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平原绝对位置主要信奉什么教主要的宗教景观是什么

亚洲的自然和人文状况与旅游一、亚洲的自然环境与旅游亚洲位于东半球的东北部、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亚西北部濒临大西洋的属海——地中海和黑海。面积约4400万平方公里,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一洲。它北近北极,南过赤道,跨纬度90°左右,在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多,因而由南向北具有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气候生物带。东西跨经度达164°,东西时差达10小时之多。同时与其他因素相结合,造成了东西巨大的差异。显然,巨大的面积形成了广阔的旅游空间,景观多样性形成了多种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亚洲地形具有许多特点,最明显的特点是地势高峻,高差很大,既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又拥有世界陆地最低的洼地——死海(其水面为—392米)。高差悬殊是自然旅游景观多样性的基础之一。亚洲地形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地形复杂,但以山地、高原为主。山地、高原面积广大虽然给交通带来了不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但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一带,登山旅游和探险活动十分盛行。亚洲虽然山地、高原很多,但在东部和南部、北部也有许多地势低平的大平原,包括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湄公河平原、湄南河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等。由于这些地方一般水系发育良好,交通发达,植被丰茂,水热条件优越,自古以来即为发达的农耕区,在古代都曾经是人类文化的摇篮。如黄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都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古文化发源地。而现今也都是著名的旅游区。亚洲海岸线很长,约为69900公里,南部多大半岛,如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东缘多岛弧群,如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和马来群岛,等等。由于处于较温和或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海岸线和岛屿比例较大,因而具有较为丰富的海滩旅游资源。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的岛屿上多火山地震,为开展火山探险旅游活动创造了条件。亚洲的大河由于源远流长,常常有较长河段穿过崇山峻岭,其巨大的落差不但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而且也在两岸形成壮丽、险峻的自然景观,河道本身也形成急流险滩。在这些急流险滩河段,既可乘船沿河欣赏自然风光,也可以开展漂流探险活动。而中下游河道,由于水流较为平静,河道宽广,一般可开展沿江、沿河的巡游活动。亚洲湖泊众多,不仅有航运或滞洪之利,而且是主要的旅游资源。亚洲的湖泊类型很多,有由于地质内力作用形成的构造湖如贝加尔湖和死海,原来为海的一部分的海迹湖如里海和咸海,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湖,火山作用形成的火山湖如白头山天池和风蚀作用形成的风蚀湖。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都具有风景美丽、水面平静的特征。其中不少湖泊如天池和死海,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风景游览胜地。由于亚洲面积广大,东西南北跨度大,加上其他地理要素的影响,形成了十分复杂的气候类型。寒带地区,如果降雪多,可能开发为滑雪场,林木葱郁的针叶林,动物种类和数量较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成为狩猎场所。气候较为干燥的热带、温带沙漠和草原地区,具有开展草原、沙漠观光、探险旅游的良好条件。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或热带草原气候,植被繁茂,繁花似锦,特别是在大陆海岸地带和一些岛屿上,热带风光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旅游资源。由于亚洲高山多,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的山地呈现出明显的气候、生物的垂直变化。随着高度的上升,气候和植被不断更替,直到积雪带,犹如在地面上由热带亚热带走向北极所观察到的景观。这种景观的迅速变化,对于喜爱大自然的旅游者特别有吸引力。亚洲自然环境复杂,因而动植物的种类也极其繁多。亚洲植物不仅种类多,而且有许多特有植物,如马来半岛有植物6920种,半岛上分布着结构复杂的热带雨林,林内有许多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著名的藤本植物——白藤属和柯本真蕨八字桫楞属及龙脑香科乔木,是该洲的特有植物。丰富的植物资源也是旅游资源,它们吸引了许多观光旅游者和科学研究者。由于地质发展史方面的原因,亚洲的动物与北美洲和非洲的动物有密切的联系,如亚洲和北美洲寒冷地区都具有驯鹿、北极狐、海豹、麋獾、貂、狼、松鼠等,亚洲和非洲都具有狮、豹、象、犀等动物。亚洲和澳大利亚在动物上联系甚少。此外,亚洲还有许多特有动物,如热带森林中的猩猩、长臂猿、眼镜猴等,还有珍奇的穿山甲、爪哇犀、鳄鱼等。特有动物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曼谷以南的鳄鱼动物园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去参观。二、亚洲的人文状况与旅游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洲,人口约31.1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71人,也居世界第一位。有些国家和地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达500~600人,甚至更高。亚洲的人种和民族构成比较复杂,黄种人占主要地位,约占总人口的60%以上;白种人占1/3以上。此外还有一些混血人。民族共1000多个,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有的民族数量达到数亿人,如汉族,有的民族人数不到1千人。亚洲国家中,只有少数国家为单一民族国家,如日本、朝鲜、蒙古等,大多数国家为多民族国家。复杂的民族状况形成了复杂的民族习惯和风土人情。一个民族的风情对另一个民族而言具有新颖性,因而具有吸引力。亚洲的语言极为复杂,属于不同的语系。我国和中南半岛各国属于汉藏语系,其次是包括印地语和波斯语等语言的印欧语系,再次是主要分布东南亚的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此外还有朝鲜、日本、阿尔泰、乌拉尔、维吾尔等语系。语言种类繁多,加上复杂的方言,为各国、各族、各地人民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于旅游活动的开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培养懂得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导游和其他旅游从业人员。亚洲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佛教是最古老的宗教,于公元前5~6世纪起源于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亚洲是佛教徒的主要居住地区,他们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各国和斯里兰卡,以及东亚一些国家。流行于不丹、锡金、蒙古及我国藏族、蒙古族地区的喇嘛教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分支。伊斯兰教起源于沙特阿拉伯西部,该教教徒穆斯林约有4亿多人,分布于西亚、东南亚、中亚和南亚地区。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是该教的圣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穆斯林去那里朝圣。