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文章收录在沪教版教材里的文章,最好是初中和小学的

鲁迅文章彻底退出教材?
原标题:文章彻底退出教材?
网传“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昨日,这样一则耸动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并搅动着公众的视神经。“孔乙己”的酸腐、藤野先生”的刚正、百草园的童趣……通过中小学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这些经典作品深入人心。听闻全被删掉,数万网友表示不解。调查1.删除一篇课文《风筝》2.变为“删除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3.传为“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4.核实: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六篇鲁迅作品昨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实,相关负责人对此否认,并称这样的消息是扭曲事实,本次只是在七年级语文的上册去掉了一篇《风筝》。该负责人还强调,目前的初中课本里,鲁迅是近现代作家中选用作品数量最多的,有六到七篇。以鲁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今后修订,也不太可能全部舍弃其作品。传言删除鲁迅个别文章 传成最后一篇这则消息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昨日上午,《河南商报》先报道了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一事,但其主标题是《送走鲁迅,迎来史铁生》,肩题中提及“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大调整,30篇课文换了9篇”。文中提到修订后的课本中,9篇文章被更换,包括鲁迅的《风筝》及郭沫若、周国平等人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史铁生、等。专家分析称,鲁迅的很多文章比较深刻,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但某门户网站转载中,标题变成了“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专家称过于深刻”,在文中某一部分,该网站编辑在记者语句后面增加了括号“某某编者注:在此之前,《风筝》是鲁迅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教材所保留的最后一篇文章”。扩散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正是所加备注,让这条新闻在随后的传播中“变了味儿”。在新浪微博中,一个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蓝V微博,将标题变成“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微博中还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最后一篇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但点进链接,文章仍为《河南商报》相关报道。到下午3时,转发量已经超过1万次。由于该微博本身的影响力,北青报记者发现,众多官方微博及普通网友都在跟进、转发。该条信息迅速登上多家网站首页或其新闻推送的头条新闻里。不完全统计,数万网友参与到讨论中。但多半网友对此表示不解。网友小鱼认为,“读点鲁迅是好的,也不见得都深刻,我以前学过的课文,现在能记得住的还真都是鲁迅的,像什么百草园三味书屋、故乡、社戏。”核实初中教材鲁迅作品有六篇之多“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扭曲事实。”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实情况时,相关负责人吴先生已经关注到网上所传的信息,他“很气愤”,因为鲁迅文章在语文课本中“分量不轻”。吴先生介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出版社今年对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进行一定的“微调”,替换了部分文章。本次确实删除了鲁迅的《风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流沙河的《理想》等几篇文章。但就此说“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除了小学大家耳熟能详的节选《少年闰土》,初中其他五册课本中,也均有鲁迅的作品,每个学期都有一到两篇,比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篇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微博昨天表示: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原因为何删除《风筝》中小学语文教材调整篇目的依据是什么,为何《风筝》本次被“请出”七年级上册?吴先生解释称,据不少一线老师反映,《风筝》等课文教学有难度,刚上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也费劲,所以这次便进行了调整。朝阳区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学语文老师称,近几年的教学中,确实有部分孩子反映《风筝》等课文太深,理解不透。据悉,除了教育部门的要求,出版社自主的日常修订都是小幅度的,比如个别字句、段落,像篇幅增减等较大规模的,一般三到五年才会进行一次。出版社随时收集一线教师、学生的意见,吸取其中合理的建议,并体现到教材的修订当中。“今后会保留相当的篇幅跟分量,只是会以更适合老师教学、学生接受的方式出现。”吴先生认为,以鲁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今后修订,也不太可能全部舍弃其作品。吴先生也关注到部分人士对教材调整发表的没来头的猜测及评论,在他看来,实在有点莫名其妙,“也许是社会浮躁的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鲁迅作品是不会消失的。”链接目前人教社版初中课本中,选用的鲁迅文章名录(来源:人教社官网电子课本):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在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中,还有一篇与之相关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八年级下:《藤野先生》九年级上:《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九年级下:《孔乙己》文/本报记者 孙静 线索提供/应先生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如何看待关于「鲁迅文章退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的讨论?
