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深圳校区区)怎么样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2017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分数线,2017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查询,招生简章
学历|         外语|       
资格|      
财会|       
|       医学|     |   
IT类|     推荐-     
&&-&[专题]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提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办教务处信息,2016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招生简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录取查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历年录取分数线等!
[]08-02[]08-02[]06-24[]06-23[]06-22[]06-16[]10-26[]10-17[]10-13[]10-12[]10-11[]09-27
共 12 个内容&&首页 | 上一页 | 1 | 下一页 | 尾页
&100个内容/页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网站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打算这样建·南方日报数字报·南网
SC02版:深圳观察
A01版 要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打算这样建
□启动区:由旧厂房改造而来,就地取材变废为宝 □一期工程:绿地植被成半通透屏障,建绿色校园
&&&&港中大深圳校区一期工程教学区拟建下沉庭院(效果图)。鲁力&翻拍
&&&&一个过去的工业厂区,如何在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变成国际一流大学的启动区?昨天,市建筑工务署披露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启动校区的建设进展,并详细介绍了校区一期工程的规划。&&&&据悉,目前港中大(深圳)校区的启动区工程已经完成总体进度的65%,进入装饰装修及机电工程安装阶段,预计年底交付港中大方面使用,从而满足明年9月开学的需求。&&&&精打细算,启动区为旧改项目&&&&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启动校区为旧改项目,于2012年10月正式动工。项目位于市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对面,紧邻龙翔大道,原址为百达厂房,2011年改造为大运文化园。为加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筹建工作,将其改造为启动校区,改造后用于一期校区完工前的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多功能厅和教职工宿舍等8栋建筑,总建筑面积为55248平方米,总投资概算为2.4亿元。&&&&市建筑工务署项目主管任展介绍,与过去承接的政府工程均为新建工程不同,港中大(深圳)启动区由过去的旧厂房改造而来,就地取材、减少浪费、变废为宝是最大特点。“我们充分利用既有材料设备,采取局部翻新、管线明装等方法施工。”任展说,百达厂房改造成大运文化园后,室外广场地面铺有透水砖。施工人员将原广场透水砖拆除并做了成品保护,使透水砖材料重复利用率达到70%,比新铺设降低造价达30%。&&&&“施工中为节约造价,很多外墙只进行局部翻新处理,对外墙抹灰层存在空鼓部分采取铲除及重新抹灰处理,相比全部将外墙面抹灰层铲除,节约工程造价三分之二。”任展介绍。&&&&节省造价的措施还有,对厂房原有普通玻璃采取贴膜处理,不必更换玻璃和铝合金窗框便可以满足节能要求,降低材料造价约60%;将楼梯及地面旧水磨石进行打磨清洗后重新使用,不必重新铺装新的楼梯材料;厂房内原有空调主机和分体空调经检测确认仍可使用的继续使用。&&&&在港中大(深圳)启动区的施工设计方案中,简单、实用是一大特色。“我们沿用香港校区做法,取消室内部分区域的吊顶,采取管线明装。取消吊顶既节省投资,也提升室内空间净高。另外,管线明装便于未来的维修。”任展说。&&&&启动区工程建成后,便启动一期工程的建设。昨天,市建筑工务署详细介绍了规划设计方案。按照方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工程将在风格理念方面与港中大沙田本部保持一致,既沿袭本部的教学特点和书院模式,也植入带有岭南文化特色的中国元素。&&&&一期工程规划沿袭港中大书院模式&&&&一期工程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00公顷,拥有神仙岭水库、北面湖、南面湖等水体及大运文化园等绿化景观资源,分为上园、中园、下园三部分。其中,上园、下园为可建设用地,中园为公共绿地,建设中的启动区将来是下园的一部分。&&&&上园规划主要包括一座本科生书院、两座研究生书院、4栋教职员工宿舍及相关师生活动用房等福利设施共99007平方米;下园规划主要包括行政楼、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会堂、室内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两座本科生书院共202367平米。&&&&据介绍,书院制度是香港中文大学独特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它目前有9所书院。每所书院有各自的文化,旨在培养全方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每个全日制本科生都隶属于一所书院,院系负责学科教学,书院负责生活及德智体群美培养并提供宿舍。&&&&针对港中大的传统办学模式,一期工程在规划设计上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和满足。