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向导』球虫病,无限大究竟有多大对家禽危害有多大

环境因素与鸡球虫病 - 疫病防治 - 中国养殖网
客服热线:010-
环境因素与鸡球虫病
&&&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对该病的防治主要有药物防治法和疫苗控制法。在鸡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上,温度和湿度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疫苗免疫的成败。
&&& 一、温、湿度对球虫病爆发和流行的影响
&&& 为了给鸡的生产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现代集约化养鸡场一般都采用封闭式鸡舍。由于封闭式鸡舍外围护结构的阻挡作用,舍内外空气环境相差很大,光照、风速低于舍外,而温度和湿度则比舍外高出许多。这一方面是由饲养管理过程中造成,而更主要的则是由鸡体自身造成的。因为鸡是恒温动物,其体内的代谢产热必须通过组织传导和血液循环的对流作用带到皮肤和呼吸道表面,并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的方式及时排出体外,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由鸡体排出的水汽量,与鸡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高低成正比。据测定,当舍温为24摄氏度、相对湿度60%―70%时,11―30日龄的肉仔鸡每千克活重每小时可排出可感热33.91焦耳,排出水汽6.3克;1000只产蛋鸡在3.9摄氏度时每小时可呼出水汽2.86千克,26.7摄氏度时可呼出6.49千克。
&&& 封闭式鸡舍鸡群的周转,一般都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密度大,个体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少。这种管理方式,也为球虫卵囊的发育和球虫病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 鸡球虫的生活史属直接发育型,经过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裂殖生殖和配子生殖在宿主体内进行,孢子生殖在外界环境中完成。以柔嫩艾美球虫为例,孢子化卵囊被吞入鸡体后,先在肌胃和十二指肠脱囊,释出子孢子,然后侵入肠上皮细胞进行第一、第二代裂殖生殖,这一过程为无性发育周期,需时4―5天。第二代裂殖体成熟后破裂释出裂殖子,转入配子生殖,最终形成后代球虫卵囊,此过程为有性生活周期,需时2天左右。卵囊成熟后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球虫卵囊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孢子生殖,经1天左右发育成孢子化卵囊。
&&&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卵囊的发育,高温、干燥的环境则不利于其生存。在气温22―30摄氏度,且雨水较多的季节,鸡球虫病最易流行,而当气温低于20摄氏度和空气较干燥时,因卵囊孢子化不良,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
&&& 正因为如此,在集约化养鸡场,球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尤其是15―50日龄的雏鸡,其发病率可达50%―70%,死亡率约为20%―30%,严重时可达80%以上。
&&& 二、温、湿度对球虫疫苗免疫的影响
&&& 为了摆脱抗球虫药耐药性及药物在食品中残留的影响,利用疫苗免疫预防球虫病,得到了广泛的采用。但是,疫苗免疫的成败,同样与温、湿度关系极大。
&&& 1.球虫苗对温度较敏感,冷冻会因卵囊破裂而致免疫失败,温度过高也会使卵囊代谢旺盛,营养消耗过快而致有效期缩短,免疫低下或失败。高温和冷冻都将杀死疫苗,故球虫活疫苗必须保存在2―8摄氏度下,使用时所用稀释液应在20摄氏度左右。
&&& 2.球虫活疫苗的免疫方法目前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及喷雾法等,以滴口法为佳,可确保100%免疫,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方便;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对种鸡场不适用;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免疫方法。无论哪种方法,免疫接种后的饲养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球虫卵囊孢子化的最适宜条件是温度20―28摄氏度,湿度大于20%。垫料太干,球虫卵囊不能孢子化,鸡群得不到反复免疫;垫料太湿,卵囊泡子化的数量太多,易使免疫力尚未充分建立的鸡群引发球虫病。因此,上层垫料的最佳湿度是25%―30%。