怀念那个总是被人说姓鲁的周先生,怀念课桌上的早,闰土和猹,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的阿Q,怀念喝着酒吃着茴香豆的孔乙己,同情可怜的祥林嫂。人民日报刚才发微博,确实是谣言,初中语文每册都有鲁迅,但是看了大家的答案,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还是很有价值的,谢谢大家!
出版社已经辟谣了!对于新浪网首页“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删除鲁迅教材”为标题的失实报道,表示遗憾。目前为止,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自己写的长文,诸君慢看在这个举国上下深刻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宣传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打击造谣传谣行为的时刻,看到“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人教版语文教材”或者“彻底退出义务教育语文教材”这样浮夸的标题,我忍不住小小的辟一下谣,因为就算《风筝》退出教材,鲁迅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尚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八年级)、《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九年级)等篇目。而高中教材中,《拿来主义》《祝福》《阿Q正传》这样的名篇仍在。可见“彻底退出”一说纯属子虚乌有,“传谣者”当不当以寻衅滋事罪论处也可未知。可见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即使备受打压,与“红学”一样,“鲁迅学”依然是中国文学研究中最为热闹并且成就极深的学科之一。也是每个有志于文学研究的青年所难以回避的。 鲁迅这个词是个复杂的字眼,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影响力最大的作家,他的深刻与复杂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想象。就算是洋洋18卷,超过七百万字的鲁迅全集依然难以概括整个鲁迅。从早年的金铁救国到弃医从文进化论,再到晚年以怀疑的态度接受共产主义,鲁迅的思想纷繁复杂,远不是我这几个关键词所能概括。他的复杂以至于在他的文章中有太多不能圆通与的自相矛盾。同样的读他的文章,有人指责他不分青红皂白将中国文化贬斥的一文不值,可他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有人斥责他瞧不起中国人只是每每给予讽刺,可他却反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人说他是被殖民主义忽悠的“自我东方主义者”,可他也坚持无论中西古今只要好就一并“拿来”;人们总觉的只有以笔为枪横眉怒对才是鲁迅,可在书信里他机制风趣柔情似水;他一生都与专制压迫作斗争,几十年后却被人说成是文·革的始作俑者……这些都是鲁迅,如汪晖所说:“他精神结构充满了悖论:他否定了希望,但也否定了绝望;他相信历史的进步,又相信历史的循环;他献身民族的解放,又诅咒这样的灭亡;他无情的否定了旧制度,又无情的否定了旧生活的批判者——自我”(《反抗绝望》)。而比鲁迅本身更复杂的是我们怎样理解鲁迅。就像同样是对蜗壳一个人,不同的人认识完全不同,迷者爱之心切,黑者恨之入骨。难道打铁的不是一个唠嗑?事实上,我们在认识一个事物,并描述一个事物的时候总是会带上自己的看法,无论你自觉与否,哪怕是再“客观”的看法也必定会夹带私货。在阐释学对此早有解释:“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不是一个客体,而是自身和他者的统一,是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真实和历史理解的真实。”(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这也就是说,对象本身客观存在着,但是我们在认识和理解他的时候总要带着自己由经历学识等等的不同的认识。这也就解释了为啥面对同一个事物会全然不同。这世界上从不存在真正的“客观公正”,所谓“客观”无非就是将自己夹带的私活隐藏的更深些而已。当然我们如何认识复杂的鲁迅其实都不太重要,因为我们所说的都是无伤害的话语。一个科密可能因为黑子的一个帖子而感到愤怒,可事实上他也没有失去什么,如果不手贱点进湿乎乎,这些伤害根本就不会存在。但是一旦话语与权力相结合,就另当别论了。如果TG下文宣布蜗壳为受人尊敬的国际友人,那么喜欢列数据的朋友们,不让说话只是其次,更可怕的是“社会名人作为攻击对象,无中生有编造故事,恶意造谣抹黑中伤”那可是“蓄意制造传播谣言及低俗媚俗信息,恶意侵害他人名誉,严重扰乱网络秩序”的行为,万一要是您不小心嫖过,纵有千万水军也只能哀叹“沙克也干了”。话语权就是这么一个好东西,一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是完全可以靠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所引导的。