例如,一期工程中的学生宿舍,本科学生是3人间,研究生为2人间。所有宿舍不设置阳台和单独卫生间,而是沿用港中大沙田校区传统,采用公共卫生间、公共洗衣房、公共晒衣区,便于集中管理。另外,为了促进学生交流互动,每座宿舍楼提供休息室、电视/康乐室、厨房、安静阅读与学习室等公共空间,且很多都是开敞式,可以缓解学生在校区内的压抑感。&&&&大量应用中国元素,保留山体尊重生态&&&&保留山体,尊重生态,使校园与环境融为一体也是港中大沙田本部的特色,这一特色将在深圳校区得到延袭。此外,深圳校区一期工程在建设上将融入具岭南文化特色的中国元素。&&&&深圳校区上园和下园之间拥有大面积的山体、绿地与树林。未来,山体和绿地都不会受到破坏,甚至建筑物的选址专门对山体有所退让。上园与下园之间的建筑物非常少,有一定的留白意味。两园之间将更多地通过自行车和步行进行联系。未来建成后,校区虽然紧邻龙翔大道,但绿地和植被将形成半通透的屏障,为校舍营造宁静的氛围。校舍将提供不同性质的户外空间,让师生在自然环境里延续学术讨论与生活交流。或者在草坡上举行学术论坛,或者在树下的茶座探讨问题,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自由的学术文化。&&&&为体现中国元素,一期工程的图书馆将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飞檐设计。学校大门则沿袭港中大沙田本部安放华表的设计。此外,天井、中庭等元素将大规模地采用。&&&&未来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整体规划将减少车行路线,建立校园内步道和自行车道,建立校园的生态水系循环系统,实施校园植栽和降温策略。此外会尝试建筑的太阳能开发、雨水收集回用等措施,使其成为一座绿色校园。&&&&南方日报记者&李斌
document.write('');来源:北京青年报 发布时间: 14:14:54
选择字号:小 中
学者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并非香港中文大学分校
日前,教育部正式致函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批准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作设立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办学者为深圳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依法进行管理。
媒体在报道时,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称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不得不说,这是媒体的一厢情愿,分校是分校,合作办学是合作办学。按照现在的办学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取的还是合作办学模式。
引进境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到内地来办学,应该采取直接引进举办分校的模式,而不是只采取合作办学模式。直接举办分校,可采取举办校的招生、培养方式在我国内地招生、培养,不但可以促进内地高校的竞争,也可在内地真正建立起按现代学校制度治理的大学。在招生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分校,可完全自主招生;在培养方面,境外高校的内地分校,可用母体校的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式,同时授予母体校的文凭。简单地说,就是自主招生、自主办学、自授学位。而不是把招生纳入我国集中录取体系,课程体系要求报批,而且必须授予国家承认的文凭。
但目前我国引进国外和香港地区高校到内地办学,都采取合作办学模式,这种合作办学模式,据称是为了起到&1+1>2&的效果,但从实践看,合作办学模式的共同走向是,把合作办学学校纳入整个教育体制之内,这些学校,从办学质量上看,相比内地高校值得肯定,但是从推进我国内地高等教育改革方面看却价值有限。合作方式并没有推动内地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只是为内地增加一所办学质量相对不错的高校而已。换言之,我国是以增加高教资源来考量引进知名大学办学,而非从推动教育改革角度来发挥引起高校的教改作用。
总体而言,新增的合作办学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内,地位是低于985高校,甚至低于211院校的,加之学费标准比较高,不少合作办学学校,在集中录取制度中,录取分数就在一本线上下,还有的合作办学高校,由于被纳入二本招生,录取分数就更低。
虽然合作办学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理事会治理,在校内制度建设中,接近实行现代学校制度,推行教授治校,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政府和合作办学学校的关系上,还未摆脱传统学校的管理体系,学校并没有获得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这样一来,合作办学的改革,就与内地公办学校在校内进行的改革差不多,对其他高校的影响和辐射也就更加有限。
对于新建的合作办学学校,我国应大胆地让其自主办学、自授学位。我国近年来出国留学人数快速增加,如果能把海外著名高校引进到我国独立办学,学校面向全世界招生,招来的学生就在我国内地的校园里学习全球课程,内地的校园和母体校的校园管理完全一样,这不就可让内地学生不出国就享有世界一流的教学吗?而且,如果有世界一流大学的分校,内地自主办学,这对内地高等教育会带来真正的压力,更重要的是,会大大加快我国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步伐。熊丙奇(上海 学者) (原标题: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办的仍非分校)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pan style="color:#14-7-16 20:20:59
是教授治校还是党政联席会说了算?
