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我想变成海豚怎么读这篇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我最喜欢朗读这篇课文
来源:  【】 
  从我读的第一篇课文算起,到现在已经学过了数不清的课文。在这篇篇课文中,我最喜欢朗读的是《革命烈士诗二首》。  那天,我坐在书桌前,完成作业:读第六课五遍。我飞快地翻到了第六课,还没读,就被那悲壮激昂的语句吸引住了:&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我读了一遍又一遍,忘了时间,只觉得一种伟大、可歌可泣的精神贯穿了我的身心。我合上书,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我仿佛看到夏明翰挥笔疾书,写下那首流芳千古的《就义诗》;我仿佛看到李大钊同志在敌人的绞刑架前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我仿佛看到江姐面对自己亲人的头颅,强压悲愤,化悲痛为力量;我仿佛看到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慷慨陈词;我仿佛看到数不清的革命烈士为了共产主义的明天,甘洒热血;我还仿佛看到******前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欢腾景象。这鲜艳的五星红旗,是无数志士的鲜血染成&&啊!太多了,我想着想着,充满激情地朗读它DD《革命烈士诗二首》。它教育我,做人要有志气,要有目标,它教育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它教育我的太多了&&  我爱读它,每次读时,总是心潮起伏、泪流满面。然而,我怎么也没想到,我竟然会以朗诵这首诗,夺得了全校朗读比赛一等奖。  比赛的这天,我走上了讲台。清了清嗓子,怀着对革命烈士的爱,大声读了起来:  囚歌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当我读完最后一句:  这就是我DD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刚读完我就听到雷鸣般的掌声,看到了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暗暗感谢这充满激情的课文。是它,使我鼓起了勇气;是它,使我有了信心。我深深地爱上了《革命烈士诗二首》。  当老师宣布第一名是我时,我万分惊喜。虽然我早就立下志愿,要夺得桂冠,可这消息太突然了。我轻轻抚摸着语文书,心里激动极了:不但我喜欢这篇课文,我的同学、老师们也都从中汲取了那振撼人心的感人力量,革命志士的崇高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进!1&&&
文章责编:gaoxiaoliang&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作文范文点击排行
作文频道最新更新
123456789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用工具 |
| 大全 | 大全
     |
版权声明:如果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 传 真:010-当前位置: >>
人教版语文第5册全册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教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1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总目标1、 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2、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 3、 读懂课文内容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 提高鉴赏优美词句积累词句的能力。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 5 个生字。会写“坪、坝”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 19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 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 子的表达效果。 通过学习本篇课文, 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 CD 碟片。 3.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 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 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 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 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 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选择具有云贵民族风情的乐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边》《有一个美丽的地 、 、2 方》等配乐。 二、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 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 三、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四、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 。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 ,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加强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作者的感情。 3、学习作者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语句,感受用词的准确和词语的优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 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 “当,当当!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3 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 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 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3、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 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 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 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共同学习 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好朋友2 金色的草地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 ,会写“耍、装”等 1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 14 个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 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 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4 教学内容1、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感受作者在草地上玩耍的欢快,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教学过程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绒毛假装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合拢(lǒng)手掌 有趣 读书感悟 1.第 1 自然段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 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 2 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 “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 演一演。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 2 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 1.2 自 然段。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感受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2、指导生字书写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复习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 “我们”兄弟俩就可 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 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 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5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 3 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 4 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 ,和我们一 起“起床” ,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 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 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 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完成作业: 1、 熟记田字格中的字。 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 ,上面是“而” ,不要写成“西”下少一横的形状。 “绒” ,左边是“纟” ,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 。 “钓” ,右边是“勺” ,不是“勾” 。 “瓣” ,中间是个“瓜” ,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蒲公英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 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 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 之情。