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对对做好做一名合格的机关党员机关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技术人

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职业道德.笔记》_林云汐_新浪博客
天津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职业道德.笔记》
第一章 道德概述
第一节 道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集体生活中,人们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便产生了调节行为的准则。
道德是各个阶级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反映,它具有阶级性;各个阶级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是伦理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
行为准则:合乎道德/违背道德-维护共同的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
一、 道德的起源(1—4)
1、 进化论—生物学视角中的到的起源
最早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述人类道德起源的是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具有社会性、利他本能
在达尔文看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协调、互助是自然规律,是社会进化的主要因素。
2、 自然论—人性学视角中的道德起源
自然论是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大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
自然论把人的怀生畏死、趋乐避苦、趋利避害的自然本性和生活经验看作道德观念由以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3、 先验论—文化学视角中的道德起源
道德律令就发生在个人的心中,康德的道德先验论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善良意志”
4、 意识论—心理学视角中的道德起源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遵循快乐原则;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了。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意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他律阶段、自律阶段、公正阶段。
5、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
基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从人类实现的社会关系中,从人类赖以取得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去探索道德的根源。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意识的发展;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
二、 道德是社会集体生活的准则(1、2、3相互交错相互关联)
外化—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
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
功能—人与人、人与自然
表达—特殊性、继承性、社会性、自律性
1、 通过教育职能形成人们的价值标准
教育职能是指道德能够通过社会舆论、道德风尚,特别是人的良心,去深刻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2、 通过认识职能引导人们道德观念
道德的认识能表现在道德能够通过道德判断、道德标准和道德理想的教育和实践形式,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的利益关系以及人对社会、国家、集体、家庭乃至他人应负的责任和义务。
3、 通过调节职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道德的调节职能制道德具有纠正人的行为和指导实际活动的能力。
三、 道德是一种规范体系
1、 道德是普遍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普遍性:*各历史阶段*各社会范畴
多元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
2、 道德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所谓自律性是指道德的主体能把外在社会道德要求作为主体内心信念的指引,他律性是指道德不以主体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自律和他律相互衍生,呈现出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走向他律的螺旋式上升发展轨迹。
道德是一种规范体系
*道德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自律性*主体内心信念
他律性*外在社会道德要求
*道德是社会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社会性*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
阶级性*以社会生产关系为基础的演变的
第二节 道德在个人生活中社会发展中的只能和作用
一、 道德在个人生活中的职能和作用
1、道德发展是个体认知活动的重要内容*反省、原则、公正观、行为倾向、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相互作用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构去应付道德情境的人。
2、道德修养左右个体行为的方式*道德修养左右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没有好的道德修养作保证,就不可能有好的行为表现。
3、道德环境影响个体的生活品质*较高的社会道德水平能保障公平正义制度、和谐安定环境,为个体的生活品质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
1、道德社会作用辨析
在中外伦理史上,对道德的社会作用的看法有两种错误观点,一是道德决定论,二是道德无用论。
2、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调节器和精神支柱的作用
道德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等一起,作为一个方面的社会调节器发挥了一定的、然而又是不容忽视的作用。
⑴对经济基础起巩固作用
⑵对社会成员起教育作用
⑶对社会秩序起稳定作用
第三节 中外文明史中的道德发展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
一、 传统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1、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⑴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⑵知行合一观⑶重视人的精神生活⑷有爱国精神⑸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⑹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
2、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因素
⑴缺乏民主精神⑵法制观念淡薄⑶商品意识严重⑷守旧意识严重
二、 正视外来文化的影响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化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
