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正马经历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之下,他的儿子有什么成就吗?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东晋时期有一位大书法家,成就极高,成为书法百代楷模,人称书圣.他的儿子在他的熏陶下成就也很高.
加菲36日193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王羲之,王献之,他儿子之所以书法也很好,是由于第三个书法牛人的出现,他媳妇王氏,你们可以很惊奇的发现,三个人都姓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善用3种负面心理让你成功!【烟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20,790贴子:
善用3种负面心理让你成功!收藏
  爱尔兰心理学家托尼·汉弗莱斯认为,思维本身没有积极与消极之分,就像天气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一样。一些“消极”思维如果巧加利用并升华,会有积极的效果。尤其下面3种看似负面的心理,一旦善加利用,反而能让人成功。  第一颗心是嫉妒心。当身边的人在财富、成就、威望、容貌等方面比自己优秀时,嫉妒心就容易悄然而生,人们往往在它的支配下做出造谣、诬陷等伤害他人的行为。但一项研究表明,嫉妒能帮人完善自我。比如,一个女人认为爱人对其他女人感兴趣,往往就会注重提升自己,进而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第二颗心是自卑心。自卑总被认为与退缩、自暴自弃相关,然而它也可能是自我超越的开始。著名心理学先驱阿德勒曾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因为身体先天不足,他在各方面都比哥哥差很多。强烈的自卑心使他尤其努力,终于在学术上取得卓越成就,远远超越了哥哥。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第三颗心是恐惧心。恐惧是一种原始的情绪,人们往往将它与怯懦相联系。但从进化心理学角度看,恐惧却是人类前进的最大动力之一。因为惧怕黑暗,人类发明了灯火和房屋;因为害怕孤独,人类致力于改进人际关系……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因神经衰弱患上了死亡恐惧症。在与恐惧心理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发明了以“带着症状去生活”、“不理不怕不对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原则的“森田疗法”,能有效对抗恐惧症、焦虑症等。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驰骋职场 善用三种负面心理让你成功
来源:责任编辑:新当妈
  有心理学家说过,思维本身没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些被认为消极的思维如果稍加利用并升华,也会有积极的效果。以下三种看似负面的心理如果善于利用,能让辣妈你在上更加成功哦。
  第一种负面心理:嫉妒心
  当身边的人无论在 财富、成就、威望还是容貌、气质等方面都比自己优秀时,你的妒忌心或多或少会滋生。善于利用你的妒忌心,积极进取,努力提升,能帮助你完善自我。比如,一个女人认为爱人对其他女人感兴趣,往往就会注重提升自己,进而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当你身边的同事都很优秀时,你也会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把工作做得更出色。
  第二种负面心理:自卑心
  人们总是把自卑、退缩、自暴自弃想联系,但是它也有可能是超越自我的开始。著名心理学先驱阿德勒曾是一个非常自卑的人,因为身体先天不足,他在各方面都比哥哥差很多。强烈的自卑心使他尤其努力,终于在学术上取得卓越成就,远远超越了哥哥。他的著作《自卑与超越》正说明了这个道理。所以职场上,只要善用这种心理,你也会有大作为。
  第三种负面心理:恐惧心
  人们往往将恐惧和怯懦相联系,但其实,恐惧也有可能是人们前进的最大动力之一。就从人类进化史上来说,因为惧怕黑暗,人类发明了灯火和房屋;因为害怕孤独,人类致力于改进人际关系&&而职场上,如果你害怕别人超越自己,害怕被老板炒鱿鱼,那么你就会加倍努力,提升工作成效。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因神经衰弱患上了死亡恐惧症。在与恐惧心理作斗争的过程中,他发明了以&带着症状去生活&、&不理不怕不对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为原则的&森田疗法&,能有效对抗恐惧症、焦虑症等。
您可能感兴趣
热搜/KEYWORDS
热门排行TOP RANKING
今日热点NEW
Copyright (C)新当妈版权所有 粤ICP备号-3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言    “老师,我马上就毕业,要去人才市场应聘,教我几个打动招聘主管的方法吧。”  “我三十岁了还没有女朋友,告诉我怎么和女孩子打交道?”  “作为售货员,我看到顾客就不好意思,我想知道怎么克服自卑感吗?”  “……”  遇到有人提这类问题,出于礼貌我都会介绍一些经验给他们,心里却不觉得对他们有什么帮助。我了解这些朋友,他们缺乏的不是几个方法,而是某些基本的心理能力。无论改变体能,形成技巧,还是培养某种心理能力,均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刘翔把他的训练方法源源本本都公开,难道世界上很快就会出现一万名跨栏高手?  只要你走进书店,“教你提高自信心”、“社交XX招”、“职场秘术”之类的书随便就可以买到,动辄发行几千上万册。买到这些书的人有的确有收获,有的毫无作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比小技巧、小窍门更重要的是人的心理机能。即使不学心理学,人们也都能从生活中形成这样的感受:老张比小王意志力强,某甲比某乙更能控制情绪,A和B引比,更会与人打交道。这里的强弱高低都不是指专业技术,而是某些比专业技能更深层的东西。  当你遇到这些生活中的强者,你肯定想讨教一二。不过他们似乎也告诉不了你太多的秘密。并非是出于保守,而是生活自然教会了他们这些,并没有经历过什么专门训练。可能他们最多也就是给你介绍点生活经验,附带告诉你一句:自己去摔打吧!  是啊,如果你想学习的是驾驶、射击、操作机器、使用外语、计算机编程这些技能,你可以找到许多培训班去报名。但这些技能后面的心理素质,这些更深层,更基本的能力要从哪里学呢?  这就是心理训练的任务。它指向那些最为基本的心理能力——注意力,情绪控制力,记忆力、一般交流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它们覆盖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工作到家庭,从专业到爱好,从早到晚。几乎每时每刻你都要运用这些能力。一般而言,它们会在你许多年的自发运用中缓慢成熟起来。但这并不够理想,我们都希望能有什么方法,自觉地让这些能力成熟起来。  自从古人提出“吾日三省吾身”开始,就有了萌芽状态的心理训练。古人练习参禅打坐、书法绘画、气功瑜珈,无不具有心理训练的成份。在今天,心理训练也是体育、军警培训的主要内容。不过,本书说的是全面的,普通人都需要的,以现代心理科学为基础的心理训练。到目前为止,五花八门的心理训练实践还缺乏系统地总结。  本书将系统分析什么是心理训练,它的过去和未来,它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它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了讨论的方便,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系统回顾历史中所有与心理训练有关的理论、技能与方法。下卷将全面论述心理训练体系:从对各别心理活动能力的训练,到如何运用于具体问题,再到人格的整合。  心理训练班如今并不鲜见。本书谈到的方法大部分已经有人在运用。但笔者试图找出它们的理论基础。这一点前人做得并不够。心理咨询界有五花八门的理论体系,争奇斗艳。这是它拥有很大社会影响力的条件。心理训练本来适应人群更广泛,之所以长期形不成影响力,理论基础薄弱起码算是一条主因。  好吧,温故而知新。让我们先回到过去,寻找心理训练的源头。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上卷:历史中的心理训练    上卷前言  从古到今,人人都想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也都希望改变自己身边的某个人,使他更有活力,更心平气和,或者更聪明。基于这个永恒的动力,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种针对心理活动的训练。从瑜珈到气功,从宗教修练到日常道德训练,从普通学校的德育到社会对公民的规章制度训练。当然,十九世纪末以后,学院派的心理学和医院派的心理咨询更将它们系统化。  然而直到今天为止,完全有针对性的,目的明确的心理训练理论仍然没有形成,实践也是零零碎碎,若有若无。所以,我们必须先站上前人的肩膀,才能在这条路上放眼远望。
      一章:心理学流派与心理训练    前
言  “我想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告诉我怎么开始学心理学?”很多朋友问我这个问题。在他们看来,想提高心理素质当然要求助于心理学了。或者反过来说,专家搞心理学不就是用来提高人们心理素质的吗?  事实并不是这样。心理学是一门科学,以认识心理规律为主。至于怎么运用,它到今天还不能说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一百多年来学院派心理学也没有派生出系统的心理训练法。我当年是学心理学专业的。毕业十几年同学们再聚,大部分人已经把课堂所学扔到脖子后面了。不能说大家不好学,只能说学院派心理学离现实有点远。  如果反过来认为心理学就是“死教条”,甚至象有些人说的那样,认为心理学家自己都有毛病。或者心理学家脑子里都是糨糊,当然也失之偏颇。目前的心理学虽然不能拿来直接训练你的心理活动,但它毕竟积累了许多有助于心理训练的知识。只不过这些知识缺乏和实际的联系,不够充分和深入。而且应该根据现实需要重新诠释和整理。  本章里,笔者将依据其给心理训练提供的借鉴,重新介绍、评述、整理各个心理学流派与各类心理学知识。  
