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蘑菇可以人工种植与野生的区别吗 怎样才能得到菌种

您好,欢迎来到企汇网!
客服电话:400-
扫一扫有惊喜企汇网微信公众号
化工机械工控系统焊接紧固模具刀具道路养护包装印刷粮食油类生鲜水果畜牧种苗菌类水产绿化盆景农药化肥坚果果仁水暖五金家居装修施工材料橡胶塑料楼宇设施防水保温金属建材能源产品金属矿产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工业润滑油板材卷材不锈钢材电工器材配电输电电气设备发电机组高压电器低压电器电动机工艺饰品节庆用品婚庆用品民间工艺数码礼品金银珠宝纪念收藏汽摩配件维护工具汽车改装车身附件汽车电器汽车内饰制动系统车辆分类仓储设备安全用品配件附件防护保养智能交通集装整理物流服务特种运输仓储配送船舶水运物流器材运输搬运起重装卸中介服务公关服务认证服务创意设计搬家服务房屋租赁维修服务
怎样才能买到种植蘑菇用的em菌微生物菌种
产品价格&200.00
所属行业香菇
关&&键&词,,
浏览次数17409次
发布日期日
认证状态已认证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
会员级别:单项1年
所在地区:
在线客服:
主营产品:
食用菌菌菇绿色栽培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倍受现代人们的喜爱。种植绿色栽培食用菌菇的产品--启富种植em菌液-食用菌蘑菇香菇专用em益生菌营养液。菌种一瓶15克,能做成10公斤菌液使用。菌液成品直接稀释就可以使用,菌液一瓶1公斤,一箱12瓶。使用范围:香菇、草菇、平菇、双孢菇、冬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百灵、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em菌液种植-食用菌蘑菇香菇专用em益生菌栽培营养液作用:
1.培养基料的理化性状得到改善。
食用菌菇启富种植em菌液可以分解培养基料中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成分,降解成易被吸收利用的糖、氨基酸等有机物,并优化基料的团粒结构,提高其透气性能和保水性能。
2.培养基料的营养得到提高。启富食用菌菇种植em菌液能固定空气中的氮,供菌丝和子实体吸收。
3.菌丝扭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得到促进。食用菌菇种植em菌液喷洒于培养料或菌体上,能分泌如mei、细胞分裂素、赤mei素、硫an素等生物活-性-物,以刺-激原基的形成,调节菌丝和子实体生长。
4.培养料中的有害菌得到抑制。启富食用菌菇种植em菌液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对环境、设备、培养料施用后,能很好的抑制有害菌。发酵时可以使基料中的游离an蒸发,避免an对菌丝的抑制作用。对子实体施用可以改善子实体表微生态,抵抗有害微生物,抑制有害菌增殖,起到防病效果。
5.食用菌菇品质得到改善,绿色无公害。
启富食用菌菇种植em菌液能提高食用菌蛋白质、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稀土元素等物质的含量,并能螯合重金属元素,降解因施用农药而残留的du素,从而提高品质。
6.培养料利用率、单粒重、发菌率得到提高。
利用启富食用菌菇种植em菌液产生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能使菌丝更健壮,子实体菌盖更厚、菌柄粗短,发菌率更高,菌体干物质成分更多,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7.食用菌的保鲜期得到延长。
启富食用菌菇种植em菌液喷洒能使保鲜期延长。
启富em菌液种植-食用菌蘑菇香菇专用em益生菌栽培营养液使用方法:
1.食用菌种植em菌液堆制发酵料(木屑、麸皮、玉米芯、棉籽壳、甘蔗渣、秸秆、种壳、草等):
食用菌培养料的堆制发酵的时候,使用启富食用菌种植em菌液200倍稀释液与培养料混合到一起,可缩短发酵的时候,达到快速发酵的效果,增加养分,促进菌丝的快速生长。
为了使料和菌液混合更均匀,把种植em菌液先制成稀释液浇洒在培养料中,如培养料水分较充分,可分用喷雾的方法,使混合料含水量达60-70%(空气相对湿度大的地方含水量低些)。
堆成条型状的堆,料底宽度为1m-1.2m,夏季料堆高度为80cm,冬季料堆高度为1m,长度不限,在料堆上覆盖草帘,达到既保湿保温又可通气的效果。当料内中心温度达到45℃以上时,进行一次翻堆,以后每隔一天翻倒一次,共翻堆三次。成功标准为培养料的颜色加深,料中有曲香味,此时撤堆降温,调节含水量后即可装袋接种。
2.食用菌拌料:启富菌液200倍稀释液拌料即可。
3.食用菌催菇:用启富EM菌液稀释200倍喷洒菌棒,可诱导菌丝构成原基,提早出菇。
4.食用菌保鲜:收成前3-5天,用启富种植EM菌液100倍稀释液喷洒菇体,有助于收成后保鲜贮运。
使用注意和浓度控制:
A、 袋(瓶)栽的,在装袋前,用300倍启富种植菌液喷施,同时含水量应调节为60%左右。
B、 层架栽培的,在铺料、接种、覆土后,对整个环境包括层架、墙壁、地面各表面都喷施一遍启富种植菌液,使用启富种植菌液的浓度为300-500倍。
C、 菌丝培育期,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启富种植菌液,或者结合通风换气或补充水分措施时使用。启富种植菌液浓度为500-1000倍。
D、 开伞初期,用300倍启富种植菌液稀释液喷洒一次,能使菌柄长得更粗壮,菌盖更厚实。采摘前2-3天喷一次,有利于保鲜以提高商品率。
E、 每采摘一批,在清理苗床后,用300-500倍浓度的启富种植菌液喷洒一次,也可结合补充水分时用。
启富食用菌种植em菌液厂家订货联-系:
启富农业科技厂家:(手-机 微-信 同号)
联系人:侯女士
技术咨询Q-Q:
公司地址:郑州市花园路159号
启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已经拥有丰富的种植em菌液使用经验。公司提供全程技术指导。添加公司微信公众号即可掌握更多相关资讯。
关注方法:手机微信-添加朋友搜索“启富农业科技”-关注公众号即可。
河南省企业名录
还没找到您需要的?立即发布您的求购意向,让香菇公司主动与您联系!
