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江河水长多少米,宽多少米

江苏省涟水能仁寺 中国佛教寺院网
江苏省涟水能仁寺
··········
&&&&&&&&&&&&&&&
&&&&&&&&&&&&&&&&&&&&&&&&&&&&&&&&&&&&&&&&&&&&&&&&&&&&&&&&&&&&&&&&&&&&&&&&&&&&
&&&&&&&&&& 巍巍佛塔高耸&&&& 千年古刹重光
&&&&&&&&&&&&&&&&&&&& ——记涟水能仁寺
&&&&&&&&&&&&&&&&&&&&&作者 楚永明&&&&&&&&
&& 千年古刹能仁寺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城镇中山路西首,距周恩来纪念馆北约30公里,南濒碧波荡漾的古黄河,东依风光旖旎的涟漪湖,西临通贯南北的宁连高速公路,昔日誉为“涟水八大景点”之一。能仁寺始称“文殊院”,后改“承天寺”(又名“承天院”),宋仁宗时易名为“能仁教寺”,简称“能仁寺”,此名一直沿用至今。该寺始建于唐初,距今至少有1400年历史;寺内妙通塔,始建于公元1023年,至今已有980多年历史。
&& 清雍正本《安东县志》(涟水古称安东)记载:“妙通塔,在能仁寺内,宋仁宗敕建,卧佛藏舍利处……浮屠七级,皆砖石砌成,内中并无寸木支柱。顶上望黄河如线,间放光明,照耀数十里,远近男妇皆见之,真法林之胜迹也。”另据康熙本《安东县志》记载:“能仁教寺,宋天圣元年敕建,旧名承天寺,即娄道者证道之所。祥符间赐额能仁寺,塔曰妙通,藏道者舍利。”据此可见, 涟水妙通塔和能仁寺这一“胜迹”,不仅仅是由皇帝敕建,更重要的是与宋时高僧娄道者的奇异因缘密切相关。
&& 娄道者,姓娄,名守坚,他自号“道者”,世人称其为“娄道者”,宋初涟水丁湖口(今涟水红窑镇朱楼村庵圩组)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六年(960年),圆寂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享年63岁。据天启元年《淮安府志》本、清康熙三十七年《安东县志》本、《证因大师成道记》等记载,娄守坚出生时就有奇异征兆,因生性皮顽,“嬉笑无节,目大口方”,幼时即被乡人称为“弥勒佛”。少时随父兄业渔,后被送承天寺为僧,通晓医术,“其颖悟之才盖天所赋,悟得无尽宗禅,虽手不翻乎贝叶,口不挂乎梵音,但能识透本来面目,早能见识明心。”在承天寺10多年修炼,能知人休咎,助人消灾免难,一时名声大振,远播四方。祥符三年(1010年)五月朔,皇太子(即后来的宋仁宗)降生,“昼夜啼”,宋真宗“诏天下能止啼者”进宫,涟水承天寺僧人娄道者应诏,治好太子夜啼,真宗大喜,赐号“证因大师”,让其回涟水住持承天寺,并赐以御偈、金器等物,偈曰:
&& 慧目朗然,烛天之秘。
&& 保朕皇储,以克永世。
&& 号称证因,恩光尔被。
&& 天禧五年(1021年)冬,泉州兴化人方偕任涟水知军,证因大师闻其不信佛事,便对弟子说:“缘尽矣!”遂于乾兴元年(1022年)正月十一日“侧卧而化”(世人因此亦尊称其为“卧佛”),之后乡人将其衣物葬于古黄河侧岸,名“卧佛岗”,又在寺内建小塔,将其舍利藏于塔下。
&&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仁宗诞日,其母告之娄道者曾为其儿时止啼之事,仁宗即诏道者进宫,可此时道者已圆寂,仁宗感其恩,遂敕其家乡涟水建塔,以藏“卧佛”舍利,赐名“妙通”,改“承天寺”为“能仁教寺”,并加谥道者“蹈宝华如来”。
&& 妙通塔与连云港阿育王塔同建于宋仁宗天圣元年,据民国时期遗留下的塔照及史料考证,其整体建筑遵循宋代营造法式的规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楼阁式,塔高60多米,七级八面,巍焕雄伟,古朴凝重。内部结构,奇特精巧,用材简洁合理,无寸木支柱,皆砖石砌成。地宫内的八角形塔基与藻井,方形宫室以及仿木建筑的倚柱、斗拱等,都具有宋代的形制特征。其主体风格与河南郑州开元寺塔基、河北定县静志寺塔基相近,属于宋代早期建筑。
&&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庆徽方将祖师证因的骨灰安葬于妙通塔内。
&& 妙通古塔建成后,能仁寺亦整修一新,当时有大雄宝殿、卧佛殿、韦驮殿、藏经楼、观音阁等,气象雄阔,美轮美奂。由于妙通塔是皇家敕建,藏有高僧舍利,能仁寺也就成了苏北一方著名的丛林,从宋到清,高僧云集,群贤毕至,梵音余袅,香火鼎盛。明清时期著名禅宗大师嵩乳道密、南庵大依等都曾在这里进行过佛事活动。千百年来,该寺一直是涟水乃至苏北一带善男信女、达官显宦烧香礼佛的重要去处。苏东坡、王安石、米芾及历代漕抚、知府等的游足络绎不绝,不少文人善客游兴勃发,在此留下优美的华章。明朝诗人王启运游能仁寺后写下了《能仁宝塔》云:
&& 中拄涟城半壁天,晓昏青锁万家烟。
&& 西归卧佛何时醒,百丈浮图斗气连。
&& 缥瓦光澄云获落,朱甍秋迥月婵娟。
&& 定钟觉后慈幢冷,锁尽人间草木年。
&& 短短一首诗,赞美了能仁寺妙通塔巍峨庄严的雄伟气势,若非妙通塔有此内涵,何以能得名家吟咏出如此有气韵的诗篇。宋、明、清其他诗人诗篇中也有不少名章佳句描绘和赞颂能仁寺、妙通塔的景观:“浮屠万丈玉瑶成,巉绝巍巍耸碧空。漫通梵门藏舍利,岿然千古镇涟东。”“孚堵波成插紫烟,梵王宫殿接诸天。江河海水杯中泻,日月灯光斗际悬。”“古塔巍巍峙海陬,深藏舍利宝千秋。试登塔顶凭高望,一线黄河傍寺流。”“塔高高处却无天,塔上登临羽化仙”“七级神工建,嘉名圣主题。妙通通妙理,我佛不归西”。
