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思品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水和渗透乳教育

您的位置: &
浅谈如何在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优质期刊推荐如何在农村思品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百度知道如何在农村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_学科教研_清涧教育网
当前位置: >>  >>
如何在农村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font color=5-9-21 19:25:01  来源:李家塔镇九年制学校 贺婷   作者:贺婷   点击:947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农村学生存在的不良心理现象,然后探讨如何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既完成思想品德课的德育教学目标,又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农村&&&&思想品德&&&&心理健康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思品课的教学实效,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而农村学校一般处于偏远地区,缺乏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这就要求每个工作在农村的思想品德教师要兼好&心理辅导师&的角色,在教学中多加以渗透心理健康的内容。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学校,学生全部是农村户口。其中&留守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也有部分学生父母一方或双方残疾,家庭经济收入匮乏;另外,部分学生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教育思想僵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造成学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
大多数学生从小父母离异,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和呵护。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性格内向、感情脆弱,缺乏安全感,总觉得低人一等。在学校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兴趣,遇到困难畏首畏尾,不相信自己能行。
2、厌学心理
由于学生从小受到&隔辈亲&的溺爱,在家庭教育中起不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因此他们学习自觉性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普遍差,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从而产生厌学的不良心理。
3、嫉妒心理
嫉妒通俗说法就是所谓的&红眼病&。有的同学看到别人取得成功时,内心会失去平衡,为别人的成功而懊恼;看到别的同学受到挫折时,又为别人的失败而庆幸。
4、自傲心理
这种心理偏差主要表现在成绩拔尖、思维敏捷、老师表扬较多的学生身上。他们喜欢过高地估计自己、妄自尊大、盛气凌人,不愿意与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同学交往。但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往往较差,一旦受挫,如不及时引导矫正,又会转变为自卑。
针对上述这些心理问题,我在平时的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纽带,而且它本身就能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为此,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不以权威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俯下身做学生的朋友,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接受知识,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深沉的爱,并产生情感迁移现象,进而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智力活动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音、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同时,在课外时间要多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所需所想,学生只有对老师有了亲近感,才能体验到受教育是快乐的,从而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敢于争辩的氛围,最终让思维得到内化,让潜能得到发展。
2、挖掘教材的心理教育资源,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
《思想品德》教材处处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和智能训练要求,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至关重要。所以教师要对课本内容加以认真研读和梳理,从中挖掘出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例如通过教学《丰富多样的情绪》一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常的心态,理解个人产生多种多样的情绪是正常的现象,并且在实际生活中能克服消极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珍爱我们的生命》一课,着重让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生命的精彩,进而更加深刻地体会自己存在的价值,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学会珍惜自身生命的同时更要主动去关爱他人的生命。《学会合理消费》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摆脱消费的攀比虚荣心理,使学生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3、发掘学生的优点,加强学生的心理体验
在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优点,明确自己的喜好和优势,并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同时要注重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根据思品学科的内容特点,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能够愉快地、兴趣盎然地学习。
教师要热爱学生,要做到理智公正、不挖苦学生、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爱结合,尤其对学困生要多加以鼓励,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师爱。教师要带着鼓励,带着微笑走进课堂,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能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要善于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要善于用商量的口气和学生交流,要宽容学生,等待学生,赋予他们思想的自由和感情的自由,让学生有一种幸福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4、化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唤起学生的自信
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的一种具体表现,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思品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情绪的变化,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顾虑和学习困扰。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疲劳、紧张、烦躁、厌倦等情绪,要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调适、疏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帮助其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方法和增强自信心,逐步培育其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对大多数学生都可以用目光做短暂的交流,给予学生以真诚的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在教学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他们坚定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价值选择,并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总之,思想品德课是农村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利用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提升情感,培养品质,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内心世界,让思品课成为切实有效且备受欢迎的一门课。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王振宏、李彩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九年级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教师教学用书》七&九年级
↑上一篇:↓下一篇:您的位置: &
