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蒙古族藏族美食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现任校长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_百度百科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现代职业学院位于甘肃省,是临夏回族自治州唯一一所高等院校。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省教育厅、省批准成立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学院。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58年创建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和2010年组建的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1]
根据2016年学院官网显示,校园占地总面积400亩,总建筑面积达14.5万平方米,总投资5.5亿元。[2]
建有国家级汽修、园林专业实训室和畜牧兽医专业的省级实训室。在校中职学生1069名;继续教育大专、本科学生720人。[3]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历史沿革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升格之前
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1958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创建。
1958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升格为临夏医学院。
1959年临夏医学院撤销,改建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
1961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撤销。
1970年北京市宣武医院护士学校迁移至甘肃省临夏。
1971年北京市宣武医院护士学校更名为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1]
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
1981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学校创建。
1987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学校创建。
2010年临夏回族自治州民族学校、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学校合并组建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1]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更名之后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2015年临夏回族自治州卫生学校、临夏回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合并升格为临夏现代职业学院。
(以上资料来自新浪网[1]
日,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结束了没有大专院校的历史。[2]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办学条件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专业设置
根据2016年7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现开设学前教育、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助产、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阿拉伯语、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会计、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专科专业。[4]
商务阿拉伯语、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与机械加工、焊接技术应用、畜牧兽医、园林技术、
财务会计、计算机应用等中职专业。[5]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大专专业一览表(2016年)学院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科门类招生类型临夏现代职业学院1
 应用阿拉伯语
 全日制统招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全日制统招3
 学前教育
 全日制统招4
   全日制统招5
 口腔医学技术
 全日制统招6  助产  三年  全日制统招7  园林技术三年  全日制统招8  建筑工程技术三年  全日制统招9  畜牧兽医三年  全日制统招10  会计三年  全日制统招(以上资料来源于[5-6]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重点专业
根据2015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省级重点扶持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商务阿拉伯语、畜牧兽医、园林技术专业是院级的精品专业。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5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工26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6人。其中,外籍教师3名;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54名;讲师、工程师84名。高级职称占比20.5%。[3]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实训设施
根据2015年5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建有国家级汽修、园林专业实训室和畜牧兽医专业的3个省级实训室。[7]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文化传统
团结自强 求真创新敬业勤学 育人报国
(以上资料来自于学院官网[7]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张文彪
院长、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马子祥
副院长:何有录
(以上资料来自于学院官网[8]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学院地址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位于临夏市东城区,总投资5亿多元,可容纳学生5000多人。[9]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办学条件
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并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致力于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学院现有外籍教师5名,专、兼职教授8名,副教授63名。
学院现有2幢实训楼和1个汽车医院,总建筑面积21000平方米,建有先进的阿拉伯语、学前教育、口腔、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畜牧兽医、园林专业实训中心,总计实训室84个,已建成40个,在建44个。满足各项实训教学的需要。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文化传统
2016年4月成功举办了全院师生参加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首届朗诵大赛。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张文彪
院长、党委副书记:
副院长:马子祥
副院长:何有录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校园环境
学院积极打造“花园式”校园,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环境建设实现生态化、园林化,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新浪网[引用日期]
