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进入象征性思考的艺术四阶段阶段的标志是什么

第五章&婴儿思维发展
第五章&婴儿思维发展
(理论 4课时、实践4课时)
[知识点提示]
能够说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及其各阶段的主要特点;能够知道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与标志;能够举例解释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重难点提示]
1.婴儿思维发展的核心经验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第一节&&&&&&&
婴儿思维发展的概述
(理论1课时,观察1课时)
理论部分:
思维:人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一、思维发生与发展;
1.思维发生的标志
间接性:思维与感知不同它不是直接对事物作出反映,而是间接地反映事物。
概括性:思维不像感知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事物,而是反映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属性或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解决问题:思维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2.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
典型的人类思维是以语言为工具的抽象逻辑思维。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感知觉,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必然要经历若干发展的层次。这些层次尽管还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但它们毕竟已程度不同地具备了思维的最重要的品质——对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并能解决部分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层次置于一个广义的思维范畴之内,而称其为“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等。
接照人类典型的思维的概念,思维发生的时间要在6、7岁以后,即学龄期。2岁以前,是思维发生的准备时期。
3.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
一般趋势:
(1)从概括的性质的演变来看,一般认为是从动作的概括向表象概括,再向概念概括发展;
(2)从反映的内容的演变来看,是从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的发展。
(3)从思维发展的方式看,儿童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的,然后出现具体形象的,最后发展起来的是抽象逻辑思维。以下我们将对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这三种不同水平的思维过程进行分析,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获得进一步的了解。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趋势
动作、形象和语词的关系在学前儿童思维中的规律性变化,使得其思维方式呈现出三种不同的形态: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学前早期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学前中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前末期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一)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括化的有意动作。例如,儿童经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玩具,下次看到在床单上的皮球,就会通过拉床单去拿皮球。也就是说,这种概括性的动作就成为儿童解决同类问题的手段,即直觉行动思维的手段。儿童有了这种能力,我们就称其有了直觉行动水平的思维。
直觉行动性是先学前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也是直觉行动思维的重要特征。
(1)直观性与行动性。
儿童的思维与他的感知和动作密不可分,他不可能在动作之外思考,是在行动中利用动作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行为还没有分开来,因此,他不可能预见、计划自己的行动。儿童的思想只能在活动本身展开,他们不是先想好了,再行动,而是边做边想。
(2)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直觉行动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动作之中,还表现在感知的概括性。儿童常以事物的外部相似点为依据进行知觉判断。
虽然直觉行动思维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在刺激物的复杂关系和反应动作之间形成联系,但由于缺乏词的中介,儿童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只是简单运动性和直觉性质的,而不是概念的。因此,它只能是一种“行动的思维”、“手的思维”。
(3)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4)思维的狭隘性
(二)具体形象思维
是指依靠事物的形象和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它是介于直觉行动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之间的一种过渡性的思维方式。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期典型的思维方式。
具体形象思维是在直觉行动思维之中孕育出来并逐渐分化的。
随着动作的熟练,一些动作(试误性的无效动作)逐渐被压缩和省略,而由经验来代替。这样一些表象就可以代替一些实际动作,遇到问题时就可以不再试误,而是先在头脑中搜索表象,以便采取相应有效的动作,这时,儿童不再依靠动作而是依靠表象来思考。儿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动作开始分离,其内部表象已经可以支配外部行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真正的思维才开始产生,才真正由“手的思维”转为“脑的思维”。
(1)思维动作的内隐性。
在直觉行动思维中多采用“尝试错误”法,当用这种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经验积累多了以后,儿童便不再依靠一次又一次的实际尝试,而开始依靠关于行动条件以及行动方式的表象来进行思维。思维的过程从“外显”转变“内隐”。
(2)具体形象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幼儿较难掌握。在生活中,抽象的语言也常常使幼儿难以理解。
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颜色、形状、声音等等生动的形象。
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①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反映事物的本质联系。例如,幼儿不理解词的转义。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吗?”