基督教于公元1~2世纪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此外,亚洲还有天主教、印度教、犹太教等。宗教不仅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于旅游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表现在它们的建筑物上。不同的宗教在各地留下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包括寺庙、基督教堂、清真寺、犹太神庙等。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或造型特异的宗教建筑物常常成为旅游点的重要观光内容。宗教圣地对教徒有巨大的吸引力。亚洲的开发历史悠久。在历史上,亚洲人民曾创造过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黄河流域(中国)、印度河流域(印度和巴基斯坦)、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巴比伦,现今伊拉克境内)等世界文明发祥地。中世纪时,亚洲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农业、手工业、水利工程、医学、数学和天文学等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对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现在亚洲依然保留这些历史阶段的许多文物和遗迹。而这些文物和遗迹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点或旅游区,强烈吸引着世界各国和地区的旅游者。16世纪以后,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国家相继入侵亚洲,在沿海地区建立据点,掠夺当地的金银、宝石、丝绸等物资。18世纪后半期,它们逐渐向亚洲内地扩张,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各国开矿山,修铁路,并在西亚开采石油,大肆掠夺亚洲的自然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除了日本发展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以外,其余亚洲国家多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二次大战以后,亚洲许多国家纷纷独立,并积极发展民族经济。这一阶段也留下了不少历史遗存。同时旧的城市不断得到改造,新的城市和建设成就不断涌现。历史遗存和现代成就,加上自然景观和各民族风土人情,构成了亚洲丰富的旅游资源。三、亚洲旅游业的发展亚洲是“新开发的旅游区”,是目前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大洲之一。其近代旅游业开始于60年代初。进入70年代,随着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亚洲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从60年代初到90年代,到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外国旅游者人数及其在世界国际旅游总人数中的比重,都有较大的增长,其速度之快举世瞩目。如泰国,1960年,外国旅游者仅10万人次,1990年增加到536万人次。印度尼西亚1980年外国旅游者仅56万人次,外汇收入2.7亿美元,而到1990年,接待的外国旅游者达217万人次,外汇收入达20亿美元。国际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其他有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外汇收入明显增加,从而反过来又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亚洲的旅游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和特点:1.政府重视,措施具体而得力亚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以及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如新加坡开展全民礼貌教育,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国旅游者,采取了简化甚至取消一些入境手续的措施。如菲律宾政府规定,在该国停留14天以内的旅游者可以免办入境签证。为了得到信息,加强交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该地区各国旅游主管部门建立了普遍而经常性的联系。1993年,韩国政府修改“观光振兴法”,改变过去只允许国家或公共机关参与开发旅游点的政策,允许企业和民间参与旅游点的开发,这明显改变了国内观光设施不足的情况。另外,韩国在“1994年韩国旅游年”期间,举行10个重大庆祝节日,准备了150条旅游路线,机票价格和旅游费都有下调。2.加强对外宣传,注意联合促销宣传是出售商品的有效手段,它对旅游业同样也十分重要。亚洲地区许多国家对于旅游产品的宣传相当重视。如1994年,韩国决定耗资1200万美元进行声势浩大的广告宣传,宣传主题是“去韩国旅游充满无穷乐趣”。亚洲一些地区特别注意各国联合开展促销活动。东盟6国于1987年12月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首脑会议,将1992年定为“东盟旅游年”,开展联合促销势态,计划接待游客1170万人次,创汇95亿美元。1987年泰国举办旅游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一年,泰国接待外国旅游者360万人次,收入19亿美元,比1986年增加60%。继“泰国1987旅游年”之后,亚洲许多国家纷纷举办自己的旅游年。马来西亚在1990年,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1991年,中国在1992年举办了轰轰烈烈的旅游年。1994年,马来西亚再次举办旅游年。这些旅游年活动以空前的规模开展推销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旅游者,收入明显提高。3.旅游项目的多样化和特色化旅游者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阶层,他们年龄、信仰、个性、兴趣各不相同。单调的旅游项目不能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要,因而不可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只有结合本民族的特点,注意旅游项目多样化,并且具有特色,才能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要,从而使旅游业的收入大幅度地提高。为此,亚洲地区许多国家结合本国、本民族的地理和文化特点,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旅游项目,如疗养旅游、奖励旅游、新婚蜜月旅游、文化旅游、度假旅游和定居旅游,以及骑马、登山、滑雪、狩猎、垂钓、烹饪、务农、武术、森林浴、汽车、摩托车、海上运动和科学考察、沙漠探险等等专项旅游。新加坡龙船节风土人情旅游项目,印度结合地理环境推出登山、漂流探险等旅游项目,都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一些国家专项旅游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提高了该国旅游业在世界上激烈的旅游业竞争中的地位。东亚东亚是指亚洲的东部地区,包括中国、蒙古、日本、朝鲜和韩国,面积约1176万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地域。东亚地区东濒太平洋,西接中亚内陆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季风十分显著,许多地区属于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但我国西北部和蒙古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为高山草甸、草原和高寒地区。东亚地区地形复杂,但也有一定规律,地势从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太平洋西部海岛星罗棋布。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大致与季风运行的方向呈直交,从而加强了本区气候的东西差异。自然景观从东部的湿润森林向西逐渐演变为半湿润的森林草原、半干旱草原,最西部成为干旱的温带荒漠。