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高考一夜暴富状元一考‘暴富’该不该”

凑个热闹:也谈高考状元
  在本人服务的学校今年高考考出一名全省理科总分第一名,获“理科状元”称号。从改革开放自今,在这样一所山区中学里,已经是第三位高考状元了。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可喜可贺。
  高兴之余,在状元之外,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深思:
  对于“状元”自身来说,他(她)是一个学业上的成功者,用自己刻苦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得到鲜花掌声。家长教师的夸奖、同学的羡慕、媒体的采访、名牌高校招生人员的主动探访,是对“状元”的奖赏,理所应当。但是,如果“状元”的价值只是作为考生与高校谈判的筹码,那么“状元”是悲哀的,往往还因此宠坏了孩子。“状元”的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他(她)挑战了现行教育体制下人的学习能力的极限。看到了这一点,才能跳出“状元”光环的笼罩,回归教育的本质。
  “状元”的产生是必然?抑或偶然?我校的状元考生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考到第一是运气。而其班主任吴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再据报道说,某位领导得知省状元落在本校时连问三句“真的吗?”。对于拔尖学生的培养需要底气,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务实的态度。从这一朵朵状元之花中,我们真的需要更多的认真细致的总结。只有这样,才会有班主任吴老师的那种自信,底气十足。
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成为状元,但每个考生都可以从状元的成功中受益。
  为此,我们还要准备很多……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高考状元获奖21.5万 一考暴富该不该_校园频道_新华网
高考状元获奖21.5万 一考暴富该不该
日 10:01:42
【字号 】【】【】【】
  继推出户籍人口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后,“最牛教育强镇”广东东莞石排镇再出新举措:设立500万元的奖教奖学基金。29日,石排镇召开大会,奖励在今年中考及高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其中今年东莞文科状元石排籍学生邓永辉获得了该镇奖励的7万元奖金。另外,邓永辉还分别获得就读中学的10万元奖励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4.5万元奖励。(8月30日《信息时报》)
  邓永辉是《石排镇奖教奖学方案》的首批获奖者中的最高额奖金获得者。因为按照这个方案规定,凡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石排户籍考生,每生一次性奖5万元;高考单科成绩或总成绩排在东莞市前三名,每人分别奖励2万、1.5万、1万。另对考入全国前十位高校及重点本科院校的考生也分别给予5000元和1000元的奖励。根据这个方案,邓永辉同学作为东莞市高考文科状元并考入北京大学,获得了该镇发放的7万元奖金。
  加上邓永辉就读中学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奖励,不计镇政府给予的每年6000元的免费大学教育补贴,光奖金一项,邓永辉就获得了21.5万元。这意味着,邓永辉因为高考成绩优异一夜“暴富”,成为考生中的“富翁”。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该不该让学生因一次考试而“暴富”?
  作为“最牛教育强镇”的东莞石排镇,在经济实力有了巨大提高之后,高度重视教育,大力投资人才培养,激励本地学子努力学习,争先夺优,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投资教育和奖励优秀学子的时候,要不要考虑“度”,要不要做更多的利弊衡量,应不应该让学生因为一次考试而“暴富”,恐怕还值得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思量。
