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下句后征文比赛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键字是“有”_新华每日电讯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关键字是“有”
一个人不管多大年纪,只要父母还有一个在,他就没那么不安
日 08:19:2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3版
【字号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信,还是怀疑?一个青年初入社会,常常立志等一朝安稳,要尽力回报父母,甚至把父母接到身边孝敬。但理想照进现实之后,往往和想的不同。别说是婆媳翁婿,就是亲爹亲妈,如果天天厮守在一起,也难得舒服。
  中国的父母到了老年,最常见的是爸爸沉默疏离,妈妈唠叨卷入。其实妈妈最常说的无非是些关心的话,但怎么听着都像是挑剔、指责,或者坏的预期。比如仅是提醒你注意身体,注意安全这两项,就可以有一百种的难听。早上你穿的少一点,她说,“你怎么穿成这样就出门,回头非得感冒不可”。似乎暗指你是个感觉异常之人或者是个行为疯狂的傻子。如果万一你过几天感冒了,她会说,“你看看,我说怎么样,果然感冒了吧!”就好像有个人对着你日日唱衰,而且要是你真的衰了,似乎她还真有点幸灾乐祸。围桌吃饭,你吃A菜的时候,她会怪你为什么不吃B菜,你吃B菜的时候,她又怪你为什么和C菜有仇。交通安全方面,像什么“能不开车就别开车”“路上千万要小心”“这么晚了还在街上瞎逛”之类的,让听话的人不仅感到自己的低能,而且觉得自己应该还有种自残的倾向。
  如果你想花钱为父母提供物质或精神的愉悦,也有可能是不讨好的。给妈妈买件衣服,她说,“这么艳,我能穿出去嘛?”“这和对面小摊上卖的有什么区别?”给爸爸买个出国游,他走到哪抱怨到哪,“花这么多钱,不值”,“这么贵还这么难吃”。咣咣几句话,就让作为金主的子女们气焰全无。
  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就又多了一项难听:孩子的冷热饮食,哭哭笑笑,在祖父母眼里,都有可能是不对的,而原因就是你没弄好,不会弄,你当不好父母。
  所有这些难听的话,大多是以“你怎么……”开头的,乍一听像只是问问你这么做的原因,仔细一寻思,都带着否定的意思。子女对这种问题,由于感觉受了批评在先,一般都会不耐烦解释,然后父母就觉得子女态度敷衍,不把自己的话当回事,觉得自己不重要了。
  怕自己不重要了,简单来说是所有这些难听话背后最重要的心理动机。随着老化的加深,父母担心在子女眼中的自己不再有用,不再重要,这种感觉令人恐惧。而与此同时,父母对子女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你会发现,60岁左右的年轻老人,因为在照顾孙辈方面还在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所以如果不是个体的因素,说话难听的程度或许没那么严重,但是到了70岁左右,看上去老人对子女的家庭已经无法做出现实贡献的时候,老人唠叨的难听程度可能会升级,也就是,通过说你不对,来显得我对,通过说你不行,来证明你还得需要我,以此抵御自己不重要和依赖他人的恐惧。当然在更深的精神里,代际之间也不完全是认同,还有竞争,老年父母回顾过往,若没有整合好自己的人生,可能就无法分享子女的成就,有时候,子女的成就反而意味着对父母的伤害。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不是真的,还是安慰老人们的说辞呢?实际上如果不细细思量,子女们从不会主动怀疑老人的重要性。但是若很老的老人较真起来问,我是不是没有用了,子女还真说不出来什么。
  那么,老人的有用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不是说,他能给子女带孩子,能有退休工资贴补给子女就是有用。有一个典型的场景:老人突发重病,抢救的时候医生问,救过来也是植物人救不救?子女一般会不假思索说救,并说“只要我妈躺在那,就算什么也做不了,我还是有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真的,关键就在一个“有”字。老人,尤其是高龄老人,只要让自己“有”着,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用了,如果进一步的能让自己“有”的漂亮,那他的子女就太有福了。在心理上,父母好像一堵墙,挡在子女和死亡之间。一个人不管他多大年纪,只要他的父母还有一个在,他就没那么不安,就相对的强大。老人对自己失去重要性的害怕,根源上来说也还是对死亡的害怕,他前面已经没有人挡着了。
  一代人总是看着上一代人活的,老人越不畏死,小孩越不惧活。活和死,都需要莫大的勇气。老人想办法处理好向死的问题,很好地肯定自己的一生,自己活的漂亮,也不怕依赖别人,也就没有必要去为了撑起自己有用的虚架子而贬低子女、否定子女,生活在这样的老人旁边,子女们也会非常开心、安心,就会对老人更有耐心,老人和子女之间的良性循环就这么开动了。如果老人的力量不够强,子女也可以尝试去当这个开动者,首先对老人多一些肯定,在细节上形式上多给些尊重,其实这就暗合了传统常说的孝的形式,不过来自子女这边的推动绝非根本性的,因为就生命的周期来看,子女的大部分精力是要拿来放在发展上的,而整合却是老人可以用全部的生命来做的最后任务。
  (曹红蓓)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在后发表评论。
欢迎您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0 - 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以 家有一宝 为题作文):“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你的家族里,那些年纪大的长辈有着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他们或睿智,或慈爱,或幽默,或有着更多让你喜爱的性格和品质.请以“”为标题,写一篇作文.
