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声称项目涉密,如何拒绝导师学生更换导师,怎么办

我是一名在读研究生,由于我的导师不负责任,缺乏沟通能力,实验条件差,没经验,不知道怎么教导学生,性格上让人很受不了等种种原因,她带的研究生都对她很不满,都不想再继续跟着她学习了。     其实我这一届学生才是她真正带的第一届研究生,总共三个人,以前都是本校的,都被她本科上课时的表象所蒙骗,以为跟着她能学到很多东西,才会想着要找她做导师。谁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发现她这个人很有问题,完全不知道怎么与学生沟通,也对我们的实验不闻不问,任何事都是你主动找她,否则她不可能会开会,大家一起讨论之类的。什么事都要你自己搞定,起不到一名导师应起的指导作用,如果你做不好,她就会觉得你没能力,还曾经说某某老师带的学生怎么怎么聪明之类的,说带到那样的学生太好了,言下之意就是我们跟她她觉得我们不行,没能力,委屈她了。     此外,她资历浅,是才进校没几年的老师,实验条件差,什么东西都没有,仪器设备都要重新添置,时间又拖得久,还整天说为我们学生考虑,不把我们当外人。研一刚进校,按惯例导师会把自己带的研究生集中起来吃个饭,大家互相认识了解一下,而她完全没有这个想法,反而是教师节的时候我们给她送花,请她吃饭,饭桌上的气氛实在是尴尬,我们如果不找话题她就没话说,表达能力太差了,简直就会冷场。后来她可能觉得我们已经请她吃饭了她才回请了一次,搞去一个偏远的地方吃饭,交通也不便利,还让我们自己坐车去,说实话,还没我们请她吃得好。我们不是想得到什么好处,只是觉得一个导师应该懂得怎样和自己的学生沟通,怎样和自 己的学生相处,怎样为学生着想。我们上一届一个师姐本来不是跟她的,因为之前那个导师调到其他城市去了,所以学院就把她分给了我现在这个导师,师姐生了一场重病住院,我这个导师也不打电话,也不去医院看看她,就是马上就出院的时候才意思性的去看了一次,提了几个草莓,根本就不是真正关心学生,还整天把为学生 着想挂在嘴边,想想都气愤。     说到不负责任,她也是一套一套的。两个师姐的课题是她定下来的,到开题报告的时候,有老师提出他们的课题研究太浅了,她就马上指责他们,说他们的研究水平达不到研究生级别,要让他们又重新修改。你说作为导师,一早就应该把方向和深度确定下来,连这个都搞不清楚,还反过来说学生,自己没尽到责不说,还怪学生!我们一起的另外一个女生,实验需要四株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标准菌株,她自己多方联系,好不容易找到两株,另外两株找不到,希望导师帮忙问一下,毕竟老师的人脉广,面子大,别人会买账,谁知道她敷衍了事,不帮忙不说,还认为学生没能力,搞不定,现在这个学生马上就开题了,心急如焚,她又不管,实在是让人寒心!     诸如此类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越来越对她不满,无奈之下,我联系了另外一个导师,她也同意接收我,但前提是要现在这个导师同意放人。这样,我以不适合做她的课题为由向学院提出申请更换导师。她本来已经答应同意我换导师了,谁知道签导师意见的时候她又突然变脸,写了个模棱两可,表面同意实则狠绝的意见,说要和我解除师生关系,并且今后我的一切行为都与她无关。实在是阴险!院里的分管领导看了这个意见后根本不可能签字同意,况且导师已经和领导打过招呼不让我换。我一开始实在是太单纯了,没想到她心胸这么狭窄,她肯定在领导面前添油加醋把所有责任全推到我身上。关系网的复杂,实在是太黑暗了!!现在她已经放出话来只给我一条路,威胁我让我退学回家休息!并且,更可恶的是,还用我的事情来威胁她其他的学生,说不要再有换课题、换导师的想法,警告他们不要和我一样,还把之前那个找不到菌株的同学骂哭了!!天啦,居然有这样的老师,还为人师表,就只知道用自己手中那一点权利欺压学生,学生迫于还要拿学位证毕业等原因不得不屈从于她,就只会欺负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学生!!     各位,我一个小小的学生该怎么办呢,怎么敌得过导师及她的人脉关系,谁能帮帮我????怎样才能维护我们学生的合法权益,不让导师一手遮天????难道我们要对导师言听计从吗?我们不能有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吗???难道就只能任她宰割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哭二闹三上吊,找校长啊,校长就怕这个!