&& 塔因诗传,诗因塔显;能仁寺因有妙通塔而名闻海内,妙通塔因证因大师而誉满天下。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 能仁寺跨越千载,历尽无数磨难。宋金之际兵火屡加,元、明时因黄河夺淮,地域动荡,载籍凋零,故宝刹之史料无从查考。惟明崇祯戊寅年间,据总督漕运兼总理河道朱大典之《重修能仁寺碑记》得知,明末寺庙有较大之修缮。清康熙末年,大雄宝殿遭毁。雍正初年,住持僧因傑重建,内有藏经楼、卧佛寝殿、韦驮殿、观音阁等。民国时期,兵燹再起。1948年7月,历时925年的妙通塔不幸毁于战火,几经风雨后,宝刹近成废墟,香客云集的盛况变为尘封往事。
&& 建国后,涟水人民非常怀念这一千年古刹,海内外很多有识之士曾多次呼吁重建妙通塔,渴望再现涟水昔日风彩。二十世纪末,国势兴盛,政通人和,1992年8月,涟水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复建妙通塔、恢复能仁寺道场。1998年6月,组织专家等有关人员对妙通塔原址进行勘探和挖掘,在塔下发现地宫,雪藏于地宫中931年零两个月18天的佛牙舍利影骨等18件珍贵文物重光现世。地宫为方室,单向,高2.05米,东西南北长1.35米,地面标高1米。劵门朝南,高1.45米,宽0.5米,进内有七级踏步,里面三道拱门,最里一拱门只有0.536米高。地宫内四周有角柱,顶部有八角藻井,井中央镶有一面直径约25厘米的莲花纹铜镜,上刻铭文“千秋万岁”,铭文中“万”字为简体字,这说明简化字在我国很早就已使用,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 地宫东侧靠墙置造塔记碑一通,碑上刻有碑文,清晰可辨:
&&&&&&&&&&&&&& 敕赐承天院造塔记&
&& 皇宋治平四年,岁次丁未甲辰月辛亥日,安葬祖师证因大师娄道者砖塔内;佛牙舍利,具录宋朝宣赐金字牌院额事件等。一奉两朝,圣恩宣诏证因大师入内供养。一奉太宗皇帝,淳化三年正月内宣赐:御制御书偈子一首,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逍遥咏一十一卷;次遇真宗皇帝,景德四年十一月内宣赐:御制御书偈子二首。并在本院收管,永为纪录。”
&& 证因大师两次奉诏“入内供养”,荼毗后,仁宗又为其建塔,并赐塔名和匾额。一个僧人,受到三朝皇帝如此尊崇,实属罕见。
地宫北壁有供台,台上放置一石函,前方宽,后低窄,全函形制仿棺式样。整体长75.4厘米,宽32.2厘米,高35厘米。分函盖和函体两部分。函盖上满刻为浅浮雕缠枝忍冬等花卉图案,函体壁两侧分别为阴刻线雕《高僧说法图》和《涅槃图》,人物形象丰满,花卉富丽充盈,栩栩如生,清晰可辨。地宫中出土之文物,多置于此函内。石函内装有银椁(又称银棺),椁身呈长盒形,长21.5厘米,宽8—10厘米,高6.8—11厘米,重470克,椁体造型虽简,然周边錾刻之图案却美轮美奂。银椁内装有金棺,金棺全长16.3厘米,宽6.2厘米,高7.2厘米,重193克。金棺内又装有银盒,盒内存放着证因大师的骨灰。
&& 在石函里发现的文物中,最珍贵者为佛牙。佛牙计2枚,其一,置于金棺内,长6.7厘米,呈方棱柱形,有齿面,一端损毁。经省文物专家鉴定,应为动物牙齿(马牙)。其二,置于石函内,木质碳化,形制与尺寸同前者。二者均为佛教意义上的影骨舍利。关于它的来历和如何入葬,已无确切资料可考,然经多位专家鉴定后形成一致共识,无外乎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前者系证因大师生前收藏而供奉的圣物,宋乾兴元年(1022年)他圆寂后和骨灰、舍利子一起供奉在卧佛殿内。后者,木质佛牙系后来僧众制作,用于卧佛为证因大师超度或举行佛事活动时使用的影骨舍利,到宋治平四年(1067年)庆徽大师安葬祖师证因大师骨灰、舍利子时将二者一起入塔。第二种可能是,证因大师圆寂以后,一直被供奉在卧佛殿内达45年之久,而佛牙是必不可少的供奉之物,所以后来僧众便找来马牙及制作木质马牙,将经过开光的影骨舍利,一并供奉在卧佛殿内,直到宋治平四年安葬证因大师骨灰和舍利子时一并入塔。尽管说法不一,但这两枚佛牙为影骨舍利确定无疑。在佛教意义上,它都是非常重要的神圣之物。略有佛教常识的人都知道,凡是供奉和安葬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师,佛牙舍利往往是不可或缺的神圣之物。佛经上讲,见佛舍利如见佛,佛舍利可以用各种物品替代,包括用动物牙齿替代,此即影骨之谓。对佛牙舍利的替代品,也要像对待佛陀真身牙舍利那样恭敬礼拜,就像以金、银、铜、泥、木、纸各种材质制作的佛像,都应视作佛陀本身而不可有些许轻慢。
&& 石函里还藏有金凤钗、水晶、铜钱、舍利子、云母罐、箍形器和宋代青白瓷盘口瓶、色彩斑斓的玻璃瓶等很多随葬物品,其中舍利子两瓶,其一,存放在银椁金棺中玻璃瓶内,有若干粒,细如芥子,内有白色骨片,据此可以断定是证因大师的生身舍利。其二,存放于石函内青白瓷盘口瓶中,共49粒,此瓶底书写一圈“庆因所收舍利一瓶入塔”,可知该瓶舍利子是证因大师生前收集的神圣之物。
