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经济贸易中国经济的组成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状况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状况
学习啦【历史备考】 编辑:未知
  中国近现代济结构的变化和各种经济的发展状况的知识归纳
  一、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方便了它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
  3.甲午中日战争后
  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
  跟踪思考
  自然经济的特点是什么?自然经济解体给中国带来的是灾难,还是历史进步?
  二、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
  1.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办
  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近代民用工业的创办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
  跟踪思考
  什么是近代工业?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
  三、近代外来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1.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商投资擅自设立船坞。为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外商创办了各种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
  2.从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投资经营轮船公司,如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太古轮船公司等。
  3.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他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些厂矿企业的特点是:资金充足,规模大,技术新,管理先进,产量高,成本低;在中国近代厂矿企业中,居于垄断地位。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4.《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扩大了在华投资办厂的规模。
  5.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帝国主义扩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金融财政和重工业。
  6.1938年,日本在中国成立&华北开发会社&与&华中振兴会社&。日本侵略者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专营。
  7.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不同情况接收了帝国主义在华企业,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经济侵略势力。
  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采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等多种形式吸收外资。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发展起来。
  跟踪思考
  近代外资企业与改革开放后的外资企业在性质上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有何不同?
  四、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归宿
  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条件: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一方面摧残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截断了中国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
  (2)标志: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引进外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于近代企业,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如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都是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2.初步发展(19世纪末)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遭到破坏,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年)
  (1)原因: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②辛亥革命使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③民国初年出现各种实业团体,形成了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新热潮。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⑤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⑥&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的口号成为各阶层人民爱国的共同要求。
  (2)表现:年,中国新建厂矿有600多家,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超过了过去的半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火柴、榨油、造纸、化工等轻工业,也发展迅速。