西方文明经历了五起四落的波浪式的发展过程,多次毁灭和新生;它经历了三次民族主体的转化和文明中心的转移,形成以“宪政和民主、社会多元主义、发大的科学和技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现个性和自由的文学和艺术、高水平的生产效率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自由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为内容的外显特征。
1、 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
2、 法治是西方文化重要的保障
3、 社会多元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
三、推动道德发展是历史的必然
抛弃其糟泊,吸收其精华
*1、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2、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法制意味着合法性、权威性、公正性。法治对市场经济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二是规范作用,三是保障作用。
3、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第四节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
(判断、选择)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必然引导道德要求的发展。原始社会以互助、平等、正义等准则和观念维系民族的整体利益;奴隶社会以忠、仁、礼以及智慧、节制反映人身隶属关系;封建社会以“三纲五常”来维系社会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用爱、信等宗教信仰维护私有制体系下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最进步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道德以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内容。
一、 我国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基本要求的规定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国主义、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应当把这些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公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二、 社会主义道德的科学体系
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三个主要部分。
1、 搞好社会公德教育,形成良好社会风尚
社会公德是全体人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做一个好公民。
2、搞好职业道德教育,大力提倡优质服务,推广社会服务承诺制
职业道德是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个性化的社会道德。
3、建设家庭美德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三、“八荣八耻”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以下为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成为每个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适时的。
四、道德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
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的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该意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分为三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第二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的社会功用
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对职业生活领域调节作用的反映形式。它①调节职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②促进职业健康发展,③推动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品质,④纠正行业不正之风,⑤改良整个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的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
一、 职业及职业道德概述
所谓职业,是指由于社会分工而形成的具有特定专业和专业职责、并以所得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在人类社会出现分工之后产生的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职业在社会生活中,主要体现出三方面的要素:一是职业职责,二是职业权利,三是职业利益。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
要理解职业道德需要掌握以下四点:
①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
②在表达形式方面,职业道德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③从调节的范围来看,职业道德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关系,另一方面是用来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
④从产生的效果来看,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二、 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1-4)
1、 导向功能
职业道德的导向功能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从业人员加以引导;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与社会发展目标统一、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统一、岗位职责要求与职业道德相统一。
2、 规范功能
3、 整合功能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调整的职业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行业与社会的关系,二是企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的关系;三是职业从业人员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对职业关系不仅包括说服教育、激励等调整方式,还借助于岗位规章、责任制度、法律规范等硬性要求加以调节。
4、 激励功能
激励的功能通过职业理想、榜样示范和奖惩机制来实现。
三、 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1、 有利于调整职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
2、 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水平,促进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3、 有利于完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 职业道德的特定功用
