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加入大学大学要加入学生会吗

如何加入大学学校学生会?_百度知道大学生一定要参加学生组织吗?
尤其是我是学公共管理的,但是我又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没意思!
195 个回答
———————————————————————————————————————————诚惶诚恐地看着点赞数过了300,实在是问心有愧。显然这个答案还有点湿。我尽我所能再添点干的吧。更新内容放在最后(10月14日更新)———————————————————————————————————————————作为一个沉浸于学生组织三年的大四狗学长认真且严肃地告诉你答案:不一定。如果你的问题仅仅是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加入学生组织,那这个答案没有什么悬念,就是不一定。但如果你想了解大学生应不应该加入学生组织,那这个话题就可以好好聊一聊了。我是武汉大学的一只大四狗。武汉大学有十三大校级组织。我曾有幸在其中的三个组织中任职过。几乎和所有组织的人都打过交道。在学生工作中,奉献了三年的青春。也拿过一些奖,也认识了很多人,也被称作过交际花……为什么我说不一定要参加学生组织,因为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公平的时代,这个时代能给你的最大公平就是:真正有本事的人永远拥有机会。你要想办法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而参加学生组织并不是获得本事的唯一方法。你知道么,我有个朋友从未参加过任何学生组织,他现在大四,已经签下了年薪30W的offer;你知道么,我有个朋友从未参加过任何学生组织,他现在大四,去过非洲做预防艾滋病宣传的志愿者,去过迪拜拍片,去过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而且他能把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讲上3个小时以上的奇遇;你知道么,我有个朋友从未参加过任何学生组织,他放弃了武大的本科,去了国外,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知道么,我有个朋友从未参加过任何学生组织,做了几年学霸,拿了年级前几,现在去了康奈尔大学学习;你知道么,我有个朋友从未参加过任何学生组织,从上大学之后就开始做兼职做项目,大学后再没管家里要过一分钱,包括到处玩,各种购物。但是同样的,我也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朋友,参加过学生组织,很牛B。但是同样的,我也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朋友,参加过学生组织,很low B。但是同样的,我也有非常非常非常多的朋友,没参加过学生组织,很low B。所以,事情很简单了。参不参加学生组织不等价于你是不是很有本事。更简单的是,这个社会只看你有没有本事,而不看你做过什么。本事,就像物理中的重力势能一样,是个状态量。只与你在什么位置有关,与你的运动路径无关。我拿到一些实习offer之后,有朋友说,嗯,你做过那么多学生工作,肯定有帮助。其实不是,别人看重的是我在学生工作中获得的什么,我的价值并不在于“参加过很多学生工作”本身。所以,题主,想办法变成一个有本事的人吧。如果写到这,你一定尝到了浓浓的鸡汤味儿。那么我再写点可能会有点用的东西吧。上一段的结论题主想必都懂,废话,谁不想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啊,关键是怎么成啊!!抱歉,因为我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我没法告诉你准确的答案。我只有一个建议:多用脑。