<span style="color:#14-4-30 12:40:42
有党委么??是党委说了算么?
<span style="color:#14-4-30 12:24:09
我们还有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未来还会有昆山杜克大学……
<span style="color:#14-4-30 9:12:26
合作办学为什么要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种以假乱真的校名?
<span style="color:#14-4-30 4:32:02
果断点赞。
寒冰是一点一点融化的,进步是一点一点累积的。
香港的体制与文化中进步的一面也会一点一点扩散到大陆。
目前已有8条评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分校一年学费九万五,我想请问大家这个学校的价值到底如何,是不是利益性质较高?
哈哈哈黑sz,講真差距不大,管你哪個學校,哪怕hku我們都說一個地方來的,差太遠了,你就算是一個學校一個專業人家都不想搭理你。但是地理位置、社會制度真的23333還有,學歷不一樣,能不能不要在這上面造假,真的很過分,你拉著各種高分跑去sz,完美了
本人本科浙大,正在CUHK读PhD。没去过CUHKsz。{偶见一位知友言辞激动,看来本回答多有冒犯。本话题是关于CHUKsz的评价,总会有褒有贬。对于我的回答的批评与讨论都是欢迎的,但请勿开地图炮,引起各校友之间的矛盾。}如果你可以考到国内前10的学校中的任意一所,那么建议不要选CUHKsz。如果是在非985的211学校和CUHKsz对比的话,有钱的话建议选CUHKsz,钱不多且只准备毕业之后在内地工作的话还是211吧。{这一段里面只论学校,没有考虑到专业的选择的问题,补充如下:只看学校不看专业对于考生择校来说是不够全面的,专业的重要性也很高。如果说一位学生想在top10和CUHKsz之间作选择,但他的分数去top10只能选到一些不感兴趣的专业,而去CUHKsz可以选到心仪的专业的话,那么我会建议去CUHKsz。专业的差别真的很大,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远远比学校更重要,分数线差30以内的两所学校,我觉得一定得首先保证专业是自己所喜欢的。有些人说先选城市再选学校再选专业,我认为那些人上大学都不是为了学习。}对于选择本科学校来说,学校的教授水平高当然是好事,但还有很多很重要的东西:同学的质量,培养的体系、学生积累下来的东西、校友。先说教授,CUHKsz的教授,是有很厉害的人,但厉害的那些很多并不是全职在CUHKsz工作。{教授是否全职这个问题,我自己没有过与非全职教授合作或者上课的经历,只能根据我自己的理解分析、猜测一下:一个教授一般会有自己的一个小团队,包括他的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研究助理等等,如果是全职的教授的话,那么整个团队应该也都在一个学校里,这对于本科生教育其实也会有正面影响,比如团队里有个小topic适合给本科生做毕业设计,那么教授可以让他的学生帮忙带一下。对本科生的project,很多时候由有经验的学生去进行指导会比教授的指导更加直接、更有效。另外,对本科毕业想出国的同学来说,如果有在实验室做research的经历、甚至有publication的话,将会是很好的加分项;然而如果教授并不是全职的话,他的实验室/团队可能并不在学校里,那么寒暑假想跟教授做一段时间research也会很麻烦。当然这个问题不好说,如果学生足够坚持足够努力的话,我想总会有办法可以远程合作的,Skype开会什么的也是可以的。总的来说,我觉得在大一大二学基础课程的期间,教授是否全职对学生来说应该确实影响不大,大三大四可能会有一定影响。