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英语创新素养课堂地理课堂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您的位置: >
来源:  作者:顾婵;朱晓莉;
课堂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城市化”为例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指出,“研究制定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该文件的颁布使核心素养成为推动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新修订的地理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提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人地观念(基本价值观念)、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基本活动经验),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曹东在《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提出“从地理角度提出问题、地理表征及交换、地理推理与论证、地理建模、从地理角度解决问题、地理交流”等六个高中地理核心素养评价指标[1],为高中地理一线教师提供了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有利于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必修二“城市化”(第一课时)为例,论述了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心得。一、设置情境、引发问题,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造条件以“城市化的动力”教学为例,笔者呈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力示意图(如图1),学生领悟出城市中不断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于农村,有些学生会提出疑问:人们为什么要离开农村而选择去(本文共计3页)          
相关文章推荐
看看这些杂志对你有没有帮助...
单期定价:10.00元/期全年定价:8.00元/期 共192.00元
      (成都七中万达学校&&&&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 要】 由于我国普通高中长期以来运用分学科教学的模式,加之高考模式的影响,单一的学科课程越来越暴露其片面性和局限性,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忽视学生个性与特长的发展。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的兴起,给高中地理选修课在学生综合素质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舞台上发挥更多的舞蹈空间。本文主要讨论高中地理课上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7-02
  高中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地理课程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课程标准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更是学生和老师在学习生活中的指挥棒。地理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更有层次化。
  一、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概念
  地理核心素养构成包括地图技能、空间视角、综合思维、人地观念等方面,地图技能的形成需借助观察、记忆、想象等多项思维活动;空间视角的培育需空间概念的理解、空间分布的记忆、空间结构的分析及空间联系的想象等多种思维的交叉,地理学习宗旨在培养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人地协调观、环境伦理观、科学的人口观和资源观。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念&审视人类自身的各项活动,使学生成为对环境、未来有强烈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李家清老师认为地理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基于地理空间视角下的地图技能、地理信息技术能力、国际理解、全球意识、人地观念、可持续发展观这六大方面;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汤国荣老师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应是地理学最具学科本质的东西,应是最能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属学科固有,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来替代,应是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解决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思维。地理核心素养应具备关键性、稳定性、独特性、生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高中地理课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教学中注重贴近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
  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的性质及其时空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是鲜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时事热点等地理素材引入地理课堂中,让学生亲近地理,注意以与学生年龄特征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地理学习内容,增加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内容,建立地理课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比如在讲授时区这部分内容时,由于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就会不同这个知识点,学生理解起来一般都会有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可以学生熟知的历史事件麦哲伦环球航行最后少掉了一天的航海日志以及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中最后时间多出一天两个故事中完全相反的结局为切入点,激发起学生学习时区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对克服地理学习困难的决心和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
  让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研究性学习,鼓励他们自己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去解决问题,从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加深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认识到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这样的话有助于学生体验地理与现实的相关性,理解地理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广、信息量大,它包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人文及时空变化知识,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形象化的教学媒体的观察与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出结论,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强调地理知识与地图紧密结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有以下优点与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发生的基本原理,用传统的教学和平面图片等资料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而现代化教学手段跨越时空限制,融听、说、看等多种形式于一体,将文字、声音、图形和图象综合化,为教学提供了逼真形象的表现效果,扩大了感知空间,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如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形象而准确的模拟演示,使学生看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所产生的现象,从而迅速准确地理解自转和公转的概念,以及产生的各种现象。
  3、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古往今来,热衷于地理方面的学习,精通地理学的名家众多,如地理学家徐霞客游记中记录的内容,如今人们谈起还妙趣横生;三国时期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借东风,至今还令人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因而古人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被誉为博学之士,可见学好地理这门学科是多么重要啊!那么,如何才能学好地理知识呢?我认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培养学生宏观认识,看待问题,整体认知事物,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绘制地图:大到绘制地区图,国家地图,小到绘制城市地图,经过学生长期训练,引导他们从全局分析国家、地区、或城市的自然特征、人文特征,既方便学生,又能让学生从情感方面认识事物,在轻松愉快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自制课件,自制教具,使教学更形象直观。如利用地球仪,让学生体验地球的自转、公转的原理和现象,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寻求学习的规律,搞清为何有白天黑夜之分,有四季之别。这样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好。