十九世纪末心理学草创以来,先后出现过不少学派。大部分着重于某个领域的研究,如完形心理学主要研究知觉,行为主义主要研究行为规律,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认知。上世纪五十年代后,这些学派开始融合,汇集成心理学的主干。如今在世界各地,很少有一个心理学学派把持一个心理科研团体,并将它作为基地的情况出现,中国更是没有。  现在把这些早期心理学派翻出来,并非是要重写一篇心理学史,而是重新挖掘它们对心理训练的价值。在学院派心理学中,一个旧学派被新学派取代,主要是后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但旧学派里不少有助于心理训练的成份却乏人关注。这是本章的重点。  
  一节:构造主义与心理训练  1874年,冯特《生理心理学原理》得以出版。1879年,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两件事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也标志着第一个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开始萌芽。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研究取向。如果一门学科只有一个学者带着他的研究团队在进行研究,他肯定要把自己的取向设定为整个学科本身的取向,直到其他学者建立了另外的“山头”。这就是当年冯特面对的现实。  冯特只研究心理内容,不研究心理活动,主要靠内省法从事研究。他的弟子铁钦纳来到美国,将这些原则和观点系统归纳,集中阐述,建立了构造主义学派。  作为一个最“古老”的心理学流派,构造心理学现在已经没有人继承,它取得的基本成果早已融合到心理学中。然而有一个方面的成果却并没有受到重视,那就是对内省本身的研究。什么是内省?内省的主体是谁?不同个体之间在内省能力上有没有区别?  构造心理学在研究中特别强调对内省进行训练,不是随便找一个人作被试,就可以进行那些内省实验。也不是随便坐在那里体验一下内心就算作内省。成为被试要经过复杂的,严格的训练。当年冯特和他的弟子们做一些内省实验,居然要经过上万次训练,难度不亚于学习长跑、重举和背外语单词。  同时,内省也要考虑主客观条件。要求内省者必须情绪良好、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内省时的外部环境必须安静,主试尽可能只呈现单一的刺激。  紧跟在构造主义后面建立的几个学科都以“反对内省”为出发点,这使得人们忽视了内省本身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天天、时时都在内省。吾日三省吾身嘛,自古以来人们就把内省当成很重要的事。而心理训练更要包含大量内省内容。设想,一个人对自己内心活动的感觉有如一团乱麻,他还如何对训练自己呢?  构造主义的内省研究给我们如下启示。首先,心理学中的内省十分丰富。一个没学过心理学的人,如果让他用不同词汇描述自己的内心活动,恐怕连二十个词都说不上。而单单是一个悲伤情绪,心理学中就分遗憾、失望、难过、哀伤这些等级。防卫机制,也就是通常说的“找借口”,平常人只知道一个“阿Q精神”,心理学家则总结了十几条之多。  即使不接受心理训练,不同人之间内省能力也有很大区别。你肯定会有这种感觉,在你周围的人里,有的人感情“粗线条”,有的人感情细腻。有的人怎么讲也讲不明白,有的人善解人意。这种“粗”与“细”的分别是什么呢?主要是他对自己内心体验的分化程度。如果一个人长期在心理学指导下进行内省,他对自己内心体验的细腻程度和准确程度将远胜于其他人。  内省研究特别强调内省的条件,什么时候内省效果更好,什么时候不好。这就告诉我们,即使同一个人,不同场合下内省能力也有明显区别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见到这种现象:人们在气头上就不容易反省自己,冷静下来反而能想清楚。在紧急状态下,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外界和行动上,事后也讲不清自己当时在想什么。  有一个问题经常被人们拿来当笑话谈:当某人看到歹徒做坏事,见义勇为时,他脑子里是否闪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并且通过复杂思维决定要以他们为榜样?当然不是,这时候人根本不注意自己脑子里闪过的东西。  另外,环境嘈杂,情绪波动等等,都会影响人的内省能力。这些都提示我们,如果要进行准确内省训练,必须考虑安排好环境因素,最重要的是要独处静室,暂时脱离激烈的行动。一个现代都市人可能不缺房,不缺车,不缺钱,就是缺乏独处的条件。很难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反省自己。  再次,不同人之间观察倾向也有区别。有的人比较关注自己内心世界,有的人比较关注外在世界。从文艺作品里就可以看出,有的作家着重描写外部世界,写景,写事件,写人的行动。他们如果要写某人做某事,会把行动的时间、地点、次序都交待清楚。但却不擅长心理刻划,人物内心世界粗线条。  有的作家相反,内心描写很细腻,但事件叙述得不清楚。看完一部小说,不知道作者讲了件什么事。作家不是在一两部作品里有这些特点,而是几乎所有作品都能反映这两种倾向。作家不可能写出自己内心里没有的东西。前一种作家本身就不大重视内省,后一种作家本身则过于重视内省。作家们是这样,平常人也是如此。只不过平常人很少有文字资料来印证他的观察倾向。  医生们经常会接触到疑病症现象。患者无病呻吟,或者小病大养。自己身体里一点不好的感觉都被放大。反过来也有一些人大大咧咧,注意力全在外界,不关注内心感觉。这也是观察倾向的区别。  这种倾向上的差异意味着当我们听某人讲他内心感受时,我们要打个问号:他真清楚自己想了什么吗?是否过于强调?是否有些轻视?如果甲告诉你自己“有点郁闷”,乙告诉你自己“快撑不住了”,你千万别以为后者的痛苦肯定大于前者,那有可能只是后者放大了自己的感受。  构造主义是一种静态的心理学。时致今日,它作为一个派别虽然不复存在,但喜静厌动的研究倾向却在主流心理学中保存了下来。心理学家在设定课题时,往往喜欢选择去研究心理活动中某些不变的东西。“智力”、“气质”就是这样的研究对象。心理学家认为,在一个纽约证券业经理人和一个亚马逊密林土著之间,有某些一致的心理因素。他们要找到这些因素,为此必须去掉两者表面上那些不同之处。  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使用“想象力”、“注意力”、“意志力”、“记忆力”这些词。然而大家可能不知道,它们并非严格界定过的心理学概念,心理学中只有想象、注意、意志、记忆等概念。如果提出“XX力”的概念,那么它必然有大小之分。不同人的“XX力”有大有小,一个人的“XX力”在不同时期也有大小。这样就必须给出测量其数量大小的方式,同时,人们也肯定希望提高“XX力”的值而不是相反,于是还要给出训练它的方法。主流心理学回避研究“XX力”,也就不把训练它们的方法当成研究对象。  这不仅仅是概念之争,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从学术研究角度讲,这当然是应该的。但如果你能随意在这两者中作选择,你更愿意成为华尔街的证券业经理,还是亚马逊密林的土著呢?如果你更愿意作前者,你肯定想要知道,自己的哪些心理素质比较突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到那个位置。而一种只研究静态不变因素的心理学无法回答这个问题。  总得来说,构造主义因为“主静”,必然是心理训练的反面。心理训练从根本上就是能动的。它可以算是心理训练的反面教员吧。唯一可以正面吸收的,或许就是它的内省法。    
  二节:机能主义与心理训练  当宗教家将人视为万物之灵,当哲学家高声颂扬人的理智时,有一群心理学家却说,人的心理不过就是我们适应环境的机能而已,和动物心理没有太大区别。这群人就是早期心理学中的机能主义学派。包括奥地利的布伦塔诺、英国的瓦德、美国的詹姆斯、普林斯等人。除了詹姆斯因为发明“意识流”这个词有些名声外,其他人你可能根本没听说。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叫布伦塔诺,原是德国符兹堡市一名神父,因怀疑“教皇永无谬误论”而去职。后来他把这种怀疑精神运用到心理学中,向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发起挑战。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心理的内容,而是“意向”。他以视知觉为例,当我们去看一个对象时,这个对象就进入了我们“看”的动作,成为其组成部分。重要的是“看”这个活动,而不是视觉体验。  学界前辈们论述问题常常显得比较复杂,一来他们手头的资料不如我们多,二来他们能够运用的术语也不用我们多。布伦塔诺去世于1917年,这时电影中蒙太奇艺术刚刚成形。蒙太奇恰好是布氏理论的有力证据:观众不会纯客观地看,只会看到他们想看的东西,他们用自己“看”的活动,把一堆本来不相干的画面整合出意义。  现实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在“蒙太奇”,它就是我们观察世界的习惯。街头走来一群人,你只会注意其中穿着打扮怪异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课,你可能愣愣地望着窗外。下班前老板讲了一通话,事后你只记得“马上增发奖金”这句,老板提的工作要求却没听到。是的,我们从来都不可能客观地感知外部世界。从一开始我们就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一切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编织在心理世界中。  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有一位机能主义心理学大师,他叫威廉•詹姆斯。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的哥哥。心理学家詹姆斯自幼体弱多病,直到而立之年还过着半休息的生活,一无所立。年轻时曾经试图自杀。正是个人精神状态的困扰使他开始学习当时还乏人关注的心理学知识。  1890年,詹姆斯《心理学基础》得以出版。在书中他提出了自己的心理学观点:心理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工具。或许正是他年轻时与心理困扰进行抗争的经历,促使他不可能把心理现象当成一种纯粹静态的,客观的对象来研究。可惜詹姆斯立志于哲学,在他看来心理学只是小菜一碟,不值得用很多精力去研究。虽然他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但不愿意花精力主持其工作。这使得他的心理学只有思想轮廓而缺乏实证研究。  詹姆斯的一个弟子闵斯特伯格继承了他的思想,后来开创应用心理学,直接面向社会现实。