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是主观的?还是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

量子力学的诡异特性否定了世界的客观性??? | 谣言粉碎机小组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1250484人加入此小组
经常能看到这种论断,即使是科普书籍也往往持这种说法的居多。双缝实验和薛定谔的猫被好多人视为否定客观世界,支持主观意识对世界影响的证据,这一般是哥本哈根学派解释。我认为既然是实验得出的论断,那是不随实验者意志为转移的,这显然正是世界乃客观存在的有力证据。至于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我想难道就不是人类观测产生扰动所造成的吗?要知道,人类无法直接观测,只能通过仪器检测,由于量子质量极小而且很诡异,很可能稍微的一点点影响就会造成量子特性产生偏差。大家怎么看?有没有关心量子力学最近20年动态的朋友,现在科学界普遍怎么解释这种薛定谔猫现象的?
+ 加入我的果篮
测不准原理严格说叫不确定性原理,不是由于测量手段不精确造成的,而是量子的内在性质。从实验上讲,先测位置还是先测动量结果是不同的。从数学上讲,也就是位置算符和动量算符不可对易(不满足交换律),对易以后的差值就是普朗克常数。量子力学没有否定客观性,而是否定了定域实在性(即光速限制和世界的实在性不可能都对)。这在爱因斯坦和波尔开始就在争论,即所谓的EPR悖论。现在的实验已经可以达到验证EPR悖论的地步了,结果是波尔胜。客观世界不是定域实在的。但也有隐变量等解释可以保留定域实在性,但远非主流。
引用 的话:不是否定不确定性,而是否定主观意识创造世界,宇宙万物不存在的论断我觉得你理解有点问题,当然上面那位说的也对,我是学过量子论,本科研究生两遍,但毕竟不是直接对应的专业,可能理解存在偏差。我个人理解是量子论从没否定世界的客观性,它否定的是定域实在性。近几十年来的实验一再证明贝尔不等式成立,也就是粒子间存在超距作用,也一再证明了观测确实结果产生影响,这一点请百度延时选择实验。这两点确实完全违反了我们的常识,但是这并没有否定客观性。其实在相对论里面并没有限制光速是上限,相对论只是限制了信息的传递不能高过光速,而处于纠缠态的粒子是不能传递信息的(至少目前理论下不行),所以也谈不上有多么离经叛道。
等他真能否定再说,现在很多情况都是神棍没整明白究竟咋回事儿就生拉硬扯
引用 的话:先倒空你的杯子很多年前,某地出了一个自认为才华横溢、智慧无上的文士。每当听见谁说起某某禅师如何如何,他就满脸的不屑,心想那些人只不过是群和尚,连大千世界都没见识全,再能耐又能怎么样?但是后来,听多了人.凭空要求别人“倒空杯子”是什么意思呢?我觉得,如果想要求别人倒空杯子,先得证明你现在的东西比别人杯子里的更有道理、更有逻辑,尤其重要的是——更符合现实,然后才有资格要求别人“倒空杯子”。不是随便搞些空中楼阁就能居高临下的让别人“倒空杯子”的。我现在让你“倒空杯子”,全盘抛弃佛家内容,灌输现代科学体系,你愿意无条件遵从吗?——现代科学体系还是建立在实证基础上,可信度远远超过佛教教义呢!张口就让别人“倒空杯子”,而不是先搞清楚彼此的杯子里装的是什么货色,其实就是想绕过从实证出发、从严格逻辑认证出发的诚实态度,才能躲避自己所持观点的缺陷,实际上就是“盲目相信”的接纳手段。就算我把自己的杯子倒空了,也不会随便搞点不靠谱的装进去,仍旧要以实证和逻辑为标准,才能脚踏实地的学习新知识;在这种严谨态度面前,你所提倡的佛家教义仍旧无所遁形,要被阻挡的——就像滤网过滤出杂质一样。除非你反对实证逻辑。
引用 的话:
