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骶骨骨折折后增生和硬化了怎么办

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8年
合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合并有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的临床处理方法与适应症。方法:对我院2000年3月-2006年8月确诊合并神经损伤的15例骶骨骨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Gibbons分型系统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保守治疗4例;单纯复位内固定6例;单纯神经探查2例;内固定+神经探查3例。根据骨折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康复,其中直肠膀胱功能康复优良率达86%,感觉功能为89%,而运动功能康复优良率仅73%。结论骶骨骨折合并的神经损伤与骨折类型及骨盆环稳定性密切相关。早期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恢复骶骨的解剖关系,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对于神经损伤症状明显的病例,CT、MRI显示骶管或骶前孔破坏并有压迫骶神经可能时,应在内固定的同时进行骶神经探查。晚期手术患者亦可获得一定程度的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83;R651.3【正文快照】:
骸骨骨折有一定比例的神经损伤,但由于解剖位置隐蔽,结构特殊,合并伤情重,且神经完全性损伤的比率较低等原因,救治过程中常会忽视,有较高的漏诊率。提高对这种损伤的认识,早期重建骨盆环,恢复骸孔的有效面积,可有效地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减少病残率。l临床资料1.1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景川;焦保良;李琳;邢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赵磊;姜东林;吕广明;严志强;赵朋;孙钧铭;李成万;;[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J];骨科;2011年03期
蒋伟宇;周龙;赵刘军;马维虎;徐荣明;;[J];中国骨伤;2011年06期
祁柏宇;宣兆艳;卢英强;;[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张宇;解永利;张清涛;马涛;李林军;;[J];吉林医学;2011年25期
李明强;曾照芳;尤萍;;[J];生物信息学;2011年02期
朱萍;;[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9期
马珑;崔宏勋;;[J];中医正骨;2011年06期
董玉珍;梁秋冬;段永壮;施新革;;[J];重庆医学;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秋根;;[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王虹;;[A];第12届全国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马一平;武理国;;[A];浙江省医学会创伤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浙江省创伤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宋新明;张漓;李明哲;陈仕才;陈志辉;何裕隆;蔡世荣;黄奕华;詹文华;;[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王跃;徐三中;林向进;;[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汪方;张秋林;王秋根;纪方;杜明奎;吴健宏;汤旭日;王谦;杨长伟;谢杨;官正茂;;[A];第一届长三角地区创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周宇;李国栋;高永静;赵志奇;;[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张水兴;张雪林;周倩静;刘杏元;;[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刘国理;刘亚丽;刘宏治;;[A];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任立英;姜宏;谢俊霞;;[A];中国生理学会第六届全国青年生理学工作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铮;[N];中国医药报;2011年
张中桥;[N];健康报;2002年
李天舒;[N];健康报;2008年
市三院骨科副主任
徐瑞生?博士;[N];无锡日报;2008年
本报记者何世文;[N];科技日报;2003年
武汉同济医学院2001级博士生
项红兵;[N];健康报;2001年
文讯;[N];医药经济报;2005年
华;[N];医药经济报;2002年
陈勇;[N];医药经济报;2005年
杨力勇;[N];健康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伟;[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孟浩;[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柴春彦;[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冯思哲;[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董承海;[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孙鸿斌;[D];吉林大学;2004年
罗晓光;[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陈国奋;[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曹毅;[D];苏州大学;2009年
陆艳;[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穆世民;[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李乐翔;[D];山东大学;2010年
石永新;[D];南华大学;2010年
包光辉;[D];浙江大学;2011年
于洪波;[D];青岛大学;2005年
贺云;[D];昆明医学院;2008年
赵立力;[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李强;[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朱云奇;[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张弢;[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骶骨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
骶骨骨折临床上比较少见,一般多与骨盆骨折相关,常常由于严重全身创伤而被忽视。创伤往往是引起骶骨骨折最常见的原因。骶骨骨折的分型常采用Denis1988年提出的分型方法。此方法按照受损区域划分类型,对临床治疗有较高指导意义。DenisⅡ、Ⅲ型骨折多伴有神经损伤。骶骨骨折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以往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但有部分患者留下肌力减弱、下肢痛、膀胱直肠功能障碍等后遗症。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保守治疗的缺点已经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目前对于骨盆环不稳定的骶骨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临床上多主张采用积极手术治疗,以期减少后遗症,提高远期生活质量。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传统手术方式包括骶髂螺钉、骶骨棒、外固定架等,均可起到恢复骨盆环稳定性及间接固定骶骨的作用,但上述术式对骶骨移位没有直接复位及固定的作用且固定效果存在争议。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固定方法和器械被用于骶骨骨折的治疗,部分器械可直接复位并固定骶骨的骨折及移位,在恢复骨盆稳定性方面也优于传统方法。  
本文对传统的外固定架、骶骨棒、骶髂螺钉等治疗方法及较新近才开始使用的LCP、π棒、三维重建钢板等手术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及不足进行了介绍,以期为骶骨骨折合理治疗提供借鉴。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骶骨骨折的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