  (3)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虽然取得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受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①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在轻工业方面,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在帝国主义的控制下,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③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这使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一些资本家和地主在向近代工业投资的同时,并不放弃土地和其他封建剥削。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挫折
  (1)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民族资本受到官僚资本的挤压和摧残。
  (2)解放战争时期,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中国的民族资本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5.中国民族资本的归宿
  新中国建立后,合理调整工商业,使民族资本又获得一次大发展。年,我国完成了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民族资本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跟踪思考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何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五、近代官僚资本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迅速膨胀。抗战时期,钢铁工业的官僚资本占明显的优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本企业,使其比较完整地转变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并很快恢复了生产。
  跟踪思考
  什么是官僚资本?新中国为何对其实行没收政策?
  六、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一时期的经济从整体上看是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经济。其经济结构的突出特征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趋向是由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向单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过渡。
  官僚资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建国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
  封建地主经济一农民个体经济一社会主义集体合作社经济: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到1956年底,参加农业合作社的农户达到96%以上。
  私营工商业(民族资本)&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私营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1950年下半年,中央采取合理调整工商业的政策,主要是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以使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得到恢复和发展。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部完成。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手工业合作社:从1953年起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90%以上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由个体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跟踪思考
  过渡时期,中国出现了哪五种并存的经济形式?
本文已影响 人
[中国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状况]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728人看了觉得好
794人看了觉得好
803人看了觉得好
【历史备考】图文推荐
Copyright & 2006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习啦人事考试网 版权所有当代中国经济,在线等TUT_尔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656贴子:
当代中国经济,在线等TUT收藏
当代中国经济 选择题(50分)1、下面关于储蓄利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利息带来的收入差别是公平的
B.利息是按劳分配的报酬
C.利息可以看做劳动的积累
D.利息不代表不劳而获
2、以下哪些行业比较容易出现产业性歧视问题? (1.00分)
D.高新科技产业
3、我国现阶段实际利率的改变除了考虑通货膨胀率之外还应该考虑什么? (1.00分)
A.政治制度
B.涉外因素
C.社会阶段
D.执政党纲领
4、占有主体的受到的限制来源于以下哪个方面 (1.00分)
A.旧的社会分工的限制
B.新时期社会分工限制
C.劳动者所从事劳动范围的限制
D.个人家庭限制
5、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与什么有关? (1.00分)
A.战略结构
B.秉赋结构
C.产业结构
D.品牌战略
6、借助于市场机制进行的收入分配称为什么收入分配过程? (1.00分)
A.再次分配过程
B.初次分配过程
C.微观收入分配过程
D.多重分配过程
7、银行没有成为万能垄断者的原因是什么? (1.00分)
A.间接金融的出现
B.国际借贷的出现
C.直接金融的出现
D.信用货币的出现
8、只考虑比较优势战略容易产生一种什么战略、 (1.00分)
A.竞争战略
B.合作战略
C.品牌战略
D.误导战略