相当多的人,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是迷茫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在看不清前面的路的时候,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有的人觉得搞学习肯定不会错,于是修炼成了一只学霸。有的人觉得交朋友肯定不会错,于是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社团学生组织。但是在你最迷茫时做的选择往往会对不迷茫之后的你产生深远的影响。我觉得在此时选择参加学生组织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接触到更多各式各样的人。这条与增长人脉无关。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到其他人的思维。文科生的思维是什么样的,理科生的思维是什么样的,文科男生的思维是什么样的,理科女生的思维是什么样的,大城市的人思维是什么样的,小城市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举例而已,无任何歧视含义)……通过和这些各式各样的人接触,可以有效提升你的智商,这是真的。2、接触到更多更牛的人。变得有本事的捷径之一可能就是跟更牛的人聊天。谁聊谁知道。3、见到更多早高中时候没见过的事,让你能够应对更多种状况。4、找到归属感。相应的,也有一些劣势:1、占用了你大量的时间,及时你学到的东西非常多,在除以时间之后,你的学习效率都很难达到极高的水平。2、可能会遇到一些让你觉得恶心的事。3、一些应酬需要喝酒或者工作需要熬夜可能对你的健康有所损害。我看了其他的答案,有说学生组织腐败官僚气息浓重的;有说参加学生组织能交很多朋友扩大人脉的;有说可以丰富简历的等等,包括
说的培养组织纪律性。他们说的都对。参加学生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有利有弊的事情。但是学生组织终究和社会组织是不同的。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你们之间没有那么明确那么强烈的利益斗争。我在做部长时给新生开的第一次会上我就说,“我们和工作后的企业环境有个最大的不同:我不付你们钱,我给你们的任何任务,如果你拒绝,我将无能为力。”是的,学生组织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当你发现不适的时候,你可以全身而退。这是社会组织比不了的。如果你没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那么从宏观角度给出一个建议的话,我会说,大一去参加学生组织吧,那时候你的进步速度回超过其他人,而大二以后,过多的学生工作会拖慢你进步的节奏。如果你早已想好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去做!快去做!赶紧去做!———————————————————————————————————————————更新内容:大多数人已经理解了我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在大学中学生组织并不是你变得牛逼的唯一路径。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路径与结果无关,那什么才和结果有关呢?速度。或者说是效率。这里我指的是你在单个事件中获取的知识量及其牢固程度。简而言之就是你干一个活,你看一本书,你做一件事能对你有多大提升,和这个提升能持续多长时间。任何事情都会增加你的阅历你的经验,但是人的精力往往有限。所以人们都想去打大怪(参加大型活动),去下怪多的副本(参加学生组织),从而获得更高的经验值,更快升级。但这其实是不存在的。我主张的是“吃一堑,长一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首先“不吃一堑”是不能“长一智”的。你以为进了学生组织就可以牛逼了么,不做事还是一样的;你以为去了图书馆就长知识了么,不看书还是一样的。所以结果是靠行动获取。第二层意思是不能“吃十堑,长一智。”读书要泛读,但是精读必不可少。