  同感,我导师忙着开公司,当领导,出差,没时间管我们,我们现在一直被放羊,打酱油,每次找他,他都说下周给你们开会,殊不知,下周,他会像没事的人似的根本不给你开,而且你去问他,他也会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他根本就不给学生解决问题,还动不动把自己是一名好老师作为最后的底线!真TMD厚颜无耻啊!受不了他,从开学第一次上课就希望他能把我们安排进实验室或者他的公司实习,作为一个领导,一个导师,这点小事轻而易举,可他就拖着不给你办,可把我们郁闷坏了,本来说好上上周要开的会到今天还没开呢,其实我们也厌倦了开会,因为开会,他不解决我们的问题,老是说他在做什么,他有多忙,他带的学生很多,可他根本管不了这么多,这个导师让人蛋疼,而且他一直拖着我们,你不帮我们进实验室或者公司实习,也应该建议我们自己出去找吧,可他说他会解决,让我们给他时间,现在研究生已经过去一半了,我们该怎么办呢?跟他耗耗不起,可不跟他耗,毕业论文还得需要他指导,惹不起!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天津大学关于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doc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18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天津大学关于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管理规定
为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保证天津大学承担的涉密科研项目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原则上研究生不参与涉密科研项目。
确因工作需要,研究生需承担涉密科研任务的,必须在参与涉密项目之前,办理涉密人员的相关审批手续,并签订保密承诺书,研究生一般只能申请为一般涉密人员(以下称为涉密研究生)。
涉密研究生享有学校涉密人员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并承担学校涉密人员应承担的各项义务。
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保密管理
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研究生的保密管理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应对研究生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研究过程的保密管理负直接责任,具体责任如下:
(一)负责学校各项保密制度在本项目组内的具体落实;
(一)负责对涉密科研项目进行任务分工和密级分解,同一位研究生不得参与全部涉密课题的研究;
(二)负责为涉密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如不上互联网的计算机、涉密存储介质、涉密材料存放设施等;
(三)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保密教育,结合涉密项目内容提出保密要求;
(四)负责对研究生在项目研究期间的保密管理进行监督检查;
(五)研究生国内出差或出国参加学术交流时,导师还应负责对研究生进行行前保密提醒;
(六)负责研究生涉密学位论文的开题、撰写、答辩、学位审查、归档等全过程的保密管理和指导工作。
参与涉密科研项目的研究生应严格遵守学校相关保密管理规定。
(一)不得将与涉密课题有关的文件、资料私自带出工作室;
(二)不得私自复制、摘抄、保存和销毁与涉密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王宇澄曾是王正敏的学生与亲密助手。学生认为自己在导师评选院士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却未获回报。师徒最终反目。 (南方周末资料图)
  原标题:学生举报导师 披露院士评选内幕“我怎样帮导师评上中科院院士”
  学生举报导师,披露中科院院士申报前的筹备细节:一文多投,把已发表的专著拆分后再在自己担任主编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凑足论文数量;托人寻找“院士推荐人”,并一一上门游说。