在东亚五国中,日本属于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他4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韩国近期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已经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一、日本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是由北海道、本州、四国和九州4大岛及其附近3900多个岛屿组成的岛国,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人口12368万(1990)。日本列岛由东北向西南呈弧形排列,海岸线大约长30000公里。海岸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日本山地多,山地和丘陵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75%;平原狭小,只占全国面积的25%,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山间河谷地区。由于列岛外临深海沟,属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的一部分,因而火山、地震活动相当频繁。全国有火山约270座,其中活火山约80座,著名火山富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火山和地震时有爆发,历史上发生的较大地震达2000多次。大地震震源多位于太平洋沿海深海沟以下,并引起破坏性很大的海啸。日本属于东亚季风区,受海洋影响大,因而大部分地区的气候以温和、湿润和四季分明为特点。冬季比较温暖,夏季比较凉爽,降水多,气温年较差不很大。但由于日本国土处于中纬地区且跨纬度较多,气候南北差异明显。北海道和本州的北部属寒温带季风气候,本州中部是温带季风气候,而九州、四国以及本州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另外,东部和西部的气候差别也比较大。日本在夏秋之交常常遭受台风袭击,造成灾害。由于上述气候和地形等方面的特点,日本河流都以流程短、比降大为特征,急流和瀑布多。日本拥有不同地带的丰富动物和植物资源,森林覆盖率将近70%。日本历史悠久,在公元4世纪中叶起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12世纪末叶“幕府”登上历史舞台,日本成为军事封建国家。19世纪中叶后,实行“明治维新”,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并对外侵略扩张,多次发动战争。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1945年战败投降。1947年,实施新宪法,成为资产阶级议会制国家。日本人口众多,且密度很大。居民绝大多数属于大和民族,信奉神道和佛教。少数民族阿伊努人只约有2.5万人,主要居住在北海道中北部一带。(一)日本的旅游资源日本的旅游资源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秀丽的岛国风光,高山深谷,河流瀑布,特别是火山和温泉,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它们可以松岛、宫岛和天桥立等“日本三景”为代表。二是丰富多采的历史文化遗产。全国著名的历史古迹不胜枚举,尤以奈良、京都和镰仓三大古城闻名于世。日本既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传统,同时也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致力于现代化。东京是世界最大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可是由东京向郊区方向驱车一个小时,就可见到充满民族气息的村落。日本主要的旅游城市和旅游区有东京、大阪、横槟、京都、奈良、广岛等。东京,日本的首都,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东南濒东京湾。它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文化中心和重要港口。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167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古时称江户。1868年明治元年,明治天皇由京都迁都于此,将其改名东京。历史上曾屡遭地震和战争灾难,几乎被夷为平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全城公园和花园多达800多处,著名的上野公园以樱花蜚声国内外。市中心有天皇居住的皇宫城。附近的赤坂离宫,是接待外国贵宾的国宾馆。东京共有200多所大专院校,还有国家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家图书馆。银座、新宿、涩谷等是该市繁华的商业区。东京西北部新建的60层大厦——“日光城”,高度达240米,是日本最高的建筑物。东京地处内港区,芝公园内的东京塔,是世界上最高的独立铁塔,其高度为333米,在250米高处,有展望台,可以在此俯瞰全市景色。塔下部有科学馆、商场、蜡像馆、摄影棚等。此外,还有明治神宫、新宿御苑等游览胜地。在距东京10公里的千叶县浦安市,有东京迪斯尼乐园。这是日本最大的游乐场,也是亚洲唯一的迪斯尼风格游乐园。1983年开始接待游客。这个在填海造出的土地上建成的乐园,呈五角形,以“灰姑娘”故事中的古老城堡为中心划分为“西部世界”、“冒险世界”、“奇异世界”、“世界市场”和“明日世界”五个部分,人们在此可以回顾和体验当年美国拓荒年代的西部生活,也可以进入童话世界的奇异境界。本州是日本四个大岛中的最大岛屿,其西南部多山;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和美丽的风景区。包括日光国家公园、横滨、伊豆箱根富士国家公园等。日光国家公园,位于本州中部,以日光火山群为中心。面积1406平方公里。有火山、温泉、湖泊、溪谷、森林、瀑布等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有许多历史建筑。自然景色中最著名是“日光48瀑布”,其中华严瀑布落差100米,是日本三大瀑布之一。日光山寺院众多,有被列为国宝的日光东照宫、具有1200多年历史的二荒山神社和轮王寺等。公园西北部的尾濑地区,是全国最大的高原沼泽地带,生长着800多种特有植物。横滨,是日本的主要港市,位于本州东南部关东地方,北距东京20公里。市内有弘明寺、金泽文库、总持寺、伊势山皇宫等名胜古迹。总持寺是日本曹洞宗的总本山。市内公园众多,以建于公元1906年的三溪园最为著名。该园富有各种古典风格的建筑,各建筑依地形而建,颇具特色。著名公园还有山下公园,内有动物园的野毛公园和大仓山公园、儿童之园等。横滨有许多大学,如横滨国立大学、横滨市立大学等。市中心的“中华街”是华侨聚居区。1973年,横滨与上海结成友好城市。伊豆—箱根—富士国家公园,位于横滨西南面,面积广大,包括伊豆半岛、箱根和富士地区。伊豆半岛在静冈县东部,有天城、达磨和大等火山,还有许多温泉,热海是日本最大的温泉城市。此外,有了仙寺、长乐寺、玉泉寺等寺庙。站在最南端高耸的海蚀崖上,可以眺望太平洋内因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岛群(伊豆七岛)和大洋景色。箱根位于神奈川县西南部,距东京90公里,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以古代火山活动形成的自然景色著名。芦湖为一火山湖,湖水清澈,晴天时可远眺白雪皑皑的富士山。湖东岸的箱根关所,原为江户时代幕府所设的关卡,现内部陈列着当年关所用的大刀、短枪等实物。目前,大涌谷火山口还有活动,不断喷发着硫磺气体,现设有自然科学馆。富士山,在东京西南面,是一座火山,也是日本的象征。其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富士山四周有剑峰、白山岳等“富士八峰”。公元8世纪以来曾多次喷发。1707年最后一次喷发,现处于休眠状态。山顶有火山湖,直径800米,深200米。顶峰上有久须志神社、浅间神社等圣庙。北麓有“富士五湖”,其中之一的河口湖可见富士山美丽的倒影。山麓还有富士游猎公园,内有40多种野生动物。富士山还有各种博物馆、植物园和游乐场所。金泽,位于本州西北部,濒临日本海。这里有该国封建时代的一些著名遗迹。该城四周是美丽的城堡,街道两侧是古代武士们的住宅,还有出售玩具和陶器的商店。位于一城堡附近的兼六园是全日本景色最佳的公园之一。该园建于江户时代(1837),原属私人所有,明治维新后成为公园,面积10万平方米。园内有古雅的书院和县立美术馆。美术馆内藏有日本国宝,野村仁清所作的色彩画雉香炉。名古屋,日本第三大城市,爱知县首府,在本州中南部,濒临伊势湾。它是现代化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初建于17世纪的“名古屋城”,是一个古城堡,第二次大战期间基本被毁,1959年重建。主要建筑天守阁,高7层,1~6层是展览室,展出古城堡残余的壁画等珍贵文物;在7层可观赏该市景色。该城堡是名古屋的象征。其他的名胜古迹还有热田神宫(宫内有收藏国宝及其他3000件文物的宝物馆)、白乌古坟、断夫山古坟、真福寺(佛教真言宗智山派寺院)、日本风格和西方风格融为一体的鹤舞公园、东山公园、中村公园、和平公园、白川公园等。