1、 额外义务加强作用 2、某些义务豁免作用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职业道德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种形态的历史演变,发展到今天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畜牧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即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即农业和商业,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
一、 职业道德的发展阶段
1、 职业道德的萌芽—原始社会末期
2、 职业道德的形成—奴隶社会
3、 职业道德的初步发展—封建社会
4、 职业道德的较快发展—资本主义社会
机器大工业的发展时期,推动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快速发展。职业道德的道德结构更加规范,职业道德的构成要素更加明晰、更加系统功化,在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活动方面更加成熟。否定了人身依附关系,肯定了人身自由;否定了等级特权,肯定了人的平等;否定了把人不当人的非人道主义,肯定了人道主义的博爱思想,使道德更具善的指向。
二、 如何看待职业道德的历史发展
1、 中华民族传统职业道德的精华
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
⑵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顽强拼搏精神。
⑶提倡仁爱礼仪人际和谐的人道主义原则。
⑷提倡见利思义,以义制利的道德价值取向。
⑸忠诚坦白、恪守信义是处世立业的根本
2、 外国职业道德中的可以借鉴的合理因素
⑴崇尚独立自主、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
⑵社会正义、天赋人权的平等精神
⑶开拓创新、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进取精神
⑷忠于职守、勤奋刻苦的敬业精神
第三节 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1-8)
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反映行业与行业之间、行业与社会之间、行业内部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社会之间的最本质、最重要、最普遍的道德关系的概念。
1、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反映着人们的信念和追求。它包括三个基本要素:一是社会生活发展的现实可能性;二是人们的愿景与要求;三是人们对社会生活发展前景的形象设计。
其以生理需求的满足为基础、个人人生职业价值的实现为核心、实现社会发展为最高目标,从而形成一个行业及其从业者具有一个结构性奋斗目标体系。这种职业理想,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灵魂。
2、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就是劳动态度,是职业劳动者对社会、对其他生产参加者履行各种劳动义务的基础。职业态度作为职业劳动者的道德价值观的体现,是人们评价从业者职业道德的主要依据。职业态度的形成受主客观两个方面因素的决定。主观因素包括:以性别、年龄、能力和爱好等为基础与表现而形成的从业者心理个性特点;客观因素包括:以社会经济关系、国家政治制度等为内容的一般社会因素。
3、 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就是职业群体及其从业者被赋予的职权、职责,及由此形成的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要求。职业责任包括从业者责任、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层面,其中从业者责任是基础,企业责任是核心,社会责任是根本。
职业责任的特点有两点:一是客观性,二是强制性。
4、 职业技能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者完成本职工作,承担职业责任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能力。
5、 职业纪律
职业纪律是一种行为规范,表现为自觉遵纪和服从要求两种因素。
6、 职业良心
职业良心是一定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统一。职业良心有重要的作用:①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审查②业良心能够起到监督作用
7、 职业荣誉
职业荣誉是职业理想的现实实现程度,是职业纪律作用效果与软性内容,是职业责任和职业良心的价值尺度。
8、 职业作风
职业作风体现了职业道德要求的精髓。
第四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指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以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为指导,从事一定职业的社会主体在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所遵循的、反映自身职业特征的、特殊的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并形成与之相契合的、特定的社会主义道德意识,进行相应的、特有的社会主义道德活动的总和。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产生的必然性
*劳动分工与职业仍大量的存在,*在人们的职业活动中真正成为一种命令和约束力,还需要各个职业集团结合职业活动特点,提出一些具体的职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⑴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形成的经济和政治条件
经济急促是第一性的,上层建筑是第二性的;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师经济基础在政治思想上的表现,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政治经济学常识)
⑵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社会主义、公产主义道德知道下形成与发展的。
⑶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在对古今中外职业道德扬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⑷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也是在同各种腐朽的道德思想不懈斗争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⑸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只有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遵守才能迅速发展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征
1、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反映了历史与时代的统一,表达了包括公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道德、人类社会公共生活道德三方面道德内容在职业领域内的要求。
2、 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阶级性将会逐渐减弱,人民性将会逐步增加
3、 广泛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我国经济、历史发展造成的区域文化差异和公民受到的教育程度的差异,决定了人们在职业认识、思想意识、道德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4、 内容功能的先进性和评价标准的客观性相统一
先进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先进性,二是功能的先进性。
