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 年产量产量7、55亿吨的股票

石墨烯板块5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作者:来源:中国证券网
  :炭素制品收入下降,上半年盈利有所下滑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鹤涛,肖勇 日期: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16 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72 亿元,同比下降10.06%;实现营业成本8.53 亿元,同比下降4.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5 亿元,同比下降49.71%,上半年EPS 为0.01 元。其中,2 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 亿元,同比上升7.32%,1 季度同比增速为-25.34%;营业成本4.73 亿元,同比上升16.37%,1 季度同比增速为-22.18%;2 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0.04 亿元,同比下降90.50%;2季度EPS 为0.002 元,1 季度EPS 为0.006 元。  事件评论  炭素羸弱叠加非经营性损失下滑,上半年盈利大幅缩窄:公司为亚洲最大的炭素制品生产供应基地,主营涵盖石墨、炭素制品以及铁矿石两大业务板块。公司上半年盈利大幅缩减,主要源于炭素业务相对低迷叠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滑:1)或受国内钢铁新增产能放缓制约,公司炭素制品需求相对疲弱,并导致销售均价同比下跌23.15%,炭素业务毛利率大幅下滑至14.90%,创近十年同期新低,并最终导致炭素毛利同比减少1.40 亿元;不过公司铁精粉产品量价齐升,带动铁矿石业务毛利同比增加0.80 亿元,一定程度减缓整体毛利下滑。2)或源于股票投资收益降低,全资子公司上海方大投资上半年业绩同比减少0.55 亿元,导致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受损,从而进一步加剧业绩同比下滑。值得注意的是,管理人员工资薪酬降低,同比节省0.26亿,对缓冲公司上半年盈利下滑程度也起到一定作用。  就2 季度而言,同比方面,受制于炭素制品需求放缓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下滑,公司2 季度盈利同比大幅减少0.38 亿元,即使期间费用同比减少0.13亿元,不过仍难以扭转利润下滑态势;环比方面,非经营性损失下滑成为2季度公司盈利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顺应行情拟终止募投项目,高端品种放量值得期待:源于近年超高功率电极产量大幅下滑,导致针状焦需求空间相对不足,公司及时终止“10 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项目。不过公司未来多元化高端炭素和石墨制品放量仍值得关注,期待“3 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随核电产业复苏,而逐步落地并贡献业绩增量,此外公司2013 年收购方泰精密和江城碳素两家公司进入碳纤维领域,也有望随高端制造转型升级而打开市场空间。  预计公司 年EPS 为0.02 元和0.05 元,维持“买入”评级。  :2季度焦炭及甲醇景气度提升助力业绩环比增盈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鹤涛 日期:  上半年焦炭产量同比上升或与行业景气度回升有关。 上半年公司焦炭产量 56.64 万吨,同比上升 1.74%, 完成年度计划的 55.53%; 甲醇产量万吨,同比上升 5.99%,完成年度计划的 54.12%。  焦化业务毛利扭亏, 甲醇毛利率同比上升。 上半年公司实现吨焦收入679.91 元,同比下跌 22.03%;吨焦成本 666.09 元,同比下降 26.26%;吨焦毛利 13.82 元,同比扭亏 45.16 元;焦炭业务毛利率 2.03%,同比增加 5.63 个百分点; 吨甲醇收入 1566.35 元,同比上升 0.18%;吨甲醇成本 450.33 元,同比下降 23.82%;吨甲醇毛利 1116.02 元,同比上升 14.77%;甲醇业务毛利率 71.25%,同比增加 9.06 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控制得力,财务费用降幅较大。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合计 1.51亿元,同比下降 15.35%,其中销售费用同比上升 10.56%主因销售甲醇运费增加;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11.89%主因公司减员降低工资等费用;财务费用同比下降 41.12%主因贷款平均利率降低及债券利息减少。  受益于焦炭及甲醇景气度提升, 2 季度业绩环比增盈。 2 季度公司所在产地七台河二级冶金焦含税出厂价环比上涨 201.72 元/吨,甲醇现货基准价环比上涨 75.33 元/吨,焦化及甲醇景气度提升助力公司毛利环比增加 0.14 亿元,叠加费用控制较好, 2 季度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 0.12亿元, 环比增加 0.10 亿元,扣非后业绩环比扭亏 0.20 亿元。  关注石墨烯及稳定轻烃项目后续进展,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稳定轻烃项目及石墨烯项目是主要看点。