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有效性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20:45:02 | By: 11李秀梅
课题名称:& 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探究
李秀梅& &&&&&&&&&&学历: 本科
所任学科:初中物理&&&&&&&& &所在年级:初三
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物理习题课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新授课内容的重要补充,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大有益处,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不少教师对习题课的教学重视不够,无法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被动跟着老师走,看似听懂,实则不会的现状,探究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习题课课堂有效性是当务之急。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目前物理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低效率的具体表现
(2)分析低效习题课产生的原因
(3)习题课课堂有效性的提高的一些做法
(4)习题课堂有效性提高做法完善,以实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问题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 课题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法,目前物理习题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2)分析法,目前物理习题课教学低效率产生的原因
(3)实践分析法,网查资料、实地听课并交流讨论等多种方法找到提高习题课堂效率方法。
(4)实例分析法,以自己和同事实例教学,探究习题课教学提高效率的方法,并加以完善。
四 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起始时间年6月
)2011年6月---2011年11月,以听课和问卷调查方式探究目前习题课课堂存在的问题。
)2011年12月---2012年1月,上网查资料、实地听课等多种方法找到提高习题课堂效率方法。
)2012年2月---2011年5月,探究并总结能够提高习题课堂效率的做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30,撰写相关论文,准备结题。
五 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2011年6月---2011年11月,完成初期调查研究工作,找到存在问题,并写出相应的报告分析。
)2011年12月---2012年1月,总结本地及外地示范课堂的一些做法,并形成书面报告。
)2012年2月---2011年5月,以实例分析习题课教学中存在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完成总结报告。
)2012年6月1日---2012年6月30,完成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
阅读全文(101) |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谈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专题复习的有效性
经过阶段学习或单元复习后,老师们经常要把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技能难点进行集中解决,特别是对多数同学共性的重点问题进行及时化解,即所谓的进行专题复习.专题复习是突破重点难点进而提升复习质量的有效途径,正受到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但“专题复习课难上”却又是许多教师的同感.因为复习过程不像探究新知那(剩余1471字)阅读整篇文章构建立体化教材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本期内容介绍浅谈“循序渐进”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德化八中信息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字体: 】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点击数:1192&&|&&&&更新时间: 14:17:38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德化八中&&&& 林建春
在多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不能不承认这么一个现实:我们的不少学生并不喜欢学习物理,“厌学”现象十分普遍。这已不是一个学校、一批学生的问题,而是整个界面临的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下面我浅谈一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 &&&&&&&&一、构建新课标要求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保证,对师生双方良好品质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现实的初中物理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不尽人意,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的产生,这是素质教育的大忌。改革新型师生关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新课程目标的必然要求。这对广大农村中小学物理教师来讲更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倡导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它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只有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动的有利于他们在学习目标引导下自主学习、交流的环境,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为学生成功学习创造条件,为学生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争论甚至各执己见的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农村初中学生具有基础较差、知识面较狭窄、反应能力较低、厌学情绪较严重等特征,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我们学校农村学生的家长,大都知识缺乏,大多数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状况,不懂得或无时间顾及教育自己的子女,没有真正懂得知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观念。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初中的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好奇心比较强,他们对待那些新奇的东西非常敏感,一种现象、一个演示、一段故事、一幅挂图都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上课时应注意适时地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分析一些具体的事例,尤其是在新课引入时采用这种方法,效果更好。因为从一开始上课就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好奇心,为后面的理解如何掌握好教材和内容奠定了基础。如:讲解压强概念时,我准备了几个鸡蛋,跟学生讲,要把鸡蛋磕破只需轻轻一下,但现在则要求用整个手掌握住鸡蛋、那么能不能把鸡蛋攥破呢?学生马上争论起来,并跃跃欲试。请来几个力气大的学生都无能为力,而当改用2个手指捏鸡蛋时,一下就把鸡蛋捏破了。鸡蛋为什么攥不破?悬念陡然而出,触发了学生的思考,教学就进入了探索阶段
文章录入:dhbzjks&&&&责任编辑:dhbzjks&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国家级教育网站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品牌在线
中国教育信息网
中国教育在线
教育信息导航
k12教育信息网
中国基础教育网
现代教育报
省级教育网站
福建教育信息网
福建曙光网
福建教育网
福建信息教育网
市级教育网站
泉州教育信息网
泉州市招生考试中心
鲤城招考信息网
区县教育网站
德化教育信息网
德化教师进修学校
周边学校网站
德化第一中学
德化第二中学
德化第三中学
德化第六中学
德化第八中学
德化第五中学
德化盖德中学
德化三班中学
德化龙门滩中学
德化雷锋中学
德化南埕中学
德化水口中学
德化国宝中学
德化赤水中学
德化美湖中学
德化春美中学
德化桂阳中学
德化汤头中学
德化葛坑中学
德化杨梅中学
---中心小学网站---
德化特殊教育学校
德化实验小学
德化第二实验小学
德化第三实验小学
德化龙浔中心小学
德化浔中中心小学
德化盖德中心小学
德化三班中心小学
德化雷峰中心小学
德化南埕中心小学
德化水口中心小学
德化国宝中心小学
德化赤水中心小学
德化美湖中心小学
德化大铭中心小学
德化春美中心小学
德化上涌中心小学
德化桂阳中心小学
德化葛坑中心小学
-----幼儿园网站-----