  中国顶级专家学术著作撰写中的诸多细节也得以浮现:“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抄袭。数十幅都是我按照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说明直接翻中文,没有注明来源”。
  王正敏的另一位学生用“鸡毛蒜皮”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他始终认为,这只是利益纠葛下的闹剧。
  中科院院士、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正敏教授被举报了,举报者是他的学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递交了举报材料,内容涉及论文数目造假、专著抄袭以及临床试验造假等多个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规范的专著、论文获得了院士头衔。
  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王宇澄还曾兼任王正敏的秘书,是导师在单位最亲密的伙伴。王正敏的传呼机和个人邮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家的身份被增选为中科院院士。
  学生公开举报导师,而且举报的对象是院士,这在学术界还是头一回。近年来,院士评选、资质审查和院士德行规范一直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透过王宇澄对自己导师的举报,可以管窥中科院院士申报工作的部分细节。
  抄袭与注水
  王正敏出版的《耳显微外科》一书中绝大部分图片来源于Ugo Fisch教授编著的两本专著。
  王宇澄提供给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违规学术成果当选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关于著作抄袭。被抄袭者是王正敏的导师,也即王宇澄的“师爷”Ugo Fisch教授。
  王正敏的第一本专著《耳显微外科》出版于1989年。这本专著中,有一百多幅关于如何实施耳部手术的手绘图,和Ugo Fisch教授的两本专著《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鼓室成形术和镫管切除术:技术手册)》和《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Base(颅底显微手术)》中的图片相同。但《耳显微外科》一书中,并未注明图片来源,书中参考文献里,也未提及这两本书。
  南方周末记者翻阅3本书对比发现,王正敏出版的《耳显微外科》一书中绝大部分图片来源于Ugo Fisch教授编著的两本专著。这些被标注为由Ugo Fisch教授和其他合作者手绘的图案被直接拿来引用。从图片的形态来看,仅存在线条粗细和角度等略微差别。
  “从严格学术规范上讲,大量引用国外的著作而未注明出处均属于抄袭。”著名教育学者熊丙奇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耳显微外科》,所涉及的问题不只是抄袭。2005年前后,王宇澄担任王正敏的秘书,目睹了王正敏为当选院士“凑”论文数目的全过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将《耳显微外科》一书的内容,拆分成14篇论文,发表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上。
  熊丙奇认为,像王正敏这样把自己的专著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或者是把一般的文章当做研究性的论文来申报,这和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有关系,“评价体系不独立,过分地追求数量和档次这都是不科学的做法。”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由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主办,创刊于2001年,是一份双月刊,自创刊起王正敏一直担任该刊主编。
  南方周末记者从王正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候选人附件材料》中发现,截至日,王正敏申报院士前,共发表论文271篇。但其中有88篇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发表。这88篇“论文”中,除了14篇是从《耳显微外科》一书摘取之外,还有40余篇文章是作为非研究性文章发表在“发刊词”、“专家笔谈”、“我如何做”等栏目的小品文。