9、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考虑经济安全问题,这不包括以下哪种? (1.00分)
A.经济主权的安全
B.产业安全,尤其是支柱性产业
C.资源的安全
D.金融的安全
10、中国农村的改革源自 (1.00分)
A.上层的主导
B.理论的推理和设计
C.外国的经验
D.自下而上的实践突破
11、以下属于国家所有制的优点是 (1.00分)
A.利用内在的经济效应
B.利用外在的经济效应
C.利用外在的市场效应
D.利用内在的市场效应
12、中国的储蓄结构中大部分是来自哪里? (1.00分)
13、马克思是如何解释利率的? (1.00分)
A.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B.利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C.利息是银行家支付给储户的报酬
D.前两项都是
14、有哪些组成会导致引致成本的形成? (1.00分)
A.强制储蓄和宏观调控
B.提高税率和降低准备金率
C.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税率
D.国家的过度储蓄,强制性储蓄
15、我国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寻求的突破的策略不包括 (1.00分)
A.找薄弱环节
B.找阻力小的环节
C.找收益大的环节
D.从核心突破
16、在社会主义阶级,尚且不能实行按需分配,这一阶段的公平体现在以同一尺度来分配个人消费品,这一尺度是指? (1.00分)
A.生产条件
B.生产资料
C.价值水平
17、为了避免股权过于集中所成立的组织叫做什么? (1.00分)
A.证券公司
D.控股公司
18、以下不属于托宾观点的是 (1.00分)
A.认为短期持有金融工具造成投机问题
B.资源被用在远离生产的领域
C.货币引入经济后,会减少人们的可支配性收入
D.提出“托宾悖论”
19、在存款和贷款方面农村居民分别占有的比例是多少? (1.00分)
A. 1/2 ,1/10
B. 1/3 ,1/11
C. 1/2 ,1/12
D. 1/3 ,1/10
20、当前因不正当手段形成的人际关系,导致经济规则不公平的原因是、 (1.00分)
A.滥用职权
B.有法不依、执法不严。
C.不讲规则
D.稳定第一
21、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对德国进行了什么的抢夺? (1.00分)
B.工业设施
C.武器装备
D.图纸资料
22、市场失灵现象中对收入分配影响最为直接的是什么? (1.00分)
A.通货紧缩
B.外部效应
C.通货膨胀
23、中国用瓦良格号航母的甲板做什么? (1.00分)
A.舰载机的训练
B.武器装备平台
C.钢材研究
24、在经济制度变革过程中,出现了社会的重新分层,私人老板大幅增加,他们能否入党是基于什么来判断的? (1.00分)
A.是否无产阶级
B.是否爱国
C.是否贡献卓著
D.是否承认党纲党章
25、改善农业状况的方式 (1.00分)
A.不允许农民离开农业
B.开采新的土地
C.增加化肥的使用
D.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
26、借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是指 (1.00分)
A.企业选择不好的银行贷款
B.银行不愿为好的企业融资
C.风险高的企业更倾向于贷款
D.银行只为资金实力强大企业融资
27、中国家庭储蓄的主要形式是 (1.00分)
B.银行存款
C.金融产品
28、传统经济形式下我们的投资主体单一是因为什么? (1.00分)
A.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恐惧,政府掌握着可投资的资源
B.经济主体单一
C.经济不发达
D.受国外势力压制
29、传统体制下的国民收入主要以什么方式存在? (1.00分)
A.个人或家庭储蓄
B.企业储蓄
C.政府储蓄
D.非政府部门储蓄
30、以下关于相对劳动力价值说法不正确的是 (1.00分)
A.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B.中国相对劳动力价值较高
C.相对于劳动生产力是高是低
D.相对于贸易伙伴是高是低
31、我国投资率和储蓄率在2008年的时候分别是多少? (1.00分)
A.37.6%,37.6%
B.37.4%,38.4%
C.35.4%,37.2%
D.43.5%,51.4%
32、关于平均消费范围的说法正确的 (1.00分)
A.由家庭偏好决定
B.随着收入变化随时改变
C.有社会的规范性
D.独立于其他社会成员的行为
33、传统的所有制理论当中忽略了哪两个根本性的问题? (1.00分)
A.私有制的范围和公有制的形式
B.公有制的范围和私有制的形式
C.公有制的范围和公有制的形式
D.私有制的范围私有制的形式
34、引进外资的强制性,竞争性,替代性效应会使得国内的储蓄如何变化? (1.00分)
D.无法确定
35、政府能够使用我们私人部门不能使用的筹资手段是因为政府具有什么? (1.00分)
A.公共权力
C.监督职能
D.政府信誉
36、社会保障的提供错误的说法 (1.00分)
A.属于公共物品
B.覆盖全民
C.私人自己能够解决
D.不应存在城乡差别
37、实体部门与金融部门两者之间的关系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1.00分)
A.企业部门
B.政府部门
C.家庭部门
D.国外势力
38、微观收入分配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1.00分)
C.市场机制
39、以下属于中国多投资有收入利益出口的国家的是 (1.00分)
D.发展中国家
40、关于中国储蓄投资与引进外资的现状说法正确的是? (1.00分)
A.储蓄过剩,因而利用外资规模缩小
B.储蓄过剩与利用外资的规模同时扩大
C.存在储蓄缺口,因而引进外资
D.存在外汇缺口,因而引进外资
41、造成中国贸易双顺差的不平衡收支的原因是什么? (1.00分)
A.人民币被低估
B.美元被低估
C.中国经济发展过快
D.美国出现经济危机
42、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不实行这一改革的典型代表是哪里? (1.00分)
A.河南南街村
B.江苏华西村
C.河南滑县
D.河南刘庄村
43、部门之间的均衡分配的条件是 (1.00分)
A.人人知识水平一样
B.人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一样
C.人人具有生产积极性
D.资源具有流动性
44、以下哪种情况被称为外部经济 (1.00分)
A.社会成本等于私人成本
B.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
C.社会收益等于私人收益
D.社会收益小于私人收益
45、发展中国家不能只考虑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缺点是、 (1.00分)
A.与发达国竞争加剧
B.与发达国家竞争缩小
C.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D.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