  第三,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事物,如河流为何弯弯曲曲的?为何河流旁边会出现小平原呢?(大江大河汇合处--大城市,小河汇合处--小城镇)。又如,对大自然中动、植物的生长环境考查,从而深入了解当地的气侯类型、气温、降水等地理因素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
  4、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培养和发展学生地理应用能力的时代意义
  地理应用能力是应用地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本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为地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人口的迅猛增长,使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愈加突出;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导致了资源和能源的短缺,环境污染也日益加剧,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问题不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这不但给地理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而且也要求我们交给学生相应的本领,掌握协调人地关系的基本方法,珍惜和合理利用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2) 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的意义
  &学习有用的地理&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放在首位的理念,也是这次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以学生的认知、生活经历为契机,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培养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安排生活、创造生活的一种尝试,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地理,学好了地理终身受益。
  首先,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世界观,更好的认识事物,认识世界。比如,索马里海盗为什么那么猖獗且能够劫到货船?我们首先要知道索马里是在非洲东北部,相当穷,因为不能生活所以那些人才都成了海盗,而且索马里附近的红海是重要的国际货运航线,所以有很多货船,才有劫持的可能性。试想,如果索马里是一个很富有的地方,那些人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当海盗吗?这仅仅是个例子,但却可以简单的说明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对学生世界观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培养地理应用能力可以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地理教育中有很多关于自然界事物的介绍,比如北斗星指向,沙漠中水源的存在,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台风等发生时如何躲避危险等等。其中最简单的是教会学生如何看地图,如何辨别东南西北,这些看似容易但对日常生活却非常有帮助。比如,很多同学上了大学还不敢一个人出门,因为辨不清方向,找不到回来的路。从这个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生地理应用能力是多么薄弱!同时也更加折射出培养学生地理应用能力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 王向东,袁孝亭,《地理素养的核心构成和主要特点》[J].课程.教材.教法,2004
  [2] 梁英豪,《科学素养初探》[J]. 课程.教材.教法,200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资源篮中还没有资源,赶紧挑选吧!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作者:zhangxueshan
热门文章推荐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学科素养,初中地理学科网
当前位置:-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今日新增572篇★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频道提供丰富的相关论文范文与参考文献资料。
摘要:日&-&高中综合实践课程改革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的兴起,给高中地理课在学生综合素质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舞台上发挥更多的舞蹈空间。新...&新闻中心&滚动新闻-快照-网易新闻。
今日浏览: 41676次
月评论: 481 条 周赞同: 3806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日&-&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 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搜狐教育&综合-快照-教育频道。
今日浏览: 33323次
月评论: 638 条 周赞同: 3462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未定的地理素养。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研究制订学生发展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
今日浏览: 70621次
月评论: 237 条 周赞同: 1578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摘要: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育人目标与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因此必... (3)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这是地理学科最大的特色,也是地理素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
今日浏览: 71231次
月评论: 314 条 周赞同: 2251个 最后更新时间:
发表时间:日
要:在阐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两种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沿着第二条路径确定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系构建的四个依据,归...。
今日浏览: 65640次
月评论: 151 条 周赞同: 3430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学科网为您提供高中地理讲座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课件(共35张PPT... 初中 高中 高中地理讲座价值引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导向课件(共35张PPT) 267 ...。
今日浏览: 47103次
月评论: 481 条 周赞同: 3260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地理学科;立德树人;社会关爱;个人修养;家国;地理教学;地理素养;地理能力;地理教育;地理... 2 刘霞;朱志刚;陈佩尧;;应用数字星球提升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
今日浏览: 49307次
月评论: 576 条 周赞同: 6058个 最后更新时间:
2页 - 上传时间:日
地理位置、空间思维和人地关系则构成了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四个部分。二、地理学科素养的基本特征终身性地图技能、地理位置、空间思维和人地关系四项地理基本指.../p-.html-快照-豆丁网
今日浏览: 15961次
月评论: 695 条 周赞同: 2457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日&-&最近几次教研,总是听到有老师提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私下里就想搞清楚什么是“地... 学生对地理三要素就会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再如:正午太...fdcz.&...&特色活动&力学读书&正文内容-快照。
今日浏览: 37873次
月评论: 332 条 周赞同: 3317个 最后更新时间:
摘要:2013版初中地理教材最大的特色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全面落实新课标“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一基本理念。本文以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河流”一节为例...。
今日浏览: 11447次
月评论: 211 条 周赞同: 3219个 最后更新时间:
热门排行榜
励志打造最优秀的学术论文网站!如果您细化就请分享给10位以上的同学。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编号:浙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地理课堂的导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