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家乡变化大的句子的变化写崇兴的

在潍坊乡间访古探幽
&&&&2012年国庆长假,相约不再为连年持续火爆的长假旅游添堵。潍坊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就连城市周边的乡野村间,都星罗棋布地散落着不少富含各个时期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遗迹。于是,与几位同好,骑山地自行车出行寻觅,既能够探访诸多悠远的蛛丝马迹,又能够起到健身锻炼的作用,岂不一举两得?此后整整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骑车寻访了城市周边的数十处城池遗迹、庙宇、坛台、陵墓、民居残存,观景与采风相结合,得到不少记载中读不到的资料,收获良多,并曾陆续发布相关博文。不幸的是,同行者张玉吉在2014年夏天因病去世。今将这些碎片化的收获稍作整理补充,并以《在潍坊乡间访古探幽》为题,刊发于《潍坊晚报》日的《人文潍坊》版块,与同好们共享,也算是我个人对张玉吉的怀念吧。
寒浞冢与寒亭地名及寒亭于氏
&2013年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在漫长阴冷的蛇年春天里,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迎来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按图索骥,冲下潍安路的济青高速公路天桥马上右转,在村村通公路上七拐八弯后,寒亭区寒亭街道东冢子后村就到了。在热心村民的指点下拐向村南,我们马上就看到了一座高约一两米的土丘。那就是我们要探访的、传说中的寒浞冢。
史前古国寒国与寒亭有渊源&&&&这处寒浞冢与它的主人寒浞一样,都属于史前(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以前)传说。寒浞在传说中名气很大,却不是什么好名声。他的名声在于他是与我国有记载的历史传说中最早的谋朝篡位活动有直接关联的人物。
夏代(约公元前2070年至前1600年)是我国历史传说中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即让位于有贤德的人)和平交接的王位。禹的儿子启则打破禅让惯例,子承父位继承王权,开了我国最高权力世袭制的先河。
启的儿子太康同样也世袭了夏的最高权力。但那时最高权力世袭制是个新生事物,太康即位后失德,难以服众。他的射官后羿乘机篡夺了王位。这是我国历史传说中首次成功的谋朝篡位行动。
后羿谋朝篡位成功后,不务政事,四出游猎,将政务交给自己的家臣寒浞处理。让后羿始料未及的是,寒浞暗地里以他为榜样,积极发扬他的谋朝篡位首创精神,培植自己的势力,蓄势待发。机会终于让寒浞把握住了。有一天,后羿外出游猎归来时,寒浞乘机杀死后羿。他不但又一次成功地谋朝篡位,而且连后羿那天仙般的媳妇嫦娥也据为己有了。后来嫦娥还为寒浞生下了两个儿子,一个名浇、另一个名豷。
传说中的一个说法,曾为黄帝驾驭马车的寒哀是寒浞所在寒族的始祖。为了巩固权力,寒浞在自己的祖居地建立了政权,并改国号为寒,统治中心就是现在的潍坊市寒亭区城区一带。寒亭,即寒国。到了新代(公元9至23年),同样谋朝篡位成功的皇帝王莽,把一些古国改称“亭”,古寒国也是在那时改称寒亭,这便是现在潍坊寒亭名称的由来。
但寒浞的王位也没能保住。太康的侄孙少康后来复国成功,国号仍恢复为夏。寒浞和他的两个儿子都被杀。历史传说中的一个说法,寒浞谋朝篡位后,在位时间大约在二十年左右(一说在四十年左右)。
传说中的寒浞冢位于东冢子后村南,坟前立有《夏寒浞冢》墓碑。寒浞冢的顶部有些疑似盗墓后留下的痕迹。寒浞冢附近的东冢子后村、西冢子后村都是因为寒浞冢而得名的。
元代征西将军于海墓碑立在寒浞冢前不远处&&&
寒浞冢前不远处还立有另一块石碑,上书“元敕封征西将军始祖讳海于公之墓”字样。这里系于海墓原址。于海,元代泰定年间(年)镇守潍州(今潍坊),后人在潍州定居。现在东、西冢子后村都由有于海的后裔居住。
在东冢子后村的东西主街上偶遇一对精神矍铄的老农夫妇。老翁骑着一辆轻便三轮车,老伴坐在后车厢里,她的脚下放着一些刚买到的蔬菜。经过攀谈得知,这对老夫妇家住附近西冢子后村,刚刚赶完集。老翁名叫于存贞,已经90岁,老伴小他两岁。于存贞老人很健谈。他介绍说,西冢子后村原名蒲洼,因为村里原来有一处生满芦苇的湾塘而得名。后来因为先祖于公(即元征西将军于海)的后人在村里聚居而改称于家庄,最后才改为西冢子后村。通过攀谈,我们还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
说来话长。就在我们这次成行前不久,一位居住在黑龙江省兰西县康荣乡、64岁的退休老人于占文向《潍坊晚报》求助。他祖籍山东潍县(今潍坊)。大约在1895年至1910年间,由于天灾,他曾祖一代逃荒到了东北,在黑龙江兰西县定居下来,到现在已经生活了五代人,他的口音也已经是一口地道的东北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寻找祖籍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他介绍说,他们祖上闯关东的时候,除了带着一些必需的生活用品外,随身携带的还有一本《族谱》。按照这本《族谱》的记载,他们的祖籍是山东莱州府潍县从道乡中兴社二甲于家。为此,晚报记者李中伟以《分离百年,闯关东后人寻根》为题进行了报道,试图帮助这位老人实现这个愿望。