本网页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本平台(本网站)仅提供展示服务,因交易而产生的法律关系及法律纠纷由您自行协商解决,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您的合法权益收到侵害时,欢迎您向邮箱发送邮件,或者进入了解投诉处理流程,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感谢您对企汇网的关注与支持!
按排行字母分类:
还没有账号,请点击此处进行
记住用户名
McAfee认证
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单位
青年文明号松树菌蘑菇种植技术
松树菌蘑菇种植技术
学习啦【种植】 编辑:流基
  松树菌又名松毛菌,铆钉菇,松针菇。分类地位 伞菌目、铆钉菇科。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松树菌如何种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松树菌如何种植
  松树菌是一种自然生长在松树脚下的蘑菇,为黄褐色。一般在每年重阳节后,从松树下长出,伞状,大如香菇,是无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出产众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炖、爆炒等两种。棕红或墨绿色的松树菌是蘑菇中的上品,
  松树蕈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先撕去表层膜衣、洗干净后必须用盐水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才能下锅
  松蘑又名松菇、松口蘑等,日本国称其为&松茸&,是名贵的野生菌。
  松蘑是目前唯一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以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 ,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使用菌之王&的美称。
  松蘑主要供食用,还可入药,有强身、止痛、益肠胃,理气化痰等功能。
  功效:松蘑中含有多元醇,可医治糖尿病;松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以抗肉瘤。因此在健胃、防病、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松蘑有很好的抗核辐射的作用,据俄罗斯研究发现,松蘑能在遭受过核污染的地区很好的生长,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则不那么乐观。经常食用松蘑,有美言健肤的功效。
  松树菌的经济用途
  可食用。另外与松、云杉等树木形成外生菌根。松树菌是一种自然生长在松树脚下的蘑菇,为黄褐色。一般在每年重阳节后,从松树下长出,伞状,大如香菇,是无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鲜美,出产众多,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其烹调方法主要有清炖、爆炒等两种。棕红或墨绿色的松树菌是蘑菇中的上品,松树蕈生长在松树的根部,并不是每个季节都有,它的主要生长期是春秋两季,那个时候的蕈又嫩又鲜,可是新鲜采下来的蕈里有很多小虫子,先撕去表层膜衣、洗干净后必须用盐水浸泡三四个小时,然后才能下锅。松蘑又名松菇、松口蘑等,日本国称其为&松茸&,是名贵的野生菌。松蘑肉质肥厚,味道鲜美滑嫩。不但风味极佳、香味诱人,而且是营养丰富的食用菌,有&食用菌之王&的美称。
  松树菌的培育条件
  松蘑目前不能人工培植的野生菌。松蘑除具备一般蘑菇生长条件外,还必须以松树生长在一起,与松树根共生,其生长环境为海拔700到500米的阴坡或半阴坡的松树林中。
  松树菌的环境影响
  随着环境的污染,野生松树菌数量减少,如酸雨改变了土壤的ph值(松树菌喜中性或微碱性),大量的松树砍伐也是减少的原因。土壤酸化也会引起菌种变异。近几年,在家里山上采到形状不规则、菌伞白化等情况。
& & & & 松树菌的人工种植技术
  【解说】:松露的名字里为什么有松呢?因为它常长在松树周围,和松树形成了共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实际上是一个生死契约,谁离了谁都不行。
  【采访】:新西兰皇家植物和食品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王云:它们俩一个人很难生活,菌也没法生活,这植物没法生活,它俩结合一起,一抱团,他就生活得就能够在这个环境生存下去了。   【解说】:不过,有些地方还管松露叫无娘果,因为它既没叶、也没根,凭空长出来的这么一个东西。它靠什么和松树共生呢?其实,这些
  透明、细弱的菌丝就是松露的根和叶。
  【采访】:新西兰皇家植物和食品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王云:我比个例子,像我这个胳膊就是树根,小根,它这个块菌菌丝接触以后,他俩一谈话形成菌根了,它就形成一个像我们手套似的。我们叫菌丝套。其他菌类,你像再来的话,对不起,一层城墙在这。
  【解说】:树木的吸收根,只要包裹上菌丝套,菌根就形成了,自此,松树和松露都可以从中获利。
  【采访】:新西兰皇家植物和食品
  研究所 高级研究员 王云:树木供给它碳水化合物,菌类吸收更多的矿物元素和水分给树,他们形成互通有无,形成非常友好的关系。   【解说】: 不过,松树可以和很多菌类共生,既可以是松露,也可以是其它杂菌,谁先搭上树根,谁就能长大。这样松露和杂菌之间就形成了竞争。只要杂菌一出现,松露的菌根就长不出来了。
  因此,即便是在实验室里,培养出松露的菌根也是很难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没有杂菌感染。所以,第一步,必须要用干净的种子,培育出无杂菌的松树苗。
  【采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刘培贵:那才能确保你这个树苗是无菌的。如果你从外边移的小苗,它已经是被污染的,可能吗?不可能,不可以再感染上块菌,所以这个非常关键的。
  【解说】:刘培贵深知杂菌的厉害。
  【采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刘培贵:它的传播是靠孢子传播,如果你没有及时发现,这个子实体一旦成熟,它释放的孢子以后随风一飘,那很快你这个大棚里就污染开来,你要消灭是很难的。你要控制一年半的时间,随时都要关注.
