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教研室北京大学英语教研室组长名字叫什么

西华师范大学相关信息:
2016考研论坛:
考研帮最新资讯
西华师范大学热点文章
2016考研热门话题
课程预告,帮学堂出品
考研帮地方站亲,你有没有在西华一高超市吃过锅巴,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还有一种?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吃过锅巴,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吗?还有一种一圈白一圈棕色的零食,知道是什么东东了就告诉我一下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访问量:9023】
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
1、对团队教师的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自2010以来先后引进了8名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方面的博士和硕士,特别是水泵方向的博士1名,水电站动力系统方向的博士1名,基础理论研究流体力学方面副教授1名,提升了团队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
2、大力进行教师队伍后备力量的培养,自2011年以来已经每年依次派出1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2011年安排1人,2012年安排1人,2013年安排1人,2014年安排1人),共计4人。
3、规划并实施好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本团队年轻教师居多,35至45岁10人,35岁以下的有6人,但其中高职称的人员偏少,鼓励这些年轻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以及提升职称,三年以来有2人分别前往江苏大学和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3人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1人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使本团队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博士比例达到40%以上。
4、积极支持团队老师参与学校的质量工程的建设。2013年该团队申请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获得了批准。该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专业建设进入了精英培养的阶段,极大提高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5、积极鼓团队教师加强国内外具有同类专业的院校,科研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拓宽了老师们的科研思路,为课堂教学和学科建设打下牢实的基础。
6、团队成员年科研项目一览表
年本教学团队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开始时间
到账金额(元)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引起的水压脉动预测及控制
国家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超低压泄放阀排量试验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水力发电机组镜板泵流体动力优化研究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永益泵业产品预研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基于固液两相流不稳定性理论的水力机械泥沙磨损的机理研究
地厅级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冷却塔节能专用水轮机的研发与推广
地厅级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凝汽器端管板强度计算研究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成简快速路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服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巴基斯坦高摩赞项目水轮发电机组性能试验与技术服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巴基斯坦高摩赞项目水轮发电机组性能试验与技术服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耐高温干式潜水电泵优化设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科能研发中心某风机叶片三维数字化反求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旋转式流体机械叶片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校重点项目
固液两相流理论与水力机械泥沙磨损机理研究
校重点项目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引起的水压脉动预测及控制
国家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新型组合分离器内部流场分析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某型号泵水力模型改进设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基于CFD的多级泵叶轮水力性能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地厅级项目
省教育厅项目
大型泵密封装置研究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危地马拉POLOCHIC(波罗切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CFD流动计算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流体及动力机械四川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省部级项目
省科技厅项目
90kw旋喷泵试验台设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90kw旋喷泵试验台设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编写巴基斯坦真纳水电项目《电站运行、维护和检修手册》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水轮机转轮叶片表面、沙粒和空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国家级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两眼寺水电站调速系统技术改造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耐高温干式潜水电泵优化设计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水泵技术开发平台的建设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危地马拉POLOCHIC(波罗切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CFD流动计算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省部级项目
省科技厅项目
1000MW汽轮机组油涡轮的大流量性能优化研究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水力发电机组镜板泵流体动力优化研究
委托/合作项目
企、事业单位委托
7、2014年度团队建设情况
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年度检查表
填表时间:
教学团队名称
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
能源与环境学院
教学团队建设的主要工作与取得的成果