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的客观性表现为“三个有利于”: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②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的进步,③有利于以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弘扬正气、帮助公民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开拓创新、锐意改革的精神和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的品德创造美好生活。
三、 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引领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方向。第二,确立职业道德建设的共同理想。第三,保持职业道德建设的时代特点。第四,体现了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指导。
2、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
第一,坚持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第二,坚持维护集体利益的原则。第三,集体利益要通过个人利益的满足来实现。
坚持集体主义原则,要求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正确处理集体利益的关系。第二,正确处理“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第三,反对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
四、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和建设目标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民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目标
“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经济生产职业领域,主要围绕促进生产发展,规范经济活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体目标展开。
第三章 爱岗敬业 忠于职守
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对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爱岗敬业不仅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单位进步和壮大的需要。爱岗和敬业,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第一节 爱岗敬业的内涵
爱岗敬业是现代单位的职业灵魂。一切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都是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1.什么是爱岗
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就是职业工作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各种职业劳动,努力培养自己热爱本职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爱岗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在现阶段,就业不仅意味着以此获得经济来源,掌握一个谋生的手段,而且还意味着有了一个社会承认的正式身份,能够履行社会职能。
爱岗的通俗说法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爱岗就是以爱为前提的岗位实践活动。爱岗是一切从业人员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
人们往往就是通过一个个特定的工作岗位来体现他的社会价值的。
2.什么是敬业
敬业,就是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人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
敬业既是职业道德范畴,又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行为,是精神与行为的有机结合。
敬业是社会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
爱岗和敬业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爱岗是敬业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事情都有“爱”才能“敬”,岗位和事业也不例外。
二、爱岗敬业的表现层次
爱岗敬业具体表现为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为了谋生而爱岗敬业。第二个层次,为了责任而爱岗敬业。第三个层次,因为兴趣二爱岗敬业。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就是因人事到自己的工作意义而爱岗敬业。
第二节 爱岗敬业的重要意义
一、爱岗敬业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1.岗敬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爱岗敬业反映出社会文明程度
二、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健康运行的直接保证
1.爱岗敬业有利于维护平等竞争和市场秩序,促使市场正常运行。
2.爱岗敬业有助于促进市场非价格竞争,提高生产经营效率。
3.爱岗敬业有利于社会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得以发展的实质核心。效率是手段,是基础;公平是目的,是条件。
三、爱岗敬业是人们成就事业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1.爱岗敬业是企业挑选人才的重要标准
2.爱岗敬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3.爱岗敬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实现个体自我价值的完美结合
第三节 爱岗敬业的行为要求
一、热爱本职,忠于职守
热爱本职是忠于职守的前提,忠于职守是热爱本职的具体体现。
1.立和培养高尚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2.建立和培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职业态度。
3.建立和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作风。
二、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钻研业务,精益求精,这是爱岗敬业的根本。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是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实现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基本手段。
1.树立学习意识,培养钻研精神
2.加强技能练兵,提升业务水平
3.注重与时俱进,掌握科学前沿
对每个职工的文化知识、业务水平、技术素质、工作能力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三、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
锐意改革、开拓创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中最能集中反映我们时代风貌的一条规范。
1.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社会主义的各项职业活动的最终目次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
