延续、积淀而成的重视家教的优秀传统,而且积累了丰富的家教资源。在浩瀚而又绚烂多彩的古代文化丛林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家训和蒙学教材。中国历代保留下来的著名传世家训、经典蒙学教材,都是家庭教育的精神瑰宝,也是重视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教育作用的重要体现;既是我国历代家庭教育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历代家长的智慧结晶和教子方法的心血荟萃。 
  我国古代非常重视家教,因为家教是人生的第一课。为了让儿女立足家庭,胸怀祖国,早日成才,做父母的很早就在家庭中对孩子开始了教育,内容涉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凝结、积淀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与文明精华。举其大端有:以立德为本,注重光明高尚的道德人格;树立远大的志向,提倡刻苦的学习精神;以读书做人为要,注重文品和人品的一致;培养清廉宽厚、尊老爱幼的待人态度,训练勤勉俭朴的持家作风,等等。
  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首任教师和品德塑造的引路人。我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教育后代,重言教,更重身教。诸如教子不得过于溺爱、偏爱、纵容骄惰;不得要求过严,而要一视同仁;不得重才轻德,而要重视德才兼备;不得言而无信,而要以身作则等,这些人生的哲理、处世的德行,不仅陶冶了我们民族的性格,也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传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也是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体现。家训影响着家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晴雨表,这些不仅是我国历代家庭教育的内容,也直接关系着社会风气的教化和形成。合理地汲取我国古代文化中丰富的家教经验,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优化全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于传承优秀传统道德,促进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对于培养一代又一代的优秀人才,塑造伟岸的人格,都具有重要价值和积极意义。因此,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课,是社会教育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基础,在人一生的成长发展中、在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的形成发展中都具有强本铸魂的重要基础作用。
  树立新时代的家庭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的历史时期。历史、现实、未来,都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建立和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进程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化作用,加强家庭建设,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德治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核,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核心要义。青少年是国与家的希望和未来,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青少年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我们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加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注重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也要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家风建设,渗透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之中,努力做到春风化雨,润“心”无声。
  纵观我国时下的社会道德风尚,之所以出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水平提升,而道德滑坡、腐败严重的现象,尽管有各种因素,但中国千百年形成赖以维系社会和谐发展、道德教化的家庭建设基础的断裂,家庭教育的缺位、错位、不到位,是不能不说的问题。试想,家长没有道德底线,如何教育孩子守住道德底线?家长贪污腐化堕落,如何教育孩子堂堂正正做人?这也是为什么许多贪官被查处后,痛哭流涕地悔恨害了孩子。身教重于言教。在一定意义上讲,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与孩子双向互动、彼此受益、共同成长。家庭教育要与时俱进,常教常新。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在于此。由此,我们更能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对于实现引领民族复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长久的深远影响。
  家庭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工程。家庭是人生的起点站、出发地,家风是家庭的软实力、营养剂。家风连成社风,社风融成国风。有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社风乃至国风。道德规范是支撑一个社会发展的基本道德力量。重视从自我修养做起、从家庭家风开启,建立基本道德规范和基本道德秩序,是中华民族的做人、治家、兴国的优良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这种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广泛的关注与认同,是新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的感召力、影响力的集中体现。
  在当代中国,加强家庭建设,重视家庭教育,养成良好家风,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任务。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家庭教育文化,树立新时代的家庭价值观。一要树立崇高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是中华儿女的心灵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倡导个人、家庭和国家的有机统一,个人理想、家庭愿景和国家目标的有机统一,个人风度、家风风范和社会风气的有机统一。二要树立高尚的道德风范,铸就光明伟岸的道德人格。古人将“立德”置于“三不朽”首位,而立德的内容主要是忠孝,在家能孝,于国则忠。要求子女尊敬长辈,尽反哺之情,报养育之恩;要求为官尽力,从政清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实现道德的高度自觉。三要树立仁爱之心。仁爱是中华民族美德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基本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标准。仁德的核心是爱人,即“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的基石。
  家和万事兴,共圆中国梦。家,是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所系、血脉所在,个人和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家风和家教是长辈融化在爱之中的教诲,是中华民族延续不息的精神营养,是最能帮助我们树立健康而强大价值观的地方。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只要家庭成员之间都和睦相处、相亲相爱,千千万万“家和”的力量就必将汇聚成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为国家和社会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共圆平安、健康、幸福的家庭梦,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翟博 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总编辑、编审)
&&& 《中国教育报》日第1版
【字体:】【】【】【】【】【】
{编辑:周玲玲}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细览版权信息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
视力保护色 -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12期)
更新时间:
