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 如何转成引号看待Daan Roosegaarde 和他的"零雾霾计划

这个老外建的「雾霾净化塔」,真的有用吗?
如何看待 Daan Roosegaarde 和他的「零雾霾计划」?
史纪,建筑学学生
笔者:人们对&无霾塔(Smog Free Tower)&表达喜爱之余也提出了许多批评,有人认为您所讲的&清洁空气泡泡(clean air bubble)&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而不能实际有效的解决城市中雾霾的问题。Daan Roosegaarde:没错。&无霾塔(Smog Free Tower)&并不是给整个城市的最终解决方案,因为恐怕这个问题在当下并不存在一个简单的答案。但是我不想等待政府、清洁技术工业的行动,因为这将会需要另一个 10-15 年。人们已经生命垂危、寿命变短,孩子们甚至在 6 岁就染上了肺癌。我认为一方面我们需要政府自上而下贯彻好的政策,但是另一方面需要一个自下而上的方式,即有创意的人设计有创意的公众意识。然后这些途径在当中汇合。这(无霾塔)是一个本地的解决方案,但展示了全球的意识。我希望激活人们。所以我不认为这是仅仅是个象征,这是迈向最终方案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先开门见山说观点:我认为 Daan 的作品是十分优秀并极具启发的。
Smog Free Tower
Credits:Studio Roosegaarde
Smog Free Tower 对于大气中的雾霾治理技术上效果有限,但是其意义,特别是作为一个建筑师通过设计介入雾霾问题的行动以及唤起公众注意的众筹计划,绝对是有标杆意义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Daan 的&Smog Free Tower&不能叫发明,而是一个设计,是整合。我们先看一下 Smog Free Tower 的设计,这个可启闭的百叶盒子里边装有三个空气净化单元,这三个是荷兰 ENS(Environmental Nano Solutions)公司生产的 Aufero 标准产品(注:我特地去拜访了位于 Cuijk 的 ENS 公司,也采访了该公司对于 Daan 的作品的评价),唯一不同的是由于 Smog Free Tower 工作环境是室外且处于垂直放置,设计中加了防雨的帽子(顶视图中的圆锥形物体)。这个塔百叶打开的动作,与空气净化无关,是为了人们把 Aufero 盒子打开进行维修和清理。
Smog Free Tower 打开百叶,可见里边的 Aufero 空气净化单元(ENS 生产)
Credits:Studio Roosegaarde
Smog Free Tower 顶视图,圆锥形物体是防止雨水落入的盖子
Credits:Studio Roosegaarde
ENS 公司运用的是 Positive Ionization 技术。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技术原理上并不是新技术,而是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的。具体讲 Ionization 需要三个东西:一个使得空气流通的风扇,一个释放高压的电极,以及一块接地的污染粒子收集器(也是一块板子)。运行时,空气的通路上的 1 万伏高压使得经过的粒子带有同种电荷,于是被吸附于接地的板子上以释放电荷,这样经过的空气就被去除了灰尘等粒子,维护时只要每周定期清理收集板就好了。这个过程中,使用正极和负极的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ENS 选择使用 Positive Ionization 的原因主要基于该技术能耗少,且产生的臭氧少。
这项技术的优点主要在两点:
首先是该系统 air pressure drop 极小。根据 ENS 公司的口头报告,Aufero 单元只需要 5-10Pa 的 air pressure drop 即可使得系统运转(不排除有宣传夸大成份,因为交谈中 ENS 那边没有展示具体的数据报告。但是推测确实不用很大,我在 ENS 看到他们另一款定位室内家用的净化器,内部竟然用的是电脑散热器的风扇&&)。air pressure drop 小主要是因为系统中没有 Filter,这样使得不需要很强力的风扇驱动空气流通,也就不需要很大的能耗以及不会产生很大的噪音。
第二个优点就是系统维护的成本小。这使得该产品可以适用于各种场合。一方面可以安装在建筑原有的通风系统中,利用通风系统本身的空气流通。也可像 Daan 的作品一样自己利用风扇驱动。维护时只需要保证系统处于安全距离,并且每周定时清理占满灰尘的板子就好了。
我在 Cuijk 参观 ENS 公司,他们安装在当地一商场停车场的 Aufero 单元(与 Smog Free Tower 里的一样)
ENS 提供的产品宣传页
那么问题来了,这项技术真的能处理雾霾吗?