这似乎是机能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吧。  后来在杜威手里,机能主义成为一个自觉的流派。他发表了《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强调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这本书成为机能主义的形成标志。另一位心理学家安吉尔更系统地阐述了机能主义观点。  一个学派之所以能立足,一是它批判了某些其它学派,特别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学派。二是它自己提出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新东西。从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到完形心理学,它们最初都是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发起的攻击。而在今天,作为靶子的构造主义心理学已不复存在,后面这些学派学说里的攻击成份也显得不大好理解。我们也不必去分析这些攻击,重点放到这些学派自己的产物上。重点里的重点是它们对心理训练的借鉴价值。  按照心理学史的观点,机能主义已经消失了,融入主流心理学中。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大可商榷。目前的主流心理学仍然偏于静态,总想研究客观的,不变的心理成份。这可以从什么是心理学研究对象这个基本论断来看出。  随便翻一本心理学教科书你都会发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其实,把研究对象定义为“现象”而非“机能”,这只是延续了自然科学的传统。地球围着太阳转,这是个天文现象,不是“地球的机能”。物体失去支持会下落,这只是个力学现象,不是“物体的机能”。氢和氧混合遇火会爆炸,这只是个化学现象,不是这两种气体的机能。  但到了生物学界,把研究对象定义为现象而非机能,就大可怀疑了。是的,血液流动,受精卵生长,褪皮,这些生理现象还可以勉强称为现象。但猛虎扑食、羚羊飞奔、鸟儿迁移,这些是称作现象好呢?还是称为机能,或者机能的表现更好呢?  到了专门研究人类的心理学,将研究对象称为“现象”而非“机能”,很大程度上阻塞了心理学的活力。所有心理现象其实都是心理机能的体现。观察是机能、记忆是机能、思维是机能,甚至心惊肉跳,脸色煞白也是一种机能——它导致你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避险。  把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改设定为“心理机能”,就会导致如下变化。首先,机能一定是某个主体的机能。如果把情绪、意志、认知等活动都视为机能,那么它们一定要和主体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研究才行,而不能抽出来研究。张三的情绪特点对他有什么价值?李四的知识结构对他有什么意义?王五为什么更擅长记忆数字?这些问题无不要和他们的生活现实相结合才能研究。  正因为把研究对象设定为心理现象,心理学家总想把它们提取出来,象化学元素那样分析。这直接导致了目前心理学远离实际的结果。而心理机能只有结合实际才能解答。  其次,研究现象时,科学家总是要去研究不变的东西,研究常数,而机能是可变的。它有高有低,可以通过训练去提高。也可以因为缺乏训练而下降。对任何机能研究自然引导人们去训练它。  以智力为例。到现在心理学家并不能说清楚什么是智力。他们只是要研究人在认知过程中一些不变的东西。这种研究产生了大名鼎鼎的智力测验,但它除了能够把弱智儿童鉴别出来送往特殊学校外,别无他用。因为不管你的智商是100还是120,既然无法改变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以说,机能主义心理学是心理训练最早的源头。把心理学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改为“心理机能”,才能建设心理训练的理论基础。在一些心理学教材里,讲到感觉时作者会举这么个例子:印染厂的工人可以分辨出几十种黑色,普通人显然没这个本事。可惜教材编写者只是把它当成奇闻秩事来写。如果是普通心理学,当然要研究“感觉的一般现象”。然而谁不想拥有这么敏锐的颜色分辨能力呢?不光印染厂工人有特殊本领,品酒师还可以品出不同年份的酒,常作生意的人对数字记忆得很牢,军人都能够吃苦。在不同行业里,各种心理机能会被分别突出地训练出来。  机能主义并没有多少有份量的成果。但它的基本原则却需要发扬光大。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你会经常发现我用机能主义观点重新解析心理现象。  布伦塔诺有个学生,就是弗洛伊德。日后他开创了心理咨询,成为学院派心理学之外最大的心理学传统,笔者戏称其为“医院派”,因为他们习惯于用医学术语总结心理现象。  心理咨询从一开始就是“意动”的。因为面对来访者,静态地、客观地谈论他们的心理内容毫无意义。这是它的长处。但从机能主义角度讲,医院派也有待完善之处。一般而言,他们是以“加法观”来看待心理问题的。心理问题就是一类叫“心理疾病”的东西侵入正常人的心灵。搞心理咨询就是去作减法,是用某种精神手术刀切除这些“心理疾病”。  然而机能主义却提供了看待心理问题的“减法观”——心理问题就是各种心理机能的不足。抑郁症其实是当事人处理抑郁情绪的能力不足,强迫症其实是当事人行为控制能力不足,社交恐惧症是当事人社交能力不足。并没有什么“心理疾病”要被去掉,正确的方法是给心灵作加法,提升当事人不足的心理机能。  试想,如果一个人因为缺乏体育锻炼,爬几层楼就气喘吁吁。医生会不会称他患了“攀登障碍”?不会,医生只会建议他多运动,因为他是运动机能不足。循着这个思路,诸如“考试焦虑症”、“广场恐怖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是否真存在,大可怀疑。  有关心理问题的“加减法”,下面会有专章来论述。在这里只总结一下:如果我们采用机能主义观点看待心理问题,去作加法而不是减法,我们就离开了心理咨询,进入了心理训练的天地!  作为一个早期学派,机能主义肯定有自己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它把内心活动和外显行为割裂开来,缺乏对外显行为的研究。这样它仍然在内省中兜圈子。而能够明显表现在行为中的心理机能,如注意力、情绪控制能力等显然要重要得多。  即使是看似纯粹的内心活动,也总是伴随外显行为。人们可能是一边摆弄着物件一边思考,可能是一边和人谈话一边思考。体育院校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运动员录过相,当他们在作意象训练时,虽然静坐、闭目,但脸上表情丰富多变。  记忆也是如此。上过学的朋友都知道,如果要背什么东西,出声背诵的效果远好于默诵。即使周围有同学在,也往往要悄声背诵。观察更是如此,我们一边用眼睛观察四周,一边走路、转身、扭动脖子。内部的“看”和外部的行为完全是一体的。它们融合到这种程度,以至于不专门把它们区分开来,你根本没注意到哪是内心活动,哪是外显行为。  情绪就不用说了,情绪必有表情,也就是相应的外显活动。意志更是直接作用于行为,是对行为的调控。总之,没有什么心理活动不伴随着机体活动。  直到今天,心理学家仍然没有把内心活动和外显行为象它们实际上那样的紧密结合起来。而心理训练则必须这样,因为我们只能能够外显行为来训练内心活动的机能。  (小花絮:心理学家马斯洛参加过智力测验,结果智商超过190!他回忆说,那以后他在和别人进行辩论时经常会想:我智商这么高,你算什么!这样一想自己就有自信了。辩论屡屡获胜。  不过除此以外,即使身为心理学家,马斯洛也从未对自己的“智力”作过什么训练。既无法让它更高,也谈不上要保持住让它不下降。因为智力这个概念一开始就被定义为某些不可变的因素。)  
  不错  选题不错!
  三节:行为主义与心理训练  在构造主义、机能主义活动的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心理学就是研究“心里面”的现象。直到行为主义产生,心理学才算补上外显行为这一课。  19世纪末,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消化腺时,发现了条件反射现象。虽然巴甫洛夫不承认自己是心理学家,但这项研究确实是行为主义的先驱。它开创了对有机体行为的客观研究。  十几年后,美国学者华生将这些研究带到美国,发扬光大。奠定了行为主义的研究原则。但他自己没有做多少研究。与此同时,桑代克提出尝试错误学说,托尔曼提出认知行为主义,大体上都属于这个派别。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斯金纳用大量研究将这个学派发扬光大,建立了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  行为主义现在已经失势,但它对整个科学体系,甚至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远没有被挖掘出来。几乎没有人提这样一个问题:每个人从生下来就面对着自己的行为,天天在看他人的行为。但从有文明史开始,人类只是对外显行为中的一种——言语行为进行过系统研究。其它行为都被忽视了。各种古代文明中,有关语言、修辞、演说的学问如汗牛充栋,但却没有哪位古人象行为主义者那样客观、系统地剖析过人的其它行为。  尽管实证思想早已伴随自然科学的产生而产生,但在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诞生之前,也只有一门科学以实证的原则研究过人类行为,那就是刑侦科学。但由于它面对的只是一种特殊的人类行为,而且难以公开交流,所以影响不大。  究其原因,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行为的客观记录很难进行。这种记录不仅真实可信,而且随时可以再现。在照相术产生前,任何人类行为都只能用文字来描述,而转述者在这中间肯定夹杂了自己的情感、判断,肯定有取舍。  即使转述者保持百分之百的中立,用语言描述行为也只能描述其轮廓,无法进入细节。如果你刚吃完一顿饭,那么就请你用语言来描述它吧。注意,不是描述轮廓,而是描述你吃饭的全过程。你吃了什么?吃了多少?,用了哪些餐具?吃的过程中有没有和别人交谈?谈的什么?有没有被鱼刺卡住喉咙?有没有把骨头扔到桌子下面喂宠物?有没有边吃边看电视?  如果有人刚和你一起就餐,那么他看到了上述一切。但当他要转述时,恐怕要用几千字才能说清一切细节。即使他真能这么作,听的人也无法还原为当时的场面。一个简单的吃饭过程已经复杂到无法用语言准确复述的程度,何况许多远比它复杂的活动?  自古以来语言文字产品都有客观材料,可以保存,便于传播。而行为记录则办不到。中国古代帝王每日的起居饮食都被太监们记录下来,这恐怕是唯一一份完整的个人行为记录,而大臣、富商就都没有这个待遇,更不用说成千上万的普通人。  