东北老乡于占文成功追祖寻根&&&
看到这篇报道后,作为地域文化和地名沿革考证爱好者,我也开始了积极查证。按照几部潍县古旧地方志的记载,明清时期(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潍县农村的第一级行政机构都是乡,乡下设社,社下设村。而且,全县农村就划分为五个乡,自明代到清末,五个乡的格局没有任何变化。但潍县所辖五个乡中并没有从道乡,与之发音相近的是崇道乡。乡辖社中也无中兴社的记载,与之发音相近的是崇道乡所辖的崇兴社。于是我便断定这不是巧合,而是于占文老人所持《族谱》的记载笔误了,将崇道乡崇兴社误记为从道乡中兴社。
明清时期,潍县农村辖区的划分情况只记载到了社这一级,社辖村情况则未见记载。直到1929年,潍县全境划分为11个区(后改为10个区),区下设乡,崇兴社改称崇兴乡,属于潍县第六区。这时才有了乡辖村的记载,但在潍县第六区崇兴乡中并没有找到二甲于家村的记录。我便只能按照相近原则,大致推定“潍县从道乡中兴社二甲于家”,应该位于今潍坊市寒亭区朱里街道河东于家村、河西于家村一带。
&&&为了尽快帮助于占文老人实现愿望,我与李中伟、寒亭区史志办主任孙建松、寒亭区朱里街道文化站站长王正纲等人,曾经一起专程到河东于家村走访核实。村支部书记于世龙介绍说,该村共有三百多户,80%以上的农户都姓于。早年也曾有一些人下关东。我们还了解到,村里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于氏家庙一处。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于氏滋、旻、麻、纪兄弟四人,由文登县大水坡赤山寨迁入潍县,于纪定居今河东于家村,时称下密河东庄。该处于氏家庙就是由于纪的后裔所立。但该支于氏也不知道二甲于家指的是现在的哪一个村。
我们这次探访寒浞冢的意外收获就是在攀谈中,于存贞老人十分肯定地说,二甲于家现在叫小桥村。而且,与他所在的西冢子后村于氏同宗的一支就有住在小桥村的。这个收获让我感到欣喜。经查阅,小桥村现在也属于寒亭区朱里街道,就位于我们探访过的河东于家村附近的正南方500米左右。更为欣喜的是,不久前,西冢子后村村民于文方特意告知,黑龙江兰西县于占文老人的儿子经过与他联系和求证,已经确认他们也属于于海的后人,与河东于家村有家庙的那支于氏并不属于相同的宗支。这样,于占文老人追祖寻根的愿望便终于得到实现了。
寻觅平寿乐都故城的蛛丝马迹
平寿和乐都,是潍坊本地历史上设立的两个县。汉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设立的北海郡是历史上最早的整建制设置在今潍坊市境内的郡,辖26县,包括平寿和乐都这两个县。潍城区望留街道平寿村一带,一说就曾是平寿县城址所在。乐都县城址则位于坊子区九龙街道罗都屯村一带。我们的访古探幽、健身锻炼骑行活动,这两地自然都是探访目的地。
在平寿村搜寻到故城的传说&&&
初冬时节的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我们沿潍城区浮烟山绕山公路和村村通公路骑行至浮烟山西南麓,便来到了平寿村。现在的平寿村,看上去与附近的其他村落并没有什么不同之处。
可能是蓝蓝的天空、暖暖的太阳让我们成为幸运的人。时近中午,我们沿村村通公路自东面刚进平寿村,就遇到了一位吴姓老者。他一副多子多福的和善面相,自述已经74岁。
吴老对平寿的历史及传说有一定的了解,且很健谈。他告诉我们,附近都传说平寿村就是早先平寿县城的所在地,也都传说平寿县汉立隋废。因为太久远了,所以早已无迹可寻了。他小时候曾经见过一口古井,井中有一块石碑,上面刻有汉代名宦、名士蔡邕的名字。但这口古井连同这块石碑早已埋入地下,就在村里西北角一处房屋内。而具体是哪一处房屋,现在就连村里人也都说不清楚了。直到现在,大伙儿在村后种地,有时候还能挖出一些不知是什么年代的砖头瓦片之类的古物。
蔡邕(132—192年),东汉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权臣董卓当政时,官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他通经史,善辞赋,书法精于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他认为当时的《六经》由于俗儒穿凿附会,误谬很多。为了不贻误后学,他奏请朝廷订正这些经文。汉熹平四年(175年)获允后,他书丹于石碑,命工匠完成镌刻后,立于太学门外,共有46块石碑,称《鸿都石经》,也称《熹平石经》。据说每天专程乘车观看及摹写《石经》人络绎不绝,有时候能有1000多辆各类坐车停在附近。
