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您的位置: &
“合作学习”应从形式走向实质
优质期刊推荐  近来,我有幸学习了多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和评优课,我惊喜地发现“合作”的身影频频“亮相”于课堂"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让[合作]从形式走向实质
2013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近来,我有幸学习了多节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和评优课,我惊喜地发现“合作”的身影频频“亮相”于课堂中,时时奏出悦耳的“乐声”。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现对其中一例作如实的记录和思考。 中国论文网 /9/view-5911868.htm  现象:这是一节县级评优课,课题是“圆的周长”。教者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借班上课。   课前五分钟左右,老师拍拍手,示意学生安静下来,说:“同学们,能有机会给大家上课,老师感到非常高兴,由于我们的位置被重新编排,所以老师将大家重新分为八个学习小组,以前后位置的四人为一个小组,每组前排左边的同学为学习小组的组长。等会儿大家在学习中要互相合作,现在请组长上来领每组的学具”。   课上到15分钟左右,老师说:“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好开始”。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坐在前排的同学“唰”地转过身来。紧接着教室时喧闹一片,热闹非凡,从表面上看,同学们在动手操作,讨论合作、交流,当我走近一看,我发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现象1:这一个组只有一个学生在讲,从其洋洋自得的神态可以看出,这是一名优生,其他三人都在神情木然地听,见我走近,他把刚才的答案又重复了一遍。现象2:这一组的四个同学吵成一团,“我先来,我先来,让我先来”。现象3:这一组的四名学生,见我走近,每个人都在说话,说什么我没听清,很吵。他们只顾自言自语,也不管别人听不听,听了多少,听清没有。现象4:离我最远的那个组有2个学生正在翻书。现象5:这个组的两名同学,一个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一个说是3.5倍,谁也说服不了谁,已经争吵起来了。   原因:一是老师的角色转换不到位:二是平时的课堂训练不到位。   对策:   一、转变观念,让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当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时,才能成为其驱动力,产生不竭的动力。   去年,一位老师执教的《统计的初步认识》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播放1分钟内经过市区水门桥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请大家统计一下1分钟内经过市区水门桥各种车辆的情况。   师:记下了吗?   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老师,太快了,能不能再播放一遍。   教师重新播放录像。   师:现在记下了吗?   生:还是记不下。   师:那怎么办呢?能不能想想办法?   (部分学生已经开始商量,分工合作,一起来记录车辆情况。)   师:现在能汇报一下结果了吗?   生:1分钟内经过水门桥的轿车19辆,公共汽车是3辆,摩托车是20辆,大卡车是4辆。   师:真了不起,这么快都能记下来!那么,你是怎样记录下来的呢?   生:我们是这样记的,×××记录轿车的辆数,×××记录公共汽车的辆数,×××记录摩托车的辆数,我记录大卡车的辆数。   师:你们采用的是四人合作记录的方法,真不错!大家想用他们的方法再来记录一次吗?   上例中,教师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学习的材料,由于学生在记录中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自然而然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不是老师的权威命令和学生无奈的服从,而是学生一种自发的内在的需要。   二、加强平时课堂中的训练与指导   1、加强常规训练。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要教会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当自己的意见和别人不一致时,应该学会以理服人,正确地处理彼此间的分歧。   2、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给予指导。在合作学习前,老师应给学生讲清,这次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让学生心中有数,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蹲下来,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学习,并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对各组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调控和促进,当学生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能及时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   三、要重视独立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学生要参与小组讨论,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就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四、协调好优生和学困生之间的关系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困生给予更多关心和鼓励,建立起“我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使其能扬长避短,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优生要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合作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总之,合作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小组内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组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从而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江苏】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从形式走向实质——试举例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中国教师》2014年06期
从形式走向实质——试举例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摘要】:正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十分重视。如今的品德课堂上,虽然几乎每一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大多华而不实,实效不高。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活动,而不仅仅流于形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3.1【正文快照】:
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十分重视。如今的品德课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李斌;;[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10期
付莲芝;;[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年01期
王爱伟;;[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年05期
刘淑文;;[J];教师;2011年16期
张成强;;[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年09期
孙健;;[J];新课程(教师版);2007年12期
丁湘湘;;[J];生活教育;2011年04期
陆华山;李月红;;[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年04期
徐福源;;[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年10期
