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8小时20分钟等于多少小时分钟

  (我回来了,继续)。。。    很抱歉耽误时间,这和我现在的工作有关,暂且不提。不过,我虽然无法保证及时更新,但不会弃楼。既然已经开始,就必须走下去。生活如此,发帖也是一样。。。    时间不过才晚上7点多,这里已经全黑了。空气清凉干爽,直沁心肺,好像确乎好过北京的空气质量。401号快速路上并不堵车,这叫我对多伦多有了一丝好感,并误以为这是常态,以后不久便知道,这里的堵车有时丝毫不比北京逊色。    令我受到惊吓的是车速和车距,平均110公里的时速,大家却离得那么近。虽然我有十余年驾龄,却是第一次遇到过这样的路况。尤其是第一次见到那种能变身为“擎天柱”的大货车轰隆隆地在旁驶过,而自己身处的小车是那么低矮渺小,心里不禁一阵恐惧。在北京开车,是看不到大货车的,也基本无法把车速开到80以上。。。    头二个月我没有给自己安排任何事情,就是呆着,休息。“外国”老婆的特点这时已经开始显露,她独立,有主见,不会唧唧歪歪,也不会犯嗲使小性,一是一,二是二,说话办事直入主题,没有什么暗示,过渡,潜台词什么的。。。这点我很不适应。但我们都知道,这需要磨合。    语言更是大问题!以前学的那点英语经过20年的遗忘早丢到姥姥家去了。技术移民都需要考GRE或者托福什么的,至少在国内就恶补了很久。而我这样的团聚移民,只能靠登陆后再补习了。而且我学英文,在她面前还有心理阴影。当年我们在高中,她的英语水平就已经好于当时的高中英语老师了。我从那会就不大敢当着她说英语。(这里毛病到今天也没有解决)    初登陆,需要办理一些手续,比如居留卡,医卡,工卡什么的。有一天,老婆对我说,我带你去办一次工卡,以后其他事情你都要尽量自己去做。我知道她这是赶着鸭子上架,逼着我尽快摆脱语言依赖。但对我来说,难度真的很大!要知道,我的问题不单是遗忘,可以靠急智唤起,而是基本已经不会了。比如我们一起去逛街,当我对某种商品表现出兴趣,服务员走来寒暄时,我会发现她已经悄悄离开,真就把我自己凉在那!我往往会十分气恼,真是太过分了!怎么能对我这样?!而她只是平静地看着我,再淡淡地告诉我“地道”的,而非“中国英语”的应答语句。从如何表述衣物的大小长短,到怎么说明鞋子松紧宽窄。。。    不久后我发现,其实无论我如何恼火,生气,发脾气,她都从不和生我生气,也拒绝吵架。并且对我“吵架可以增进感情”的理论嗤之以鼻,并且宣称“感情已经无法再增进了”。。。    任何人之所以能成为自己,都是生活境遇积累磨砺的结果。换言之,任何生活经历都在影响着各个人的现在,甚至将来。她独自在异国生存多年,可以说看惯艰辛,心态平和。而我,平心而论,真是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和坎坷。虽然我对移民后的生活的不适和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事实上我发现,我的心理准备其实是远远不够的。。。    对日常生活的惯性与习惯,使我很自然地对她提出类似于以前那个她的要求。这时,我不得不佩服我一个兄弟对我的谆谆叮嘱-----“千万别比较!”这真是一句极富先见之明的提醒啊,如果不是我时常以此自律,真不知又要白生多少气,白吵多少架。        
  除了环境的陌生,性格的差异而外,我最大的不适还是来自于手头的拮据。此时,我总结出另一条感悟------“钱,是一切问题的开始和结束。”    老婆基本算是空手从国内来加的,先租房,后买房。买房时是零首付,每月还贷加管理费都是固定开销,再加上为我从银行借的2万加币,每月又要多支出500多。虽说现在她年薪不算低,但并不是一直如此,而是多年逐步加到现在这个数的。本来一个人,现在又变成俩个人,所以日常生活需要节省计划。    我在国内虽说不愿外出应酬,但自有一种“随时可去”的优越感。而如果把“不愿去”变为“不能去”,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心理打击,其实还是挺大的。据我个人分析,这是一种因失去某种选择权而产生的生存空间上的局促和压迫感。我当时以为,就算加拿大是个人人以为安静寂寞的地方,但是市中心的西餐馆和酒吧总是要去领略一下的吧,就像北京如果哪里新开了一家有口碑的餐厅或者主题酒吧,无论后海还是三里屯,我必然都是要去见识一下的,哪怕不常去。虽然一般不会自己买单,要么找人请,要么报销。但事实往往是这样,能吃得上公款的主儿,都是自己也消费的起的人。    这一段时间,我的心情很灰暗。尤其是在LINK学校遇到了几位女同胞之后。LINK学校是加拿大政府为新移民开办的免费英语学习班。在登陆后第三个月,我决定去上学,一来真要学点英语,二来也能接触点人,不能整天在家宅着啊。上学前要先去一个测试机构进行考核,根据学生水平分配到从1级--6级的班级中。由于听力太差,说也勉强,最后我被要求从3级开始学习。    老师是个华人,典型的媚外脑壳,除了知道一点这里倍加渲染的中国的坏事以外,对中国近20年的发展变化一无所知(也不愿知道)。有一天上课,他竟然把几十年前中国的落后状况当作现状编写了例句,这立刻激起包括我在内的班上4名大陆同学的反击和驳斥。我们4个同学你言我语,用有限的语言能力表达了坚定的立场,赢得了班上另外二十几名其他族裔同学的鼓掌。    那三个同学都是女生,年龄和我相仿。慢慢的我们也混熟了,下了课也会去她们家坐坐,吃吃饭。她们都是带着孩子单独生活在加拿大的。一位的先生据说是资产过亿;一位是某省电视台的某档节目的编辑主任;另一位是搞建筑设计技术的移民(奇怪技术移民怎么也在上3级的英语班?)。我们四个凑到一起算是各具代表性-----大奶出国老公留守;官员干部自留退路;个人奋斗技术移民;最佳捷径夫妻团聚。当然,加拿大的华人移民,除了这四类,还有一类-----偷渡客,以后我会遇到。    异国他乡,同胞相遇,又一起参与了“爱国行动”,大家每每相聚,都十分开心。但是,看着她们全款买下的豪宅以及卡宴,宝马,我从国内带来的那颗浮躁的心开始起了波动。    我其实并不怕一时的穷困,我怕的是没有希望,我更怕失去自立和工作的能力。我的专业是市场管理,务虚而且要求经验。在这里重拾专业的希望完全是零,我该怎么办呢?已经来加几个月的我,开始不得不思考这个可怕的问题。    
  楼主又继续了?
