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b与基因概率AaBb表现型不同的概率为多少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下图(左)中A表示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雌性动物的体细胞,B、C分别表示该动物处于不同分裂状态的细胞图像;图(右)为该动物部分组织切片的显微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1)图(左)中数字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2)A细胞的基因组成是&&&&&&&&&&&&&&&&&,C细胞的名称是&&&&&&&&&&&&&&&&&&。(3)通常情况下,该动物的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分裂过程中。B图细胞最终分裂结束后,一般情况下,E的基因型是&&&&&&&&&&&&&&&&&。(4)按分裂过程判断,图(右)中标号的先后顺序应该是________,(5)若图示的动物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交配,后代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
答案(每空2分)(1)有丝分裂&&&&&&(2)AAaaBBbb&&&&&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②&&&&&& AB(Ab或aB或ab)&&&&&&&(4)甲丙乙(5)1/2
解析试题分析:(1)由A到B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为有丝分裂。(2)A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基因也加倍,故基因型为AAaaBBbb。C细胞与B细胞相比,染色体数目减半,每条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3)基因A和a的分离发生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为②阶段。E为卵细胞或极体,基因型为AB(Ab或aB或ab)。(4)甲为卵原细胞,乙为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故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丙、乙。(5)AaBb×aabb,后代出现A_B_概率为1/4,aabb概率为1/4,故后代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概率是1/4+1/4=1/2。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和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AaBBxAabb后代表现型,其基因有多少种?
基因型三种:AABb,aaBb,AaBb(2)表现型有两种:AABb和AaBb是同一种表现型,另一种是aB的表现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基础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基础题)
上传于||文档简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5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AaBb自交后代一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9:3:3:1吗?
AaBb自交后代一定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9:3:3:1吗?
根据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AaBb自交后代会出现显显、显隐、隐显、隐隐四种表现型,且比例是9:3:3:1。现实中真是这样吗?其实上述结果的出现是有条件的:1.每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单独控制(两对基因的效应互不影响);2.两对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 分析:
&&& 一.若不同基因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这种现象叫做基因互作。结果会出现以下情况:
1.互补效应(complementary effect)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纯合显性或杂合显性状态时共同决定一种性状的发育;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9:7的比例。即A_B_表现为某性状,A_bb、aaB_、aabb均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情况我们练习册中就有考察)
2.积加效应(additive effect)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A_B_)表现为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A_bb、aaB_)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aabb)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F2产生9:6:1的比例。
3.重叠效应(duplicate effect)  两对或多对独立基因对表现型能产生相同的影响,F2产生15:1的比例。也称,只要有一个显性重叠基因存在,该性状就能表现(即A和B作用相同,只要出现其中一个,如A_B_、A_bb、aaB_就表现一性状;aabb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重叠基因: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
4.显性(epistatic dominance)  上位性: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  下位性:与上述情形相反,即后者被前者所遮盖。  显性上位:起遮盖作用的基因是显性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12:3:1。(即A对B有遮盖作用,只要有A就表现为一种性状,没有A,如aaB_,B的作用才得以显现。
5.隐性上位作用(epistatic recessiveness)
  在两对互作的基因中,其中一对隐性基因对另一对基因起上位性作用,F2的分离比例为9:3:4。可以理解为aa存在时,B和b的作用受到遮盖,即aaB_,aabb均表现为某一性状。
  此上位作用与显性作用不同,上位性作用发生于两对不同等位基因之间,而显性作用则发生于同一对等位基因的两个成员之间。
6.抑制作用(inhibiting effect)  显性抑制作用:  在两对独立基因中,其中一对显性基因,本身并不控制性状的表现。但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称这对基因为显性抑制基因.F2的分离比例为13:3。
二.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遵循遗传第三大定律--基因连锁互换定律(要真正理解需要把减数分裂学好哦!!)
&&& 自由组合律主要针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但许多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这一现象称为基因连锁。 1909年美国遗传家摩尔根及其学生在孟德尔定律基础上,利用果蝇进行的杂交实验,揭示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座位的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即著名的连锁与互换规律。其基本内容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在生殖细胞形成时,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连锁(complete linkage):同一同源染色体的两个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姊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则这两个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的现象。
&&&&如A和B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两个基因总是联系在一起遗传,A不能给b组合、a不能和B组合,那么AaBb就不能形成形成四种配子了,只能形成AB、ab两种,自交后代只出现AABB、AaBb、aabb三种类型,比例为1:2:1。
&&&&不完全连锁(incomplete linkage):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的重组型配子产生的现象。
  两不完全连锁的非等位基因的杂合体产生4种数目不等的配子,其原因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常会交*断裂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发生交换而使基因重组的某孢(性)母细胞形成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亲本型配子AB和ab和重组型配子Ab和aB),而在该位点不发生交换或虽发生交换但未导致基因重组的孢(性)母细胞只形成2种亲本型配子(AB和ab)。因此,两个性状的中,杂种后代只出现少量的重组型个体。重组型个体在杂种后代群体中出现的概率P(0≤P≤50%)取决于两对基因间发生交换的几率,一般用重组值(Rf)(F1代孢/性母细胞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配子总数的百分率)表示。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B【解析】试题分析:AaBb的植株自交产生后代的纯合子即所在后代的比例为:AaBb×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1/16aabb,其中AABB与亲本表现型相同,在后代纯合子中占1/4。故选B项。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学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三个盛葡萄糖液的密封玻璃瓶,一瓶中混有酵母菌,一瓶中混有乳酸菌,一瓶只有葡萄糖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盛有葡萄糖液的瓶子能量会增加B.发热的瓶子只有含乳酸菌的玻璃瓶C.有气泡的瓶子肯定混有酵母菌D.混有乳酸菌的瓶子中物质种类会减少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小鼠的皮毛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控制有色物质合成的关系如下图:(1)为探究基因A/a与基因B/b的位置,某同学用纯合的黑色小鼠与白色小鼠进行杂交,得到的F1全为灰色小鼠,F1自由交配,获得F2,可以预测以下结果:①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②如果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2)若通过实验证明两对基因(A/a和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亲代黑鼠的基因型为
,F2灰鼠中杂合子的比例为
。(3)在纯合灰鼠群体的后代中偶然发现一只黄色雄鼠,已知该黄色小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发生显性突变的结果。欲探究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于基因A还是基因B发生了突变,设计杂交实验如下:让黄色雄鼠与多只白色雌鼠交配,F1中既有黄色小鼠又有灰色小鼠,选取F1中
小鼠随机交配得F2。若
,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的;若
,则黄色性状的产生是由基因B突变产生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动态突变是指基因中的3个相邻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发生倍增而产生的变异,这类变异会导致人类的多种疾病,且重复拷贝数越多,病情越严重。下列关于动态突变的推断正确的是A.可借助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B.只发生在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C.会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量有所增加D.突变基因的翻译产物中某个氨基酸重复出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遗传信息蕴藏在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之中B.r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称作密码子C.t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叫做反密码子D.终止密码子位于DNA上,起到终止转录的作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8分)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上升到95%以上。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1)在19世纪时,桦尺蛾的栖息地曼彻斯特地区,树干上长满了地衣,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高的原因是
。(2)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铜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黑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的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3)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
,经过长期的
,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
;有利变异则逐渐
,从而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基因型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后代中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比例应为(
D.1/64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三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想让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起来,在基因操作中应选用(
)A.DNA连接酶B.同一种限制酶和DNA连接酶C.限制酶D.不同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山东省乳山市高三期中统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B.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C.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D.受精卵以及胚胎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因突变概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