刘琳珺;;[J];宁夏教育;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彩转;郑俊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李如虎;;[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秦久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王新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张延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张彩转;郑俊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李翠;;[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张铁;;[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邓娟;;[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王新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海安县明道小学 严华;[N];江苏教育报;2009年
李晓华;[N];伊犁日报(汉);2009年
江都市教师进修学校 殷月如;[N];江苏教育报;2010年
无锡市惠山区石塘湾中心小学 李华;[N];江苏教育报;2010年
黄州区南湖学校
李桂军;[N];黄冈日报;2010年
山东省阳信县流坡坞镇北董小学
杨俊山;[N];学知报;2010年
威宁自治县草海镇赵山学校
张海明;[N];毕节日报;2010年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十四中学
张志勇;[N];学知报;2010年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七中学
孙静;[N];学知报;2010年
江都市武坚镇周西小学 韦迎春;[N];江苏教育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潘新民;[D];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高金锋;[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庞超;[D];西南大学;2012年
段兆兵;[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陆杉;[D];中南大学;2009年
侯威;[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曹俊军;[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林丹;[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张妹芝;[D];河北大学;2011年
蒋云芳;[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文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涂英;[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张晓伟;[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李丛伟;[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朱春艳;[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娄阳;[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王芹;[D];苏州大学;2010年
郭传省;[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杨卫卫;[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王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刘玉霞)-五星文库
免费文档下载
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刘玉霞)
导读: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刘玉霞电话:,《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因此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精彩亮点,怎样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转变学生的学
第十一届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征文大赛
论文类别:小学数学
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重庆市永川区临江镇临江小学校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终身学习。因此课程改革的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和深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成为了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精彩亮点,但是审视和反思我们的课堂,我们不难发现确实还存在一些“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一、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作为一线教师,在课程改革的环境之中要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尽量的达到课程标准所指定的教学目标,在我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正在发生转变,充分体现出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
二、接受式和发现式学习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的。
在提倡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常常陷入这样一个误区,有老师认为既然提倡自主探索学习的方式,那么接受式学习方式就应该完全摒弃,不管什么教学内容可以通通让学生探索出结果。
我认为只要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内容就应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比如:教学中,有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办法进行探究的,就不能一味去追求形式上的自主探究,这样反而会达到相反的效果,从而不能落到实效。又如:在教学认识乘法这种概念课的时候,教师应该先给出概念。
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接受式和发现式学习往往是相辅相成、结伴而行的。那么学生的学习过程它不可能全部由他们自己的发现来完成,因为它受学生的生
理、心理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的限制,特别是在学生的小学和初中阶段主要还是以接受式学习为主,一个人一生当中,哪怕他的学识非常渊博,他也不能排除接受式学习,因此我们不能把接受式学习与过去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来划等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探究式学习它是一种理念,一种原则和学习方式,它应该渗透到我们教学的始终,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三、一堂课采取何种学习方式,要因人、因时、因课制宜,不能一刀切。
四、自主探究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要正确处理好自主和引导、放和收、过程和结果之间的辩证关系。
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起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就要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探究。比如:在教学中,教师一开始如果提了要求,然后就是一个大的开放,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完成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的处理是非常恰当的。
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的过程就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反思与交流的过程中间,来掌握和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投入到探索与操作的学习活动之中呢?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壁上写有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动手操作,亲自参与对于学习的理解是何等的重要。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手操作要注意些什么呢?