46、影响利率短期波动的是 (1.00分)
A.借贷资金供求变化
B.居民收入变化
C.政府收支
D.企业投资方向
47、传统体制下,行政系统组织起来的系统,按照什么原则组织起来的。 (1.00分)
48、以下哪种元素不属于传统收入分配的范畴? (1.00分)
B.八级工资制
49、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的人民升值的压力,其根本原因是? (1.00分)
A.国际热钱的涌入
B.国内的相对劳动力价值低
C.美国的国际货币的积累的结果
D.进出口带来顺差累积
50、在我国的宪法规定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1.00分)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家常委
D.中央政治局
判断题(50分)1、各所有制形式都有其适应范围 (1.00分)
2、社会保障的水平和形式应当根据各部门和社会成员之间的特点而存在差异。 (1.00分)
3、借贷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迅速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
4、金融化是一种积累的模式,利润主要通过金融渠道而不是贸易和商品生产而形成。 (1.00分)
5、从实际成本的和价格上,我国确实应该利用比较优势,去买船,租船,而不是去发展造船业,那样得不偿失。 (1.00分)
6、内资和外资具有同质性 (1.00分)
7、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依据是项目的社会的总收益大于社会总成本 (1.00分)
8、国有可以进入私人部门不能有效发展的领域. (1.00分)
9、《银行法》中规定人民银行可以向政府提供短期的财政资金支持。 (1.00分)
10、人民币升值有利于缓解物价上涨压力 (1.00分)
11、非政府部门的投资会偏向于外部性较强的部门,而政府部门则不会。 (1.00分)
12、非正式制度往往落后于正式制度 (1.00分)
13、农村贫困人群的贷款偿付率必然低于城市高收入人群 (1.00分)
14、旧的社会分工指的是脑力、体力,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分工 (1.00分)
15、中国的制度变迁过程由于存在着高度集权的行政壁垒,因此只可能是强制性制度创新。 (1.00分)
16、收入调节过程中有一些因素存在收入调节的逆向调节 (1.00分)
17、农民进入到城市从事其他行业就可以改变自己的身份限制 (1.00分)
18、工业制成品国民收入需求弹性大,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弹性小,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贸易条件恶化的一个原因。 (1.00分)
19、利率和银行收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1.00分)
20、经济性分权和行政性分权与政治性分权是互不相关的 (1.00分)
21、在既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当一个国家的增量和存量资源在政府与非政府部门间分配偏离均衡点时,只能通过改变体制结构来调整。 (1.00分)
22、利息是对储蓄者的一种补偿 (1.00分)
23、储蓄、投资、金融三者的关系影响着宏观经济的状态 (1.00分)
24、储蓄主体的多样化决定投资主体也是多样化的 (1.00分)
25、外资超国民待遇会引起国内企业海外注册导致假外资 (1.00分)
26、低价格的商品一定有竞争力 (1.00分)
27、中国的公有制经济体制改革包括范围和形式两个层面的变革。 (1.00分)
28、社会的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自然就可以匹配起来 (1.00分)
29、利率是由总投资和总储蓄决定的 (1.00分)
30、利率增高,使贷款者整体利润上升。 (1.00分)
31、我国储蓄大于投资 所以不需要引进外资 (1.00分)
32、由于资本的积累导致了利润率的下降,使得资本积累的增加没有带来利润的增加,此时增加的资本称为过剩资本。 (1.00分)
33、效率和公平总是相互冲突的 (1.00分)
34、重大性的、目标性、战略性的经济体制必须由国家掌控 (1.00分)
35、国企高管应该高薪,这是收入条件所得。 (1.00分)
36、从资本项目来看,中国呈现出逆差多,顺差少的情况 (1.00分)
37、全民族都要重视智力的投资,不要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 (1.00分)
38、公有制在任何时期和范围具有绝对的优越性 (1.00分)
39、改变比较优势的格局人力资本投资是主要手段 (1.00分)
40、只有银行收益率最大化时,利率才能使投资的最大化。 (1.00分)
41、只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就可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1.00分)
42、储蓄倾向为储蓄与消费的比例 (1.00分)
43、我国的对外收支中资本项目顺差且总体扩大,原因是外国之间投资部分增加迅速。 (1.00分)
44、人民币汇率升值,一般不会带来利率水平的变化。 (1.00分)
45、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都经历了国有资本的扩张和收缩的阶段。 (1.00分)
46、公平:收入分配的均等化,用基尼系数来衡量。 (1.00分)
47、决定存量和增量的分配因素既定,当发生最优点偏移时,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来达到最优点。 (1.00分)
48、相对劳动力价值降低的趋势是国际收支差额的主要原因 (1.00分)
49、弱势群体缺少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因此应该对其给予特别的帮助 (1.00分)
50、我国工资增长一直快于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1.00分)
挽回婚姻,老公要离婚怎么挽回,和男朋友分手了怎么挽回,挽回全攻略分手后挽回的时间,怎么挽回一个男人的心,怎样挽回一段感情{挽回感情
话说答案呢
判断题5题的答案是
求17题答案
哥哥们,谁有顺路告诉我一下啊,正纠结呢,
哥哥,你啥时找着别忘顺便告诉我一声,我们的题好像哎,要不你做也成,我炒你的
40选什么呀,谁知道?
怎么没答案
楼主做完后的答案……1-5 BBBAA
6-10 CCBCD
楼主没有大神帮忙做的好伤心啊果断奉上答案……
引进外资的强制性,竞争性,替代性效应会使得国内的储蓄如何变化?单选题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确定。谢谢楼主,帮忙答一下,在您的贴中没找到。谢谢!