  在王正敏当选院士时提供的271篇论文中,南方周末记者发现,其中还有6篇文章属于“一稿多投”(一篇论文在国内外两处发表,在计算学术成果时,却当成两篇学术论文)。
  “对于院士申请而言,这些问题都是不可饶恕的。”王宇澄说。而在8年前,正是在他的参与和帮助下,王正敏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但王正敏院士的另一位学生刘政(化名)用了“鸡毛蒜皮”来形容王宇澄的举报。“举报的是八几年很老的书了,那个年代知识产权概念很淡漠,科学界出书都东抄一段西抄一段。改革开放后才有了大的变化”;“圈内的人都会觉得举报内容挺可笑的,上面也查过,没有实质性问题”。
  刘政介绍,王正敏在圈内号称“东方一只耳”,申报院士的核心材料其实是在“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颅底显微外科”等方面。“大医院40岁以上的资深耳科医生都清楚,他的贡献是不容置疑的”。
  “师生情”
  “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
  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师生情分开始于1999年。为了深造医术,当时31岁的王宇澄离开了南京鼓楼医院耳科大夫的职位,考取了王正敏的研究生。“王正敏是行业里顶尖的专家,我慕名到了上海。”王宇澄说,那时候对导师只有崇敬,只想跟他好好学习技艺。
  不过,身担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科主任职务的导师忙于手术和会议,并不总能见得到。王宇澄的课业和论文实际上是由“二老板”―导师小组中另一名专家指导的。因为表现优秀,王宇澄从硕士生变更为硕博连读,并获得了留院的机会。
  2003年,王宇澄被聘为王正敏的秘书,负责协助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当时告诉我,希望我全力帮助他。”
  在有王宇澄辅助工作后,2003年开始,王正敏开始写作他的第三本专著《王正敏耳显微外科学》,这本书出版于2005年院士增选之前。王宇澄参与了这本书的出炉过程,负责校对书中一些知识错误,并负责图片编辑。王宇澄说:“那本书中三百多幅图,两百多幅都是抄袭。数十幅图片都是我按照王正敏的指示从其他书籍上抠下来的,英文的说明就为中文,后来成书中并没有注明这些图片的来源。”
  除了帮导师出版专著,王宇澄当时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帮助导师王正敏申报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正敏从1999年开始就已经申报中国工程院院士,申报了三次院士都没当选。工程院院士重实践,王正敏申请工程院院士顺理成章,这次却改弦更张,申请重视理论方面的科学院院士。
  在原来资料上,王宇澄需要将王正敏新增加的专著、论文和科技奖项添加上去,并扫描装帧成册。“他原来有一百多篇论文,第二年提交材料时就有271篇了。”材料准备旷日持久,不过王正敏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夸奖他装订精美。
  资料准备工作进行的同时,王正敏也开始带着王宇澄拜访院士,争取推荐。“第一次他和院士们交谈,我只是跟过去,后来就我自己去。”王宇澄说,自己的任务不仅是沟通关系,还会带上能够体现王正敏学术成果的书籍画册,言简意赅给院士们介绍,说明这些成果的重大意义。
  “我的亲属还帮助他寻找到了两位院士推荐人。”王宇澄说,后来推荐王正敏的院士有7位,5位医学学部院士,还有另外2位其他学部的院士。原本,推荐王正敏的院士中有人过世了,推荐人不足,王宇澄有亲属在中国科学院工作,就帮助联系了两名院士推荐人。
  2005年12月,经过一段焦急的等待,中科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王正敏顺利当选,成为了医院唯一一位院士,王宇澄也发自内心为导师感到开心。“他是神一样的人物,我当时根本不会怀疑他的著作有问题。”王宇澄说,直到后来他才发现,当时院士申报材料中存在大量的“水分”论文,甚至是抄袭。
  “我帮他申请上了院士,他却抛弃了我。”王宇澄称,王正敏在当选院士后对自己多方为难,导致他在医院难以立足,这是他愤而举报的原因。
  “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
  王正敏的另一名学生刘政也认为评选院士后的“回报问题”是师徒反目的原因,但他是从另一个角度解释:“王宇澄希望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职位,但按照实力来说拿不到,被拒绝”;“王院士其实是个很老派很严肃的人,学生平时都不太能跟他亲近”。