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 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中,我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 “课 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 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第一件事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 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学生兴趣浓厚,但是表演时不够认 真,效果不是很好。学生对“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但蒲公英到底是什么样的?同学 们不是很清楚。接下来,我们通过同学们拿出查找的资料了解到蒲公英花的样子,明白了草地为什么成金 色的原因。同学们的印象就更深刻了。 绿色的草地6 3、爬天都峰教学要求: 1.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11 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 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 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时间: 3 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写好思考题的幻灯片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感知大意 3、 学习第一二段教学过程:一、谈话 今天,同学们与老师一起学习一篇课文《爬天都峰》,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从中悟出 一个什么道理。 (一) 老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天都峰。 天都峰是黄山 “七十二峰” 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 海拔 1840 米,登山石阶约有 1.5 公里长,坡度在 70 度以上,最险处近乎于 90 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 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 (二)看录像片让学生了解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 1 米的狭长光滑的 石脊,两脊旁是万丈深渊。 二、学习新课生字词 (一)借助汉语拼音读书,特别是要读准本课生字的音,边读边画出本课的生字。 (二)指名读书,订正读音。 《天都峰》读 dū不读 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应该读“jià”、“sì”。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7 出示字词卡片认读: 暑假 铁链 似乎 犹豫奋力 攀着 手脚并用 终于 辫子 鼓舞 决心居然 (四)再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犹豫:拿不定主意。 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课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 登上峰顶。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 敬佩。 汲取:吸取。 5.再读书,读后知道全文共有几自然段,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指导书写 注意字的间架结构,写工整、正确。 (一)“暑”字注意是“曰”字头。 (二)“假”字右上是“”,不要写成“几”。 (三)“似”字的最后一笔是点。 (四)“辫”字中间是“纟”,和“辩”“辨”“瓣”区分。 (五)“舞”字中间是四个小竖,右下是三笔写成:一。二、 四、阅读课文,感知大意 自由杜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五、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书。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爬天都峰的时间:是暑假;知道了谁爬天都峰:“我”和爸爸; 还知道了干什么去:爬天都峰。)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训练学生把话说 完整。) (二)学习第 2 自然段。 1.齐读第 2 自然段。 2.说说第 2 自然段一共写了几句话。(3 句) 3.再指名分句读,读后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4.提问:“我”来到天都峰下,看到天都峰,心情如何?学生找出重点句,读出来。老师再引导学生 找出重词“发颤”。依据这个词再追问为什么发颤?(学生找到描写天都峰高与陡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 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词体会。) 5.体会两个语气词的作用。(“啊”“哩”两个语气词,表达了“我”的惊叹,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6.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天都峰的高和陡?(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 困难,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气与力量。 7.指导朗读,读出天都峰的高和陡。8 8.让学生说说第 2 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峰又高又陡。)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会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出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爬天都峰》。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 3~9 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第 3~9 自然段。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爬上 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 2.解决“在爬天都峰时‘我’与谁相遇”的问题。(在爬天都峰时,“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 遇。)这位老爷爷的年纪怎么样?从哪儿知道的?(老爷爷的年纪是大的,头发“白发苍苍”,“年纪比 我爷爷的年纪还大。) 3.解决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①指名读 6、7 自然段。②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课文 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 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③处理课后思考?练习 2,读一读,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 (1)我(奋力)向峰顶爬去。(括号里“奋力”一词更能表现出小作者鼓起劲,不怕困难,努力向上攀登, 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具体,鲜明。)(2)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 (表示“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 4.看黑板的板书说说他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5.解决爬上天都峰后“我”说了些什么?老爷爷说了些什么的问题。①指名读 8、9 自然段。②画“我” 和老爷爷说的话。③读“我”和老爷爷说的话。④体会对话的内容。(对话的内容是相互道谢。)⑤他们 为什么要相互道谢。 6.处理“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①找,②读,③体会“也”的作用。(表面似乎双方都有点怀 疑,其实是对对方表示羡慕、敬佩,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7.小结,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爷爷说的话是第二次对话,这两人的对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这 个“勇气”已经包含在第一次对话中。如果没有“勇气”,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峰呢? 8.处理课后思考练习 2 的第三句话,“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爬 上来了!”(“居然”一词,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实也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敢于攀登的精 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二)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找出爸爸说的话。 2.理解词语:汲取、吸取。 3.爸爸说这句话再告诉我们什么: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才能进步。 三、总结 (一)指名读课题回答通过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补充完整后回答:爸爸带“我”去爬天 都峰,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我俩相互鼓励终于爬上了天都峰。 (二)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看板书总结课文记叙的顺序。9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又高又陡 3、爬田都峰 奋力向上 相互道谢 一会儿~~~一会儿 手脚并用 终于 互相鼓励 战胜困难4* 槐乡的孩子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既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 是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 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槐乡 的孩子》 (板书课题) 。 初读细读,感知理解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长句、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每个成员在小组里朗读一遍课文,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评选最佳 选手。 