②绝对性。由于思维的具体性和直观性,使得思维所能把握的往往是事物的静态,而很难把握那种稍纵即逝的动态和中间状态,缺乏相对的观点。
(3)自我中心性。
所谓的自我中心指主体在认识事物时,从自己的身体、动作或观念出发,以自我为认识的起点或原因的倾向,而不太能从客观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皮亚杰设计的“三座山试验”是自我中心思维的一个最典型的例证:先请儿童围绕三座山的模型散步,让他从不同的角度观看模型,然后请他坐在模型的一边,从许多三座山的照片(拍摄角度各个相同)中选出和自己以及坐在B、C、D位置的娃娃所看到的模型相一致的照片。结果发现,相当一部分幼儿挑出的往往是与自己的角度所见完全相同的照片。
自我中心的特点还伴随有其他一些表现:
不可逆性。即单向性,不能转换思维的角度。例如,问幼儿:“你有姐姐吗?”“有,我姐姐是&&。”过了一会问她:“&&有妹妹吗?”儿童摇头。她只从自己的角度看&&是姐姐,而不知从姐姐的角度看,自己是妹妹。由于缺乏逆向思维的能力,使得儿童很难获得物质守恒的概念。不懂得一定量的物体形状改变,是可以变回原状的,形状的改变并不影响其量的稳定性。
拟人性(泛灵论)。自我中心的特点常常使儿童由己推人。自己有意识有情感有言语,便以为万事万物也应和自己一样有灵性。因此,他们常常有一种看待事物的独特眼光和一颗敏感、善良、充满幻想的心灵。
经验性。幼儿的思维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的。比如,听奶奶抱怨小鸡长得慢,就把小鸡埋在沙里,把鸡头留在外面,还用水浇,并告诉奶奶:“您的小鸡一定会长得大大的。”
(三)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指用抽象的概念(词),根据事物本身的逻辑关系来进行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
学前儿童晚期时,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整个学前期都还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这种方式的萌芽。
 随着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儿童自我中心的特点逐渐开始消除,即开始“去自我中心化”。儿童开始学会从他人以及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始获得“守恒”观念,开始理解事物的相对性。所谓守恒,是皮亚杰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是衡量儿童运算水平的标志之一。守恒是个体对概念本质的认识能力或概念的稳定性。具体指对物体的某种本质特征(如重量、体积、长度等)的认识不因其它非本质特征的变化而改变。
二、皮亚杰儿童思维发展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伴随着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而且皮亚杰认为儿童智慧发展进程中存在着结构特征,同一年龄会存在相同的认知结构(图式)。也就是说不同发展阶段认知结构是不相同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可以按照认知结构的性质把整个认知发展分为几个按不变的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每一阶段诞生了与上一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这标志着儿童获得了适应环境的新的方式。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之后)  
(一)感知运动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只能依靠感知和动作来适应外界环境。这一阶段又分为6个小阶段。
1.反射练习期(0~1个月)
新生儿天生具有的无条件反射,在这一阶段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不断重复出现,但它们并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其中有练习的因素。一方面,天生的反射通过练习而巩固,另一方面,天生的反射还得到发展,如,由吸吮奶头发展到吸吮拇指或其他物体,并且逐渐有所分化,如能够区别奶头和其他物体。
2.习惯动作时期(1~4,4个半月)
这个阶段又称初级循环反应阶段。
在这个阶段,形成了条件反射,即习得性动作。这些习得性动作是通过机体的两种器官的整合,把不同动作联结起来而形成的,如视和听的结合,用眼睛寻找声源。初级的习得性动作变得自动性的动作,称为习惯性动作或初级循环反应。
3.有目的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4个半月~9个月)
这个阶段又称二级循环阶段。
在视觉和抓握动作开始协调后,就过渡到这一阶段。婴儿开始抓弄所见到的一切身边的东西。例如,抓住摇篮顶上的一根线,拉动它,使悬在上面的拨浪鼓发出咕隆隆的声音。这种动作引起了婴儿的兴趣,于是多次重复该动作。动作和兴趣互相影响,出现了所谓“循环反应”。但是这种联系是有偶然性的。
4.手段与目的分化并协调期(9~11,12个月)
在此阶段,动作目的和方法开始发生分化,动作从一开始就明显的表现出它是用作达到目的的方法。例如:婴儿抓住成人的手,向自己不能取得的物体的方向拉动,或是要成人的手揭开被遮盖的物体。同时,动作目的与方法之间开始协调,婴儿开始用新的方法而不是原有方法去取得一定效果。不过,这阶段所用方法都只是熟悉的动作,只是运用已有的手段去对付未曾遇见过的新情况而已。
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1,12~18个月)
这个阶段又称三级循环阶段。