  但无论从哪方面来看,申报院士成功正是王宇澄与王正敏师生关系的转折点。
  “秘书的工作都属杂事,会耽误我的科研进步,但想着能跟他学习,我答应了。”王宇澄说。此前王正敏是他内心敬佩的师长,他觉得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成为秘书之后,帮助导师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211重点学科等资料准备一个接着一个。
  王宇澄的父亲王惠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作为王正敏秘书的三年,儿子基本上都是早上7点起床,常常到深夜一两点才休息。很多时候,王宇澄就直接睡在王正敏在医院8号楼的办公室中,床是用两张条桌拼接起来的。日,正是申报院士材料准备的紧张阶段,王宇澄在工作中晕倒导致左门牙跌断,下唇被洞穿,缝了三针。“第二天继续工作,直到院士评选结束,我一天都没休息。”王宇澄说。
  2006年春节过后,王宇澄与王正敏的关系没有预兆地起了变化。“他主动找到我谈话,说外面有人说我们搞小集团,以后你不要到我这里来了。”王宇澄回忆。
  多名王正敏的同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王正敏有换秘书的“惯例”。此前,王正敏与数任秘书都不欢而散,有的人还因此离开了医院,避走他处。
  “我2006年本就应该提副教授,当时三个人参评,我的论文等等条件最好。”王宇澄说,等到第二年他才评上。之后有人提醒他,他之所以没有第一年评上,就是因为他的导师王正敏不支持。这令旁人都感到大惑不解。
  之后,王宇澄接连遭遇挫折。他未能进入科室的耳科组,提职称也总被要求“礼让”,他感到自己工作全无希望了。2011年,王宇澄前往瑞士苏黎世大学进修三个月,跟随王正敏曾经的导师Ugo Fisch教授学习。学成归来后,他发现医院多了新规定,必须进院到达一定年限才能做手术,而他正好在“红线”之外。
  王宇澄认为,正是自己的导师在故意为难自己。“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不能这么对我。”王宇澄说自己曾找到导师,希望他高抬贵手给自己一条生路,但是王正敏表示这都是医院领导决定的,他并没做什么。
  王宇澄决定反击,借助自己曾担任王正敏秘书的便利,收集王正敏在临床实验数据、论文数目、著作抄袭等方面的问题。
  “没什么好说的”
  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日,王宇澄带着他搜集的“证据”去见导师,希望王正敏不再为难他。“谈完之后,我就被赶去门诊了。”王宇澄说。
  一对师徒由此彻底反目。王宇澄开始更大规模地在网络上披露自己导师、院士王正敏学术造假的信息。
  这些指控中,有些是证据确凿的,比如抄袭;有些则是捕风捉影,比如王正敏博士学位造假―日,苏黎世大学媒体与公关部负责人Sylvia在给南方周末记者的邮件回复中证实,王正敏毕业之后通过《面神经拉伸受损试验》的论文答辩并获得了博士学位。该论文现在在该校图书馆的论文库里依然可以查询。
  也是在2012年年初,王宇澄开始向所在的医院领导反映王正敏学术不端的问题,但并无结果。2012年2月,王宇澄向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提交了举报材料。
  日,在经过了长达一年半的研讨之后,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出具了调查报告。报告认为,王正敏的博士学位经过国家教育部服务中心的认证,不存在造假行为。对于图片、内容抄袭的质疑,学术规范委员会认为有大量图片的确与Ugo Fisch专著中的图片雷同,这仅仅是“不规范”而已。但因Ugo Fisch教授曾为王正敏的书写序,这表明原作者无异议,因此不违规。
  复旦大学在2011年的《复旦大学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规定》中明文规定,“将他人论著中的内容,录作为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不注明出处”,“将外文作品的全部或部分翻译或改写作为自己著作的内容,而不加明显的注释的行为等”均属于抄袭。其中并无“被剽窃者无异议便不属于剽窃”的规定。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报告认定了王正敏“一稿多投”及在自己学生的论文上署自己名字,并且作为自己学术成果的情况;同时认定王正敏在申报科学院院士过程中,有“不实事求是”行为,报告认为王正敏应就院士申报论文材料中存在不实事求是的做法“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中院士候选人行为守则》明文规定,“被推荐人附件材料”的提供者要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包括不得编造学术、专业技术经历和国籍证明,不得作虚假陈述,不得提供关于研究成果等方面的不实信息,“有科研不端行为的,应当如实向推荐者说明,不得隐瞒”。
