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仕元 鹿晗用韩文怎么写写

广西民族侗族简介/韦仕元
广西民族简介
&根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 广西有229589人,占全国总人口1425100人的15、
11%。 人口较多的县有,三江自治县144336人、融水苗族自治县38736人,龙胜各
族自治县38251人,罗城等地也有分布。
很早以前就劳动、生息在桂北边界的山区。据史籍记载,属古越人的一个支系,
魏晋以后泛称为“僚”。隋唐时期桂北边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始设“羁縻州郡”。宋沿
唐制,以“洞”或“峒”为“羁縻州郡”的行政单位,时人习惯称之为“溪洞”或“溪侗”,
意指在崇山峻岭中,有溪涧流经的小盆地(俗称小平坝),后来“洞”或“峒”演变为对
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糯、稻为主,林木以杉木称著。
经济作物有油茶、油桐、楠竹等,三江县冲冲岭岭,茶林连片,当地流传有“三江木,四海
屋”、“三江油,天下流”的民谚。
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它和水语、布依语、壮语关系密切。无本民
族文字而通用汉文。
村寨的特点是依山傍水,寨边溪水长流.寨头村尾古树参天。寨子有二三十户至七
八百户大小不等,房屋一般分成二或三层,人上畜下。侗寨的鼓楼结构复杂,宏伟壮观,通
常一寨一座,较大的村寨,一族一座,为聚众开会,休息娱乐的场所,逢年过节,全村男女
老少聚集在楼前广场唱歌跳舞,欢度节日。侗寨还有一种独特艺术结构的“风雨桥”。桥长
六十至一百米,宽四至五米。三江县著名程阳风雨桥,是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桥
长一百二十五米,桥面宽十米,桥离河床高二十米,桥中间建有多角宝塔形的楼亭五座,上
铺雕花刻画的瓦片,桥两边有栏杆、长凳,供行人观赏休息。郭沫若曾于1966年为此桥题诗:
“绝说林溪风雨桥,桥长二十丈四层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
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三江县志》述“侗人粮食,亦多系糯米,晨以木甑炊饭一次,菜蔬鱼肉全系腌酸品,
其他两餐无须举火,餐时亦不用碗筷,只须各净其手,捏糯饭成果而食。”此俗流传至今,
用油茶待客,是人民的一种好客习惯。
服饰,男子穿对襟短衣和右衽无领短衣,包大头巾。妇女穿裙或长裤,上衣大襟无
领,无扣,襟边、袖口和裤脚镶有花边,束腰带,扎绑腿,包头帕。妇女多在节日佩戴银链、
项圈、手镯、耳环等首饰。她们还擅长形态生动的虫禽花卉的刺绣。
人民在世世代代的辛勤劳动和英勇斗争中,创造了许多珍贵的文学艺术,如普及民
间的侗歌、芦笙舞;一领众合,多声部合唱的大歌(侗语:嘎老)、“哆耶等”。“哆耶”是
妇女群集,手牵手或手搭肩绕成园圈,边走边唱,节奏强,气氛热烈。芦笙舞是舞者边奏芦
笙边舞,以舞蹈形式模似人民劳动及动物各种动作,基本程式有鱼跃、采花、斗鸡、赶虎、
盘龙等。这些舞蹈盛行于三江、龙胜、融水等地。此外还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侗戏、农隙“斗
牛”,也是侗家人们喜爱的娱乐。
婚姻过去姑舅表婚流行,现已不提倡,婚后女子有不落夫家的习俗。
老人去世,丧仪比较隆重,据《三江县志》“葬后设灵牌放家,奉祀三年,届满,
引灵于香火堂。侗俗本以速葬为上吉,有朝逝暮葬者,然亦有停柩数年者。其久停原因:一
为在八月谚谓‘谷熟不葬玉’;一为妻有孕则不葬其夫;一为亡人本命值不利年,平江一带
多此习,其他村间亦有设棚停柩于山上,更有十年不葬。”
一年之中,以春节、祭牛神(农历四月初八)、吃新节(农历七月间)较为隆重。祭牛
神那天,家家蒸黑糯饭,以示尊牛。吃新节户户杀鸭腌酸。
过去在村与村、寨与寨之间有叫做“款”的社会组织。这种组织始于宋代,“款”
有大小,小款由三五个至一二十个村寨组成,若干小款为一大款。根据“款约”处理款内有
关生产、婚姻、偷窃以及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事情。款设有款首,由富有社会经验,享有威