  楼主继续,不要太监,你的帖子我一直关注。
  关注。。。。
  真伪~,请继续...关注中.
  认真在读,关注……
  英语补习持续了几个月,这时已是寒冬。第一次在多伦多过冬,看着那铺天盖地的大雪,心情也逐渐平淡了下来。既来之则安之,过语言关是第一步,一步一步来吧!    从国内过来的人,至少我是这样,最难的是适应这里的寂寞和安静。没有朋友,信息闭塞。由于语言不过关,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正常的信息。在国内,开着电视,就算不在看,由于语言不是障碍,也可以不断获得大量新闻,评论等消息。朋友们同事们随意的闲聊,也都是信息流通的自然方式。而这里,没有人和你聊天,电视评论和新闻基本不能靠无意识收集,就算坐下来仔细看,也看不进去。所以,这里的华人其实都是比较“无知”的,即不关心国际形势,也不关心经济趋势。(想关心也没能力)    第一代移民是很苦的。无论你混的如何,都好像是被闭塞了六识,除了上班谋生,基本无力也不再关心其他事情。    相比国内,尤其是北京,人们简直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无论是农工商走夫贩卒都可以大谈国际形势,而这里政治与宗教却是人们尽量回避的话题。    加拿大政府机构的官僚与低效率也是让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所有事情都进行的缓慢而无序。总之,身处这个国家所随时可以感到的那种迟暮的枯朽气息,与国内那种阳光高效相比,令人急不得恼不得,只能叹息资本主义的确在“一天天的坏下去”。。。    很快到了第一个海外春节,我的郁闷也达到了顶点。每年几乎不看的春节晚会也成了我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那种脱离文化母体,并游离于外部文化与主体文化之间的无所归属的感觉,整日使我的内心慌慌的,没着没落的。    我开始神经质的埋怨,没理由地发脾气,潜意识里的委屈暗暗发作。老婆开始紧张了,她很怕我受不了这里的寂寞和没有自己的圈子而跑回国。她不是那种乖巧的女人,对我的发作除了干着急也没什么办法。看着她急得要哭却又不敢,然后小心翼翼却又不得要领的尴尬样子,我竟然产生了一种折磨别人快感。。。    我开始变态了吗?      
  在中国除了人上人就是人下人,在海外人都是相对独立的平常人,楼主自恃多年人上人的病态的心态已经入骨髓,我觉得难有作为。楼主想诚心留下,最好的方式就是忘记自己的过去,一切从零开始,否则后果难堪。
  很喜欢看,希望楼主快快更新
  国内那种阳光高效......
  你说的国内阳光高效是你给有管部门送礼后。。。。他们就高效了。
  (继续)    这时,两样东西救了我------音乐与郭德纲。我很奇怪为什么老郭会在段子里把相声和交响乐对立起来?而在我这里,它们是完全统一的。    听音乐是我和老婆从小就有的共同爱好,我还记得高二那年她生日,我送她一盒《梁祝》卡带,直到现在她还留着,虽然家里早已没有可播放的磁带机了。我从国内带过来近1000张CD和DVD,她这里也原有数百张CD。每当心情低落,自己感觉压抑憋闷的时候,我就开始播放音乐。当跳动的音符与交织的和弦充斥房间的时候,我就开始平静下来。。。    老婆不怎么接受郭德纲,我却很喜欢。无论这个人怎么样,说相声,我认为在当今中国不做第二人想。    随着英语班的升级,我也开始加入一些加拿大为新移民就业开办的辅导班。这些班实际上对就业没什么用,不过是对加拿大文化环境和职场规则的一些介绍而已。当然,这些对我也是有用的知识,至少对语言也是锻炼。    修改好简历,拿到一些就业证书,我就开始了求职了。作为非专业人士,自然只能把方向定位在低级工作职位上。好在有老婆在,我还不必去找什么洗碗洗盘子,或者工厂车间之类的纯体力活去干。当时找工作,纯粹不是为生计,只是想积累一点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    加拿大的华人,能得到体面的全职工作很难,而且专业很窄,基本是IT和通讯相关专业,财务也有一些。剩下的就靠做掮客和各类自雇谋生。很多做房屋买卖,保险经纪的同胞专靠华人市场生存,也干的不错。毕竟华人是最愿意买房子的民族。按说,考个房屋经纪资格,然后做中间人买卖房屋,似乎是最靠近我在国内的工作的一项选择。但我却第一个否定了这个职业,原因很简单-----干够了!既然决心换个活法,就要选择全新的生活方式,包括职业。    在完全没有目标和倾向性的情况下,我海撒简历,却很难得到面试的机会。直到又是几个月后,我终于得到了我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工作:饭店前台接待员。这时,我已经登陆加拿大整整一年了。。。                  
  楼主加油!