  王正敏是否已经按照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的要求,“向中国科学院做出说明”南方周末记者不得而知。“这根本就是诬告诬陷。”日,南方周末记者拨通了王正敏院士的电话,他语气略显激动地谢绝了采访请求。他说,关于举报一事复旦大学与中科院都已有调查结论,自己不便多言。对于被学生王宇澄举报的尴尬,他说自己作为导师,“对这种人没什么好说的”。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的院士在电话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院士是一种终身荣誉,对待学术造假是零容忍的,就连瑕疵也容忍不了。在增选院士的过程中,推荐单位和被推荐人必须对自己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一旦发现任何形式的造假都会被警告,严重的话会取消推荐单位的下一次推荐资格。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候选院士的过程中,如果候选人有任何形式的造假被发现,必然会落选。2005年中科院增选院士时,一位候选人就仅仅是因为论文署名排序问题而落选。
  王宇澄的举报尚未有效果,却引发了师门之内的争议,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这样有辱斯文。“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举报自己的老师,大逆不道。”如今身在广东某医院的耳鼻喉科医师刘政与王宇澄其实是前后脚入学的师兄弟,他始终觉得这是一场利益纠葛下的闹剧。
  但他并没有否认导师著作的“瑕疵”,只是认为这些不规范是时代的产物,“当年大家都这么做,这是学界的原罪”。
  王宇澄觉得“未获回报”而举报导师抄袭,学术界导师和学生间利益关系取代教学关系,恐怕也非孤例。 (新京报/图)
(责任编辑:徐瑞莹)
&&&&&&</div
你也许没有参加2014教育年度盛会,但精彩绝对不容错过……[]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您好,分享的企鹅
专家解读:导师是否可以一怒断绝与弟子的师生关系
近日,因学生郝相赫在微信朋友圈“无端嘲讽”两位老师,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申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公开信被公众号发出后引发热议,该学生回应称,自己并没有人格攻击,同意解除与导师指导关系。此后,该生发微博道歉。目前,校方证实此事,并表示将和导师商量,或给学生一个机会。导师震怒:与“狂徒”断绝师徒关系9月19日,刚考入人大历史系2015级硕士的郝相赫,在人大图书馆读到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对李凭分析政治史的思路非常钦佩”,故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赞颂该书的一条读后感。郝相赫写到,“李凭先生的书年轻时对北魏史料掌握得不熟悉因而没读懂,今天再重读才读出味道来。我曾嘲笑田教授一代宗师,门下却不是庸才(阎步克,韩sf之流),就是不愿意当黄种人的汉奸。直到读了李凭先生的书,这个观点再也不成立了。可惜如此英俊却南下澳门了,真有衣冠南渡之感。”这条朋友圈的言论,在中午时分,被其导师孙家洲看到,并对“郝相赫对阎步克先生韩树峰先生无端嘲讽”,感到“极为震怒”。当即孙家洲发出公开评论,“怒斥狂徒”。但他的评论,“无法显示”。随后,他发现郝相赫将上述朋友圈言论撤销了。孙家洲称此举,“道不同不相为谋”,同时宣布从现在起,郝相赫已不是他的弟子,并将这决定告知郝相赫本人。他在公开信称,从长沙返京之后,他就办理校内中止与郝相赫师生关系的手续。他还表示,此后,郝相赫的任何言论以及未来发展,都与孙家洲无关。学生回应:评论没有人格攻击随后,一份疑似是“郝相赫”发出的公开信截图流传,是对孙家洲的断绝公开信进行回应和说明。在这份情况说明里,郝相赫称当时看到公开信,非常震惊。