信,熟悉民情的“乡老”充任。大款“款首”由小款“款首”协商或推举产生。小款首之下
设有二名专职“款脚”,其生活由全寨承担,平时负责每天鼓楼内的柴火供应,有事登楼击
鼓,传呼群众集会,传递情报,鸣放信炮等。据1946年《三江县志》记载:“款,团约也,
俗习即以称团……凡团组成,款议定,皆共同遵守,并服从款首之指挥,每遇巨大事变,即
以鸡毛火炭置信封中,为传发之紧急信号(条款谓之飞牌),闻者不避风雨,星夜奔赴指定地,
如期而集者常逾万人,莫敢或后,此种组织,尤以之历史为悠久。”“款”这一社会组
织,实际上是古代村社公议制的残余。
人民是一个富于斗争精神的民族,有着悠久而光荣的斗争历史。隆庆五年(1517年)
怀远县(今三江县).知县马希武征调民工筑城予老堡,不给报酬,虐待民工,人民群情
激忿,次年八月,侗、苗、瑶等族联合起来,聚众两千余人,围攻县城杀了马希武及其亲信
六人,斗争持续两年,迫使明王朝不敢在老堡设县治,而把怀远县城移于丹阳镇 (即三江县
旧治) ;乾隆五年(1740年)十月,龙胜厅属的广南、平等、都鳌等地的农民在吴金银领
导下,进行武装反抗;乾隆二年(1741年)二月,怀远县农民在石金元领导下武装暴动;
光绪元年(1875年)怀远县农民军由张端麟、吴老贡率领进入冠洞,会合梁维干等攻克永
从县城。十二月又克下江厅的斗争;宣统元年(1909年)怀远县知县石家鉴,勾结地主、奸商、
巧立“新厘”七十二种,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反抗,打得石家鉴狼狈而逃;1930年五月红
七军从贵州进入三江县的富禄、八江等地,群众积极参加红军,斗争“团总”和地主恶
霸,掩护重伤员;1943年十一月,中央红军长征队伍经过地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
同志曾住在龙胜的龙坪寨。人民积极参军,踊跃支前,筹办粮草和担任向导,1949年广
西人民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先后建立了武装组织。五月初,在桂北地下党领导下,龙胜
地区建立了由侗、苗、瑶、汉、壮等族人民联合组成的游击队,摧毁了一些伪乡政权,开辟
了以平等、地灵和洋湾为主的小块革命根据地;1949年八月,龙胜游击队整编为桂北游击总
队龙(胜) 义(宁)灵(川)联队第十三大队,在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龙胜的过程中,起了一定
的作用。十一月,广西地区人民获得了彻底的解放。
肖玉雪 韦任元
苗族是我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广西有苗族337119人,
占全国苗族总人口5030897人的6.1%。 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142712人,隆林各族自
治县67864人, 三江自治县44015人, 龙胜各族自治县20220人, 西林17483人, 资源
16707人,以及河池、南丹、都安等县(自治县)。
有人认为,古代居住在江淮一带、后来在洞庭湖地区落户的“三苗”,是现在苗族的祖
先;也有人认为苗族溯源于殷周时代的“髳”人。大量史料证明,二千多年前的秦汉时代,
苗族的祖先已经聚居在湘西、黔东这个当时被称作“五溪”的地区,后来他们陆续向西迁徒。
广西的苗族大约在十世纪以后陆续从湖南、贵州等地迁来。苗族迁移到大苗山定居时,山区
尚属处女林地,他们的祖先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垦荒种植,世代相传,开辟了崇山峻岭中的
梯田,一望无际的林海绿原,变成美丽富绕的山区。
苗族一般是几家、几十家疏疏落落地分布在山坡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旱禾、玉米、
薯类、花生、棉花、烤烟等,还盛产油茶、油桐、竹子、香菇、药材等土特产品。木材资源
丰富,有杉、松,楠、柏等等。融水苗谈自治县有“林海”之称,从1952年到1983年全县共
为国家提供木材474万多立方米, 平均每年向国家交售竹类产品84.5万根,桐籽茶籽16230
担, 香菇361担。全县野生药用植物经鉴定的有近千种,其中药用和经济价值较高,数量较
多有300多种。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语支, 因居位分散, 受当地影响,各地苗语稍有不同。桂北