2.拓展创新新领域,实现全面改革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级创新。首先,理论创新是基础;其次,体制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
3.加大改革力度,参与国际竞争
第四章 诚实守信 宽厚待人
诚信,不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要是职业人立业发展的道德必然要求。
第一节 诚实守信的内涵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规范,是一切职业道德的“立足点”。
“诚”的基本含义是内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心。“信”从字体结构上讲,就是人言为“信”,即外信于人。
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于客观事实,即主管与客观的统一;二是诚于己之心,即自己要言行相符,言表心声,行证口实,而不是言不由衷,言过其实。
信一方面是个人基本理性的自我约束,即对自己言语的负责精神;另一方面是信实态度的外在化,即个人所做的实际行为与自己所言说的相符合,即言行互为佐证。
二、诚实守信的特征
诚实在职业生活中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生活谋略和技能,它是工作价值与德行价值的有机统一。
1.普适性 2.公共性 3.制度性 4.指挥性
基本的价值倾向是趋于一致的,即对己要出于本心而不自欺,对人要坦诚而不虚滑,对事要求实而不掺伪作假,对承诺要重而践。
第二节 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
一、诚实守信是劳动者职业生涯的生存力和发展力
1.遵守诚信之规是人的社会化的必需
2.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谋得职业的必需
3.遵守诚信之规是人们职业发展的必需
诚信教育是基础,个人信用是前提,企业信用是中心,政府信用是重点,立法建制是关键。
二、诚实守信关系着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1.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诚信是企业发展的生存条件,是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2.诚信是公平竞争的基础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诚信经济、遵循市场诚信秩序和诚信规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
3.诚信是企业的社会宣言
4.诚信是企业补贴标识的商标
第三节 诚实守信的行为要求
一、以诚为本,以信济业
1.正确对待同事或领导
2.对工作认真负责,履行好岗位职责
二、注重质量,反对欺诈
1.强化质量意识
2.强化服务意识
3.企业宣传应实事求是
第五章 遵纪守法 办事公道
第一节 办事公道的内涵
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不以私害公,不出卖原则。
一、办事公道的含义
公道与公平、公正、含义大致相同,即坚持原则;办事公道、就是指在办事情、处理问题时、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二、办事公道是一切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的道德品质
在工作中,无论对领导、对群众一视同仁,秉公办事,平等相待,不因人而异、亲疏有别,不趋炎附势,这也是办事公道。
三、办事不公道的危害
一方面,助长行业不正之风,恶化社会风气。另一方面,办事不公道会导致人心涣散。
第二节 办事公道的重要意义
一、办事公道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
二、办事公道是企业发展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而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不仅取决于其产品质量,而且越来越受企业“人格”的影响。现代企业越来越注重“企业文化”的发展。
三、办事公道是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内容
每个职业的从业者都能从我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做到廉洁奉公,办事公道。
4、 办事公道是职业劳动者应当具备的品质
第三节 办事公道的行为要求
一、遵守规章,严守法纪
1.严守法纪的重要性
⑴严守法纪有利于保证从业者自身健康成长
⑵严守法纪有助于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2.遵守规章就要完善各种制度建设
二、公私分明,廉洁奉公
1.公私分明、廉洁奉公是办事公道的内在要求
2.公私分明、廉洁奉公的具体行为准则
⑴在思想上确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⑵增强集体观念
⑶要富有奉献精神
⑷要从细微处入手
⑸加强监督
三、坚持原则、照章办事
1.坚持原则是保证本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准则
2.坚持原则的根本体现是遵守工作原则
3.正确处理坚持原则与灵活应变的关系
四、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1.坚决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
2.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3.坚持原则,无私无畏
4.敢于负责,敢于风险
第六章 精通业务 服务群众
精通业务,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的最集中的体现
第一节 服务群众的内涵
一、 服务群众的含义
服务过程种包括两方:一方是服务方,另一方是被服务方。服务方是根据被服务方的意愿提供服务活动的一方,处于服务过程中的被支配地位;被服务方式提出服务要求,要求服务方满足的一方,处于服务过程中的支配地位。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和不可储存性等特点。
作用:⑴改善民生②完善机制
二、 服务群众的基本要素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2. 准确把握群众的期待和要求
人民群众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差别化、高级化的特点,不仅要求生活质量的提升和改善,更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权益保护,个人事业的发展。
3. 深化改革社会管理机制,实现科学化服务
第二节 服务群众的重要意义
一、 服务群众是从业者职业道德的重要体现
1. 服务群众体现了端正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包括对本职工作的认识、情感和劳动态度。
2. 服务群众体现了高尚的职业良心
职业良心是人们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道德意识,是对自己应尽的职业责任的认识和评价。
3. 服务群众体现了珍贵的职业荣誉
职业荣誉包括两方面内容:在客观方面,是社会(认可)对企业职工履行职业责任和义务的行为所做出的赞赏性评价;在主观方面,是职业良心的自尊心和自爱心的表现,是对职业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
二、 服务群众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职业道德从整体上讲有三个基本要求,即:各行各业都必须服务于社会;个职业群体和岗位都必须相互服务;各职业群体和岗位都必须相互服务;服务者之间相互尊重对方的劳动。而这三个基本要求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
三、 服务群众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途径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第三节 服务群众的行为要求
一、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1. 克服特权思想2.社会成员平等3.由衷热爱群众
二、 尊重群众
1. 尊重群众就要正确认识自己同群众的关系