    有需要移民和留学的请加我QQ:我们会为你一一解答!
  @真伪谁知  13:13:22    (继续)        这时,两样东西救了我------音乐与郭德纲。我很奇怪为什么老郭会在段子里把相声和交响乐对立起来?而在我这里,它们是完全统一的。        听音乐是我和老婆从小就有的共同爱好,我还记得高二那年她生日,我送她一盒《梁祝》卡带,直到现在她还留着,虽然家里早已没有可播放的磁带机了。我从国内带过来近1000张CD和DVD,她这里也原有数百张CD。每当心情低落,自己感觉压抑憋闷的时候...........  -----------------------------  有工作就很好!
  饭店前台接待员..这份工作需要和人语言交流,说明LZ英文学得很快。。。。
  饭店前台接待员==》这个工作对你来说应该有很大的挑战性,最关键是适应。。。中国时的工作环境和饭店前台接待员是完全不同的角色,楼主有胜任这份工作了吗?期待
  马克 LZ好好的
  如果不是贪官,不是暴发户,甚或富二代,到国外去,国外的月亮也不圆啊。
  lz更新那
  楼Z更得真慢真慢,苦了我竟然还收藏了你的帖子!大哥,不须这样玩的!!
  楼Z更得真慢真慢,苦了我竟然还收藏了你的帖子!大哥,不须这样玩的!!
  求你了。快点更新那。太慢了
  楼主神八和天空都对接了,你怎么还没更新啊,不会是等到空间站建好再更新吧
  看了楼主的文,好感动,有几个人会为了追求自已的真爱,自已的梦而放弃所拥有的一切的,祝楼主幸福。
  唉,受伤的总是女人,辛苦的还是女人
  更新很慢啊!楼主快继续
  楼主终于太监了!
  楼主请加油啊
  收藏下 楼主继续!!!
  (继续)    在继续前,我必须向大家道歉!很抱歉我更新不及时,这和我现在的工作有关,以后会对大家谈到的。。。很感谢大家能读到我的故事,我只能保证尽力更新。    =================================================================    上班的第一周是培训,对我进行单独培训的是一个东南亚女人,后来知道是菲律宾人。加拿大的确是移民国家,英文发音也是南腔北调,而我最弱的就是听力。尤其是印巴人和东南亚人的发音,简直是折磨。第一天似乎我就已经把她搞的很烦了,不过她始终态度良好,颇具一点职业素质。好在有服务规程的文字材料可以拿回家自学,而且毕竟只是熟练工种,没什么神秘的。    但是,最大的问题不仅仅是语言反应慢,而是一个我以前完全没有想到的问题。唉,说起来惭愧啊,我平生第一次感到自己是那么地笨手笨脚!如果一个人长期坐办公室,而且事事有人照顾,文件可以口述,喝茶有人兑水,纸篓有人清洁,西服有干洗店上门收取。。。如此十几年以后,突然叫他自己打电脑,自己发传真,自己做报表。那么这个人如果称职那才怪!我就属于这种不称职的服务员。    其实第一天下来,我就知道自己干不了这活。语言反应慢,手脚不麻利。看着这边,盯着那边,嘴里支应着客人,手上打着电脑----我做不来。站一天下来还腰酸背疼。。。我气馁了,基本上决定放弃。一周后,我没有通过试用培训的考试,被辞退。这是我意料中的,之所以没有自动辞职而是等着人家辞退,不过是为了多混几天工作经历。    虽然这么快就败下阵来,但并没有对心态产生什么影响。老婆告诉我,多换换行业,等找到感觉再去认真。于是,我是抱着玩的心态“混”的。    下来怎么办呢?上学去吗?考个IT类或者药剂师之类的证书吗?算了吧!就算考了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除了扔钱和再耽误2年时间外可能什么也得不到。    在工作而外,来加一年多来,其实还是有几件事叫我颇为开心的,一是我学会了游泳,二是我戒了烟,三是减了点肥。    加拿大是个生活单调的地方,人们除了上班就是注重锻炼。我家附近有一家连锁健身俱乐部,我办了年卡,随时可以去健身游泳。下午去,别人都在上班,诺大一个标准泳池里往往只有我一个人。靠自学,两个月内就学会了蛙泳。每天下午,我就在池子里飘着,慢慢增加游距,后来保持在每天一口气游1500米,然后回家。    除了游泳,我还找到了踢足球的“组织”。中国足球是最臭的,而华人却是最喜爱踢球的,凡是见到有人踢球的草坪场地走过去看,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是华人,真是太讽刺了。加拿大地广人稀,到处是草坪球场,有些甚至还是灯光球场!这可叫我们这些国内来的人简直美死了!想想自己,虽然从小学就喜欢踢球,而且还自觉踢的很过得去,而真正踢得上正规草坪场地的次数少之又少。虽然体重已经由当年的120斤涨到了180斤,但见到这样好的草坪,绝对没有不踢的道理!我这个当年“518事件”的现场亲历者,终于也踢上了不逊于工体的草坪!    队友们都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推举一人为队长,通过邮件联络组织。有时也和别的队打一些比赛。冬天就租用学校和社区的室内场地,踢室内足球。本来冬天老婆想叫我和她一起去滑冰,但自从有了室内足球,鬼才要去滑冰呢。            
  等到了楼主的更新,楼主加油啊。既然开始了,就要坚定地走下去。还有,你们打算生个小孩吗?这样你就有事做了,可以管孩子呀!