吴老介绍说,现在的平寿村里,吴姓村民占多数。该支吴氏明代从村子西边的吴家胡同迁来。吴家胡同大致在现在的潍城区乐埠山经济区五工地一带,早已无迹可寻。他们自己目前也仅仅知道吴家胡同这个名称而已。而按照古旧方志中的记载,该支吴氏由南直隶桐城县(今属安徽省)迁来潍县东明寺(今潍城区于河街道考家村附近)东面落脚,后来又迁到平寿村居住。平寿村曾因此而称吴家平寿庄。我们在平寿村只发现了民国时期的几栋老房子。
平寿故城城址众说纷纭&&&
历史上的平寿县,最早见诸记载于汉中元二年
(公元前148年)。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撤销平寿县。在这期间有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设立平寿县的记载。但汉至北魏时期是否撤销过平寿县,却又未见记载。隋代义宁三年(原记载如此,似应为唐代武德二年即619年)恢复平寿县建制,四年后再次撤销平寿县。此后,平寿县成为历史名词。
平寿故城的城址在什么地方,主要有不同的几种说法。
目前的考古成果支持平寿城址就在今平寿村村后的说法。1973年,平寿村以东不远的麓台村一带出土了铭文为“武城戈”、“武城徒戈”、“京”等三件铜戈。武城在今鲁南,战国以前属于鲁国重要城邑,战国时期(公元前475至前221年)属齐国。这三件铜戈应该在齐国武城制造,而在平寿一带使用。在平寿村附近出土的铭文兵器还有“齐城右造车戟”、“齐城左造车戟”、“无盐戈”、“太宰戈”、“鱼相戈”等。迄今所见由平寿所铸造和后来在平寿村附近出土的战国有铭文青铜兵器共八件。因而这些考古成果也支持今平寿村一带在战国时期就是平寿城邑所在地的说法。有人甚至推断潍坊一带史前的三寿国、王寿等地名实际上都是平寿的讹载。根据就是:史前传说的系统整理始于战国时期。而战国时期文字中的的“平”字往往从“土”,很容易误记为“王”或“三”,因而王寿或三寿,实际上与平寿是一回事。
民国时期,潍县主要认同北魏皇兴三年(469年)至北齐天保七年(556年)期间的平寿县以及隋唐之交的平寿县城址在今平寿村一带,北魏以前的平寿县城址则在潍县城(今属潍城区城关街道辖区)附近的说法。主要根据是:1931年秋,山东古迹研究会派员来潍县调查古迹,在潍县西关(今属潍城区西关街道辖区)西北(今潍城区东风西街自怡园一带)发现汉代板筑痕迹,并发现自汉代到隋代的瓦瓷碎片。据此可以认为北魏以前的平寿城址就在后来的潍县西关一带。
改革开放后潍城区编纂出版的地方志书则提出了一个新的说法:隋唐之交的平寿县城址就在潍城(即原潍县城),但未发现该志书列出支持这个说法的依据。
罗都屯与乐都县故城&&&
2013年文展会期间,在坊子展区看到了汉代乐都县城遗址的照片和简介。于是,我们的访古探幽健身锻炼骑车行活动,寻找乐都故城就成了内容之一。
查询相关资料得知,汉代乐都故城遗址位于坊子区九龙街道罗都屯村附近。文展会照片显示,乐都故城遗址立有一块黑地石碑为证。但我们来到罗都屯村了解时,村民们有的说不知道那块黑地石碑在何处。有的说,前不久村子西北的一块石碑让一辆搞运输的大货车碰断了,原来在什么地方,不好找了。因为乐都故城遗址据说就在罗都屯村的西北方向。那块碰断的石碑可能就是乐都故城遗址碑。标志没有了,我等不懂考古、不能识别文化层的人便只好放弃了寻找。
乐都县的存在历史不长。汉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时,乐都县属北海郡。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乐都县改称拔垄县。东汉时撤销乐都县建制。
1981年,潍县、昌乐县文物普查协作组实地调查了乐都故城遗址。他们的结论是:乐都故城遗址,位于罗都屯村西北,东距潍河4公里,西距北眉村1公里,北临309国道,遗址位于一处高约5米、俗称为“摩天岭”的土埠的西南面,一条季节性水沟由此向南穿过中心,当地称为“上天河”。遗址中心区南北长700米,东西宽700米,面积约4.9万平方米。1978年农村整平地面时,遗址中心受到严重破坏,砖瓦、基石、陶器碎片大部分暴露在地表。
考古人员采集到的标本计有:方砖2块,残面饰三角形,几何压印纹;脊瓦1件,泥质灰陶,外饰细绳纹,宫部素面;瓦当6片;二式圆瓦当3件,泥质灰陶模制,面饰“千秋万岁”树纹、卷云纹,当面中心圆内有半圆形球形突起;陶盘1件,泥质褐陶,轮制敞口、方唇、平底;陶瓮口沿1块;豆盘1件,泥质灰陶浅盘;鼎足,夹砂褐陶模制,马蹄形。他们的结论是:马蹄形鼎足和豆盘为战国晚期遗物;砖、瓦当、盘、瓮口沿等均属汉代遗物。
我们还走访了罗都屯一位古董收集贩卖人员。他告诉我们,村民们传说罗都屯也是唐代连水县城所在地。但这个说法未见诸记载。
潍北县机关先驻大庙后入大院
根据相关记载,1945年9月,潍县城区以东,以烟潍公路为界分置为潍北、潍南两个县。1953年7月,潍北县撤销,其辖区并入潍县。潍北县存续期间,领导机关先驻杨孟村(今属寒亭区开元街道辖区)、后迁往寒亭于家大院。曾经的潍北县领导机关两处驻地都让我们探访到了。
潍北县驻地之一在孙家杨孟村天齐庙&&&
在寒亭城区北面偏西的一条南北走向农村公路的路边,我们看到了一块书有“杨孟”的招牌。那位挂有“杨孟”招牌店铺的业主告诉我们,潍北县领导机关迁到寒亭以前,就驻在附近孙家杨孟村的大庙内。在他的热情指点下,我们离开这条农村公路,向西一拐,骑车驰入一条东西向村村通公路。西行五六分钟的样子,就找到了在当地俗称为大庙的潍北县领导机关旧址。
