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重返讲台上如何上好一堂语文课课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查看: 10641|回复: 0
怎么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怎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必须要让学生喜欢语文,那么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语文呢.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让学生喜欢教语文的你。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们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句话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意味着教师要有一种亲和力,一种感染力。学生喜欢老师了,自然就会爱听我们的课。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就拿我们现在的讲座来说,如果上面的发言人演讲精彩,大家还会给点面子,反之,如果像我这样说的无聊透顶,大家现在一定在想:害我下午又少改了十几本作文。所以,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你,这也是一门学问。
& & 首先要学会交流。老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俯下身去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会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短短的评语……,这寄寓着教师用心传递的关爱,常常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是美国一个三岁的小女孩,在圣诞节前夕用昂贵的金泊纸折了一个空盒子送给她的父亲,作为圣诞节的礼物。父亲拿到盒子,不分青红皂白狠狠地训了女儿一顿:“难道你不知道送给别人的盒子不能是空的,必须装满东西的吗?”无端受训的女儿眼泪汪汪,轻声解释说:“爸爸,这盒子不是空的,我在里面装满了我的吻,还有对爸爸的爱。”这个故事让我久久难以忘怀。有时候,我们的思维与孩子的思维有太大的距离,因为这段距离,我们与孩子在情感的交流方面有太多的不和谐。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点耐心,少一点世俗,听听孩子的真实想法。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下午,一位学生家长来找我交流孩子的情况,我实事求是地告诉她孩子在哪些方面的进步并告诉家长我越来越喜欢这孩子了。家长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最后提了一个要求,说是孩子单独坐一个课桌快两年了,在小学的最后两个月他想有个同桌,孩子在家已经哭了好几回了。听了家长的话,我才意识到我的做法已经伤害到孩子。在孩子四年级的时候,他很调皮,上课管不住自己,爱做小动作,惹得同桌听不好课,所以我找来一张小单桌,让他坐在最前边,此后,他的课堂表现越来越好,我也就心安理得了。在我的心里,那是个普通的座位,并没有歧视他的意思,可在孩子心里却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是个不听话孩子的专座,对他来说那是一种惩罚。我的心一下紧张起来,我知道我对他的伤害有多深,我忽略了一个孩子的的自尊,忽略了他是个孩子,需要朋友,我更忽略了作为老师的责任。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为他选择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座位。
我女儿性格特别内向,胆子特别小,但是内心又特别敏感,渴望被肯定被赞赏。有一天放学,她突然兴高采烈地问我:“妈妈,你猜,我这次能不能当英语组长?”我有点惊讶,她怎么突然对官位感兴趣了。但我仍不动声色地说:“恐怕很难!”她很不服气:“切,这次我一定能当英语组长的,走着瞧。”这激起我的好奇,忍不住问:“凭什么?”她满脸兴奋,说:“今天我们英语老师走到我身边,摸了摸我的头,说‘你是个很文静很听话的孩子,很适合当组长,希望下次评组长时你能推荐自己。”接下来的时间她特别期待上英语课,因为据说英语老师说了,接下来的时间谁要是上课时得的星星多,谁就可以自己推荐自己当组长。你看,就是这么一个随意的动作,却把孩子内心的热情调动起来了。所以作为老师,千万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孩子内心的冷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一言一行。
其次要学会幽默。据调查,学生最喜欢老师的首先是风趣幽默,其次才是学识渊博。不少学生说特别喜欢听我讲话,因为我好象有点幽默,经常会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所以我给自己的QQ昵称取名我有点幽默,没想就这么一个跟幽默有点沾边的网名,居然有很大的吸引力,每次上线,总有陌生网友来加我。可见,不仅是学生,谁都喜欢幽默的人。记得一次在上“再见了亲人”这课时,为了让他们更深刻体会当时那种背景,我特别引用了一首歌谣:“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裤档坏个洞。”当时我记得特别深刻,我们班最有名的捣蛋鬼林德海笑得特别厉害,居然摔到桌子下面去了。然后我等他们笑完了再跟他们解释到,当时全国人民精神面貌特别好,说到要抗美援朝,全民情绪高涨,争着报名,而其实他们经常面临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破烂的衣服禁不住折腾,经常坏掉。我还喜欢时不时开开学生的玩笑,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总是有笑声。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说:又怕我,又喜欢我。例如有一次,一个男同学面对着窗外发呆,我就对他说:“对面的男孩看过来,黑板上的内容更精彩!”又例如到了最后一节了,同学们都很想回家吃饭,我就对他们说:“再坚持四十分钟,就可以去做我们最想做的事了!”再例如有一次我点到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底下一片哄笑。 我就假装一本正经地说:“看来我们每位同学都是一位名人。因为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声声的喝彩。”