西华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教研室教学团队”是四川省教育厅2008年批准的“省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依托“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学科、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流体机械内部流动(含多相流)理论及CFD分析、流体机械数字化设计理论及制造技术、流体机械设备可靠性及故障诊断、流体机械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到目前我们拥有力机械及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学历型硕士学位点和“动力工程”、“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已成为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优势专业,并被批准为国家级的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实验室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对外合作,下面是所做的具体工作汇报。
一、师资队伍建设
对团队教师的专业结构进行优化,自2010以来先后引进了10名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方面的博士和硕士,特别是水泵方向的博士1名,水电站动力系统方向的博士2名,基础理论研究流体力学方面副教授1名,提升了团队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本团队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6人(17.6%)、副教授或高级实验师10人(29.4%),讲师或实验师12人(35.2%),助教6人( 17.6%)。学历结构为博士12人(35.2%),硕士19人(55.9%);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3人,45至55岁8人,35至45岁10人,35岁以下13人。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团队涌现了一批优秀教师,有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
目前教学团队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比重较大,比例为67.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91.1%,具有高学历的中青年教师是团队的骨干,为团队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表1 教学团队人员名单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高级实验师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团队建设重视对教师队伍的培养,自2012年以来已经每年依次派出1名青年教师出国进修:
3.9,谭善文老师在奥地利格拉兹技术大学访学;
4.9,赵琴老师在美国艾奥瓦大学访学;
5.1,张翔老师在奥地利国家水力机械研究中心访学。
同时,团队中的曾永忠老师和王桃老师别在四川大学和江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二、教学改革与研究
团队成员重视教学改革,积极申报各级教改项目,2012年以来在研的省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重点项目三项,在团队成员的努力下,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一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两项。同时,团队成员积极撰写教改论文,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多篇,并出版教材一部。
省级教学成果:
成 果 名 称
“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
宋文武、刘小兵、李庆刚、符
杰、曾永忠
第七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奖
校级教学成果:
成 果 名 称
“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
宋文武、刘小兵、李庆刚、符
杰、曾永忠
流体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杨小林、 赵琴
二)教改项目
项目负责人
基于协同理论的水电行业系统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协同创新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流体力学课程改革模式的探索
能源与动力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探讨
三)教改论文 (4.11)
国外本科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以艾奥瓦大学为例
力学与实践
基于“严-宽-新”模式的毕业设计改革与探索-以西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
西华大学2014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教育教学论坛
“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示范中心”三位一体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新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西华大学2013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凸显“卓越工程师”培养特色的目标定位探索——以能源与动力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为例
西华大学2013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工程流体力学"课程考试改革研究与实践
西华大学2013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流体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
西华大学2013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特种泵”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西华大学2013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流体力学实验分层次教学模式探讨
西华大学2013年教研教改论文集
工程流体力学
赵琴、杨小林、严敬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三、科学研究
团队成员在认真完成所承担的教学工作外,还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做到了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年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SCI、EI收录24篇),获省科技进步奖4项,省级项目鉴定1项,授权专利6个,目前在研国家级项目3个,省部级项目2个,地厅级项目4个。
一)在研项目
混流式水轮机尾水管涡带引起的水压脉动预测及控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水轮机转轮叶片表面、沙粒和空化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堆积体作用下山区河道三维水力特性及河床演变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流体及动力机械四川省科技创新研究团队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
自适应光学图像重建技术研究
其他省部级项目
冷却塔节能专用水轮机的研发与推广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基于固液两相流不稳定性理论的水力机械泥沙磨损的机理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基于CFD的多级泵叶轮水力性能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跌水消能的研究
四川省教育厅项目