  【解说】:然而杂菌是一个可怕的对手,它可能在土壤中潜伏,也可能在空气里飘散,随时准备入侵。
  【采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刘培贵:碰到过,我们有过这样的教训。一周内 ,你大棚内的上万株苗全部报废。
  【解说】:经过若干次失败之后,刘培贵知道了对杂菌的监控,实际上就是对温湿度的监控。
  【采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刘培贵:比如说你的这个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这个温度,如果是没有及时通风的话,会上升到35度,45度。这样的温度下,再加上高湿,很容易污染。所以在人为控制条件下,尤其通风,控制水量非常重要。
  【解说】: 刘培贵慢慢摸索出了,适合松露和松树共生的条件。这一步成功之后,他非常兴奋,开始着手把松树苗种到野外。2008年,研究小组与冯永敏、谭立军等人合作,分别在丽江、昆明等六个地区,建立了种植基地。然而,野外的种植过程,依然是艰难而漫长。
  【采访】:云南昆明方旺林场 负责人 冯永敏:做了几年不出,我心焦死了。今年没得,明年出,明年没得后年出。一年一年盼。
  【解说】:虽然没见到菌块,但冯永敏依然是满怀希望,因为菌丝生长的很好。
  【采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刘培贵:从菌根的情况来看,大陆种植的块菌树的基地,你这里菌是最好的。
  【解说】:而刘培贵心里是有数的,他知道松露种下去,并不会像红薯那样,今年种了明年就能收,而是得等三、四年才能看到结果。
  到了2012年,也就是第四个年头,刘培贵觉得该有结果了。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来了经过训练的松露小猎人丁丁。
  【采访】: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研究员 刘培贵:首先我感到很意外,因为四年多一点的时间,能够产生块菌,是比较罕见的。尽管找到这两个块菌的子实体很小,但是它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这一套技术是成熟的,是可以应用的。
  【采访】:云南昆明方旺林场 负责人 冯永敏:我太高兴了。对这个松露,我一定要把它保护好。
  【解说】:所有人的松露梦,都在这一天,又被重新点燃。
& & & & &看了&松树菌蘑菇种植技术&的人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松树菌蘑菇种植技术]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098人看了觉得好
815人看了觉得好
791人看了觉得好
【种植】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 版权所有人工野外种蘑菇
人工野外种蘑菇
人工野外种蘑菇(上)
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以往,人们都是把野生蘑菇经过人工驯化,请进大棚来种。可是,现在有人偏偏反着干,想尽办法把蘑菇又种回到野外环境中去。已经适应了温室大棚的娇嫩蘑菇,到了野外能长得好吗?
在河北省围场县野外青翠茂密的山林下,有一道十分独特的景观:你能看到一陇一陇的蘑菇破土而出,数量相当可观!这就奇怪了,一般野外生长的蘑菇是零散分布,很少有像这样的数量,而且如此均匀地集中生长在一起啊!其实啊,这些蘑菇它不是那种在野外自生自灭的蘑菇,而是人工种植的!不仅数量多,品质也比纯野生的蘑菇要好。
其实早先,整个食用菌家族都是野生的,不过野生菇数量少,生长位置不集中,品质也是参差不齐,根本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后来人们根据蘑菇的生长需要,给它们提供最适宜的环境,再经过逐步的分离、选育、驯化、培养等等一系列工作,这才把食用菌请进室内来栽培,从而大大提高了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蘑菇的生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特别是一些珍稀品种,就更挑剔。所以,温度和湿度很不好掌控。在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只有实现了良好的厂房环境,配套的通风和喷灌设施,现代化的温湿度调控设备,才可能带来蘑菇的高产和优良的品质。
梁枝荣:它是生产标准化的,蘑菇需要什么条件啊,你工厂就给它什么条件,这个你要控制温度啊、控制湿度啊,控制光线啊,是吧,这个成本投资很高的,就像现在国外的搞这个啊,电脑控制,它那个技术含量高,资金密集型。
可是,如果没有这些好的配套设施,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就很难说了。但现实的情况是,大部分普通的农户种菇,根本达不到工厂化生产的规模和条件,他们只能在塑料大棚中栽培蘑菇,控制里面的温度和湿度就成了一大难题。河北省围场县的菇农老范夫妇,种蘑菇已经有好几年了,大棚种蘑菇怎么调控温湿度可以说是他们最头痛的事!