1、操作目的要明确。 这一点我有亲身体会,在教学《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课中,当时的设想是学生通过折、剪、拼五种平面图形来探究图形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没想到试教时,有的学生把大的长方形剪成很小的三角形,有的学生做拼图游戏把几种平面图形拼在一起变成房子、飞机等组合图形,这一结果完全背离了设计的目标,学生这样的操作就不符合教学的要求。经过反思和修改,重新提出了操作要求:“同学们能不能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这五种平面图形使它们相互转化,转化前和转化后图形的形状要变,但是总的面积不变。”只加了这一句话,效果就大不
相同。所以操作目标一定要明确,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操作的时机要恰当。 如果操作时机不恰当的话,就会造成没有实效性。如:在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时,开始是这样导入的:“我们下面就来称一个橘子,每一组都有一个橘子,每个组都有一个称,小组一起讨论一下1000克的橘子大约能称几个?”接着让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师指导,生汇报。教师很好的把握住了操作时机,导入的操作就正好让学生对克和千克有初步的感知;然后,新授的操作正好为突破难点做准备;最后,在练习的操作这一部分就学生进一步对1千克所表示的实际重量进行亲自的体验。整堂课把操作贯穿于始终,中间设计了掂一掂、比一比、说一说、算一算、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千克,为感受实际重量达到很好的效果。
3、操作的方法要开放。
让学生称出1千克的物品,怎样称?教师给出了一个开放的空间,最后每一组操作的方法都不相同。这样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化的,而且学生也学得主动,在教学中最后一组称的是花生,称完以后教师马上追问:“你们估一估1千克花生有多少粒?”引导学生1粒花生是1克,来推导出1千克花生大约是1000粒,这样通过操作和交流,就把千克和克的转化非常自如的巩固和应用了。实际也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学生就记得更牢了。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的一句话:“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和创造出来。” 要让学生自己来亲身体验教学的过程,他们才能够记忆深刻。
六、让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我们要让学生去发现就要让学生充分地去想,充分地去做,充分地说,还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因为合作交流能够让学生积极与同伴合作,与同伴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与人合作的成功和快乐,体验深刻更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能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
合作交流的目的主要是让每个学生脑子和手都动起来,在合作学习中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通过集体智慧的结晶反应学生的思维。比如:《克与千克的认识》教学中,学生们在感知1千克有多重时分组活动,有的小组是称橘子的方
法,他们是一个一个称,称到大概是1千克了就不放了;有的小组采取称茄子的方法,他们是先称了一个茄子,然后直接估计大概几个茄子有1千克,这时别的小组认为不能用估计的办法,因为茄子有大有小,并不是统一标准的大小,所以不能用这种方法来估计1千克有多重。这一教学过程展示出了学生由被动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参与者。
合作学习还要注意什么呢?
1、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因为没有经过个体思考的讨论就好比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就不会成熟,不会有深度。
2、要分工明确,并且要加强互助性。在小组合作分工时,要关注学生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杜绝一人做,众人观的现象。
3、不能搞浅层次、低水平的操作。有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静思考来达到的就没有必要去操作。
4、要提供足够的操作时间和想象空间。
5、教师要培养学生倾听、质疑别人意见的好习惯。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这一习惯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外,教师也要言传身教,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这样就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我们广大的教师长期不懈的努力,让我们不断地探讨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一片属于他自己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空间。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办公文档、教程攻略、人文社科、资格考试、外语学习、旅游景点以及浅谈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刘玉霞)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从形式走向实质
2014年6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合作学习,是目前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并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可见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十分重视。 中国论文网 /7/view-5224093.htm  如今的品德课堂上,虽然几乎每一节都有小组合作学习,但大多华而不实,实效不高。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价值、有成效的活动,而不仅仅流于形式呢?在教授《一起采集民族之花》一课时,我深刻地感受到,将互动的理念很好地运用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能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互动,并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师生互动,更体现在高效的生生互动。进行有效的生生互动,有利于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学生已有的资源,为现代教学系统注入新的活力,把教学建立在更加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应该说,生生互动是教学系统中尚待开发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发生在学生与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更强有力。