你可能会不以为然,为什么一定要记录行为的细节呢?知道它的轮廓不就行了?比如那一顿饭,告诉你吃了什么不就行了?从小到大,你和你周围的人都没有养成观察人类行为细节的习惯,都只是粗略地看到并转述行为的轮廓,不也这么过来了?  要知道,人类行为规律的许多秘密恰恰都在细节里,行为主义研究的也恰恰都是可以直接感知的行为细节。它的许多具体成果都是围绕细节产生的。先分析后综合,研究自然界应该这样,研究人类行为也应该这样。人类长期无法记录下行为细节,正是人类一直无法系统研究行为的原因。从古到今无数哲学家和文人在谈人性,有几个不失之于空泛?盖因他们无一能够准确和系统地观察行为细节。  行为主义者几乎从一开始就重视影视资料,只有影视资料才是对人类行为真实的记录。而这种记录只有到二十世纪才真正起步。时至今日,伴随着数码摄像机,可拍照手机的产生,以及遍布城市大街小巷的摄像头,对人类行为细节进行直接记录的手段空前丰富,而这正是行为研究的基础。  人们一定搞不清心理学的定位。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行为研究上。所有人文学科都以“人性”为基础,但没有对行为的研究,人性就是个空概念。当我们观察某人时,他肯定在进行某个行为。即使他在睡觉,那也是一种行为。你永远无法脱离一个人的行为来观察他。所以,任何人性——如果存在的话——肯定都体现在人的行为里。除非哲学家认为植物人更能体现人性。  而直到行为研究出现之前,人文科学一直缺乏客观实证基础,被拒绝在科学殿堂之外。这样一来,行为研究本身的重要性便提示出来了:它是整个人文学科的实证基础!或者说从这里开始,人文学科才有可能成为人文科学。不是吗?文艺无非就是创作行为和欣赏行为,历史更是宏观行为、群体行为的记录。只有掌握个人的微观的行为规律,才能把这此夫文学科建立在实证基础上。所以,行为研究的价值远不仅仅在心理学之内,它涉及到整个科学体系的重组!  不仅对科学界,行为主义对社会生活的一大贡献,就是强调了行为本身的重要性。虽然我们天天都在观察别人的行为,但你可能并没有真正注意过它。你很可能是把一般评价混同于行为观察了。  一般评价 实际行为观察  李某真没礼貌! 李某在公共场所里敞胸露怀,说话的时候平均每分钟吐三到四次脏字。  老王好象生我气了? 听到我的话,老王没有回答,但脸色胀红,咬着牙。  甲某总是和我过不去! 我向老板汇报工作时,甲某提出反对意见。这种情况在一周里连续出现五次。    张某某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啊? 张某某这五天里每天都和同事吵架,平均一天发生两起。  
  前一类是人们平时生活中习惯使用的语言,后一类则体现了行为研究的原则:客观记录一种行为出现的时间、地点、频率,并且在记录时不作任何推测。你可以当自己是一台摄影机,忠实记录下拍到的一切。  乍看到后面这一列表述,你肯定会觉得怪怪的,平时谁也不会这么描述别人的行为。但仔细想想,你真正看到的是前者,还是后者?  日常习惯让我们随时看到他人的行为,但马上就“迈过”了行为,并不重视它的独立性。当人们看到他人的行为时,一般会马上产生两个反应。一是去猜测他这样作的动机,人们习惯于认为每个行为都由相应的“想法”驱动。总去猜别人在想什么,不重视他实际上在做什么。二是马上对他这个行为进行评价,好不好?应该不应该?这两种习惯促使你漏过了对他人行为真正的观察。  不光对他人,对自己的行为我们也很少重视过。我们更重视两个彼此对立的领域。一是外部世界。它客观,冷静,无情,自在。一是主观世界。它主观,充满感情,受我们控制。但我们不重视把两者联接起来的那座桥梁——我的行为。我们的心理活动通过行为才能影响外界事物,外界事物也必须通过行为回馈才能影响我们心理。不了解这座桥,我们对心理和物质世界的关系就说不清道不明。  几千年来哲学家总是空谈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却没有多少人谈它们通过什么建立起联系。其实,意识永远是受行为影响的意识,而我们谈论的客观世界,必定是作为我们行为对象的世界。是我们吃的食物,我们住的房子,我们出行时要走的路,我们打工赚钱的那家企业。即使我们去谈一亿光年远的某个星系,它也首先是天文学家观测行为的对象。完全独立于任何人行为之外的物质谁会去搭理呢?  而这座桥,就是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建造的。当然,他们也只是刚刚搭起了一座小小的浮桥。全面的行为研究——那座巍峨的跨海大桥仍在修建中。  行为主义者的又一贡献,是挖掘了行为结果的双重价值。一个员工工作很努力,加班加点。月底老板发了奖金。对他来说,这是收获了一笔钱。一个人开车闯红灯,被罚了款,对来来说是损失了一笔金钱。  然而在行为主义者眼里,前者是受到一次强化,以后他努力工作的行为会得到保留。后者是受到一次惩罚,以后他闯红灯的行为会消退。奖金和罚款的意义被放在次要位置上,行为是否得到维护被放到第一位。  失败乃成功之母,行为主义理论就是这句俗语的心理学版。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们对行为结果的认识。比如一个人失恋,失学,失业,通常被认为是“坏事”。但从行为主义角度讲,它们有助于当事人形成对异性、对学习、对工作的正确反映,因此是好事!  正是这一改变,形成了心理训练的重要手段——强化与惩罚。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训练都是趋苦避乐的:尝试错误,挑战自我,让自己受罪,而不是令自己愉快。这是心理训练和心理咨询相反的地方。  最初的行为主义者完全摈弃内心活动,只研究外显行为。当然,人类活动本来就既包括看不见的内心活动,又包括看得见的肢体活动。即使极端行为主义者如华生、郭任远,他们也不否认自己有内心活动。但有内心活动是一回事,怎么把这个现实引入科学研究,那是另外一个问题。直接把内心活动加在“刺激——反应”公式里,只能回到内省研究的老路上来。在这方面,行为主义者本身也没有给出很好的答案。  笔者以为,将内心活动放入行为研究的范围里,要有以下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在很多情况下,内心活动和外显行为是连续的,合为一体的。请看以下各例。  情境一:你去小贩那里买了六元钱商品。交给小贩十元钱,他找给你四元。  小贩的内心活动:十减六等于四。  小贩的外显活动:接过你的十元钞票,还给你四张一元钞票。    情境二:一位顾客在超市里挑选商品。  顾客的内心活动:这种酒比那种好,买它!  顾客的外显活动:从货架上拿下两瓶酒,左看看,右看看,十五秒钟后把其中一瓶放回货架,另一瓶放进购物车。    情境三:一位男青年在父母安排下去相亲。  男青年内心活动:好紧张啊,她可别瞧不上我。我穿得顺眼吗?举止还得体吗?  男青年外显活动:讲话结巴,手足无措。  还有一些例子也提示我们,内心活动和外显行为总是一体的。作家的工作就是典型。人们普遍有个误解,以为作家都是先打腹稿,一直把每个字的排列顺序都想清楚,然后一口气便把它们写出来。无论写一篇三千字的文章还是写一部三十万字的书都是如此。其实作家脑子里根本放不下那么多文字,打腹稿只是想出一个文章轮廓。具体章节和文字顺序作家不可能在脑子里想清楚。  于是,作家往往是把想到的文字草草写下来,对着稿子进行思考。也就是说,作家都是边写边构思的。在这里,想和写作的过程是一致的。尤其是计算机字处理软件提供了复制、剪切、粘贴等功能,作家们更是在电脑上拼拼改改,边写边想。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内心活动和外显活动是一体的。并没有多少纯粹的,完全不表现于任何外显行为的内心活动,只是外显行为明显不明显。华生甚至强调说,人在静默思考时喉部肌肉也在微微跳动,有生物电流释放出来。  其次,为了拉近行为主义与真实生活的距离而加入内心这个因素,这个思路很容易产生。但加入什么样的心理因素就值得商榷了。如果把全部心理因素都按行为主义者的方式定义为“内隐行为”,那又回到内省的老路子上去了。  其实,人的内心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发的,一类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后者以前者为对象。在上述情境一中,小贩的心算就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内心活动,心算的对象是呈现在脑子里的两个数字。显然这是一种心智技能,不经过培训无法产生。在该小贩读小学的时候,他就接受过加减乘除的心算训练。  而对心算这种技能进行训练,其过程和对外显行为进行训练毫无二致。都同样要遵循强化、消退等规律。如今在超市工作的收银员,心算能力就比街头小贩差许多,因为收款机代他们进行了计算。这就是心算技能的消退。  再看下面这些例子。  情境一:当你来到工作单位时,领导把你叫去一阵猛批。你心血沸腾,火往上涌。但你压抑住愤怒不表现出来。  情境二:夜晚你倒头入睡,脑子里浮现出许多乱七八糟的观念。你尽可能压抑住这些念头,让自己睡着。  情境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背诵外语单词。为了不影响同学,他合上课本,脑子里反复呈现出该单词的拼法。  在情境一中,你的心理活动分两部分。愤怒是自发产生的,不用训练。而压抑这个过程是针对前者的进行的,有目的有意识。你也可以选择和领导拍桌子,把你的愤怒表现出来。在后来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中,并未区别“愤怒”和对“愤怒进行压抑”这两个过程。但显然后一个才能算成“内隐行为”。一个涵养很高的人并非不愤怒。只是他压抑愤怒的过程很快,很彻底。  在情境二中,那些乱七八糟的强迫观念显然根本不是你想要的,你追求的是赶快入睡。所以应该把对强迫观念的压制算成内心活动,而不是把强迫观念本身当成内心活动。  在情境三中,该学生脑子里出现的外语单词符号形象本身并不能算内心活动,驱使这个单词反复出现的那个心理过程才是内心活动。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出现观念和画面。它们本身并不是自觉的,而让它们出现或者不出现,出现以后是重复还是变形,这才是内心活动。  所以,和行为有关的内心活动应该包括注意、记诵、思考这些内容,而不包括情绪的自发产生,观念的自由出现等等。  下面这个情境中,内隐心理活动更为复杂。  某大学女生刚刚失恋,心情很差。她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世界上没人需要她,重视她,活得简直就象一堆垃圾。这些话听上去很象一个高度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于是我对她说:好吧,既然你觉得自己只不过是一团垃圾,那你现在就退学吧,去饭馆找一个端盘子的工作。她马上就拒绝了:我可是大学生啊,怎么能去饭馆端盘子呢!  可以看出,她的抑郁情绪只是一时性的、自发的,并没有影响她对自己身价的判断,更没有改变她的行为,所以这种抑郁不属于内心活动。