这一阶段儿童能够在偶然中发现新的方法,开始探索达到目的的新手段。例如,一个玩具放在毯子上婴儿拿不到的地方,婴儿试图直接取得这个玩具,失败以后,偶然地抓住了毯子的一角,由此发现毯子的运动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于是开始拖动毯子,以便取得玩具。在这里,对新动作的发现是偶然的。对这种偶然得到的动作结果发生兴趣,婴儿从此开始对这种情境进行反复试验,不断变换方法,试验的方法似乎或多或少地带有系统性。因此可以说是智慧动作发展中的一大进步。但是这阶段还没有形成按照一定目的方向去构成新方法的能力。
6.智慧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
这个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的终结和向前运算阶段过渡的阶段。
在这一阶段,儿童不仅用外部动作来寻找新方法,而且也用头脑内部的动作达到突然的理解或顿悟。例如,儿童面临着一只稍开口的火柴盒,内有一只顶针,他首先使用外部动作,试图打开这个火柴盒(这是第五阶段的动作),失败以后,他停止了动作,细心地观察情况,同时把自己的小嘴缓慢地反复地一张一合,或是用手模仿一张一合的样子。这就是在头脑中进行了使火柴盒的口张开的动作,最后,他突然把手指插进盒口,成功地打开了盒子,取得了顶针。这种头脑中完成的内部动作的出现,说明产生了智力的最初形态,标志着感知运动协调的完成,同时向新的阶段——前运算阶段的过渡。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运算是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进的概念,用于区分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运算是“内化了的可逆动作”。
达到运算水平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能以内隐的方式完成智慧动作并预见其结果;二是智慧动作必须具有可逆性,即逆反性(正A加负A为零)和互反性(A≤B,则B≥A)。
这一阶段是运算阶段的前期,只具有一个条件——内化,即用头脑中的表象来思考,但不具有可逆性,不能称为真正的运算。
1.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儿童可以用一物代替另一物,而后者是与之有意义联系之物。前概念思维的特点,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中。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由于不能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这个阶段的儿童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
象征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为“自我中心思维”。这阶段儿童在一个时间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不能同时照顾两种特征。
2.直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4~7岁)
儿童开始从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但还没有达到那一水平,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到感知形象的影响,处于半表象、半符号的思维阶段。
直觉思维是向非中心化前进了一步,儿童开始能够同时照顾到事物的两个维度,但是非中心化仍然不足,他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皮亚杰曾以如下实验来说明直觉调节的特点:
观察记录:1课时(详见实践活动部分)
给被试(4、5岁)两个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小杯子A和A',由被试同时用两手分别向两个杯子放入同等数量(每次一颗)的木珠。儿童知道这两个杯子里装的珠子一样多。然后,主试将A中的珠子倒入另一个又细又长的杯子B中,问儿童A、B两个杯子中的木珠是一样多,还是不一样多。有一部分儿童说,
B杯中的珠子比A杯中的珠子多,另一部分儿童则说A杯中的珠子比B杯中的珠子多。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答案呢?
&皮亚杰认为,那是前一部分的儿童只集中注意B杯中珠子的高度超过了A杯中珠子的高度,而后一部分儿童只集中注意A杯中珠子的宽度超过了B杯中珠子的宽度,这二部分儿童都只是把注意集中到事物变化的一个方面或一个维度,不能同时注意事物变化的两个方面或两个维度,他们只注意到事物的某种状态,而看不到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变化的过程。紧接着主试又把B杯中的珠子倒入另一更细更长的杯子中,再让儿童与A杯比较。结果发生了如下变化:原来认为B杯中珠子比A杯中珠子多的儿童现在作出比A杯少的判断;而原来认为B杯中珠子比A杯中珠子少的儿童现在作出了比A杯多的判断。这种判断的变化正是儿童受直觉表象自动调节的结果。儿童看到B杯变得越来越细,B杯珠子的高度比A杯中珠子的高度变得越来越高,它的宽度则越来越细,因而便作出了相反的回答。但这时的判断仍基于直觉知觉活动,还不能真正认识事物本身。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儿童的直觉思维已开始从单维集中向两维集中过渡,这意味着“守恒”即将形成,运算思维就要到来。
3.该阶段儿童思维的特点
①具体性。
②不可逆性。
③自我中心化。
④刻板性与片面性。
这些特点我们在谈到具体形象思维时已经涉及,这里就不在赘述了。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7岁以后,儿童思维进入运算阶段。所谓运算是指在心理上进行操作,是外部动作内化为头脑内部的动作(操作)。
(四)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