  年龄相仿,你大我几岁,不过好像我的故事和你相反。  感觉你也是有阅历的人,这样的大事处理得不甚成熟。物质是基础,至少应该在原来的岗位上多干一段时间,做些准备再出国。  或许是情不可待的冲动吧,唉!  相信你能越来越好,不要放弃努力,我见过50岁改行的老外,从心理学转到IT的。  U do U can。
  写的灰常8错!顶!
    理解楼主初来乍到的不适。  电视多看看,就懂了。  多听听 听力就好了。      关注如此有魄力的楼主的后续故事。    可是楼主,世上有“最好”吗?包括感情。  会不会没有得到的,才真的是最好的。    
  大哥,,,我等得花儿也谢了  。。。
  坐等楼主更新。。
  Expecting...........
  @真伪谁知  02:11:51    (继续我的故事)  2007年,4月5日,清明。我登上了飞往多伦多的加航班机。  孑然一身,身无长物,奔向未知的未来,时年39岁。事实上,此时的我完全没有兴奋的情绪,有的只是空蒙与失落。。。毕竟不是少年跳脱的年纪了,是否这个决定过于孟浪了呢?热烈过后,还不是寡淡的平常日子,和谁过还不是一样?  记得我前妻离婚前曾经对我说过,“你从今以后再也不会翻身了,你会一直生活得不开心,你受不了苦日子。因为你自己...........  -----------------------------  我也觉得是,你们分开那么久了,又是生活在两个国家,不一定能过到一起去,有爱情抵一切那是小女孩小男孩的说法。
  (道歉!继续。。。)  ===========================================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本来以为老婆的工作稳定,虽然过得不如国内宽松,但想想有全民医疗的国家福利和老婆百分百报销药费的公司福利,基本也算没什么太大的压力。谁知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切都变得飘忽起来。。。    我的工作不但更加难找,老婆也整天都处在对失业的恐惧之中。开人,裁人,或者叫“折人”,我在国内遇到的也很多,但不论是处心积虑的裁而后快,还是迫不得已的编制缩减,国内一般都会多少做点思想工作,虽是表面文章,但也算是心理辅导,尽量做到不留骂名,好合好散。而加拿大却是做得如此薄情,充分展示了资本家的残酷嘴脸!    昨天还在照常安排你的工作,今天忽然告诉你,你被辞退了。谈话2-5分钟,没有解释,没有惋惜,也不听解释,只有告知。随后这个人的行动将在保安的注视下进行,移交文档,收拾物品,最后连和大家道别也会被催促。就这样,一个人走了,二个人走了,三个,四个。。。    08年开始,老婆这个原本70多人的公司便陆续减员,时下只剩30几个人了。而实际上,并非公司真正亏损。这只是在用裁撤人员的工资等开销去弥补老板的利润预期而已。也就是说,面对世界性的萧条,资本家们不是在承担社会责任,而是在用百姓的很少的几个活命钱,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如果说资本没有原罪,恐怕魔鬼也会笑的!    加拿大人虽然不像美国人那么大手大脚,但也是习惯于信用消费,寅吃卯粮的。我敢说,70%的加拿大人拿不出2000刀的现款。老婆部门的一位被辞退的洋妞就对她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申请破产,卖房换住处。好在卖房对洋人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如果是中国人被逼得卖房,恐怕那心境就离死不远了。。。但对于北美的普通百姓,失业卖房,本是题中之意,倒也能泰然处之。    公司人少了,办公场地也相应压缩,老婆只好搬出了以前那拥有“看得见风景的窗户”的独立办公室,回到了只有隔断的大办公间。她毫无怨言-----保住工作是第一位的!她一直处在这样的威胁之下,因为公司开人是按年头顺序的,晚来的早走,不论能力。到2009年,她这个在公司供职已经10年的职员,基本已经算是最新员工了!而且,她确信老板此刻可以用很低的工资聘请到和她资历能力相当的失业人员。    我在失业,而且没有得到像样工作的可能,压力全在她一个人身上。虽然她不说,我能感到她的焦虑和变化。以前回家后从不谈工作,现在下班后却要在家里通过网络上班,有时一干就是半夜。我知道她一定是承担了比以往多得多的工作。08年至今4年,她主动放弃了4次总计长达4个月的带薪年假,甚至连因工作放弃年假的工资补贴也一并放弃了。    回头看,这些事情说说容易,办到真难。这需要一天一天咬牙努力地工作,谨小慎微战战兢兢地不能出错。四年里,她淘汰了多名明显是来接替她的职位的试用者,保住了工作,甚至没有减薪。。。    背井离乡,独自奋斗,战胜文化语言的多重障碍,每一个留得住的移民都是英雄,无论他们活得好与不好。无疑,我老婆也是!    而我却不是,我能留下来是因为有人养。。。回国吧!承认失败,也是勇敢。
  写的真好,盼更新
  你也是英雄!第一次婚姻“丁克”-勇气!为了所谓的爱情毅然和前妻离婚-勇气,抛弃自己稳定、高薪的职业-勇气!跑到万里之外被老婆养的依然自得-勇气!网络上公开自己的心理路程和生活-更需要勇气!一个“英雄”了得!哈哈。
  楼主请继续.佩服你说出来的勇气!
  你啊能快点阿???