我针对此问题专门拜访了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的 Matthew Stanley Johnson 教授,幸运的是他十分了解这个项目。Matthew 对于 Daan 的评价颇高,但是对于 ENS 的评价比较低。用他的原话就是 their technology is not working. 哈哈。言归正传,基于和 Matthew 的对话,该技术核心问题有二。
首先,这个处理过程没有设计到化学处理(Chemistry Treatment),这样就对该过程能够处理的 particle 的尺度产生了极大的限制。产品宣传册上标明&High Efficiency: Up to 99%&,注意这个标注十分模糊。我们一般说的 PM2.5 指的是粒子直径小于 2500 纳米的粒子,从分类上讲,粒子直径在 10 纳米左右为 Fine Particles,在 1 微米左右是 Coarse Particles。系统的去除效率(remove efficiency)在 100nm 左右会有一个极大幅度的下降,换句话说就是该系统对于 100 纳米以下的粒子基本上是没有办法的。但是问题来了,这部分接近 Fine particles 的粒子本来在监测上就难监测,不是说像 PM2.5 一样,买一个装有激光的检测机就能监测的,所以这个 99% 的比例基数本身就是把这些 fine particles 排除在外的。这宣传听起来有点打哪儿指哪儿的感觉。然而这些监测不到的 fine particle 恰恰是最容易从肺部进入血液对人体产生危害的。Matthew Johnson 说道此处略有激动,他说两年前代表专业评估机构去 ENS 评估,目的是为国内有意购买 ENS 技术的企业提供该技术的检测报告,但是 ENS 拒绝提供有关纳米层级 remove efficiency 的技术报告,Matthew 提出希望带走一个产品单元拿到哥本哈根大学实验室进行免费检测以出具报告,被 ENS 回绝。用 Mattew 的原话讲:你把 Nano 写到公司名字里了,但这个事情却说不清楚,到底是几个意思?Matthew 讲到此处时还特地拿出一本他 Chemistry and the environment 给我扫盲了一下大气污染物的成因以及处理,我听到这里也是十分激动的,因为一来是得到了不少知识,另一方面是看到了一个学者对于某一细节问题严苛的追求。
Shiue, Angus, Shih-Cheng Hu, and Mao-Lin Tu. "Particles removal by negative ionic air purifier in cleanroom."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arch 11.2 (2011): 179-186.来源:
第二点,将装置暴露在大气中这一尝试是效果有限的。注意此处仅仅是就&处理雾霾问题的效率&这一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并不是对 Daan 的作品的否定,事实上我和 Matthew Johnson 教授都是很喜欢这个作品,并且 Daan 选择在公共空间中处理这个问题是十分准确的。大气中的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在 500m-2000m 左右,boundary layer 中的气象情况复杂不定,涉及到温度、湿度以及空气流速的物理量会产生大幅变化,同时伴有垂直方向的混合。即便不看这个复杂的情况,城市中的楼群形成的局部微气候(诸如高楼之间形成的峡谷会产生高楼风)也是相对复杂且多变。这些因素要远比 Smog Free Tower 中三个空气净化单元的作用大的多得多。所以这个装置极度受制于天气情况影响,举个最简单的粒子,风大了就不行吧,带电荷的空气会变得稀薄,同时新鲜出炉的空气也会被吹跑。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Daan 提出的 Clean Air Bubble 更多的是一个象征意义,但这并不影响这个作品的价值。
那么这个作品的价值在哪里呢?