可以说谁掌握的话语,谁就掌控国家。话语权包括很多层面,其中将整个国家的文化整合纳入到官方的意识形态中去,一个国家一种思想,一种话语无疑是掌控话语权的最高境界。宣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语文教育这样关乎下一代成长的方向这样的重要的事情也不会例外。对于鲁迅这样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人,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其做法自然是由官方选择如何解读,怎样解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对鲁迅的接触无疑仅仅来自于教科书。对教科书中篇目的选择与解读就成为了进行意识形态引导的重要方式。几十年来鲁迅在教科书里进进出出便可看到时代风向的变化。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了新中国第一套初、高中语文教材。1950年~1955年的教材共收录鲁迅作品16篇,,其中《一件小事》《故乡》《社戏》《我们不再受骗了》《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药》《祝福》《“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等成为以后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基本保留篇目,基本确定了这一时期中国语文教材收录的鲁迅作品的内容。诚如教材编辑诚如此套教材的《编辑大意》所说:“无论哪一门功课,都有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这个任务,在语文学科更显得重要、要通过语文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不能单靠几篇兑理的论文。一种思想内容或一个政治道理,可以用一篇说理的论文来表达,也可以用一篇小说,一首诗歌,一个历史故事,或者一个自然科学故事来表达。”篇目的选择以及教学大纲中对篇目的解读无疑是精心选择的。50年代正值毛兔蜜月,语文教材也呈“亲苏、学苏、泛苏”倾向。除了选入大量歌颂苏联的作品外,还精心选入了《鸭的喜剧》与《我们不再受骗了》(此文可证明鲁迅也是可以被忽悠的,有兴趣的JR可以结合相关史料阅读),经过一番精心阐释,鲁迅俨然成为宣扬中苏友好,歌颂苏联伟大成就,对苏联socialism事业无限热爱的宣传者。同样对鲁迅其他作品的解读也将值得玩味,比如:以及:原文中鲁迅那对不幸民族深刻的同情与绝望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伟大的革命乐观主义。虽然解释是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的,但是很难想象鲁迅会成为新中国的预言家,个中用意,一目了然。进入1956年,教育部推出新版教材。该教材中,共选入鲁迅作品14篇,和1950年版教材相比,增加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风波》《聪明人傻子和奴才》。当然此时的语文教育依然是语文教育,不是政治宣传,于是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样充满童趣的篇目的入选。当然,宣传依然无处不在。不过此时政权已经稳固,对鲁迅作品的解释也做了更多的生发。比如1950年版教材对《故乡》意义的阐释仅限于作者与“闰土”隔膜的悲哀,由这种悲哀引发他自己所属阶级的悲哀,这种悲哀也就是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和反抗。在这里,鲁迅还只是一个启蒙者,是一个试图变革现实的知识分子。而1956年版教材则这样说:“闰土在沉重生活的压迫下,变得形容枯搞,精神麻木,但他仍然是善良、淳朴和坚定的。他十分珍重友谊……坚忍地承受着沉重生活重担,虽然脸上刻满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木刻一般。”“他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认识了造成他生活痛苦的原因。他沉默寡言,用‘摇头’表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可以预料,像闰土这样的农民,内心里蕴藏着的愤恨和反抗的火焰,终有一天会爆发的”此时闰土形象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从一个哀叹者到反抗者,其中差别,诸君可自行揣摩。时光进入60年代,随着“反·右”与“大·跃进”的开始,语文教材开始成为阶级·斗争的工具,从1958年“急就”的几乎成为领导人讲话、报刊杂志社论、通讯集锦的准政治教育读物的初、高中语文课本,到1963年教育部依据“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的“工具论”而全面修订的语文教材,版本屡次变更,课文内容大增大删,鲁迅作品的收录和解读的指导思想却基本没有变化,就是为愈演愈烈的阶级斗争服务。