再科普一些:一所学校的学术声誉,主要是靠这所学校的科研产出来获得的(资金投入和政府导向那些先不管了)。而科研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基本上和它的研究生质量成正比,因为教授出科研成果很大程度靠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当然教授本身水平高、有声望的话是会对研究生做出好的科研成果有很大帮助,但一个研究生的科研主要是他自己的东西,他一定要有能力有动力才能做好科研。所以我觉得CUHKsz要发展得好的话,最重要还是搞好研究生院,争取在这几年内打出名堂,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得到认可。至于本科生的质量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我认为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同学的质量大致可以由高考分数看出来,前面有人说“随随便便问一个同学都能上浙大南大武大厦大中大”,I doubt it。{对比 和中山大学的分数线还是比CUHKsz的高的嘛。但我后来浏览过其他一些问题的一些回答,感觉应该CUHKsz的考生分数确实有很高的,并且平均分也很不错。考生如果看到我的回答请再细究一下查查往年分数线。}当然会有小部分的高分学生被忽悠去了的,就连深圳大学也能忽悠到一些分数不错的学生。{关于深大不细说。政府投了很多钱,深大在蓬勃发展,但现阶段绝对不如211。这里用“忽悠”有点不礼貌了哈哈,深大在我高考那年大家都认为是二本、不怎好,但现在分数线已经排在广东前几了。}在大学里,同学间的竞争是推动你进步的重要因素。你的同学的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你的水平。即使是CUHK本身,我觉得除内地生外的本科生的水平也是太差了。国际化(即使有)也是没什么用的:你读大学只为了和外国人练练口语吗?高中的时候也有外教啊。而(来中国的)国际生的质量,就算你还没读过大学,yy一下也知道。{表达得不好,引起误会,解释如下:“国际化”这个词可以有狭义的理解也可以有广义的理解。简短的几句话没有把国际化阐释清楚,确实是我的回答的问题。国际化当然不止国际生比例和质量这种,还包括教育理念、教授本身的教育背景、教学方式、与国际交流访问的渠道等等。这些当然都非常重要。而且我认为这一点会是CUHKsz可以比很多211学校做得好的地方。}培养的体系包括比如课程的设置等等。创校初期有限的师资条件下甚至可能凑不齐一整个专业的课程吧。如果你对某个专业的课感兴趣,可能会发现那个专业还没有开。如果你说MOOC上面找得到、可以弥补学校课程不足,那你又何苦交那么贵的学费呢?{这句应该不至误解,请勿断章取义。}学生积累下来的东西包括比如学校社团、社团组织的活动、科研竞赛等等。这些也非常重要。{这根本与学校给社团投多少钱毫无关系。}可能你想搞ACM但是没有学校组织没有社团甚至凑不到队友,可能你想搞机器人但是发现本校没有机械系所以没人做机械只能掏钱买成品或者外包。你当然可以选择为母校开天辟地,可是在做择校的决定时,你要想的应该是选择一个对自己更有利的去处。校友的重要性因人而异,常见的作用比如找工作内推、校友企业、创业等等,有的时候运气好会有比较大的作用,不好说。另外校友的口碑也会对你的简历的分量产生重要影响。宿舍食堂图书馆这些我就不说了。我根据我过去几年的学习和研究的经历给出以上看法。对考生择校问题,此回答仅供参考,请多方了解信息。PS: 如果本科毕业后准备出国的话,CUHKsz在这方面或许有一些加成。