形式运算阶段是思维发展的最高阶段。
此阶段的运算不受具体事物内容局限,通过假设或命题方式进行逻辑推理。
第二节婴儿思维发展的核心经验
(理论2课时,观察记录2课时)
理论部分:
一、数与量
1、比较能力发展:0-1岁对“大小”“多少”有笼统反应;1-2岁:能对一大一小物品进行区分;2-3岁:初步知道“1”和“许多”。
2、计数能力发展:计数活动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的计数能力标志着儿童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可以分内容和动作两个方面。
(1)内容方面:口头数数的阶段—---按物点数阶段(手口一致)----说出总数(5岁左右)---按群计数
(2)动作方面:(手的动作)触摸物体---指点物体---用眼代替手区分物体
3、量的发展:按要求取物——按量排序——自然测量
二、时间认知
人对时间的认知就是对客观现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比起空间知觉,儿童对时间知觉的认知要困难很多。因为,她很抽象,没有直观形象;具有流动性;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相对性。(昨天说的“明天”就是“今天”)
时间认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对时间顺序性(时序)的认知
时序是客观现象顺序性的反应,例如两个现象发生的前后性或同时性。,如一日内早、中、晚,一周的时间,一年四季。
2.对时距的认知
时距是客观现象持续性的反映。幼儿对时距的了解也常常和他们自身的需要和愿望相联系,他们知道了某种实际生活中时间间隔的时距,如“到吃饭的时候了”或“到睡觉的时候”。
3.对年龄时间的认知
对年龄的认知既包括对年龄大小(时间持续性的认知-时距),也有对年龄顺序(时间序)的认知。知道年龄大的先出生,年龄小的后出生。
4.时间媒介的认知:儿童对数字时钟的认知要优于对模拟时钟的认知。
5.对习俗时间的表征
如“种子发芽要4天时间,如果星期一种下种子,哪天才能发芽呢?”
从每个时间特点上看:
2-3岁宝宝对白天和晚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意识,知道晚上天黑了,宝宝睡觉了。但是宝宝在表述时常常将白天和晚上混淆。
三、空间认知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形式。空间具有三个维度:一维空间、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分别体现在长度、面积和体积上。1-2岁的宝宝往往能通过动作完成家长的指令,表现出他已经对上下方位的理解。2-3岁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开始学习说出这些图形的名称。
四、数理逻辑
包括表征、分类、类包含、对应、排序(前面讲了)
1.表征:指有机体通过表象、语言符号等在头脑中重建外部世界的过程。
通过声音、味道、触感辩识物体 :形象记忆的内容
知道用图片(模型、角色扮演、绘画)反映真实物
具备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化:
译解数字、文字等形式符号。
分类是根据实物的某种特征将其集合成类的过程。分类活动是儿童对集合及其元素的同类性特征感知和理解的一种表现,是儿童数概念形成及其正确计数的基础。
从思维的要求来看,都是按着物体的一维特征进行分类,从培养幼儿思维的可逆性、复杂性,帮助学前儿童在逻辑思维的发展中“去中心化”。更高层次的可以进行二维特征分类,就是按照实物同时具备的两种特征作为分类的标准。
3.类包含(感知集合)
经历了一个由泛化到精确的过程:
泛化笼统的知觉阶段(3岁前):研究表明,2-3岁的幼儿对集合没有明显的集合界线,只有一个笼统的感知,也就是对元素模糊的泛化知觉,尚不能精确地意识到集合中元素的数量。例如:你把一堆积木中拿走1-2个,他往往是没有知觉的。
在两个集合中,当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分别与另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形成某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就叫做一一对应。在这里我们讲的对应是广义的,不单单是指集合的对应,这里还有简单的因果对应
好奇好问,喜欢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幼儿在3岁左右,开始向自己或周围人询问各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特别是喜欢追问现象方面的原因。“为什么牛有两只角,猪没有呢?”“为什么晴天时,天空是蓝色的,阴天是灰色的呢?”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常常问得成人张口结舌。可见,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兴趣是儿童的天性。
此节观察记录活动2课时(具体见下面实践活动)
第三节婴儿思维培养中值得注意问题
(理论1课时,案例讨论1课时)
理论部分:
一、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
1、创设探索的环境:提供不完善的环境、鼓励新发现、老师经常提问。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大量的是来自日常生活和游戏,以及幼儿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中,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老师要经常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去感知、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鼓励他们多看、多听、多做、多想、多问、多说,从各方面扩大幼儿的认识经验范围。