河北省围场县
菇农范师傅:上过遮阴网,只能降下一度或者两度,再就是往棚子上喷水,也就是降下来一度或者两度,如果说,就这么大的蘑菇,我摘下来就能卖4块钱一斤,或者5块钱一斤,如果温度要高于25度,就成这个东西了,根本就不值钱,一块钱一斤。温度对它来说就这么大的差距。
温度降不下来,影响菇的品质,这是夏天的烦恼,到了冬天又有冬天的烦恼,如果大棚里温度太低,它索性根本就不出菇了。这样一年下来,不仅产量没法保证,有的时候甚至绝产,更谈不上品质了。这广大的菇农们也真够无奈的,工厂化生产成本太高,大棚种植技术又不好掌握。种蘑菇还有没有其它的路可走呢?
以往,人们都是想办法驯化野生蘑菇,把它们请进大棚来种,可如今,科研人员却把蘑菇又种回到野外了。把蘑菇种到野外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充分利用了边际土地资源,第二,野外的蘑菇品质高、产量也高。
怎么把蘑菇能种到野地里去呢?中科院的专家经过反复人工驯化,选育出适合人工野外种植的珍稀食用菌品种,并总结出了一整套在野外林地种蘑菇的方法。节目中将对比大棚和野外种蘑菇的技术环节。主要技术点有:因地制宜选品种,把握时机摘蘑菇、水分调节提高产量等。
纯野生的蘑菇在自然条件下,数量和生长的位置都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在温室大棚中,又过于注重产量,这种短周期生长出来的蘑菇失去了野生状态下原有的口味和品质。那么,野外人工种蘑菇呢,分两步走的方法听起来是好,但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要解决好,才能如愿以偿,是什么问题呢?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加大蘑菇对温湿度的适应能力。现有的菌种,已经习惯了多年以来温室大棚里恒温恒湿的环境,在舒服的环境呆惯了,让它们重返野外,气候就成了一个最大的考验,事实上,它们绝大部分都不能适应野外复杂多变的气候。
林琬:我们这个实际上是把能在工厂大棚里栽种的蘑菇,再回到野生环境,让它最大范围的适应当地的野生环境,这个实际上是体现了它的科技含量。
所以说,让菌种适应野外的环境,是实现野外人工种植蘑菇这项技术的核心所在。梁教授多年来做的工作,其实就是要培育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菌种。放到自然环境去生长,不管是冷了、热了、干了、湿了、还是面对昼夜温差,适应起来都要比普通大棚蘑菇强很多。它们最大的本领是善于自我调节,首先能够抵抗住不利于生长的温度,然后,抓住一天当中温度最合适的时机充分生长。
然而要得到适应性这么强的菌种可不容易,就要依靠科学家运用科技手段来实现,包括对菌种进行分离、选育和驯化等等。首先第一点,就是选育出优良的菌种。
梁枝荣:就我现在选用菌种吧,一个是组织分离了,克隆啊,咱们现在这个克隆啊,另外一种方法就是利用原生质体分离,这个细胞工程,原生质体分离,就是咱们一般那个蘑菇里面的菌丝啊,一个菌种我可以把它变成几百万个,从这几百万个里面,我就优中选优嘛,百万选一啊。
经过百万里挑一的严格筛选,可以说,被选出来的菌种都是出类拔萃的。不过,这还是第一步,必须要拿到野外去种植,再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然后,根据它们的表现,再回到实验室,重新调整重新选育。这个过程就是第二步的驯化过程,其实就是逐步培养菌种对野外环境的适应能力。
梁枝荣:我这个菌种啊,经过多次野化,野生驯化了,就是野外长了以后,我再采集回来,选好的,采集回来,再在实验室进行分离,进行选育,选育以后,扩大,菌丝再种到野外去。
如此反复,直到得到性状稳定,能很好的适应野外环境,长势又很旺盛的菌种,才能保证这种食用菌良好的遗传特性。这就和动物的野化训练有着相似的道理。
梁枝荣:大熊猫驯化也是一回事儿嘛,咱们要把大熊猫放到野生,让它野外生长,但是你现在要人工繁殖以后啊,你还不能一步到位,先让它经过几年野生驯化,最后再放到野外去。动物和蘑菇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但是这个基本特性是一样的。它也要经过逐步驯化、逐步选育这么个过程。
等到菌种选育、驯化好了,就可以拿确定下来的好菌种培养出更多的菌丝,也就是把它当作原菌种,也叫母菌,来接种出更多的菌种。有了这个量的积累,才足够拿到野外去给广大的农民朋友种植。但是,培育菌丝的活儿可不是咱农民朋友家家户户自己就能做的,必须要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对操作环境的要求也很严格。专家建议,接种菌种的工作最好由那些有技术条件的人来集中完成。
梁枝荣:因为种菌种是技术含量比较高,如果你菌种出问题的话,那就是大问题,最好是公司,有生产能力的集中生产5900那它这个生产工艺,肯定有一定要求了。
这第一个要求,就是接种菌种的基质一定要制作好。比如我们要用麦粒做基质,麦粒煮的好坏就是关键。煮的太熟开了花,会造成麦粒失水过多,营养流失,而且破损的麦粒更容易被杂菌污染。但是如果煮的火候不够,麦粒的表皮太硬,麦粒中的养分就不能充分释放出来,被菌种吸收。所以,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凭经验掌握火候,煮到麦粒快要开花又没开的时候,最好用。
另外接种菌种还有一个要求,就是要随时随处进行灭菌。装到瓶子里密封好的基质,先要放进锅炉蒸四五个小时进行高压高温灭菌。随后往基质里接种菌种的过程更是不能马虎,无菌蒸汽、酒精灯,都是在给接种创造无菌环境,全面消毒。
菌种继承了母菌的遗传特性,又没有受到任何污染,培养菌种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这时候就能把菌种大规模的种到野外去,等着它们长蘑菇了。
选育驯化菌种的工作难度很大,过程相当复杂而且精细,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试验,才得到了能最大范围适应野生环境的菌种。也正因为菌种选育的好,解决了蘑菇从室内走向野外的根本问题,也就是蘑菇的适应性问题,菇农们的任务就只剩下把菌种种到野外去了。那么,在野外,这蘑菇又该怎么种呢?