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行为主义者在西方学界就失去了影响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行为主义者最初研究的都是细小行为:学生上课尖叫,打架,成年人某种不良习惯等。有鉴于此,托尔曼提出了“大件行为”这个概念,又叫整体行为,与“小件行为”,分子行为对立。他认为,小件行为受生理学因素制约,大件行为则更有目的性,受社会因素制约,行为主体要思考行为的路径。  把对行为的研究上升到整体行为,确实有助于把行为研究运用于现实生活。相比于挠头皮,脸红,怕猫狗这些分子行为,人们更重视求学、工作、恋爱、育儿、社交。整体行为确实不同于分子行为。托尔曼只是描述了它们之间表面的不同,但没有指出这种不同的原因。笔者以为,正是由于整体行为在时空上跨度很大,所涉及的物质条件更多,于是就更受物质条件的限制,而非自身生理因素的限制。  以吸烟为例,每吸一只烟只有十分钟左右,代价只有几角钱甚至更少。周围可以没有一个人,或者只有几个人。这些人有的喜欢吸烟,可以大家一起吸,或者彼此敬烟。有的不喜欢吸烟,但多半不会直接表示反感。如果在必须戒烟的公共场所,会有吸烟区域,个别服务人员会提醒当事人到那里吸烟。这就是吸烟这个分子行为所涉及的外部环境。  一个司令官指挥作战则是一个整体行为。它涉及前期战况,敌我双方的兵力,我方后勤保障,上下级关系,沿途民情,天气等等一系列条件。  比较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吸烟较少受外界影响,更多受吸烟者自己生物学因素的影响。而指挥作战则较多受外界影响。其实,司令官的指挥行为也和分子行为一样,受强化、消退等规律的约束。每个指挥员都在长期作战中形成了自己的指挥风格。但总体来说,它们更受当前外部环境制约。而这种制约反过来就是要求指挥官更多地进行判断,运用决策,而不是受习惯控制。  整体行为和分子行为另外一个不同,是它不容易被系统观察到。行为研究在现实生活中被运用,要求使用者首先观察目标行为,记录它出现的频率、强度、环境等,然后想办法增加或者减少它出现的频率,或者改变其强度,或者改变它们出现的环境。这种运用方法自然倾向于分子行为,因为整体行为无法系统观察。谁能观察拿破伦指挥战役的全过程呢?他的下级并不天天和他在一起,大部分时间只是接到他的命令。而他的勤务兵可以看到拿破伦吃喝拉撒的细节,但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观察不易,改变就不易。试想,一个家长发现孩子爱看电视,他可以使用强化、惩罚等方法改变这个分子行为。但如果他听说孩子正在早恋,他甚至无法观察到这个整体行为的表现,更谈不上记录其频率、环境。他又如何入手呢?当一个企业说他要谈一单生意时,无论他的下级还是爱人,孩子,都无法观察到这个整体行为的全过程。最多只能听其本人叙述  所以,要研究和影响人类的整体行为,必须改变行为研究的方法。而这是行为研究的瓶颈。不突破这个瓶颈,行为研究只能运用于“小打小闹”。  和构造主义完全相反,行为主义和机能主义都是倾向于“动”的心理学。机能本身就要在“动”中表现,行为更直接就是“动”。结合机能主义和行为主义,我们可以重新设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通过心理活动来分析心理能力的学科。心理能力只能在心理活动中体现出来,而研究心理活动也主要是为了挖掘背后的心理能力。  这个定义比机能主义和行为主义各自的表述更综合。机能主义未注意到外显行为,行为主义则倾向于把行为元素化,只研究单个行为的强化和消退。而这个定义研究的是不同个别行为后面的潜在能力。而这样的心理学才是心理训练所能依靠的。  讲了半天行为主义本身它对心理训练的意义是什么呢?首先,行为主义把心理训练和道德影响区别开来。心理训练在改变人,道德也要改变人。它们的区别就在于对行为的客观研究上。  如今一提起“道德”这个词,不少人可能马上会联想到“说教”。都认为道德不可少,但都觉得它空对空。原因就在于道德家对行为缺乏具体观察,总是急于作出评价。人类行为有自身的规律,不清楚这些客观规律,道德改变就无从说起。  举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例子吧。一个小学生经常上课时乱讲话,接老师下喳。习惯于道德说教的人只会去批评他,要他守纪律。但只要作过教师的人都知道,这样做很少有效果。而如果是一个行为学家处理这个问题,他先要记录这个小学生违反记律的内容、频率、情境,寻找这一习惯是怎么被强化的。  这样他可能会发现,正是教师的批评强化了该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因为该学生学习不好,只有在课堂上捣乱,教师和同学才会注意他。他用这种方法满足自己被关注的愿望。正确的处理方式是消退,也就是不与理会。  类似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道德家要求“诚实”,但他们不清楚人们为什么说谎。道德家要求“坚强”,但他们不清楚人们为什么软弱。由于对几乎一切行为细节上都缺乏理解,道德实践往往就成了说教。而心理训练恰恰要避免成为说教,心理训练必须从行为细节入手。  其次,心理训练的重点是通过对外显行为的训练,提升内心活动的效率。如通过静坐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但哪些是应该训练的内心活动必须找到,否则就会定错目标。比如,不是要通过训练让人不再愤怒,而是通过训练让人控制愤怒。  再次,行为本身也是训练对象。既然是行为,那么就有行为能力的高与低。上述这些例子里面你可以看到心算的本领、挑选酒类商品的经验、与异性交往的能力,背诵的速度。这些具体的活动能力每个人都有,但各有长处。甲在这方面高一些,乙在那方面强一些。既然能力有高下之别,那么就存在着对能力的训练。  
  五节: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心理训练回本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一批心理学家以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为标靶进行轰击,进而建立起人文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他们反对精神分析专注于病理现象,也反对行为主义把人机械化。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已经掩旗熄鼓的今天,对它们的反思与批评逐渐多了起来。对马斯洛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他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上。马斯洛承认,他研究的多是“成功人士”。当他概括出“自我现实人格”时,他发现大部分能够达到这个状态的都是中老年人。于是就有人批评他研究范围不当,说他的理论是“富人心理学”。  但笔者以为他这个选择恰恰是正确的。这说明当人们各种心理机能发展成熟时,人们会在现实中更容易成功。而且这个时候一个人基本上就进入了中老年时期。现实生活中难道我们不就是感觉中年人比年轻人更稳重成熟吗?  而马斯洛的这种研究选择恰恰也符合心理训练的目标。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成功人士呢?难道我们训练自己的目标,不正是让自己更成功吗?  提到成功人士,不少心理学家是比较忌讳的。一来这里面好象有价值判断的成份在内,不客观。二来有替富人说话之嫌。笔者以为,这两种顾忌可以分别去掉。  首先,辨别一个人成功不成功,并非必须要用金钱、官位、职称、买多大房子,有多高档的轿车这些社会标准来衡量。这都是行为的结果,而非行为的开始,或者行为的过程。应该使用“决策能力”这个标准。即在单位时间里,对两个人之间决策内容重要性,和决策频率的比较。换句话说,我们不必研究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多少,而要研究他对社会整体活动有多重要。  怎么体现这种重要性呢?就是看一个人是否在为更重要的事情决策。以及他的决策频率是否比别人多。决策是有客观标准的,它的质量和数量是可以判断的。省长肯定要比市长决策更重要,老板肯定要比员工做更多决策,课题负责人肯定比实验室助理做更多决策。以此类推。  其次,一个人的地位是付出和所得的综合体。将成功人士一律视为“富人”只是从他的金钱收入上入手。如果定义为更被社会、被他人所需要的人,就准确得多了。很明显,一个企业家和一个失业者之间,社会更需要谁呢?水稻专家袁隆平肯定比某高校一个普通教师更成功,难道也需要否认吗?可以把任何一个文人都和鲁迅平等起来对待吗?  如果将人之高下用贡献来比,这样似乎更合理一些。即使在今天,许多对社会贡献巨大的人并没有多少金钱收入。别的不说,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几乎没有谁发大财,但我们不都认为他们很重要。  所以,我们不妨把心理训练定义为这样的目标,通过提升心理机能,而让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样我们就不会变成“富人心理学”,而是在研究“强者心理学”。  另外一些人批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他们举出一些孤例,认为对某些义士来说,可能不顾低级需要而满足高级需要。确实,历史上总不乏慷慨赴义者。然而慷慨赴义绝非这些人的初衷。如果布鲁诺能象今天的科学家一样呆在大学里自由地研究科学,难道他会选择赴火刑?如果谭嗣同能够出将入相,顺利实施变法,他愿意就义吗?慷慨赴义多是无奈之举。当他们燃尽生命之火后,人们应该永远纪念他们。然而我们能够生活在今天这个科学民主进步的世界里,主要还是靠那些取得最后成功的变革者。而这些人显然更能控制其环境。  当然,人本主义心理学也是有重大缺陷的。它贡献了不少好的原则、视角和方法,但缺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个学科能够建立,有几样拿手的成果比有几样新的原则更有意义。就此而言,人本主义心理学不甚成功。而它最大的失败之处在于行为研究的不扎实。  确实,行为主义把人的行为琐碎化、机械化,回避了对复杂人性的研究。但简单地提倡一下人性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前面谈到过,人性必须以对行为的具体观察为基础,否则连个客观标准都没有,和科学岂非越离越远。行为主义只是它的研究对象有问题,而不是研究原则有问题。“尊严”也好,“爱情”也好,“高峰体验”也好,难道不需要在行为这个层面上来观察吗?  且看下面的例子:  一般视角
行为视角  看,小刘和小王相爱了!
从上周开始,小刘和小王每天下班都一起离开。  唉,我感觉陈不爱我了!
从上月开始,陈和我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减少了百分之六十。  我到哪里寻找自己的爱情呢?