  楼主回国了吗?期待下文。  
  期待下文
  期待下文
  第一次的爱真的是让部分人纠结。我也是忘不了自己的初恋,久久电话一下依然还是会心跳加速。确实佩服楼主的勇气 圆了自己的一个梦,也真心的祝福你幸福快乐!
对一个人来说到底最爱的是心里的还是心底的那个人?!
  是不是相见不如怀念呢?走入了另一个围城。。。。。。
  估计LZ 是在国内嫌这嫌那不好的一个人。。。和那些整天意淫着国外是天堂的人一样吧。。。 结果这样子跑到国外。。。。  你96年结婚,2006年离婚,你前妻和你相处20年了,这样的婚姻还不长久吗?这样的婚姻还能离婚,服了你。。
  哦是10年。。我算错了哈哈。。。楼上的,初恋虽然美好,但是结婚了就得理性面对生活,你即使和你的初恋以后结婚了。。。。重复的故事还是和你前妻的一样~~~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我们不能说看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就一定要买下它。。。。如果你一生的梦想只是一件衣服,那就一定买下它吧,穿它一辈子,否则,人只会重复在不断的离婚/结婚当中。。。。。
  @sweetbrazil  18:24:48    估计LZ 是在国内嫌这嫌那不好的一个人。。。和那些整天意淫着国外是天堂的人一样吧。。。 结果这样子跑到国外。。。。    你96年结婚,2006年离婚,你前妻和你相处20年了,这样的婚姻还不长久吗?这样的婚姻还能离婚,服了你。。  -----------------------------    你是在说我是为了出国,而且是去加拿大这样的烂地方而离婚的吗?    也许是我写的不够清楚,也许是你完全没有看懂,我认为应该是后者。    另外,你的关于“生活的本质”是人尽可妻的理论也颇为高妙。    你可以不同意我的做法,但请不要贬低我的智力。
  我从不认为加拿大和美国是烂地方,但是作为一个赤手空拳又有文化差异的异乡人跑到那里去,一定会受到排挤。  什么人尽可妻高妙,真TMD 可笑,如果你当初不爱你的妻子,为何要和她结婚呢??还结婚了10年!10年性格还没有磨平?你做过的事情就得承担这个后果。不是吗?  我只不过说我自己的想法,和哪个人结婚都是一样的生活,关键是看人品。。。。  你本来就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还想我高看你? 没门!
  另外,你的关于“生活的本质”是人尽可妻的理论也颇为高妙。      @@@@@@@@@@@@@@@@@@@@@@@@  也许你理能力不行,你和哪个人生活难道不是你自己的选择?  我什么时候说过,人尽可妻??? 和哪个人生活是你自己的选择,既然你选择了,你就得承担你选择后的后果,不是吗?你既然选择和你前妻生活了10年,然后你又选择离开,难道你不应该承担这样一个后果?承担一无所有去到加拿大,承担日后的生活远不如你当初所想的那么美好。。。不是吗?所以,我说和一个人相处,要看对方的品质和责任心。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好。。能承担后果就OK了。。。你现在还可以选择离婚。。。
  楼上的真是神经,楼主只是讲历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抱怨自己不能承担,关于离婚一说楼主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了,你有什么资格把自己放在一个高度去评判和批判别人的生活。  大家只是生活的过客,每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没错楼主离了婚,可你没看到他是净身出户,把财产全部留给前妻?何况你以为以楼主前妻的独立和能力,她想要留下一个心里有别的女人的男人在身边?。。。当然不是说钱代表一切,但比起那种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的男人。楼主这么的男人才是男人!
  楼主继续
  @sweetbrazil  18:28:08    哦是10年。。我算错了哈哈。。。楼上的,初恋虽然美好,但是结婚了就得理性面对生活,你即使和你的初恋以后结婚了。。。。重复的故事还是和你前妻的一样~~~ 这就是生活的本质。。。。。。。我们不能说看到一件很漂亮的衣服就一定要买下它。。。。如果你一生的梦想只是一件衣服,那就一定买下它吧,穿它一辈子,否则,人只会重复在不断的离婚/结婚当中。。。。。   -----------------------------    我看楼主把你这段话理解为“人尽可妻”没什么不对吧。。    既然你认为生活的本质是和谁结婚都是“重复的故事”,那当然是娶谁都一样,当然是“人尽可妻”了。。    我看,你还是先整理好自己的思路再发言为好。。:)
  (继续)  ================================================================    回国与坚持的纠结,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相比国内经济的活跃度,加拿大简直是一潭死水,想赚钱就必须回到中国。然而,之所以纠结,还是因为从心底里发出的那个疑问------人这一生到底想要什么?国内职场的压力,无止的忙碌,心态的浮躁,暗中的攀比,竞争的逼迫。。。这一切相加,难道就真的会好过这里吗?何况既然分居不在考虑之列,那么教她放弃拼死保住的工作回国待业也是蛮可惜的。再者,此时北京的房价已经一日千里,完全不能和2007年相提并论了。要靠我自己上班买房又谈何容易啊!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其实我的年纪使我并不会只凭一时冲动做出决定,可惜当年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经济危机的巨大阴影。而且,身处连续几十年快速增长的中国,我那时也完全无法理解和感受经济危机对个人的具体影响。    进不得,退不得,真正的进退维谷,左右为难,我算是被困在加拿大了。    虽然暗中其实已经否定了回国定居的打算,但我还是决定回国一趟,当作休假吧。老婆能理解,她知道初离祖国和几十年熟悉的环境来到异国,加之一直没有合适的社会定位所带来的心理落差和压力,很容易使人焦虑,低沉,甚至患上抑郁症。此时放我回国,无疑是一种心理治疗,也有利于我做出最终的决定。临行,老婆只提了两个要求,第一不要见前妻;第二一定要回来。。。我知道她是在担心我与前妻复合。。。    实话实说,这一年多来我们磨合的并不是很好。长期的海外独身生活使她的个性变得强大,西化的思维更叫她独立且重视个人空间。与前妻那种顾家小女人型的老婆相比,她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女人。我们之间的误会便时有发生。比如她很少过问我的打算和计划,在她是一种尊重和无条件的认可,而我却会觉得她并不关心我;当我对她提出意见和要求时,她的回答总是“听到了”或者“我会考虑的”,而很少会痛快答应,这在她是一种保持独立人格的本能反应,在我却认为她听不进不同意见。。。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几乎充斥在生活的各种细节当中。可以说任何一件我的习惯思维模式,都需要和她彼此做出妥协才能达到共识。在一开始,这是很累的。不过慢慢的我也习惯了没有女人的絮叨,没人追问工作的进展,没人盘问朋友的交往,没人查看手机和信箱,没人羡慕他人的进步,没人不停地进行姐妹间的攀比的“自由”生活。。。    2008年中,在离开北京一年半前后,我回到了北京。        
  关注这个故事!