从策略上,Daan 作为一个建筑师,展现出了一个正确有效的介入雾霾问题的方式。现在建筑师面对的问题,正发生着从 Human Problem 到 Post-human Problem 的转变,建筑师的责任除了&遮风避雨盖房子&,还要面对由于人口激增、城市快速发展、对资源的过度消耗、数字及互联网技术的飞跃等现象带来的许多次生问题,而这些问题正在逐渐变为当下建筑师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比如说空气污染与环境问题,城市交通与新兴通勤方式的问题、垃圾处理与废物分类的问题、耕地减少与城市农场的问题、人口流动与临时人口的问题,信息安全与监控的问题,数字制造与骇客文化的问题,等等等等。这些问题从没有在任何一本建筑学的理论书籍上出现,也不会成为建筑学院培养计划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它们却在当下城市中自下而上地悄然发生,这是一个具有集体性以及自主性的跃迁。当这些问题一下子摆在台面上的时候,一个迫在眉睫的城市建筑学正在悄然兴起,而建筑师对这些扑面而来的问题多是手足无措。不但手足无措,还存在着避而不谈,望而却步。面对问题的集体失语是有点令人失望,也带有一丝可怕的。当我们意识不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如何才解决问题?
无论是雾霾问题还是其他,都不是一两天、一两个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这种集体性的问题需要集体性的解决方式,人们想象中的 Final Solution 绝对是复杂且漫长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努力,建筑师毫无疑问是应该做出尝试的群体之一。Final Solution 的产生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规定,需要面对经济和环境问题时壮士断臂的决心;需要科研工作者数年数十年持之以恒的潜心研究以及不断实践;同时也需要诸如设计师这一类群体做出的自发性自下而上的尝试。而这些不同方向的尝试应该在各自的领域中积极探索前行,并在中间汇合,而不是各自等待,相互推诿。诚然建筑师不懂污染控制的具体原理,但是建筑师应该具有整合各种技术的能力,并且应该具有将整合的技术投射到一个城市问题上的准确性。在这一点上,Daan 做的无可挑剔。
战术上,选择公共空间配合建筑手段处理雾霾问题的这一方向是准确的。长久以来,建筑师一直在讨论建筑气候边界的问题,无论是 Buckminster Fuller 的 Manhattan Dome 还是 Rem Koolhaas 设想的 Wind Curtain 都反映了建筑师希望通过控制气候改变人居环境的想法。相比于改变室内的空气质量,在公共环境中改变空气展现了令人激动的雄心壮志和更具启发性的解决手段。在当前资源不能一次性解决雾霾问题的前提下,与其说将资源分散,将精力放在分散地解决室内的空气问题,集中解决开放环境中的空气问题的方案更有意义。从效率上讲,毫无疑问前者更加简单有效,后者则充满挑战。但是从设计角度讲,解决开放城市环境中的空气问题更能唤起人们的关注。建筑师关心的不只是为某一个个体案例寻找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寻求一种社会性的创新。Smog Free Tower 建立在 Studio Roosegaarde 工作室后院,是一片开放的公共空间。我问 Daan 为何在开放环境中做尝试,Daan 的回答很有趣却不乏深意吗。他说:
我去北京感受到了雾霾,我就想建筑怎么才能介入这个问题呢,我第一个发现就是雾霾中根本看不到建筑了啊!
是的,在严重的雾霾情况下,解决了某个封闭室内的问题意义有限。按照 Daan 的说法,创造一个城市中的 Clean Air Bubble 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休憩,思考的地方,可以让有创意的人在这里思维碰撞,进而产生更多的解决方案。这个回应将一个死板的技术赋予了动态的城市元素,这也和 Studio Roosegaarde 其他的城市创新作品有很大异曲同工之妙。
Smog Free Ring
Credits:Studio Roosegaarde
从细节上讲,Smog Free Ring 的众筹计划十分成功。理论上,我们都可以从最宏观层面回答如何解决雾霾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解决方案无非是清洁的工业,更加环保的碳排放,但是我们无法在生活中感受这一点。把从雾霾中收集的颗粒包装成一个戒指,虽不能对雾霾问题做出直接贡献,但是可以直接让这个离人们遥远的话题走入人们生活。当人们把雾霾&带&在手上的时候,人们对于雾霾问题的公众意识得以提高,人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这个问题和自己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同理的事情在其他领域也在发生,比如说媒体谈到雾霾的危害时,经常做出一些吓人的比喻,比如说在北京雾霾时呼吸一天相当于吸入了 xxx 包香烟。只有当人们觉得雾霾问题和自己有关时,人们才会对各种有关雾霾问题做出的努力进行回应。所以说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公众意识,是解决雾霾问题的重要一步。此外,从另一个角度说,Daan 作为一个建筑师,在艺术方面有着敏锐的直觉,这和他早年间在艺术专业学习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奖三个空气净化器包装成&无霾塔&,以及将收集的雾霾变成创意产品的行为,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设计带来的附加价值。这里的附加值,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感的渲染,人们带上戒指,会感觉很好,会觉得自己为了雾霾做出了什么,会更加关注雾霾的这个问题,我想这就是设计的力量吧。
以上大概是我对之前走访的一点点小的整理,有更过的采访信息以及技术案例,有时间的话我会找其他途径与大家讨论。最后还是重申,欢迎大家讨论,但是谢绝转载。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好消息!!听说北京的雾霾有救了!-旅游卫视-微转化
真实的湄公河惨案,比电影更残酷!