孩子需要一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身体的和心灵的,如果他们缺乏关爱、支持和心理安慰,心里不安的土壤就会萌发出恐惧和畏缩,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重则形成极端的性格。有位专家说:“其实孩子就像一只小乌龟,当他们有安全感时,才肯伸出头来,好奇地打量周围的一切,否则,他们就会把头缩进壳里,刀枪不入。”作为老师,要留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当你上公开课时,向一个回答不出问题羞红了脸的孩子投去埋怨的目光时,你给了孩子安全感了吗?当你把不满意的作业、不及格的考卷摔在孩子瘦弱的身上时,你可曾想到他们的心灵比身体更脆弱?当知道你是带着微笑同他站在一起时,他就会心情舒畅,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就会把自己的的心灵向你敞开。小学阶段,老师完全是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和积极性。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或是无意的一句表扬,都会给他带来莫大的动力,调动他所有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反之,你无心的一句批评或一个眼神,都会使他的积极性大挫,甚至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反感。
 二、让学生喜欢你教的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你拿着课本走向教室,在教室门口听到学生说:“太好了,这节是语文课!”那你的心情一定无比快乐,一定会觉得当一名语文师的感觉真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语文课。那么,你会听到更多的学生说喜欢上语文课。  
如何让学生的注意力被你所吸引,将目光集中在你教的课上?这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健所在。我们在讲台上,习惯当主角。其实,孩子是天生的演员,只要有机会,他们都可以成为最佳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的四十分钟,除了正规的教学外,我常把那个被老师们认为是很神圣的讲台让出来,成为他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我让他们上来朗读,让他们上来演讲,让他们上来讲故事……有时候,有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我让他们用课本剧的形式表演出来。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宴子使楚》这篇课文的时候,由于里面讲了几个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我就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小故事,自由组合,上台表演。结果出乎我意料的是,他们不但一字不漏地把主人公的话说出来,还能创造性地即兴表演,惟妙惟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整节课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在这种愉悦的气氛中,他们已经牢牢地记住了课文的内容。这比我们在课堂上的满堂灌,效果要好很多。我们教的轻松,他们学得也轻松。网络上特别流行这么一句话:“哪个少女能抵挡得住赵云的轻轻一笑,哪个少男能抵挡得住赵云的轻轻一枪。”当然这迷人的微笑和美丽的外表是爹妈给的,我们无法左右,但是,那无法抵挡的一枪,却是我们可以后天练就的,但愿每个老师们都能练就这么让学生无法抵挡的一枪。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作者的话:
在真语文大讨论过程中,很多语文课反映出老师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型。这种转型,我想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同步的,多年形成的惯性一定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惯性结束越早,对语文教育事业越有利。如果还是沿着老路走下去,我想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实践比方法学习更重要。方法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我觉得这是当前语文教师在备课、磨课时特别要关注的。现在我们都知道教学内容要选择本体教学内容,要瞄准语言文字运用,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又出现了新的情况:老师的方法规律其实并不符合孩子们的认识规律。因此要从孩子的语文学习情况出发,去认识这个方法规律指导究竟是否有效。
要教语文而非教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的定义是:“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语文课程的这个定义是我们经过了六十多年的波折反复、艰难曲折才认识到的。对于课程标准里面这段话,老师们一定要深入地去理解、领会。王旭明社长对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解释是:“人文性应该凝聚在工具性中。”这句话应该说是充满了智慧,大家一定要深刻地认识。综合课标的精神和王社长的观点,我的理解是:语文课的人文性应该渗透在语文的实践当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语文的实践中感悟人文内涵。下面我来具体阐释。