或许是吹牛,但很可能我的科学知识比你多。我物理系毕业,做电子产品设计很多年。你呢?你现在讲的是佛教,不是你的专业。而且,“做电子产品多年”说明你是技术应用人员,你自己也说了“做理论的和做应用的,本来就是两拨人”,何况遍地皆是的工程技术人员。不是我故意鸡蛋里寻骨头, “做电子产品”和你提及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物理学有多大关系呢?感觉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 倒空杯子,不是让你放弃立场接纳,而是先耐心听别人的内容,找出破绽。物理的前沿,往往就是很多假设性理论,每一个反驳者做的就是按照对方的假设,做合理性的推导,得出荒谬的结论来,从而推翻对方的结论。而不是强求对方的术语和结论和自己一样,不一样的地方要对方来解释。佛家说的“倒空杯子”比喻,本意是放下自己的想法接纳别人,反映了“盲目相信”的宗教态度,与逻辑实证的科学态度根本不同;你说的“先耐心听别人的内容,找出破绽”是常见科学讨论的态度,和佛家的“倒空杯子”比喻不是一回事;如果你是这个意思,那大家一直就是在讨论和分析道理,挑出你的错误,你何必还要专门提出“倒空杯子”呢?物理学的前沿,的确有很多假设性理论,但也都是建立在严肃、谨慎态度之上,没有云山雾罩的东西,更没有给科学捧臭脚的佛门怪论的位置。至于“强求对方的术语和结论和自己一样”,只是你自己的感觉,在别人看来,有共同标准是展开讨论的基础,否则鸡同鸭讲,咱们不是浪费时间?何为“共同标准”和“共同基础”?很简单,符合现实,即“实证”;你是中科大物理系的高材生,应该不会不知道现有科学体系是如何建立的吧? 我们这里,很多人就是非常省事,从来不试图综合各种素材来尝试建立自己的理解或理论。《[第一推动丛书]【第四辑】4.1果壳里的60年》,这应该就是果壳网的这个果壳的来源,不知道又有几个人认真看完过这部书?一位朋友说“缸中之脑、忒修斯之船我都曾独立的提出来过”,我不知道他是否明白为什么要有这些个10大思想实验?这些都是引子,让我们去思考人到底是什么,而不是脑筋急转弯或“老婆和妈妈一起掉进水里”这类无聊话题。你看过时间之箭这类的书籍吗?现代科学,其实也是建立在很多假设上的,比如时间,到目前为止其实完全没有定义,空间也是如此。危急关头心无旁骛时,为什么人会爆发超能力量?什么火中妇女救出装满水的水缸,例子多得很。我以前有过看武打小说入迷的情况,天黑了都完全不知晓,等到有人提醒之后才恍然发现,再回头看书发现确实已经看不清了。但之前确确实实看到清清楚楚。 这个世界,不符合一般理解的地方很多。量子理论只是一个大的突破,所以当年才会有很多科学家自杀,因为世界观完全被摧毁了。不过我们普罗大众是安全的,没有人会为了缸中之脑而恐惧,只会对庄周梦蝶斥之为做白日梦而已。你反复提到的《第一推动力丛书》是国内现有最有影响力的科普读物。但是,这套书是给普通人看的普及读物,面对的是三教九流、引车卖浆者,喜欢科普知识的人多有读过,我虽然学识浅薄,不能通读(当然也不会去通读,真有学习的心,有一些更好的选择),早年好歹也看过些,下面是我书柜里的几本,不敢说“读懂”了,更不指望靠这些书建立“专业物理”水平,只是闲读。这些科普读物不是什么宝贝,也不值得不断用来拷问大家,从这些书里也看不出什么颠覆科学、推崇佛教的高见,若有人真的看出什么奇葩的高论,八成是反映了他自己的内心渴求。
(C)2016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量子力学中决定论的恢复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量子力学中决定论的恢复
上传于||文档简介
&&本​文​回​顾​了​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分​析​了​量​子​力​学​发​展​过​程​中​的​佯​谬​解​释​的​哲​学​斗​争​,​从​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观​察​量​子​力​学​发​展​与​哲​学​的​辩​证​决​定​论​关​系​,​并​从​量​子​力​学​理​论​的​成​功​来​分​析​决​定​论​的​归​属​问​题​,​认​为​决​定​论​在​理​论​架​构​和​实​体​验​证​的​角​度​上​已​经​被​恢​复​了​。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压力是什么主观存在还是客观存在?
渣渣KE29SD7
我想客观只是导火线,最大的压力应该来源于主观.下面是关于压力的解释:压力分精神与物理两个领域的定义.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观题和客观题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