我到哪里寻找一个配偶,并且他符合如下条件……  ……  当人们说出前面的判断时,他心目中想的是后面的事实。将前一种视角换成后一种视角,难道就意味着“爱情”这个崇高的字眼贬值了吗?恐怕只能会帮助人们更客观地处理恋爱问题吧。  再者,行为主义以低级的、微观的行为习惯为研究对象。人本主义拒绝观察这些琐事。但高级行为要以低级行为作基础,整体行为都由分子行为整合而来。行走坐卧,吃喝拉撒,谈话,处理个人卫生,这些琐事看上去无关紧要,但如果一个人缺乏这些基本的行为能力,那么最终就会高不成低不就。  当行为主义代表人物斯金纳写出《超越自由和尊严》时,他遇到了许多批评。但这些批评者必须回答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无法有效戒烟,克制网瘾,或者去农村后无法适应那里的卫生条件,他是否有资格谈“自由”呢?人最重要的一种自由恐怕就是控制自己行为习惯的自由。而对于这种自由,目前还只有行为研究者才有发言权。  自由、平等、博爱、公正、人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人类历史上美好的字眼层出不穷。但它们对于人类生活与社会的进步帮助却有限,一个根本原因是这些观念没有转化成具体行为指标。什么样的行为代表着博爱?这种行为要在某个人的生活里以怎样的频率出现,才说明他达到博爱的水平?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看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执着于这些大道理是件好事。但如果不能将转化成具体的行为指标,肯定会成为空对空的理论,并且无助于实践。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前者为手段,后者为目标。这样一来我们便把高级的、复杂的人类活动具体化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建立心理训练的目标,而行为主义帮助我们找到心理训练的方法。  (小花絮:十几年前,笔者认识了一个朋友。她父亲是当地农民企业家。生活条件很高。然而让我深有感受的却不是她父亲的财富,而是她父亲得的一场病。因为突发脑溢血,这位企业家长时间失去知觉。那一阵总有关联企业,或者银行的负责人去看望他。因为他在昏迷之前签了不少合同,贷了不少款,肯定还有不少口头协议。这些人都急切地盼望着他的清醒。  因为我学的是心理学,不是经济学。这件事一下子让我找到了成功人士的定义。社会就是一系列复杂行为的综合体。一个人越靠近社会的核心层,表现就是他越来越忙。越是边缘人士,越只能靠打麻将,闲聊天度日。  现在经常会有文章讨论,什么才是成功人士的标准,有多少财富才到中产。对这些只比收入不比贡献的论点,笔者一概不与理会。也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我给他们两个标准:记事本层次和秘书层次。如果你忙到必须使用记事本才能记下明天要做的事,你就已经初步成功了。看看你周围的人吧,绝大部分人不需要用笔来记下工作与生活内容。他们没有那么多的事要做。  如果你进一步忙到需要请秘书的程度,你就可以算是大获成功了。秘书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帮老板安排日程。这意味着你自己已经忙到无法安排日程的程度。你就是这个社会里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了。)    
  六节:积极心理学与心理训练  1998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斯理格曼以历史最高票数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当选后第一天,他在墨西哥旅游地阿库玛与另外两名心理学家商讨心理学的发展方向,确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2000年,美国心理学会会刊《心理学家》在千禧年第一期上以专辑形式发表了斯理格曼编辑的一组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章,成为该学派创建的标志。  拜网络时代所赐,几年下来,积极心理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遍世界,欧洲、亚洲均有它的分支机构。它离中国也不远。2006年“亚洲积极心理学学术年会”就在香港举办。积极心理学已经成为心理学界最新的一个流派。除了斯理格曼外,其他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还有谢尔登、劳拉•金等。  积极心理学的原则一言以蔽之:一个人得到快乐,他肯定不悲伤;但如果他只是消除掉悲伤,却不能因此得到快乐。二十世纪后半叶,对病态心理现象的研究占据心理学的主要阵地,积极心理学反对的正是这一倾向。他们认为,心理学已经成了“治疗心理疾病”的同义词。心理学原本具有的使普通人的生命更快乐、更富有成果、更充分地发挥其才智的历史历史使命,远远地落在疾病治疗的后面,而它的另一项历史使命——识别和培育天才则几乎被抛弃。( 参考资料24,339页)  积极心理学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以往心理学家总研究产生矛盾的夫妻,不研究生活美满和谐的夫妻。但如果心理学家很少观察过幸福的家庭如何幸福,又怎么能指导那些不幸的家庭呢?他们就不会把人家带到沟里去吗?  斯理格曼曾经这样描述积极心理学的原则:以往的心理学是帮助人们“从负五回到零”,积极心理学要帮助人们“从零提升到正五”。  实际上,在积极心理学之前,人本主义心理学就已经接近于提出了这个目标,马斯洛提倡研究杰出人物而非病态人物的原则更是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精神。积极心理学的长处在于从实证方面提出了一些办法,即如何界定快乐、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制定了“主观幸福感测量”、“人格力量测量”、“专注与安适测量”、“生活意义测量”等心理量表。如今大名鼎鼎的“国民幸福指数”也是他们的一个成果。前段时间里,中国一些学者提出用它来取代GDP,作为衡量社会综合发展的指标,曾经轰动一时。  正如积极心理学流派代表人物自己说的那样,积极心理学目前只是一个研究纲领,它综合了以前许多心理学理论,最早的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初。仿佛是用一面大旗集合了许多散兵游勇。积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系统的理论表述,但已经产生了不少具体研究成果,如斯理格曼对“习得性乐观”的研究,福第斯对“快乐干预”的研究,伯顿和金对“安慰剂控制”的研究等。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这些研究以及前辈的成果将会得到进一步整合。它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会越来越大。  积极心理学切中了此前半个来世纪心理学界的偏差。不光在发达国家,在中国,人们一提心理学家也往往会说“心理学家心理都不正常”或者“心理学家看谁都有病”。这并非偏见,或者空穴来风。如果人们接触十个心理学工作者,有九个张口闭口都是谈“心理疾病”,一般公众肯定会得到这个印象。  这个印象的结果是很恶劣的,有多少人愿意把自己和心理疾病划等号呢?于是心理学的天地就被压缩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虽然社会上到处都有心理现象,但却没有心理学家的舞台,可谓作茧自缚。只有当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消极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才能使自己获得新生。  就目前情况来看,积极心理学远未定形,对它作总结还为时过早。但就已经出现的一些言论来看,它的问题也是明显的。首先便是它将研究重点放在积极情绪,或者快乐情绪上。要知道,人有没有快乐并非仅是个心理问题,还有复杂的社会因素。马斯洛当年到印弟安部落进行“田野调查”,发现那里的人远比大城市居民快乐,因为他们不面对竞争压力。反观历史上那些天才伟人,虽然他们作出巨大贡献,千古流芳,但他们自己未必就很快乐。许多人郁郁而终。  实际上,不光是普通人的快乐与悲伤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就是心理学本身之所以长期偏重于消极情绪而非积极情绪,也是有社会原因的。这个原因第四章里会详细谈到。  其次,积极心理学延续了人本主义的缺点,即放弃行为研究,专注于内心感受。从机能角度讲,有意义的心理机能最终都会体现为行为上更有效率,工作和生活更有效率。而失去了行为这个客观标准,快乐与否、满意与否就模糊不清了。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和心理训练是一致的,它不提倡补偏救蔽,而是让正常人更健康。它的许多研究成果可以给心理训练提供借鉴。但两者之间也有很大差别。心理训练的对象是各种心理机能,而不是主观情绪。一旦把某种心理服务的目标定义为纯粹的主观体验,那么它早晚会沦为传销一样的活动。  心理机能就象是肺活量。肺活量是可以训练的,有客观指标来衡量训练的效果。你可以选择增加你的肺活量,也可以不管它。当你增加了肺活量后,肯定会身体有好处,会使你的生活和工作更有效率,但也并不等于就会让你更快乐,更幸福。  同样,象注意力、记忆力这些心理机能,你提高它,肯定会对你的心理活动有帮助,会提高你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但也不等于直接让你获得幸福。充其量只能说是提高了你获得成功的机率。  积极心理学继承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特点,研究课题直指现实生活,这是它的长处。但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一样,它们并非涉及到人类心理的方方面面,而是自己开辟一些局部领域。这些小领域的研究可以丰富心理学知识库,但必须汇集到心理学花一个世纪建立的基础理论中去才更有价值。  心理训练则是站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心理学已经研究了各项心理机能,不从这里出发,而直接从生活现实出发,结果必然会零散杂乱。要知道,普通公众虽然深切感知自己的生活问题,但他们不熟悉心理学,不能系统地体查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果心理学家跟着他们的思路走,结果只能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心理训练的体系基本遵循心理学的体系建立起来。  另外,作为积极心理学批判对象的心理学的“嗜病倾向”,在中国并不明显。在美国,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罗杰斯以医生身份成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学院里心理学家和咨询师就同处一个组织。而中国心理学明显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高校心理学专业,加上中科院心理所,以及地方心理科研所,组成学院派阵营,以中国心理学会为组织机构。一个是各医院心理科,加心理咨询师,组成医院派阵营,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为组织机构。前者有学术地位,后者有社会影响,前者居庙堂,后者处江湖。个别心理学工作者可以同时有两个组织的身份,但两大派之间还是泾渭分明的。具体到中国学院派心理学的研究倾向,既不积极也不消极,基本上可以看成是中性的。  