各组选派代表分节朗读课文。 3.师生出示图片,结合课文插图介绍槐树、槐花。 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和果实可以制黄色染料。花、果实以及根上 的皮都可以入中药。 4.讨论: a.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什么样的?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读读相关的课文。 5.八月份,天很热,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 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6.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么去割槐花的?他们男孩女孩 互相分工,协同配合,干得可欢了。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根据教室里座位安排,大组间开展比赛。第 二句总写槐树的部分每组一起读;第 3 句写男孩的,男同学读;第 4 句写女孩的,女同学读;第 5 句写满 载而归的,每组一起读。 各组练习后比赛。赛后师生共同评价。 欣赏评价,深化感悟10 1.你喜欢课文中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练习一下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朗读,并且说说自己朗读的句子写什么内容,自己为什么喜欢。 2.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 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教学反思 板书: 男孩:爬 4、槐乡的孩子 女孩:检 塞 削 满载而归 勤劳能干 快乐语文园地一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 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怎样指导学生完成好三年级的第一篇习作是本次语文园地的难点。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课时安排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 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 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 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2.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11 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 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 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的课余生活。好多同学的课余生活很丰富,在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中 也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3、 在上一课大家回忆介绍的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学生共同讨论,教师提示,以下活动可参考: a.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老鹰捉小鸡” 、扔沙包?? b.课余辅导训练,如: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球球训练?? c.个人爱好,如:小收集──收集邮票门券;小饲养──饲养观赏鱼鸟;小种植──种植花木盆景、庭院 瓜果;小演奏家──天天练习钢琴、小提琴?? d.家务劳动家庭帮手, 如: 洗衣服、 餐具, 打扫卫生, 外出打猪草, 放牛放羊赶鸭、 采集草药、 收割庄稼?? 3.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写作带来什么启发? 讨论明确在这篇文章里只须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叙述时可以借鉴本学期刚学过的课 文和以前学过的课文作范例。 4.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大家共同评议。 6.各自修改,可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和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7.誊写作文。教师交代格式和字迹要求。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实物投影仪展示优秀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以下几方面评议: a.是否扣住课余生活的某一活动、经历或某一方面写; b.是否按一定的顺序把内容写清; c.用词造句是否妥贴顺畅,能否反映出课余生活的情趣;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小组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评互议。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 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12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 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 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 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 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 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 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最好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 、 、 、 、 、 个人奖,教师颁奖。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目标1、 阅读课文,了解发生在名人身上的平凡小事。 2、 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从平凡的小事中感悟名人崇高、美好的品质。灰雀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 5 个生字。会写“郊、散”等 1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 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 朗读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心情,体会李宁对灰雀和男孩的喜爱之情。 2、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做一个诚实的孩子的道理。13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第一自然段 3、 学会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谁?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 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4、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寻找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的? 2~13 是课文的具体写这件事的,那第 1 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 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事就要改正的道理,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列宁对灰雀和孩子的爱。教学过程:一、贴图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14 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精读课文,感悟真“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 3-10 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 读。 2、屏幕出示课文 3、5、7、9 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 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 4、8、10 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 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 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4、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5、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 3-10 自然段, 三、烘托高潮,深入体会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 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学习课文 11-13 自然段,自由朗读体会,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 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 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 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板书设计: 5、灰雀 (惹人喜爱)爱 教育 列宁 知错就改 《灰雀》教学反思 男孩(诚实)15 7、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目标: ? 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了解石头的怪及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之间 的关系。 ? 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心和爱护。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热爱、崇敬之情。 课前准备: ? 学习生字词语。 ? 读通课文。 ? 