创造性思维更多地表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游戏、绘画、劳动及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去讨论。去观察、去分析比较判断和推理,鼓励幼儿大胆设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2、创设新旧知识的矛盾
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变式和比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变式就是指提供给学生和各种直观材料或事例应不断变换形式,使儿童逐步排除无关特征,掌握本质特征,加深儿童对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联系的识别与理解。比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这就是要求学生在思想里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个别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征加以比较,以确定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异同点,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分析,又要指导学生综合,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既掌握了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儿童的思维操作。
一、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1、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思维亦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尽可能向各个方向扩展,不受已知的或现存的方式、方法、规则和范畴的约束,并且从这种扩散、辐射和求异式的思考中,求得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结果。这种思路好比自行车车轮一样,许多辐条以车轴为中心沿径向向外辐射。发散思维是多向的、立体的和开放型的思维。训练、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关键要打破思维定势,改变惯性的单一思维方式,充分发挥联想、想象、纵向、横向的发散思路,从问题的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灵活敏捷地思考,从而占有无限拓展的思维空间,获得众多的创新的答案和假设。
2、引导儿童独立的解决问题
(1)自己提出问题
鼓励提问,协同努力去寻找答案。三四岁的儿童特别爱提问,“脚底为什么最怕痒”、“人老了头发为什么会变白”等等,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问题,进一步启发思考,如可以和孩子一起去询问有经验的教师、做实验或查科普图书等,帮孩子寻找答案,使求知、解疑过程成为愉快的亲子合作的活动过程。
(2)自己解决问题
在感知活动中既要善于观察、比较、分析,又要会动手操作。为此,家长应多给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如装配模型或儿童不宜常挖耳修理玩具时,家长不包办代替,而让孩子自己使用简单的工具拆拆装装,看看问题何在,怎么才能把它修好;节假日,和孩子一起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游戏用品;春天种植花草,要求孩子长期、系统地观察、记录其成长过程,并与别的植物比较其相同或不同之处。幼儿感知事物的灵活性、准确性、全面性与他们获得知识的深度、广度密切相关,因此扩大孩子的活动领域,丰富孩子的视野非常有益。
(3)自己获得结论
3、右脑训练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它们各有不同的功能。大脑左半球主要功能是进行逻辑推理和语言表达,右半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和形象的思维,具体的体现在直觉、节奏、形象、想像、空间感、整体性等方面的能力,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整个大脑的协调,促进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将有积极的意义。
此节案例讨论1课时(见实践活动部分)
[实践活动]
1.观察与记录
观察记录项目1
项目名称:皮亚杰守恒实验
项目内容及方法:
(1)液体质量守恒
把液体从一个高而窄的杯倒向矮而宽的杯中,或从大杯倒向两小杯中。问儿童大杯和小杯中的液体是否一样多?或高窄杯和矮宽杯中的液体是否一样多?用以观察儿童理解长5高=宽5矮这一相逆补充关系的水平。
(2)对应量守恒&&
杯子与鸡蛋是对应的关系,八个杯子旁放着8个鸡蛋。儿童知道杯子和鸡蛋的数目相等。但破坏这种知觉对应而把杯子或蛋堆在一起时,再问儿童杯子和鸡蛋是否一样多?或是鸡蛋多杯子少、杯子多鸡蛋少?
(3)重量守恒
先把两个大小、形状、重量相同的泥球给儿童看,然后其中一个作成香肠状,问儿童;大小、重量是否相同?
(4)长度守恒
两根等长的棍子,先两头并齐放置,让儿童看过之后,改成平行但不并齐放置 问儿童两根棍子是否等长?
(5)面积守恒&&
两个等面积的纸板表草地,有一只牛在上面吃草。草地上盖有牛舍14间。在一个纸板上牛舍是建在一起的,而在另一纸板上是散居的。问儿童,分别在两块草地的两头牛是否可以吃到一样多的草?