&& 1999年3月,涟水县有关领导带着发掘喜讯赴京向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汇报了妙通塔地宫出土文物情况,并恭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为能仁寺、妙通塔题写匾额。
&& 在涟水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由于各界贤达大力支持,妙通塔于日在原址开工复建,2002年9月建成。能仁寺于2004年8月复建,2007年10月建成。寺院占地约50亩,总建筑面积9645平方米,斥资4000余万元。整个建筑群布局紧凑严整,主体突出,典雅古朴,呈鲜明的宋代建筑风格。
&& 寺院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置,主体建筑坐北朝南,有妙通塔和天王殿、大雄宝殿、佛牙殿、藏经阁、方丈楼四重大殿,以及左文殊殿,右普贤殿,左观音殿,右地藏殿,左祖师殿,右伽蓝殿六个偏殿。此外还有钟楼、鼓楼、新涟阁、念佛堂、讲堂、戒堂、律堂、寮房、客房、会客室、斋堂等附属建筑。
&& 天王殿是第一重大殿,前面是照壁,壁上嵌“慈航普渡”四个大字。天王殿两侧左为能仁寺法物流通处,右为能仁美术院,正门两边为能仁寺住持曙正法师亲手题书的对联:“童真入道安邦护国度群迷,菩萨化身辅正摧邪弘圣教。”行笔流利畅达,清劲秀逸。门上方悬挂的是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能仁寺”匾额,笔力劲健,古朴端庄。天王殿正中供奉的是笑口常开、袒腹赤脚的弥勒佛,他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袋,笑容可掬,惹人喜爱。两旁一副对联更是精彩:
&&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 满腹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 大殿两侧为手持琵琶、手擎宝盖、手挽蛟龙、手执宝剑的四大天王,“统御诸神恶鬼,令其不敢肆虐”,各掌管东南西北四天下。天王殿佛像均为传统塑像贴金彩绘手工制作。弥勒佛像背后立着“镇守天庭佛域,降除妖魔鬼怪”的护法神韦陀,它巍然肃立,金甲金冠,修眉凤眼,威武雄壮。韦陀像采用传统木雕工艺。
&& 天王殿后门两侧为钟鼓楼相峙,左侧是钟楼,铜钟重25吨,口径2.19米,高1.8米。右侧与钟楼相对的是鼓楼,法鼓口径2.19米,腹径1.5米,重800斤。晨钟暮鼓,是以提醒三界众生,加紧修行,救度自身。
&& 出天王殿北门,迎面所见的是巍然耸立的妙通塔,直指蓝天。复建后的妙通塔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塔身八角形,塔基直径22米,塔身高50米,塔刹高18.88米,总高68.88米,塔总建筑面积1719平方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为地宫;塔内置佛像68尊。登上塔顶,举目四顾,涟城自然风光的宜人之处和盎然情趣,尽收眼底。涟漪湖,婀娜多姿,塔影摇曳,水天一色;五岛公园,丰韵绰约,曳柳掩映,四季飘香。寺、塔、湖、岛,交相辉映,浑然一体,俨然就是一处人间仙境。
&&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初,塔是佛寺的中心建筑,但到了唐宋后,佛塔的地位有所下降,通常已不建于寺庙的中心位置,而是另辟别院起建。但妙通塔却属例外,它巍然矗立于大雄宝殿前,是何原因?从前文所引史料可知,娄道者治好宋真宗太子病,宋真宗赐他“证因大师”,后宋仁宗为之建塔,加谥“蹈宝华如来”,并改承天寺为“能仁教寺”。“能仁”,梵语的意译即释迦牟尼,“如来”系释迦牟尼“十大名号”之一,娄道者在涟水能仁寺出家,后又住持能仁寺,他受到两朝皇帝推崇备至,且与释迦牟尼佛联系在一起。所以,涟水人在建塔时将塔建在大雄宝殿前亦是情理中之事。
&& 妙通塔是一座功德碑,是众手筑就的传世瑰宝,是人们期盼吉祥平安的美好象征,它作为涟水的标志,一直矗立在世世代代的涟水人民心中。
&& 妙通塔两边分列四殿,左边是文殊殿和观音殿,右边是普贤殿和地藏殿。四个殿门两旁均镌刻楹联,门上有匾额,殿内两侧设有很多菩萨塑像给信众供养。地藏菩萨像高3.2米,结跏趺坐,双手持如意珠,左右各有两位弟子,年轻的为道明尊者,年老的为闵公长者;地藏菩萨代表孝顺、恭敬。观世音菩萨像高3.3米,右手持杨枝,左手持净瓶,端坐莲台,左边供奉着合掌的善财童子,右边供奉着献宝的龙女;观世音菩萨代表大慈大悲。文殊菩萨像高3.1米,法像庄严,坐骑神狮;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善巧。普贤菩萨像高3.1米,手执经卷,骑六牙白象,白象代表六度和四禅定;普贤菩萨代表应用实践、德行合一。大乘佛法以四大菩萨代表修行次第、境界,次第里有圆融,这真正叫圆满。四菩萨像均采用传统塑像贴金工艺。