第一,语文课要从教课文转变到教语文。语文课不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课程,课文只是例子,是学阅读、作文的例子,如果把这个例子放大成语文课的主要目标,课堂就围绕这个目标分段讲读,最后总结提升这堂课得到的启发,那么,这堂课就不是真语文课,而是假语文课。为什么说是假语文?因为用貌似语文的“语文”来代替真正的语文。语文应该是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学语文知识,学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还要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技能,即听说读写的技能。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个基本原理:教语文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方法,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
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是语文课的美丽转身。在真语文研讨过程中,很多语文课反映出老师的转身幅度很大。这种转身,我想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同步的,多年形成的惯性一定会延续一段时间。但是,这个惯性结束越早,对语文教育事业越有利。如果还是沿着老路走下去,我想这条路是走不通的。60多年的实践也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第二,学生的实践比方法规律的学习更重要。这是我们现代语文教学的一大课题。传统语文教学多读多背、死记硬背,其实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经验。当然,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进步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关注、重视方法规律的指导,这是对的。问题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学生语言的积累,绝不能忽视阅读的实践和写作的实践。对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来说,方法规律的学习远不如实践经验的积累重要。小学生处于阅读经验、写作经验的积累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来积累经验,当学生的实践经验积累到一定阶段,再去指导方法规律,效果更好。
我们提倡以认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方法规律的指导是对的,问题是我们对这个方法的实施和运用产生了误解。
认知教学法强调先理解再运用,它在实施过程中是分阶段的:首先让孩子理解这个基本概念,这个阶段以老师讲为主,占四分之一的时间;留下四分之三的时间让孩子在实践当中去正确认识这个概念,通过实践去检验这个概念是不是真的。
第三,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课程。在语文课上,老师不能只关注这篇课文有哪些内容需要认知,还应聚焦于课文有哪些方法值得学习。理解方法的目的是让孩子去运用,运用对孩子来说比理解方法难度更高,因此我们应该在这上面花更多时间。语文老师应该向数学老师学习,数学老师一堂课只教一个原理、定理、定律或公式,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教例题,余下三分之二的时间做题,这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语文课却没有遵循这样的教学规律,始终停在理解上。老师在一堂课里面教了动作、神态、外貌描写,教了总分总等顺序,教了比喻句等修辞,一直是在教新的表达方法。这是在学习语言应用吗?这符合语言课的本质特点,但是违反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实践比方法学习更重要。方法指导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这一条我觉得是当前语文教师备课、磨课时要关注的重点。现在我们都知道教学内容要选择本体教学内容,要瞄准语言文字运用,这是很正确的。但是,老师找到的教学内容,其实并不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没有从孩子的语文学习出发,去认识方法规律指导究竟是否有效。有些老师自以为有用的方法,其实对孩子并不一定有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儿童语言学习的规律去进行指导,重视语言的积累,重视朗读,重视背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适当地进行一些方法规律的指导,强化语文课的实践,这样我们的路才能走得更正。
作者:吴忠豪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真语文高级研究员
本文责编:
微信编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王旭明:我为什么重返讲台上语文课
语言文字报
我为什么重返讲台上语文课
阔别讲台30年以后,我最近又重返讲台,给一年级学生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学习打电话》,给七年级学生上了一堂阅读课《老王》。以我的年龄、经历和资历,再回到讲台给孩子们上课,是想评高级教师职称吗?当然不是。是想获得大师的称号和其他社会声誉吗?当然也不是。不仅不是,而且还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因为毕竟离开讲台多年。那我究竟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我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挑战自己,做这样已经30年没有做的事情呢?