我来量化一下比如一个人原本是战5渣。每个星期他参加一次校园活动,去图书馆20小时,去听一次讲座,去做一次志愿者……总之除了他吃喝拉撒,他会有一定时间是用来提升自己的,我们且算他一周60个小时吧。因为我已经强调了与路径无关,我们姑且认为不管他做什么,每个小时他提升1点战斗力。也就是说一周之后他从战5渣变成了战65渣,两个星期后是125。如果一个人原本是1000的战斗力,但是他每个小时提升0.5点战斗力。那只需要1996个小时,前者就会超越后者。当然这种量化是不科学的。我这样讲,只是为了便于理解。那么好了,现在问题已经归结到了最后的一个问题:怎么在单位时间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是个终极问题。并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我给出的方案是,思考。多思考。对待任何事情永远持怀疑态度,然后把问题代入到你最熟悉的逻辑体系内,去找到答案。我并不是说每个结论会有多大的价值,而是你面对问题时,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这一整个流程,才是精华所在。如果都到这了你还需要例子的话……我表示无能为力了。好了,我把我知道的都说了。祝你们这些小鲜肉们快快长大。———————————————————————————————————————————
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lxg-milk---------------------------------------------------------------------------------------------------------------------我刚毕业时候做猎头,那种听着很高大上内里很矮小挫的苦逼工作,做的苦哈哈,没什么成绩,公司有个前辈,比我早入行半年,江苏警官学校学刑侦专业毕业的,个头一米八,跆拳道黑带,打过CUBA,因为他们那届开始改革,取消分配制度,没爹妈没背景的一律自己找工作,他觉得学刑侦的干猎头肯定没问题,结果还真的做的风生水起有天我中午跟他在外面蹲在马路牙子上抽烟,看着徐家汇大街上来来往往穿着商务套群的美女,惬意的吐着烟圈,他眼睛瞄着一个翘臀美腿的美人腰肢招展的从我们身边走过,突然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你在大学肯定没参加过学生组织我一惊,但是眼睛仍然不停下,看着那位腿特长,胸脯特别大,衬衫点缀着蕾丝式样的OL姐姐过马路,不动声色吐了个烟圈,你怎么知道的?他把烟屁股掐灭,弹落到不远处的垃圾桶里,淡淡的说,从你工作表现就能看出来我伸手递过去一根红双喜,他顺手接过点着,我问道,怎么说?他仰着头,吐了口烟,说道,你这人上班没正型,典型的就是没在组织里混过的在我印象中学生会党委团委不过是一群官僚机构,要啥啥没有,都是一群蛀虫,我很不屑的切了声,然后在思考怎么跟不远处那位等红灯的高挑MM搭讪他猛的吸了口烟,道,你知道公司是讲究纪律的,而学生会组织也是讲纪律的,但纪律这个词,在你这种人身上体现不出来我看着那位高挑MM扭动着腰肢,轻迈着翘臀过了马路,回了句,唉哟老张,你大学是做指导员还是做政委的,怎么想的起来跟我讲纪律了?老张从鼻子里冒出了口烟,然后说道,我知道一般人都瞧不起学生会和党组织,也瞧不起官僚主义,但你知道什么东西比官僚主义还没用么?就是当代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通病,自由散漫,不服管教我内心还是很不屑,呵呵了声,示意他继续大学生在学校都是晚睡迟起,全身朝气和锐气都被磨灭,个别对自身要求高的,也其实蹦跶不怎么滴,别他妈自我感觉良好,能进我们公司谁学生时候不是人精,但明显你身上看不到纪律性,我是觉得你人不错,想你在公司多待几年,咱俩也能这么惬意的抽烟打屁看美女学生最常见的就是自以为是,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但是本性都一样,自由散漫,再怎么好的大学,散漫的学生也到处都是,你没参加过学生组织,你身上就没纪律性,这些经历你肯定没有我有点火了,还真不服了,什么叫纪律性,你说清楚点!