我们预测公司 16-18 年 EPS 分别为 0.07、 0.10、 0.11 元,对应 PE 分别为 79、54、 4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大幅下滑,项目推进低。  :膜材料稳步增长,新业务持续布局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小勇 邹兰兰 沈衡 贾广博 日期:  2016年半年报: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营收49.99 亿元,同比增长36.29%;实现归母净利润 8.98 亿元,同比增长36.26%,实现EPS 0.28元,同比增长21.03%。上半年业绩增长符合市场预期。  高分子膜产品保持高速增长。先进高分子膜材料是核心产业基础,公司既是全球预涂膜行业的领导者,又是世界光学膜行业的主流供应商。目前光学膜中高端产品仍存在进口替代需求,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得益于产能的释放,光学膜收入同比高速增长43.58%。公司进一步拓展高端高分子材料业务,水汽阻隔膜逐步产业化,与全球OLED 显示器厂家的合作正在积极推进。  智能新兴显示板块加速布局。公司在裸眼3D,VR/AR 领域积极布局。与海信、创维、 TCL、长虹、康佳、海尔、京东方、华星光电等显示和电视行业巨头共同推动裸眼3D 等新兴技术发展,自行设计的全球首条裸眼3D 第三代技术生产线建成投产,实现从芯片-软件-内容-终端的产业布局。未来将迎来快速发展。  打造碳纤维汽车轻量化全产业链。2016 年7 月,公司控股股东旗下中安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碳纤维一期项目成功投产。项目总投资50 亿元,将分两期建成年产15000 吨原丝、5100 吨碳丝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首期建成1700 吨碳丝, 5100 吨原丝,是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公司参股的康得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30亿,年产150 万件新能源电动车碳纤维部件,预计2016 年四季度投产。  同时与慕尼黑的KDX 欧洲复合材料研发中心、KDX 雷丁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心、以及德国GFG 公司和SGL 公司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技术支持共同打造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电动车、碳纤维轻量化生态平台。我们预计公司 2016 - 2018 年EPS 分别为0.58/0.88/1.31,对应PE32X/21X/14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裸眼3D 业务不及预期,碳纤维汽车轻量化项目不及预期。  :协同效应凸显,粘胶PVC齐头并进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邹润芳 日期:  事件:公司发布半年报,上半年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增长29.6%;归母净利润2.7 亿元,同比增长1098.9%。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23.9%,较去年同期下降2.4 个百分点;其中纺织业毛利率24.0%,同比增长9.3 个百分点,PVC业务毛利率30%,同比增长6.8 个百分点,新并表贸易业务毛利率为8.3%。  粘胶短纤景气度提升,粘胶纱项目稳步推进。2016 年粘胶短纤行业跨过低谷,步入景气拐点。公司上半年粘胶短纤销售均价(不含税)10879 元/吨,同比上升1206 元/吨;纱线销售均价(不含税)13632 元/吨,同比上升1487 元/吨。7 月至今,粘胶短纤价格进入快速拉升期,涨幅超过2500 元/吨,我们认为粘胶短纤涨势未到尽头,公司全年粘胶短纤销售均价或达到12500 元/吨(不含税)。公司粘胶纱新建项目推进顺利,上半年生产粘胶纱7 万吨,全年有望达到18 万吨,较去年增长近200%。根据去年同期相关政策,公司每吨粘胶纱可收到运费补助+原料补贴1700 元。公司粘胶业务“量价齐升”,将显着增厚业绩。  一体化优势逐渐发酵,PVC 行业反转在即。公司近年来致力于向上游完善PVC产业链,逐步掌控氯碱产业所需的煤炭、原盐、石灰石等资源,夯实了原料供应基础,具备了氯碱行业的低成本和绿色生产的资源条件。公司上半年PVC 单位生产成本3156 元/吨,较上年同期下降528 元/吨,成本上的一体化优势使得公司在销售均价同比降低287 元/吨的同时仍保持着PVC 业务的高速增长。我们认为PVC行业在今年上半年触底后已确立上涨趋势,供求结构好转快于预期,未来价格有望持续上涨。  粘胶+PVC 双龙头稳业绩,涉足石墨烯添活力。粘胶及PVC 产业链均处于周期反转初期,未来业务业绩弹性巨大,为公司提供足够的安全边际。此外,公司持有新三板上市石墨烯公司厦门凯纳28%股权,布局石墨烯蓝海市场。