第一,努力探索真语文理念的实践之路。2008年我出任语文出版社社长,由于工作的关系,我开始重新接触中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走进了学校和课堂,了解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取得了很大成就,比如推广普通话和简化汉字,提高全民族母语文化素养等等;还有九年义务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离开学校语文教育也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截至2015年底,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已经达到70%以上……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学校语文教育密不可分。然而,同样毋庸讳言,我国语文教育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社会、家长和学生都不满意。有调查表明,学校中语文课是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而事实上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语文课是占用课时最多、学生学习时间最长、各方面投入最多的一门课,效果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原因很多,我认为,当前学校语文教育最大和最突出的问题是:没有按照语文教育规律教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学校语文教育时时背离语和文的特点,背离教育部颁发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忽视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这既是学校语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学校语文教育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基于此,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2012年底,我们联合全国32所中小学校共同发起真语文大讨论,并发布了《聚龙宣言》。宣言明确语文老师要在本真语文的旗帜下,教真语文,教实语文,教好语文。
《聚龙宣言》提出六条标准。一是语文教学与人生最接近。语文教学塑造学生的心灵,语文教学最该真实、真诚、真情、真切,让我们本本色色教语文,认认真真教语文,使语文回归本真状态;
二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蕴含在工具性中,要紧扣字、词、句、段、篇教语文,贴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需要教语文;
三是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我们提倡在教与学的如下三个方面体现本真语文教学风格:教师要真讲、学生要真学、评价者要真评;
四是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风格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五是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六是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空间。语文教学要在听、说、读、写活动中培养学生自然、健康的表达习惯,自信、创新的心理品质,自由、独立的人格特征。
《聚龙宣言》的提出,是我对真语文理念的理性认识积累。几年来,我努力将这种理性认识通过几十场全国活动、几百堂教学研讨课和真语文大师的现场讲授,付诸实践。
可以说,提出并实践真语文理念,尽自己最大努力影响语文课堂教学,从而动员更多的老师改进存在的问题,是我眼下最大的愿望。经过几年的理论研究和推动,我自己也走上课堂,并把这当作真语文理念的实践模板之一。
第二,我追求的示范课目标是,让绝大多数语文老师可学、能学,有方向、重实效。真语文理念并非我的发明创造,也并非什么了不得的理论,只是针对眼下存在的不足我所强调的语文教育一个方向性问题而已。多年来,特别是真语文活动开展以来,从小学到中学,有不少闻名全国的大师、名师加入并亲身示范,所到之处、所讲之课引发听课老师轰动,成为他们向往和争先模仿的目标。这些真语文大师以他们自己语文教育的实践,有力地诠释着真语文理念,再次说明真语文理念有着厚实的实践基础,但同时我也深深感到,这些大师们的弟子不少,但真正出师并能广泛成为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可行可效之人的,寥寥无几。分析原因,可能有许多,但我想最主要的是大师们的课大都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大师们经过多年历练,从内容安排到环节设置,从授课语言到教学机智都太高超了。我发现,对大师们的精品课,老师们更多的是赞叹和羡慕,有些甚至是有点盲目的简单模仿。这样不仅很难学到精要,而且在方向还没调整过来的情况下会越学越糟。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几年来,我们通过真语文活动虽然也或发现或培养了十几位中青年老师,如王丽华、钱娟、焦丽辉、徐俊、欧鹏举、孟庆宇等,但还是没有解决大面积、多人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问题。换言之,普遍提高老师们的教学水平还是一个瓶颈。看来,用名师引路推广的办法很有局限性。为了引导老师首先解决方向性的问题,也为了给老师在“从地到天”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阶梯,我拿出了自己的示范课。打个比方,大师们讲课是为了“抛玉引玉”,而我讲课旨在“抛砖引砖”,所谓“砖”就是真真实实、可学可效的真语文课,每一位语文老师先当这样的“砖”,再向大师们“玉”的方向努力。因为,毫无疑问,绝大部分语文老师都成为大师不仅不现实而且不可能,而绝大多数老师像我这样实实在在上语文课,则是完全现实和可能的。