巴基斯坦高摩赞项目水轮发电机组性能试验与技术服务
企、事业单位委托
危地马拉POLOCHIC(波罗切克)水电站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CFD流动计算
企、事业单位委托
凝汽器端管板强度计算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
耐高温干式潜水电泵优化设计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水力发电机组镜板泵流体动力优化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
科能研发中心某风机叶片三维数字化反求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永益泵业产品预研
企、事业单位委托
水泵技术开发平台的建设
企、事业单位委托
90kw旋喷泵试验台设计
企、事业单位委托
两眼寺水电站调速系统技术改造
企、事业单位委托
某型号泵水力模型改进设计
企、事业单位委托
大型泵密封装置研究
企、事业单位委托
超低压泄放阀排量试验
企、事业单位委托
固液两相流理论与水力机械泥沙磨损机理研究
校重点项目
旋转式流体机械叶片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校重点项目
项目完成人
成 果 名 称
双喷嘴高效斜击式水轮机的研发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1400米水头段切击式水轮机转轮水力模型的研发及应用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100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油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
三)项目鉴定
严敬、宋文武
高效低比转速离心泵理论研究
一种细水雾喷头
一种组合式细水雾喷头
斜流式水动力冷却风机
一种多叶水轮机
一种错流式重力热管
一种离心泵叶轮
五)论文(4.11 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
Research on Optimized Control Model of Freeway Based on Dynamic Traffic Demand Estimation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收录)
Scale Model for the Confluent Area of Debris Flow and Main River: A Case Study of Wenjia Gully
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SCI收录)
Lateral Vibration Response Analysis on Shaft System of Hydro Turbine Generator Unit
Advances in Vibration Engineering(SCI收录)
Novel Algorithm for Calibrating Speed-Density Model Parameters in Mesoscopic Traffic Simulator
Frontiers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混流式水轮机叶道涡引起的振动问题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Hydrodynamic optimization of thrust ring pump and lubricating oil system for large hydroelectric units thrust bearing
基于ANSYS Workbench风力机轮毂的结构优化对比分析
大电机技术
基于激光扫描的离心泵闭式叶轮反求技术
热能动力工程
基于流固耦合的耐高温双吸双流道泵强度分析
基于截面特征约束的涡轮叶片重构技术
凝汽器管板梁带模型端部荷载的计算方法
双吸双流道泵流动特性研究
交错叶片叶轮对双吸离心泵蜗壳内压力脉动的影响研究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泥沙颗粒在冲击式水轮机斗叶内壁面的冲蚀磨损研究
水轮机转轮内部泥沙浓度的数值分析
Selection of Support System Type when Mismatches between Traffic Situation and Driver Behavior are Detected
QR2MSE2014&ICME2014
Investigation on vortex strength function along midline of axial
农业机械学报
3D Geometric Modeling of Francis Turbine Blades Based on Wooden Patterns and UG Software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Spectrum analysis of noise in low head francis turbine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tiffness and strength of large power plant condenser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基于CFD的离心泵叶轮内部流动分析与试验对比
水电能源科学
基于微遗传算法的低比转速泵叶轮的优化
基于FINE的离心泵叶轮水力性能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
低水头混流式水轮机振动噪声的原因分析与研究
Novel Algorithm for Calibrating Speed-Density Model Parameters in Mesoscopic
Frontiers of Manufacturing Science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on francis turbine hydraulic vibration by CFD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Lateral Vibration Response Analysis on Shaft System of Hydro Turbine Generator Unit
ADVANCES IN VIBRATION ENGINEERING
离心泵内部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基于动态交通需求估计的高速公路优化控制模型研究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集油槽喉部面积对镜板泵性能影响
某组合分离器内部流动的数值计算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Research on Analyzing Earth Rockfill Dam Seepage and Slope Stability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叶片出口安放角对油涡轮性能的影响
五、实验室建设
教学团队以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学院实验中心为依托,开展教学和科研。团队成员积极投入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3 年11月“流体及动力机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挂牌为“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实验室挂牌后一年时间里,随着学校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到位,新建和改造了一批试验台、购置了一批高精测试设备,实验室的硬件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
建有:开式大型流体机械试验台、多相流动试验台、1.2m*1.2m*3m 风洞试验台、闭式泵阀试验台、空蚀与泥沙磨损试验台、开式水轮机试验台、喷雾试验台;
拥有:激光多普勒测速及粒子动态分析(LDV-PDPA)测试系统、高帧粒子图像速度场仪TRPIV 系统、立体PIV 测试系统、模型快速成型3D 打印机、高速动态记录仪(RDT16-4G)、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热线/热膜风速三维流速测量计、红外成像仪、GMH550 水力机组综合测试仪、水轮发电机组振动在线监测系统(EN900)、流体机械性能测试系统(PXI)等高精设备;
同时拥有高性能集群服务器(曙光天阔A620r-G、A840r-G)、联想高性能图形工作站(S20-4105),装有Fluent(R) V6.3、Adina(R) V8.4、Numeca(R) V7.4、Ansys(R) V10.0、Flowmaster(R)