该市还出产七宝烧(与我国景泰蓝类似)等轻工业产品。鎌仓,是日本著名古城之一,位于本州中南部神奈川县,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公元12~14世纪期间,曾为鎌仓幕府所在地,是重要的文化区,故此一时期称为“鎌仓时代”。城内有许多寺庙和其他名胜古迹,如建长寺、觉园寺、高德院、日莲宗的本山妙本寺、净土宗关东总本山光明寺等。高德院的“镰仓大佛”是日本“第二大佛”。该佛像铸于1252年,为铜铸的如来佛,高11.3米,重121吨,形态生动,铸艺高超,是日本著名国宝。相模湾畔为著名避暑胜地,许多学者、文学家、艺术家如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川端康成曾在此居住。奈良,日本的古都,也是“国际文化城市”,位于本州中西部。历史上奈良时代的都城。这里名胜古迹很多。西癣的平城宫遗址结构与中国唐朝的长安城类似,出土文物20000件。此外,还有许多寺庙和楼阁。如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东大寺、中国鉴真大师创建的唐招提寺,以及药师寺、兴福寺、大安寺、法隆寺等。奈良公园内驯养着上千头鹿,鹿在美丽的雪松、紫藤和橡树林中自由漫步嬉戏,供游客观赏。1974年,奈良和我国西安市结成友好城市。大阪,地处大阪湾畔,人口约300万,是日本仅次于东京的第二大都会,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中心。市内河道纵横,是日本著名的“水都”。曾有几代天皇在此建都。目前是现代化大城市,其剧场、夜总会和商场之繁华不亚于东京。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奈良时代的古皇宫遗址、供奉古代神灵的住吉大社、平安时代的大会佛寺、江户时代的丹珠庵,还有建于公元17世纪、长12公里的古城墙,建于公元6世纪、内藏有日本国宝法华经扇面的四天寺院,兴建于公元10世纪、每年7月要举行天神祭的天满宫等。该市常在夏季举办日本音乐节。1970年该市与上海结成友好城市。京都,著名古都和宗教文化中心,位于本州中西部,琵琶湖的西南面。公元794~1869年间为日本首都,故有“千年古都”之称。1950年被宣布为“国际文化观光城市”。现有西本愿寺、东本愿寺等佛教寺庙1500多所和平安神宫等神社200多所,建筑物、艺术品中,定为国宝者有211件之多。古城平安京系仿照中国唐代洛阳和长安城而建,设计和建筑风格与之类似。郊区有修学院离宫、桂离宫等名胜。京都每年各月都有节日,有“祭都”之称。该市是西日本文化教育中心,有包括京都大学在内的20多所大学,收藏各个时代文物的国立京都博物馆,以及国立美术馆、工艺美术陈列馆、阳明文库等。岚山山麓建有周恩来诗碑。1994年与中国西安市结成友好城市。近些年来,接待国际游客每年约3000多万人次。神户,日本著名国际贸易港口,位于本州岛西南部,大阪湾北岸。人口140万。古时为小渔村,后逐渐发展为港口。居民中,外国侨民(包括华人)很多,城市面貌也颇具异国情调,市内北野町异人馆还保存着明治时代外国人居所的风格。市郊有六甲山、摩耶山、有马温泉和布引瀑布等名胜。1981年3月,在新港突堤外海,建成一座人工岛,面积4.4万平方公里。岛与神户市区有大桥相连。岛上有公园、游乐园,还有国际展览中心、体育中心、商业区,是该市的主要旅游览胜地。第2个人工岛正在建设中。1973年与天津结成友好城市。仓敷,位于本州西南部,濑户内海北岸,是环境幽雅的工业城市和艺术中心。美术馆内藏有毕加索等著名画家的作品。民俗博物馆内藏有3500多件日本手工艺品,包括地毯、纺织品、瓷器、竹器等。此外还有考古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广岛,濑户内海工业地带的重要中心,是独具特色的旅游城市,位于本州西南部,南濒濑户内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时刻(日8时13分),美国在市中心投下第一颗原子弹,使20余万人丧生,建筑物几乎全部被毁。战后经过重建,成为“美丽的水都”。除修复经治正等公园外,还在市内建设了“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园内建有原子弹爆炸慰灵碑。碑后有儿童和平纪念碑。公园北部原子弹爆炸中心处有一座残留建筑物。园内还有暴风雨中的母子像、和平观音像和和平纪念馆等。每年到该市的旅游者达700万人次。濑户内海国家公园,包括整个濑户内海。内海位于本州、四国和九州之间。东西长440公里,南北宽5~55公里。海内风景优雅,有500多个小岛。在松林葱郁的小岛间巡游是远东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公园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小豆岛的寒霞溪、美丽的宫岛、古城赤穗、大山岛的大小祗神社等。鸣门、来岛两海峡潮流极其迅猛,鸣门海峡潮流时速高达12海里,是著名的观光景点。长崎,位于九州长崎半岛,是日本九州西岸重要港口。17世纪,江户幕府实行锁国政策以来的200年中,它是该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港口,因而是佛教、天主教及近代科学知识传到日本的主要门户。日,美国曾在该市投下第二颗原子弹。1949年在投弹中心地带修建了国际文化馆和国际和平公园,后者内有巨大的和平祈祷像。除此以外,福兴寺、福济寺、崇福寺等4所中国式的寺院和大浦和浦上天主教堂、唐人街孔子庙等名胜古迹都是重要的旅游点。该市每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长崎市与中国福州市结为友好城市。本州北部和北海道,地处日本最北部。本州岛的东北部即东北地方,自然景观秀丽,有许多湖泊、山地和矿泉疗养地,令游人流连忘返。过了轻津海峡,即为北海道。这里地势高峻而多山,尤多火山。东北部地区壮观的火山及火山湖、峡谷、原始森林和温泉,构成了吸引游人的天然景观。北海道以大面积雪原和冬季运动设施完善而著名于世,1972年冬季奥林区克运动会在札幌举行。(二)日本的旅游业日本的旅游业于50年代开始发展。由于该国一方面注意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兴建旅馆及文化娱乐设施,加强交通运输建设,实行考试制度以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大力开发天然景观旅游资源,重视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同时,还采取调整有关行政管理机构以加强内部协调和配合,制订旅游发展规划,扩大和加强旅游宣传工作,增加出境口岸等有效措施,因而30多年来,国内和国际旅游都有相当大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目前已成为世界主要的旅游大国。1.日本的出国旅游近几十年来,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是世界上经济高度发达国家之一。在亚洲地区,目前它是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对亚太地区的旅游业有着重大的影响。1983年日本的出国旅游者为420万人次。但尽管这个绝对数字不小,在日本全体人口中还只占极少数。究其原因,这和人们积极工作的态度和对于公司的强烈责任感有一定关系。在日本,许多人空余和休息时间是和同事在一起,而不是和家庭在一起度过。虽然日本雇员每年有两三个星期的假期,但他们常常不愿度假。80年代中期,日本人每年平均只休假约8天,雇员、职工们认为,一次度假时间太长是不可取的。连续4天的休假就认为是长假。1987年,到国外旅游的日本人中有53%仅度假1~5天。不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日本人度蜜月时间稍长,平均为7.9天,因为人们认为,到国外度蜜月时间长一点是可以接受的。日本每年大约700000对新婚夫妻中,约有93%到国外去度蜜月。近些年来,日本政府一直鼓励人们到海外度假和旅游。它设法增加人们的假期,使人们更易得到较长的休假,还特别在1986年9月制订了“海外旅行倍增计划”,使出国旅游的人数5年之内翻一番,即达到每年1000万人次的目标。据报导,为了进一步开拓出国游船旅游市场,日本正研究推出赤道潜水探险项目,满足某些游客喜爱猎奇、刺激的心理要求。一些公司1994年还推出了减价团体旅游(如去俄罗斯)和肯尼迪遇刺30周年实地纪念旅游项目。因此,日本人的出国旅游不断发展。1983年出国旅游人数为420万人次,1989年达到900万人次以上。到1990年已提前一年达到1000万人次的既定目标。1991年由于海湾战争的影响,出国旅游者人数,为1062万人次。据日本“交通公社”1994年3月中旬的预测,日本1994年出国旅游人数,将随着关西国际机场的投入使用和旅游团体优惠价格的普及而突破1200万人次。关西机场位于大阪市一个人工岛上,将于1994年9月正式启用。近10年来,人们对于旅游和休假的态度已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人中间,如198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有机会的话,46%的日本人打算外出旅游。日本大学毕业生出国旅游已逐渐成为他们的“必修课”。显然,日本人对于旅游的观念一旦发生变化,地区性和世界性的旅游格局将在一定程度上随之发生变化。