第三,我心中的语文示范课是,努力体现“依课标、持教材、重学情、可检测”的特点。我认为示范课的标准是:一定要是真正的语文课,是符合“课标”要求的语文课;是符合“课标”要求且与使用版本教材相一致的语文课;是学生当堂有所学可检测、至少会做课后练习的语文课。我追求的示范课目标是让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可看、可学、有抓手。示范课的重点,是给老师们指明方向、提供路子——无论是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刚刚工作的年轻教师,都能沿着一个共同的方向前进。我心中的示范课立足于用教材,以课文为例进行语文教学。所谓用教材,至少应该包括在讲完一课书以后,学生当堂会做课后练习。
我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设计自己的示范课,不追求精彩和掌声,而强调扎实的效果。我坚定地认为,公开课或者示范课应该是平常课堂教学的样式,而不是作秀。无论是语文教学大师、语文教学名师,还是普通的语文老师,都不是表演艺术家,更不是“角儿”;同样,听课老师都不是捧“角儿”的,更不应该成为追星族。一句话,真语文教学的现场不应当是戏场和明星秀,而应当是实实在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课堂。
第四,我的示范课努力实践着钱梦龙先生提出的“三主”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钱梦龙先生当算我敬佩的当代语文教育大师中的一位。钱先生对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的贡献将在日后愈发突出地显现,尤其是,语文课要训练学生,这是钱先生的重要贡献之一。我努力将这“三主”原则在语文课堂上落实,在教学环节中实现。所谓“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语文课上的作用一定要体现出来,不是说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真语文课,也不是教师让学生一会儿动、一会儿搞表演就是发挥了主导作用。教师要真正地引导学生通过字、词、句、段、篇来学习语和文。所谓“学生为主体”,就是一定要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体,强调语文课上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课上成学生学语文的实践课,这才是主体性的内涵。所谓“训练为主线”,就是要在教学设计中将学生的语文知识点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一堂课不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要有意识地设计和实现一堂课的训练点,并进行效果检查。在这两堂课中,我始终让学生听说读写,尽可能减少自己的话语表达(尽管实现得并不完美),训练学生的语文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第五,我的一年级示范课为什么选口语交际课型?这要从这几年真语文活动的推广说起。我在这几年的真语文推广和研究中发现,几乎所有我问到的学生都没有上过口语交际课,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七年级。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是五大板块之一,从小学到中学的各学段,既有学段要求,又有总的目标要求,但中小学校普遍未开设口语交际课。分析起来,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口语交际不考试,又比如有老师认为口语交际可以放到课文学习中,还有专家认为口语交际就不该是课堂教学内容。然而,按照现行的“课标”要求,给学生专门上口语交际课恐怕是学校语文教育当中躲不过去的,况且,口语交际无论对语文教育内涵来说,还是对学生实际生活需要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对口语十分轻视,提高中小学生口语交际水平迫在眉睫。
我在一年级口语交际课《学习打电话》的教学设计中,按照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读书,明确打电话的要求,并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打电话、会打电话、爱打电话。从问候到求助,最后到祝福,还有突发情况的电话求助等,我将几种打电话的方式渗透其中。在教学中,我还力图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语文教学中,比如一位同学没来上课,其他同学要关心,将关心他人的品质渗透进去;再比如,引导学生用打电话的形式为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送去祝福,将尊老的美德渗入其中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在他们基本掌握了祝福话语后,我戴上父亲的面具要求他们用别人没说过的话祝福“爸爸”,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学生热情很高,有说祝爸爸长命百岁的,有说祝爸爸减肥成功的等等。现场气氛热烈,引得听课老师开怀大笑,这再次说明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的诉求,关键是老师如何启发、引导、调动和不失时机地进行知识传授。
之所以选择口语交际课《学习打电话》做示范课,还因为在这几年的真语文活动中,我发现很少有小学老师讲口语交际课。我讲完后,现场听课的钱娟等老师表示,他们也要讲口语交际课,我特别高兴。
第六,我的七年级示范课为何选《老王》?老师们普遍觉得作家杨绛的《老王》一课难教,学生不容易把握,选择《老王》就是力图实现我一直倡导的深文浅教、长文短教的理念。我一向认为,真正的语文老师不应过分在乎文本、强调文本内容,而应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文本,都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要求给出一个或几个知识点,让学生一课一得。