  在笔者看来,作为政府和社会,让学生因为一次考试而“暴富”,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值得商榷。首先,重奖中考、高考中的拔尖者,让个别人一夜“暴富”,把他们打造成“学生富翁”,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工作,难免会形成“赢者通吃”的不良社会氛围,给整体社会价值观以不当引导,让更多的人眼睛向前向上而忽视和淡漠大多数的身边普通人。
) 【字号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新华网社区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特长生考上清华获60.5万重奖 一考暴富引争议_新闻中心_新浪网
特长生考上清华获60.5万重奖 一考暴富引争议
  调查:
  据南方网报道,广东东莞虎门外语学校今年考上清华的学生黄绮琪将获得60.5万元奖励,其中虎门镇政府奖励30万元,南栅社区奖10万元,虎门外语学校奖励20万,还有西头村委也奖励其5000元。这也是东莞史上最高的高考奖金。对此,有人赞有人弹,有政协委员提议,重金奖学的同时,希望受奖学生不忘东莞,毕业后能回东莞做贡献,此外,奖高考尖子也别忘了奖品德优秀的学生。
  最高奖金缘于4个巧合
  虎门今年之所以会诞生史上最高的高考奖金,是因为在黄绮琪身上发生了4个巧合。
  据虎门宣教办有关负责人称,黄绮琪户籍是虎门南栅社区西头村委,从小就在虎门读书,在虎门外语学校也读了六年,并在此校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是一个巧合,这一巧合让她获得了30万奖励。
  另一个巧合是,黄绮琪跟了母亲的户口,落在了南栅社区西头村,而她如果跟了父亲的户口那就是落在虎门太平,就不存在南栅社区对其10万元的奖励,因为虎门太平属于镇级管理,不再另有高考奖励。而这其中还有个小巧合,西头村对清华北大生今年也给出了5000元的奖励。
  而最后一个更大的巧合是,她所在的虎门外语学校为了吸引优秀生源,开出了东莞民办学校对清华北大生最高的奖励20万元。上述4个巧合累计,黄绮琪因为考取清华而获得了60.5万元。
  据了解,10-20万元对清华北大生的奖励在东莞各个镇区比比皆是,虽然各个镇政府动不动就给出30万元奖励,但从来没有人摘取过。这是因为镇政府一般都要求考生在本镇高中读满三年并考取了清华北大才能获奖,但历年来,几乎全部的清华北大生都是在城区重点高中考取,因而与镇政府的巨额奖金失之交臂。
  高考状元获奖21.5万 一考暴富该不该
  邓永辉是《石排镇奖教奖学方案》的首批获奖者中的最高额奖金获得者。因为按照这个方案规定,凡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石排户籍考生,每生一次性奖5万元;高考单科成绩或总成绩排在东莞市前三名,每人分别奖励2万、1.5万、1万。另对考入全国前十位高校及重点本科院校的考生也分别给予5000元和1000元的奖励。根据这个方案,邓永辉同学作为东莞市高考文科状元并考入北京大学,获得了该镇发放的7万元奖金。
  加上邓永辉就读中学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奖励,不计镇政府给予的每年6000元的免费大学教育补贴,光奖金一项,邓永辉就获得了21.5万元。这意味着,邓永辉因为高考成绩优异一夜“暴富”,成为考生中的“富翁”。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该不该让学生因一次考试而“暴富”?
  继推出户籍人口从幼儿园到大学长达25年的免费教育后,“最牛教育强镇”广东东莞石排镇再出新举措:设立500万元的奖教奖学基金。29日,石排镇召开大会,奖励在今年中考及高考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其中今年东莞文科状元石排籍学生邓永辉获得了该镇奖励的7万元奖金。另外,邓永辉还分别获得就读中学的10万元奖励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4.5万元奖励。(8月30日《信息时报》)
  邓永辉是《石排镇奖教奖学方案》的首批获奖者中的最高额奖金获得者。因为按照这个方案规定,凡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石排户籍考生,每生一次性奖5万元;高考单科成绩或总成绩排在东莞市前三名,每人分别奖励2万、1.5万、1万。另对考入全国前十位高校及重点本科院校的考生也分别给予5000元和1000元的奖励。根据这个方案,邓永辉同学作为东莞市高考文科状元并考入北京大学,获得了该镇发放的7万元奖金。
  加上邓永辉就读中学和所在村及村民小组的奖励,不计镇政府给予的每年6000元的免费大学教育补贴,光奖金一项,邓永辉就获得了21.5万元。这意味着,邓永辉因为高考成绩优异一夜“暴富”,成为考生中的“富翁”。于是,人们不禁要问:该不该让学生因一次考试而“暴富”?