老张又猛吸了口烟,在学生组织,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你保持高中时候的纪律性,不一定能很好,但起码能稍微保持,让你不那么散漫在学生会,你要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服从命令,第二件事情,就是执行命令,这两个,就是所谓的纪律性,党委的都是老师,你不好意思驳他们面子,不像现在的老板跟你地位平等,你没办法质疑命令,只能无条件接受,做好,而第三件事情,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及时的给结果,不管你完成还是没完成,你都必须给上级交待,而不是要么拖,要么隐瞒不报这三项共同构成了纪律性,但是从服从命令,执行命令以及及时完成,迅速沟通来看,你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素质我那时候真的火了,你怎么这么说?老张笑了,我就坐你隔壁,你每天跟你顾问争论我又不是没看见,每次你觉得顾问思路不对,要按你的做,即便每次顾问让你答应做了,你也不会尽全力,偶尔也偷偷摸摸按照自己想法做事,这么一来,工作效率能高才得了我仔细一想,还真有这么回事老张继续道,你这种员工,这种学生,是我最讨厌的,虽然自己有点小聪明,但是自我想法太多,不知道什么叫服从和执行,虽然偶尔判断正确因此沾沾自喜,但你想过没有,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你上级对,少部分时候就算错了,那也是他担着责任,跟你无关。毕竟你不是项目的头,不需要给灵感定策略,只需要执行做事,给出最好结果就行,如果你给的结果总是很糟糕,做事总是拖拖拉拉,长久下来,你的职业生涯就很危险了我哦的一声,恍然大悟~总结:按照老张的观点,参加还是不参加学生组织,都不重要,重要是你得明白培养自己的纪律性和做事能力什么叫纪律性,就是吃苦耐劳,知道服从和执行,而且诚实胆子大,做的了就做,做不完及时告诉你,而不是拖拖拉拉等事情捂不住了才说什么叫做事能力,就是做事情韧性足,有始有终,反馈及时任何企业,都永远最欢迎这种人,而不是什么充满灵感充满创意,独立性自主性高的,都是扯淡,基本干实事的能力都没有,谈个屁的领导力和创新而目前在广大青年朋友身上,我看到具备这种素质的人还是不多的,甚至很少,因为当代大学生最大的共性就是散漫,女生没事逛逛街街买买吃食,喝喝茶看看电影;男生下课了就来一盘dota吹吹牛皮。宿舍开开卧谈会,每个人都迟睡晚起。考试嘛,应付应付就过去了——大学四年都如此,长此以往,再怎么雄心壮志的人,想要振奋,也难了培养自己的纪律性和做事能力,去参加学生组织并不是必要途径,甚至不是什么最好的途径,在大学里保持自律,保持严格的作息时间,不要像猪一样过着散漫的生活,保持一定的锻炼习惯,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不迟到。设定一个目标,可以是学术上的,也可以是别的什么的,然后集中精力的去努力,去坚持,去完成它,找一些实习,在正规企业下,去和团队合作,完成一些项目,做一些实事这会让你充满了纪律性和执行能力,甚至让你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跟那些猪一样的同学和校友完全不同相信我,做事靠谱是一个毕业生最可贵的素质,没有之一----------------------------------------------------------------------------------------------------------------随手写的答案我没想到能这样,终于找到知乎的正确撰写方式,使劲儿吹,抡圆了吹话说回来谁都不是人民币,做到人人都爱,有人黑有人赞很正常。但是冒出一堆阅读障碍者,让我觉得还是得把话颠三倒四的来回说我一直都坚信这点:人的基本品德有三种,智慧、良心和党性,不幸的是老天只允许一个人同时拥有两样。所以原文里老张提到的学生组织跟党组织,我也觉得扯淡,全中国的学校何其多,学生组织何其多,大部分都沦为学校跟党办的走狗,保持人格独立和思考能力不是什么的坏事儿,我也不赞同人大学入党但我说学生的恶习,自由散漫,好逸恶劳,跟党性有半毛钱关系吗?