2. 尊重群众就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
3. 尊重群众就要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
4. 尊重群众就要转变观念、更新思想
三、 方便群众
服务群众既是一种职业道德精神,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
四、 文明服务
一是要举止文明。二是要语言文明。
机关事业单位工人语言文明基本体现在:一要言之有理、二要言之有礼、三要言之有物、四要言之有情。
五、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在服务群众中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是群众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①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就要精益求精。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满足群众的需要。③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手段,提高服务效率。
第七章 以身作则 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第一节 奉献社会的内涵
一、 奉献社会的含义
对从业人员而言,奉献是在职业活动中,①不以追求报酬未最终目的而付出劳动、付出时间、以创造成果的思想行为②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要求。
奉献社会含义主要内容:一是明确奉献的对象;奉献的对象是社会。二是明确奉献的个人条件;“奉献的意识和奉献的能力”。三是明确奉献的社会时机;这种时机就是“社会需要的时候”。四是明确奉献的内容;社会成员向社会奉献的内容是“体力、智力、财力甚至生命”。五是明确奉献的自愿性;人在社会奉献时的一种忘我的精神境界。
二、 奉献社会的特征
从总体来看,职业活动可以分两大类,即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
1. 非功利性,一是从目的上看,二是从态度上看
2. 普遍性,奉献是对全体从业人员的要求
第二节 奉献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 奉献精神是从业人员履行职业责任的必由之路
每一位从业者都有着应该履行的职业职责。首先是对个人的责任。其次是对机体的责任。第三是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 奉献精神是从业人员实现职业理想的途径
激发热情 辛勤劳动 实现理想
三、 奉献精神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社会责任是社会对企业的道德评判,也是企业塑造形象、成长壮大的重要手段。
1. 奉献是企业发展的道德要求
2. 奉献提升企业的道德境界
第三节 奉献精神的行为要求
奉献又是非常现实的、具体的,是每个从业人员应当做而且能够做到的。
一、 大局着想,小事做起
着眼全局 重视细节
二、 尊重集体,尽职尽责
1. 以企业利益为重,正确对待个人利益
2. 明确岗位职责,培养职责情感
第八章 职业道德修养
不同的职业意味着不同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决定着从业人员的未来生活方式、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收入。所以我们只有了解和把握职业变化发展的趋势,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才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谋求发展,取得成功。(促进职业发展)
第一节 新时代从业人员的修养要求
新兴职业越来越强调人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对高新技术的掌握,从而促使人们不断学习,更新自我。
一、 新时代职业发展的趋势
①生产力发展水平;②科学技术发明;③社会制度的变革;④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的时代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表现为:
1. 从业者社会活动的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⑴工作方式的变革
⑵组织方式的变革
工业社会组织特征是:较稳定的内部组织结构,可预期的活动计划;易于分割的流水线工作流程和职能、责任范围。
⑶人际关系的变革
①从业者对组织的依赖性随之减弱
②人际沟通方式多样性
③非正式组织(迅速发展)大多发展成新的正式组织
2. 职业结构将发生根本变革
⑴职业的分类趋向细化
⑵职业结构的重心将发生转移
第一产业的就业率降低;第二产业结构随着社会需求变化而不断变化、更新;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将迅速发展。现在人们已经把信息产业归纳为四大产业。
3. 社会职业种类越来越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种类在数量上由少到多,职业的专业化越来越强,呈现出综合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 社会职业分工由简单到精细
职业的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社会分工有三个层次,即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一般分工划分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特殊分工划分出不同行业;个别分工划分出职业岗位。
5. 社会职业呈现专业化、综合化和多元化趋势
⑴技术性职业将成为各行业的主体
⑵现代行政办公型职业将迅速发展
⑶服务职业将快速发展
二、 时代背景下对适应性人才的要求
在当今技术时代,人们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有下述两种必要修养、三项基本素质和五项基本能力。
1. 两种必要修养的提高
⑴文化修养
①文化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②文化知识是人类相互交流经验和信息的重要工具。③文化知识修养是人们一切休养中最基本的修养。
⑵思想修养
思想修养是个人在思想方面的改造和提高。思想修养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组织纪律修养等。
思想修养重在自我修养,努力做到“内容”、“慎独”、“积善成德”、“防微杜渐”。
2. 三种素质
⑴技能素质。阅读能力—会搜集、理解书面文件;书写能力——正确书写书面报告、说明书;倾听能力——正确理解口语信息及指示;口头表达能力—系统的表达想法;数学运算能力——基本数学运算已解决实际问题。
⑵思维素质。创造性思维,能有新想法;考虑各种因素以做出最佳决定;发现并解决问题;根据符号、图像进行思维分析;学习并掌握新技术;分析事物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⑶个人品质。有责任感,敬业精神;自重,有自信心;有社会责任感,集体责任感;自律,能正确评价自己,有自制力;正直,诚实,遵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
3. 五项能力
⑴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
⑵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
⑶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
⑷运用特种技术的能力。
⑸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第二节 职业道德的价值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培养,包括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境界三方面的要求。
一、 职业道德价值的表达方式
从伦理学的角度分析,个体职业道德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①职业道德的他律时期、②职业道德自律时期和③职业道德价值目标形成时期。
1. 职业道德教育的他律价值
处在他律时期的职业道德是低级的、不完善的。那么职业道德教育为什么首先表现为他律价值?