但是,由于日本人文化上的特点,以及语言上的困难,他们对于集体旅游有明显的倾向性。80年代中期,50~80%的长距离旅游者(即去文化上不熟悉的地区的旅游者)是参加集体承包性的旅游。但去中国的台湾、韩国的旅游者,这种比例要小得多,分别只占32%和14%,因为这里不少人能听懂日语,在文化上与日本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日本旅游者主要的海外旅游目的地是美国。1988年大约有150万人去夏威夷,越过太平洋去北美大陆的旅游者大约也有150万人次。中国的台湾、香港,以及韩国是他们在太平洋旅游的主要目的地。它们分别接待约100万日本旅游者,而新加坡和关岛各接待约50万人。到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去旅游的日本人正在迅速增加。由此可见,太平洋地区是日本人主要的海外旅游目的地,但也有相当多的人去欧洲旅游。日本是中国第一大客源国。由于中国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较好,犯罪率较低,另外旅游新产品数量和品种都不断增加,许多原打算去欧美的日本旅游者转而到中国大陆旅游。1991年,来华的日本旅游者达64.1万人次,突破历史最高水平。2.入境的外国旅游者几十年来,日本的入境旅游者也迅速增加。1955年,去日本的国际旅游者仅10万人次,1982年猛增到161万人次,1991年更增加到353.3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4.31亿美元。在国际旅游者中,亚洲和中东的旅游者占总数的62%左右,其中大部分为韩国和中国台湾的游客。欧洲旅游者约占9%,北美的旅游者约占11%。然而,总的来说日本作为旅游目的地只有较小的地区性意义。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日元的坚挺使之成为较昂贵的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对于亚洲旅游者来说)。目前,大多数其他政治稳定的太平洋旅游目的地的海外旅游者一直在明显增加,而去日本的海外旅游者增加却不太快。据统计,去日本的国际旅游者中,平均约有50%是作为旅游者入境的。有相当大比例的亚洲访问者去日本的目的在于访亲探友,而许多欧洲访问者主要是来日本进行商务活动。海外旅游者主要是到文化和历史旅游区和旅游点参观,如京都、奈良、镰仓等市的皇城和金泽市的古代建筑,以及大阪和东京的繁华文化、商业区。此外,国外旅游者比较集中的地方还有滑雪胜地、东京迪斯尼乐园和富士—箱根—伊豆国家公园。3.日本的国内旅游日本人国内旅游也十分频繁,1988年,日本人国内投宿观光旅游活动共15500万人次,平均每人1.26次;投宿27900万宿,平均每人2.28宿。用于观光旅游的消费估计为63100亿日元,平均每人51500日元。据统计,日本10家旅游公司的营业额1989年为32262亿日元。二、韩国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人口4279.3万(1990)。地形有山地、高原和平原等各种类型。地势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山地分布于北部和东部,多为中山、低山和丘陵。汉拿山海拔1950米,是韩国最高峰。平原集中分布于西部和南部河谷和海岸地带。领土三面环海,海岸线长达5259公里,多半岛、岛屿、海湾和良港。气候属温带季风类型,海洋性显著,年降水量毫米。韩国与朝鲜原为一个国家。历史悠久,公元1世纪形成三个封建国家(高句丽、百济和新罗),7世纪新罗统一朝鲜。以后朝代几经更迭。1910年被日本吞并。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日,大韩民国宣布成立。全国人口为单一韩族,即朝鲜族。通用韩语。主要信奉基督教、佛教和天主教。(一)丰富的旅游资源韩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景优美,还具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虽境内无很多高山,但有许多风景美丽的丘陵和中低山。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峰有90余座,其中以雪岳山、智异山、汉山和五台山最为有名。美丽的溪谷遍布全国各地,瀑布众多,形成许多重要的旅游点。较大的温泉有14处,且附有设施完备的旅游和疗养机构。风光美丽的海滨浴场很多,其中条件较好的有55处。至于历史文化古迹,也十分丰富。庆州、釜山和汉城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城内有不少古代宫殿。全国有重要寺庙59座,以海印寺、松广寺和通度寺最为著名。汉城,是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位于半岛汉江下游。人口1679万。该市群山环绕,地形险要,历史上曾有不少朝代在此建都,故遗迹甚多,尤多宫殿,所以有“皇宫城”之称。现仍为国家首都。市中心有著名的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和昌德宫。14世纪建成的南大门(崇礼门)是汉城的象征,它与东大门都是旧城门。市内和近郊还有社稷坛、普信阁、独立门、东九陵、金谷陵,以及古代“千里长城”(长约900多公里)、三角山、冠岳山、仁旺山等众多名胜古迹。城南有反映李氏王朝时代人民生活的民俗村。汉城西南40公里处的仁川是汉城的卫星城和韩国第二大贸易港,这里有优良的海水浴场。汉城还有多所大学、国立博物馆,以及夜总会、赌场等游乐场所。购物是汉城颇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1988年,世界奥运会在该市举行。庆州,韩国的著名历史古城,位于东南部庆州盆地中部。曾是新罗50代900年的都城,是朝鲜半岛历史最悠久、文化艺术品最丰富的地方。目前,尚存有新罗时代的城堡遗迹。有亚洲最早的石建天文台之一——瞻星台、离宫旧址、拥有各种石刻佛像的石窟庵,以及新罗时代的寺庙皇龙寺和芬皇寺遗迹、新罗时代石造美术作品——佛国寺的释迦塔、多宝塔等,还有50个王陵,包括著名的五陵、新罗30代文武王陵等。庆州博物馆内藏有许多古文物,其中有著名的新罗时代圣德三神钟。釜山,该国最大的港口和第二大城市,位于东南部,东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的对马岛相望。该港是深水港,海陆空交通要地。气候温暧湿润。工业发达,也是金融、商业和文化中心。名胜古迹众多。有教堂、寺刹1884所,以市郊建于公元619年的禅宗大本山(梵鱼寺)最著名。该寺是韩国四大寺庙之一。市中心龙头山公园内有爱国名将李舜臣铜像,绝影岛东南的太宗台公园也很有名。此外,还有东莱温泉、海云台、松岛等著名旅游胜地和海滨游乐场。济州岛,韩国最大岛屿,位于半岛以南,面积1800平方公里。该岛由火山岩组成,以自然景观美丽著称。岛上有霹雷摩芝窟、黄金窟、挟才窟等45个洞窟。岛中部的汉拿山为一死火山,有著名火口湖——白鹿潭。此外,西岸的龙关岩、东岸城山半岛上的日出峰、南岸的天帝渊瀑布和正房瀑布以及济州市东的纱罗峰,市内的三徒洞、三射石和三姓穴等名胜都很著名。光州,中央直辖市之一,是韩国西南部最大内陆城市。工业和交通都比较发达,特别是航空运输。它还是韩国不多的农产品集散地之一,以稻米和小麦的交易量最大。名胜古迹有胎峰、圣居塔、景阳池、龙湖斋、芙蓉亭、卧龙亭等。雪岳山,位于朝鲜半岛东岸,主峰白青峰海拔1708米,为金刚山余脉。名胜古迹众多,是主要旅游胜地之一。山麓雪岳洞附近有神兴寺,内有1400多年前的大梵钟。山东南海边有建于新罗文武王时代的洛山寺,寺前绝壁上的义相台为观看日出的极佳地点。洛山寺和义相台观日出属著名的“关东八景”。山中有卧仙台、飞仙台、蔚仙岩等,它们是由形状各异的岩石构成的景点。还有千佛洞溪谷、土旺城溪谷及大胜、五连、天堂、六潭、土旺城、飞龙等瀑布胜景。智异山,韩国名山之一,在韩国的南部。主峰天王峰海拔1715米,多深山幽谷、奇峰异石和林泉之胜。有华严寺、觉皇殿、泉隐寺、七佛庵、燕谷寺、双溪寺、灵源寺、大源寺、法华寺、实相寺等古代庙宇。华严寺初建于公元544年,后被战火焚毁,1630年重建。寺内有石灯笼、四狮子、三层石塔等珍贵文物。觉皇殿是现存李氏王朝时代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物。海印寺、松广寺和通度寺,是韩国三大佛寺。海印寺,位于庆尚南道,伽耶山南麓,初建于公元9世纪。后大部被毁,在李氏王朝末期重建。寺内有众多建筑。其中的法宝殿内藏有一部《高丽藏》,是公元年刻印的佛教典籍。松广寺,位于朝鲜半岛南岸顺天市郊,初建于公元1179年,后也因毁于战火又经重建。该寺以美丽的彩绘著名于世,尤以大雄宝殿中的五彩飞龙最为生动。寺内的三尊木雕佛龛是我国唐代时从中国迎奉来的珍贵文物。通度寺,位于庆尚南道云鹫山下。该寺初建于公元645年,李氏王朝时代重建。兴盛时期,有僧众600名。寺内藏有大雄殿、铜制香炉等珍贵文物。(二)迅速发展的旅游业1.发展旅游业的措施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近几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旅游业也迅速崛起。早在60年代中期,政府就十分重视旅游业,把旅游业看成是获取外汇的重要手段。进入80年代后,又进一步提出“全体国民旅游要员化,整个国土旅游资源化,旅游设施国际标准化”的口号。