  摘&& 要: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从批判和反思的角度重新审视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问题,批判了现存的“离农”和“为农”两种价值取向的弊端,反思了其应然的方向,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经验”转向“策略”;在研究方法上,要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在研究态度上,从“局外人”走向“局内人”,做一名“草根式”教育家。这些是学者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该重新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教育;基础教育;价值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扎根理论’研究农村教育改革的行动反思与理性构建” (项目编号:10YJCZH1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孙扬,女,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朱成科,男,教育学博士,渤海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基本理论(辽宁锦州&& 121013)。  新世纪随着教育均衡政策实施以来,农村教育得到了普遍重视,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更是广大学者、老师以及家长所关心的问题。我国农村学生所占比例大,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状况。教育价值取向是指从事教育活动者根据需要对教育价值做出选择时所持有的倾向,它的方向直接决定了教育目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规划等。教育要发挥什么功效,受教育者向什么方向发展,创造什么类型的教育,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无不受教育价值观决定,所以,教育价值取向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学中的首要问题。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哲学的反思活动是一种观念形态的精神批判活动,它直观地表现为对“思想”的批判过程。[1]同样,我们对教育哲学中的价值取向问题也要用 “批判”的思维方式来审视其中的问题,反思其“应然”的发展方向,从而达到一种思维层面上的跃迁,实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一种反思批判的思维方式来回顾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发展的十年,发现其中的问题,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而实现理论上的超越,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中现存两种价值取向的批判  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农村教育不断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侵蚀和压迫,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乡村文化不断解体,乡村教育不断衰落,农村学生在“离农”和“为农”一对矛盾体中徘徊。“如果把整个农村基础教育喻为一幅画,那么‘为农’和‘离农’悖论就是两端的画轴,一个‘内卷化’(农村劣势文化圈),一个‘反向内卷化’(城市优势文化圈)。”[2]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弊端在于使农村教育陷入片面主义的深渊,忽视了“教育”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的主体性价值。  (一)“离农”—— 一种对乡土的逃离  1.教育目的的异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色彩。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成为老师、学校甚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共同目标,而对于农村学生和家长而言,考上大学,跳出“农门”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这是典型的“社会本位论”价值取向。它排斥和压抑个人发展的合理性,重视整体而忽视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和学生个性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对乡村教育的城市化提出了深刻的批判:“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他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3]长期以来,教育都被看作是一种改变身份地位的工具,对于农民来说,教育的重要性取决于其在实现“城市化”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所以,这种不关注学生自身素质的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只是对城市有用的“人才”,不能适应农村当地的社会生活,从而导致了教育浪费。  2.农村本土文化的衰落。“现代性”下的教育目的往往是为了培养优势文化。“当外来文化价值渲染日渐强势,而完全掩盖乃至淹没本土文化价值视野时,本土文化价值不再能有效地活化、并彰显于他们身上,而成为排斥的对象,或者在价值甄别的劣势中内化为他们的自卑情结。”[4]我国城乡均采用一种教材,而教材内容大多以城市生活为导向。虽然国家大力提倡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我们的教材中依旧摆脱不了对城市美好生活的赞美与向往。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农村生活少了它应有的乡土气息。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沉淀形成的其特有的朴实的民俗文化传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对于乡村孩子来说,“他们在乡村教育中,以不同的心态企望着另一个世界。这样的结果是,他们身在‘他们的世界’之中,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于‘他们的世界’,这意味着他们所接受的并不切合于他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为了达成强势价值目标而不得不经受的苦役,这或许是尽管事实上乡村教育存在着比城市教育更多的问题,比如应试中心负担重,这种不合理性却被乡村师生、家长普遍合理化的根本原因。”[5]  (二)“为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乌托邦  基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的实然状态,许多学者提出了“为农”的价值取向。与“离农”相对立,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为农村经济服务,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适用人才。这种价值取向大致可以归为两点:一是教育要与农村经济相适应,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并使学生掌握服务农村的基本技能;二是在精神层面培养学生热爱农村、扎根农村。[6]这种观点仍带有“社会本位论”的倾向。农村学生就一定要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吗?农村学生就不能走出大山寻找更好的生活吗?难道要建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大同社会?这种社会只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乌托邦。  1.“为农”价值取向产生的原因。“为农”的价值取向来源于对农村基础教育目的的误解。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发展”等改革,2003年又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对“三农”进行了重申和强化。农村的教育目的是为农村服务,这种提法使人们对农村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误解。以为为农村服务就是对农村生活不离不弃,彻底排斥与城市一起现代化。即使培养出人才,也是合乎农村需要的现代化的新型农民。  2.“为农”价值取向与农村城市化进程相悖。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的浪潮也随之骤涌。农村城市化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这种趋势对于农村人民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使许多农村人民感到了一种生活的压力,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适应这种冲击,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也许是受到一些发达国家或者城市中的个别农村地区的经验的影响,“现在,值得警惕的看法是:农村教育应该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人。这种画地自限的农村教育观,实际上是预设了农村可以远离城市而发展的虚幻前提。”[7]传统文化一定都是精华吗?如果农村教育只是一味地重复历史,只面对自己的文化圈,那么农村的孩子也只能重复父辈的历史,一辈子走不出大山。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应然价值取向的反思  (一)农村基础教育应该为“三农”服务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满足农村群众多样化的学习需求。”[8]这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即要坚持为“三农”服务的价值取向,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终极目标,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为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向公民转变打好基础。农村基础教育要适应农村人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坚持为“三农”服务,满足农民的切实需要,解决农民最迫切的问题,这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第一要义。