浅谈怎样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优质期刊推荐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怎样在小学思品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012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探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小学思品课中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明理法、陶冶法、感染法、示范法、锻炼法。中国论文网 /9/view-3283977.htm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心理健康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典型的育人课程,是对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在思品课教学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思品课教师应该思考也应解决好的重要问题。教育部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指导思品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就现行思品教材而言,都重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还做得不够的。如果能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中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肯定会对小学生的道德能力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探讨小学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于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确是当务之急。现笔者就小学思品课教学中五种常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作一些探索。  一、明理法  小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以他们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所谓明理法,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现象,使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和荣辱观,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心理品质,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无瑕的,教师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着重点在于通过课程的教学来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培养健康的心理。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孩子的重中之重。如在“明礼”教育中,我是从《中华成语故事》的录像带中挑选《曾子杀猪》的片段在课堂上播放,而后让学生讨论有关“诚信”方面的话题。这样,学生对《讲信用》一课中对做人要“一诺千金”和“言必信,行不正”等有了较深的理解,也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单位与单位,国家与国家之间如果不讲诚信会有怎样的后果。  可见,在小学思品课教学中,通过明理方法进行教学,在提高小学生道德认识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陶冶法  和谐、愉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陶冶法就是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如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创设优良的校风、设置成功教育的情境等等,使学生的身心于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  为了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情,陶冶他们的情操,小学教师在思品课教学中应该设法陶冶学生的心灵。如在上课时,先组织学生看了一个小品,内容是某同学因一点小事而生气,然后让大家讨论:生气好不好?为什么?使大家认识到生气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没有好处,经常生气不但容易得病,而且还会影响到与别人的关系,老师、家长、同学都不喜欢好生气的人。在课堂教学之余,老师积极进行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经常组织“班级之最”的评选。凡是在宽容、大度、不斤斤计较等方面有进步的同学,就能得到一个相应的荣誉称号,并且他的名字还要被写上“班级之最”光荣榜。这样,就在班级营造起了一种和睦相处、团结互爱、积极向上的氛围。久而久之,这个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熏陶,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学习劲头更足了,班上因一点小事而相互吵闹的现象也就基本绝迹了。  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而且师生之间的行为方式和人格特质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思品课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因素,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从某种角度上说就是对小学生情感的一种积极的陶冶。  三、感染法  人的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感染法就是教师不但用自己健康美好的情感与言行去感染学生,而且充分挖掘教材,积极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使良好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增强。  小学思品教学不能光限于书本和课堂教学,要让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关键在于教学内容能在学生中间产生共鸣。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仅仅把他们看成教学灌输的对象,特别是在丰富多彩的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生对某些社会事物的看法,往往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努力着眼于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运用情景和音像设备,以达到教学目的。如在教学《敬礼,五星红旗》一课时,由于该课的内容是讲述20世纪80年代一批身处异国他乡的少先队员尊敬国旗,维护国家荣誉的事。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我先让同学们预习了该课,然后让他们运用网络、书籍和搜集家中音像制品等材料,学生的收获远比老师想像的要多。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了家里录制的奥运健儿领奖时国旗冉冉升起的感人一幕,诉说了沈阳五星河体育馆世界杯预选赛中中国足球提前出线时全场红旗翻滚和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的动人场面,甚至唱《歌唱祖国》和《红旗飘飘》两首歌曲,从而了解了国旗和国家的关系和五星红旗对我们中国的意义。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教师只仅仅作为一名参与者与学生一同表述,这样不但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思想品德的教学内容,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这个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  四、示范法  青少年模仿性较强,他们常常以他人的人格行为作为自己的仿效对象,然后以特定的方式在自己身上再现出来,并逐步内化为心理品质。所谓示范法,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指导他们去模仿。这些榜样,首先应该是教师自身,其次是教材中涉及到的领袖、伟人、科学家和英雄人物,再次是学生平时生活中接触到优秀人物,特别是学生中间的先进人物。  目前在社会上轻视劳动和劳动者的情况比较普遍,为了让学生懂得要尊重劳动这一教学目的,我在教学《劳动不分贵贱》这一课时,不光从书本中讲述,而且让学生的思绪从课堂走向社会,探询自己身边的、被人们真正尊重而又是普通劳动者的人和事,唤起学生对每一位劳动岗位上的人的尊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讨论中可启发学生:小区里的老伯经常照顾双职工父母的小孩,帮人代管代看物品;自己下岗的父母用勤劳的双手起早摸黑做小生意支起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样会使更多的学生明白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是值得尊敬的普通劳动者。  在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应因势利导,还可与小区居委会联合,将学生带到居民社区,进行卫生、帮教、助残实践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道德认识和心理健康水平。  五、锻炼法  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学生自觉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锻炼法,就是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从而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例如,结合每年的春游、秋游,组织学生进行远足活动,并且要求他们不带零食,只带开水。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艰苦朴素的精神,又促进了他们的互助、顽强、坚毅等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当前的思品课教学,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给小学生以过多的禁锢,使他们总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精神的培养。作为思品课教师,我们要敢于向传统的“规矩”模式挑战。如执教《不上当受骗》一课,开课时,我借助录像创设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晚上,小丽独自一人在家看电视,忽然听到敲门声。小丽问:“是谁,有什么事?”敲门者说是她爸爸的同事,要给他爸爸送一份文件。小丽站起身准备去开门,录像停止。小丽是该开门,还是不应该开门呢?教师没有急于让学生作答,而是让学生用自主选择座位的形式来回答“该开门”还是“不该开门”的问题。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开门的同学坐右边,然后两组学生对抗辩论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这样在学生自由组合的两组对抗辩论中,学生知道了面对陌生人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学会自己保护。通过学习,学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锻炼。  又比如《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我们先通过课内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道理,再将学生带到室外的马路上、十字路口,指导他们辨认交通标志和信号灯,请交通警察进行现场指导,让小学生开展相应的行为实践,从而帮助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过程。小学教师要在思品课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只要教师富有一片爱心和诚心,小学思品教学就一定能把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机且紧密地揉合起来,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康水 渗透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