了解一些疑难词:陨石 地质学家 第四纪 冰川 秦岭 突兀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习生字 、认读词语 2、 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投放多媒体,谈话导入 你见过大石头吗 如果你见到一块大石头(教师板画一块大石头)你是否会产生一些疑问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 家李四光小时候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3.分节指名读课文,相机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著名,藏在后面,孤零零,悄悄,躲闪,陨(yǔn)石,大坑(kēng), 卧进,突兀(wù),旅行,考察,秦(qí n)岭,流域(yù),遗(yí )迹, 研究,震(zhèn)惊 三.解决一些术语词 1.陨石:大的流星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没有完全烧毁坠落到地球上的含石质较多或全部为石质的陨星. 2.地质学家:从事地球物质形成和地壳构造研究,以探讨地球的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家. 3.突兀:高耸. 4.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 250 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5.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 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 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6.秦岭:横贯我国中部,东西走向的古老褶皱断层山脉.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解线.分布有冰川槽谷,角峰等. 三.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默读课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那几个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写,请你想一想,然后提醒大家. &藏&字 17 画,第六笔为&┖&. &卧&字,左&臣&,右&卜&,注意&臣&的笔顺,第三笔为&┐&. &旅&字,注意左下部分的笔顺.16 3.各自抄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 学习课文内容,了解李四光童年的疑问与他震惊世界的研究之间的关系。 2、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一、板画激趣,设疑导入: 1、板画石头:这是什么?石头我们一般常会在哪里看到? 2、设疑:今天的石头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是一块“奇怪”的石头(板书:奇怪) ,为什么我说奇怪 呢?它怪在哪儿呢?让我们打开课文来研究研究。 二、初读课文,感知巨石的怪 1、自由读思考:这是一块怎样的怪石头呢?你认为它怪在哪? 2、4 人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学习情况,体会石头的怪。 3、注意文中的“巨石”和“孤零零” :孤零零是什么意思?石头的巨大可从哪里体会到? 三、朗读感悟,感受李四光的好问精神 1、引入:小时候的李四光就是见到了这块奇怪的大石头,对它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而有了疑问,他提 出了怎样的疑问呢? 2、再读课文,用 n 划出李四光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一些问题。 3、出示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这三个问题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四光的善思 好问) 4、说说李四光他心中的疑问他怎么去解决的?(问老师、问爸爸)在这里你有什么体会?(体会他的好 问。 ) 5、分角色朗读 3――8 自然段,读好对话,从读中体会李四光善于思考,善于提问的特点。 四、解开巨石之谜,感受李四光执着探究的可贵品质。 1、李四光心中的疑问问了老师,问了爸爸都没有能解释这块巨石的是怎么来的,它为什么是孤零零的, 如果当时是你的话,你会怎么样呢?李四光是怎么做的呢?后来的疑团解开了吗? 2、指名读 9、10 自然段思考:李四光是怎么知道这块巨石之谜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从“许多年、直到---才”感受李四光的执着探究的可贵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李四光的可贵的钻研精神。加重朗读好“许多年”和“直到---才”这两个词。 4、李四光的执着的探究精神你还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 出示句子“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 被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从“专门考察、 终于、进一步”这几个词中感受他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5、指导朗读,读出执着,从读中感受执着探索的可贵品质。 6、正因为李四光有着这样执着探索的精神,使李四光取得了一项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这个研究成果就 是什么?(板书:发现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五、交流感想小结鼓励 1、一个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跟李四光爷爷说吗? 让我们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句式写下你想说的话。 2、展示交流。 3、补充阅读资料:是啊,孤零零的巨石联系着千万年前的地质事件,童年的疑问引发了震惊世界的研究 成果,貌似平常的事件其实不平常,好奇的童心所发现的问题可能蕴含着很大的价值。李四光凭着这种精 神后来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出示李四光的一些成就介绍。 3、 小结:愿我们小朋友都有强烈的好奇心,遇事多问,多思,不懈追求,也去揭开我们学习生活中一个17 个神奇之谜,为国家,为人类作出贡献。 板书: 7、奇怪的大石头 冰川遗迹李四光产生疑问 多方求教 学习地质 专门考察勤学好问 震惊世界8 我不能失信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原因.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 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 (宋庆龄) 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 《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 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 妈妈 宋庆龄 到 教 伯伯家 小珍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 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 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18 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 4 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 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 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讨论深化 1.学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这样做到底对不对 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你是怎么处理的 3.小结:俗话说得好&一诺值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大家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宋庆龄一样 守信用,重诺言. 板书设计: 8、我不能失信 鸽子(舍) 宋庆龄 诚实守信 朋友(取)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1. 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教学重难点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教学课时4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 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19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 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 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 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 可以谈谈对 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 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习作? 指导 教学过程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 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 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 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 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 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 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 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 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 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20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习作? 讲评 教学过程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 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 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 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 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 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 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21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 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 起舞&这个成语.