我有在文章里给学生组织摇旗呐喊吗?您回头再看看?要不要参加学生组织,只是一个表面,本质原因我说的很清楚了,纪律性组织性和效率性,做事靠谱,有始有终,对任何人来说,自由散漫好逸恶劳都是人生大敌,但如今中国这种培养模式,分散到各个小宿舍小圈子里,能有几个积极向上的?大家内里公认的就是大学可以好好玩,打扮的时尚漂亮。学习嘛,不重要,考前突击下就行了。学业重点的,就在网上大倒苦水以前流行过医学院学生的日记,给我的感觉就是,在中国学校,学生好好玩,轻轻松松,不思进取,才是常态,而医学生这种努力学习的,反而是不正常20多岁是一个人的脑力和体力的黄金时期,在这样宝贵的时间段里,全社会的普遍舆论认知都是,没什么了不起,年轻人轻轻松松,浪费大把时间谈恋爱,对学业和事业都没什么想法,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难道这不足够引起所有人的警惕和重视?好逸恶劳和自由散漫是所有人的大敌,更是年轻人的杀手,可遍及整个大学生群体,在这种没事儿打打游戏,轻松轻松,谈谈恋爱,大学就是好好玩的氛围里,再雄心壮志,在毅力坚韧,四年这么下来,想要振奋,也是很困难了所以我呼吁青年人积极向上怎么了?青年人积极向上就等于党员跟奴性了?真是搞笑极了---------------------------------------------------------------------------------------------------------还有很多逻辑盲,喜欢反推,实在是没办法跟他们扯淡我的意思很清楚,做事靠谱是最可贵的品质。一个人大凡能做点成绩,都能说明他有做事靠谱的习惯。于是他们就开始反推——只要知道服从命令,那么就一定能出成绩,继而推出军队跟刑满释放人员就是最好的人才这哪跟哪了都?暂且不说很多人确实在军队里学到很多东西,也不说现在的军队跟十年前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了,您这联想能力太发达,我真的是无言以对Beyond Feelings一书在序言中提到Critical Thinking的能力是所有成功素质的基石,但这本书只说了“想”,却没有提到“做”,良好的自律性和强大的执行力,知道如何在团队中与人配合,这些素质就是做。没错,如果缺了前者,只强调所谓的做,往大了说就是居功至伟的盖世太保军官,往中了说就是革委会的主任,往小了说就是党国现在的贪官污吏;但只有前者,没了后者,不过一群只会吹牛逼,徒增笑而的蠢材罢了更多内容可关注我的公众号【奶爸的英语教室】,ID是lxg-milk
10大痛苦事,看看戳中几条(文末有解决方案):1.开会凑人数恶魔说:最普遍的事情了。无聊的教授有无聊的讲座人凑不够的时候,无聊的领导有无聊的讲话人凑不够的时候,无聊的活动人凑不够的时候。2.帮老师贴发票恶魔说:稍微有点点技术含量。对外骗骗没见过的朋友“能学到东西”。对内多无聊,多么没有技术含量一学就会,自己清楚。3.大部分例会恶魔说:好一点的例会会说说上次干了啥,效果如何。接下来各个部门要干啥,怎么配合。在什么时间我们再继续review一次。差一点的,基本就是讲了半天都在吹牛吧。4.抬板子恶魔说:啥也不解释了,望文生义,都懂。5.经常会在学习的时候响起部长的电话恶魔说:大学本质上是一个时间更加不够的阶段(如果时间太充足了,多半这个大学出了问题)。部长找你多半就就是前面几个事情:开会抬板子。可能连贴发票都没有。6.忙到最后,什么都没有恶魔说:看看社团塑造的那些“部长” “会长”最后的出路如何,靠了自己还是靠了自己家。如果是靠了自己,那么是靠了自己其他方面的奋斗还是靠了这个社团。7.外人面前强撑,个中痛苦自己知道恶魔说:看到努力学习的同学越走越自信,看到自学技术的同学越走路越宽。你可曾感到哪怕一点点迷茫?而且这个迷茫,还不允许别人质疑。所以还得假装做社团做的风生水起,不熟别人,心中暗暗着急。(当然不排除极个别真的有风生水起的)8.无法反抗or顾虑太多恶魔说:前面7条不算,如果想要脱离,那么各种各样的指标and言论可能会落实到身上。各种前辈的开导,树立其他典型来告诉你你这样是不对的。你可能会犹豫自己是不是错了。是不是大学就应该是这样的。9.长进太少恶魔说:本质上,这条和前面所有条都有交集,也有自己独立的地方。如果你是个有心人,那么开例会的技巧、贴发票的细心、抬板子的体力、部长的交际、外界的压力,都是可以应对的。