菌种的分离、选育、驯化等等这些难题,专家帮我们解决掉了,等到把菌袋发放到农民手中以后的种植环节,就简单容易多了。
虽说操作起来,简单易学,不过在种植过程中还是有些细节要特别注意。
林中夏:这个坑比较深,这坑深了,咱们就垫点土,把坑垫高一点。
农民:为什么坑深了不好呢?
老林:这样深了以后,埋土太厚了,出菇出的时间长,或者出不来。
在种蘑菇的时候,菌棒埋在土坑里,上面还要覆上一层土,蘑菇才能生长。如果土太厚了,蘑菇就不容易顶破土层钻出地面,这样就延长了生长时间,也影响产量。
农民:那什么深度合适啊?
老林:25厘米,把菌种放在这,上面有盖住菌种2厘米的土就可以了。
其实,覆土层的薄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季节,坑挖的深浅也不同。在春秋季节种蘑菇,挖25厘米深的坑,菌种上面再覆上2厘米左右厚的土就可以了。但是到了夏天,这个深度就不行了。
林中夏:春秋天和夏天挖的深度是不一样的,现在春秋天,地表温度比较低,坑不用太深。夏天地表温度高,坑再挖深一点,可以挖到30厘米相对地下的温度就比较低了,这样就比较容易出菇。
夏天地表温度太高,不适合蘑菇的出菇和生长,想要帮蘑菇降温,就需要把坑挖的深一点,菌棒埋在地下才能有一个适宜的低温环境。
坑挖好了,先要往坑里透透的浇遍水,等水完全渗到地下以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放菌棒了。不过,菌棒摆放的位置是有要求的。
林中夏:菌种不要放的太分散了,也不要东倒西歪,要放的紧凑一点
农民大姐:像我们种庄稼,可以稀点,这样的距离,长出来才好,如果这么密吧,长出来的特细,不行。
蘑菇这么紧能种的好吗?
林中夏:放的紧凑,出菇的时候,菌丝比较密实,而且菌丝壮,出的菇也大。放的分散了菌丝细,长得就小。
一个菌棒上的菌丝比较少,难成气候,基质比较少,营养也就很有限,这样蘑菇的长势会比较弱,后劲不足。
村书记:人多好办事儿,人多力量大。要是放三个呢,就出三到五斤,要是放10个呢,就能出10斤到20斤。
菌棒的紧密摆放影响蘑菇的大小只是一个方面,这个可以根据市场的需要做出调整,关键还有个生长期的问题不能忽视。
梁枝荣:这个主要出菇期的影响,按照我们要求那个摆法,它出菇比较整齐啊,同时出菇啊,还是七天啊、还是十天就出菇啊,是吧。如果你东倒西歪那个不注意啊,它有时候出菇不整齐,有的出来有的还没出。
不能同时出菇就不能同时采收第一潮菇,收获的时候产量就会有影响,而且采完第一潮菇后要浇遍水,为出第二潮菇做准备。如果不能同时采收,浇水工作也就不能同时进行,这也就会加大菇农的劳动量。所以,往坑里放菌棒,尽量要摆得整齐紧密才行。菌种棒放好了,及时把土回填到坑里,然后再浇上一遍水就可以了。
梁枝荣:那个覆土它主要起一个保湿作用。因为你自然环境如果尤其这个菇刚开始长的话,这个湿度很重要的,如果你不覆那个土它一长出来风就吹干了,那个就不行了,大一点嘛,它就问题不大了。
填好土,浇了水,这蘑菇就算种好了。不过,要是想让蘑菇更好的生长,还有个资源我们也要好好利用,这就是树林里的腐殖质,也就是这些树叶树枝,那可都是蘑菇喜欢的优质又环保的好肥料呢!
这菌种种到地里去了,操作确实也不难,可是我还有一个疑问,就是,这树林里的野生蘑菇每年7、8月份下了雨,才能零零星星的钻出地面,而我们人工种蘑菇,这一年中的大部分时节差不多都能种。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得熟悉蘑菇的生长特性。其实呢,不同的食用菌品种,对温度的需求是不同的!