&& 妙通塔向北,迎面即是大雄宝殿,凡是寺内重要之佛事法会均在此进行。大雄宝殿为全寺第二大主体建筑,重檐歇山式,顶覆灰色琉璃瓦,上有脊饰,下饰斗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高大雄浑,古朴庄严。檐上匾额“大雄宝殿”四字筋骨刚健,神韵清雄,为茗山大师手迹。殿门两侧柱上镌刻曙正法师题写的楹联:“普门示现证入甚深诸法性,梵宇重新度脱一切苦众生。”大殿内供奉三方佛,正中为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左边为消灾延寿东方琉璃世界教主药师佛,右边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三佛各高4.5米,重21吨,双目修长,两耳下垂,造型高大丰满,庄重肃穆,均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给人以无限圣洁、庄严、慈祥、恬静之感。两厢拱卫着十八罗汉,像各高2米,重1000斤。这些罗汉像形体比例适度,各显妙态,呼之欲活,有的开朗大笑,有的怒目而视,有的亲切悯人,有的威武雄壮,有的在宣讲佛法。佛像和罗汉像均采用传统泥塑贴金工艺。三佛背后是巨幅海岛观音立体画像,又称“五十三参”群像,观音菩萨居中,法像自在愉悦,尽显度众生之慈悲欢喜和西方极乐世界之幸福美满。殿内两侧还配有药师佛千佛塔灯,由信众供养,各色锦缎幢幡装饰,华丽庄严。大殿后门悬挂“度一切苦厄”匾额,两侧亦有一副楹联:“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 大雄宝殿两侧分别是祖师殿和伽蓝殿。
&& 大雄宝殿后是装修一新的佛牙殿。寺中异宝,以佛牙、佛骨为最。为了让原妙通塔地宫出土的佛牙影骨舍利永久安奉寺内,以供世人瞻礼,2012年11月涟水县政府领导在能仁寺召开会办会议,决定将地宫出土的佛牙影骨舍利等18件文物送回能仁寺安奉。供奉地点经县领导多次考察,最后选址大雄宝殿后面的殿堂。2013年正月正式装修殿堂,并改名为“佛牙殿”,同年6月12日举行隆重的佛牙迎请安奉仪式。如今殿内正中佛台上供奉着佛牙影骨舍利,两侧玻璃柜内供奉着地宫出土的其它珍贵文物,四壁上方镶嵌的是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图,下方是地宫出土的佛牙影骨舍利等文物图文介绍栏。
&& 佛牙殿东侧是兴涟阁,里面珍藏着高僧大德名人字画,目前是涟水县佛教协会驻地。佛牙殿后是藏经阁和方丈楼,均为上下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十分精致。藏经阁目前下层为会客场所,上层在启建水陆大法会时作内坛之用。方丈楼正中为狮子座,摆着八仙桌,两侧各摆多张木椅,周围墙上挂有高僧名人字画,布置典雅庄严。藏经阁和方丈楼两旁是念佛堂、讲堂、戒堂、律堂,各堂由游廊相连,松柏翠竹,奇花异草,点缀其中,清幽怡人。
&& 寺院西边有围墙相隔的是生活区,由南向北依次是六和院、寮房、客房及斋堂等,花木扶苏,曲径通幽,疏密有致。
&&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寺庙是僧人弘法利生的道场,而僧团又是寺庙的灵魂。一座生机蓬勃的丛林道场,除了气势恢弘的佛教建筑外,更要有德行高、修行好的僧团,才能使道场庄严、兴盛。能仁寺和妙通塔复建后,为了尽快发挥道场应有的功能,2008年3月,经省、市政府宗教部门同意,淮安市佛教协会聘任中国佛教协会国际部曙正法师住持能仁寺,当时寺院除刚建起的殿堂楼阁等建筑外,各项配套设施几近空白,殿堂外坑坑洼洼,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无水无电。然而,曙正法师面对百废待兴的能仁寺,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他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以建设人间净土为理念,怀着“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带领两序大众,为加快能仁寺后期建设,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建立、健全僧伽组织,完备合法手续,制定寺院管理规章和各项制度;以“戒、定、慧”三学为总纲,引导僧众立足正信,弘扬正法,发扬六和精神,创建和谐寺观;在资金奇缺的情况下,出面化缘,广集资金,相继完成全寺佛像塑造、佛具购置、寺院绿化和各项配套设施工程;加强对外交流,邀请海内外高僧大德、佛教团体代表来寺参访交流,举办海内外书画名家作品展,编印《能仁》季刊,丰富寺院文化内涵;践行佛陀慈悲济世精神,大力弘扬人间佛教思想,积极为汶川、玉树、雅安地震灾区灾民祈福捐款,到敬老院、孤儿院慰问捐款,开展“能仁助学”活动。
&& 十年树木建丛林,百年树人立法幢。
&& 在涟水县县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通过社会各界贤达善信的大力支持和住持曙正法师的发心努力,一座金碧辉煌的丛林终于在颓垣断壁的旧址上拔地而起。日能仁寺举行揭匾剪彩仪式,日举行首次佛牙影骨舍利瞻礼供奉仪式,同年3月25日举行寺院落成、全堂佛像开光暨曙正法师晋院升座典礼,日举行妙通塔佛像开光暨登塔祈福仪式,日举行佛牙影骨舍利迎请安奉庆典。这些重要活动,声势浩大,庄严殊胜,海众云集,信徒相拥,诸山长老、高僧大德的到来更使能仁寺熠熠生辉。
