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理科专业学费问题

>> 高考改革须解决的十个问题
中国高考改革必须解决的十个问题
来源: &&&&&&编辑:小文&&
内容提要:今日高考,回想十几年前的那段时光,感慨很多,但总结这些年来的高考改革,除了推出一个并无多大意义的异地高考政策和英语准备逐步退出以外,中国的高考已经非常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今日高考,回想十几年前的那段时光,感慨很多,但总结这些年来的高考改革,除了推出一个并无多大意义的异地高考政策和英语准备逐步退出以外,中国的高考已经非常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十种怪现象依然困扰中国的高考,已经到了必须彻底改革的时刻。
  1、高招指标地域失衡,同分异校制造歧视
  许多大学冠以中国字样,或虽然没有冠以中国但却是地道的全国名校。可是这些面对全国招生的重点大学招生指标严重“本地化”:清华大学1/3南开大学1/4复旦大学40%武汉大学50%浙江大学近70%留给了本地人。据说复旦大学的校长都曾公开辟谣,复旦大学就是复旦大学,不是所谓的上海复旦大学,可同时的消息却说如今的复旦校园上海话才是绝对的主旋律。由此,各地的分数线相差巨大。有笑话说,某日北京一建筑工地,来自北京的工程师和来自河南的民工闲聊,发现两人竟是86同年的高考学生,互相一打听分数,结果河南民工比北京工程师高了50多分,可是河南人没考上大学如今在工地做了苦力,北京人上了清华如今是月入万元的高工。我们不得不恺叹,人生来是平等的吗?这难道和臭名远扬的“血统论”没有某种相似吗?
  2、读书学艺不断涨价,学校资源优质优价
  在一些权贵的眼里,平民百姓根本就不配上大学读名校,如今的高考又加了一道金钱财富的标准。可怜天下没钱的父母,你的孩子光学习好是不行的,你得努力挣钱啊,否则你的孩子十年寒窗一朝得中的故事只能在古典戏曲里面寻找了。不过也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如今珠三角在闹民工慌,人家大城市有钱的孩子即使不上学也不能做那工作啊,穷人的孩子你就将就着学个职业技术,然后做个"包身工"忍了吧!
  3、自主命题掩盖分差,考试分区抹掉公平
  高考之所以具有公平、高效、权威的特点,全国统一命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然而,如今在大规模削弱高考统一性的同时,高校仍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招生自主权。在高招指标分配没有标准可循、严重分配不公的前提下,自主命题使考生分数失去基本的可比性成为了掩盖教育不公的遮羞布,录取分数低的地区堂而皇之的用题目不同难度有异来搪塞质疑。
  4、城乡教育差距拉大,重点大学农民无缘
  很多调查都显示目前最大的教育不公是城乡的差距。因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不断拉大的数字化鸿沟,致使连续多年的扩招并未给农村的孩子创造更多的上学机会,相反重点名校中来自农村的学生逐年减少。而面对不断升高的就业压力,对来自农村的学生更加不利。新“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再次升温。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北京大学1999年农村学生比例为16.3%,比1991年减少2.5个百分点;而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的农村学生的比例为22.3%,比1990年减少了5.7个百分点。
  5、高考招生生财有道,腐败违规屡禁不止
  目前高校招生有很多途径可以生财,比如有几类降分录取:一是“定向生”并不“定向”,已是从领导到老百姓无人不知的公开秘密。收费“行情”不一,少则1.5万元,有的重点名校高达10万元以上。二是个别特色班级降分录取,该类毕业生本应定向到特定地区工作,但大多也都是“孔雀往外飞”。三是“二级学院”,各校收费标准不一,大体在3万元左右。四是“专升本”,向专科生收费卖本科资格。至于各种暗箱操作,收受费用。变卖指标更是屡次被媒体揭发,但仍是屡禁不止,黑幕不断。
  6、应试教育错误指引,学生素质畸形发展