发出那条微信朋友圈,“确实有点感慨”,郝相赫写道。李凭在魏晋南北朝史领域这么杰出,但南下澳门。而他读过的北大阎步克、人大韩树峰的高作,并不十分佩服,就拿来比较并在评价后两者“平庸”。郝相赫表示,对孙家洲的公开信内容,他与老师的理解有差异。他称,自己发表关于老师的言论,是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而这“是一个内部空间、私人空间”,因此“说话自然随便一些”。如在“公开领域,我绝对不会说两位学者不好”。此外他还称,作为读者,读了公开出版的著作,有评论的权利。我这评论只涉及作者的学识能力,没有人格攻击。而“对人大韩树峰保留了尊重,没有直接点出其名字,而是用拉丁字母代替。”在公开说明的最后,郝相赫向孙家洲、韩树峰致以歉意,承认对阎步克教授的私人评论是错误的,并接受“孙家洲同意解除与其的指导关系”。但郝相赫也表示,作为通过国家统一考试招考的硕士研究生,他将不惜一切手段维护作为研究生的合法权利。导师披露:该生曾屡次发表攻击他人言论对做出这个断绝师生关系的决定,孙家洲在公开信里表示,“内心充满了痛楚”,“我无法容忍这样的人再做我的弟子。”孙家洲还透露称,郝相赫“从报到之后,在微信上屡屡发表攻击他人的言论”。对此,孙家洲感到不安,也曾经发信给他,劝学生“要处事平和”。甚至,孙家洲还和郝相赫约好,“中秋节之后,要用半天的时间,好好谈谈三年的学习。”后来,郝相赫在情况说明中解释称,上课第一周选了一节课,上课时老师大概是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研的,怀疑能力,所以郝相赫听了以后有点情绪,便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了点牢骚,但没有点名道姓,只说是“某年轻老师”。然而,郝相赫在9月19日的这条朋友圈言论,则让孙家洲“忍无可忍”,于是做出与其断绝师生关系的决定。该决定也在网络上引发争议。评价不一,有的称“从这个学生的回应来看,还是讲道理的”,也有称,“孙老师的做法不免过激”。学生致歉:年少无知,恳请宽恕9月21日,晚7点左右,因言论而被人大导师发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的新招硕士生郝相赫发出一篇道歉信。在这不足500字的道歉信中,郝相赫写道,“恳切孙老师继续容留我做您的学生,接受您的教导。”昨晚7时许,郝相赫用实名微博发布致歉信,称在刚收到孙家洲老师公开信时非常震惊,惊慌之余发表“情况说明”,解释观点并表达歉意,如今他希望收回“情况说明”,“刚念研究生还很年轻,这件事给我很大压力,恳求各位老师和朋友给我改过的机会,使我顺利完成学业”。“我充分认识到妄议前辈师长是多么年少无知,一定深刻检讨痛改前非认真学习。”郝相赫还在文首道歉称,自己在朋友圈极为不当的言论,给自己的老师和北大、人大历史学院带来负面影响,自己感到自责,希望向老师和朋友表达深深的歉意。他表示,恳请阎步克、韩树峰及其他被波及老师能够宽恕其“年少轻狂”,并向孙家洲表示歉意,恳请老师能够继续做其导师。同时,就此前发表的“情况说明”表达歉意并收回。截至当日中午12点,这篇道歉信,在微博上的阅读量已超过100万。多数网友跟帖评论称,“知错就改”。但也有不少网友却认为,道歉信“缺少诚意”,“不够走心”。网友争议:学生到底有没有错据报道,此事在网上发酵之后,有网络媒体曾就此事发起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47%的网友支持老师决断关系,28%的网友支持学生。而律师吴法天的一篇博文《吾爱老师,吾更爱真理!》,更是力顶孙家洲老师。吴法天认为,郝同学显然是有错误的,不该对前辈不敬,不该背后议论人非。但认为他最大的错误是没有在朋友圈屏蔽导师。在这篇博文里,他还借用自己在人大读博期间,与导师何家弘就论文写作一例,表达了对此事的观点。“学术的进步,只有在学习和批判前人的基础上,才能不断进步。如果只有附和,没有异议,学术就是一潭死水。当然,批评也有批评的规范,不能是无端的人身攻击。最起码的一条,学生要尊重老师。”专栏作家曾颖则站到学生郝相赫这一边。他认为郝相赫是“新一代个性学生”。他们的 “ 狂” 之中,既含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也有少不更事的轻狂,但同时,更有作为新来者急于改变某些现状的拳拳之心。即便学生真有问题,也应该以教育和教化为主,而非尖锐的掐灭方式。 除此,他甚至发问,新一代个性学生来了,老师们,准备好了吗?最新进展:人大或再给学生一次机会22日上午,导师孙家洲教授告诉记者,看到学生言辞恳切的道歉信后,熬夜写了另一份回应,但目前学院领导不同意发表。是否坚持解除师生关系?他表示,已向学院报告,暂不便对外公开讲。孙家洲称,此前学生在朋友圈的发言并非学术讨论,而是谩骂,在他劝导的过程中,其谩骂上升到一个新层次,为此才发出断绝师生关系声明。