职业道德教育的他律性,不仅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约束性,而且还表现为价值的导向性。
2. 职业道德修养的自律价值
所谓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从业人员在道德品质、道德情感、道德意识等方面进行的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的内在活动。
必须要经历一个由外在约束的他律想内在要求的自律的“升华”过程,其核心就是职业道德义务向职业道德良心的转化。
所谓职业良心,就是从业者履行行业义务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职业意识中各种道德心理因素的有机结合。
由职业道德义务转化为职业道德良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从业人员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其二,是从业人员利用职业意识的自我评价,随时调整自己的职业行为。其三,是从业人员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良心具有三方面的特征:其一,职业道德良心是职业意识的一种强烈的道德责任感。其二,职业道德良心是职业意识中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其三,职业道德良心是多种道德心理因素在从业者意识中的有机结合。
3. 职业道德境界的内涵与层次
4. 职业道德价值目标
二、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培养的意义
1. 促进行业兴旺发达的需要
2. 调整和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需要
3. 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
4.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三节 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劳动者在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和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是指个人在职业活动中自觉按照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和理想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锻炼的过程、并由此形成的职业道德境界。
一、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是发展职业技能的保障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人员从事职业劳动和完成岗位工作应具有的业务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技术和职业能力。在职业技能体系中,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技术是保证,职业能力是关键。
职业技能有效发挥需要职业道德保障。
1. 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
2. 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
3. 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二、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生涯的拓展
1. 职业道德修养为个体的成功提供社会资源
所有人的成功都可以归结到以下三个因素:他的个性、他的知识技能(专业能力)和人脉,这三个因素构成了成功的金字塔。
2. 职业道德修养是个人职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①确定职业目标②分析自身条件。③规划发展阶段④制定实现措施
3. 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帮助从业者渡过难关,走向辉煌
三、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职业道德的提高
1.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从业人员本职工作完成的质量
2.职业道德修养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3.职业道德是职业境界的重要表现
人的职业境界有四重:第一层境界是谋生,第二层境界是事业,第三层境界是快乐,第四层境界是忘我
4.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四、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有利于个人成长成才
个人职业道德的提升,特别是专业技术人才个人职业道德提升主要有以下四个要素:
1. 责任感,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生活态度
2. 判断力,就是对事物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3. 自制力,这是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4. 亲和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
第四节 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律行为,关键在于“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另一方面则是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即自我修养。两方面缺一不可,后者尤为重要。
一、 历练职业意志增强职业道德行为选择能力
1. 要加强意志品质的自我锻炼
2. 完善道德选择能力
二、 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职业道德行为评价水平
1. 职业道德认识提升
对于社会道德要求与修养者个人道德素质之间的矛盾主要通过道德教育与自我修养两种途径化解,其中修养因具有主体自性与内化性,较教育方式更具有持续性的效果,所以成为根本性途径。
2. 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①要把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②要注意动机内容和效果的全面性③要注意动机与效果联系的过程性
3. 职业道德意志磨练
三、 强化职业情感完善职业道德行为自我修养
1. 陶冶职业道德情感
2. 确立职业道德信念
3. 养成职业道德习惯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15,935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当好一名机关干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