.中国甘肃网. [引用日期]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用日期]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官网[引用日期]
.网易[引用日期]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用日期]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用日期]
.临夏现代职业学院[引用日期]
.每日甘肃网(.cn). [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  青海新闻网讯&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在21世纪的今天,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人才培养与储备成为各国在竞争与合作中占据制高点的重要手段。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国家实力。为培养各类人才,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教育局一直走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之路,也一直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加大教育教学力度提升全州群众文化水平
  今年上半年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半年。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州教育系统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提出的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中共海西州委、海西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实施意见和《海西州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按照义务教育抓巩固提高,职业教育抓规模,师资建设抓培训,教育教学抓质量的工作要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全州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截至2010年底,全州共有中小学119所(不包括青海油田子弟学校),其中职业学校两所、普通高中13所、初级中学37所、小学67所。在校学生65965人,其中职业学校学生3371人、普通高中学生7446人、初中学生16329人、小学学生38819人。幼儿园32所,在园幼儿9024人。有教职工4459人(含幼儿园教师),其中专任教师3947人。中小学校占地面积32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1万平方米。民族学校21所,其中:蒙藏合办学校两所、蒙古族学校3所、藏族学校16所,在普通学校开设蒙文班的学校两所,开设藏文班的学校1所。民族学校专任教师542人,其中“双语”教师416人,学历合格率100%。民族学校在校学生6270人,占全州学生总数的9.51%。
  目前,全州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为96.01%,分别比上年增加0.21个和3.69个百分点;小学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02%,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0.2%,分别比上年下降0.06和0.19个百分点;16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18周岁初中教育完成率为93.7%;15至50周岁人口非文盲率为99.5%,均达到了国家“两基”工作标准;全州残疾儿童、少年已入学190人,入学率为83.95%。其中小学156人,初中34人。听力残疾26人,视力残疾27人,智力残疾67人,其他残疾70人;幼儿教育入园率为58%,高中阶段入学率为71.2%。
  职业学校在校学生占全州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35%。职业学校完成各类中短期职业培训232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564人,驾校从业资格证培训85人,驾驶员培训326人。同时,上半年扫除青壮年文盲213人,全州非文盲率99.95%。农牧民实用技能培训涵盖机械操作、化工、机械维修、建筑、安全生产类、创业培训类、计算机操作类、家电维修类、汽车驾驶类、农民经纪人、民族舞蹈、热贡艺术等,共有2406人参加了培训。电大本科在校学员1393人,专科在校学员901人,2011年招生364人。全州自学考试报名人数459人,报考科目1788科次。
  优化教育结构体系教育质量逐年提升
  海西州根据州委、州政府的工作安排和《海西州实施“双高”暨“两基”迎国检工作实施意见》的要求,各市(县、行委)认真安排部署,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召开“两基”迎国检会议,举办“两基”工作培训班,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观摩学习,加强督导检查,查漏补缺,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制、责任追究制,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健全完善“两基”档案资料。在组织学龄儿童入学,提高入学率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执法力度、工作力度,基本做到了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入学,让所有小学毕业生都能升入初中就读,让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都不辍学。
  今年,国家将对海西州省义务教育水平进行检查,为此,海西州拨专项资金89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改善条件,配备图书、教学仪器设备等,各地也为“两基”迎国检安排了一定的经费,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海西州加大了对幼儿教育的管理,定期对全州各园教育收费、园务管理、教育资源、保教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和督查指导。年初,配合州政协完成了全州幼儿教育的调研工作。各地教育部门也加强了幼儿园的管理,按照《幼儿园素质教育目标考核细则》提出要求,进行检查,组织考核,加大对幼儿园教育的投入力度,乌兰县确定为国家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单位。格尔木新建幼儿园两所,解决了近两千名幼儿的入园问题。幼儿园教育逐步规范,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继续把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来抓,加大了高中课改前培训工作,为转变教育观念、解读课标、熟悉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做了充分的准备,全州高中学校全部顺利进入课改。落实免费资金452万元,免除普通高中7340名学生学费、课本费和杂费,率先在全省实现12年免费教育。都兰县新建高级中学一所,并高薪招聘1名校长,从全县选拔53名优秀教师到高级中学从教。为优化教育结构,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针对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实际,年初召开了全州职业技术教育招生工作会议,着力解决职业学校的招生难问题,州政府将职业教育招生任务纳入各市(县、行为)目标考核之中,职业教育得到重视,各地积极组织动员初、高中毕业生入学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学校组织教师到省内外招生。职业学校坚持联合办学、合作办学,增强了办学活力。加大了对职校贫困学生的扶贫力度,2011年春季共资助179名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13.425万元,减免了605人78.7万元学费。加快了职业学校建设,州职校、格尔木职校搬迁新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州职校教学楼主体封顶,格尔木职校新建工程进入收尾阶段,预计今年10月两所学校搬入新址。
  校园安全工程措施好布局调整项目合理化