  楼主快写啊,期待下文!!
  继续  ================================================    一下飞机,我就被三号航站楼的宏伟震惊了。这是为奥运会召开兴建的主航站楼,从下飞机到领取行李竟然要做一班轻轨,可见其占地规模的巨大。我不由暗暗笑了,这种面子工程一方面展示着祖国的富庶强大,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人又发财了。。。    坐上了在出站口接我的那台香槟色宝马7系轿车,我似乎又找回了几年前的感觉。我惊讶于自己脸上竟然本能自然地出现了当年那种“职业化表情”,连说话的语调都回归了。唉,岁月的痕迹与生活的经历是多么难以被抹去啊,而我要做的却是必须将其抹去!    来接我的是我一位堂兄弟,也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这时开车的是他老婆,这叫我很吃惊。兄弟来接我并不奇怪,而他老婆也来,并亲自为我驾车却令我有点过意不去。要知道这位和我们年龄相若的“女同志”,可是中直某机关的局级领导,上下班出门都是专车专司机伺候的,前一段还参加了奥运火炬接力,也算是“社会名流”了。我一语双关地打趣道,“刘局,我怎么敢坐你开的车啊。”。。。    北京的变化很大,到处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气息。虽然离开了才不到两年,还是有很多地方显得陌生起来。离开时只是框架的鸟巢,水立方已经整体完工,五环路也全线贯通。人们脸上都是忙碌紧张却满怀希望的神情。想想一潭死水般的加拿大,乃至美国,这里完全是一派新兴国家的朝气蓬勃,完全没有呆板的暮气沉沉。    朋友们都在稳定地发展,房价的攀升令大家都忽然发了财,根本不在意CPI的变化。相对于来接我的这对夫妻双双混迹官场的兄弟以宝马7系来显示“贵气”,更多的小老板朋友则是在“斗富”。我走时还在开着本田,帕萨特的他们,已经纷纷换装了悍马,路虎。一位女性朋友竟然年内四换座驾,接我宵夜那晚,开的是她上月新购的奥迪TT Coupe。谈吐间似乎准备年底就卖掉再换新款。顾盼间,那种春风得意,舍我其谁的豪气,别看只是个小姑娘,却也难以掩饰。    经济危机?金融危机?世界上难道还有这种东西存在吗?这是我在北京逗留期间最大的疑问。08年奥运前夕,国人(尤其北京人)信心爆棚,自豪感充溢,经济形势也一片明朗,丝毫看不到笼罩在西方世界上空的阴霾。    对于我的处境,朋友们普遍支持我坚持下去,不要回来。第一,既然回来当初何必要走?第二,失败的回归会成为今后一生的心理负担,除非我真的能做到心静如水,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国内无形的压力一样催人老。。。是啊,看着他们个个过度发福的体态,被烟酒浸泡的憔悴面容,斑驳的鬓角,黑暗的眼眶。。。那些外在的骄傲和奢华,自然不是没有代价的。    而最令我惊骇的,还是一位大学同学的过世。原本也算是成功人士的他,却忽然因长期不被人知的抑郁症,而死于自杀。    在北京期间,虽然我没有主动去联系前妻,但还是辗转获得了她的一些消息。离婚后,她卖掉了原来的三套房子,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了炒房。正好赶上这几年北京房价只做单向向上的运行,现在好像已经拥有7套房产,算是几千万级别的富婆了。总之,她似乎事事顺心,情场失意,“赌场”得意,与我正是鲜明对照。    加拿大还未来得及熟悉,北京也已经变得陌生。朋友们都像穿了红舞鞋一样欲罢不得地忙碌着,除了喝酒唱歌而外,大家能谈的到一起的共同话题其实也并不多。我理解,各种圈内的应酬不过是信息交流的场所,大家都是各怀目的,暗索需求而已。而我现在这样的状态,当然无法为大家做什么,也就无法强求大家在劳累了一天之后再陪我这个无所事事的人闲聊。    于是,在北京呆了2个多月后,我决定回加。
  LZ成了水上葫芦。。。
  楼主看来去留难定啊,为你有些担心。另外,你们为什么不生个孩子呢?难道你在第二婚姻里也想选择丁克吗?还是怕老婆失去工作?