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1)大力改善交通条件和设施,包括扩建釜山、金浦、金海、济州的机场;不断开辟与亚洲其他国家、欧洲、大洋洲的新国际航线;改善各旅游点和旅游区之间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条件。2)因地制宜地利用各旅游点、旅游区的各种条件和因素,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使其旅游设施不断完善。3)将产业看成是一种旅游资源,并使产业和经济开发与旅游观光紧密结合起来。所谓产业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工业区、农业设施和社会公共设施及展览会、展销会等,如蔚山、温山、浦项钢铁、仁川机械等工业区和马山、里里出口工业特区。这是韩国旅游业的一个特点。4)在海外设立宣传和办事机构,加强宣传,扩大影响。为了招揽旅游者,在海外设立国家旅游宣传事务所,近期来又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俄罗斯的莫斯科、日本北海道的札幌等地增设了办事机构,同时利用广播、电视和报刊杂志作多种广告,邀请外国记者和旅游界人士来访,邀请外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体育团体到韩国演出或比赛,以加强宣传和旅游产品的促销活动。5)重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对于饭店、旅馆服务人员和导游,进行严格培训,定期考核,建立和严格实施奖罚制度,并规定旅游饭店经理及部分员工必须通过国家级考试,因而明显提高了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2.入境的外国旅游者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韩国的国际旅游业得到迅速发展。1988年,入境外国旅游者达234万人次,比10年前增加大约一倍。此后,继续以8~15%的速度增长。1990年,外国旅游者达295.9万人次。1991年,虽然国际上一些国家的旅游业受到海湾战争的严重影响,但韩国国际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外国旅游者达319万人次,外汇收入为34.26亿美元。1992年,外国旅游者为323.1万人次,居世界第28位;旅游收入32.72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1993年,外国旅游者更高达333.1万人次。到韩国观光的旅游者主要来自其亚洲近邻国家或地区,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和东盟一些国家。1991年,来自日本的观光客为145.5万人次,占同年外国旅游者总数的45.5%。日本一直是韩国的最重要的客源国。3.韩国的出国旅游近些年来,韩国的出国旅游者也增长迅速,从而成为亚洲出国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除了其经济继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与1980年该国解除出境旅游禁令,多次放宽出国旅游年龄限制和携带外汇数额限制,尤其是和1989年全面开放公民出境旅游措施有很大关系。1989年,出国旅游者达121.3万人次,比1988年增长67.3%。1990年,增加到156.1万人次。1991年,由于日本采取全面开放海空交通通道,推出廉价旅游商品等措施,韩国出国旅游人数又进一步增加到185.6万人次。其中,去日本观光的旅游者91.42万人次,比1990年增长15.8%,占全部出国旅游者总数的49.3%。1993年,出国旅游者又大幅度增加到242万人次。韩国出国旅游目的地,除日本外,主要还有中国台湾省、香港及东盟一些国家。近几年来,随着韩国与中国的经贸关系的不断加强,由于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到中国的商务和观光旅游人数也逐渐增加。1993年有11万人到过中国,比1992年增加25.7%,估计今后可能会有明显增长。虽然韩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一些严重问题,如尽管入境外国旅游者近年来在不断增加,但海外游客的消费却逐年减少。1990年为35.59亿美元,1991年为34.26亿美元,1992年进一步降低到32.58亿美元。另一方面,国内游客赴海外旅游消费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89年为26亿美元,1990年为31.66亿美元,1991年增加到37.84亿美元,1992年与1991年基本持平。结果1991年韩国观光收入开始出现赤字3.6亿美元。1992年赤字达5.2亿美元。为了摆脱旅游业的困难局面,政府正在制订对策,计划2000年前在观光业投资170亿美元,开发旅游点和旅游区,兴建旅游设施,使外国旅游者在2000年达到700万人次,收入达100亿美元。三、蒙古蒙古是一个内陆国,它位于亚洲东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面积约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10.2万(1990)。首都乌兰巴托。蒙古是一个高原国,平均海拔1600米,4/5以上的国土在海拔1000米以上。西部和北部地区属高山地带,主要有西部的阿尔泰山脉、中部的杭爱山脉和肯特山脉等,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山间有广阔的河谷和盆地。东部和南部是地势比较平缓的高原,东部海拔600~750米,南部为海拔米的戈壁地区。蒙古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因为它地处亚洲内陆,距海洋远,而且有群山环绕。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炎热。气温时空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仅200多毫米,绝大部分集中于夏季。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广阔的草原植被。杭爱—肯特山脉北部为森林草原带,山脉以南和整个东部高原属温带草原带,大湖盆地和戈壁地区为荒漠草原,而蒙古南部是一条狭长的岩块裸露的石质荒漠。畜牧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蒙古民族历史悠久,原来是中国的一部分称为“外蒙古”或喀尔喀尔蒙古。公元前3世纪成为匈奴帝国的中心。年在中国建立了元朝。后为清王朝的一部分。1921年,成立君主立宪政府。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6年当时的中国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蒙古地广人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每平方公里只有1.29人。居民主要是蒙古族,蒙古族占全国人口的90%。其他人数较多的民族还有哈萨克人、杜尔伯特人和布里雅特人。官方语言是喀尔喀蒙古语,主要宗教是喇嘛教。近一些年来,蒙古旅游业有较大的发展。其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两部分,但其内涵却具有独特性。蒙古是个草原国家,广阔高原上分布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夏季,草地盛开各色鲜花,草原如同广阔无垠的美丽地毯。在观光的同时,旅游者还可以到某些地区狩猎。地处该国北部群山环绕的蒙古第二大湖库苏古尔湖,面积2620平方公里。无风时,群山倒映于宁静的湖水中,一片美丽的湖光山色,使人流连不舍。大风起时,湖水翻腾咆哮,景色壮美。该国还有许多泉水和温泉,有的温泉可治疗疾病。在蒙古进行民俗旅游更饶有情趣。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以畜牧业为生,其生活方式与草原和牲畜密切相关。他们居住于蒙古包中,以羊肉、羊乳为食,以茶为饮料。以骆驼和马为交通工具。蒙古包是用树枝当支架,用羊毛或牛羊皮覆盖在外面的一种圆形“帐篷”,游人路过时,蒙人总是热情相邀,用传统的奶茶和酸乳招待客人。“那达慕大会”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性传统节日活动。“那达慕”是蒙语,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当大会举行时,都要开展摔跤、赛马和射箭比赛,进行文艺体育表演,气氛十分热烈。在该国的旅游资源中,寺庙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境内以喇嘛寺庙为主,如乌兰巴托的庆宁佛寺及和林喇嘛庙等。此外,一些考古学遗迹也是重要的旅游点,如杭爱山楚鲁特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到公元3世纪创作的楚鲁特岩画群。