大庙位于孙家杨孟村的主街上。大庙附近,一位看上去五六十岁的农妇也很热情。她滔滔不绝地介绍说,大庙的真名叫天齐庙。这座天齐庙在潍县的北乡和东乡都很有名气。早先,周围十里八村的人都来天齐庙进香上供。潍北县领导机关从天齐庙迁走后,这里曾做过村里的学校和大队部,现在已经荒废,旧址目前有保存基本完整的一进院落、一排平房。山门也基本保持原貌。
据记载,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712至756年在位)封泰山山神为天齐王。此后国内各地供奉泰山山神的庙宇一般都叫天齐庙。
寒亭于家大院溯源和现状&&&
于家大院位于今寒亭区民主街寒亭二村段路北。潍北县领导机关旧址坐落在于家大院西院的一个院落,挂有标志牌。我们见到这处潍北县旧址时,那里已经是潍坊市统一战线教育基地。
于家大院建于明、清时期。鼎盛时,曾经占地30多亩,东西延伸三条胡同,胡同南北进深500多米,周围还有护院炮楼、大场院、习武房等,是当地有名的大宅院。现存并已经对外开放的于家大院分为东院、西院两部分,建筑风格具有明清潍县农村富裕之家的民居特色。据记载,于氏始祖滋、旻、麻、纪兄弟四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由文登县大水坡赤山寨迁入潍县,随后支脉繁衍。于家大院属于三始祖于麻一支后裔的家居宅院。
到了清代的咸丰同治年间,于家大院一支成为寒亭一带颇有影响的名门望族。得益于洋务运动,于氏族中不少人纷纷出国留学。其中的有志者回国后兴办实业,同时兼并土地。鼎盛时于家拥有土地上千亩以及吴官庄、赵疃、十里堡等多处佃户村,还在潍县城区(今潍坊市潍城区、奎文区的老城部分)一带开有“利盛福”、“利元茂”银号,“利泰昌”中药铺,参与创办现代企业大华染织工厂;在上海开有“利盛福”商行;在哈尔滨创办阜济林务公司等工商业实体。
于家大院东院为张雪岩、椰林纪念馆&&&
于家大院东院仅有一进独门院落,现已经辟为寒亭籍历史人物张雪岩、椰林的纪念馆,以相关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展板为纪念馆的布展形式。
张雪岩(年),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大常疃村人,我国宗教界著名活动家,九三学社创始人之一。
  张雪岩5岁丧母,8岁赖其亲友资助入本村小学堂。1916年赴欧洲战场做华工,工作之余刻苦学习英语,曾一度担任过翻译。1919年归国后被文华中学聘为英文教员。1927年在上海广学会任助理编辑。1930年9月,入南京金陵神学院,期间撰写过不少文章,曾获李提摩太文学奖。毕业后重返上海广学会。
  1934年8月,张雪岩与孙恩三一起在济南创办了隶属华北基督教农村事业促进会的《田家半月报》,先后担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务。
  1937年8月,张雪岩出国,先后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就读,毕业时获康奈尔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1940年9月,他归国出任齐鲁大学教授、社史系主任等职。1944年底,他同许德珩、潘菽等在重庆发起并组织了民主与科学座谈会。日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后又成立了九三学社筹备会。日,九三学社在重庆正式成立,他被推为理事。12日又被推为常务理事。
  1949年夏,他受中共中央邀请,回到北平共商国事。9月21日以正式代表身份出席了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并被推为《共同纲领草案》整理委员会委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日因脑溢血在北京逝世。
耶林(年),本名张星芝,又名张眺,字梦仙,笔名耶林。潍坊市寒亭区寒亭街道寒亭二村人。二十一岁任寒亭小学校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为左翼作家联盟党团书记。上海一二八事变后,他参加抗日工作。1933年,他在闽、浙、赣边区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被选为苏区文化教育部长,同时兼任共产主义学校校长。1934年,他被打成反革命,在江西上饶地区被杀,1986年平反。
于家大院西院展示内容驳杂&&&
于家大院西院有一条南北向通道,通道的东西两面都有多处院落。有的是四合院,有的不是。西院辟有于氏名人展馆、明清起居和民俗陈列等布展内容。潍北县领导机关旧址坐落在西院的西南角。
于氏名人展馆仍以相关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展板为布展形式。目前入列名人展馆中的该支于氏人物按辈分前后有于学濂、于学经、于振浩、于乐川、于乐洵、于乐津、于乐莹、于均生、于宗汉、于少卿、于培真和于炳庆共12人。
于振浩,号占鳌,曾任直隶永平府经历、候补知县。后来他弃政从商,开拓与俄罗斯、印度孟买的贸易,以所赚外汇扩建了于家大院。同时,他积极兴办教育,开启民智。他属于该支于氏中兴的关键人物。&