[广告][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精彩内容热门推荐
AM972FM87.6哈尔滨经济广播官方微信平台,欢迎各位加关注和节目互动!
天津《今晚报》于日创刊,邓小平题写报头.日发行量70多万份,是天津市发行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最有影响力的综合类日报.
十分感谢和欢迎您关注我们
做个精致女人,纯粹,有品位
房地产全案营销策划及销售代理、房地产中介;免费为企业和商家提供产品推广服务.
瘦肚子、瘦小腿、瘦手臂,一对一给予?你?健康的瘦身专业意见,教?你?不用节食瘦身方法.↓ ↓ ↓ ↓ ↓ 点击关注
?生活??大??资讯?,汇聚?生活?中的各类?资讯?!
wei-rongxian
微容县时代,为容县商家提供微平台服务~
收集热门搞笑?视频?,精彩?视频?片段,?天天?快乐开心每一天.
?神马?爆料,都有料,等你来!
gh_734ec7decc14
快速办理业务,快速申诉故障,便民服务
我们只做新闻~!
好消息!!听说北京的雾霾有救了!
阅读&34638&发表& 15:02:19
帝都的小伙伴们,吸一口今天的霾,嗬,这味儿是不是够正!天空飘来几个字~~~北京人民那是真的有事!朋友圈的段子手们再一次倾巢出动。。。 倘若现在有人告诉你,这霾是个宝,能变成钻石,你是不是呵呵一声,嘲笑痴人说梦。而现在来自荷兰的小伙Daan Roosegaarde1却帮我们实现了这个白日梦!!Daan Roosegaarde:雾霾终结者Daan 出生于1979年,是一名艺术家和发明家。他致力于利用科技探索构建人类与环境空间的联系,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 几年前这个荷兰小伙来了帝都,被这座文明古城严重的空气污染深深吓到了…… Dann决心回到工作室和团队研究一个早在几年前就萌生的项目,利用离子净化技术制作一个可以净化整个城市空气的巨型吸霾塔“Smog Free Tower”。 9月份的时候,他们终于在鹿特丹成功建成了第一台吸霾塔,吸引了大批世界各地的观光客。这座高6.5米的吸霾塔每小时能净化3万立方米空气。吸霾塔外观是白色的百叶窗结构,可以吸入被污染的空气,经过净化再将干净的空气排出。 内部结构也是条理规整。 这个想法来源于医院普遍使用的基于离子技术的净化装置,Dann和团队用轻型材料和LED装置,捕捉空气里面的PM2.5颗粒。 Dann表示,这个吸霾塔可以在一天之内安装完毕,而且由于采用的材料比较轻型,运输也非常方便和快捷。 吸霾塔利用静电场将漂浮的雾霾颗粒吸附。 更为神奇的是,既然这些颗粒物中有百分之四十二都是碳,那么为什么不把这些碳压缩做成黑色宝石呢? 制作一颗宝石大概需要净化1000立方米的空气在项目初始阶段,团队已经做好了吸霾塔的模型,但是还缺资金。于是今年的7月22号,Dann在kickstarter(国外众筹网)上发起了“共建吸霾塔”的项目,目标是筹集5万欧元建造第一个吸霾塔。 想要支持此项目的人可以在kickstart上花5欧元预定一个由空气吸霾塔收集的颗粒物压缩成的“宝石”制作成的戒指。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个项目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纷纷捐钱并且希望这样的吸霾塔能早日来到自己的城市。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便完成了资金筹集可以建造第一个吸霾塔。 截止目前,这个项目已在kickstarter上筹集到113,153欧元,将近2千名支持关注者。 对大家深表感谢的Dann在kickstarter上展示了第一批“宝石”制作的过程。 全世界各地的人开始关注Daan的项目,并且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转发,所以很多人开始对吸霾塔有了更多的解。Dann和他的团队不止于此,他们现在正在研究如何让这个空气吸霾塔利用太阳能进行空气净化,从而做到真正的节能环保。