利申:去过深圳校区并且认识一些深圳校区同学。和主校差别主要在于:1.地处深圳,不在香港,你遇到的全是内地生,所谓国际化的环境太虚无;本来六万学费卖的就是社会环境和各种资源,深圳校区这个情况基本是创收骗钱。2.(重点)生源,目前的情况是600分左右,偶尔有几个很高的分(省前100都在此列)被宣传去的孩子,我也不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我还是相信入学时候生源的质量影响很大的。大家可以查一查深圳每年在各个省份的极差有多大,你猜猜为什么有很多省份第一名660+分,最后一名500多分?是因为深圳校区胸怀博大,兼容并包吗?是因为深圳校区特别的教育理念吗?不是,是因为…(某校区玻璃心真多,一说就跳起来,要是多些实力,不要整天拿毕业证忽悠就好了。)
徐校长本人竟然不记得开校两年有几个学生退学,哈哈,这就是人文关怀,于是放弃该校
本人是985大学的一名大一学生, 碰巧有一个关系较好的同学读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又看到最近关于这所学校的评价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在通过了解了这所学校再综合我同学的观点之后,决定来和大家谈一谈我本人对这所学校的看法。
首先,说一说生源。这所大学在我们省的招生线确实不低,录取的人数也很少。就前两年的招生线来看超过了很多中等985院校,基本在所有的招生省(除广东浙江)外录取线都有这么高,这才第二年,以后的分数线很可能更逆天;当然,在广东和浙江的线确实不高,但这两省招生大多是通过6+3+1模式,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很好(至少比国内纯高考要有可取之处。)但我通过那个同学了解到:广东浙江同学的综合素质比较高,交际能力出众,或许这就类似于为什么清北在北京招生线不高,但进学校之后北京人会比别的省的同学差很多吗,不会吧。
再而言之,去那所学校的学生家里基本都是中产以上(9.5万的学费),那也就意味着他们从小身处的教育环境会比较好,综合素质自然就会比较高了。(这是总体而言,不是说穷苦出生的孩子就会素质差。),毕竟大家都知道人们在温饱之后才会追求更高的教育等方面,在这方面投入的也会更高。我这样一个农村孩子对这方面深有感触,我家里因为穷,姐姐不能读书。综合素质高了,无疑又是一项更大的加分项了。毕竟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这点我曾听过我那个同学惊叹过他大学同学对时事的关注,对各种问题的见解,还有在各种场合下表现出的落落大方。这点本人特别羡慕,希望能遇到这样的同学,留下一番美好的经历。
其次,聊一聊这所大学提供给学生的资源。首先是教学方面,他们的老师水准确实没话说,大家也在学校官网上面可以了解到,同学说他上学期化学老师(梁永波)便是港中大前化学系主任,物理老师(张昭宇)是原北大的一个副教授,数学老师(周宪)在香港中文大学从教近二十年。这方面让了我特别感动,怕是清北的大一的老师也达不到这种水平吧。不仅是老师的水平高,而且他们还没有架子。同学说梁永波面对学生的疑惑总是细心解答,张昭宇更是开过物理学习辅导小组,自己经常额外给同学上课(这些教授得时间都很值钱吧)。诸此种种实在是让人羡慕。
学校设施方面和对外交流方面。我曾经去过那个学校的图书馆,设施之豪华,敢说另大陆任何一所学校汗颜, 让人进去就不想出来了。还有学校的空调,图书馆,WC,自习室,教室 会让你感觉不到四季的变化,同学说他们经常戏称学校为空调大学,可见学校为学生付出之多啊。交流方面,学校仅成立两年就与英国的几所名校学校签订人才共同培养协议,并且他们暑课(相当于暑期补课)近半的同学能在加州大学伯克利,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进行交流学习,这恐怕是有钱也买不到的吧。 还有一点特别让我记忆犹新,同学总是参加学校的各种讲座,讲座的主讲人都是学术上的偶像,而且范围之宽,几乎囊括各个方面,频率之大,几乎天天都有。这种学校焉能没有吸引力。