德化县实验幼儿园
德化县城关幼儿园
德化县双鱼幼儿园
德化县育英幼儿园
---其他网站---
德化浔中浔北分校
德化美湖阳山分校
德化龙浔丁乾小学
德化龙浔英山小学
德化浔中乐陶小学
德化浔中土坂小学
德化隆德私立学校
德化八中地址:福建德化县东头。联系电话:4 E-mail:
德化八中教育信息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中文域名:
德化第八中学主办 德化八中信息中心承办 网站备案编号:
建议使用IE8.0版本 在及以上分辨率下浏览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 文章正文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发表时间: 17:20:44&来源: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李琼华&编辑:九年一贯办
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李琼华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归纳,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更容易抓住问题的重点,理清思路;学生在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能更好的感知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理解思考习惯,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关键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学习力
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教学的重点由原来的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随着时代的进步,物理学科的教学目的和教育功能正在改变,教师在教学中从“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比单纯的获取物理知识更加重要。思维导图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可以把我们的各种观点自然地在图上表达出来,利用图画使我们的记忆更加的直观,能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对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都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一、初中学生物理学习现状分析
初中学生的认知、思维还不太成熟,大部分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很一般。物理语言理解能力较差,听课时难以抓准重点,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较低。知识的掌握往往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不能将知识理解、消化和吸收,运用时生搬硬套,难以用物理语言表达他们的思维过程。思路不够宽,知识零散,很难形成知识体系。要改变现状,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加以改变,主动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应在教学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工具,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思维起点,让学生充分参与物理的整个教学过程,形成良好的理解思考习惯,帮助学生总结反思他们的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维图像化、可视化的工具,通过左右脑同时运作,把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很好地结合起来,对形成知识网络、提高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都能产生较大影响;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深刻理解,更好的感知和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形成良好的理解思考习惯,提高学习效益。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特点
图1&!--[if !vml]--&&!--[endif]--&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记笔记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它是将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可视化的思维工具,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以辐射线形连接所有的代表字词、想法、任务或其它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
思维导图有如下特征:如图1所示。(1)导图中央有一个明确的主题,使学习者的注意力清晰地集中在中央的文字和图形上;(2)与主题相关的分支从中央向四周发散;(3)每个分支有关键图形或关键词(写在联想的线条上);(4)整个思维导图呈树状结构。
思维导图图文并重,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大多是通过带顺序标号的树状的结构来呈现一个思维过程,将放射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和理清。
一位专家曾说,“思维导图”最可能惠及的其实是孩子。首先,对于人类特别是孩子而言,图像和颜色的吸引力远远大于文字,在教育过程中,“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思考,在表现形式上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其次,人类的思维原本就是呈树状发散结构,“思维导图”就是将人类的这种思维轨迹再现出来。实际上,这就是将人类不同思维之间用一个有效的方式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会迅速在不同思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甚至产生一种思维的跳跃,将原本不太可能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连接,这无形中锻炼了思维,会使人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外,“思维导图”将人类不同思维串联起来,在不同思维之间形成有联系的、可联想的记忆链条,这让孩子在记忆某些东西时很容易由此及彼产生联想,其记忆效果远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
三、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一)制作思维导图的流程
1. 主题放在白纸的中央。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周围留出空白。从中心开始,可让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
2.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中心思想。代表中心思想的图画越生动有趣,就越能集中注意力,让大脑更加兴奋,触发无数的联想。
3. 用不同颜色的线条从主题延伸出一级分支、二级分支、三级分支,尽可能的使用多种颜色制图。丰富多彩的颜色能够让大脑保持兴奋,让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
4. 在延伸出来的线条上写出关键词,表达各分支的内容。关键词使思维导图简洁、清晰。
5. 用多种形式(包括符号、颜色、文字、图画、图像)表达内容,充分发挥大脑的联想功能。
例如:在学了光学1-4节之后,为了使学生能够清晰掌握光现象的基础知识,我们依次制作了图2--4的思维导图。学生回忆所学习的基本知识,画出主题和一级分支,思考各级分支下的相关知识,画出二级分支,再想各分支的重点和它们的关系,画出三级分支,各个分支上的重点知识只写关键词。这样用时少又能重点突出,既能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做和动脑思考,也能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知识网络。如果学生有了新的想法,可以在上面进行补充完善,这样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提炼,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图3&&& 主题、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
二级分支&!--[if !vml]--&&!--[endif]--&
图2 &&主题和一级分支&!--[if !vml]--&&!--[endif]--&
图4&& 主题、一级分支和二级分支、三级分支......&!--[if !vml]--&&!--[endif]--&
(二)分阶段指导学生画思维导图
1.在物理起始课上,教师讲述思维导图的作用和画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学生尝试画一张思维导图。
2.在初始阶段,老师在课堂上用思维导图做板书,带领学生用思维导图记笔记。教师进行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