比如年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次收录鲁迅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编选意图在课后练习里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要学生学习“鲁迅先生的立场和精神”、“痛打”、“消灭”、“落水狗”——“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对鲁迅形象的解读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在阐述鲁迅生平时,对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仅以“用创作进行革命斗争和推动新文学运动”一句话而轻轻带过,而大肆突出其“斗争”经历。这种把鲁迅简单塑造为“党领导下”的“斗士”的解说模式,对语文教材的影响深远,不仅在“文·革”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就是在新时期开始后,甚至在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后,高中教材基本还是这样解读鲁迅作品。这对普通民众心中鲁迅形象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之后就是伟大的文化·大革命,这个时期鲁迅纯粹成为最高指示的阐释者和斗争的打狗棍,比如早年张春桥跟鲁迅意见不合,而鲁迅曾撰文批判之,于是此时文章被翻出来作为斗争之物。更不必说其他被各种解读的作品。随着改革春风吹过,286金口玉言:不再提文学为政治服务。语文教育逐渐回到正常轨道,从八十年代到今天,鲁迅在教材中的变化呈现这样一种趋势,经典的小说与散文基本保留,但是杂文被逐渐删除,唯一保留的几篇如《记念刘和珍君》《拿来主义》等都是批判意义不强的。这样看来,编者的意图就一目了然了:企图用小说和散文塑造一个文学性的鲁迅,并用这样一个鲁迅形象去替代被“杂文化”了的鲁迅,换句话可以说,这个时段杂文鲁迅的慢慢淡出,而文学鲁迅的渐趋凸显。不过你不能把删去的理由全然归结于不允许批判和不喜欢批判,或是与主流不符。这个时代任何问题都异常复杂,远远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鲁迅文章对于绝大部分高中老师来说也是过于艰涩,与其教不明白也学不明白还不如换成些简单易懂的文章。可唯一让我疑惑的是,《风筝》一文曾11次入选民国各种版本的教科书,为鲁迅作品入选教材的第二位,难道生在21世纪的孩子们领悟能力竟然不如民不聊生的民国的孩子,却是怪哉。所以对鲁迅作品离开中学教材感到过分激动,同样也不是因为鲁迅本身。一件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起因经过与结果都与自己本身无关,若鲁迅有知,不知当如何作文自嘲了。可无论他人怎么看待,鲁迅就在那里,总有人去研究、去揣摩、去传承。
好事儿,海明威这样的左翼分子(伪)斗士也不是米国的中学“语文”课的内容,在没有形成明确的三观前,还是莎士比亚和狄更斯这样无关左右更普世更歌颂真善美的作家的作品更适合启蒙。话说回来,我觉得三国和毛选更应该滚出中小学语文教学。空下来的位置,就增加上老舍阿城汪曾祺,还有莎翁,最好还有托尔金和普希金。
感谢邀请。我赞成鲁迅文章退出中学语文教材,但不是出于意识形态原因。我还能想起初中时学习鲁迅小说/散文时的痛苦。那时我正在学习语法,而鲁迅的遣词造句,依现代语法来看当属病句(「那简直是一定的」)。何况其半文半白的文笔,对于十二三岁的初中生也未免过于深奥了。那时阅读鲁迅的文章,总是读得磕磕巴巴,「流畅」都达不到,更别提理解。我不赞成那么早接触鲁迅的文章,还在于会对其有误读。年少时大多数人只能感受到鲁迅文章中戾气和攻击性,再加上老师总要我们总结中心思想,而且总结内容大都是「阶级对立」那一套,鲁迅给我留下的印象就是「尖酸刻薄的老刺头」。成年时再读鲁迅,感受已经不同。比如「故乡」,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变化,现在已不再觉「封建社会的吃人属性」,而是「人世沧桑,现世艰难」。以前一同学,在学校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后来在社会上历练数遭,再见时已精神低落,「连眼中的光芒都熄灭了」。如楼上所说,若无经历,的确无法理解鲁迅文中深意。我23岁时读鲁迅,感受已与13岁时不同。待到33岁,可能又是另一番感受吧。第三个原因,在于各人文学价值的判断。以前老师总夸鲁迅写的好,那时无法认同,在于无法「读懂」;即使「读懂」,可能还是有人无法认同。文学价值是否有「金线」,这条「金线」是客观标准还是由「各人主观判断」,我也无法下结论。就像有的人喜欢「小时代」,有的人喜欢「我的名字叫红」,有的人喜欢「龙族」,有的人喜欢「指环王」。各花入各眼,喜爱鲁迅的人自会喜爱,倒不需课本强制推荐。(我十二三岁时最爱看的是各种漫画。在我的年龄而言,这是最适合的读物--那时大家对「灌篮高手」的理解,要深于鲁迅的文章吧?)综上。鲁迅只是退出中学课本,并没有被禁。我高中时在语文推荐读本上看到「百年孤独」和「尤利西斯」的选段,觉得这两本书甚为有趣。我想如果有谁能够发自肺腑的对鲁迅感兴趣,并主动了解他,这比「课本上的鲁迅」会更有意义。P个S:已经辟谣了?我观点不变,鲁迅退出中学课本不是坏事儿。