再谈一谈,学位证书方面。我个人是不喜欢说这点的,但不得不承认这点对于中国人来说的重要性。我上学校的官网了解过,学校颁发两个证书,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位证书,这个是国家政策要求颁发的;另一个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位证书(与本校一样)。真的不希望各位听信三人成虎的谣言,自己上官网了解一下岂不更实在,更真实。就留学方面来说港校的学位证书较内地大学的证书优势不言而喻。
最后说一说,学校的地理位置,学校坐落在深圳,现在这所城市基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深圳的发展有可谓石破天惊之势,然深圳高校水平令人咋舌。也就是说深圳肯定是急需这样一所大学的,这所大学的毕业生也会广受欢迎。很多人说这所大学最大的毙命是不在香港,余以为不然,香港的高校林立,又有多少土壤能给这所大学,反而在深圳优势明显。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原因是刚和同学聊过天又看到了关于这所学校的褒贬不一的热议。和同学聊天问他最近怎么样,他答很好;问他最近在干什么,他答再上暑课,并且刚在一教育机构面试了一份当英语老师的工作。再问及选了什么专业(港校进校一年才选专业),他答选了金融统计,之后想读金融的研究生。最后再问了暑假有什么打算,他说有了一份实习工作(在国内一般要到大三大四才会实习,他才大一。)。问完之后,个人感觉很惭愧,他的未来规划之清晰,学习计划之明确,精神态度之高昂,日常生活之努力都让我这个目前整天懒洋洋的所谓985名校的学生汗颜。或许,原来高考差不多的分现在这么大的差距确实可笑,这才一年啊。
至于纷至沓来的对这所学校的批评,我实在理解不了。我只想问: 1.你对这所学校了解吗?2.你的大学比这所大学优秀很多吗? 3.你自己要比这里的学生聪明吗? 4. 为什么那么多成功人士都愿意把他们子女送过来,他们比你笨吗? 5.为什么这所大学才两岁,你就要这样指指点点,提出各种标准? 6.为什么不能以宽容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或许中国人真的热爱谣言;或许大众的猜忌心和妒忌心真的太过膨胀;或许我们都在尽力打击这所学校,以维持我们内陆老校的一党独大,但真正的教育崛起是海纳百川,无欲则刚啊。
对于一所才两年的大学,以上种种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我希望国人以包容发展的心看待这所学校,中国教育需要这种新鲜血液。不求支持,但至少不要太反对,不要将这种学校一味地扼杀。让我们拿出中国人民传统美德的包容,重现唐代风韵迷人的文化交融。相信这种学校必将为中国名校令世界信服的征途上填下那一片片瓦砾。
利益相关:已填港中大深圳,待offer中。7.8更 哎被灭了,可耻匿对于一所新创办的学校来说,95000的学费可能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仅供参考:香港中文大学本校的学费是12W港币 香港大学本部的学费是14W港币
看了好多校友写的,忍不住自己也写一下吧。1.生源。确实存在浮动比较大的情况,作为一个新办学校我们没办法,但是另一角度来看确实是有很多清北复交分数的同学的,很多。总体情况的话,另一个同学的评论区也有一个省(江苏还是?)的数据,老实说我们毕竟是新学校,确实有几个低分的,但是可以看出一半以上同学考中山什么的还是没问题的。有些省生源较好,也有些省可能最后几名比一本就高二三十分,现在查录取成绩的网站这么多,自己下功夫一下午就出来了,前几天一个学弟还问我成绩问题,又是听这个学长说又是听那个学长说,这种事还是自己用点心为好。反正我校生源质量总体不错,完全不怕查。