  截至今年6月20日,海西州共落实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12035.8万元,建设项目17个,已开工15个(其中完工7个,分别是德令哈市第六中学、德令哈市他拉镇中学、都兰县第一中学、都兰县第一小学、乌兰县第一中学、乌兰县第三中学、天峻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完成投资4828万元,占计划投资的40%。
  年共计划建12所学校,总投资8338.8万元,建筑面积52261平方米。目前已开工12所,其中完工7所,主体施工5所,完成投资4618.15万元,占计划投资的55%。从海西州各地的进展情况看,2009年下达的项目进展较快的是:乌兰县、都兰县、德令哈市全部项目都已竣工交付使用。进展较慢的是:天峻县第二民族寄宿制完全小学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中央投资的1038万元,其它工程仍在主体建设。
  2009年至2011年省财政筹措下达资金5258万元,计划建设学校5所,建设改造校舍面积51628平方米。目前,德令哈市第五中学、德令哈市第二中学、都兰县第三完全小学已开工建设,其余两所学校均在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现已完成投资210万元,占计划投资的3.99%,从各地的进展情况看,进展缓慢的是:德令哈市第二中学,该项目为2010年下达,目前正在邻舍搭建工作。都兰县第二中学、茫崖行委中学项目均在前期工作中。
  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和格尔木职业技术学校迁建项目中,州职校总投资28600万元,已完成投资7700万元,完成建筑面积50857平方米,目前教学综合大楼全面封顶,正在进行室内装修,教师公寓及学生公寓楼进入主体四层建设。实训楼、实训车间、学生食堂、教师食堂进入框架施工阶段,一期工程计划今年9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格尔木职业学校总投资11600万元,总建筑面积30626平方米。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正在实施内装饰工程阶段,计划今年10月底竣工并交付使用。
  海西州还结合实际,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统一规划。年全州计划新建89所幼儿园,总投资27447万元,其中配套设施1475万元。总建筑面积126587平方米。其中新建面积108828平方米、对现有幼儿园改扩建6949平方米,利用富余校舍扩建10810平方米。在园幼儿1549人,建成后将达到14008人;计划利用布局调整剩余教师补充、公益性岗位补充、地方编制聘任补充教师1869人,该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进入基础施工阶段,计划10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做好全州教学项目建设提高质量稳步达标
  海西州德令哈市学前双语建设项目:该项目下达投资18万元,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目前,该项目环评、两证一书等前期工作都已完成,计划6月底进入招投标工作。格尔木市特殊学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80万元,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前期工作都已完成,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等开工前准备工作。海西州高级中学建设项目:经省校舍安全工程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结合《海西州中小学布局调整实施方案》,经州人民政府第十七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计划在州府所在地德令哈市新建海西州高级中学,现该项目的前期调研、土地预审、可研编制、地勘报告、环评报告、建设立项、规划以及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都已完成。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6161平方米,总投资1.67亿元。总投资中,确定由地方政府债券补助建设资金680万元,并已下达400万元;由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省级补助资金4250万元(待批复)并已列入计划,申请对口支援援建资金1800万元(已与援建方达成初步协议),由州财政配套建设资金1亿元。截至目前,已拨付各类前期费用(规划调整、地勘、设计、可研等)61万元,项目建设采取BT模式招标进行建设,7月中旬开工建设2013年8月完成建设并交付使用。
  海西州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0年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中央专项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号)中确定2010――2015年实施农村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已下达海西州都兰县两所学校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336万元,其中都兰县民族中学总投资688万元(土建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2632平方米;教学仪器投资105万元;图书投资43万元;远程教育设备投资40万元)。都兰县第三完全小学总投资648万元(土建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2632平方米;教学仪器投资80万元;图书投资29万元;远程教育设备投资38.75万元)。截至目前,各项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近期即可招标建设。
  加大师资力量建设强化对口支援工作
  日,按照2011年《州教育局教师培训计划》遴选50名中学化学教师、50名中学语文教师、50名中学数学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学科培训,前期做好了与培训机构的工作衔接和后期的保障工作。3月,与中国对外人才开发咨询公司进行友好协商,组织17名英语教师赴北京参加中西部及贫困地区中小学英语全封闭口语培训。3月20日,组织5名初中语文教师、5名小学语文教师、5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在西南大学举办的短期研修班。选派35名中小学校长参加3月至6月在西宁举办的小学骨干校长、中学骨干校长研修班;选派6名校长参加任职资格培训班;选派1名校长参加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班。选派6名体育教师参加3月28日在西宁举办的中小学系列武术健身操培训班。4月9日,组织初中物理、初中生物、初中地理、小学科学、初中数学各5名教师,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各4名教师,小学英语3名教师分别赴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进行短期骨干研修学习。5月5日,选派两名小学校长参加第43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选派1名教育局长参加第21期全国县市教育局长培训班。推荐4名英语教师参加中学英语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遴选9名教师参加全省第二期特殊教师师资培训班。
  海西州进一步加强了教育对口支援关系,积极同北京海淀区、天津南开区、辽宁省营口市、丹东市、内蒙古自治区加强教育协作。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对口帮扶海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关会议精神,海西州教育局积极与舟山市教育局协商,在教师培训、项目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扶。与浙江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对口支援合作意向书,为进一步提高海西州职业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评价提供支持。