Dann说:“我想让人们都为治理雾霾出一份力,而不是制造雾霾。利用雾霾制作可佩戴的饰物能更好地呼吁人们保护环境。”“你所购买的每一个戒指都为城市贡献出1000立方米干净的空气。” 这位荷兰帅哥也透露说,目前吸霾塔已经在和中国的相关人员联系沟通。或许在不远的将来,走出来,我们看到的不再是漫天的雾霾,而是满大街的宝石!综合整理:微博、壹零科技节旅行的意义就是看清自己的心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带你去看世界 把你的旅行故事告诉我我负责将它分享给全世界投稿请发送至小旅的邮箱:扫描或长按下图二维码识别,加入旅游达人最强联盟,结交更多像你一样爱旅行爱生活的人
评论Comments
微信公众号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科技如诗:他把北京的雾霾变成“钻石”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1940字,被0人关注,获得了5个喜欢
科技如诗:他把北京的雾霾变成“钻石”
化腐朽为神奇...在与自然交流时,我们需要一种“新语法”而这款漂亮的“钻戒”主要的制作原料却是身边困扰我们的雾霾
收集这些“钻戒”原料的机器就是这个充满科技感的机器塔--雾霾净化塔北京环保宣传中心官方透露,雾霾净化塔将在9月份在北京落地雾霾净化塔7米高。雾霾空气从顶部吸入,纯化的空气再通过在六个侧面通风孔释放。它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医院里普遍使用的静电除尘器,用离子技术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物。它每小时大概可以净化3万立方米空气,而且使用的是绿色风能,每小时仅耗电1.4度(相当于一般的挂式空调)。这个雾霾净化计划去年还在Kickstarter众筹网站得到了11.3万欧元的支持。
雾霾净化塔收集的雾霾颗粒通过高压压缩,并装进树脂立方体中形成这些“雾霾钻石”他们可以被加工制作成戒指、耳环等等装饰品
当你每消费一个“雾霾钻石”的时候都代表着你为城市净化了1000立方米的空气这些“雾霾钻石”众筹的价格是50欧元(约350人民币),而这些资金将会用来建造更多的雾霾净化塔
...1979年出生于荷兰的Daan Roosegaarde正是这个项目的发起人
Daan手里拿着他们收集回来的雾霾颗粒
Daan16岁那年,在一次游学课上去荷兰建筑协会进行参观当时正好展出了世界著名日本建筑师矶崎新设计作品的木质模型美轮美奂的作品折服了Daan,这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要成为一个艺术家之后他也顺利修读艺术专业后,在贝尔拉格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
矶崎新,日本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师,被认为是亚洲建筑设计师的重要代表
在荷兰这样的艺术国度,孕育了17世纪的伦勃朗、19世纪的梵高、20世纪的蒙德里安而Daan是一位艺术革新者2007年他在荷兰鹿特丹创建了工作室Studio Roosegaarde,专注艺术和科技的结合研究
Daan是经济论坛的青年全球领袖,被荷兰权威艺术展Kunstweek评为2016年度设计师,并被福布斯评为百强革新创意者他和他的工作室获得了无数设计成就
INDEX 设计奖, 世界技术奖、两次获得荷兰设计奖、Charlotte K?hler 奖以及中国成功设计奖
设计作品也在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东京国立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以及欧洲、亚洲众多公共空间展出
Daan向大家讲解雾霾净化塔
...Daan的作品在早期就在亚洲受到了格外多的青昧2012年,Daan在上海开设了第2个工作室2014年的一天早晨,Daan在北京32层的酒店醒来他在往窗外看时,却看不到两天前的树木、道路和人整个城市都被雾霾所笼罩