现在问题是我校肯定用那些生源比较好的省宣传,你们用生源没那么好的省反驳,有什么用?真的是建议看这个问题的学弟学妹/家长,自己花时间查一下,严谨,放心。2.师资。学校在这方面还是花了挺多钱的,具体可以去学校官网。另外现在看来理工学校比经管学院师资好,理工院士就好几个。老师也来都挺好的,这个可能是跟内地大学很大的不同吧。3.跟沙田那边的关系。其实我觉得另一位沙田同学有句话说的很对,只要你优秀了,不管是沙田还是龙岗毕业,肯定会攀校友的,如果差距很大,就是一个学校毕业你也不想理人家。另外我不知道沙田官方对沙田学生的说法,但是我们入校时沈祖尧校长亲自致辞,我们的学籍也在沙田那边注册过,本来就是绑在一起的。另外,学位证不会说谎。4.关于4+1。我不知道2+2是怎么提出来的,可能是同学说错了,也可能是其它愿意吧。不过3+1,4+1还是有的。可能香港的同学觉得4+1很常见,觉得我们在忽悠人,但是我想说,你能享受到的资源,内地是没有的。我们作为内地“近水楼台”的学校,条件得天独厚,对此进行宣传无可非议吧,而且我们也没有夸大宣传。5.关于国际化。与沙田比,不够,差很远。但是基本的学术自由,我们还是已经做到了。单凭这一点,作为我们一个优势是足够的。另外就国际化而言,肯定是比内地大学好的。现在只能说是介乎内地和香港之间吧。在香港那种国际化大学出来的,可能觉得我们“画虎不成反类犬”。还是那句话,你们享受到的资源,不是人人都有的。我们已经比内地好很多了,学校也在这方面一直努力,况且,雏凤清于老凤声,谁知道呢。6.那个说我们创收骗钱的,到底是黑的我们学校还是黑的沙田啊,说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创收骗钱,你作为沙田学长觉得很有优越感?有时候真的,说的直白一点,智商这个东西吧。。。。。。7.学习氛围。很浓厚,慎重入坑。。。。。据说比沙田浓厚点8.看到有位学长说我们一口一个“沙田”叫的您心烦,但是我们也是在cuhk有注册的学生啊,这跟说“你们xx书院”一样,不都是代称吗,醉了。9.为了方便私信,取匿
反对一切自以为是黑我校的答案。逐一反对之前,想先说一点别的。前几天高考季,想必都能看到朋友圈和QQ空间里的『明天高考不努力,九月XX做兄弟』的句式。可当我们寝室谈到『如果再高考一次』的话题时,都表示『就算明天再考一次,不还是来这里么』。一个室友问:『那要是考上了清华怎么办?』我说『那你自己去吧』『啊?你们都不去啊,那我不去了』『为什么?』『吃亏不能让我一个人吃啊』就想问哪个学校能有对自己学校如此相信,如此热爱的学生?再问哪个学校能把去清华称作吃亏?(至于我校学生为何如此,有空在最后填坑。先逐一反对之前的答案)首先反对本科浙大的那位匿名用户():一、不明白什么叫『不是全职在CUHKsz工作』,我们的老师都是给我们上一学期的课,然后下一学期进行自己的项目和研究,难道教授们做研究都不行了么?那若干年之后,岂不是又给你这种人留下『请来好老师给本科生上基础课,科研水平一塌糊涂』的话柄?可笑。二、有一位我校同学说『随随便便问一个同学都能上浙大南大武大厦大中大』,你就随随便便来一句『I doubt it』就能给否了?我们这边有招生办的数据,你除了嘴炮有什么?你举出深大忽悠考生的例子,第一请问数据呢?第二请问深大不会打你么?第三这和我们学校有什么关系?Excuse me?三、你说国际化没卵用,我只能说……真的说不下去了,看看你列出的什么和歪果仁练口语,你真是脏了『国际化』三个字……肤浅,狭隘。四、课程设置什么的,请问像你的母校浙大那样变得超级无敌宇宙第一大就是好的了?什么rubbish专业都开的话,才是真正的对不起学生的学费吧?你倒说说哪个有前途的热门专业我校没有?五、MOOC上能上的课,你干嘛在大学学?照你这么说,我就要奇怪你为什么要上浙大了,更奇怪你发现了这个秘密之后,怎么不仅读了master还一路读到PhD了?六、我们学校给社团提供的经费每年六位数,谢谢。我倒觉得没钱给学生开展活动这种事内地更常见吧?