V6.5、UG(R) V1.0、CGTech/Vericut(R) V5.0、EDEM(R)、Cfturbo(R) V9.0、MpCCI(R)V4.1、ARMD(R)等商业软件。
团队可以利用先进的试验仪器开展科学研究,同时将结合本科、研究生教学,设计新试验方案,也为开展各类创新实践提供完善的试验平台。
二)流体力学实验室
2013年流体力学(水力学)课程实验建设批准通过,投入建设经费30万元对能源与环境学院实验中心的流体力学实验室予以改造。在购置的新设备基础上,可以水击综合实验、空化机理实验、达西渗流实验、烟气流实验、自循环明渠水力学多功能实验。通过此次实验室建设,可以实现以下目标:
(1)完善教学内容:如流体力学烟气流线实验仪(烟风洞)可以展示流体绕流不同物形的流动形态,测量流动参数,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再如购置流体力学(水力学)视频或影视资料,可以改进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可以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如可将烟气流线实验与数值模拟方法、PIV测试技术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体验科研模式,激发创新潜能。
(3)增设新的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课程,一方面扩展现有的实验内容,另一方面,可以在教学模式上进行创新,如开放实验室资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实验项目设计。所增设的实验项目可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以及教师的科研工作服务。
(4)在此基础上予以改进、创新,作为本科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将已有的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课程分成两个模块从而与理论教学方式一致。模块一为现已开设的流体力学(水力学)课程的基础知识实验:静力学实验、能量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验、毕托管实验、文丘里管实验、局部水头损失实验、沿程水头损失实验、孔口与管嘴出流实验;模块二为新增的针对各专业需求的流体力学(水力学)实验:水击实验、空化机理实验、达西渗流实验、明渠水力学多功能实验、烟风洞实验、流化床实验。
五、学术交流与对外开放
年教学团队2人到国外访学,国内学术交流 10人次,选派到四川大学进修1人,江苏大学进修1人,奥地利做访问学者1 人(为期1年),美国做访问学者1人(为期1年)。
4.11主要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下:
(1)2013年11月6日,流体及动力机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专家验收会在西华大学召开。“流体及动力机械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正式挂牌“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纳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
(2)2013年12月4日,奥地利安德里茨股份(集团)公司泵业总经理、奥地利国家水力机械研究所前所长、西华大学—Andritz国际水力机械研究中心奥方主任Alfred Lang博士,奥地利国家水力机械研究中心(ASTRO)高级工程师Josef Riener,安德里茨集团公司中国区总代表等来校访洽谈合作。孙校长为Lang博士颁发了西华大学客座教授聘书。
(3)2014年2月28日,与四川西部阳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威州水力发电厂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同时为“能源与动力工程、水力水电工程专业就业实习基地”揭牌。
(4)2014年3月22日,与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举行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和建立“泵联合试验室”的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并一同为“西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就业实习基地”揭牌。
(5)2014年5月8日至9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张黎、副院长罗红英一行前来实验室考察交流,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就西藏地区水力资源开发、利用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签署合作协议。
(6)2014年5月9日,奥地利安德里茨股份(集团)公司中国区总代表白朝平博士,国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光茂,副总裁吴江来访。双方围绕关心的CFD分析和泵研发深入交流,尤其是在泵试验台的设计规划、试验模型方面进行了探讨。
(7)2014年5月19日至20日,与湖南省长沙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沙美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并举行挂牌仪式。
(8)2014年6月11日,与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共建的“流体机械联合实验站”挂牌仪式在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举行。
(9)2014年6月27日,长沙美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旭教授应邀在作了题为“水电控制技术国内外发展状况及趋势”的报告。学院主持工作的副院长宋文武向田旭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和硕士生导师聘书。
(10)2014年9月,赖喜德教授参加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办的第<SPAN style="COLOR: #届水力机械与系统国际研讨会。在本次国际研讨会上宣读了论文。
(<SPAN style="COLOR: #)<SPAN style="COLOR: #14年<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上午,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SPAN style="COLOR: #14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行政楼<SPAN style="COLOR: #2会议室举行。
(<SPAN style="COLOR: #)<SPAN style="COLOR: #14年<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会议、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与“十三五”规划报告总体协调会议、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七届一次水力机械金属结构专委会工作会议在我校召开。水力机械及系统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水力机械基础研究与创新、水力机械内的泥沙磨蚀及空蚀空化、海洋能源利用和转换中的流体动力学及装备、工程应用中涉及的流体动力学基础研究等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SPAN style="COLOR: #)<SPAN style="COLOR: #14年<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力机械金属结构专委会第七届一次工作会议在我校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会议室召开。
(14)2014年10月20日上午,法国里尔力学实验室Gérard BOIS教授应邀在能源与环境学院1A3021会议室作了关于“法国大学和研究中心的泵研究进展”的主题报告。
(<SPAN style="COLOR: #)2014年<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下午,徳国ILA公司(the most precise LDV builder in the world)技术总监Dues博士应邀在能源与环境学院<SPAN style="COLOR: #B201会议室作了题为“Use of laser optical methods for the investigation of flow fields”的主题报告。