漫天的雾霾让Daan很失望,同时也让他产生了研发雾霾净化塔的灵感Daan的许多创意都源自于生活,希望通过创意来创造美好
很快Daan回到工作室,和团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团队一开始非常犹豫,但是Daan说:“就是它了,未来4个月时间都要围绕它进行”Daan表示说:雾霾,在政治上来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因为基本上每个国家的大都市都有这个问题,不只是在北京,在荷兰,我的家乡鹿特丹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坐在这里抱怨,而什么都不做,一味的期待政府帮我们解决问题是不行的!所以,我作为一个设计师、创客、发明家,岂能坐视不管。我十分乐意带领着我的团队和工作室所有的同事一起,展现我们的能力,为大家搭建一个通向没有雾霾的美好未来的桥梁。
在Daan的创新世界里,没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就像在某些生物眼里是无用的东西,却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
Daan和他的团队一直思考如何处理收集回来的雾霾颗粒他们发现雾霾的成分里有42%-48%是碳,Daan马上想到钻石的主要成分也是碳于是他们把收集回来的颗粒进行高压加压他们惊喜地得到了一个漂亮的“黑钻石”
Daan把这些“钻石”加工成戒指、耳环等等首饰虽然是个小饰品,但它却可以让每个人成为净化城市的参与者
...Daan一直都在用他的创意设计结合科技让我们生活的城市更美好、更诗意
光之迷幻舞曲:Waterlicht
荷兰被誉为水之国,国土有一半以上低于或水平于海平面。为了让人们感受这份可贵的自然之力,Daan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用新型的LED技术谱写了这个“光之迷幻舞曲”。
走在梵高的星空之上:Van Gogh Bicycle Path
2014 年,是梵高逝世的第 125 周年。为了纪念及致敬这位印象派大师,Daan以梵高的著名作品“星夜”为创作蓝本,设计出这条长达600米的“梵高路”。
Daan用50000多个荧光闪闪的小石头铺在道路上,其实它们都是特殊的发光材料,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就会化作这条繁星闪烁的星光之路。
随你而动的灯光沙丘:Dune
在这个系列作品中,Daan则是“以一种更具交互性和诗意的方式强化我们的感官感受能力”。
他们由许许多多的光感纤维组合而成,根据人们在其周围行动的状态和趋势,以及人们所带来的声音和动作的影响,它们会自然地散发出不同程度的光彩。
一触碰就会盛开的莲花:Lotus Dome
每当有人触摸这座盛大的莲花,它就能感应到人体的体温,花瓣会像真实的莲花那样自动开合。只要有人从它身旁路过,莲花也能感应得到,用温柔的光来跟你打招呼。
它融合了宗教文化和高新科技,这个光之容器放在 16 世纪的教堂建筑中,应用了对温度非常敏感超轻铝合金,在温度影响下会变形。
Daan作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科技、艺术与人之间的关系原来可以如此美妙,令人动容他的更多作品可以关注他工作室Studio Roosegaarde官网(www.studioroosegaarde.net)...要完成一个创新,你需要经历很多困难但是一旦你完成了,有趣的事情就会发生最开始人们都会质疑,但做成之后他们都会惊叹说:“这个东西太棒了”所以你必须坚定--Daan Roosegaarde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把创意变为现实
设计专题投稿须知:
1.与设计相关的文章(包括但不限于感想、笔记、教程、网站软件推荐、设计师作品理念…)
· 198797人关注
关注互联网、科技。
**诚邀科技爱好者一起管理这个专题,私信我。
不定期会精选一些好的文章发在公众号(joojencom)...