然后获得了新世界。但是恶魔负责任地说,以上我列举的那些,理应在大一全部掌握。10.做久了,发现也没认识谁恶魔说:优秀人脉从来不是通过“认识”来“认识”的。双方都有可以交换的利益和价值,那才有继续谈的空间。所以在社团做了一段时间,越来越觉得“认识”的牛人多了,但是他们是不是真的会“帮”你,两说。100赞之后,说说以上情况诞生的“原理”,也就是万恶的利益模型~赞我。突破了赞2天,现在来补上对应的模型。先说好,这里的社团特指那些烦人的社团,不包括兴趣社团。首先,老师依赖社团举办各种活动,但是奖励有限,所以一般只能给会长副会长(尤其是会长)。其次,会长依赖这个社团锻炼能力,也能从晋升中得到一定好处。然后,部长有一部分是希望当会长的。最后,干事们希望当部长。从上面的利益模型看得出来,只有会长是收支平衡而且略有进账的,老师是稳赚的。这个利益模型什么时候崩塌呢?很简单,就是“会长自己都觉得自己收支不平衡”的时候。这个时候,会长会觉得自己花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还不如考研or准备比赛or刻苦学习呢?当然,无论会长的收支是否平衡。干啥都能锻炼能力。我们讨论的不是这个。而是,在一个固定时间内,做什么的收获最大。排除掉特例(你就是冲着社团锻炼的某项能力来的),一般来说,这个社团的出路,你就看会长的出路就行。还有,“即使社团不咋地,其实也能培养出来能力,看不同人的适应力了”。这句话有极强的普适性,而且政治正确。可是我觉得这句话没什么用。
我们学校前段时间出了件大事情,一个学生组织在玩火箭的时候把火箭射到了一户人家里。那户人家当时没人在,所以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回去和中国同学聊天的时候讲起这件事情,大家都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不是因为火箭射到人家里,而是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学生组织,可以让你自己研发火箭玩。学生组织和学生会不一样,大家都是因为兴趣才走到一起的。志同自然很容易道合。有些时候参加学生组织还对你找工作很有帮助。比方说我们学校航空航天那个专业的人就时常在一起做火箭。我认识其中一个,成绩并不算太好,但是就是可以根据图纸自己组装火箭,还能进行改良。那位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家公司预定了工作。看工作单位收入一定非常可以。组装火箭的技巧是他在学生组织里学的。做喜欢的事情能让人开心,要是还能帮着找到更好的工作那就完美了。至于说在学生会当中提前体验社会,学习官僚主义。我个人认为还是算了吧。学生会和社会不一样的。要是真想体验社会,暑假寒假有的是时间去实习,真的工作下,比在学生会里打杂要学到的多得多。学生会那点潜规则,最多也就上升到辅导员那个级别。附上几张照片。这样的学生组织有机会一定要多参加。下面是被他们打坏的房子。
上大学那阵,很纠结要不要加入学生会。军训时候与学校老师交好,心理上觉得自己没什么问题。一日饭后幽幽和室友说:我还没想好要不要去学生会…室友轻轻白我一眼:你想进还不一定能进呢!听得我愤懑不已嘴上却包子得神马都不敢说…然后觉得凭借自己当地顶尖中学民乐团他团长和美术特长等等能力去面试学校学生会什么宣传部…想想自己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人家这个公平公正的公投只看脸啊…虽然我觉得自己不差…可是人家舞蹈学校的妹妹真是站在那就吸引大家目光…第一站败下阵来…心灰意冷…紧接着,校级学生会评不上老娘就去学院学生会!妈的我还不信我真是怀才不遇郁郁寡欢了!然后我做了一个星期功课了解书记助理这个工作,然后面试时发现人家书记老早看好某人了,面试时书记虽也觉得我不差…但是告诉我:我觉得那谁谁比你更适合。我当年还是心气太高了…顶撞了一句:开学不过一个月,那谁谁到底哪比我好?(有木有很怨念小妇人的既视感…)书记抿了一口那谁谁刚沏的茶,说:因为她比你更了解这个工作啊。顿一一下说:我觉得你适合给学院办各种晚会啊。果然被年轻而玻璃心的我拒绝…大概我当时觉得没面子吧。