小组合作学习为生生互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在教授《一起采集民族之花》一课时,我通过四次小组互动学习,让课内外资源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传递、内化,力图达到最大限度地运用资源。   一、第一次小组互动:相互介绍民族服饰和语言,实现信息交流   本课教材内容丰厚,可挖掘的教学元素很多,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我在课前依据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组织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自主采取学习方法,如上网、采访、调查等,从服饰、语言、风俗、禁忌等方面深入研究民族文化,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这样,课前学生已经在小组学习中获取了一定的学习资源。上课伊始,我再把学生原来的学习小组打乱,让孩子们随机抽取不同颜色标签中的一张,让他们按所持标签的颜色重新就座,重新分配后的小组内各有两名研究不同民族小组的成员,孩子们在重新分配的小组内可以尽情交流自己学会的民族语言。由于每一位孩子都带着课前研究所得的学习资源进入新的小组进行学习,所以每一位孩子既是知识的获得者,更是知识的传递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学习不同语言的需要,也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资源展开教学,突出了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把座位进行重新调配为小组互动学习提供了可能,为孩子们搭建了信息交流的平台。   二、第二次小组互动:合作寻找民族聚居地,实现信息互补   小组互动学习不仅要达到信息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实现信息的互补,只有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孩子们才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兴趣。因此,为了让孩子们同时认清四大民族的聚居地,我设计了第二次小组互动学习――合作贴图。孩子们在新小组内,首先要利用课外收集的信息,共同把四朵标记着民族名称的小花贴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再分别向组员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该民族的地域知识。由于有了课前的深入研究,孩子们都能很快找出所研究民族的聚居地,实现资源信息的沟通互补,此时,每一位孩子都成了本次小组合作必不可少的元素,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孩子们在新组合的小组内实现信息互补,充分地开发了已有资源。   三、第三次小组互动:介绍民族民风,实现信息交融   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始终保持高效,不应仅停留在小组交流,因为每一位孩子都希望有自我展示的机会。作为教师,更要为孩子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孩子们有机会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向同伴展示,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了实现课前研究不同民族小组的人际交往、信息互动,激发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我引导学生按照课前的研究各有侧重地汇报自己小组了解到的民族风情:回族小组重点介绍了伊斯兰文化;朝鲜族小组介绍了朝鲜的传统节日;维吾尔族小组介绍了维吾尔族的舞蹈及特色美食――馕;黎族小组重点介绍了黎族的特色舞蹈,还现场表演了竹竿舞;还有一个小组介绍了广州城下少数民族的生活。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我还相应地做些补充,指引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民俗文化的方向。不同小组在介绍少数民族民俗民风的同时,实现了信息的交融。   四、第四次小组互动:合作挑选菜单,带动信息的碰撞   新的小组包含了研究不同民族小组的成员,因此在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孩子们通过讨论研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这样的小组合作才更具实效。为此,我创设的情境是,要举办一场民族盛宴,需要挑选一张适合不同民族朋友共同享用的菜单。这一情境得到了积极回应,研究回族和维吾尔族的小朋友由于有了课前的资料搜集,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告诉同组的同学回族和维吾尔族在饮食方面的禁忌。孩子们在小组内产生了信息的碰撞探索,经过筛选,选出了第一份菜单,并陈述了理由。在热烈的讨论中,孩子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明白了少数民族用餐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加深了对民族习惯的尊重感。组内交流必然带来信息的碰撞,也正因为有了信息的碰撞,才不断产生新知,使小组学习更具实效。   在这一课中,四次的小组互动学习打破了小组内封闭的合作学习方式,开放为组与组间、生与生间的互动学习,使得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互交融。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本课取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小组互动学习的有效运用。在本课教学中,我大胆地把原来的学习小组进行重新组合,学生在重新组合的小组内达成了不同知识的交换,在原有的经验认知基础上接纳更多不同层面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让课堂最大限度地承载知识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再仅仅是等待吸收的海绵,更是作为占据有用知识资源的个体来参与学习,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交互,学生既是知识的学习者,更是知识的传递者。同时,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架起了生生之间信息交互的桥梁,并从中进行指导、引领。   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要学会把学生当成主人,将小组互动的中心更多地聚焦在生生关系的拓展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把握最佳时机,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第三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