于宗汉(年)曾留学日本,是中国早期同盟会会员,回国后投身辛亥革命,参加“北伐敢死队”任工兵营营长。这支北伐革命军从南京一直打到徐州,大败军阀张勋,攻克军事重镇徐州,给清王朝以重大打击。后弃政从商,在哈尔滨创办阜济林务公司。
明清起居和民俗陈列涉及的实物,品种芜杂,不规则分布在西院南北通道以东的各处房屋内或院落中。计有八仙桌、罗圈椅、各类条几桌几等传统家具,食盒、木桶、扁担、马灯、气灯等传统生活用具,二把手木轮车、古战车、马拉轿车、木轿子等传统运输工具,木质纺车、木质脱粒机、石碾、石磨等传统生产用具,石碑、石雕等传统工艺品。这些物品是否与当年的于家大院相关连,则不得而知。
潍坊市统一战线教育基地位于西院南北通道以西的潍北县领导机关旧址,以相关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展板为布展形式,展示了统一战线工作的发展历程。此外,内部还有部分“文革”文物的图片和实物展示。
那天,我们上午不到十一时赶到于家大院,慢慢看、细细品,下午三时才离开。这段时间大院里的探访参观者差不多就只有我们几个人。这里特有的安静、淡雅氛围让人流连。对于文史爱好者和喜欢怀旧的人来说,无论节假日还是平时,于家大院都是不错的去处。
老屋古树传递的历史文化记忆&&&
&&& 潍坊城市周边的村野乡间,体现村域特色的古旧民居、家族祭祀场所、古树等遗存实体数不胜数。我们利用节假日、双休日,在骑车访古探幽、健身锻炼活动中,寻访范围从坊子区九龙街道东北部、潍坊经济区与寒亭区结合部一直到寒亭区开元街道、固堤街道一带的一些村庄,都有不少发现。
“太山石敢当”刻石与“民国十一年”雕字青砖&&&
我们探访到的这些古旧民居,顶部原先都是青瓦,始建年代都不是很久,大致是清代或民国时期的建筑,结构大同小异:有的底部是三四十厘米不等的石砌房基,然后青砖到顶,砌石方法略带地域性差别;有的则直接青砖到顶。这类民居在坊子区九龙街道北眉一村、西李一村,潍坊经济区张氏街道南张氏村,寒亭区开元街道安固村都有零星分布。这些民居早已换了主人,或已闲置无人居住。有的因失修,都有房倒屋塌的部分,例如北眉一村的辛氏宅院和西李一村的梁氏宅院。但多数建筑主体结构保存完好,可能与砖、石结合的建筑用材使用寿命较长有关。
在坊子北眉一村辛氏宅院临街房屋的西南角房基处,嵌入一块四周镶有青砖的刻石,上刻“太山石敢当”五个字。根据记载,泰山的“泰”字,古字就是“太”字,有“非常大”的意思。“石敢当”则一般解释为“这块石头可当要冲”。房基处嵌入“太山石敢当”
刻石,来源于一种原始久远且流行广泛的灵石崇拜习俗。它形成于史前时期,与祭天、祭地、祭山川、祭祖以及避邪压殃的需要等等都有渊源关系。辛氏宅院这处临街房屋的西山正对屋外的大路,这块刻石的作用就是避邪压殃、震慑大路上的煞气。“石敢当”灵石本来就有这个作用,前面再加上“太山”,用意就是借泰山、大山的力量增强震慑的神威。狭义的太山指泰山,广义的太山则指天下所有的大山。大山可以压妖镇邪,在我国古代神话故事传说中屡见不鲜。这样看来,“太山石敢当”刻石的威力,简直就是天下无敌了。
经济区南张氏村西北部的几条街巷中,分布着不少民国时期的房屋、门楼。其中,一处民居的西山屋檐下,一前一后各砌入一块雕字青砖。前面青砖上雕有“壬戌年”三个字,后面青砖上则雕有“民国十一年”字样,应该是告诉人们,这处房屋建于1922年。用砖雕记载建房年代,这是我们在其它地方没有见过的。我们正在指点品评时,一位从旁边路过的五十多岁的农妇停下脚步,询问我们是否想买老房子。得知我们的来意后,热情地推荐道:“俺婆婆对这些老事知道得不少。”
偶遇清代状元曹鸿勋同宗老太太&&&
这处房屋北面不远处就是她们家的院落,也是一处老宅院。一位面相和善的老太太闻声打开院门,同样热情地请我们进家里歇歇脚。老太太称自己今年已经85岁,但看上去也就七十来岁的样子。老太太介绍说:“俺家周围沿西边一直到前面的南街,这样的老房子、老院子很多。她证实道:“你们看到的那座房子,快一百年了,比我还要老啊。”
老太太介绍说,她娘家姓曹。论辈分,她是潍县清末状元曹鸿勋的孙辈。但因为年代太久远,她自己的祖父与曹鸿勋是什么样的兄弟关系,她就说不上来了。
曹鸿勋(年)出身于潍县西南关的一户贫寒的家庭。他少年时代勤奋好学,刻苦读书。同治十二年(1873年)
赴京考试拔贡,考取一等一名,在刑部做了七品官。光绪二年(1876年)中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光绪五年
(1879年)任湖南副考官,两年后改任视学。任职期间,对湖南科举学风有所改进,并开办书院。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任云南永昌(今云南省保山市)知府。他注重了解民情,平反冤假案多起。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他升任云南按察使,到任月余就断结十余起大案。两年后他升任贵州布政使,不久后又暂署贵州巡抚。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调任湖南布政使,不久后升任陕西巡抚。他擅长书法,在京期间,他除为皇室及各大臣书写外,在大栅栏等地的商号也有过他的墨迹。他在家乡潍县有《重修玉清宫碑》(俗称四面碑)等诸多墨迹传世。
