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可不是什么幺蛾子时候都读作“幺”了

为什么1可以读作yao?
茶色古道00131
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在军事上广泛运用,各军兵种无一例外.特别在炮兵通讯中大量使用,由于军队中人员来自山南海北,口音有所不同.作战和训练时大量与数字打交道:方向多少?距离多少?坐标多少?都离不开这十个数字,来不得半点差错,弄不好打到自己人头上.于是约定俗成,数字军语使用中改动了1(幺)、2(两)、7(拐)、9(勾)、0(洞),3、4、5、6、8读音未改.十个数字 念成:幺、两、叁、肆、伍、六、拐、八、勾、洞.如此这般改动,朗朗上口,不容易出现差错.词典中对幺、两、洞有解释:幺:数目中的“一”(只能单用,不能组成合成数词,也不能带量词,旧时指色子和骨牌中的一点,现在说数字时也用来代替“一”).如:幺幺三(113).另麻将用语,幺万、幺条、幺饼、幺鸡、幺喜、幺牌.两:数目,二.一般用于量词和“个、半、千、万、亿”前:两个黄鹂.两本书.洞:口令中用以代替数目中的“零”.如:洞洞八(008).至于拐(7)、勾(钩)词典中未有解释,《军语》也无从寻觅.现斗胆解释如下,还望高人指点.拐:军语中代替数目中的“七”、“7”.取“7”字形象拐棍、拐杖.如:拐洞拐(707).勾(钩):军语中代替数目中的“九”、“9”.源自猜拳划拳.一人伸出几个手指,另一个人同时伸出手指或拳头,按事先约定的规定决定输赢.通常食指作勾(钩)状,余指合拢表示“9”,勾(钩)代表“9”由此演变尔来.如:勾两勾(929).猜拳划拳在吾国历史悠久.如:《儒林外史》中有“当夜猜三划五,吃了半夜,把二百文都吃完了”的记述.斗酒诗百篇的酒仙加诗仙李太白想必是猜拳划拳的泰斗,无人抵挡的住.嬴了作起诗来是那么荡气回肠、流芳万世.要是常常输拳,肯定没有心思作什么诗了.划拳的历史何时开始,无人考证,但可以肯定,酒什么时候研制功成,此活动即蓬勃兴起.这是题外话了,有点扯远了.数字军语在吾军推广运用,无从考证.但老红军们讲起话来个个运用自如,无疑红军时期就运用了.由于《军语》未将数字军语列入,事过境迁.与时俱进的军队里也未曾闲着,竟然大有将“勾”发展成“狗”的趋向.如果将“90”念成“狗洞”,岂不有伤大雅.数字军语现在民用也很普遍,如“110”念成“幺幺零”.假如念成“一一零”,别人倒会有怪怪的感觉.如果有人把“110”说成“幺幺洞”此人多半当过兵.一个人说话时常不经意间漏出“幺、两、拐、勾、洞”,可以断定此人当过兵,而且是个老兵油子.平时我们打电话时告诉对方电话号码和数字什么的,用数字军语会省不少麻烦和差错.尤其对于方言不同的对象,效果极为明显,不信可以试试.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英雄100,读作“英雄一百”还是“英雄幺零零”?…………………_钢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87,307贴子:
英雄100,读作“英雄一百”还是“英雄幺零零”?…………………收藏
英雄616,我是读作,英雄六幺六。但是英雄100,我是读作,英雄一百。
百度沸点搜索榜单权威发布!我们这一年都干嘛了?
哪个简单读哪个~我是读的一百
一百,六妖六,随便习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阿拉伯数字“1”什么时候读成“腰”的?就例如打电话阿、我要打110,都不读“衣衣零”的,都是读成“腰腰零”什么时候开始这样、为什么要这样读叻?
宮平专用3lW
当过兵的朋友都知道,在部队里“"要读成"幺两三四五六拐怕狗洞".我想好多朋友都不明白为什么,在此俺特搜集资料,弄清原因,整理成文,以怡众网友. 闹了半天,要说这种特殊的数字发音,起源于战火纷飞的年代. 革命军队里的士兵来自五湖四海,说起话来难免南腔北调.其中“2"的发音最为混乱.我们知道,很多南方士兵,把"2"读成"ni",或类似的音.为了避免发音混乱,通信兵就用普通话中的"两"代替"er"的读音.同样的道理,南方人发后鼻音也有困难,所以"0"就不能读做"ling"而读成"洞".其实,现在很多地方打麻将的时候,也喜欢把"饼"读做"桶"或"洞".还有,在很多方言里"b""p"不分,"p"是爆破音,发声清晰,于是"8"就读成了"怕".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汉语韵母的频率.据研究发现,在汉语韵母中“i"的频率最低,清晰度最差,跟"a"比,"i"的功率只是"a"的一半,差了至少3 分贝.大家知道,战场上噪音很大,通信兵如果发“i"对方可能听不清楚.通信不畅,在生活中尚且会造成许多麻烦,若发生在战场上,可能要付出鲜血和生命的代价.于是大家想出一个好办法,全面替换"i"音,因汉语里"幺"指小的意思,所以把"1"读做"幺","7、0"则根据其形状重新认读做"拐、洞".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7",由于其声母"q"发音极不分明,改用"拐",辅音"g"的爆发声带来了宝贵的清晰度.同理,"9"也就读做"狗"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通信技术的限制,这套特殊读音,也就由军用转为民用.到了今天,信息产业突飞猛进,普通话日渐普及,在民间,数字的特殊读音也基本完成了其历史使命. 但是,其中的一些发音仍然保存了下来,并渗透到了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比如“1”在许多的地方我们大家都发音为“幺”.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究竟是国家红头文件规定,还是老百姓约定俗成呢? 经查,国家的红头文件并没有规定要这样读,恰恰相反,按照普通话的有关规范,“1"应当读做"yi"才对.那为什么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数字读音跟普通话规定不一致呢?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则,声母“i"的发音问题依然存在;二则,"1"是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数字.正因为如此,人们在很多场合下,还是习惯把"1"读做"幺" 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很是有趣的现象,全国各地,都把“110"读成"幺幺零",而不是"依依零";同样,"911"也不读"九依依",而读为“九幺幺”.这也就是"幺幺零"和"九幺幺"的来历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可不是什么幺蛾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