3.学生掌握画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后,老师讲完新课后,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用思维导图小结本课知识。
4.学完一章后,让学生画章节知识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形成知识体系。在复习课上,学生间互相交流,修改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5. 在习题课上,通过思维导图将思维过程可视化,同学之间彼此交流,理清解题思路,抓住解题重点。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升课堂效益。
(一)运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
图5& 学生手绘的思维导图&!--[if !vml]--&&!--[endif]--&概念是物理学科知识的基础,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忽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不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概念间的联系,这成为了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求学生总结构建知识网络,学生觉得书写的文字多或者怕麻烦而流于形式,使此项工作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现在除了手绘也可以利用有关软件画思维导图。首先利用计算机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其次,不同学生的作品可以很方便的进行交流,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他人那里学习到自己没有想到的东西。
例如:学生学习声音的特征时,往往对音调和响度很难分清,有时张冠李戴,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作品图5)理解就更准确、更深刻了,混淆的时候就少多了。思维导图能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因为在制作思维导图时必须使用关键词,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思考知识的要点是什么,关键是什么,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从而在学习中加深了对概念规律的理解。
图6&!--[if !vml]--&&!--[endif]--&在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构建的知识体系,主题更加明确、重点突出,关键词都呈现在思维导图的核心位置和主干上,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复习变得更加有效。如复习《力与运动》一章,学生制作了图6所示的思维导图,再现了重点知识,使主题更明确。学生对知识加工整理后,思路更清晰,促进长时记忆,再加上丰富的颜色和直观的图画,学生看了赏心悦目,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运用思维导图,找准解题思路。
学生平时做家庭作业或考试时,面对较复杂的题目,时常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有这种感觉的情况大致有两种:⑴题目可用信息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入手;⑵出题者故意设置了干扰信息,让你“钻进”他布置好的圈套,让你感觉自己这道题作对了,等试卷发下来时,却发现老师在这道题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红叉。借助思维导图进行解题,这种窘境将成为历史。
图7&!--[if !vml]--&&!--[endif]--&例如:西南大道贯穿某市境内通往自治区首府南宁,其中从某市都安县城至南宁路段为高速公路。轿车司机于上午8:00进入“都南高速”入口处看见路边有如图7甲所示的标志牌,当轿车行驶到乙地时司机有看见路边立有如图7乙的标志牌,此时时钟指在8:30,问:(1)轿车从入口处行驶到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司机在遵守交通法规的前提下,最快可于几时几分到达南宁?
图5&!--[if !vml]--&&!--[endif]--&
此题,对于八年级的同学来说,刚开始学习物理计算,面对题目,信息太多,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找出有用信息;有些同学找到了信息却又张冠李戴,导致出错。若能画出如图8所示的思维导图,失误率就会大大减少。
(三)运用思维导图,找准实验设计的方向。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显得更加突出。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实验操作是否简单易行、实验现象是否明显清晰则是设计物理实验的关键,而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常找不到实验思想方法,在全新的实验情景下,找不到实验设计的原理,无法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方案。特别是在实验设计中,间接测量型实验的设计是难点中的难点,我们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当缺少必要的测量器材时,又如何让学生找出设计的方向,就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了。
图9&!--[if !vml]--&&!--[endif]--&如: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的阻值。若要测待测电阻的阻值却没有电流表或者没有电压表,又该如何做呢?学生往往不知从何做起?若根据测电阻的原理找到思路,画出图9的思维导图,学生就会有条不紊的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案,轻松找到解决的方案。
又如:我们要鉴别铅球是否是铅做的?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解决此问题,画出图10的思维导图后可知,无论哪一种方法,最终均要落实到测铅球的质量和体积,思路清晰了,目标明确了,重点落实在测铅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设计时就不会找不到方向而一头雾水了。
图10&!--[if !vml]--&
&!--[endif]--&&
实践表明,学生用色彩、线条、关键词、图像等制作思维导图,手、脑多感官结合使用,使左脑的抽象思维和右脑的形象思维有机结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的成就感,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他们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学生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探究新事物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这会鼓励和刺激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把学习变成一种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将分析过程可视化、图像化;运用思维导图对物理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归纳,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好的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课堂上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记笔记,只需记录课程中相关的关键词,在进行学习和复习时,查阅笔记的过程中,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里面寻找关键词,因在笔记中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可以保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集中精力于真正的学习主题。因此,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和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物理学习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习效益。
参考资料:
①《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施》&& 关文信主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②《李晓鹏系统学习法》视频
③《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路 波& 教育科学出版社
&来源: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李琼华&&编辑:九年一贯办
& COPYRIGHT
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和联合设计制作
地址:成都市双楠路3号&备案序号:蜀ICP备号&邮政编码:610041
Email:&联系电话:028-}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