其次反对信口开河的():你说我们为了理想,真是对不起你了!!!我们都很功利啊!!!学经管的都想着选金融专业,学理工的都想着选金融统计专业,我们就是一个彻彻底底地被金钱蒙蔽了双眼的学校!!!不要说我们为了理想啊我们真的受不起!!!我们就是为了以后毕业了一年几百万来的!!!最后反对另一个(疑似本部同学的)匿名用户():1.确实没你们国际化程度高=。=+2.下个月宿舍就建好了实在对不起您嘞!!!3.新找的也不必你们沙田的差好吧?难道是为了追求什么『正统性』就必须都是从本部挖人来?可笑。4.每个省卷子都不一样你跟我说『600分左右』,我猜你是说自己高中读的省吧?要说说名次也好点啊亲……
我来以自身经历回答你吧。我大学学费是4500,重点本科,但是学校就是个渣。
今天有学弟给我看了关于CUHKSZ的回答我才知道原来外界对这个学校误解这么深十万元在这个学校的价值是:很棒的教授资源——上学期管理教授Bilian,也在沙田教学,超过十年的麦肯锡HR,听过她的课的人都说好,然后被MGT虐的死去活来。。也为大二的同学提供了超好的面试机会,当然你得有实力才能抓住。经济学教授Lawrence, Barick. Lawrence是哈佛留学的,Barick,你来了就知道这老师有多神奇数学教授梁美儿反正每一个教授都是大牛。请到他们的确需要花大价钱。熊伟院长拒绝了清华的邀请选择了我们学校,至少在某些方面表现了我们学校值得信任。反正每一个教授都是大牛。请到他们的确需要花大价钱。熊伟院长拒绝了清华的邀请选择了我们学校,至少在某些方面表现了我们学校值得信任。人文气息——这个学校有一种自由开放的氛围。我和其他同学交流大学生活的时候,这种感觉很深,在我们学校你有什么看不爽的觉得要改善的地方,你有途径去反馈,学校会重视。而且曾经我采访一个教授的时候,问到你觉得我们学校学生和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他说他觉得我们更加活跃,无论是课堂上讲座上还是生活中。学生自己创建了一个网上交流平台叫
浅见里面有各种思想的交锋,特别是每次出现什么公共问题,一个人出来发表意见,然后会有许多不同意见相互驳斥,非常有趣。而且在这里,教授们每次下课也是去食堂吃饭,只要你胆子够大,直接端着饭盘去找他们,他们很愿意和你分享用餐时光(曾经上去找英语教授聊天他让我给他翻译菜谱我也是日狗了……)更别提其他小细节:每次期末前在宿舍楼免费发放的400份元气早餐,深圳冬天冷学校为我们准备了被子和暖宝宝送到宿舍,在社团大大小小活动中经常看见校长等等英文氛围——这里因为中国人居多,所以平时肯定是讲中文……但是你上课和教授交流完成作业各种pre必须是英文,以及各种英文原版教材,英文阅读资料,写篇上千字的英文论文,其中的苦谁写谁知道。我英文水平也一般,但至少现在我敢在大街上勾搭外国小哥(让我装完这个逼谢谢)上面有回答提到校友资源和设施配置。虽然的确一些CUHK的学生对我们有意见,但是CUHK的校友也是我们校友,至少现在我们就有同学正在享受校友提供的实习机会什么的。Mentor系统大二正在进行,这个系统也是借助了校友的力量。设施,现在好像什么数据模拟实验室,各种实验室都慢慢完善了,这个理工的小朋友可能更清楚一点。还有,学校新机会也多,你获得锻炼的机会就更多。开天辟地秒天秒地,这个学校给你创造了平台让你去施展拳脚,展现自己的本事。学生会和各个社团,只要你有成熟的想法,有足够的热情去做一件事,除了资金其他都不是问题。讲道理十万元这么贵!!来了这个学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逃课了!!逃一节课心都痛了!!恨不得每天都和教授呆在一起!!或者参加各种活动!!至少你毕业了得值四十万啊!!还在担心大学没有动力没有目标害怕自己堕落吗!!想不想拿全奖!!十万就是你的动力!!利益相关:CUHKSZ已读一年的商科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