&&& 三、鸡舍温、湿度的控制
&&& 由于温度和湿度在鸡球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上具有重要影响,在日常管理中,应当注意对鸡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特别是空气湿度。控制鸡舍内温、湿度应从多方面着手,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 1.及时清除舍内鸡粪。成熟卵囊由肠道排出存在于鸡粪中,经1天左右发育为感染性卵囊。此时,即使鸡舍内空气湿度较低,但来自鸡粪中的湿气足以满足球虫卵囊孢子化过程对湿度的需要。坚持及时清理舍内鸡粪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即可切断或减少球虫病在舍内传播的机会。
&&& 2.垫草的鸡舍,由于草内温度高、湿度大,有利于球虫卵囊的生存发育,易使雏鸡爆发球虫病。因此,要注意保持垫草的干燥,对湿污部分及时更换。
&&& 3.保证自动饮水器等供水系统功能良好,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在满足鸡的生理及饲养管理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压缩舍内用水量。
&&& 4.保证通风系统功能良好,及时地将鸡舍内过多的水汽及污浊空气排出。如果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使舍内氨气、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可促进球虫病的发生,有时甚至是发病的直接原因。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Tags:责任编辑:
【】【】【】【】【】【】【】 【】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微博:
[责任编辑:]
评论技术行情新闻浅谈家禽球虫病
& & &在养禽生产中常遇见的球虫病是艾美尔属的球虫及部分隐孢子虫属引起的。象许多寄生虫病一样,机体在接触病原后能迅速的产生免疫力,并产生对再感染的保护性,球虫病大多只是幼年动物的疾病。但遗憾的是禽类艾美尔球虫各个虫种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再次爆发球虫可能是由不同的虫种引起的。而且现在的养殖讲究规模化和封闭式饲养更是使这种生活史短,直接发育的疾病更难控制。而且常规的消毒和防疫基本上无效。
1. 球虫的生活史
& & 第一天:当卵囊(感染性的卵囊含四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含有两个子孢子)被机体摄入后,卵囊壁在肌胃中被碾碎,释放出孢子囊。孢子囊进入小肠后在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盐的作用下释放出子孢子。子孢子进入上皮细胞或者上皮间的淋巴细胞。第二天:子孢子进行第一代无性繁殖,转化为第一代裂殖体。第三天:第一代裂殖体崩解,形成第一代裂殖子。第四天:第一代裂殖子经过第二次无性繁殖,转化为第二代裂殖体。第五天:第二代裂殖体崩解释放出第二代裂殖子。2~5 天是无性繁殖阶段可引起细胞浸润、增厚和组织炎症等病理反应。以球虫毒素和破损的球虫壁为主。第六天:第二代裂殖子发育成大小配子,小的能运动的配子与大配子
结合,形成合子,合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后成为卵囊。逐渐形成血痢。第七天:卵囊从肠粘膜中释放出来,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此往返形成一个感染周期。
& & 已经报道的艾美尔球虫有九种,他们是毒害、柔嫩、堆型、巨型、变位、布氏、和缓、早熟、哈氏等九种艾美尔球虫。其中以前六种常见。有助于球种鉴定的特征包括:在肠道内的病变部位;肉眼病变的性质;卵囊的大小、形态和颜色;裂殖体和裂殖子的大小;被寄生的细胞类型;纯种的免疫原性;孢子化过程的最短时间。
A堆型艾美尔球虫大体病变
& & &轻度感染局限于十二指肠袢,病变可从浆膜面上观察到,有横纹状的白斑,外观 & & 呈梯形。肠道苍白,有白色液体。严重感染时肠壁增厚,斑块融合。因为其导致小肠吸收能力的下降,而导致血液和皮肤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丧失,导致的外观苍白。蛋鸡产卵量下降。