梁枝荣:咱们蘑菇里面含有这个高温品种、有这个低温品种,有这个中温品种,因为高温品种,它这个夏季,它蘑菇可以长的,但它夏季温度高,长的快,而且夏季下雨、有虫害,降低蘑菇的品质。我们这个野外栽培一般就是使用这个中低温品种。
比如像双孢菇、白灵菇、杏鲍菇等等,这些都属于中低温品种,适合在春秋季温度比较低的时候栽种。由于这些经过选育驯化的中低温蘑菇品种的适应性比较广,所以就能够实现,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季节有选择的进行种植,只是播种期不同而已。
梁枝荣: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嘛,你可以不同的季节种,你要在大江南北那就冬天可以搞,你要长城内外嘛,那就春秋种。你再往北方走的话,甚至高寒地区,夏季也可以种。
如果单就某一个地区来看,虽然当地的农民只能种一季或者两季蘑菇,但是也能充分利用了他们的空闲土地和空闲时间。
梁枝荣:你就像这个春天吧,春天3月份这个时候北方也没有什么事嘛,还是农闲呢,到4月份以后才开始农忙呢。土一解冻,我就可以种,是吧,因为这时候,只要地温在5度以上,它就可以长,但是不能超过20度,超过20度就不行了。一般就是从北京来讲啊,就是3月10号左右就可以种,到五一节它就采完了。到秋天的话就9月份种,到10月份、11月份就采完了。
北方的农民朋友利用春秋两季在野外种蘑菇,单位面积,单位的时间里面可以大量的播种,大量采收,与纯野生的蘑菇相比,这量上就有保证。而且在野外种的蘑菇,接受了自然环境的洗礼,品质口感就更好了。有了野外种蘑菇这项技术,农民朋友自己的活儿没耽误,还多得了一份收入。
野外种蘑菇技术简单,容易接受,又不用投入设备,所以农民朋友上手比较快,也确实得到了不小的收获。那么在野外种蘑菇还有什么其它优势,又会带来哪些效益呢?明天的节目我们接着说。
&人工野外种蘑菇(下)
大家好,欢迎收看科技苑。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野外人工种蘑菇的技术,以往在温室大棚种蘑菇,我们要被动的给蘑菇创造合适的温湿度、通风光照等一系列条件,而现在野外种蘑菇正相反,是自然界有什么条件,我们就利用什么条件,要让自然为我们服务。那么,要想真正把野外资源利用充分利用好,咱农民朋友还得多学几招。
农民朋友在野外种蘑菇,如果单就种植环节的技术来说,其实很容易。可要想让蘑菇在野外长的好,光会种可不行,一定要弄明白三个问题,这就是:不同地域,不同季节,该选什么样的菌种来种!而关键就是要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紧密配合,因地制宜。
梁枝荣:主动的利用自然环境,这是自然资源,气候温度,这都是自然资源啊,我利用好就是廉价的,不用专门的工厂化生产、空调啊、制冷机,这个耗费能源啊,我这个用大自然的条件,我何乐而不为呢
要学会利用资源,就要对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个全面的了解,还要对菌种的特性有所认识才行。梁枝荣教授为我们总结了要领,就是要讲究“四看”。
梁枝荣:我总结一下关键的核心技术,不是固定的模式,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它这个主要就是要看天、看地、看菌,还要看人。
什么叫看天,就是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菌种的特性来看什么季节,什么气候下开始播种比较适宜。
蘑菇在野外每个生长季节一般可以出两到三潮菇,如果种菇的时间掌握好了,就能在适宜蘑菇生长的这段时间里,保证出菇的次数,不会因为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停止出菇。
比如在北方种植白灵菇,北京周边地区一般开春3月份就可以播种,3到5月份就是它的一个生长周期。在这段时间里,白灵菇可以陆陆续续出三潮菇。如果播种的时间太早,第一潮菇就会因为温度太低而出不来,或者出的很少,如果播种的晚了,那么可能第三潮菇还没出来,就已经到了6月份,温度又太高了,第三潮菇就不会出来了。掌握好播种时间,就是把握好温度条件,蘑菇就可以在温度最合适的生长期内充分生长,每潮菇的出菇量也有保障了。
梁枝荣:看地,就是看你的海拔,看你的生态环境,根据这个我决定播种期,决定菌种的种类&
这个看菌,根据你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生态环境,我来决定种什么品种。
有林地的用林下资源,比如在河北省围场县的林场里,树林茂密,土壤肥沃,农民朋友就可以选择种植白灵菇、杏鲍菇这类珍稀的食用菌品种。
刘继东:在承德围场这里,落叶松、阔叶林比较多,利用林地的自然落叶,形成腐殖质,腐化以后,对食用菌产量大幅提高。
如果没有林地,有田地也一样能利用田地的空闲季节来种。在我国南方地区,很多农户都种植水稻,每年冬天水稻收获完了,田地空闲下来,大量的秸秆也浪费掉了。而这些正是种双孢蘑菇绝好的资源。利用空闲地种一季蘑菇,稻田秸秆和牛粪一起发酵就成了种双孢蘑菇很好的基质。等到第二年春天蘑菇收完了,正好又到了水稻的播种季节,蘑菇肥料直接翻到地里成为了水稻的养分。蘑菇和水稻互利互惠,都促进了生长。
同样,在山西省洪洞县,农民朋友利用林下空地养鸡,鸡粪和秸杆落叶发酵也是种双胞蘑菇很好的基质。在林下种双胞蘑菇,既达到了废物利用,还滋养了树木。