&& 如今的能仁寺,殿宇轩昂,巍峨壮观,匾额楹联,巧对其思,梵音悠扬,香雾缭绕,晨钟暮鼓,佛号声声,法幢高树,海众安和,善男信女香客游人纷至沓来,充满浓郁的佛教气息。
&& 沉寂五十余年的千古名刹,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刊载于《江苏佛教》2013年第2期,总018期)
&& 【本文作者:楚永明,江苏省涟水县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
&&&&&&&&&&&&&&&&&
&&&&&&&&&&& 涟& 水& 能& 仁& 寺&&&&&&&
&& 3014001023980
9601022101010
(1021)1022()
1023601067
19986& // ///
194619487(10),
19928199861.321.450.50.5360.25
199961200242268.88171968400
2004820071048.89645“”“”()
9佛坛背后是巨幅海岛观音立体画像,系由几位著名佛教画家约用一年时间绘制而成。
1020083,5.124.14,304040002000200811152010325
&&&&&&&&&&&&&&&&&&&&&&&&&&&&&&&&(图、文/楚永明)
&&&&&&&&&&&&&&&&&&&&&&&&&&&& 涟水能仁寺解说词
&& 各位朋友,你们好!首先,我对大家光临涟水能仁寺表示热烈欢迎!湖水涟漪梵音扬,水天一色共和谐。能仁寺南濒古黄河,东依涟漪湖,湖水和白鹭交映,宝塔与蓝天相衬,显得格外宏伟壮观。
&&&涟水能仁寺始建于唐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它的原名叫“文殊院”,后改“承天寺”(又叫“承天院”)。宋朝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在原有“承天寺”的基础上敕建“能仁教寺”,简称“能仁寺”。
&&&传说宋真宗赵恒,年过四十仍膝下无子,他很为着急,到处求神拜佛,祈求上天赐子。他的诚心感动了玉皇大帝,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庭召开神仙会议,问哪位神仙愿意下凡做真宗儿子,当时在座神仙都默不作声,只有赤脚大仙在旁微微一笑,于是玉皇大帝就派他下凡,下凡后的赤脚大仙,传说就是宋仁宗赵桢【据史料记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5月),赵桢出生】。赵桢降生后不知何人保他,日夜啼哭不止,就连许多名医都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宋真宗就向全国发出榜文,悬赏能人给太子治病。当时,涟水承天寺有个道行很高的和尚叫娄守坚,世人称为“娄道者”或“卧佛”的人,听到揭榜这件事,就应诏赶到京城,进了皇宫,接过太子,举手对屁股就打,口中还念念有词:“莫叫莫叫,只怪当初一笑;莫哭莫哭,文曲武曲。”大约打到四十上下,宋真宗及皇后看不下去,上前拦住,这时“卧佛”长叹一声:“在位四十一年已矣。”他的意思是说宋仁宗有文曲星包拯、武曲星狄青辅佐,打一巴掌在皇位一年。说来奇怪,皇太子真的不哭了。宋真宗非常高兴,赐给娄道者佛号叫“证因大师”,让他回涟住持承天寺。皇太子宋仁宗即位后的天圣元年,在他生日那一天,母后讲起这段神奇经历【据史料记载:宋仁宗天圣元年,仁宗诞日,太后语及止啼事】,仁宗极为感动,便颁发诏书,宣召证因大师,可此时证因大师已经圆寂(茶毗)。为了表达对他的纪念之情,也为了安葬其舍利,仁宗便敕令在“承天寺”内建塔,赐名“妙通塔”;并诏令改“承天寺”为“能仁教寺”,加赠证因大师为“蹈宝华如来”。此时,能仁寺整修一新,建有大雄宝殿、卧佛寝殿、韦驮殿、藏经楼、观音阁等,金碧辉煌,气象雄阔。寺院梵音余袅,香客如云,尤当佛教节日,更是香火旺盛,四众俗家弟子络绎不绝,历代文人墨客的游足屡见不鲜,高僧住持,法名远扬。
&&&可令人遗憾的是,妙通塔历经元、明、清三朝,历时925年后,却在1948年7月毁于战火,能仁寺也随之消失。在妙通塔及能仁寺损毁50年后,为了发挥千年古刹独特的文史和宗教价值,进而帮助涟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涟水县委、县政府顺从民意,于1992年8月成立了《涟水县妙通塔复建工作委员会》。在社会各界贤达的大力支持下,1998年6月开始了复建工程,前后用了大约九年时间,先后建起了妙通塔、殿堂楼阁等大型建筑和配套设施,2008年4月正式移交寺院住持。现在我们看到的天王殿大门匾额“能仁寺”,是请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字。
&&&新建成的能仁寺占地48.8亩,总建筑面积9645平方米,全寺建筑,由南至北中轴线上依次是天王殿、妙通塔、大雄宝殿、卧佛殿、藏经楼、方丈楼;两侧有钟鼓楼、文殊殿、观音殿、伽蓝殿、普贤殿、地藏殿、祖师殿;另外,还有兴涟阁、法堂、客堂、戒堂、僧寮、斋堂等建筑。如今殿堂厅室的建筑设计,如法如仪,佛像塑造,艺术精湛,慈祥端庄。寺院整体布局和谐紧凑,浑然一体,而且依托右侧廉政文化旅游景点---风景如画的五岛公园,把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起来,真是爽心悦目,美不胜收!