公司与厦门凯纳共同开发的石墨烯掺杂PVC 材料,此举将为公司开拓高端产品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注入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 年EPS 分别为0.61 元、0.86 元和1.19元,对应动态PE 为16 倍、11 倍和8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粘胶短纤行业景气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2)PVC 行业景气度或不及预期的风险;3)石墨烯业务发展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进军新能源领域,发展金融业务  类别:公司 研究机构: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若木 梁博 日期:  事件:  1、公司近期公告,子公司都墨烯拟出资 5100 万元,述瀚投资拟出资 4,900 万元共同成立美都动力电池合伙企业,美都动力拟以不超过 3.968 亿元现金收购时空动力、上海霞易合计持有的德朗能动力 49.6%股权。  2、公司子公司美都金控拟以不超过 1.5 亿元现金增资杭州鑫合汇取得其 6%股权,并拟以不超过 7 亿元收购浙江支集控股所持有的鑫合汇 28%股权,交易完成后美都金控合计持有鑫合汇 34%股权。  观点:  进军新能源领域。子公司都墨烯拟出资 5100 万元,述瀚投资拟出资 4,900 万元共同成立美都动力电池合伙企业,美都动力拟以不超过 3.968 亿元现金收购时空动力、上海霞易合计持有的德朗能动力 49.6%股权。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德朗能动力正在扩建的宁波和张家港生产基地,所有生产线完全达到设计产能时为 5.4 亿 AH, 、2019 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0 亿、1.25 亿、1.56 亿。符合公司“能源主导(传统能源+新能源)”战略定位,对公司的新能源布局有着重要的影响。  进一步发展金融业务。公司子公司美都金控增资后持有鑫合汇 34%股权,鑫合汇作为国内知名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专注短期过桥业务,目前在短期过桥业务方面处于同类领先地位。短期过桥市场需求旺盛,并且盈利水平明显高于长期借款业务,目前鑫合汇已累计服务5000 多家企业客户。公司对鑫合汇的增资,直接增加其经营现金,提升了鑫合汇平台的信用水平,平台的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本次增资有利于公司金融业务的加速发展,鑫合汇将更具持续盈利能力。  转型进行时。公司从主营房地产逐渐转型至“能源+金融”,其中能源主要分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在油价逐渐回暖的情况下,公司的北美油气资源将逐渐带来利润,同时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也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在金融方面的布局进一步提高了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公司的两项交易完成后,公司将继续在新能源产业链的上下游进行探索,同时公司金融领域的发展能有有效提升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我们预计公司 年的营收为44.11、52.81 和60.23 亿元,净利润为0.19、2.9 和4 亿元,对应PE 为1000、65 和48。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document.getElementById("bdshell_js").src = "http://bdimg./static/js/shell_v2.js?cdnversion=" + new Date().getHours();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将超1000亿美元 7股故事多
  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将超1000亿
  工信部表示,石墨烯作为工业原材料已获得较高认可,将石墨烯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可大力加速石墨烯产业化的进程。日前工信部已明确了石墨烯专项行动计划。
  一位工信部官员曾表示,对石墨烯材料的发展,有关部门早就作出了重点扶持的考虑。早前由于石墨烯产业应用前景并不明朗,但随着石墨烯技术与应用的突破,工信部将考虑统筹研究石墨烯材料。
  由于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特点,业内人士认为,石墨烯在半导体、光伏、锂电池等众多领域有广泛应用。未来5至10年,全球石墨烯产业规模会超过1000亿美元。(新浪)
关键词阅读:
已有&0&条评论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47.34.19%22.093.08%24.2610.02%47.7410.0%
佣金计算器
目前佣金比例:
千分之二点五
千分之一点五
资金量:万
月交易次数:次
算算能省多少
您目前1年佣金50000
来立省50000
计算说明:
节省交易费用 = 资金量*(当前佣金-证券通万2.5)       *交易次数
目标涨幅最大
目标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30.17--买入14.8619.72买入23.81--买入14.6220.20石墨烯概念股票有哪些
艾子是攻4i垹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按照六边形进行排布并相互连接而成的碳分子,其结构非常稳定.石墨烯具有高导电性、高韧度、高强度、超大比表面积等特点,在电子、航天军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石墨烯产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