按照教材要求,我把《老王》当作复杂的以记人为主的记叙文来讲,这实际上就降低了教学难度。我从题目入手,说明“老王”是一个词组,旨在将语文知识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中,我让学生把速读和精读结合起来,旨在训练学生学习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速读时,我让学生标出自然段落和故事、人物的结局;精读时,我把课文后边练习的题目分解成三个问题,让学生边读边思边答。在分析问题时,我让学生从结构入手,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将记人和感受相结合,为今后学习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奠定基础。在分析课文时,我按照课后练习要求,牢牢抓住五个关键句和最后一段,让学生把五个关键句的含义批注在课文中,最后重点分析了“愧怍”的含义,还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即知识分子的自省精神渗透其中,旨在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教育。
第七,我的示范课强调方向、目标和可行可效性。上了这两堂课,我个人有很多收获,亦有很多反思。我以为,无论是教学环节安排,还是课堂教学机制都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老王》一课,最后的环节存在比较明显的灌输痕迹;在面对学生茫然、学习兴趣调动不起来的情况时,还缺乏应有的、特别是老教师们娴熟的教学技巧。尽管我反复强调学情,也反复提醒自己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但深入到真正的教学现场,我还是始料未及,可见对于一个语文老师来说,根据学情的变化调整教学内容听起来多么容易,做起来又多么不容易啊!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自己上的这两堂课是真语文示范课。
既然不那么成功,为什么还叫示范课呢?主要原因是我在这几年的真语文活动中,听到和目睹太多这样的课:老师们用精巧的设计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安排各种各样的“小动作”,使这堂课看上去不那么闷,却背离了语文教育的轨道,上成了思想政治课、音乐课、历史课,或者什么都不像的“四不像”课。换言之,当下不少语文老师,要求进步和改变的欲望强烈,恨不得一下子就达到他们敬佩的大师们的境界,于是在怎么提问、怎么激发兴趣、怎么设置悬念上花足了功夫,却不在大的方向上,比如语文课应该上成语文课这样带有方向性的问题上下功夫。
退一步说,灌输式教学当然不好,但灌输式的语文教学要比非灌输式的非语文教学硬带上语文教学的帽子好得多。况且,有些语文知识点和必要的教学内容灌输一点也无可厚非。同时,灌输也需要一定的语文能力,这样比没有能力的不灌输强许多。
毫无疑问,我的示范课存在很多不足和毛病;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我的示范课是一堂真语文示范课,也是一堂真正的语文示范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绝大部分语文老师只要用心学、真心悟,很快都能达到我的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才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语文大师。打个也许不恰当的比方,我是一个个子并不高的人,希望更多的语文老师踩在我的肩膀上,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名师。
第八,之所以上示范课,还因为作为教材编写者,拥有了一线教学的感受和体会,才有可能把教材编写得更加符合教学实际。按照教育部相关要求,从2014年开始,我参与并担任语文版修订教材的主编。在修订工作中,考虑到我国教材编写的实际,我特别强调对选文本着“三个不动”的原则,即重大重要题材的选文不动;涉及爱国、英雄人物和重要历史人物的选文不动;在历史上有重要影响作者比如鲁迅等的选文不动。同时,把修订的重点放在练习题、口语交际和写作,以及综合性学习的题目设计和内容要求上来,将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融入教材修订中。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在语文教材的修订过程中,我深深感到,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呈现在教材中多么重要,又多么不容易;我还深深体会到,一位编写者拥有课堂教学经验,对于课后练习设计等教材编写具体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一方面努力挖掘自己曾经的教学工作经验,尽可能地开辟阵地、创造条件、鼓起勇气走上讲台,增加自己上讲台的新鲜感受,以便更好地反哺到语文教材修订中;另一方面,又动员语文出版社小学部主任、中学部主任和几位年轻编辑尽可能走上讲台。上过课的年轻编辑们一致认为,走上讲台的切身感受让他们对如何编好教材、服务一线有更深的理解。
一句话,我之所以走上讲台,还有一个考虑就是为编写和修订教材服务,也为验证自己编写和修订的教材是否符合教学一线的需求服务。把这两个方面做好,才真正实现了为语文老师服务的目标。
第九,目前教材编写者中上课者寥寥,我建议更多的教材编写者走上讲台。我之所以上讲台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借此带动更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包括教师、教材编写者,特别是语文教育研究者走上讲台,接触实际。从当前实际看,一些教材编写者脱离教学一线,或者根本不了解教学实际,设计的练习题和其他内容很难发挥出指导作用,这无疑增加了语文教学的难度。最近,社会各界十分关注语文教材篇目的选择。其实,稍稍了解教材编写业务的人都清楚,选文固然重要,如何设计练习和其他内容同样重要。换句话说,教什么重要,怎么教也同样重要。怎么教就体现在选文之外的教材内容中,包括练习、口语交际、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设计。遗憾的是,这些内容的设计还未得到广泛重视,也未被语文教学界所重视,这是我们应该努力改进的。我想,改进的重要措施和办法之一就是紧密联系教学实际,精心设计选文之外的其他内容,这无疑对教材编写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作为一名教材编写者,愿意在这方面努力实践,增加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直观感受,提升多方面的素养,努力打造一套老师们喜欢用、用得上和用得好的语文教材。