西梁村梁书记:现在劳力也用上了,其他杂物也用上了,种蘑菇对林地有益无害,蘑菇出来以后还能卖钱,老百姓每天就是乐呵呵的。所以现在老百姓是对科学,是走进科学,相信科学
总结一下,也就是说,气候、地理位置和菌种这三个要素得互相适应,紧密配合。气候条件,地理位置一定要跟菌种特性相适应,才能选择这个菌种来种,同时,要想种好这个品种,又一定要选好当地最佳的栽种季节和栽种位置。除了这些客观条件,人的因素也相当关键。
梁枝荣:当然最后你还得看人啊,就是以农户为单位,公司加农户。
公司可以负责提供菌种和技术指导,之后再收购产品、进行加工,而这个种植管理,还得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户来担当主力军。
梁枝荣:农户他有责任心啊,成本要低啊,这个,他一开始他没经验啊,开始不会,看天、看地有了经验以后,他自己知道这个菌什么特性或什么时候播种。
把看天、看地、看菌都搞明白了,下一步就是把它们结合起来好好利用。农民朋友学会了利用自然资源,就可以根据环境、地域条件自己来选菌种,判断播种季节,这在野外种蘑菇的技术就掌握了一大半。然后再把我们前面讲到的,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挖坑、摆菌棒、覆土等等问题把握好,农民朋友就能在野外顺顺利利种蘑菇了。
种菇的技术咱们讲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还要特别说说在林下种菇。其实,梁教授研究的这个野生载培蘑菇的技术,可以广泛运用到很多不同生态环境,可到林地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广野外种蘑菇,可以说效果最好,而且好处还特别多,除了能获得蘑菇自身的效益外,还能产生其他更大的价值。
既然选择了在野外种植,就要尽量给蘑菇提供原生态的生存环境,林地是最好的选择。这第一个原因,就是树林中斑驳的树影给蘑菇遮阴正合适。
蘑菇生长喜欢比较阴暗的环境,阳光的直射会导致蘑菇严重失水,没法正常生长,同时也不能完全黑暗,因为蘑菇自身生长虽然不需要阳光,可是栽培蘑菇的基质是需要一定的阳光才能释放出大量养分的。所以,树林下有明有暗,正好适合蘑菇生长。
而且,对林地位置的选择也有讲究。一般普通大棚里,三分阳、七分阴的光线最适合蘑菇的生长,这个三七分是根据光照的时间长短来计算的。然而,在野外种蘑菇,光照强度和时间都有差别,这就要和温度综合考虑了。
梁枝荣:如果你春天,我3月份,那我就这个五分阳也可以的,这个低温的时候,七分阳也可以啊,这是个相对的概念,它相对的光线的强度啊,温度的高低啊
如果在冬天种蘑菇,野外的温度比较低,光照时间短,那么我们就可以在山林中,选择阳坡的地方来种,夏天当然阴坡就是比较好的选择了。另外,在林地种蘑菇,蘑菇和树林是利益共享的。
梁枝荣:另外尤其林地栽培的话,和这个树啊,和这个森林啊,它应该是互利共生的,因为森林它属于绿色植物,它产生的氧气,利用二氧化碳。而蘑菇的话,正好是菌物,它正好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个是互利的。
蘑菇和树林各取所需,还相互促进生长。同时,蘑菇在林下生长,给蘑菇浇水施肥同时,也等于给树木提供了这些服务,而且栽培蘑菇的基质和蘑菇本身,都是很好的有机质,是对林木很好的养分。时间长了,就可以肥土育林,改良土壤,这个意义可就更大了。
菇林共生这个和谐的互利关系,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生态价值,而且还能给农民朋友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林琬:香椿到5月份,掰完了就没有了,核桃也是,到秋天打完核桃就没有了。如果你在树底下发展种蘑菇,老百姓除了香椿和核桃一茬收入以外,种蘑菇又多收了几茬,从3月到10月底,几乎月月都有收入。
付军:我们这么大的森林面积,如果拿出百万分之一的面积来,每年就能达到一万亩左右,农民自己去种,有个稳定的收入,这样反过来,又能保护林地。
围场林地丰富,自然野生的蘑菇也不少,过去当地的老百姓也靠采野生蘑菇来增加收入,但是蘑菇没采多少,还破坏了环境。
付军:以前老百姓靠采集野生的,主要是7月中旬到8月上旬,也就一个月时间,时间非常短。
梁枝荣:因为野生蘑菇价格比较高嘛,看见了,他不管老小,小的他全部采掉了,因为他今天不采,明天别人采了嘛,对吧。因此破坏性的,是掠夺性的采集,对野生资源形成破坏。
现在围场县的农民朋友,开始利用林地资源,在林下空地种蘑菇,从5月下旬出菇,一直能出到8月下旬,蘑菇的生长期比较长,菇的数量也很稳定。野外栽培这些优良的菌种,就跟种田一样,一陇一陇的,很成规模,也很集中。而且菇农就可以根据蘑菇生长的具体情况采摘,长大了的就及时采掉,才不会耗费过多的养分,不会影响下一轮的出菇和生长。今天没长大,可以再等上两天再采,能卖个好价钱。采或者留都由菇农自己掌握,不再像对野生蘑菇那样无序的采摘了。
这在林子下面种蘑菇,很好的带动了林下经济,让很多地方的农民朋友眼前一亮,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发展。本来空闲甚至荒废的林地,一时间成了香饽饽,陆陆续续种起了蘑菇。让人高兴的是,这林地种出的蘑菇还给当地老百姓带来了一个又个意外的惊喜。
在野外林地里种出的白灵菇,几乎个个都长着一张大花脸,专业的说法,是白灵菇出现“花菇”现象了!这要咱们看,模样不咋的,可是菇农却高兴得很!为啥呢?有了这张大花脸,白灵菇就身价倍增了!