(6)体积守恒
把一张纸片假定为湖,上面的不同大小的方形是小岛,要求儿童在这些不同面积的小岛中建筑体积相同的房子。研究儿童是否想到要以高度的增加来补偿面积的减少,从而达到体积的守恒(房子一样多)。
观察记录项目2
项目名称:三岁前儿童思维发展
项目的目的和任务:
1)托幼机构进行实际观察
2)通过观察,以了解三岁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特点。
观察内容:见0-3岁儿童心理发育指标(附评定方法)思维测试部分
观察方法及工具
当成人说“停止”(或“开始”)时,孩子知道停止(或开始)一项动作
宝宝跳舞时,成人说出"停止"或“开始”。观察宝宝能否出现相应行为。&&
成人发出三次指令,宝宝两次能配合指令即为通过。
能按成人要求做“快快的动作或慢慢的动作”
在日常的活动中,成人对宝宝发出一定的指令“宝宝,快快的走。”或“宝宝,慢慢拿的走。”
三次测试中宝宝均能按成人指令正确完成即为通过。
时间媒介认知
自发表达“到吃饭的时间了”或“到睡觉的时间了”& 的意思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宝宝在快睡觉时,能不能说出“睡觉了(睡觉觉)”、”吃饭了(吃饭饭)“。
平时观察中只要有一次在睡觉或吃饭的时候能说出来,即为通过。
能根据早、中、晚照片的内容提示判断出早、中、晚
测评工具:带有明显标志的早\中\晚图片
成人准备三张早中晚的图片,分别问宝宝这是什么时候。三张照片宝宝能用动作或简单的语言表达正确即为通过。
能按成人口头指示取出相应形状的事物(如大人说“圆东西”,知道拿小皮球)
成人对宝宝说:“在家里找出圆球状的东西”。
找出两种以上球状物的东西(橘子、西瓜、皮球、乒乓球、地球仪等)即为通过。
能准确地说出小丸是在瓶子里面还是在瓶子外面。
准备一个矿泉水瓶和一个玻璃珠。将玻璃珠放在瓶子里,询问宝宝“珠子在瓶子里面还是外面?”
三次测试中宝宝均能回答出“里”即为通过。
按成人语言指示做出身体向前进或向后退的动作
成人对宝宝发出指令:“向前进或向后退”,观察宝宝的动作。
三次测试中宝宝均能根据口令正确完成相应动作即为通过。
能按照成人的要求将方木放在椅子的上或下
准备一个皮球,成人发出指令,让宝宝将皮球放在椅子上或下。
三次测试中宝宝均能摆放正确即为通过。
学时数:2学时
2、案例分析
【案例一】
妈妈平时很注重对婷婷的启蒙教育,当婷婷一岁半时,妈妈就开始利用糖果,水果、小玩具等教婷婷数1-10.可是教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婷婷每次数数时,都会漏掉几个数,或者将数的前后顺序颠倒,妈妈纠正婷婷数的地方,然后叫婷婷数,但是婷婷仍然数错,妈妈看是担心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分析要点:儿童对于数的掌握过程分析
【案例二】
一岁八个月的小小特别喜欢听故事,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缠着妈妈讲故事。一天,妈妈讲了“三只熊”的故事。小小听得眼睛都不眨,嘴里还不停地重复着“大熊、中熊、小熊”,妈妈一看,就找出三只熊玩具,对小小说:“小小你看,你也与大熊中熊小熊,你给三只熊排队好吗?”小小高兴地抱起三只熊亲了又亲,然后将大熊放在第一个,小熊放在中间,中熊放在后面。妈妈说:“小小,你给熊排的队伍有点不整齐,应该怎么排啊?”小小不理会妈妈,指着熊玩具自言自语:“熊爸爸、熊妈妈,带小熊去玩……”妈妈又催促说:“小小,给三只熊排队。”小小仍不理会,妈妈见状,自己动手将小熊和中熊的位置调了一下,说:“你看,大熊排第一个,中熊排中间,小熊排最后。三只熊多整齐。”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分析要点:儿童的排序能力发展情况分析
【案例三】
2岁10个月的苗苗晚上洗澡,忽然抬头对妈妈说:“妈妈,早上好。”妈妈笑着说:“傻孩子,现在是晚上,不是早上,你应该说晚上好。”苗苗一脸疑惑:“那什么时候是早上?”“等苗苗洗完澡,睡着了,一觉醒来,天亮了,就是早上了。”苗苗喃喃重复:“睡觉……天亮……是早上。妈妈早上好。”妈妈又说:“现在天黑了,大家要睡觉了,是晚上,苗苗晚上好。”苗苗学着妈妈的样子说:“妈妈晚上好。”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分析要点:儿童的时间知觉发展特点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思维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
2、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什么?
3、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4、皮亚杰把儿童思维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5、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6、学前儿童判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7、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8、针对儿童的思维发展特点,在家庭中的早期教养要注意什么问题?
[参考文献与延伸阅读资料]
1.& 贾总萍,儿童早期数学能力开发,东南大学出版社
2.& 庞丽娟 《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3.& 林崇德& 《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罗伯特.西格勒玛莎.阿离吧利著刘电枝译&&
《儿童思维发展》兴思图出版社公司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各个阶段发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