第十,几年来,听了数百节中小学语文课,尤其是自己上了几次示范课后,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全国语文老师共通的语文教学之路应该怎样走?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首要的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课标”和教材要求,老老实实地用好教材、上好每一堂语文课。据我所知,全世界的母语教育中,如我国语文教学这样流派众多、大师众多、教学研究活动众多的“三多”现象,极为罕见。然而,我们的母语教育水平却并未列于全球之首,反而是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语文课堂教学,更可以说是门派众多。个中缘由可能有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相当多的人认为语文课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没有标准,也没有规矩,没有刚性要求,也没有检测手段,这其实是一个误区。我认为,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有其内在的规律,有国家标准,也有教材要求。最基本或者说最合格的课程是按照国家制定的“课标”和教材要求,老老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宪法”,按照“课标”要求上好语文课是对每一位语文老师最基本、最起码,也是最根本的要求。怎样才算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天马行空、随意评说,也不是花样翻新、人云亦云,而是用“课标”这个准绳来衡量。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看,语文教学哪里需要那么多流派,哪用得着那么多的解读和演绎,最基本的就是这点核心的东西,牢牢把握核心,根据教学实际调整和变化,以不变应万变,以教学规律指导各种教学现象,不是挺简单的吗?我的示范课正是想在这方面做出一点尝试,告诉老师们什么是语文课最基本的方法,什么是母语教育中最该记住的原则,仅此而已。
我为什么上语文示范课,可以说出来的理由还有很多,限于篇幅不能展开,如果归纳起来,最根本的就是:我对作为母语教育内容之一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深深的热爱,以及对当下语文水平不尽如人意的深深的担忧。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多次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培养爱党爱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刘延东同志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15周年暨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6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语言文字事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她说:“扶贫必须先扶智,扶智从用通语开始,强国必须强语,强语助力强国。”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杜占元同志要求全国语言文字工作者把学校教育当作重要阵地,在学校语言文字教育方面,多想些办法,努力创新。我自己作为一名语言文字工作者,努力践行中央各级领导提出的要求,努力不负使命,这是我走上讲台最大的精神动力。
刚刚落幕的里约奥运会,被国人关注的不仅仅是冠军,还有一位非冠军获得者傅园慧,我们从习惯以单一方式表达的运动员中发现了一个语言特别幽默、表情特别丰富、情感特别真实的女孩子,这其实不应该是个例,而应成为普遍。因此,“傅氏表达”成为个案,被全民热议,从一个角度说明我们的语文教育亟须改变和提高。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诗经》开始算起也有两千多年,这联系着文明的纽带就是汉语言文字,就是我们的母语。在我们的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又有多少智者交锋,还有数不清的能言善辩者,这是文明,也是文化,更是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今天我们要讲好中国故事,更需要从娃娃抓起,从母语教育开始,从上好每一堂语文课开始。带着这样的情怀,带着自己多年来对学校语文教育的研磨和听了几百堂语文课的深切感受,带着每一次真语文活动后许多语文老师的疑问、期待和求索,跟着真语文大师们的脚步,我重返了讲台。说实话,我深知重返讲台上课十分艰难,其效果究竟有多大,也有许多未知数。感谢众多学校老师们的支持、鼓励以及批评,这既使我温暖,又使我清醒。我将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为我国学校语文教育事业“知行合一”做出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王旭明
语文出版社社长、真语文总策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语文课上作文6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