  海西州按照省政府“双高”评估验收组的验收情况和意见,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大对存在问题的梳理和整改工作;抓好控辍保学工作,统计汇总各地中小学辍学情况,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开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上报治理教育乱收费情况总结;加强“两基”档案建设,检查指导各地“两基”档案建设情况;组织各地上报“两基”有关数据和报表,统计分析“两基”有关指标巩固提高情况。制订了《海西州“两基”迎国检倒计时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大“两基”迎国检工作力度,确保“两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今年上半年,海西州教育局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结合“抓作风建设、促工作落实”主题实践活动,在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上想办法、下工夫,制定整改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以“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为目标,大力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配合州纪委开通了“教育行风政风”广播热线,解答群众电话咨询二十余次。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解决了一些职业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扩大办学规模等问题。选派局机关干部20人次参加省级内外培训,提高了干部自身素质。在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下,教育系统行风赢得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同。
  做好“两基”迎国检工作提升“两基”工作水平
  2011年,海西州“两基”工作将接受国家评估验收,这是海西州教育发展史上的大事,是国家对海西州全面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大检阅,既是对海西州“两基”工作的评估确认,也是进一步推动海西州“两基”工作巩固提高的历史机遇。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认真按照国家评估验收七项标准开展自查工作,查缺补漏,提高入学率、完成率,减少学生辍学。
  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下发的《海西州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意见》,继续把职业教育招生作为调整教育结构的重要突破口。加强对全州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统筹管理,继续做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落实招生目标责任制各项措施,完成招生任务。进一步加大职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培植强势专业,搞好特色专业建设。加大联合办学力度,完善校企、校际合作办校机制,扩大联合办学规模,积极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多种形式办学路子,形成城乡互动,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局面。紧紧围绕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
  海西州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大力开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运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推进健康教育进课堂,加强学生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年内计划组织全州优秀校园文艺节目汇演活动。
  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及校舍安全工程建设任务,计划改造学校67所,投资38764.6万元,改造校舍面积平方米;完成两所职校的建设任务,计划2011年9月两所学习均能交付使用;完成学校教育试点项目建设,全面落实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十二五期间,海西州计划投资资金46451万元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7所;开工建设海西州高级中学;完成海西州教育城域网建设的规划调研工作。
  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截至今年,海西州中小学建成地面卫星接收站127个,网络教室59个,“班班通”班级达1358个,中小学配备计算机7516台,基本上达到每7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学实验仪器配齐学校59所(套),配备图书101万册。为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建立州、县、校三级技术支持保障队伍,加大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应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道德教育和以爱国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教育。进一步加强祖国、法治、民族团结三项意识教育。在民族中小学要认真宣讲《青海省“双语”教育宣讲提纲》。各地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强化学校管理,以“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为载体,推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等各项制度建设,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学校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特别要关注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段安全保卫工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加强教育人才建设中,海西州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今后,海西州教育局会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最大限度的发挥各类人才的聪明才智,为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作者:马娟)
下一篇:没有了
>更多相关文章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回复排行
建议您使用 分辨率、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8.0浏览器以获得本站的最佳浏览效果
免责声明:站内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若无意中侵犯你的权利请来信说明,本站查明后将及时删除!
Powered by青藏资讯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闽ICP备号-4西海都市报数字报刊平台
第B10版:活力海西10
职校生勇救落水儿童
“感谢你们救了我们的孩子。”3月17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内,3名家长带着孩子,将绣有“见义勇为、高尚风格”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学校负责人手中。家长激动地说:“谢谢学校十多名学生见义勇为的行为!” 3月15日是个周末,德令哈市风和日丽,暖阳高照,海西州职校学生柴生贵和16名同学去西海公园人工湖附近游玩,突然,传来呼救声。他们看见,在人工湖冰面上玩耍的3个小孩掉进了冰窟窿,奋力挣扎的孩子在湖中央上下浮沉,情况十分危急…… 柴生贵来不及多想,沿着冰面迅速向落水儿童跑去。由于天气转暖,冰面开始融化,他的一只脚陷了下去。眼看着离小孩还有一段距离,柴生贵贴着冰面慢慢爬向小孩,眼看离小孩越来越近了,身子底下的冰面却再次坍塌。 “湖水至少有两米深,下面有很多水草,水下的环境一点都不知情。我掉进水中后被水草缠住了脚,爬不上来。”柴生贵说,就在这危难之时,另外几名职校学生也心急如焚。大家手牵手慢慢向湖中心移动,有好几名学生都掉进了刺骨的水中,但是大家谁都没有松手,终于抓住了落水儿童和因救人被困的同学,大家都成功上了岸。 随后,3名落水儿童被赶来的110巡警送回医院救治。在医院内,看到3名落水儿童脱离危险后,柴生贵和他的同学们悄悄离开了医院。 海西州职校学生救人事迹,在德令哈被人们广为传颂,学生手拉手结人墙救落水儿童事迹受到市民的广泛赞誉。海西州职校召集全校师生举行表彰大会,表彰学校2013级化学工艺班17名同学在德令哈市西海公园人工湖勇救3名落水儿童的高尚品德,并为他们颁发了奖品。 本报记者 张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西蒙古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