· 29748人关注
本专题仅让编辑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入选文章将立刻上首页。绕过推荐队列。
使用场景:
- 突发事件的相关内容,需要立刻推首页
· 17763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艺术家眼中的雾霾 | 霾在不远处虎视眈眈
艺术家眼中的雾霾 | 霾在不远处虎视眈眈
按:昨夜窗外北风呼啸,听着分外舒心踏实,就怕风声一顿,在不远处虎视眈眈的雾霾伺机就要反扑而来。我在晴朗的第一天里欢喜,用晴朗的第二天来反思。面对北京雾霾,艺术家们都在干啥?文
傅适野北京的空气已经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每当北京天气晴朗的时候,朋友圈总是被一波又一波刷屏。人们生活在雾霾中,仿佛雾霾是生活的常态,偶尔放晴的天空,反倒成为了罕见的馈赠。我一直觉得雾霾是很难谈论的话题。霾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十分微观,微观到看不见、摸不着。与此同时,它又无处不在,它附着在我们的身体上,跟随我们的每一口呼吸,进入我们的身体。从这个角度看,对于雾霾的表现,其实是“再现不可再现之物”(presenting the unrepresentable),本身就充满了困难。对于这个充满矛盾的主题,艺术家们自然不会放过。那么,在帝都日日夜夜都被雾霾笼罩的时候,艺术家们都在干些什么呢?①-
Photography
-四月风 · 中国呼吸号,一场严重的雾霾席卷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多个地区。看到糟糕的天气,2010年创办的实名制摄影人网络社区平台四月风上的一名会员有了通过四月风社区会员来实现一个关于天气状况的拍摄项目的想法。于是便有了中国呼吸这个项目。这个项目邀请了全国34个行政区首府城市中的46位会员,让他们连续40天(2014年3月中旬到4月下旬),每天于同一个时间(上午八点到九点之间),在同一个地点分别拍下当时当地的影像,并且记录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的真实情感。这些珍贵的影像最后与拍摄的34个城市40天的空气质量图一起呈现,希望观者从两种不同的角度体会我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之中。姚璐 · 中国景观相较于中国呼吸的写实主义,中央美院的老师姚璐采用了摄影拼贴的方法,试图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把传统山水画与当下由于发展而带来的环境问题并置在同一个平面空间上。姚璐的摄影拼贴,乍一看是典型的宋代山水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峰峦深厚,势伏雄强”。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这些重叠的山峦,实际上是建筑工地上的绿色防尘布,峻峭的岩石,则是工地上的废墟瓦片,而山水画中的缭绕云雾,则被当下垃圾填埋区散发的毒气、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天空中挥之不去的雾霾所取代。张超 · 显微镜下的雾霾颗粒不同于以上两种较为宏观的视角,显微摄影师张超从微观角度切入,利用1000倍(目视)显微镜,让微小的、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雾霾颗粒无所遁形。张超家在北京,他把显微镜载片放在他八楼的窗台上,收集10小时之后的落灰样品。他的呈现让我们终于得以见到雾霾的庐山真面目。这些颗粒中包含了矿物质、动物皮毛和昆虫的碎片,也有种子和燃烧后的粉尘等等。②-
Installation 装置
-MATT HOPE BREATHING BIKE 会呼吸的自行车Matt Hope是一位来自英国的艺术家,现居于北京草场地。自从他来到北京之后,就被雾霾困扰,因此他想到改装一辆能够过滤空气的自行车,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于北京天气的无奈。Matt Hope从沃尔玛买了一辆自行车,自己动手给自行车装上了空气过滤装置。在车座的底下有一个发电机,发电机带动后座的空气过滤装置。只要人脚踩踏板,开始骑车,空气过滤装置就会开始工作,过滤的洁净空气便通过面具传递,被人体呼入。这个不切实际的呼吸自行车能起到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更多的是一种行为艺术。Matt Hope希望用这辆自行车表明自己的态度,因此这辆自行车更像是一个符号而非实体,象征在被雾霾包围的北京城中上演的荒诞现实主义戏码。呼吸自行车设计草图呼吸自行车实物图在CCTV大裤衩下努力蹬车的英国小哥③-
Architecture 建筑