多谢楼主,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00.0.0.然后你发了,我爱死你了,楼主万岁
每次一次性发这么多谁那么多闲心给你做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代中国经济》各单元作业题参考答案-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当代中国经济》各单元作业题参考答案
导读:第五单元,第三,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防止经济在低水平扩张所带,建立健全货币供给机制,使中央银行能够执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以保证货币供应的增长,答:我国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依然不够合理,产业整体素质较低,结构矛盾突出,具体体,第四,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装备落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慢,企业,其次,选准和扶植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我国产业
济活动直接受市场约束,企业经营机制会由于治理结构和市场约束而发生转变。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C 5.B
6.B 7.B 8.C 9.C 1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D 3.ABC 4.ABD5.ABC
6.ABC 7.ABD8.ABC 9.ABCDl0.ABC
三、判断题
1. √2. √3.×4.×5. √
6. √7. √8.×9. √10. √
四、简答题
1.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答:对通货膨胀的治理主要是要做好控制总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两方面工作。为有效控制总需求:第一、建立起控制低效和元效投资的约束机制。第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形成积累和消费的均衡机制,改变企业分配向个人倾斜的局面,以避免由此引起的消费过快增长。第三,国家必须采取措施,使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防止经济在低水平扩张所带来的对生产资料的巨额需求,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消解通货膨胀压力。第四,合理引导消费,促进高收入者的消费向长期消费转化。为增加和改善有效供给:第一,积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增加有效供给。第二,大力发展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产品特别是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建立健全货币供给机制,使中央银行能够执行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以保证货币供应的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避免由于货币的超经济发行带来的通货膨胀。
2.简述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该国的需求结构,包括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结构、个人消费结构、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和投资结构等;第二,供给结构,主要包括该国劳动力和资本状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对价格、生产技术体系和自然资源禀赋;第三,进出口贸易结构。上述三个因素既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共同决定该国的产业结构及其发展变化。
五、论述题
试论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政策措施。
答:我国产业间和产业内部结构依然不够合理,产业整体素质较低,结构矛盾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尽管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大体相同的国家,但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仍在逐步下降,农业增长对国民收入实际增长率的贡献近年来一直在10%以下,农业增长速度减慢,这些都说明农业基础脆弱,农业结构升级缓慢,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依旧是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其次,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在三个产业中的比重虽然高、增长速度也较快,但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比例不协调,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和产品比重低。第三,一些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落后于市场需求的变动,在质量、品种、性能等方面没有完全跟上市场的需要,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不相适应,高技术产品少。第四,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低,工艺装备落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慢,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产业整体素质低。第五,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六,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结构趋同问题十分突出。
为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首先要正确处理“升级”与“补短”的关系。通过以“补短”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得到进一步加强,争取比较彻底
地解决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瓶颈&约束问题,为产业结构升级和高度化发展奠定稳定持久的支持后,政府投资的中心和重点应该转到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上来。
其次,选准和扶植主导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所谓主导产业,是指能够较多地吸收先进技术,面对大幅度增长的需求,自身保持较高增长速度并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它一般是一个由几个产业部门组成的产业群。结合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经济发展的条件当潜力,可选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高技术产业(重点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传统产业改造、城镇居民住宅建设、环保业、装备制造业、农村需要的农业机械和消费品、海洋经济等作为主导产业。
第三,有重点地扶持和加速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由于这些行业具有收入弹性大、附加价值高、生产率上升快等特点,它们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会趋于上升。中国正处于由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的转变的新阶段,为了更好地适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节约使用资源,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国际竞争力,都要求我们有重点地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并加速其发展,以推进中国的产业技术进步。
第四,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创新能否不断出现,产业结构能否有序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效率。制度效率源于制度创新过程,来源于特定制度和产业结构成长过程相互作用。前一过程积聚能量,后一过程释放效率。这取决于制度安排,包括规则、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市场组织形式、资源配置方式等。要形成有利于创新、激励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环境。消除制度方面的障碍,进行制度创新,需要逐渐弱化行政区划,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按经济区域和分工协作原则协调经济活动,以有利于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促进技术创新,需要一套合理的知识产权制度,从而为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激励。
一、单项选择题
1.A2.D 3.D 4.C 5.D
6.C 7.A8.C 9.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C 4.AB5.ABC
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4. √5.×
6. √7.×8. √9. √10. √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中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答:(1)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长期以隐性形式存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在改革过程中显性化。(2)农业资源相对短缺。(3)农业劳动生产率及产品商品率低下。(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收入增幅连续下降。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
2.简述我国隐性失业转化为公开性失业的原因。