这是一个长120公里的岩画廊,画面有各种动物和猎人、牧人和驯鹿、山羊等牲畜,生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狩猎、放牧等生活方式。最近10年来,蒙古的旅游业发展很快,外汇收入增加1倍左右。全国有5个旅游基地,旅馆床位共9200个。1990年,蒙古的“旅游者”公司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旅游组织、宾馆和180多个运输组织、公司建立了联系。1990年,外国旅游者达14.72万人次,创汇300多万美元。一个人口只有200余万的国家,旅游业在不长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绩是难能可贵的。东南亚东南亚是亚洲东南部地区,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面积约448万平方公里。马来群岛也称南洋群岛,包括大巽他、努沙登加拉、马鲁古和菲律宾等群岛;组成这些群岛的2万多个岛屿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陆地面积约255万平方公里。东南亚处于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也处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海上和空中运输的枢纽之地。著名的马六甲海峡是两大洋之间的主要海上通道。东南亚的陆地地形以多山为主要特征。中南半岛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由北向南降低,山脉和河川大致呈南北向纵列,只在河谷和河口地区才有较大的平原。马来群岛也以山地为主,因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故火山和地震相当频繁。马来群岛平原也较少,主要分布于苏门答腊东部和加里曼丹南部。这些平原沼泽广布,难以开发利用。东南亚地跨赤道,处于低纬地带,属热带气候,以炎热和潮湿为主要特征。因此在景观上具有气候暖湿和植被茂密的突出特征。该地区气候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型。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包括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绝大部分地区,为赤道多雨气候。全年高温潮湿,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很小。北纬5°以北地区,包括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明显,5~10月为雨季,11~4月是干季。中南半岛偏北地区(北纬20°以北),11~2月气温较低,为凉季,一年中其他时间分为热季(3~5月)和雨季(6~10月)。东南亚地区历史十分悠久,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16~19世纪期间,由于西方列强入侵,绝大多数国家沦为殖民地。第二次大战后,这些国家相继独立。本地区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等11个国家和地区。居民基本上属黄种人,中南半岛居民多属藏缅语系,信奉佛教,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上的居民多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除菲律宾居民多半信奉天主教外,大部分信奉伊斯兰教。东南亚地区华人分布广泛,在各国居民中占相当的比重,如在新加坡,华人约占该国居民总数的76%。东南亚地区气候湿热,植被繁茂,森林葱郁,分布着众多的美丽沙滩和岛屿,不仅有热带自然景观,而且还有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这些旅游资源,为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由于近二三十年来,许多国家,尤其是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而有效的措施发展旅游业和开发旅游资源,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除了将旅游业看成是本国重要的产业部门,大力进行投资以外,还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1.大力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东南亚许多国家,将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吸引游人和加速发展旅游业的根本措施之一。对于旅馆服务和导游人员,经常进行培训,因此该地区许多国家的高质量服务在国际上受到好评。如泰国的东方饭店在世界最佳饭店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著名的新加坡樟宜机场在国际性评比中多次被评为最佳机场。为了吸引更多的港、台地区与中国大陆游客,1994年该国制订了出版华文旅游说明书和培训华语导游的计划。然而高质量的服务并没有明显增加旅游者的费用,相反地,许多国家的旅游费用在国际上相对较低。据有关机构1988年和1989年进行的两次调查,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和马尼拉的国际旅游平均费用是东京、汉城、香港、悉尼的1/3到1/4,比洛杉矶、檀香山、巴黎和伦敦也低得多。2.促进旅游项目的多样化,满足不同的旅游需求东南亚许多国家努力增加多种形式的旅游以满足各种旅游者的不同的需求。新加坡和其他一些国家推出了购物旅游,泰国成立专门机构竭力争取国际组织在该国召开国际会议,加强会议旅游,使曼谷成为世界第19大会议城市。各国还推出探险旅游以满足西方某些旅游者追求刺激的心理,如泰国的金三角探奇旅游和印尼的火山和热带雨林探险旅游等。~24日,马来西亚在其东海岸丁加奴州的肯逸湖举办了国际钓鱼赛。这些项目吸引了更多的外国旅游者,并使他们在该地区逗留的时间有所延长。3.开展宣传运动,扩大知名度为了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到东南亚地区旅游,该地区许多国家不惜花费大量资金,利用一切机会进行旅游宣传。1991年,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在世界若干大城市进行旅游宣传,耗资1.09亿美元。在国外,利用一切新闻媒介进行广告宣传。在国内,则举办旅游年活动(如1987泰国旅游年,1990马来西亚旅游年),以扩大影响。1992年由于举办了东盟旅游年活动,有关国家的外国旅游者共达2130万人次。可见,开展宣传运动,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重要性。4.制定有关法规,建立旅游管理部门为了使旅游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东南亚各国制定了若干关于旅游的法律和法规,使旅游业处于法律的保护和管理之下,并使旅游业的操作有法可依。同时,为了加强对旅游业的管理和协调,政府还建立了一些旅游管理机构。这些都对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丰富旅游资源的基础上,东南亚各国采取了上述种种措施,同时60年代中期以来,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因此,东南亚国家特别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五国的旅游业近30年来有了较快的发展。这些国家在60年代初旅游业刚刚起步时,国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不太高。如1960年,赴泰国的外国旅游者仅8.3万人次,当年国际旅游收入仅980万美元。经过70年代,特别是80年代的发展,外国旅游者和国际旅游收入都有明显的增加。1990年,上述五国的外国旅游者人数比1980年增长161.5%。1991年外国旅游者达1957.1万人次。1980年五国国际旅游收入共17.6亿美元,1991年增长到140.9亿美元。近二三十年来,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业在本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80年代初,五国国际旅游业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为1.7%,1990年增长到5.8%。同时,这些国家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包括酒店餐馆业、农业、畜牧业、石油和煤炭、电力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而且,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1990年国际旅游业为泰国提供了60万个就业机会。