  二章:基础心理学研究与心理训练    前
言  目前社会上存在着许多心理咨询方法,也有不少体验式训练、成功学训练、拓展训练。它们对来访者或者学员的态度改变都能起到一定作用,这是它们与心理训练的接近之处。但这些改变是好是坏?如果有益,那么能否持久?对这两个问题,上述这些服务的提供者几乎都不能明确地回答。因为他们习惯于另起炉灶,将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片断感受整理成理论推销给社会,而拒绝心理学提供的知识基础。  笔者接触过一些咨询师,教练员。他们提到心理学家普遍抱嘲笑态度,认为心理学家“不切实际”、“脑子里都是糨糊”、“心理博导一文不值”、“看上去不象人生导师,只是群技术人员。”  虽然主流心理学看上去不大接近现实,不怎么实用,不少知识成果还有待商榷。但那只是如何修正,如何提练,如何加工的问题。如果离开它所提供的知识,各种针对人类心理进行的服务早晚会沦为一种“忽悠”。 心理训练则不同,它必须严格植根于主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基础心理学的许多知识和心理训练的具体内容有关,下卷笔者会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逐个介绍。在本章里,笔者着重介绍一些和心理训练体系直接相关的研究领域。       一节:能力研究与心理训练  在基础心理学中,能力是重要的研究领域。能力被定义为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要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包括两种,一种是实际能力,比如驾驶能力,考试能力,格斗射击能力,快入录入的能力。心理学上将这种具体能力称为“成就”。  在这些具体成就背后是人的潜能。心理学家更重视的不是实际能力(因为它是各行各业职业训练的对象),而是那些基本潜能。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心理学家对人类有哪些潜能意见还不统一。有人提出群因素论,有人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有人提出层次结构论。不一而足。  能力研究和心理训练紧密相关。任何训练无非就是释放某种潜能,形成某种实际能力的过程。比如你接受长跑训练,你的肌肉、心肺功能首先要有长跑的潜力。如果你有心脏病,或者腿部畸形,显然接受长跑训练就困难一些。如果是在训练长跑运动员,还要求肌肉类型适合长跑,爆发力强而耐力差的肌肉类型适合短跑。  反过来,即使你的肌肉类型很合适,但从未接受过专业长跑训练,长跑成绩肯定不如运动员。这就是潜力和成就的关系。  不过,基础心理学上对能力的研究,和心理训练的对象还不是一回事。首先,基础心理学倾向于内心活动的能力,以研究智力为主,对外显行为能力的研究不够。但如前所述,内心活动和外显活动是一体的,除了霍金那样极特殊的例子外,如果我们的身体很笨,脑子也不会太灵活。  情境一:  某甲对某乙:你下岗好久了。我给你找了一个送快递的活。  某乙对某甲:算了,我老胳膊老腿了,不去了。  对某乙来说,拒绝这份工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长时间走街串巷的活动能力。  情境二:  九十年代里,作家们纷纷“换笔”——从用笔书写到用电脑创作。其中一些人因为打字不灵活,仍然坚持用笔书写。由于产量低,作品传播速度慢,他们在作家间的竞争中渐渐落了下风。文学创作普遍被视为“脑力劳动”。但它仍然包含着许多活动技能在内。  情境三:  马云创办了全世界最成功的B2B网站。人们认为他发明了一种新的网站赢利模式。这似乎纯粹是一种心智技能的产物。但综合各种报导来看,马云还具有超强的社交能力,能够在大会小会或者私下交谈中令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商业计划推销给投资人,并让团队产生强大凝聚力。马云创业的时候还有许多人也构思过B2B网站,但马云的行动能力保证了他的成功。  所以,心理训练的对象不仅包含心智活动能力,更要涉及外显行为的能力,甚至要以后者为主。学院派心理学在能力研究中体现了它重知轻行的缺陷。  其次,心理学家在研究能力时,总想找到一些最基本的,不变的能力。智力研究就是代表。在心理学家的概念设定中,智力是那些不能凭借训练来改变的东西。这些神秘的基础能力如果要释放出来,那么只有经过知识学习或者职业训练。这样,心理学对智力的研究几乎毫无意义。不能改变的东西,我们又能对它做什么呢?  心理训练的对象确实不是具体技能,但也不是无法改变的“终极能力”,而是包括在各种技能中的一般能力。比如当领导、作推销员、作社会工作者,都需要社交能力。每个行业里面对社交能力的具体运用特点不同。但确实有一些最基本的社交能力。如举止大方、口齿清楚,而这些是可以训练的。又比如,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集中注意,注意力也是可以训练的。  不同心理学家在研究能力时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提出了各种能力结构理论。笔者以为,基础心理学本身研究了人类的心理活动,这些都有能力的成份。因此没有必要另外提出能力结构理论,或者能力成份理论。在下卷论述心理训练时,笔者就是以心理学对人类心理活动的划分来介绍各种能力的——意志力、情绪控制力、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只不过在它们前面加上“自知力”,这是人们接受心理训练的出发点。在它们后面用两个目标将这四个问题结合起来——事件处理能力和人格整合能力。  不过,由于心理机能难以观察,人们自古以来倾向于忽视它的存在,远不如生理机能那么容易观察。几千年来人们一直重视体力劳动,轻视脑力劳动,很大程度上是人们不清楚“用脑子”怎么会疲劳。用脑子有什么困难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不出汗,肌肉不酸痛。这种偏见直到上世纪,白领员工在发达国家占据多数以后才有改变。  如今在公众舆论中,减压、减负被高度强调,它的对象正是心理疲劳,而非生理疲劳。倒退三十年,如果有人强调心理压力过大,一定会被视为无病呻吟、小资产阶级作风。而压力过大,实际上就是心理机能过度使用带来的损耗。    
  二节:意志研究与心理学训练  如果你桌上摆着建国后到现在各个时期的心理学教材,你会发现有一个领域的篇幅逐渐缩小,甚至隐去,那就是意志。在曹日昌编写的新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教材里,意志和情绪、认知并列为心理活动三大块。到了九十年代末的心理学教材里,“意志”部分能写出一章就不错了,晚近时期一些新教材干脆不提它。新教材都追求和西方接轨,而西方心理学似乎没有意志这个概念。  在心理学史中,一般会指出行为主义者无视主观意志的存在,其实其它派别多少都有这个倾向。在精神分析里,弗洛伊德已经用“自我”这个概念概括了意志,但却不研究它,转而去研究本我。勒温分析了大量的动机冲突,却不研究接下来的心理活动——人对构成冲突的几个动机如何选择。认知心理学把人的认识活动和计算机联系起来,但却忽视了人与计算机最大的不同——计算机只能“认识”人输入给它的信息,而人主要是去认识自己想去认识的东西。股市上有几千家公司,你只关注你买入股票的那几家。超市里有多少万种商品,你只去挑选你需要的东西。  为什么意志在心理学研究中总是不讨好呢?如今的心理学不客气地说,只是一种“知识分子心理学”。研究者本身是知识分子,被试不是自己的助手就是自己的学生,实际上也属于知识分子阶层。心理学家极少有机会接触那些靠实际行动生活的阶层。因此严格来说,它并非研究了人类全面的心理活动,而是偏向于认知。知识分子一大特点就是思考多、行动少,认知多、决策少。心理学家本身如果缺乏决策活动的体验,也便不清楚它的重要性。  即使是心理学中已经存在的意志研究,也有很大问题。首先是对意志的定义包括着道德评价。似乎一个人作好事是意志活动,做坏事则是他受了“邪念”、“邪欲”的引诱。  下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包含着首先评价,往往无法搞清什么是意志活动。  鲁迅和胡适并肩于同一时代。他们都经历过包办婚姻。鲁迅后来与许广平同居,胡适终身守着原配生活。对这个事实中包含的意志活动,可以有两种评价:  A:鲁迅不畏人言,大胆追求幸福。因此鲁迅的意志力高于胡适。  B:胡适不受诱惑,坚守婚姻承诺,因此胡适的意志力高于鲁迅。  事实上这两种评价都不对。一个人意志活动的强弱,必须参考当事人的行动目的,而不是他人对这一行动效果的评价。鲁迅是否有意维护包办婚姻?胡适是否有意愿走出包办婚姻?没有这些资料我们就无法评价其意志力高下。  这个例子说明,如果渗入道德评价便无法客观地研究意志力。希特勒被称为“恶魔”,对人类社会破坏性很大。但他的意志力十分突出,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按照目前心理学对意志的定义,希特勒几乎算是毫无意志力可言的人,完全受魔鬼驱使。这显然很荒唐。  因此,一个学生努力学习是意志力的体现;一个小偷在寒风中踩点,饲机盗窃,也是意志力的表现。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英勇反抗侵略是意志力的表现,日本军队入侵他国领土,并且打赢局部战斗,也是意志力的表现。如果不这样去研究意志,它的定义就失去了一致性。  这种将意志道德化的作法,是平时人们针对意志活动惯用的一种修辞处理方式。如果某人做了好事,大家就说那是出自他自己的选择。如果做了坏事,大家就说那是受了贪婪、淫欲、甚至魔鬼的驱使。反过来人们很少说爱迪生是在“发明欲”驱使下搞发明,鲁迅是在“创作冲动”驱使下写作品,周恩来又是在什么动机驱使下走上革命道路。在写到正面人物时,传记作家总是写他们如何自主地选择了这些行动。  甚至,如果一个男人出了轨,他的妻子想要维护婚姻,通常会对公众说丈夫受了狐狸精的引诱,而不承认那是他自己做的选择。  把意志道德化的说法,现实生活里可以这样用,但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意志必须是一个中性概念。无论做好事还是做坏事,只要某人在各种内外困难的阻碍下努力完成一个行动,那就是意志的表现。  更何况,现实中的黑与白很少象上面这些例子中那么分明。比如一个男青年对一个女青年单相思,不顾女方多次拒绝,反复追求示爱。这个事实既可以被评价为男青年大胆追求爱情,契而不舍。也可以被评价为男青年没皮没脸,不尊重对方的愿望。  其次,心理学界在意志定义里突出了“困难”这个宾语,又没有对什么是困难进行心理学上的定义,仿佛这个词不言自明。结果就把有明显障碍的活动当成意志活动,把障碍不明显的活动除外。  且看下面各例:  示例一:我渴了,从暖水瓶里倒出水来,喝掉。  示例二:我渴了,发现暖水瓶里没有开水,于是用水壶烧开水,然后晾凉,倒在杯里喝掉。  示例三:我生活在偏远农村。我渴了,发现家里没有水。我去远处的水井挑来两桶水,回来烧开后喝掉。  这三个行为的目标都一样,但过程一个比一个困难。按照现在的意志定义,第一例甚至第二例都不能算成意志活动,其实它们都应该算成意志活动。从水瓶里倒出现成的开水,难道就一点困难没有吗?至少我要克服地心引力才能把水瓶举起来。三者的区别只是意志活动的强弱。这样给意志下定义才具有一致性。  有个传统笑话,说一个人特别懒,妻子出门时给他烙了张大饼套到脖子上,回家后发现丈夫已经饿死了。因为他只吃了眼前的饼,不知道把脖子后面的饼转过来吃掉。笑过之后你应该有这样的延伸思考——现实中没有这样的懒人。再懒的人多多少少得有些意志活动才能生存。一个懒人不做饭,饿的时候从床上爬下来,到冰箱里取出现成的食品吃掉。难道这个过程里就没有意志参与吗?  除了定义不清外,还有一些研究领域目前被划到意志范围,但并不应该属于意志。如动机冲突,它并不是意志本身,而是意志活动的对象。认识到鱼和熊掌各自的重要性并不是意志活动,舍谁取谁才是意志活动。  虽然心理学越来越不关注意志,但有些研究实际上应该包含在意志里面,却被放在别处。有意注意首当其冲。