&&“远烧香,近拜佛”,请各位随我进入第一个建筑物——天王殿。各位朋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位笑口常开、大肚宽怀的佛像弥勒佛,“弥勒”是慈悲的意思,他是菩萨,还没成佛,菩萨在佛教中的地位仅次于佛。根据佛教说法,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法定”接班人,不过他要在56亿7千万年后才能降临人间,普度众生,所以弥勒佛就是人间崇拜的未来佛。我们现在看到的弥勒佛,大耳垂肩,横额方面,一副喜眉善目的模样,眼前皆是有缘人,相亲相近,怎能不满腔欢喜?有一副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做人能有如此的豁达气度,又怎能不乐呢?让我们在弥勒佛前拜一拜,愿各位万事如意,笑口常开!再看两边,相对而立,各个好似我国古代的将军,这就是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东边两尊是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持国天王代表尽职尽责,他手上拿的是琵琶,启发我们处人处事要做到恰到好处,就像那弦,松了不响,太紧就断了。南方增长天王,“增长”就是求进步,我们德行要进步,学问、技术、生活都要进步;他手上拿的是宝剑,代表智慧之剑,唯有智慧之剑才能把一切烦恼去掉,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西边两尊是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这两位天王教我们要多看多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断增长自己的学问,增长自己的见识。广目天王一手拿的是龙或是蛇,龙蛇代表变化莫测;另一手拿的是珠子,表不变,教人们要处变不惊,用智慧以不变应万变。北方多闻天王,他手上拿的是伞盖,代表环保,防止污染,最重要的是要保护自己身心的清净,防止心地的污染。人们还根据四大天王的组合特点,寓意“风调雨顺”。总之,他们都是佛教中的护法神,请看,他们正全神贯注,注视着众生善恶,保护佛、法、僧三宝呢。由于他们保卫工作做得好,所以佛国净土得以安宁、庄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门拜弥勒,出门拜韦驮。大家请跟我转到殿后,眼前这尊佛像,木制贴金,高大威武,手托金刚杵,能除一切妖魔鬼怪,这就是位居32位神将之首的韦驮菩萨(四大天王每人手下有八个神将)。为什么韦驮菩萨在寺院内向着宝塔呢?据说释迦牟尼涅槃时,有个邪魔偷走了佛祖的两颗佛牙,韦驮及时追赶,奋力夺回,于是佛教便让他担负起守卫佛祖舍利塔的任务,所以他在寺院中总是面向里面。
&&&现在,请各位看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我们常说的“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从早上敲钟开始到晚上撞鼓结束一天佛事。每早每晚要各撞108下,为什么呢?对此有两种看法,第一种是,一年有12个月、24个节气、72侯,古代五天为一侯,按360天计,一年分72侯,大家加一下,是不是正好是108?另一种说法是众生界有108个烦恼,撞一下就解除一个烦恼,常言道: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生。听到钟声,能解除烦恼,增长智慧,如果大家有机会不妨亲身尝试一下。
&&&再看,前面就是妙通塔,那上面的匾额“妙通塔”是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妙通塔是全寺的中心建筑,始建于1023年,原内供佛牙、舍利、金棺、银椁(guo)、造塔记碑等佛教圣物,其中造塔记碑上刻有清晰可辨的碑文,记载了皇帝敕诏、供奉佛牙、舍利等情况。据查,原妙通塔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楼阁体式,高约60多米,塔七层八面,全用砖石砌成,无寸木支柱。宝塔造形优美,堪称全国一流。它的内部结构更是奇特精巧,与众不同。是昔日涟水八大景点之一。登塔的人爬上塔顶,极目远眺,千里平畴,尽收眼底。正如《安东县志》记载:“顶上望黄河(废黄河)如线,间放光明,照耀数十里,远近男妇皆见之,真法林之胜迹也。”复建后的妙通塔,基本保持原有风格,基础直径22米,塔身八角形,塔高68.88米,其中塔刹高14米,地上七层,地下一层是地宫,总建筑面积1719平方米,共投资711万元。在复建妙通塔时,挖掘妙通塔地宫,出土的15件稀世珍贵文物,曾经轰动一时。这些文物已被审定为国家文物。妙通塔作为涟水的标志,它早已矗立在世世代代的涟水人民心中!
&&&在妙通塔两侧各有两座大殿,东侧:南是文殊殿、北是观音殿,西侧:南是普贤殿、北是地藏殿,里面供奉着四大菩萨。
&&&文殊殿—— 佛教中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简称“文殊”,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文殊是智慧之神,是众菩萨之首,称“大智”,他是佛陀的左协侍,以弟子的身份来协助佛陀教化芸芸众生。文殊的外形为顶结五髻(代表大日如来的五智)、手持宝剑(表示智慧之剑)、坐骑为一只狮子(表示智慧的威猛),所以,追求智慧的人,特别是读书人,都应当来文殊殿拜一拜文殊。
&&&观音殿——大家熟悉的观音菩萨,又叫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她相貌端庄慈祥,左手拿净瓶,右手拿杨柳,具有起死回生的神奇法力,也是如来佛祖得意的徒弟之一。她大慈大悲,善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她就可以听见世上苦难的声音,所以称观世音。我们看到供奉的观世音菩萨,多是女相,其实观世音是个男子。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像。那么,为什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多现女身呢?其理由有二:一是观世音以多苦众生为救济对象,而在人类众生中,以女众的痛苦为最,因此多示现女身,与女子打成一片,而引导她们走向解脱大道。其二,女众痛苦虽多,但心中的柔和慈善胜过男子,特别是母爱。观世音深知世间母爱的伟大,所以处处示现女身,感恩世间的女人,将世间的母爱加以净化而扩大,去慈爱一切众生,成就正等正觉。其实,女相只是观世音随类应化的示现,而不是真正的性别。
&&&普贤殿——普贤殿供普贤菩萨,普贤菩萨代表实践,要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穿衣吃饭、处事待人接物,都要做到孝敬、慈悲、智慧,这叫普贤菩萨。