南张氏村这位与曹鸿勋同宗的老太太介绍说,她的婆家姓王,丈夫早已去世。老太太告诉我们:“这一带的老房子,房主与俺婆家一样,都是同宗王氏,祖上都是踏实过日子的本分人啊。”
潍坊本地有“老潍县七十二户王”的说法,指的是老潍县的王氏宗族,共有七十二家始祖源头。民国地方志书中则记载了其中五十一族王氏的基本情况。记载中这一带仅有一支王氏聚族而居,且祖居潍州北海县北张氏庄(今称北张氏村),这是根据该支王氏先茔碑文得到的情况。这支王氏系潍坊本地为数不多的、明代以前的原住宗族之一。但无法证实南张氏村王氏与北张氏村的是否属于相同宗族。
其实,南张氏村与北张氏村相隔不远。现在,南、北张氏都村位于潍坊市区刚刚建成通车的首座互通式城市道路立交桥——开元立交桥以西不远处,隔禹王北街(北外环路)南北相望。南张氏村隶属于潍坊经济区张氏街道,村落很大,有四个行政村组成,分别称南张氏一、二、三、四村。北张氏村则隶属于寒亭区开元街道,村落相对较小,由一个行政村组成。
北张氏古松系该村王氏祖茔遗存&&&
早就听说北张氏村有两棵近千年的古松,在潍坊本地树龄最长。我们离开南张氏村骑车北行,不多会儿,北张氏村就到了。
根据记载,北张氏村的两棵古松,原来位于该村王氏宗族的祖茔,种植于宋代政和年间(年),可能是与这处祖茔同时出现的。两棵古松一大一小,大松粗7.21米,小松略细、也有5.72米。另据记载,北张氏村的立村时间还要早于这两棵古松——早在唐代,一支张氏宗族就在此立村,并有一口保留完好的唐代古井张家井为证,该支张氏以自己的姓氏取村名为张氏庄。后来在该村以南又建起村落,该村遂改称北张氏庄,新村落则称南张氏庄。北张氏村现在仍有王、周、张等姓氏居住。
我手头有一件民国年间《南张氏村张氏族谱序》复印件,文中称该族张氏的始祖张圲,是四川城都(似为成都的笔误)太平街人,唐代开元年间(713至741年)远离家乡来到遥远的北方任莱阳县令。张圲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张仁、次子张义、三子张礼、四子张信。张圲卸任后,定居在莱阳东北乡双山村。他的次子张义后来迁来北海(今潍坊),后代在南张氏村世居。但南张氏村的该族张氏与北张氏村最初定居的张氏是否同宗,则不得而知。
那天我们赶到北张氏村时,该村旧村改造拆迁正如火如荼。村里的新旧房屋建筑都已拆得差不多了。我们没有找到张家井,但见到了那两棵古松。两棵古松都已经死亡,但仍干、枝完好地在原址矗立着。有坊间传说,北张氏村若干年前曾发生一场火灾,这场大火把它们都烤死了。另有一种说法,这两棵古松实为古柏。
一孔桥与禹王台的前缘和今世
在寒亭区高里街道辖区内,有一座金代古桥一孔桥,还有一座历史更悠久、形成年代至今都没有定论的古坛台禹王台。因而,高里自然也是我们访古探幽健身锻炼目的地。看地图上的里程标注,从我们的出发地点到一孔桥,大致是25千米。禹王台就更远了,有34千米左右。尽管两处古迹与我们的出发地基本处在一条线上,多走不了多少冤枉路。但骑着山地车在一天之内来回,中间还要游历和探访,无论怎么计算都来不及。但我们却在一天之内,轻轻松松做到了。
雨中的老石桥与新石碑&&&
我们约定出行的那一天,天气预报有中雨。早九时,看问题不大,但为以备万一,我们带好雨具便自潍坊出发了。行进路线是早就计划好的:鸢飞路—民主街—白浪河北辰公园—寒(亭)双(杨)公路—S320公路—高里。行至北辰,小雨便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一直伴随我们一路到高里。用时约两个小时。
到了高里,一孔桥就不远了。一孔桥位于今寒亭区高里街道一空桥村以南200米处,横跨在大于河故道上,金代明昌三年(1192年)所建。桥面宽4.7米,高5米,径跨5米,用楔型带锍榫、500多千克重的大石块建造而成,结构极为坚固。因桥系拱型,只有一个桥洞,故俗称一孔桥,后来也演称为一空桥。目前桥体保存完好。但因年久日深,大于河改道后失去作用,桥基便逐渐被泥土淤没。我们现在便只能看到桥背了。
古老的一孔桥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之一就是相传位列“八仙”、以倒骑毛驴著称的张果老听说这座桥建造得非常坚固,为人间一大奇观。张果老不信,便独自骑驴来到桥上,吆喝他的仙驴用劲下踏,结果桥身纹丝不动,只是在桥面的青石板上留下了深深的驴蹄印,张果老这才相信了。据说,现在桥背上张果老仙驴的蹄印还深深可见。因雨中桥面湿滑,老胳膊老腿的没能攀上桥背一探究竟。留点遗憾,以待改日有缘吧。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一孔桥桥背部分,坐落在一空桥村村前、横向穿村而过的高(里)固(堤)公路路北的护坡下面,且得到了一定的保护。桥背四周整理出了一个小型广场,广场南面就是高固公路已固化保护的护坡,广场东南、西南各修建一道石阶通向公路路面,以便于人们参观游览。石阶顶端的公路边树有一块石碑,正面文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孔桥”,背面文字简介一孔桥的历史和现状,2009年所立。老桥新碑,却也相得益彰。
现在,我们仍然可见一孔桥桥背的北面正中,镶有高浮雕龙头石块,南北面正中则镶浮雕龙尾石块,象征着桥下的河流像巨龙一般直奔渤海而去。桥洞壁上曾经可见镶有刻碑文石块共两块,其一书有“武节将军行潍北海县尉乌古论……”、其二书有“大金国山东东路潍州北海县儒教乡第十都大刘家庄修石桥……”等字样,系由一空桥村村民孙子平于1931年发现的,现在可能仍然埋在桥背下面的土中。碑文中的大刘家庄即今一空桥村。相关碑文在本地古旧志书中有记载。