  @真伪谁知  00:24:18    感谢回复的朋友和进来浏览的朋友们!顺便回答一下上面一位朋友的疑问:我所写的都是我的亲身经历,绝对真实。        (接前述)    已经人去楼空,我找到了她供职的单位,得到了她已经出国的确切消息。失落之余,暗自也有一丝释然,也许终于算是有了个最后的了结。当时的感觉有点怪,一方面觉得这回恐怕此生再难相遇了,一方面还依然有着一种强烈的“藕虽断,丝尚连”的潜意识在心里。    ......  -----------------------------  楼主,真的有人和我一样多年都使用MSN,QQ有账号忘了,密码忘了。
  嗯,希望楼主都能像今天这样,快快码出你的故事,顺祝在加一切安好!、、、
  快快码
  楼主复杂的心情太焦灼了.感觉当时很无奈...继续哦
  @xf-23 14:39:20    楼主看来去留难定啊,为你有些担心。另外,你们为什么不生个孩子呢?难道你在第二婚姻里也想选择丁克吗?还是怕老婆失去工作?   -----------------------------  这个问题本来在计划之内,但经济形势的恶化使得一切都改变了。就在07年以前,我老婆的工作还是轻松自在的,08以后可以说的陡然变化了。    加拿大法律规定不能开除怀孕员工,但不意味着不能找人接替你的位置(也不可能空着位置等你)。这就意味着换岗和减薪。结果是自己走人,和被迫离开区别并不大。
  继续。。。  ===============================================================    返加后我感到自己迫切需要一台代步的汽车用。多伦多地区太大,公交体系也比较粗线条,冬天走路的滋味实在是太恐怖了。而且,无论是求职面试还是每天上下班,公交费用真是很贵。月票要100多,还只是一条系统,如果需要夸区域坐车还要再买票。相对于每月1000+块的实际收入,也太离谱了吧!想想北京的公交,真是太便宜了!    驾驶证其实早就拿到了。加拿大不承认大陆的驾照,一切要从头考过。先笔试,路试,一年后实习本转正式本。开车,对我这个94年拿本,95年买车的老司机当然不在话下,只是加拿大有些交规需要注意,比如遇到“停牌”要停稳默数3下,避让警车,注意校车,出小路需等待等等。。。路试的时候必须严格甚至夸张地做这些规则,不然很多国内的老司机都会因为习惯动作而路考失败。很多华人师傅都在当教练,每小时几十块,他们出车,上门接送,边开边讲解,很是方便。我当时路试前就请了1个小时的教练,还是很有用处的。    买车自然要靠自己,家里没有闲钱和这笔开销的计划。我考虑了一下,决定上班打工买车。加拿大汽车其实一点不便宜,老有人说什么加拿大车子房子便宜,我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算的帐。    在加拿大,买车和其他任何消费,都要当场支付14%的消费税(安省税+国税)。而任何可支配收入都是在缴纳了大笔所得税之后结余。比如我老婆吧,每月强制扣除的税务等款项绝不会少于35%的名义工资。这两项相加,意味着50%的赋税,这还是保守计算。也就是说,你每消费100刀,就需要收入200刀。一台5万刀价值左右的车,实际就是10万刀的价格,必须用10万刀的收入才能买入5万刀的车。这难道比国内便宜吗?当然,那些国内挣钱国外花的人一定会觉得便宜,因为他们两边都不上税啊。。。    为了买车,我找到了第二份工作-----楼宇保安。对于没有技术背景的新移民来说,可供选择的工作其实少之又少。要么去中餐馆打杂,要么去服务行业做服务生(这个我已经尝试过了),要么给华人公司干现金工,还有就是到西人公司做保安员了。    我找到一家中等规模的保安公司,进公司先考一下语言,我算勉强pass,然后就是进行为期3天的培训,拿到一个什么证书才能上岗。而这个培训还要交钱,300刀。我觉得多半是家靠骗新移民赚钱的骗子公司,准备离开。但那个经理说,培训后一定会给你工作。于是我想,反正这个上岗证是哪里都需要的,拿到了就算这家不行,换一家也就不必培训了,就留了下来。    3天后培训结束,经理和每个人谈话,到我这里便询问我是要做兼职还是全职。我当然选择全职,他就说,那你回家等通知吧。    所谓兼职保安,就是那种临时性的活,比如哪里举办活动啊,聚会啊需要几个人维持一下秩序什么的,或者那个大厦员工生病去干几天替工,工资是每小时10.5刀,基本是法定最低标准。相当于北京街头看厕所的或者建筑行业的农民学徒工(连正经农民工都不如吧)。人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那阵子,我总是回忆以前在北京遇到的那些外地打工者,有小区的保安,有我们公司的保洁员,有街头拍档里的伙计。但似乎都没什么鲜明的印象,当时也真没怎么正眼瞧过人家,似乎他们和我并存在于一个世界里,优越感是发自骨头里的。我此时才想到,那些人也都是有家庭,有妻儿,有感情,有故事,甚至有思想,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也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就像我现在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异国打工者,却也曾经沧海,惯看富贵呢。。。。    如果说来到加拿大之后有什么感悟,那第一位的就是对他人,对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的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尊重。这点简单的道理,我活了几十年才真正悟到。    