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提高了外商投资的信心,如迪斯尼公司计划于不久的将来在马来西亚投资32亿美元建造东南亚迪斯尼乐园。目前,这些国家的国际旅游以彼此游客对流为主体,同时,日本、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正在成为该五国努力开发的客源市场。据分析,东南亚国家正欲开发的这些客源市场,也是我国主要的旅游客源市场。对于它们的竞争,我国应做好充分准备及早提出对策。在国际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这五国的出国旅游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推动下也有较快发展。80年代末、90年代初,五国出国访问的人数约为70万人次,成为世界重要的客源地区。原来,东南亚地区各国出国旅游的主要目的地是东盟国家。但近一些年来,到香港、日本、韩国和中国去旅游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一、新加坡新加坡是经济发达的热带岛国,亚洲“四小龙”之一。它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领土由新加坡岛及其附近的54个岛屿构成,陆地面积为618平方公里,人口约270万(1990)。首都新加坡市。新加坡岛面积占全国面积的92%,平面形状呈菱形,地势较低,海拔高度平均仅17米,沿海为冲积平原,但中部有低丘。该国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海上运输要冲,而且地处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因而地理位置很重要。新加坡距赤道很近,又四面环海,故具有热带海洋性气候,以暖热湿润为特征。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繁茂,终年翠绿,使该国成为风光秀丽的热带国家。新加坡早在公元8世纪就已建国,但1824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侵占。1945年英国恢复其殖民统治。1959年成为自治邦。1963年曾作为一个州并入马来西亚。两年后,脱离马来西亚成为共和国,属英联邦成员国。该国人口密度很大,每平方公里达4000多人,因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居民以华人占大多数,马来人占15%,此外还有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以及欧洲人。官方语言有华语、马来语、泰米尔语和英语四种。宗教信仰十分复杂,华人多信奉佛教和道教,马来人和巴基斯坦人信奉伊斯兰教,印度人信奉印度教,还有人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一)主要的旅游资源新加坡主要的旅游点和旅游区有新加坡市、龟屿、圣淘沙岛等。新加坡市,位于新加坡岛南部,面积约98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该市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也是仅次于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港和世界第四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是马来语,意思是“狮城”。该城是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并有整齐宽阔的林荫大道,花坛草坪特多,环境十分卫生,因而有“美丽的花园城”和“卫生模范城”的美誉。市内有天福宫、星和园、裕华园、苏丹伊斯兰教堂、龙山寺、国家博物馆、范克利夫水族馆等旅游点。最值得一游的是新加坡动物园和植物园。新加坡动物园位于实里达蓄水池附近,该园的特点是动物可以在较大空间里自由活动。园内有狮、虎、黑豹、大象、长颈鹿等130多种动物。新加坡植物园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历史悠久。园内有热带植物2~3万种,包括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代兰以及其他许多品种的兰花。该园拥有植物种数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园内藏有植物标本约50万种。龟屿,位于新加坡市西南7公里处,由于从侧面看象是一只大海龟,因而得名。在“巨龟”的头部,有一座大伯公庙。关于此庙,传说有巨龟救人的生动故事。此庙附近还有一座马来达图公庙,据传是死于一个多世纪前的赛义德·阿卜杜拉赫曼的坟墓。他被马来人崇敬为神明。圣淘沙岛,新加坡南部的一个岛屿,是新加坡的主要游览区之一。旧名“绝后岛”。岛上有许多旅游点。建于1880年的西洛索堡保存有公元5世纪的古炮。海边有珊瑚馆,馆内水池中有种类繁多的珊瑚、海星、海绵等海生动物。圣淘沙艺术中心藏有中国画、西洋画及书法、雕塑等艺术品。岛上还有人工湖、旱冰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供游人开展各种运动和活动。1993年,在轮渡码头附近,建成了重现亚洲逐渐消失的民情民俗的亚洲村。裕廊鸟类公园,是世界最大的鸟类公园之一,位于裕廊山麓。该园始建于1971年。园内有350种鸟类,共7000余只。既有色彩绚丽的热带鸟,也有原产极地地区的企鹅。旅游者在此可观察不同鸟类的习性。此外,重要的旅游点还有伊丽莎白公园、狮头鱼尾公园等。据报道,新加坡将耗资8000万到1亿元兴建高科技探险乐园。该园坐落在万象馆旁,占地3.75公顷,包括5个主要部分;恐龙世纪园、热带雨林园、空间探索园、科技资讯园和亚洲发明园。预计该乐园将于1997年对外开放。(二)十分发达的旅游业新加坡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清洁卫生国家之一。但是毕竟面积不大,既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多少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并不丰富。然而,由于政府重视旅游业的发展,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实施严格,不仅开展观光旅游,而且重视开展购物旅游,发挥其作为“购物天堂”的优势;航空交通发达,新加坡与世界49个航空公司建立了联系,每周有1500次班机起落,目前航线所达的国家共54个,城市110个;会议设施齐全完善,注意加强会议旅游,1990年在这里举行了2708次国际会议,与会者达50.9万人;特别注意开展优质服务,一些饭店屡屡在国际上获得最佳饭店的称号,新加坡航空公司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旅游费用也相对较低;另外,为了激励旅游需求并帮助某些生意不佳的饭店和餐馆,政府还对它们实行减税。因此,新加坡旅游业相当发达,发展也相当迅速。1980年该国入境外国旅游者为25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亿美元。1990年,国际旅游者增加到420万人次。1991年,虽然受到海湾战争的影响,但国际旅游者仍然明显增加,达到544万人次。1992年,外国旅游者544.6万人次,居世界第21位,旅游收入52.04亿美元,居世界第12位。1993年旅游业更上一层楼,外国旅游者首次突破600万人次大关,达640万人次。该国国际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也有明显增加。1980年,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占出口额的3.1%。1990年旅游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6%,占出口额的8.4%。目前,旅游业已成为该国国民经济的第三大产业,也是外汇的主要来源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并增加了就业机会。据统计,新加坡就业总数的9%来自国际旅游业。近几年来,到该国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但该国正在采取措施吸引日本、台湾、香港、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
阅读本书,两步就够了......
第一步: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第二步: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学生应知自然知识·世界旅游区》| 2.00元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掌阅客户端购买:
下载掌阅iReader客户端
用掌阅客户端扫描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湄公河平原的生活方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