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教学目标: 1、 学习古诗及课文,感知秋天的景象。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受秋天的景象,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9、古诗两首 教学目的: 1. 认识“促、忆、异、”等 7 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 10 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地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带 教学课时: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夜书所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 2、解题:从古诗的题目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如:可以知道是写作者在晚上的所见所闻。 (二)初知诗意 1、自主学习,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古诗读通、读准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着听,互相评议,相互指正。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结合图意,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划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小组汇报读懂的地方。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互相补充诗意,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2)交流不懂的地方。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 3. 诵读全诗 自由读――赛读――评读――齐读 4、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促、深”。 板书: 梧叶 秋风 景物 夜书所见 儿童 思乡之情 追忆童年 灯明 人物22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DD《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王维很有才华,他 的诗被人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是诗人十七岁时离开家乡,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二、初读 1、我们先把诗读正确、连贯。 2、教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3、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心境?(忆) 围绕“忆”字,你能提问,启发大家思考吗?(根据学生质疑,板书) (简单的疑问根据诗题释疑,重点为:“九月九日”: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节这天插着茱萸,登高 饮酒风俗;“山东”:指华山以东王维的家乡蒲州,与今天常说的山东不同。) 三、精读理解 1、四人一组思考、讨论黑板上的问题。 2、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引导。 如:第一句诗。 ①“忆”是什么意思?请同学们看看一二两行,找找哪个字就是忆的意思? ②诗人会怎样思念亲人呢?(“倍思亲”。“倍”:加倍)什么时候“倍思亲”?(“每逢佳节”, “逢”:遇到。)可见诗人平时怎样? ③诗人为什么会平时思亲,“每逢佳节倍思亲”呢? 从而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 ④朗读指导:“是啊,诗人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看见的所有的面孔也是陌生的,怎能不感到孤独、 寂寞呢?让我们读出诗人寂寞的,极度思念亲人的感受。 (指名读→评:突出独、异、倍→范读→指名读、 评议) 如:第二句诗 ①诗人极度思念亲人,想到兄弟们干什么?(生齐读三四行)有什么不理解的字词?(标出字:遥、 遍,说字义)再说句意。(板书:登高) ②诗人在家时,总和兄弟们一起登高,可见独自在外,多么遗憾啊。他知道家乡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 一定在思念着诗人呢。现在,就请你们做诗人的弟弟妹妹,说说家乡的兄弟们会怎么想,怎么说? 3、朗读指导,并背诵。 ①自由练读 ②配乐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③练习背诵。(师生接龙背→指名背) 四、拓展 1.今天就是中秋节,我们寄宿在学校,不能回家,就让我们说一说对他们的思念吧! 学生畅所欲言。 2、写字指导 重点写“异、遥、插”字 板书设计: 独 异客 倍 思亲 登 高处忆思念亲人23 少 一人 教学反思: 学生对古诗意思的理解超乎我的想象,所以理解诗意部分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体会诗歌情感时遇到 瓶颈,由于大部分孩子都没有独自出远门的经历,所以诗人那种孤身在外,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孩子们都 没有深入体会。而我也找不到很好的引导他们体验的方法。有一个学生说:“我现在的胸口(杂杂)的。” 还有一个学生说他跟着表哥出去旅游时那种感觉可能跟诗人是一样的。就这样草草收场。 10 风筝 一、教学目标: 1、会认 5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 3、练习查阅课外资料,初步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 难点:理解为什么把风筝叫做“幸福鸟”。 三、课前准备 PPT 课件 四、 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感知全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 师:同学们听出了这首歌在唱什么?(板书课题:风筝) 出示风筝图片 3、师:是啊,风筝在天上自由自在得飞翔,我们玩得多快乐啊!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 10 课《风筝》。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著名作家贾平凹的童年,感受他们的快乐! 4、出示《风筝》,齐读课题 5、师:课文中的小朋友还把风筝称作什么呢?(板书:幸福鸟) 为什么把风筝叫做幸福鸟?(师在幸福鸟旁边打上问号。) 二、初读课文、预习感知 1、师: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写风筝是 幸福鸟? 2、反馈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师:是啊,他们在做风筝、放风筝、甚至是找风筝时都是非常幸福、快乐的。 3、师:大家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连词多读几遍。 1)、自读,互读。 2)、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①、我来考考你。 一学生拿着生字卡片,让另外学生读出读音,然后再组词(如有可能再说一句话)。 ②、我来说你来猜。 出示词语:24 精心 憧憬 依然 踪影 似乎 凌空飞起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垂头丧气 半沉半浮 翩翩飞舞 一学生说出词语的大概意思(或做一些动作),其余学生根据他的话或动作,从上列词语中找出该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知放风筝时情感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复习导入 师: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 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 二、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感悟做风筝的乐趣 师:那我们就先来感受一下做风筝时的快乐吧!谁能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写出我们做风 筝时心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我们依然快活,把它 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1)、师:我们精心地做着风筝,在做风筝的时候大家会想些什么呢?谁能想象一下?(这就是“憧憬”) 2)、师: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这时候大家的心情――(依然快活) 依然――它可以换成什么词?(依然、仍旧、还是) 3)、师:为什么呢?为什么做出的风筝什么也不像,而我们却依然快活呢? 4)、师:是啊,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象,但是我们的憧憬, 我们的希望依然存在 ,我们依然可以和 伙伴们去放风筝,依然可以把我们的风筝放得高高的所以我们还是快活的。 5)、师:谁能把这种快乐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自己读―――个别读) 2、感悟放风筝的乐趣 1)、师:风筝做好了,此时大家最想干什么?(放风筝) 2)、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体会放风筝时的乐趣吧!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仔细体会哪些地方 写出了我们放风筝时的快乐. 出示句子: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师:这句话里哪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乐的心情?(拼命) 3)师:他们拼命的奔跑,拼命的喊叫,你觉得他们会在喊叫些什么呢?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 师:让我们一起来快活地喊一喊吧! (范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 生交流) 4)师:真开心呀,你觉得此时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出示填空: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____也飞起来了。 生交流 5)、小结:是啊,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也都飞起来了,让 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放风筝的快乐。 6)、拓展。 ①、师:看到这些孩子放风筝的高兴劲儿,大家都会想到一首诗──《村居》,还记得是哪个朝代的哪位 诗人写的吗? 出示诗歌,引导读背: 《村居》清?