单从这个名称上就知道它是一种意志活动,而且是意志活动最基本的表现之一,不知为什么一直被分割在意志研究领域之外。  再有一个是动作思维。心理学中有不少“沉睡概念”。这些概念早早就有人提出,甚至存在于今天的基础教材里,但没有什么人围绕着它做研究。循用操作主义的思路,说明这类概念本身并不正确,不具有可操作性,提出也是白提。  动作思维就是典型的“沉睡概念”。它被放在思维里面,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并列在一起。然而后两者是纯粹的内心活动,动作思维却包含着外显动作在内,不伦不类。  仔细观察一下那些被列为动作思维的现象吧:运动员的比赛、工人操作、司机驾车、孩子玩玩具……它们其实更应该属于意志活动。意志包括决策和执行两个过程,行动思维里面的现象其实是从决策到执行整个过程链极短的意志活动。往往在决策瞬间就转化为行动,下一个决策和上一个决策之间相隔也极短。运动员在一场比赛里可能要有几十个,几百个决策:如何攻?如何防?怎么套边?怎么突破?该不该射门?每个决策都在几秒种甚至更短时间里完成并转化为行动,而执行的同时又在进行下一个决策。  正是这种连续性,使得它们不象那种四平八稳的决策——开会、研讨办法、下决定、写计划书、执行。但生活中真正多见的,就是这种被称为动作思维的迅速决策。  在“知识分子心理学”原则的误导下,动作思维被视为低级思维。这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来,但它显然被摆在概念思维之下。这种思维经常被运动员、修理工和年龄小的儿童使用。(参考资料26、182页)然而,如果我们把同样这些现象从思维研究领域取出来,放入意志研究领域,我们会发现它们在一种意志品质方面都可以获得极高分数——果断性!即时行动必须要立即决策、立即行动、立即反馈,它们是高级的意志活动!  而这也是心理训练中意志力训练的重点。意志力缺乏的人,往往是缺乏快速决策的体验。    
  三节:模仿研究与心理训练  如果你家有几岁的孩子,你一定发现他经常冒出几句“大人话”。你并没有刻意教他说这些话,也想不起来他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它来自于人类形成新活动的主要机制——模仿。  因为有模仿我们才可以学习新行为。它对心理训练的意义在于,任何训练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通过文字来传达心理训练的知识,只能是个提纲挈领的认识。训练者最好去接触已经进行过训练的人。这为后面建立心理训练机构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过,模仿只是学习的开始。模仿可以获得一个行为模式,但不会把它保留很久。为什么时尚经常变化呢?就因为它们都是基于模仿获得的行为。如果模仿得不到强化的时候,我们就没有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没有快乐或者痛苦,不可能有真正的行为改变。  班杜拉系统研究了模仿理论。他的成果可以引伸出重大结论——行为教育完全不同于知识教育。后者原则上并不依附于人这个媒介,完全以通过书本,电脑,或者教学机器来完成。如果一个学生很好学,又很会学,他直接读书会比听教师讲解更有效率。  如今学校里教师还在用讲授、板书等形式来授课,可能只是因习一个旧传统。在教学手段贫泛的过去,在书写工具和印刷技术低下的年代里,教师是知识的活载体。如果能够大量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人手一台电脑,在上面运行各科教学软件,教师活的载体价值会越来越少。教师可能只做一些教学管理工作,比如管理小学生、初中生,让他们守纪律,或者答疑解惑。越是高年级学生,越是自觉性强的学生,越可以通过教学工具来获得知识。  但行为教育则不同。单凭语言符号永远无法传授一种行为,必须有榜样的示范,而且要主动示范,不断纠错,这一点不同于明星对时尚的间接引领。  然而,现有学校体制可能永远无法完成行为教育这个课题。除了提供知识展示外,学生并不能从教师那里模仿到知识的运用。物理课教师不是物理学家,管理学教师不是企业家,语文课教师不同于作家。学生从教师身上想模仿到一线工作人员在具体操作中的行为习惯,恐怕永远不可能实现。  甚至,就是考试这个行为,学生也无法从教师那里模仿到,因为教师并不参加考试。前不久沈阳教育局让全市教师参加考试,引起轩然大波。这个新闻也告诉我们,原来教师即使去参加考试,都无法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说,纯粹知识教育中的教师完全不具备榜样价值。  对于行为模仿而言,学校能做的最多的事也只是提供模仿行为的准备。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都是在做这种准备,学生必须到现实中模仿一线工作人员的行为才行。另外就是提供一些有限的实习机会。  单单某种技能的教育已经是如此困难了,人格教育肯定会更困难。人格就是一系列复杂行为的综合体,而这种教育只能由现实生活中人格比较健康的人来实施。书本知识永远无法把一种优良素质传授下去。  从直观上看,心理训练就是对各种心理活动的训练。有些活动方式直接改造于日常生活,如通过棋牌类活动提高决策能力。有些完全是心理学界提供的,如通过心理仪器进行训练,或者体验内感觉,进行腹式呼吸等等。这些行为平时人们在生活中并不使用,榜样示范作用十分重要。单纯凭借阅读并不能掌握这些训练内容。即使掌握,如果有“高人”引领,效果也会好得多,快得多。  因此,在心理训练中,带训员和训练伙伴的重要性远胜于知识教育中的教师。回忆一下你的学校生涯,除研究生外,你从小学升初中,从初中升高中,从高中升大学,都不是去投奔哪位老师,而是选择去哪所学校。因为在今天的教育体系里,教材第一重要,其次是不同学校的设备和师资。这个“师资”也不是指某个人,而是指其整体水平。你进入一所陌生的高一级学校,并不知道哪个教师会在哪一科上来教你。  这就是普通学校的教师,他们不是你模仿的对象。张三教你和李四教你差别并不大。而在心理训练中,你要做的正是去模仿他人。心理训练中知识展示过程并不重要,它的知识不多也不复杂。一定要有活人把它们从书本上演示出来。    
  没有仔细看完全文,但我对写出这本书的人表示敬意。因为你在试图从根本上分析一种人人都应该具有但事实上没几个人真正拥有的能力,并打算教授给别人。    真不知道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这些古人就融会贯通的能力在现今居然要人们从头开始学习。我曾经对一位女同学说过,我有看穿人心的能力,甚至不需要见他本人的面,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的心理以及信仰和习惯等等。那个女孩子睁大了眼睛,怎么也不肯相信。在她看来,能做到这种事的人,简直就是神。其实这有什么啊。    引用一下红楼梦里的词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楼主不是在写文章,而是在教别人写文章的方法。难能可贵。
  四节:创造性活动与心理训练  个体所进行的既非出于定式,也非源于模仿的行为称为创造性活动。  提到创造性活动,人们往往联想到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或者艺术家的创作。这些确实是创造性活动。但一个鞋匠,一个小贩也在进行创造性活动,只不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不具有很大社会意义,几乎不被记录罢了。“狗不理包子”、“夫妻肺片”都来自小贩的创造性活动。这类创造性活动肯定遍布我们四周,比大学者,大艺术家的创造活动离你更近。  如何区别创造性活动、定式行为或者模仿呢?举个例子吧。某人想开一家饭店。如果他以前已经开了几家饭店,现在把成熟经验拿过来,再开一家新店,那么他这个行动是出于习惯定式。  如果他以前从没开过饭店,现在准备加盟一个连锁餐厅,这个行动就是模仿。  如果他既没有开过饭店,也不准备加盟别人的店,而是自己从头做起,那么这就是创造性活动。虽然街头到处都有饭店,但对他这个具体的人来说,这是一次创造性活动。  这个创造性活动有可能会对全世界造成影响。倒退四十年,麦当劳就是一家设在美国加油站的快餐店。大部分情况下,这个创造性活动只影响到他本人和他周围的一些人。没关系,只要这个行动对他自己来说是新的,那就算是在创造。  创造性活动是人类高于动物的典型特点,它有助于人类适应复杂的环境。而不能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动物如恐龙就灭绝了。就个体而言,一个人创造性强,他的适应能力也就强。  对于心理训练来说,创造性是心理训练的基本目标,它包含在事件处理训练中。  
  ??发不出?
  没有仔细看完全文,但我对写出这本书的人表示敬意。因为你在试图从根本上分析一种人人都应该具有但事实上没几个人真正拥有的能力,并打算教授给别人  ————————————————  
多谢楼上支持。不过不是要分析一种能力,而是几种基本心理机能。后文自有分解。
另外,大家也不是没有这些能力,只是程度有限。能力往往不是有或者没有,而是高或者低。  
以臂力为例,除非胳膊残疾,否则人人都有一定的臂力,但我们的臂力肯定不如举重运动员,提高一下臂力对我们生活肯定有帮助。各种心理机能和臂力类似,人人都有,但需要提高。  
我在天涯还有一文,供参考:  /techforum/Content/390/4606.shtml
  五章:几条大路通罗马  ——心理学分科与心理训练    前 言  除了基础心理学,陆续有一些分科心理学建立并发展起来。它们中的一部分,或者其中的部分理论与心理训练关系重大。本章一一讨论如下。    一节:实验心理学与心理训练  实验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中最早出现的分支,最初,心理学就是实验心理学。它是科学心理学出现的标志,心理学史以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为开端。至于一国心理学的开端,也以该国第一所心理实验室建立为起点。  实验心理学是用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的分支。如今一所高校的心理学专业必须配备心理实验室,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实验技能。实验心理学一百多年给心理学起了奠基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现在还处在哲学思辩或者经验总结阶段。  实验心理学与心理训练有密切的关系。首先,科学实验的宗旨就是要控制各个变量,将某个变量突出出来研究。在现实生活中,意志、情绪、认知、行为,各种心理活动总是混在一起发生作用,一次心理活动包含各方面内容,缺乏相关知识或者内省经验的人都不一定能把它们分出来。而在实验室里,心理学家用各种仪器把某一个心理活动尽可能单纯地揭示出来。心理实验就象是心理的解剖台。  心理训练要以训练单项心理机能为基础。正象健身房的作用一样。日常生活中我们无论行走坐卧,总是在做整体动作,一个动作需要许多块肌肉、许多关节的参与。而健身房则通过各种器械让我们的某块肌肉孤立起来,单纯做动作。这个动作只练上臂肌肉,那个动作只练腹肌。这样先发展单项力量,再形成合力。  心理训练也需要尽可能把单项心理活动分离出来训练。实验心理学提供了这方面的物质条件。很多心理实验仪器本身就能起到训练的作用。比如测量反应时的仪器就可以训练人们缩小反应时,测量平衡觉的仪器可以训练人们提高平衡觉。  下面以棒框仪为例来解释。棒框仪是一种心理实验仪器,它有一个小暗室,里面有一个方框和一个棒,棒放在框的内部。两者可以分别通过暗室外的设备进行操作,彼此独立地旋转角度。两者的角度可以在棒框仪背面显示出来,但被试看不到,不能根据它来改变自己的动作。  实验开始前,由主试将框调整到一个与地面倾斜的角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田正马的作品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