  高考成就了一部分精英学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在这个独木桥上被挤下了水,其实这也很正常,但可悲的是,掉下水的偏偏没学过游泳,于是水中再学,浪费了自己、耗费了家庭,减缓了个人的发展。即便那些走过独木桥的学生,也有的在挤独木桥过程中心理也发生了畸形,对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学生的品德如何、修养怎样、生存能力大小、自立能力强弱等这些关系孩子生命的宝贵知识全都被打入冷宫,“缺腿”的教育思想必然造就“缺腿”的人才。
  7、高考移民双向流动,民间政府待遇不同
  因为地域性分数落差,不少考生希望通过“高考移民”的方式,由录取线高的地区向录取线低的地区迁移户籍的方式,来取得最佳高考录取权利。为了达到目的,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行贿受贿时有发生。与这些个人违法犯罪行为不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主动出台政策,为这种“高考移民”合法化提供政策性的制度保障。有地方为吸引人才竟然把高考特权做为商品勋章赏赐出去。另一方面,特权地区孩子纷纷到邻近应试教育好的地区读书然后返回本地高考已经成为时尚风景,据说每年的高考像北京这样的地方,来参加考试的家长和孩子租用的宾馆房间供不应求。
  8、高考经济越来越热,考生家长越来越穷
  “高考经济”硝烟弥漫、杀气腾腾,更像是战场,学生像玩偶一样被争来夺去。传统的“高考钟点房”、“高考家庭套餐”,以及各种各样补脑、健身的保健药品,争先恐后铺天盖地向考生及家长狂轰滥炸,如今发展到了吸氧提高智力。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卖高考兴奋剂、远程窃听器甚至是高考试题的广告赫然出现在网站上。有人给“高考经济”算了一笔账:从考前购买保健品、高考资料、吸氧,到考中住宾馆、吃套餐,再到考后的谢师宴、出门旅游,一圈下来,少说也要四五千元。对普通工薪家庭来说,这哪里是什么“经济”,只能是一种额外的负担。特别是对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来说,“高考经济”只会让他们原本俱受煎熬的身心再多沉重。
  9、考生苦读身心俱损,家长陪考劳民伤财
  如今的高考更像一场全民的考试狂欢。首先是学生,要经历也许是人生中最艰苦的几个月,日夜苦读,健康受损,压力增大,心神恍惚,甚至出现“高考综合症”,调查显示71.6%的高考考生有心理健康问题。其次是家长,陪孩子熬夜读书、考场外驻足的陪考大军逐年壮观,有家长倒在在孩子的考场外。然后是老师,为了学生出成绩,为了自己能完成领导交给的指标,呕心励血,甚至倒在工作岗位上。还有单位,据说每年的高考时间,请假的职工太多,有些单位索性给放假来支持有考生的家长放心陪考。可怜的中国人真的关心下一代吗?
  10、自主招生利弊各半,权力寻租玩弄花样
  高校自主招生尽管是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办学质量的可行途径,而且有利于破除我国现行考试制度一考定终身等弊端,然而其本身存在的缺陷更不能让人小视。高校自主招生会导致高校利用招生权力寻租,在招生过程中玩弄花样,这势必给广大农村考生和没有背景的城市考生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自主招生更会降低教育的公正性。因为拥有招生自主权的往往是一些在国内有着重要影响的名牌大学,这些学校可能会借用“自主招生”的名义划定对本地考生有利而对外埠考生不利的分数线。高校自主招生还会加大国家对教育的监督管理成本,从而造成国家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还会引起新一轮的招生“大战”,造成社会资源浪费。特别是在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可以说,搞自主招生更为权力大开方便之门。
相关新闻:
&&|&&&&|&&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文理科辩论赛文科生向理科生提的问题有哪些?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生向理科生提的问题有哪些?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谈谈高考分科的问题,为什么分了文理科呢?  想来想去的,想不明白为啥要分个文科理科,而且考卷还不一样,比如数学吧,分个A卷B卷的,难度也不一样,为什么呢?