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误解  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三农’问题是中国农村的主要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是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农村教育改革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更新教育思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方向,拓宽教育服务领域,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从而满足农村人口多样化的学习需求。”[9]适应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努力方向。但是这种方向绝对不是上述的“为农”的价值取向,而是一种对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农民转移进城具有指引性作用的价值取向。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要求,坚定地为“三农”的发展服务。在这个意义上,要理直气壮地把农村基础教育看做姓“农”,农村基础教育应当不仅是“升学的教育”、“离农的教育”、“务农的教育”,更是“为农的教育”、“强农的教育”,这应是农村基础教育的社会责任所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滞后,不是因为它面向了“三农”的要求,而恰恰是因为它忽视了“三农”发展的要求。[10]  (三)合理解决升学与就业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问题上一直存在矛盾。一方面,老师和家长往往把升学看作是跳出“农门”的方式,并以此在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只重视普通文化知识的传授,轻视职业技能培养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实践技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很大一部分农村学生毕业后难以找到工作。农村基础教育要想真正做到服务农村,必须解决这一矛盾。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应该变单一为多元。基础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它具有双重目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是应该被一视同仁的,他们应该被赋予将来的升学或就业的基础,在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教育的特殊性。实施义务教育的农村中小学校,应当确立既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又着重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办学思想,做到“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就业有知识”。[11]其次,从办学体制上看,要变传统为灵活。我国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政府单一办学与管理体制,然而实践证明,这种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变传统为灵活,积极构建与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办学体制。第三,在课程设置方面,变“城市中心”为“回归现实”。课程内容是教育价值取向的一个具体体现,“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导致了农村基础教育在教材和课程设置上表现出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学校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外,还要针对本地区域特点和需要,回归现实,开设适应本地经济文化的课程,这样既方便学生的理解学习,又有利于本地经济发展。[12]  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学者在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问题依然存在。我们就是在产生矛盾和解决矛盾中逐渐发展自己的理论,完善自己的理论,实现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一)研究内容上:解释世界抑或改变世界?  马克思曾经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对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这个严峻的问题,学者们还只是停留在“解释”的阶段,单纯的对现有的不合理的教育问题进行了批判,虽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但并没有上升到实践的层面,换句话说,对农村基础教育应走的方向并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规划。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我们关注的不止是问题,还应该有策略,一味的靠提出问题来解决问题只会在矛盾中越陷越深。许多学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我们应该对这种楷模学校进行宣传、推广和扶持,让大家来学习和效仿,共同进步。任何理论的发展都要经过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成熟”的过程,对于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这一问题,我们以后的工作重点要从“经验”向“策略”转变,联系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予以实施,用行动来解决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上:实践的意义何以可能?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在实践中深化认识,提升认识,发展认识。理论的意义固然重大看,但没有实践的检验与指导,再好的理论也都是空话。对于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我们的学者仅仅是只看到表面现象,但没有看到问题根源,没有深入到农村去亲身体会。当前,我们的教育发展并不均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水平极其落后,优质的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没有人愿意放弃城市里优越的生活环境到落后的乡村学校工作。没有亲身经历,就不会有体会,那么所提出的策略就没有事实依据。所以,我们在研究农村基础教育时,要做到理论研究与实证调研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推进研究范式的转型,深入农村,扎根农村,找出问题背后的深层根源,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问题方案。  (三)研究态度上:做一名“草根式”教育家  近几年,“草根式教育家”成为教育学界一个新话题。什么是“草根式教育家”?晏阳初先生为实现“除文盲,作新民”的目标,与陶行知等人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平民教育运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17岁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后领导和管理的帕夫雷什中学,为农村发展而奋斗;马可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招收的是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在他的教育下,成为了有道德、有文化的社会公民。“草根式教育家”就是这些躬身实践,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的实干家,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我们所需要的是这种教育家。也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家要为所有学生谋幸福。教育家不是授予的,也不是评选的,而是用实际行动铸就的。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我们的教育家要改变传统的研究态度,从“局外人”走向“局内人”,从“庙堂”走向“田野”,从“客观审视”走向“深度介入”,真正视教育工作为己任。  参考文献  [1]孙正聿.哲学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6]于翠翠,朱成科.农村基础教育目标“内卷化”解析 [J].现代教育管理,2010,(3):50-53.  [3]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5.  [4][5]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19-24.  [7]葛新斌.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弃儿及其前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2):37-40.  [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EB/OL].() []./zh_cn/domestic/945/43336_1.html.  [9]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3,(9):20-5.  [10][12]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23-31.  [11]郭峰.农村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03,(3):16-19.  责任编辑:肖洪寿&&&&&&&
上一篇:&&下一篇:&&
文章作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企业价值观的理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