-因为没有配套的历史教育,中学生理解不了那个时代,没有时代的背景在场,当然也就无法读懂课文。鲁迅退出是早晚的事。正能量太少,哪个时代也不会待见。北大的钱理群教授一辈子研究鲁迅,讲鲁迅,现在也退休了,不让在外讲了。选什么进课本也是一种权力的体现,再深一点,就是触动了某些人的痛处,不利于当局的统治,君不见民国时鲁迅被当局追着跑么?其实以前选入课本的鲁迅的文章,大多也是些无关痛痒的文章,把他们编在一起,大概还真是一本小<准风月谈>呢,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这些小散文,真的是很对许多人的胃口。其实建国以后对鲁迅作品的阐释一直就是不全面,割裂的,断章取义的。往往只看到他战士的一面,而忽略了他温情的一面,看到的多是他横眉冷对的一面,而自觉不自觉忘记了还有矛盾的一面。可以这么说,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都是矛盾的,或曾经是矛盾的,充满巨大张力的,甚至是分裂的。鲁迅"呐喊"之后又"彷徨",就是例子。胡适新诗革命之后钻入故纸堆,就是明证。若想进一步了解鲁迅,两本书不可缺:<野草>和<两地书>。感受一下吧,还小孩子以真童年,远离鲁迅,远离"无尽的虚空"。ps:记得曾经说到张爱玲,一个女生说,谁稀罕读她的书,三观不正!我觉得这个用在鲁迅的文章上对她而言也是成立的吧。学生不爱读,平民也应该没多少人喜欢读鲁迅吧。
评论有人提醒我标注转载出处,我查了一下,确实找不到原作者了,如果有知道的烦请告知我一下谢谢。以下是原回答转一篇网上的文章。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 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 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 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 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pol.ice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市管理者。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 “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 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 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 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 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向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 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 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 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 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M Y”、“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 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世间所有的文化与思想不都是政治的斗争吗?
中学时代叛逆,语文书最烦鲁迅,那时候喜欢林语堂长大以后回忆,先生真乃神人也,对中国人中国社会的洞察太深刻了,描写太真实了
我觉得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先生的文章推出语文教材的人,都无法否认,先生的文章,是很值得读的。反对的人也只是表示也许对于中学时代的人们来说先生的文章过于阴暗或晦涩。但我觉得没有人会反对,先生的文章,这辈子都是要好好读一读的。我不知道大家是如何了解到先生的文章的,但至少,让我最初知道这么个人,让我接触到他的文章,让我在离开中学时代后依然要念着看完先生的书的,是我的语文课本。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也许知乎上的知友们是个例外,但大多数,或者说在我接触的大多数,更多的人们只会去用大量的碎片时间去阅读手机上能够轻易得到的网络小说,言情文学,客户端上的新闻,心灵鸡汤或微博上朋友圈里简短的不顾真假的愤世嫉俗感人肺腑的段子。哪怕是一个个认真工作耐得住寂寞肯静下心来保留着深度阅读习惯的人,也大多数都只是在看着和自己工作专业层面相关的能够拔高自己的读物,又有多少人能够选择不功利化的阅读这些看起来似乎毫无作用的纯文字,何况,哪怕是在你想阅读些散文小说的时候,先生的文字也并不是那种能够满足你闲适淡然的心态,让你顺利一遍通读下去的。也许大家都是对的,让先生的文字离开语文课本,对于中学生的价值观,对于我们的语文教育都好。只是也许,在很多年后,当这些离开了鲁迅的一代成长起来后,就真的没有那么多人,读过,甚至知道先生了。我会很可惜。
我最讨厌民国时期的伪文言文,可是现在特别喜欢鲁迅的文章,为什么呢?因为阿Q正传被赋予了时代意义。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的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