楼主发言:10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就是想不明白,为啥文科的数学试卷要容易些呢,数学可是最基础的学科,想研究学习文科类专业你就学呗,想学就学呗,可是数学试卷还不一样?为啥这么搞?  
  支持分科者的观点:部分的学生、家长和老师们认为文理分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让他们自由选择所要学的科目,使学生学有专长。同时文理分科可以减轻学担、压力,尤其面对高考,学生更可把充分时间花在要考的科目上。  
  支持分科者的观点有个硬伤:就是分就分呗,为了减轻压力就分就分呗,可为啥同科目考卷还不不一样???  
  反对分科者的观点:目前多数的教育家、学者及部分教师、家长对文理分科表示反对。他们认为文理分科让学理科的学生不再学习政治、历史、地理,更少阅读文学经典等,使理科生知识面偏窄,致使缺乏人文精神,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文学常识都不懂,如理科生不知巴尔扎克或雨果是何人;而同时这也导致文科生对物理、化学、生物的陌生,不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导致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缺乏,如一些文科生不知光年表示的是长度,指光走过一年的距离而不是时间。文理分科将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也有部分人甚至指出文理分科将对中华民族的复兴造成负面影响,将其视为大毒瘤。  
  采访中,绝大多数学生却表示,不分文理科无疑会增加学生负担。汉口某高中一位女生说,理科一直是她的弱项,自己适合学习文科。读高一时,她几乎没怎么学理化知识,高二她选报文科班,学担减轻了许多,不仅语文、英语成绩有提高,数学成绩也提升得很快。她认为,分科有利于学生及早选择今后的发展方向。  
  莫把孩子们累垮了  高中生现在单学文科或理科就已很累了,文理兼修?莫把学生们累垮了搞厌学了!文理一旦不分,对于孩子们的课业负担来说,那将是“下雨背稻草——越背越重”。  ——一位家长在本报家长QQ群上留言  
  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称,从国家制度设计角度讲,文理是不分科的,“教育部历来反对文理分科”。  
  谁跟你说的AB卷难度不一样?  发这种贴,完全说明了你就没有高考过,甚至中考你都没考过!
  @wusi-21 16:45:28  谁跟你说的AB卷难度不一样?   发这种贴,完全说明了你就没有高考过,甚至中考你都没考过!  —————————————  你赢了,是卷一卷二卷三的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如题。我是一个高一学生。以下是我的一些个人情况。兴趣:喜欢语文,不喜欢化学,化学和历史基础差。成绩:150分制,语文110左右,数学120-130,英语110-120。100分制,物理65-75,化学55-70,政治65-75,历史65左右,地理65-75。在上高中之前语文数学都很擅长,化学一直不太好。现在在重点班,晚上大概45个人,我在25-30左右,年段800人我大概在100-150(刚开学的时候是65左右)。感觉自己理科思维不太好,但是文科思维也不突出。我在海边县城上学,学校理科比文科好很多,属于最后一届文理分科的学生,无法复读。现在学习压力挺大的也很焦虑。虽然文理科这种事情是要自己决定自己负责的,但我还是想听听大家的建议。问题可能有些个人化,不好意思,但也希望能够帮到和我情况相似的人。十分感谢。
语文,英语在高考是一样的。数学,在文科会比高一简单。(我的感觉就是我不会的都不在考试范围了。。。∠( ? 」∠)_)在理科会比高一更难。如果理科思维很好的话,学理科是很轻松的。(当然我物理,化学都不及格,没办法学理科。)我是文科生。记忆力比较好,所以实在不理解我就死记硬背。想想背过的书叠起来也是很高。但是到高考,也没有再死命塞知识,把之前的积累灵活运用就行了。(好吧,我是靠语数英撑起来的,政史地也就60多分。。。)我觉得选文选理看兴趣吧。比如我天天背书我也乐意。而对理科感兴趣的人,更愿意花时间去钻研理科,触类旁通,不用背得那么辛苦。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文理科专业学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