  作为“最牛教育强镇”的东莞石排镇,在经济实力有了巨大提高之后,高度重视教育,大力投资人才培养,激励本地学子努力学习,争先夺优,其出发点和目的都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投资教育和奖励优秀学子的时候,要不要考虑“度”,要不要做更多的利弊衡量,应不应该让学生因为一次考试而“暴富”,恐怕还值得进行更深入更细致的思量。
  在笔者看来,作为政府和社会,让学生因为一次考试而“暴富”,其合理性和公平性值得商榷。首先,重奖中考、高考中的拔尖者,让个别人一夜“暴富”,把他们打造成“学生富翁”,仅仅是锦上添花的工作,难免会形成“赢者通吃”的不良社会氛围,给整体社会价值观以不当引导,让更多的人眼睛向前向上而忽视和淡漠大多数的身边普通人。
  同时,政府奖励动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全体石排籍和非石排籍人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这些财富本应用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和服务,而政府却把它过多地用于石排籍的个别尖子学生身上,一方面是其公平公正性值得怀疑,另一方面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也值得追问。一次性考试中的状元就一定是优秀人才吗?即使是优秀人才,大学毕业后会回本地服务吗?政府把全部教育福利施惠于户籍人员,而对同样为本地创造财富的非户籍人员置之不理,不仅不够厚道,恐怕也涉嫌户籍歧视,有人为制造阶层对立的风险。
  另外,石排镇将考入北大清华、高考单科或总成绩广东省前三名和东莞市前三名作为重奖的对象,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意识,有变相激励应试教育之嫌,与我国正在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改革背道而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省市已经禁止高考成绩排名,禁止发布高考状元信息和炒作高考状元,特别是广东省今年就已不再公布高考状元,且不说石排镇的奖励方案与教育改革大趋势不符,就操作层面而言,也面临难以确定“高考单科或总分广东省前三名”考生的困难和尴尬。
  我们不反对奖优罚劣,更不反对加大教育投资,在教育问题上无论多么重视都不为过,但我们更希望把公共财富用到刀刃上,用得更加合理公平,无论如何不应该让学生因一次考试而“暴富”,这样可能会拔苗助长,甚至扼杀其上进心,扭曲其价值观。
更多关于&&的新闻也谈“高考状元”
也谈“高考状元”
好像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哪一年起,每年的这个时候,“高考状元”都已成为热门的话题。作为老百姓在茶余饭后闲聊的话题倒也很正常,过份的炒作就有失偏颇了。
一、出没出“高考状元”并非衡量高中办学水平标准
温州二中是我的母校。有一年我随浙大的招生办去温州招生。那年温州理科的高考状元出在八中,二中有一位老师对我说:政府给温州一中的教育资源是最多的,优秀的生源优秀的教师都由他们先挑,可他们已经好多年没出高考状元了。我说:他们是不是对得起政府给他们这么多优惠的条件和支持,并不是看他们出没出高考状元,而是看他们考上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百分率多少。谁都知道:八中今年出了个高考状元,难道他们的办学水平就超过了一中?
二、四年后的“孙山”也可以成为“状元”
譬如某省市的“高考状元”是710分而第二名是709分。当然这考709分的就不是“状元”了,媒体关注的肯定是“状元”,而决不会去追捧这个709分的第二名。试问:这1分之差就有那么大吗?别提只差1分,即使差个10分8分的(如700分),难道就一定比“状元”(710分)差很多吗?我看不见得!这只能说明录取入学的时候你排第一。我的一个同学,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是榜上第二名,并非“高考状元”。但他入学后一直独占鳌头。其实,入学之后,就要进行一次大洗牌了。尤其是经过四年的本科学习之后,并不是每一个“高考状元”到大学毕业时的成绩还是全班第一。相反,后来者居上的也不乏其人。我有一个同学1951年考入北大化工系是华东地区的“孙山”,全国倒数第五名。读完四年,到毕业时,虽不是全班第一(当年没有给毕业生排名次),但也是大家公认的前三名。
三、大学毕业后,在工作中表现最突出的并非当年的高考状元
在历史上,功勋卓著的将相名人绝大多数并非出自状元。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并不能与你今后对社会的贡献划等号。出了校门进入社会,又是一次大洗牌。你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是你在社会上对事业所能作出贡献的基础,但绝不是全部。在此基础上,你的事业之成败,主要是取决于你的机遇和你对机遇的把握,你对局面的掌控能力与应变的能力、以及你的人际关系等等。而这些能力不太可能明显地反映在你的学习成绩上。我的同班同学中出了一位将军(“中将”衔),当年他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总是3、4分(那时是5分制)属于中等偏下的。另外,我们班还出了许多石化企业的老总。他们在大学里的学习成绩大多也是属于中等的,但他们作为公司的老总,却都是非常优秀的。而当年考进来的第一名当然学习成绩还是很不错的,留校了,最后当上了教授、博士生导师,但也并没有很突出的表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分数线该不该倾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