高鼎 草长驾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师:《村居》描写的是春天放风筝的情景,明朝还有一位诗人写了一首描写春天放风筝的诗歌,要不25 要读读? 出示诗歌、图片,引导诵读: 《风鸢图》 明?徐渭 柳条捷线絮搓绵,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女上青天。 ③、师:我们这篇课文写的是秋天放风筝的情景,可能很多同学想读读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歌。宋朝有个 诗人寇准就写了一首描写秋天放风筝的诗,大家想不想读读? 出示诗歌,引导诵读: 《纸鸢》 宋?寇准 碧落秋方静,腾空力尚微。清风如可托,终共白云飞。 3、体会找风筝的心情,感悟童真童趣 1)、师引读:是啊,放风筝的我们是多么的开心啊,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 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了一阵风,线嘣的一声断了.接下来小朋友的心情 会有什么变化呢?请赶快默读 4-5 自然段。找出描写我们心情的词语。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 2)、师: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我们会怎么呼唤呢? 3)、师:可是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我们都哭了,在田埂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 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动,将水 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出示句子:“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 ‘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 “幸福鸟”?? 4)、师:那儿找过了吗?学生读:“没找过,说不定 ‘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多叫几个学生。知道 朗读该句,有希望的语气。 5)、师:于是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同学们,这里用了一个省略号,省略了什 么呢?(省略了他们有没有找到,省略了他们去了很多地方寻找??) 6)师总结:是啊,不管风筝有没有找到,但是我们对于自由,对于快乐,幸福的追求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附 1、板书设计: 10、风筝 做风筝:憧憬 依然快活 放风筝:拼命 找风筝:垂头丧气11,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 8 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 10 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 16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26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品读第一二自然段 2、 学习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 你喜欢秋天吗 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 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多读几遍. 3, 把自己认为美的读给同桌听听. 4, 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 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留心,在意等)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 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 画. (4)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四,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枚&的右边不是&文&;&柿&的右边易错.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27 一, 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 段 .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 3 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 3 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 3 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 4 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 4 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 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 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 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 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 1―4 自然段的开头每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 3, 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 做的又是什么事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 动先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 藏着气味 吹起喇叭丰收快乐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时间:28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各种声响(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等)的录音带. 2.配套的课文朗读磁带. 3.旋律优美的轻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 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播放声响录音带)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次播放声响录音带,引导学生想象并 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 (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 1―3 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让学生 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 4―5 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 照课文第 1.2 节或第 3 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播放声响录音带,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带着这种情感齐读最后一节. 六,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可以一个人诵读,也可以和其他同伴一起合作诵读.可以边诵读边加上动作. 2.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合作诵读自己编的诗. 七,作业 板书设计: 黄叶 12、听听,秋的声音 蟋蟀 匆匆来去 大雁 田野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29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难点: 习作练习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图片、录像引入。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 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 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 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 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设计意图:教师的任务不是硬性要学生怎么写,而是引导、启发,让学生在选材、构思的过程中产生不 同的感受,自由抒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 本部分设计了学生亲临大自然感受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秋天,放录像回味秋天,描绘秋天。目的是让 学生身临其境,从特定的环境中感知,丰富积累,为下一步“说” 好秋天埋下伏笔。]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 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生:他说秋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 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 呀!(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 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景、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 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30 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中 态。本部分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上理念通过学生自由的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与生拓展思路、善于表 达,为下一步“写” 女秋天奠定基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写秋天 教学过程 一、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 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设计意图: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 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此部分的设计中,鼓励学生畅 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最终写出优秀的文章。] 