第二次败下阵来…心灰意冷,不再考虑学生会…消极避世…一周后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大学生通讯社的社长说看我形象气质佳问我要不要去当校记者…我果然跟陶渊明一样只是因为没有遇到机会才这样…机会一来就屁颠屁颠跑去了。大家以为我就平步青云了吗!呵呵,还真被你们猜中了…一年不到社长要考研了,找我谈话,说看我又会写文章又会摄影让我当社长!!哈哈我终于被赏识了哈哈哈~~~那叫一个扬眉吐气啊!所以我难以掩饰内心狂喜地…拒!绝!了!社长…有可能是因为我依然有一颗天生高冷的心~其实主要原因是太烦了又没工资每天领导一个电话来累得跟狗一样催稿还要讨好摄影记者文字记者,看着摄影记者渣一样的技术真想问你们没用过单反跑来面试干嘛!!!咳咳…大概我是为了保持乐呵呵的形象才不愿意去当八面玲珑的社长。后来心态越来越好,看着周围荣誉一堆成绩不怎么样平日累成狗晚上天天聚餐的童鞋们…我就觉得我进不了学生会是天意!因为自己不适合,大学本来就是自由的时间,有人喜欢提前忙于应酬也无可厚非,有人愿意居高临下也无可厚非。我天秤座,生性懒散…不宜操劳过度啊…毕业后,做了自己喜欢的职业。依然不喜欢讨好上面讨好下面的领导职位,安心做一个优秀的一线工作者就好,辛苦不怕,心不苦才好。所以我觉得大学进不进学生会没啥,可能因为我兼职实习不少,所以也没觉得大学和工作差异太大,重点是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处事之道 。不要因为无知得罪人而不自知,不要因为无知而犯错而不自省。所以知识很重要,知识也不一定在学生会。over
看了几个点赞个位数,还是在校学生的回答。亲,你们还是学生别这么一本正经的扯淡好吗?特别是写“锻炼/培养了我XX能力”之类的套话的兼任一堆学生组织的那位,在写竞选学生会通稿吗?
现在回过头看,其实无所谓,参加不参加区别不大,读大学最怕无所事事,除了上上课淘淘宝看看剧打游戏处对象就没什么事儿了,这个是最要不得的。
最重要的,是搞清楚,你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搞清这几个问题的过程所得到的经历足够了。
至于学生组织锻炼的虚头八脑的能力,把你丢社会上半年强过混学生会3年,亲爱的,你以为学生干部,真比普通人强很多吗,别扯什么能力人脉,尤其是人脉,你不是牛人没本事谈个屁人脉,人家买你账吗,切!
据我现在的经验,参加些兴趣类社团比较好,培养个爱好,一辈子都收益。
以前只要想到这样的问题,就去图书馆看一个小时的书,半年之后,觉得连爱因斯坦都和自己在同一个“组织”。
回答前好好分析了一下题主是不是比我还要年纪大所以略感心虚,但是一定要认真回答一下这个问题,作为一个经历了各种学生社团退了一些保留了一些的工科大二狗。不直接批判最高票的对于将来踏入社会的作用,保留个人不想大学里就后悔的看法。先说一点,实在不知道插到哪里好,就写在前面了。大一的时候很喜欢加学生组织,因为刚刚到大学很开心很新奇,关键是学的少没事干,然后就会想着要不要加个社团。往后期会发现有的社团加进去了反而有点嫌烦了,尤其是某某会每周都有例会。正文开始。学生组织是有区别的。可以粗糙地分为学生会和普通社团。学生会需要后续讨论,先说普通社团。工科大学的社团普遍比较水,这个几乎是所有人的想法。因为工科大学的学生没有多少情操,还有什么比得上画图和编程啊。。。但是你进了普通社团,会有一种明显的归属感,就像在很内陆的地方,大家都只喜欢吃牛羊肉,突然你发现了好几个和你一样喜欢吃鱼的, 幸福感瞬间爆表啊。大学各种无聊的课之外能够有些兴趣爱好是很有气(bi)质(ge)的事情。有的社团会很有意思,如军事协会之类,有的社团学术性很强,比如智能车、四旋翼飞机,有的社团是商学性质的,如创行。总之,总有一个社团能满足你的需求。另外不要觉得社团小没意思,就是小的社团才能干得好,社团太大就容易产生存在感低的想法。当然我猜测题主主要还是问的学生会的事情。我尽量理性地分析一下吧。大一去学生会的应该只有四个目的,第一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第二是想在其中锻炼自己,第三是让自己在学校混的更好(学生会让自己感觉异于常人,在综合测评的时候可以加分,主席可以保研 and so on),第四是虚荣因素。大二时候还留在学生会应该只有第二个,第三个和第四个目的了。