&&&地藏殿——这里供奉的是地藏菩萨金身坐道像,佛经中说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嘱托,要在释迦牟尼灭度后、弥勒菩萨降生前的无佛之世,留在世间,教化众生,度脱沉沦于地狱、饿鬼、畜生道中的众生。他发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代表的是孝亲尊师,“地”是大地,我们不能离开大地,“藏”是宝藏,大地有无穷无尽的宝藏供我们享用,说明人们的真心有无穷的智慧,无穷的德能,无穷的才艺,要靠自己去开发。那么怎样开发出来呢?依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认祖归宗,这是开发心地宝藏的唯一方法。所以,一部《地藏经》就是佛门的《孝经》。
&&&各位朋友,接下来看到的雄伟建筑,则是寺院正殿大雄宝殿,它是能仁寺主体建筑之一,位置处于整个寺院建筑的中轴中心,大殿高大敞亮,金碧辉煌,飞檐翘起,威风优美,檐下挂着风铃,有风吹来,就能听到清脆悦耳、优美动听的“叮当”声。这里是专门供奉佛教缔造者和最高领导者——“佛”的大殿,“大雄”是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尊称,意思是法力无边,一切无畏。现在请大家入殿参观,正中坐在莲花座上的就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他胸前的金色“ 卍”符号,唐代武则天读作“万”,意为万德吉祥。关于释迦牟尼,历史上确有其人,“释迦”是一个种族的名字,“牟尼”是圣人的意思,相传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pi)罗卫国,现为尼泊尔境内,饭净王的儿子,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从小善于思考,虽然自己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现象,认为要拯救人类,只有通过出家修行,才能找到解脱苦难的道路,他29岁出家,苦修6年,35岁,他发现苦行并不能达到解脱之路,于是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朝思暮想人生真谛,终于在一天晚上大彻大悟而成道,创立了能使众生脱离苦海的佛教。得道后,他传教49年,80岁圆寂。请再看右边的阿弥陀佛像,阿弥陀佛又称“接引佛”,“无量寿佛”,含有光寿无量的意思,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我们见面的第一句话:阿弥陀佛,是祝你长寿、光明、智慧的意思,也是提醒你要警觉,放下自私自利的念头,公正无私地对待一切人和事。左边是“东方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他结跏趺(fu)坐,左手持钵,表示甘露,右手持药丸,表示可以医治众生一切病苦,令一切众生身心快乐。
&&&大雄宝殿西边的是伽蓝殿,供奉的伽蓝菩萨关公,他也是寺院的护法菩萨,伽蓝与天王殿的韦驮是同一职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国防部长。
&&&现在请大家跟我到大雄宝殿东边的祖师殿。殿内供奉的是能仁寺的祖师——世人称为娄道者的证因大师,因他为宋仁宗婴儿时治病的传说,使能仁寺远近闻名。证因大师,姓娄,名守坚,涟水丁湖口(今红窑镇朱集村庵圩组)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圆寂于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享年63岁。据史料记载,证因大师出生时就有奇异的征兆,他的母亲感受吉祥之光而生下祖师,“生而圆颅广额,平顶方耳,右手中指七节,左掌一目,足心肉莲花”。因为生性皮顽,“嬉笑无节,目大口方”,被世人称为“弥勒佛”。他幼小随父兄捕鱼为生,每当父兄把捕到的鱼放到船上,他就敲船祝贺:“死者住,活者去”,鱼都跳到水中,父兄很生气,“以为疯癫,送承天寺为僧”。娄道者在承天寺十几年,只是在斋房做厨工打杂,夏天围炉烘火,冬天沐浴冰雪,人们都把他看做“癫僧”。虽然不读经书不烧香,却有上天所赋的“颖悟之才”,心灵通达,具有大智大慧、奇特功能,告人多用隐语,能决断人之祸福好坏,医治百病皆能奇应,连徐淮、山东的人们都信奉他,因而纷纷皈依三宝。根据出土的《敕赐承天院造塔记》记载:他“一奉两朝,圣恩宣诏证因大师入内供养”,这就是说证因大师曾被两朝皇帝召到朝廷供养。证因大师圆寂后,宋仁宗又为其建塔,改寺名,并且加赠谥号。一个僧人,受到三朝皇帝隆重礼遇,实属罕见!证因大师平生及圆寂后,灵异不可胜数,遗迹传说纷繁,世人皆把他与佛等同,“全邑妇孺皆能道之”。
&&&大雄宝殿后面有一个放生池,它是全寺的最低点,里面有不少鱼鳖等生物,大多是佛教信徒所放生。放生池东边地下有一条暗洞直截与涟漪湖连接,引来廉池之水养育净土之鱼,真乃天赐良缘!
&& 放生池北边是卧佛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佛身安详的躺在那里,示现的是吉祥卧,表示寂净涅槃。在这里让我们想起900多年前的证因大师,当时人们也称他为“卧佛”,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灭度时是“侧卧而化”,平时又总喜欢躺着,所以圆寂后,人们尊称他“卧佛”。还有一种说法,证因大师治好皇太子夜啼症后,真宗皇帝赐饭,他吃了一桌菜、一桶饭,吃后便躺下,旁边的侍从就叫他“饿佛”,真宗纠正说:“应叫卧佛”,证因大师立即起身拜谢,因为真宗皇帝叫他“卧佛”,各人也便称他为“卧佛”了。
&&&卧佛殿后面是藏经楼,楼上珍藏佛经法宝,楼下供奉佛像。
&&& 最后边的是方丈楼,方丈就是寺院的住持,能仁寺现任住持曙正法师,1995年皈依佛门,1996年因缘具足,在江苏省镇江定慧寺礼茗山大师剃度出家,负责典座工作。1998年因缘殊胜,随茗山大师在常州天灵寺受具足戒,第二年遵茗山大师指点,先后就读于南京栖霞山佛学院、中国佛学院,毕业后,调入中国佛教协会工作。曙正法师年轻时就与佛结缘,深感佛法,有益众生,决志出尘;从事佛教工作后,为弘法利生,不辞劳苦,经常往返于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以追求圆满和谐为指归。2008年3月,通过省、市佛教协会联系推荐和批准,他被聘任为涟水能仁寺住持,法师勇力担当,发宏誓愿,要在苏北老区建设一座佛国净土,使之普世教化,护国佑民。日,曙正法师率领四众同修弟子,正式进驻涟水能仁寺开展工作。在能仁寺,曙正法师组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僧伽队伍:担任监院职务、负责寺院日常工作的中峰法师和隆宽法师,他们都是佛学院毕业,其他僧众也大多是毕业于各地佛学院的年轻学子。短短几个月时间,曙正法师领众熏修,精进办道,调理大众,健全制度,并且在能仁寺后期建设、资金筹集、佛像塑造、僧团组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争取尽快举行能仁寺落成开光大典,尽早对外开放。