答:随着我国体制模式的转换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一部分国有企业的隐性失业人员从工作岗位上分离出来,成为公开性失业;同时,农村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的转变,使得农村中的隐性失业变成公开性失业。首先,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原有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劳动用工制度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企业改革目标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减员增效就成为企业改革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下岗是隐性失业向公开性失业转化的具体表现。其次,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结构性失业突显。再次,由于资源枯竭等原因造成区域性主导产业衰退,致使这个地区的下岗职工集中而又无岗可转。第四,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农村推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最直接的后果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由此而来的农业
剩余劳动力由潜在形式变成公开形式。第五,公开性失业也与收入分配政策有关。
五、论述题
试论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
答: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可以克服市场的缺陷,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更好地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和其他宏观经济目标。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节,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调控。国家在供给方面对劳动力市场的总量调控的主要内容有:继续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社会人口总量的增长;通过延长教育年限和把退休年龄提前等措施,减少劳动力人口的增长;控制外国移民的流入等。国家宏观调节的主要内容有:广开就业门路,创新就业内容和就业形式,积极发展新行业,创造新的工种;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降低企业劳动力成本,鼓励企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积极利用外资,加大劳动力出口等。
第二,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调控。国家要从教育人手,培养和训练符合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一方面放在进一步提高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质量上,使每一个受到教育或者训练的劳动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放在普及职业教育和再教育上,给待业者以一定的技术训练,使大量的待业者获得一技之长,便于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使在岗者能够继续得到职业培训,以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三,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方向、秩序和环境的调控。国家对劳动力市场运行方向调控的主要内容有:国家有意识的调节劳动力由传统产业部门向新兴产业部门的转移;调节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调节劳动力从密集地区向边远地区的转移;调节劳动力从大中城市企业向中小城市、城镇企业转移;调节劳动力由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向集体、个体、私营、外资企业转移。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秩序的调控,主要是国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和辅以适度的行政手段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防止劳动力市场产生紊乱现象。国家对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调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要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开放劳动力市场,劳动者失业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部分失业的人员要有一个基本的生活条件,国家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同时,国家的宏观调控还可以通过相关的科技教育政策、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财政、税收、外贸等方面的措施来改善劳动力市场的外部经济环境,调整市场结构,通过国家的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推进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动,调节劳动力供求,增加社会就业。通过教育发展计划,改变目前我国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合格劳动力严重缺乏的现状。此外,还可以通过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财政、税收、外贸支持,发展公用、公共福利事业,扩大劳务输出,以广开就业门路。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B 5.C
6.C 7.C 8.D 9.A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D4.ABC 5.ABC
6.AD 7.ABCD8.ABCD9.ABCDl0.ABCD
三、判断题
1.×2.×3.×4. √5. √
6. √7. √8.×9.×10.×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经济全球化?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
答: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突破国家的界限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和配置的
过程,是消除国家间的各种壁垒,使不同国家的经济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对外开放,融入经济全球化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一,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第二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进程还可能获得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资金以及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技资得到经济发展所迫切需要得到的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通过开放经济,加入到更广泛的国际竞争中去,刺激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第四,通过实行开放,开拓世界市场,强化本国企业的市场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促使其提高国际竞争力。
2.简述市场失灵及表现。
答: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即市场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公共产品”的生产上缺乏效率,甚至使某些公共产品的生产成为不可能。(2)经济活动存在外部效应。市场经济本身并不能使得外部经济效应内在化。(3)垄断的产生。(4)市场经济不能保持宏观经济的动态平衡。此外,市场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不能保证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五、论述题
试论我国宏观调控的目标。
答:第一,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所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但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还涉及许社会问题,例如我国失业人口的再就业和农业人口的非农化,都要靠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来解决。宏观调控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是切实可行的,我们追求的经济增长应是建立在比例协调、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第二,增加就业,维持一个较高的就业水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就业的压力自然较其他国家大。更重要的是,我国将在可见的近期内,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将会有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领域,这又给就业问题增加了巨大压力。必须把增加就业,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第三,稳定物价。市场经济要正常运转,价格信号就要真实可靠,价格总水平要保持犬体稳定,这样才能稳定人们的预期,促进经济平稳增长,避免大幅波动。元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人们的正常预期,扭曲正常的经济关系,误导资源配置,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保持物价稳定,应特别注意通过货币政策调节货币供给量,使货币供给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同时要控制预算赤字的过度增加和国际收支逆差,因为长期的预算赤字和国际收支逆差也会引起物价的波动。
第四,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交易而发生的收支关系。长期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会引起连锁反应,影响正常的对外经济活动和国内经济活动,尤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更是如此。如经常性项目长期出现逆差,不仅会影响物价稳定,而且会消耗本国的国际储备,削弱本国的抗风险能力,同时还会降低对本国的信心,严重时会出现资本外逃,甚至导致经济危机。因此,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手段加以有效调节。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但它们之间也可能存在冲突的区域。由于这些目标之间存在可能冲突区域,为兼顾这些目标,国家必须进行有效的政策协调,选择适当的调节手段和手段组合,促进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
包含总结汇报、旅游景点、人文社科、资格考试、经管营销、专业文献、出国留学、word文档以及《当代中国经济》各单元作业题参考答案等内容。本文共2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经济组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