  @真伪谁知  02:17:13    继续。。。  ===============================================================  ...........那阵子,我总是回忆以前在北京遇到的那些外地打工者,有小区的保安,有我们公司的保洁员,有街头拍档里的伙计。但似乎都没什么鲜明的印象,当时也真没怎么正眼瞧过人家,似乎他们和我并存在于一个世界里,优越感是发自骨头里的。我此时才想到,那些人也都是有家庭,有妻儿,有感情,有故事,甚至有思想,为了生计奔波劳碌,也是值得尊重和敬佩的。就像我现在一样,虽然只是一个异国打工者,却也曾经沧海,惯看富贵呢。。。。        如果说来到加拿大之后有什么感悟,那第一位的就是对他人,对任何一个个体的人的发自内心的善意和尊重。这点简单的道理,我活了几十年才真正悟到。  -----------------------------  写的很好,很感人。搂主在加拿大没白住,能体会到这一点就能在加拿大生存下去。只要你真正体会到了,在加拿大生活的重点不像国内那样要时刻“争上游”,你的生活一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一天。
  支持一哈  
  感谢楼上朋友的鼓励!:)    (继续)  ====================================================================    回家等候了一周还是没有消息,我沮丧地反复打电话询问,答复是,要做临时替工随时有,当然是这干一个班,那干一个班的。要做全职的就还要等新项目。    就这样等待了一个月后,忽然一位公司的项目经理打电话找我,说士嘉堡(大多区华人聚居地)有一个公寓楼要用华人保安,叫我第二天和他一起去谈一下。次日一大早,我西服革履地坐了一小时公车赶到了约会地点。先与那位经理碰了头,这是一个20岁出头白人小伙子,很英俊干练的样子。    与我们会面的是这个公寓楼的业主委员会,或者叫自治管理委员会,由业主组成,全是香港人。这是我才明白,原来这位白人项目经理是担心与华人沟通有问题才把我叫上帮忙,而这里也并不是一个谈好了只等我上班的项目,而只是一个在争取的项目而已。当听到白人小伙子把我介绍为他们公司的“资深保安顾问”时,我不由心中暗笑,要说资深,保安虽然绝对谈不上,但谈判还是很够格的。    白人项目经理开始了呆板地介绍,可惜那些香港人听的一知半解,也对那些程式化的公司背景毫无兴趣,最后演变成所有问题都冲着我来了。在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我只得摆出很专业的架势,避重就轻,藏拙务虚地把三天培训所获得的极其基础的保安知识用故作高深的语言谈论了一番,时而英语,时而汉语,甚至还时而夹杂一点粤语,倒也颇为唬人。白人小伙也不由得向我投来惊讶敬佩的目光。我不由心中暗骂,你的饭碗给我还差不多,除了英语比我好,你拿什么和老子比?    最后,一位很老的业主对我说,这楼里老年人很多,且大多不懂英语和普通话,只会粤语白话,她很担心我的粤语是否能够够用。她于是考了我一个粤语单词,问我“晕塞”(晕倒)是什么意思,我知道她是担心老人在家出问题怎么办。我立刻用英语把老人在家出现紧急状况的处理程序说了一遍,叫她明白这种简单粤语我不但明白,还可以专业地处理此类突发事件。    两周以后,我们公司与那座公寓楼签订了委托保安的协议。也许是业主代表们对我那天的表现印象不错,也许是公司要对我协助签单予以酬报,我被指定为这个楼宇的驻点经理。这个所谓的经理至少有3个好处,第一,资历上有好处;第二,工资略高;第三,早8晚4全职工,不倒班,不上夜班,周六日休息。基本算是假白领的作息了。。。哈哈。。。手下还有4个员工共我调配,我们5个人,算是一组外派到这里的工作团队,我算是负责的小头目。    据那位白人小伙说,我的表现和机会都很好,很多人干保安几年都干不到这样的位置,作息规律,工资也高。所谓高,也就是一小时12.5刀,每周全职40小时,这样每月毛收入2000刀。对我这样全无工作经历的新移民来说,真的算很不错了。因为其他同事的工资只不过10.5刀每小时。    就这样,我开始了正经上班的第一份工作。
  (上一段的收尾,没法出来。。再发)  ==================================================================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做梦的人,梦想不但可以抚慰心灵,还能够激发灵感和鼓舞斗志。虽然已经混到了给人家当保安的地步,但我还是梦想着把保安当好以后的发展:我也许可以做到项目经理,进而在公司建立一个面向华人市场的部门专门开发华人楼宇(通过这个项目我已经看到了优势),我可以主持这个部门并发展成一个市场开发团队,然后在全面了解委托保安行业的运作后,成立自己的公司,拉出来自己单干。。。    梦想是一味药,它能把苦涩变为甘甜的发端,把落魄当成辉煌的起点。我心里也知道,也许我最大的可能就是如此惨淡余生了,但至少在做梦的那一刻,我会笑一下,还会做梦的人,就是有希望的人。。。
  楼主辛苦了!上班间隙忍不住上来看看,果然有更新。是的,有梦的人有希望和未来,起伏不定的人生会更有意义。楼主能在文字中夹叙夹议写出心理活动,感觉真实耐看,期待后续、、、
  相信你!支持你!祝福你!
  楼主在还沉浸在初恋感觉的回忆里吧,不知得到以后会不会觉得变味了呢?
  @真伪谁知  08:07:04    (上一段的收尾,没法出来。。再发)    ==================================================================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做梦的人,梦想不但可以抚慰心灵,还能够激发灵感和鼓舞斗志。虽然已经混到了给人家当保安的地步,但我还是梦想着把保安当好以后的发展:我也许可以做到项目经理,进而在公司建立一个面向华人市场的部门专门开发...........  -----------------------------  好帖--楼主波澜不惊的叙述下隐藏着因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彷徨失落的心情--或许还有后悔。。。。。这个可以有~~~  会一直跟帖的。。。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分钟等于多少小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