(<SPAN style="COLOR: #)2014年<SPAN style="COLOR: #月<SPAN style="COLOR: #日上午,西华大学“四川省泵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揭牌仪式暨工作协调会在能源与环境学院会议室举行。
对照建设任务书本年度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本年度教学团队在结构优化、水平提高、影响辐射力提升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团队结构优化
1. 2014年度团队引进博士1名,流体机械专业硕士3名。引进的张婧博士申请成功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2. 积极进行后备力量的培养,新引进的教师担任重点课程的助教工作,配合主讲教师做好理论、实验教学。
3. 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学习,派出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或研究所访问学习,2013年9月至今选派2名教师分别到美国、奥地利访学(为期1年),同时有2为教师分别在四川大学、江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二、团队水平提高
1. 团队在本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成果显著,宋文武、刘小兵、李庆刚、符杰、曾永忠等的教改项目——“热能与动力工程”大专业多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探讨,获得第七届高等教育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成功申报省级教改项目一项,校级重点项目三项,在各类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9篇,出版教材1部。
2. 团队老师参与学校的质量工程的建设。<SPAN style="COLOR: #13年该团队申请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获得了批准。该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专业建设进入了精英培养的阶段,极大提高了本科教学的质量。
3. “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借助校企合作搭建本科实习基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2014年新增4个实习基地:
(1)与四川西部阳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威州水力发电厂签订就业实习基地协议和产学研合作协议书;
(2)与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签署了就业实习基地协议、产学研合作协议书和建立“泵联合试验室”的合作协议;
(3)与湖南省长沙山水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沙美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签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
三、团队影响辐射力提升
1. 加强与企业合作。如与自贡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立的“西华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研究生工作站”和“本科实习基地”,加强了学校与该企业的全面技术和教育合作,公司和西华大学联合研发的大型轴流泵水力模型,已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真空制盐等行业,已成为该企业的主要拳头产品和经济增长点;团队老师帮助企业进行了发展战略规划并为企业培训技术人员2期,共计20人次。
<SPAN style="COLOR: #. 随着<SPAN style="COLOR: #14年系列行业会议在我校召开,极大提升了本校流体机械学科的影响力。如水力机械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水力机械及其系统学术会议、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与“十三五”规划报告总体协调会议、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七届一次水力机械金属结构专委会工作会议等。团队成员积极筹备、主持、参与上述会议。
<SPAN style="COLOR: #. 西华大学牵头的“四川省泵行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联合了西南地区泵行业的主要企业:成都西南水泵厂、重庆水泵厂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自贡工业泵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永益泵业有限公司、四川三台力达泵业有限公司、四川新达泵业有限责任公司,目的在于整合泵行业领域资源,以人才培养、前沿技术研发为目标,重点是为企业服务。协同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提升团队的影响力,团队成员可依托该中心开展好“产学研用”。
本年度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 师资结构不够合理,应重视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培养
首先,团队中博士比例不高,尤其是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毕业的博士更少,应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或者积极引进博士或教授或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其次,团队中的教授比例低,近几年无一人申报教授,副教授比例也不高,近两年,每年只有一人申报副高成功。面对严峻形势,团队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申报高级职称。
二、 教师实践经验欠缺,应强化教师实践经验培养
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教,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形式单一、生动性不强,难以满足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积极鼓励年轻教师深入工厂、水电工程现场进行学习,现有的实习基地可作为教师培养平台,丰富教师实践经验,为课堂教学打下牢实的基础。
三、 教材、精品课程建设应加强
教学团队编写出版的教材、专著数量不多,现属质量工程项目有三本教材已立项,应敦促成员高质量准时完成教材编写。同时教学团队有《流体机械原理及结构》、《工程流体力学》2门省级精品课程以及2门校级精品课程正在建设。精品课程网站的更新、维护做得不够好,利用率不高,下一步应完善精品课程网站。同时,要推进精品课程的申报。
四、 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本专业于2013年开始设立第一届“卓越工程师”教学班,以校企联合为平台,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培养“强实践、能管理、善创新”的未来优秀工程师为目标。采用“3+1”培养模式。2015年第一批“卓越工程师班”将开始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教学团队应根据培养计划,制定全新的教学计划、教学手段和方式。
8、2014年教学团队完成“流体力学(水力学)课程实验”项目建设,新增6个实验:水击综合实验、空化机理实验、达西渗流实验、烟气流实验、沉降实验、自循环明渠水力学多功能实验。根据新进设备和新开实验的情况,并结合每个专业方向的需求和理论教学内容,对每门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对每门实验都制定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对所有非演示性的实验项目都制定了《实验报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研室主任 英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