以下是我挨个的分(tu)析(cao)。1.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嗯,在这方面,学生会确实和现在的公安局一样。你也听说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知道有事可以找公安局,但以你的社会阅历也会知道,一般来说只有他们公开的行动,基本也别指望真的自己主动找他们了。(我真的无意黑公安局,更怕找我喝茶,举个栗子罢了。。)说这些只是想表达,自己真的想服务同学的话,应该去一些专一性强一点的,比如在鄙校就有好多“XX志愿者服务队”。相信我,这儿才是奉献和锻炼自己的地方。2.锻炼自己。每个人面试的时候都会说想要锻炼锻炼自己。为了不显得偏激,我想说,锻炼的事情自己要做有心人,还有就是看你想学什么。有的时候,大一的进学生会,完全就是锻炼身体的,有时候还要忍受部长的官腔(这就是我觉得学生会最不好的地方,从学生开始培养等级观念)。当然是有好的东西可以学到。比如进了宣传部,你会学到很多之前不会的东西,比如自己之前是专门负责PS做海报的,然后发现部门另一个人是负责AE做视频的,有的人又是专门搞微信平台的,只要你想学,你会发现你在这一年学会了很多自己本来不可能去学的东西。还有就是经验,组织的经验,设计的经验等等。3.在学校混的更好。我觉得我应该另起一段让我说得更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想要混的好,起码要等到大二当上部长。出于这个心态参加学生会的人,当上部长后肯定是要好好支配下级的(这儿为什么说得这么尖锐?因为这是第三点了呀,这才是现实呀)。好啦别忘了你现在是大一,你知道你是什么处境了吗,你的部长不就是你理想中一年后的自己吗?有人动机很纯,去学生会就是为了当部长,综测时候加分。对于这种同学,我想说,你选择学生会是很正确的。但是建议是参加的时候别忘了学习,这个加分一定只能锦上添花,比如本来第二,加上成了第一,有的参加了学生会最后挂科的,这些加分就毫无意义了。看到楼上有说学生会是用来认识(pao)新(xue)生(mei)的。表示不要把学生会想的这么坏,虽然有些很热(ji)情(ke)的学长确实这么想,但是毕竟是少数,而且大多数都是失败案例。而且绝对不要怀疑,泡上学妹的学长,绝对不是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才能。嗯,是的,只是因为他们长得帅。混的更好,也有一种解释是人脉广。这无疑是学生会的一大优势。你会在这儿认识很多人,而且是不同学院的,在很多地方都用得着的。起码在了解其他学院的动态方面你就有优势。4.虚荣。我想十之八九想要进学生会的人都有这种想法,觉得学生会的光环牛逼闪闪。其实这种光环只有不在学校的人会感觉。就像你异地的同学,或者是家里人,会觉得,好厉害竟然进学生会了,一定是骨骼惊奇体能特异。当然这可以作为过年时候亲戚问起来大学生活怎样的谈资。虚荣不是坏事,每个人都有虚荣心,但我相信,你会讨厌这种虚荣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了。总之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而去的,千万不要仅仅是因为无聊。现在吧,只要大学四年内不后悔曾经花费过这段时间就好。那些如何变得世故之类的,我不抨击他,但我要说:由正入邪易,由邪入正难。并且,去巴结那些还没完全沦为社会化、于人情世故没有透彻理解的人,会更累。第一次写这么长,绝对不匿名。祝题主大学生活愉快~
大学及之后的人生阶段,除了创业、传销等小众职业,没有什么工作能给人第二年带队、第三年对几十上百人的组织负责的机会了。学生会可以。别说学生会都是过家家,把个人的能力、领导给的资源、做出的成果同时缩小,那时候的压力不比工作时候小多少。最后,在不发工资、没有物质激励条件、不是每个面试进来的人都有热情的情况下带好团队出活,够学生狗琢磨好一阵子。如果志在科研、技术,那消耗在社团的时间是值得权衡,人各有志嘛。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加入学生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