君子素荣61899
我家的老小孩说一下,家里的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还和小孩子一样,老小孩么,然后说一下爷爷下棋的智慧,爷爷讲故事的情景,总结一下,他吃的盐比我吃的饭都多,经验丰富,体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老人的请看过来,您将受益匪浅!_艾阅读-爱微帮
&&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家里有老人的请看过来,…
新书速递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养老问题关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文明进步,理所当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出现生理性衰退,多数老年人患有各类慢性疾病,不同程度的失能、失智而需要日常照护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由于空巢、独居老年人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如何提升老年人的自护互助能力,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呢?&别急,小编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老年志愿服务手册》具有丰富社区管理经验以及老年护理的专家团联合编写了《老年志愿服务手册》,已经在浙江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充分结合老年自护互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汲取国内外老年人健康照护的最新成果,并把现代保健知识与健康理念融合到日常生活照护之中,是一本老年人的健康指导用书,使其有所学、有所用,为自身的快乐生活、健康长寿提供一定的帮助。陈雪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护理分院院长,长期从事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编教材主要有《养老护理操作规程》《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养老机构老年护理服务规范与评价标准》《社区特殊人群护理》《护理员基础知识》《护理员操作技能》等。徐红岗,拱墅区人社局局长,原民政局局长,曾从事过水稻育种、法律等专业工作,有较长的社区基层和民政系统工作经历。内容涵盖了老年人日常照护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紧扣日常生活,注重照料服务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包括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日常保健、意外事件的应急救护、慢性病照护、康复锻炼、照护技能等。知识点呈现深入浅出,表达形式活泼,有授课录播、情景微电影和操作录像,利用“互联网+”技术,重要知识点后附有二维码(全书共有54个授课录像、4个微电影及30个操作录像),只要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和查阅,做到边学习、边操作,给读者以形象生动、易学易懂的直观感受。&&←图书详情书名:老年志愿服务手册作者:陈雪萍徐红岗定价:35.00书号:978-7-308-15709-4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医学指南共识大全、医学会议预告、美文好书分享和医学人文科普,尽在艾阅读,在阅读中收获“健康”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什么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_百度知道&&|&&&&|&&&&|&&&&|&&
当前位置: >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来源
项目总结&&&|&&&作者
友庆社区分队
&&&&&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一种觉悟,使我们懂得珍惜老人。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是全社会必备的美德,丧失这个美德就会遭社会的唾弃。“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不是要你去利用这个宝,而是要你去珍爱这个宝,尊重这个宝,保护这个宝,这才称得起是个起码的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其实不如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这既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也算是与更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共勉。&&&&& 9月30日,友庆社区“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活动,如期举行。友庆社区的老年朋友们都按照海报时间提前来到活动现场,志愿者们嘘寒问暖,为老年朋友们掺茶倒水,与老年朋友们一起话家常。&&&&&& 茶话会过后,志愿者们又相继到空巢老人家中,为他们料理家务,给他们带去节日的问候。友庆社区老年朋友们感受到了温暖,让他们入住小区后还能坐到一起话家常,是老年人很欣慰的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下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