-Daan Roosegaarde · Smog Free Porject 雾霾免除计划Daan Roosegaarde是一位来自荷兰的脑洞大开的艺术家。他喜欢设计属于未来的建筑,在他眼中,未来的世界不存在垃圾这个概念,因此雾霾颗粒也并非一无是处,而是可以转换为有价值的商品。Roosegaarde说,雾霾颗粒中有42%的成分是碳元素,在高压之下,碳可以转化为钻石。因此他们的设计团队利用雾霾颗粒设计出了一款戒指。每一枚戒指中含有的雾霾颗粒可以使一千平方米的空气受到影响。Roosegaarde表示,每买一个这样的戒指,就相当于使一千平方米的空气免除雾霾,与此同时,这一部分资金将用来支持他们的设计团队完成一个可移动的空气净化塔,在城市中营造出免于空气污染的净土,供大家呼吸免费的新鲜空气。Roosegaarde和荷兰的科学家合作,期望利用铜圈制造能够吸引雾霾颗粒的电场,从而产生出一个小范围的洁净空气环。这和静电吸引头发的原理类似,相当于给雾霾颗粒充电,并且通过装置把它们吸引到地面。Roosegaarde希望把这项技术用于移动的空气净化塔,并且把这样的净化塔放在北京的公园内,小范围净化空气,为公园内的市民提供免费得新鲜空气。目前,首个雾霾免除塔已经在荷兰的鹿特丹投入使用。免除雾霾戒指示意图雾霾免除塔效果图北京无雾霾公园效果图和呼吸自行车一样,这个看上去十分疯狂而且不切实际的设计方案,更多的是一种唤起人们环保意识的实验艺术。利用碳到钻石转化的概念,将雾霾颗粒商品化,变废为宝,使令人望而生畏的尘粒变成一种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也不失为一种全新的思路。但与此同时,不论是试图商品化雾霾颗粒,还是强调免费的新鲜空气,都存在着将空气等级化的趋势。虽说在雾霾这种弥散性、流动性极大的污染面前,无人可以幸免,也不存在局部的解决办法,但这样的举动还是有造成空气享用权两极分化的危险,形成更大的封闭式社区(gated community)。④-
Exiperimental Art 行为艺术
-Olympic Blue·Apec Blue·Military Parade Blue 中国蓝看过了以上种种艺术家的尝试,私以为关于雾霾最盛大也最震撼的行为艺术,当属各种各样的中国蓝,2008年的奥林匹克蓝,2014年的Apec蓝,以及刚刚过去不久的阅兵蓝。有着严格时效性的澄澈的北京天空,充分显示了强有力的国家管控能够对无形的空气施加的巨大影响力。在阅兵前夕,政府通过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津京地区工业企业、施工工地临时性管理控制来保障空气质量。从8月20号到9月4号,北京市对石油化工、建材、工业涂装、印刷、家具等行业实行重点管控,采取停、限产措施,同时对于北京本地机动车和外省进京机动车采取临时交通管理措施。阅兵当天,晴空万里,鲜花彩旗人民解放军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的美丽。阅兵结束后的数小时之内,北京市的空气污染指数迅速上升,恢复阅兵前的情况。各种各样的中国蓝,是一场场以国家为策展人的盛大的行为艺术,其效率之高、规模之宏大、管控之严格、反弹之迅速都让人叹为观止。阅兵前后北京空气对比图The End · 尾声关于帝都雾霾艺术的盘点就要结束了,然而帝都的雾霾并不会结束,也不知道会延续到何时。其实不仅仅是北京,中国越来越多的地方,都饱受雾霾的困扰。北京作为中国首都,自然受到更多的关注,但这不代表其他地方就不值得注意,比如山西临汾,因为煤矿的开采,终日被雾霾包围。艺术项目固然能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脑洞大开的装置也能在博得众人一笑的同时引起反思。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艺术还是显得太轻。雾霾的背后,是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过度的开发,是对自然资源无节制的开采,也是技术的进步带来的许多副产品。同时,雾霾也和政府行为息息相关,对于最难掌控之物的绝对控制,让我们看到强大的国家权力。以前,人们可以说某些问题“并没发生在自家后院”(not in my backyark,避邻效应),现如今,雾霾在每家每户的后院,无人可以幸免。如何面对雾霾、应对雾霾,如何把握不可把握,表现不可表现,在可预见的未来,将是一个艰巨而严峻的任务。参考资料:四月风中国呼吸项目网址:http://admin./blogArticle/show/9914视频地址:/v_show/id_XNzc3MzQzMDE2.html姚璐中国景观 外滩画报专访: /30.shtml艺术界报道:/30.shtml张超:/zone/wumai/article/409608/http://chuansong.me/n/497972Matt Hope:BBC报道视频 /watch?v=UCJQ3NsDUYcDaan Roosegaarde:工作室主页 https://www.studioroosegaarde.net/project/smog-free-project/photo/#smog-free-project
发表评论:
馆藏&12311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udio roosegaarde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