有缘人助力,雨中漫游禹王台&&&
游毕一孔桥已过中午十二时。我们便随意走进高里街道驻地路边的一家小饭馆,打打尖,雨中小酌一番,却也其乐融融。禹王台现在也属于高里街道的辖区,但老板娘介绍说,禹王台离高里还有15千米。我们琢磨,饭后骑车前往无论怎样神速,今天也来不及了。好像又要留待改日有缘了。
没想到我们的聊天引起了邻桌一位素不相识仁兄的注意。通过攀谈得知这位仁兄是当地畜牧局工作人员,自称姓管。管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听说我们专程来高里访古探幽、健身锻炼,热情地连声说:“欢迎、欢迎啊。”他亲自驾驶自己的越野车帮助我们实现了雨中漫游禹王台的愿望,并一路陪同我们边参观游览,边介绍自己了解到的禹王台相关情况。结束游历以后,他又开车把我们送回了高里。&&&&
实际上,禹王台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驻地以北7千米处的禹王台村,海拔22.47米,底径约75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早先,禹王台上曾建有禹王庙和狐仙祠。清代乾隆年间,又在禹王庙旁建土地庙。这些庙宇,阅尽沧桑,一直香火鼎盛。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月十五日,海水涨潮,禹王台一带发生海潮灾害。潍县知县郑燮来到这一带了解灾情,曾留下一首《禹王台北勘灾》词,并留下“文明四海”题字,后来制成匾额悬挂在禹王庙大殿内。
1938年,日伪武装将禹王台上的庙宇建筑焚毁殆尽。1980年,禹王台被列为县级重点保护古迹。1992年以后,重修禹王台庙宇,分别供奉大禹、仙姑和神医胡三太爷等本生神灵。2009年,禹王台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碑予以保护。现在,每年正月十六日的禹王台庙会,是当地一大盛会。
对禹王台的形成年代和作用有不同的推测&&&
禹王姓姒,名文命,又称大禹、夏禹、戎禹,在史前传说中是距今5000多年前的部落联盟领袖和治水英雄。当时的东夷一带受到洪水的祸害。他凿山疏流,将水引入东海,把大片沼泽地治理成平原,民众得以从事垦殖为生。他联合了强大的东方淮夷部落,为后来成为部落领袖奠定基础。传说大禹曾在淮河畔涂山(今安徽蚌埠一带)娶涂山氏为妻。涂山氏在荆山(淮河北岸)为大禹生下一个儿子,即传说在我国打破禅让惯例、子承父位继承王权、开了我国最高权力世袭制先河的夏代的启王。大禹新婚才四天,便离家治水去了。他这一走就是十三年,曾经三次路过家门而不进去。“三过家门而不入”和吃苦耐劳、克己奉公的忘我精神被传为千古佳话,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高里的这处古迹既然名为禹王台,上面又建有禹王庙,它的形成年代和作用,通常的说法就是史前时期大禹治水时所建,后人建庙供奉大禹,并称之为禹王台。
本地古旧志书中对于禹王台由来的介绍和阐释是,禹王台在望海门(潍县北门)北六十里,相传大禹治水时所筑,又叫望海台。
清代有学者认为,这座坛台原来濒临邻渤海南岸,起初为瞭望大海而建,故称望海台或望台。后来经过漫长的沧海桑田变化,海水向北退了好几十里,这一带渐渐有了村庄,望海台或望台的称呼便名不符实。人们便感念上古大禹治水的恩德,建庙供奉大禹,并称之为禹王台了。
也有清代本地学者认为,这座坛台可能是史前古国斟灌(故址一说位于今寿光市洛城街道斟灌村一带)所建,用于观察云物气象、推测灾祥的所在,根据是,史前时期,天子和诸侯设立的坛台,都在各自所在都邑东南方向。古斟灌位于禹王台以西,在方位和距离上都是符合的。
雨中的寒亭高里禹王台那拔地挺勃、突兀陡峭的气势,台上分布错落有致的景点,草木点缀、清逸雅致的氛围,至今仍然在眼前浮现。
柳毅山与哪些历史人物相关联
&&& 清代潍县知县郑燮(郑板桥)卸任回到家乡江苏后,曾填词抒发自己对潍县的怀念之情。其中一首是:“相思不尽又相思,潍水春光处处迟。隔岸桃花三十里,鸳鸯庙接柳郎祠”。词中的鸳鸯庙和柳郎祠,都与今寒亭区朱里街道一带的唐代人物柳毅以及柳毅山的神话传说有关。这里既有景色,又有神话,自然是我们访古探幽健身锻炼活动的必到之处。
来到山顶却不知山在哪里&&&
虽然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但我们来到这里却发现,近年来因为附着神话传说而不绝于耳的柳毅山,却与想象大相径庭——都骑车到山顶了,也没有看到山在什么地方。名为柳毅山,实际上却是一处几乎看不到什么起伏的丘陵。一路上除了几乎感觉不到的上坡,蹬车前行需要比在平路上略微多费一些力气以外,不知不觉间就能直接骑到山顶了。郑板桥到潍之初,曾对潍县无高山峻岭感到遗憾,并为此写过一首《恼潍县》:“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宰官枉负诗酒性,不得林峦指顾间。”这是否与他在潍县看到的、当地人称之为山的多处丘陵,的确难以找到山的感觉有关呢?