二、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 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 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 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步的设计目的是 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 学生读词语 2、 说发现 3、 找找表示颜色的词语 二、 读读背背 1、 指名读 2、 齐读 3、 说意思 4、 找特点 5、 练读 三、 我会填 1、 学生填写 2、 校对 3、 读读记记 四、 趣味语文31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总目标: 1、 学生字、新词 2、 读懂课文内容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14、蜜蜂 学习目标 ①认识“试、验、证”等 10 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 14 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 等 20 年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测试蜜蜂有辨别方向能力的实验的过程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 ②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 秘吗? ②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③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32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①学习生字。 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 ②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感情朗读,学习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①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②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③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 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 说说理由。 三、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 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 问?33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 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 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四、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②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 五、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14、蜜蜂 捉自家蜜蜂――做上记号――放进纸袋――走两里多路――女儿记时等候15. 玩出了名堂 学习目标 ①认识“阅、固、调”等 6 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 12 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 等 17 年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③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 课前准备 ①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 ②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整体感知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①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 吗? ②学生交流。 ③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 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 ④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⑤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 a.什么是“名堂”? b.谁玩出了名堂? c.他玩的是什么? d.怎么玩的? e.他玩出什么名堂?34 初读感知 ①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a.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b.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②学生自主读书。 ③检查自学。 a.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 b.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 c.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精读课文,领悟玩法 ①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 ③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的,他心里会怎样想? ④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 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 ⑤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 课堂练习,当堂展评 ①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③当堂展评。 课后活动 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①听写生字词。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 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 ①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 ②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 b.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 ③交流讨论。 抓住以下要点: a.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 b.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 c.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 ④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心里会怎样想? ⑤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 a.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 b.感情朗读,评点交流。 ⑥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 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 欣赏玩出的名堂35 ①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②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 b.指名学生多人朗读。 ③交流讨论:a.“小人国”指的是什么?b.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 ④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 ⑤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 交流玩中收获 ①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 玩中的收获好吗? ②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 练习生字 ①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随、调、简、拜、访、具。 ②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 ③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拓展活动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 语文园地四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观察中的发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我们学习的本组课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鲜花的开 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飞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 发现。 这段时间,你都作了哪些观察?有哪些新的发现?把你观察中的发现告诉同学,并注意听听其他同学 的发现。如果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讨。 2.小组交流 前后两方的同学组成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的发现,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探讨自然的奥 秘。交流时可以互相问答,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a.我观察了夜晚的天空,认识了北斗七星?? b.我发现鱼睡觉时是睁着眼睛的?? c.我发现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叶子闭拢了?? ?? 3.全班交流 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 4.小结延伸 同学们的发现真神奇,真美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豚阅读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