&&&&请游客朋友再看藏经楼和方丈楼两边,还有兴涟阁、客堂、法堂、戒堂和律堂。
&&&佛殿西边的建筑群,北边是斋堂和寮房,是僧众生活、休息的场所。寮房前面是功德碑林,上面刻有捐款者的功德芳名。最南边六和院,是接待游僧和贵宾的地方。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各位游客朋友,今天游览能仁寺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希望各位有机会再来能仁寺,牵惜佛缘。&
&&&&&&&&&&&&&&&&&&&&&&&&&&&&&&&&&&&&&&&&&&&&&&&&&&&&&&&&&&&&&
&&&&&&&&&&&&&&&&&&&&&&&&&&&&&&&&&(妙& 明)
&&&&&&&&&&&&&&&&
能仁寺介绍短片文稿
&&&& (1023
1998419996 1200242004 8 2008439.8964568.8868&
200843020200020081115
&200820095
&&&&&&江苏省涟水能仁寺举行首次水陆法会的启示
&& 日,江苏省涟水能仁寺法界圣凡冥阳两利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历时八天七夜圆满结束。此次法会于日启建,共设有内坛、大坛、净土坛、华严坛、法华坛、楞严坛、诸经坛七个坛场,礼请七十余位法师,约千余名常住僧众和四众弟子参加,在主法法师、能仁寺住持曙正大和尚的引领下,进行洒净、设斋、上堂、诵经、礼忏、普佛、放生、供养、焰口、送圣等各种法事活动,以利三界六道、四生九有,超度各姓门中历代宗亲、怨亲债主往生极乐,祈祷十方善信消灾延寿,福慧双增。
&& 法会庄严隆重,盛况空前,如法如律,井然有序,充满清净、神圣、祥和、欢愉的气氛,受到与会者和信众的欢喜赞叹。
&& 这是涟水能仁寺复建后首次举行的最盛大最隆重最庄严的佛事活动。
&& 相传,水陆法会乃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以普济之?’武帝遂请诸僧普设矣。”
&& 在水陆法会中,宇宙中一切众生,大到诸佛菩萨,小到一只小蚂蚁,不论看得见或看不见,有形无形的众生都在召请之列。水陆法会之所以突出于其它法会,主要在于其度化水、陆、空一切有情的悲心和弘愿,透过食施、法施为媒介,救度蒙受苦厄的六道众生,使他们都能超出三界生死。它不仅规模大,人数多,时间长,法事全,而且诵持的经典多,所设置的内坛和外坛七个坛场,要持续七天佛事活动。这七天的佛事包括:消灾、普度、上供、下施。斋主可以在七天中供佛、供法、供僧、祭祖、普度、忏侮、消灾、祈愿,扎扎实实的打个水陆七,从中体会到多元的佛教文化。&
&& 印光大师在《水陆仪轨》的序文中指出水陆法会的功德时说:“水陆之利益非言所宣,……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法会的灵感通常来自心力专注及与诸佛菩萨、清净坛场的加持力。
&& 这样一堂祈愿度尽法界一切众生的斋法,除了悲愿广大外,其表达的佛教生死观、祭祀习俗、仪轨内涵、民间水陆艺术、法会装置等,也深深感染着所有与会者。所以水陆法会自宋代以后,在中国非常普及。
&& 涟水能仁寺,历千年而延续至今。虽数度兴衰,然终又站在历史的前端,以气象雄阔、巍峨庄严的全新面貌展现给芸芸众生。
&& 涟水佛教自上世纪中叶中断后,以至世纪之交方才恢复,前后时间达六十余年,此不可不令人感叹!而今代表此方佛教者,惟能仁寺矣。故复兴能仁寺,并以能仁寺为核心,发展涟水佛教,造福此方善信,是当前能仁寺及能仁寺住持曙正大和尚的夙愿。而在佛教中,最隆重的佛事活动乃是水陆法会,能仁寺自当兴办之。
&从上面对于水陆法会的简单解释中,我们大致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参加水陆法会,还是成为水陆法会的斋主,其功德都将是不可思议的。《地藏经》中这样说道:“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所以自有水陆佛事以来,各大寺院都以举办水陆法会为胜事。因为从水陆法会的场地、人员、物资、时间等方面来说,都是巨大的。非一般精舍、庵堂所能举办,只有十方大丛林才能承担这样大的法会要求。
&& 故而,本次涟水能仁寺举办水陆法会,其意义有四:
&&& 一、佛教在涟水这块土地上中断了六十余年,自能仁寺恢复后,此方民众才得以听闻到佛法,听闻到晨钟暮鼓、经声佛号,才能瞻仰到三宝的庄严。所以,虽然寺院恢复一年有余,但仍可以说还是百废待兴。也正因为一切才刚刚开始,所以聚十方善缘,倾全寺之力举办这样的法会,正是想与此方信众、天龙地祗、护法诸天结缘,超度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为涟水这块土地种下清净、善良、成佛的种子。
&& 二、当前,能仁寺为涟水唯一的寺院,虽然从硬件设施上,与十方大丛林相差无几,但从人气上来说,还远远不够。此次举办水陆法会,就是为彰显能仁寺,作为一座大寺院,有能力承办各类大型活动,并有责任承担引导一方信众同心向善,共心求佛的决心和义务。
&& 三、能仁寺是一座千年古道场,它的文化底韵和社会价值不容低估。恢复能仁寺,一定要以恢复佛教文化,并将之传承、发扬为宗旨,才是能仁寺真正复兴之路。因此,能仁寺此次水陆法会的举办,就是要以种种佛事礼仪,展示佛教多元的文化特征。而这些礼仪、仪规以及祭祀活动,又是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联的。它更符合广大民众对于祖先祭祀的要求,或者说是对乡土文化和民间信仰的一种回归和斧正。所以,举办这样的法会,既是对于佛教多元的宗教文化的传承,亦是一种亲民的举措,使广大民众更愿意接近寺院,走进佛教。
&& 四、涟水能仁寺举办这次水陆法会能够圆满成功,也充分说明涟水佛教事业正朝着正信正行、正知正见的道路上健康成长,它必将对涟水佛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
&&&&&&&&&&&&&&&&&&&&&&&&&&&&&&&&&&&
&&&&&&&&&&&&&&&&&&&&&&&&&&&&&&&&&&&&& 日
江浙佛教网:/
版权所有:江苏省涟水能仁寺
技术支持:中国佛教网  ()
邮编:223400
联系电话:2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河集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