&&&柳毅山位于朱里街道前朱里村外,据说是因为山顶有唐代人物柳毅当年读书的地方而得名。古代,这里绿树成阴,在桃花盛开的时候,千树妩媚,万花竞放,站在附近潍河东岸远远就能能望见。郑板桥“隔岸桃花三十里”就是对这个奇丽景观的描述。民国以前,山上还有柳毅祠(即郑板桥词中的柳郎祠)、柳毅桥、柳毅井、柳毅读书处、天池、龙眼等景观。抗日战争时期,为防止日寇占山为据点,柳毅祠等建筑物都被在当地活动的抗日游击队焚毁。
柳毅山也叫土门山。据说土门山是因为早先在山的东侧有一处几十米高的穹隆形土质山门而得名。这座土门则是因为积年累月暴雨冲刷而自然形成的。土门穹顶上面,密林深深,花香阵阵,鸟语蝉唱,氛围宜人。民国以前,潍县通往平度的官道就经过前朱里村,而且还恰巧就从这处土门中间穿过。因而这里以前处于交通要冲的位置,又有名气。郑板桥喜爱出城走访游历,他对这一带念念不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解放以后大炼钢铁时山门上的树木砍伐殆尽,村民又取土盖房,最后土门轰然坍塌。原址现在已与周围没有什么两样了。
柳毅山现状及其庙会&&&
离柳毅山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时,我们在公路边的坡壁上发现一处石砌井状景点。因为就坡势而砌,井壁西、南、北三面比东面高出许多,西面井壁高处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磨光黑石,上刻“神泉”二字,并刻有“一九九九年朱里人民政府”字样;井中有水,蹲在东面井壁上沿探身用水瓶取到后直饮入口,颇觉清冽甘甜。这里是近年来恢复的龙眼景观所在地。
在柳毅山山顶东侧一处挂有“潍坊市寒亭区柳毅山民俗文化研究协会”牌子的仿古门楼前,一位工作人员听说我们专门骑车从潍坊来这里探访和健身,非常热情地带领我们在附近边看边介绍。我们看到和了解到,目前柳毅山景区范围内的柳毅桥、柳毅井、天池、龙眼(今名神泉)等景点已经恢复。柳毅祠已建起山门,圈成院落。院内几幢建筑正在建设中。西墙下,十几座石碑,或新或旧,似在无声地补充着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传说。在这些已经恢复的景点中,柳毅井颇有些古老沧桑的味道。
那位工作人员还介绍说,原来,每年农历的四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为柳毅山传统庙会,而以四月十五庙会最为盛大。大家在四月十五赶会一赶就是三天。四邻八村的善男信女、行商贾货者,肩挑背扛、车拉驴驮,簇集而来。正会的那一天,漫山遍野,篷摊勾连,人头攒动,人声鼎沸。烧饼果子香,小笼包子热。一般都要连唱三天戏。锣鼓一响,人流齐集涌动,围绕戏台,如潮水舐岸。人浪进退起伏,看不尽的红袄绿裤,听不完的欢声笑语,男女老幼混挤在一起,成了一锅沸腾的粥。现在,每年庙会又增加了三次,正月十五、三月初三、七月十八,对周边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了。
朱里柳毅山可能是汉代刘毅读书处&&&
今寒亭区朱里街道一带,在唐代确有柳毅其人。民国《潍县志稿》的相关记载中,柳氏一族的始祖柳明伦,于隋开皇五年(585年)从今四川一带东迁。柳毅是该氏族的五世祖。柳毅有两个儿子,长子柳萼、次子柳华。今朱里街道亓家庄柳氏一族,就是柳萼的后代。
清代潍县学者张昭潜对柳毅山及其神话传说有自己的见解。
张昭潜(年),字次陶,潍县东关(今属潍坊市奎文区)人,廪贡生。他少年丧父,先是跟随表叔张星瑞读书学习,后来进入邑庠(官办县学),师从潍县学者于祉。他对科举考试兴趣不大,一生专心钻研学问,在程朱理学、历史、诗词创作等方面都有造诣。清同治九年(1870年),他接受山东巡抚丁宝祯的邀请,到济南尚志堂讲学。光绪十五年(1889年)
,他接受山东巡抚张曜的邀请,参与修撰《山东通志》,编撰《山东郡县沿革表》,撰写《山东通纪》二十卷。后来他回到潍县在潍阳书院讲学。山东学政汪鸣銮待之以国士礼,奏奖他为国子监学正衔。他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无为斋,他的作品有《无为斋文集》、《无为斋续集》、《无为斋遗集》、《无为斋诗集》、《无为斋杂著六种》等。
张昭潜著有《潍柳毅祠辨》一文。他认为,潍县朱里的柳毅山应该称刘毅山,神话传说中的柳毅读书处可能是刘毅读书处。依据是:《后汉书&刘毅传》中说,刘毅是北海敬王的儿子,封平望侯。刘毅的文学修养为当时的名士马融所推重。后来的潍县柳毅山可能是刘毅藩居和读书的地方——北海即北海国,是东汉(25至220年)方国,国治及主要辖区都在今潍坊市境内,平望当时也隶属于北海国——笔者附注。他还认为,《柳毅传书》的神话传说早先见于唐代李朝威所撰《柳毅传》及《异闻录》。而《柳毅传》及《异闻录》中都说柳毅是唐代仪凤年间(676至679年)的人物,而且不是潍州(今潍坊)人。潍县人相传柳毅为潍州太平村人,又附会了龙女传书的故事,还传说唐太宗(即李世民,627至649年在位)封柳毅为河平王,封龙女为膳国夫人。这些传说,直到明代在潍县地方志书中才有记载。因而潍县柳毅山的古迹以及神话传说,可能是一种冒托。
稍加推敲,即可发现今朱里一带柳氏一族的五世祖柳毅的生活时期一定晚于唐太宗,不可能被唐太宗封为河平王。而尽管可能是冒托,但在朱里一带,关于柳毅及柳毅山的系列神话传说附会得有枝有叶、生动形象,而且现在还成为“非遗”。实在不得不佩服乡野民间的智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家乡变化的段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