B布氏艾美尔球虫
& 该种易发生在小肠下段,通常自卵黄蒂至盲肠连接处,通常易与柔嫩艾美尔球虫混淆。
C巨型艾美尔球虫
& & 该虫种一般寄生在小肠中段,从十二指肠袢一直到卵黄蒂附近,但在严重感染时可扩至整个小肠。在小肠中段常见丰富的橙黄色液体和粘膜。小肠松弛,充满液体。
D毒害艾美尔球虫
& & &其病变部位与巨型相似,由于其繁殖力低,故大多见于较大的鸡。到感染后的第四天,小肠气肿,粘膜增厚,肠腔充满液体、血液和组织碎片,从浆膜面观察在感染的病灶区小的白斑和红色淤点。严重感染时,病变可以扩展至整个小肠,引起肠管肿胀和粘膜增厚,从剖检的尸体小肠浆膜面上看,病灶为白色和黑色,呈&盐和黑胡椒&的外观。
E柔嫩艾美尔球虫
& & &它是鸡球虫中致病力最强的一种球种。裂殖体在固有膜的深部发育,因此当裂殖体成熟释放出裂殖子时,导致粘膜发生严重崩解。死亡发生快,一般在感染的5~6 天。急性感染时从出现症状到死亡仅仅几个小时。对增重的最大影响见于感染后第七天。由于脱水引起的体重下降可迅速得到恢复,但生长将落后,真正的死亡原因尚不清楚,但中毒因素是值得怀疑的。感染后四天出血明显可见,盲肠高度肿大,肠腔中充满凝血和盲肠粘膜的碎片。到感染后6~7 天,盲肠芯逐渐变硬和干燥,最终通过粪便排出。上皮更新至第十天可以完成。严重感染是形成致密的纤维化组织。
3. 流行病学
& & 鸡是上述球虫的唯一天然宿主。刚出壳的小鸡由于小肠内没有足够的胰凝乳蛋白酶和胆汁盐脱去孢子囊,有时对球虫无完全易感性。一般易爆发于2~6 周龄。0.5~2 月龄雏鸡最易感。鸡球虫病对雏鸡和育成鸡的危害十分严重,15~50 日龄的雏鸡发生率高,死亡率可达80%以上。耐过的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成鸡多为带虫者,增重和产蛋受到一定影响。球虫的卵囊抵抗力非常强,在土壤中可以保持生活期达4~9 个月,在有树荫的运动场上,可达15~18 个月,当气温在22℃~30℃时一般只需要18~26 小时,就可能成为感染性卵囊。卵囊对高温和干燥的抵抗力较弱。摄入有活力的孢子化卵囊是唯一的天然传播方法。粪便中的卵囊经过2天的孢子化过程逐渐发育成感染性卵囊。虽然没有中间宿主,但是卵囊可以通过不同的动物、昆虫、污染的设备、野鸟和尘埃而机械性传播。当存有带虫鸡(传染源)并有传染性卵囊时,就会暴发球虫病。发病时间与气温、雨量有密切关系,通常在温暖的月份流行。室内温度高达30℃~32℃、湿度80%~90%时,最易发病。
& & &急性型病程多为2~3 周,多见于雏鸡。发病初期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不爱活动。食欲废绝,鸡冠及可视粘膜苍白。逐渐消瘦。排水样稀便,并带有少量血液。若是盲肠球虫,则粪便呈棕红色,以后变成血便。雏鸡死亡率高达100%。慢性型多见于2~4 个月龄的雏鸡或成鸡。症状类似急性型,但不大明显,病程也较长,拖至数周或数月。病鸡逐渐消瘦,产蛋减少,间歇性下痢,但较少死亡。死鸡消瘦,粘膜和鸡冠苍白或发青。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污染,往往带有血液。
& & &本病多发生在温暖季节,以3 周龄及1.5 个月龄的雏禽易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病雏衰弱和消瘦,鸡冠和粘膜苍白,泄殖腔周围羽毛被粪便所粘连,运动失调,翅膀下垂,排出血便,剖检时可见盲肠和小肠有病变。根据这些特点,即可怀疑为球虫病。最后诊断,要检查出虫卵。检查方法是:取少量病鸡肠病变粘液,放在清洁的玻璃片上,滴上生理盐水混匀,盖上盖片,镜检。
6. 治疗及防控
& & &要控制球虫病,特别是小肠球虫,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其次是要控制住细菌感染;再次是补充维生素,特别是VK、VB 的补充。配伍案例:地克珠利配合妥曲珠利连用4 至5天。地克珠利作用于球虫的第一代裂殖体,具有广泛的抗虫范围,尤其是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艾美尔球虫具有广泛的作用,抗球效果优于莫能菌素、氨丙林等。但是其半衰期短,需要连续用药4天以上,每天用3次以上。妥曲珠利抗球谱广,尤其是对孢子发育的第二代裂殖体作用效果明显,与地克珠利形成二元用药,确保疗效。此外,饲养坏境及机体抵抗力是成功控制、预防球虫病的重要因素,具体措施为:1.鸡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及时清除粪便及潮湿的垫料;2.饲槽、饮水器、用具和栖架,要经常洗刷和消毒,减少感染机会;3. 饲料中应保持有足够的维生素A和K,以增强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生物降解技术原因/什么病-鸡病营养代谢病诊断与防治
||||||||||||||||||||||||||||||
鸡病问题问答: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生物降解技术