可是,在温室大棚,我们一般是见不到长花脸的蘑菇的,那在野外种的蘑菇表面,怎么会出现这些裂纹的呢?自然环境中的低温、干燥和大温差,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形成这张“大花脸”。
付军:外面的温度和菌里面的温度是有一定差别的,里面生长的快,外面生长慢,就造成裂开了。就是里面涨,外面不长,把它涨开了。湿度也会造成这个,里头水分大,外头风比较大,风干比较快,形成一种温度差和湿度差,就造成裂纹了。
而在室内大棚栽培蘑菇没有大的温差,没有风,水分排的也非常慢,所以就不会造成蘑菇本身内外的这种差别,表面就不会形成裂纹。相反,野外环境正好具备这种裂纹形成的条件。
付军:围场全年的平均温差在15度以上,春夏在11—12度,夏天,春秋更大,坝上这里,夏天下午两点左右,是27度左右,咱们栽培食用菌是在林地,特别是在成林地,地下的湿度非常好,温度应该超不过22度,非常适合这种东西。
那为什么有了这张花脸,就能让蘑菇身价倍增呢?这是因为,在野外利用自然环境生长的蘑菇,生长期比较长,蘑菇就可以在大自然中慢慢积累养分,组织结构长得比较致密,口感也比大棚里种的蘑菇要好很多,而且营养更加丰富。
除了“大花脸”,让菇农们更惊喜的是,他们发现野外栽种的蘑菇,抗病性比大棚里的蘑菇强多了。
在室内栽培,蘑菇就像温室的花朵,比较娇贵,抗病力比较差。因为温室大棚中,单位面积里种的蘑菇比较多,密度过大很容易感染病虫害。有了病虫害的蘑菇,品质会下降很多,有的整个大棚甚至都没有收获。一旦有了病虫害就避免不了要打药,严重的还会有药物残留,根本卖不出去。而在野外种蘑菇,栽培面积大,蘑菇相对比较分散,通风透气都不存在任何问题,这样害虫泛滥的几率相对要小,而且对病害的抵抗力就强一些。在说到这一点的时候,梁教授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方。
梁枝荣:农村孩子,因为他是自然环境长的多嘛,野外啊农村这个,我小时候农村嘛,是吧,它体格又比较强嘛,也不讲卫生,它反而没病,它抵抗力强嘛,它免疫性强嘛,是吧,因为城市的孩子嘛,就那一个孩子大家宝贝的一个看的,是吧,他就不让他到外面去,就是夏天是空调啊、冬天啊是吧,他身体抵抗力肯定稍微差一点。
其实,除去蘑菇本身抗病性强,不长虫不生病,还在于人们特别注意对种菇季节的选择,一般都选择中低温季节种植,避开了虫害泛滥、蔓延的夏季,所以根本不用打任何农药。
野外种蘑菇可以利用资源,改善资源,可是有些时候也不是越多越好。因为同一块地如果连年种植蘑菇是会有弊端的。蔬菜连作会出现病虫害,蔬菜长势弱等等一些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其实蘑菇也有同样的问题。
林地和大田种菇,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就是轮作。因为,今年这一块地种了蘑菇,这里就可能有一些病虫害,另外更主要的是,它会产生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对蘑菇第二年的出菇就有抑制作用。
梁枝荣:因为蘑菇的子实体是有性繁殖的产物,今年种了以后,已经进行了有性繁殖了,已经长完蘑菇了,这个信号已经留在这个地方了,留在土里了,第二年这个地方再种上蘑菇,由于已经有了产生后代的信号了,这个蘑菇就懒得产生了,第二年蘑菇产生的就少了。
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蘑菇好像自己就能知道,自己在这个地方繁殖过了,有了它的后代,就不会进行繁殖了,这样一来,自然会减产。那我们该怎么避免这种抑制作用产生呢?
梁枝荣:第二年这块地方我不种了,就种在这块地方,到了第三年,这两个地方都不种了,这里就让它休息一年,我到另外一个地方种。
这个轮作的方法也只有在野外种蘑菇才能实现!您想,如果是大棚,就不能随便换地方种,每年反复在大棚里面种,就更容易有病虫害滋生,蘑菇的繁殖受到抑制,长势也会一年比一年弱。而在野外种植,空地有很多,没有设施的限制我们就可以轮换着地方来种,种了两年的地块我就可以让它休息一年。
梁枝荣:休息一年,第四年再来种就没问题了。因为那个次生代谢产物,已经分解了,还有虫害,都已经很少了。。
隔上几年种一次蘑菇,能够保证蘑菇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这块地方也能获得不少养分,土壤肥沃了再换种其他的作物,会有更好的收成,菌菜、菌粮轮作都是很好的选择。
您看,科学家帮助咱们菇农,把蘑菇请回野外进行人工种植,真是个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呢!
梁枝荣教授的野外人工种蘑菇的模式,大胆的把蘑菇从温室大棚请到野外,蘑菇回归了自然,保有了野生品质,同时生长规律也被我们牢牢掌握,可以说是今后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又一大趋势。
发表评论:
馆藏&1711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蘑菇菌种哪里有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