(融水)的苗语与黔东方言通行。桂西(隆林)的苗语与川黔滇方言通行。龙胜、资源等地有二
万多人说一种与当地汉语方言不同的汉语,已不会说苗语。三江有一万多苗族人说侗语。苗
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
苗族的服饰,男穿对襟短衣、长裤,头缠青色长巾。妇女留长发绞头并裹巾,穿大襟短
衣和留褶裙,均绣花边,穿脚套,节日多佩戴多种银饰。妇女擅长挑花刺绣,姑娘从七、八
岁起就学挑花,“苗锦”很负盛名。
苗族喜食糯米饭、酸辣味。称糯米饭为牙乌(意为好饭)、猪、鸭、鱼肉多腌酸保存,以
待农忙和来客食用。
苗族房屋大多为木质结构,以瓦或杉木皮、楠竹片盖屋顶 ,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势建筑,
上铺楼板,吊脚楼下放柴草、关养家畜,放杂物等。
苗族恋爱婚姻自由,婚礼俭朴。青年男女社交的主要方式,融水有称“坐妹”或“走寨”,
隆林称为“串月亮”或“踩月亮”。苗族青年男女经过若干次“坐妹”后,双方有了比较深
入的了解,便赠物为凭,苗语称为“都芒”,算是订婚。苗族盛行“不落夫家”的习惯。
苗族老人去世,以速葬为上吉,当天送上山,入棺而葬,子女不戴孝,不祭奠,亦不供
苗族一年之中,以苗年、吃社(农历二月间),新乐节(农历六月六)等节最为热闹。融水
县苗族盛行过苗年,在农历十一月一的卯(免)日或丑(午)丑举行,活动长达月余,有芦笙踩
堂、赛马、斗马、斗牛、“坐妹”等活动。吃社也很隆重,为时一天,有赛马,斗马等活动。
新乐节也有赛马、斗马等活动。融水白苗还有每隔十三年一次纪念祖先的“拉鼓节"。
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很丰富,主要形式有民间传说、故事和诗歌,内容很广泛,涉及到
人民生活的多个方面。有反映古代与自然界斗争和苗族历史的古歌,有控诉旧社会的苦歌,
有赞扬起义军的反歌,有诉说爱情的情歌,以及歌颂新生活的民歌。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乐器主要有芦笙、苗笛,果哈、木叶等。芦笙一般六七岁
的男孩都会吹。融水苗族的芦笙舞由几十把芦笙组成,边吹边舞,吹大芦笙的站在中间,欢
中芦笙的在他周围围成一圈或几圈,年青姑娘身穿绣花衣裙,头戴银饰,插上各种美丽的羽
毛,颈项和手腕佩戴银项圈等装饰品,在圈的内外按着芦笙音乐的节拍,轻盈起舞,场面壮
观,气氛热烈。吹木叶是苗族男女青年在山上劳动休息时的主要活动,一片母指大的树叶,
含在嘴里就能吹出各种优美动听的乐曲,伴以对歌,极有风味。
苗族的社会组织。融水苗族过去有“寨老制”与“埋岩会议”。
苗族人民有悠久的革命斗争传统。北宋治平年间大苗山苗族人民的联会反抗斗争;
南宋理宗统治时期又有大苗山各族人民联合起义;乾隆五年(1740)湖南城步、绥宁和广西兴
宁(即龙胜)的苗、侗、瑶,汉各族人民由于不堪忍受清朝统治者的压迫,在苗族领袖李天保
等人领导下, 发动了反清斗争;191 6年隆林县新州和德峨地区苗族和壮族人民,在陶保的
领导下联合进行武装斗争;1924年春,大苗山的白云.拱洞、大年的苗族人民发动了反抗军
阀统治的斗争;1930年四月,邓小平、张云逸等领导的红七军经过大苗山;1931年,隆林爆
发了苗族女英雄杨岗乃领导的苗族人民革命斗争;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龙胜时,毛主席接见
过苗族游击队员,并作过重要批示;1936年,融水的香粉、荣塘、拱洞等地的苗族人民,在
贾志喜等人的领导下,掀起了反抗国民党的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同年融水建立柳北地
下党组织;1944年,融水的苗族人民参加了柳北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大苗山、三江、
龙胜等地区有不少苗族先进分子参加了柳北人民解放总队和桂北人民解放总队;1949年十一
月,广西苗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获得解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好用韩文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