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及生物降解技术-----作为中国蛋鸡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多年从事对霉菌毒素的研究。在他的这份报告中,详细分析了中国霉菌毒素的污染现状,霉菌毒素对家禽的危害,以及有效的解决方案。计成教授分析了吸附剂对霉菌毒素的处理效果,同时提出了生物降解的解决方案。他的研究团队针对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等进行了生物降解的研究,并取得一些显着成果。畜牧导航:&&&&&&&&&&&&&&&&
上一篇文章:
&&&&&&&&&&
&&&&&&&&&&
&&&&&&&&&&&&
&&&&&&&&&&&&
全站分类导航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氨气,究竟对家禽有多大影响?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 & 摘自: 蛋鸡养殖技术联盟 &
  “张老板,你感觉鸡舍内气味呛鼻刺眼吗?”向导在鸡舍内问养户,张老板会心一笑没有回答,“这样的鸡舍,你就不愿意待,你让你的大兵们一天24小时吃(吃料)、喝(喝水)、拉(排粪)、撒(撒欢)、睡(休息),还得给你快速长肉,你想鸡会咋想?”向导继续问,张老板仍旧会心一笑,没有作答。向导在鸡舍内待了不足半个小时,呛鼻刺眼而无法继续观察,张老板早就不愿意跟随向导深入鸡舍,而一直停留在鸡舍门口。向导真是不知该如何和他沟通,于是今天向导就来谈谈鸡舍氨气的问题,以供养殖同仁掌握和了解。
  ■ 家禽舍内氨气的产生的途径
  1.家禽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尿酸分解产生氨气
  尿酸是家禽排泄物中氮的主要存在形式,了解尿酸的分解代谢对于理解排泄物中氮代谢具有重要作用。尿酸在尿酸氧化酶的作用下被氧化,脱掉二氧化碳,生成尿囊素,尿囊素通过尿囊素酶水解生成尿囊酸,尿囊酸再通过尿囊酸酶水解而生成尿素和乙醛酸。尿素在微生物脲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氨气。
  2.家禽的排泄物分解产生氨气
  禽类的消化道短,消化率低,有20%-25%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而随排泄物排出体外,其中部分含硫蛋白质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被可被微生物分解,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从而污染舍内的空气。
  3.微生物发酵产生氨气
  养鸡场内,尤其是肉鸡养殖过程中一般以锯末、稻壳、木屑及干草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作为鸡舍内的垫料,当舍温和湿度过高时,潮湿的垫料与排泄物混合发酵,也能释放出有害气体。
  另外,鸡舍空气中漂浮着大量粉尘,而粉尘上附着大量微生物,能够对粉尘中的有机质进行不断分解产生氨气。
  此外,饲养密度过高,通风换气不良,鸡舍内相对湿度过高等一系列因素均可导致舍内氨气浓度的进一步上升。一般来说,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5%之间。超过80%时,尤其是高温高湿的空气环境下,鸡舍内的墙壁、垫料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会发生霉变及腐烂,产生各种有害气体,严重危害家禽的健康,给养殖企业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
  ■ 氨气对家禽的危害
  氨对于生物机体来说是一种有毒物质。特别是高等动物的脑组织对氨极为敏感,血液中的氨浓度达到1%的就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Wathes等(2000)报道了现在设定的25ppm的氨气浓度极限是针对人类而言的,而不是从动物健康角度设定的。氨气对机体的危害主要有刺激眼和呼吸系统粘膜,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影响采食量、食物转换效率和生长率等。
  1.诱发呼吸道疾病
???????????
本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Copyright ◎& 2011   博亚和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疆究竟有多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