但声明仅限于局部私人朋友,他不想扩大事态,当前舆论对师生双方不利,希望公众给予宽容与关爱。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与学生断绝关系的事件仍在网上引发各方讨论,人大历史系学生科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将与教授沟通,希望再给学生一次机会。上述人大历史系学生科老师表示,这是学生不注意表达方式的结果,但学生已就自己的行为道歉了。该老师透露,院系打算等孙老师出差回校后,与其沟通下,希望其再给该学生一次机会。她还补充,郝相赫目前一切正常。但因学业紧张,学生不希望被媒体的采访打扰。对话导师孙家洲记者:您的学生昨晚又发了道歉信,您还坚持断绝师生关系吗?孙家洲:他写的道歉信中说出了原来做错的几方面之后,我也把情况跟领导汇报,我也有我的想法。我昨天晚上熬了一个夜,写回应的信,但领导是不同意发的。我认为,他有一个道歉的态度,这比他以前的态度要好得多,这是一个良好的转变。记者:您对学生此前朋友圈的言论怎么看?孙家洲:如果学生发表的是学术讨论,不满学者的观点,提出批评,这种事在大学里面,老师谁也不会压着他,但他这不是学术讨论而是谩骂。记者:公众也对您学生的言论有所议论。孙家洲:最开始我发现他攻击别人,我还去劝说,劝说过程中他又发朋友圈,把贬低别人的程度提高了一个层次,我作为导师应该表态。记者:您昨天跟我说断绝师生的“公开信”是发在朋友圈,后被人公开到网上的?孙家洲:网络上之前热炒的这封公开信,并不是我提供给网络的。这封公开信本来是在我们私人的微信朋友圈,是一封告学界和弟子信,我们公开是有一个范围的,我并不想把它公开在社会上。我们的朋友圈,本来是一个私人、微信的范围,是一个很小的范围。我不希望公众去关注这件事,而要注重更深刻的东西。记者:发“公开信”之后呢?孙家洲:这本是一个纯粹学术的事,结果变成大众话题,被大家娱乐一番。这样对我们各方面都不好,对这个学生、这个年轻人一定是不利的,我们希望公众给与宽容关爱。舆论霸权时代,舆论绑架人太可怕。【专家说法】导师可以一怒断绝与弟子的师生关系吗?针对此事, 教育专家熊丙奇发微博表示: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孙教授只是发布公开信断绝和弟子的关系,但要真正完成“断绝”手续,还需得到学校的同意,学校要从教育和学术角度评估孙教授的“断绝”理由是否合理,而不能只听孙教授单方面的说法。在笔者看来,孙教授宣布断绝与弟子的关系,可能是出于“震怒”,不以此方式不能表达其对这名弟子的不满。而从导师制的设计看,他本人也有权利决定不再担任某名学生的导师。但现在的问题是,我国还没有建立导师和学生持续互选的机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导师一旦选定,很难更换,查阅多所高校的研究生工作管理条例,都没有有关学生更换导师、或者导师淘汰学生的规定,只是对导师无法履行导师职责(出国或者被撤销导师资格)时,有更换导师的说法。这带来诸多问题。一方面,有的学生对导师极为不满,可是却因为导师的阻扰,很难更换导师,而一旦导师被学生要求更换,导师就被会质疑水平、为人有问题&#8212;&#8212;不排除为人和水平是学生更换导师的原因之一,但双方不适应,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有的导师对学生不满,却由于考虑到被自己淘汰后,其他导师不愿意接受,因此,也就保持师生关系,可对学生爱理不理。这是具有选择属性的导师制,遭遇研究生培养、管理的计划体制的结果。考虑到研究生导师个人对学生的影响&#8212;&#8212;导师制,就是希望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负责&#8212;&#8212;因此,如果双方或者一方已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再维持这种师生关系,会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导师职权的履行都不利,为此,不能再用导师职权来要求导师,不要淘汰学生,也不能用学生要尊敬师长,来限制学生更换导师,而应该从学生的选择权和导师的自主权出发,设计双向选择的机制。如果有这样的双向选择机制。我国导师能更好地发挥导师的作用,也利于建立更健康的师生关系。扫一扫,关注大浙教育,了解更多教育资讯。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aliciama]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联系了导师如何拒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