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感官描写的角度写花

运用立体写景手法和调动各种感官的手法描写校园里的桂花 景作文夏雨要求运用调动人体感官的手_微博生活网
你目前正在浏览:& > &
运用立体写景手法和调动各种感官的手法描写校园里的桂花
运用立体写景手法和调动各种感官的手法描写校园里的桂花
相关说明:
200字作文,要优美,还要一个引人入胜的题目
看,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风姿绰约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校园一角。近看,稠密宽大的绿叶簇拥着金色的小花。金风袭来,一阵阵浓郁花香沁人心脾。用双手轻轻触摸,那一朵朵小花像一只只小手
看,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风姿绰约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校园一角。近看,稠密宽大的绿叶簇拥着金色的小花。金风袭来,一阵阵浓郁花香沁人心脾。用双手轻轻触摸,那一朵朵小花像一只只小手
花瓣花叶花枝。
运用立体写景手法和调动各种感官的手法描写校园里的桂花 ……
远看,一株高大的桂花树如风姿绰约的少女,亭亭玉立于校园一角。近看,稠密宽大的绿叶簇拥着金色的小花。金...描写桂花的作文用修辞侧面感官 ……
& & & 无数个十字架形的小花,远远望去好像无数颗会散发出香气的星星...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作弊】谁要语文花开七上的答案!!【景秀中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551贴子:
【作弊】谁要语文花开七上的答案!!收藏
投票:A,直接发到贴
B,发到你的Q上
C,发网站让大家自己看投票到12楼我会照投票发
来发个序号就可以走啦~
《语文花开》(七上)参考答案
课文同步练习答案第1课 《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
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
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
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
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
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 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三、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第3课 短文两篇(《蝉》、《贝壳》)1.liǎn ké líng bēi
2.chán蝉鸣chán 禅师 liǎn 收敛 jiàn 刀剑 shù 宽恕 nù 愤怒 wēi 微笑 huī 国徽 3.①收敛 ②聒聒 ③卑微 ④一丝不苟
4.A并不矛盾。
5. : ? , 。
7. (1)秋风一吹,蝉的生命就完结了,苦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令作者感叹。 (2)人生的价值是可贵的,生命短暂而渺小。我们应该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玩味,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8.小、坚硬、精致
9.“ 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10. “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11.对上苍塑造生命之精心、一丝不苟的感叹和赞美。 12. 提示:从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3.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碟的过程是蕴藏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14.(1)变异:在文中指蚕由蛹变成蛾的过程。(2)窒息:在文中指(生存)困难窘迫。
15.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舞)的碟,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理)的梦。 16.承上启下,由上文蚕破茧化蝶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 17.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 18.指人生道路山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19.相同点: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20.不同点: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②《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紫藤萝瀑布1.A“槐”应读“huái
B“酿”应读“niàng”
C“嚷”应读“rāng” D “仃”应读“dīng”
2.(1)察言观色
(4)忍俊不禁
3.《铁萧人语》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 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5.①流动 欢笑 生长 ②焦虑
6. B(A项中“隧”应写成“穗”;C项中“蜜”应写成“密”;D项中“淀”应写成“绽”。只有B全正确) 7.①梦境,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香气迷人程度
②“沉淀”是沉积的意思,文中指想像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形象地写出了紫色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 8.①拟人
10.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是揣摩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做此类题,应在把握句义的基础上,细心感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段文字写紫藤萝花的花色。答案: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11. 对比
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还暗示了紫藤萝花甘于寂寞的个性特征。
12. 答案:不罗嗦,因为前文说到了花开得热烈,反复运用,就把花当作顽皮的小孩在那里七嘴八舌一样,情态逼真。(解析:做这道题应放在文章中,联系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作用,紫藤萝花七嘴八舌地在说话说明花开得热烈。此题考查反复修辞方法的运用的表达作用。) 13. 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一派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的样子,突出了它盎然勃发的生机。(解析:这几个动词的恰当运用,不但体现了拟人修辞方法的妙处,而且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盎然生机。这道题考查关键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14. 突出了紫藤萝花忍受巨大痛苦,疑虑不解地思索、小心翼翼地生长。暗示了当时禁锢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肃杀的政治气候。 15. 昙花一现 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16. D(解析:本文构思巧妙,先点明自己看过一次昙花开放的感觉“凄美而壮烈”,接着写与朋友品茶、聊天的“无味”“单调”,为下文写昙花开放做准备。正是因为全神贯注看昙花开放,所以花儿开放的声音格外惊人。) 17. 反复
“反复”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
“拟人”如:它尽情的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
18. 相似之处:通过对花的描写,结尾处都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而本文作者赞昙花生命的短暂辉煌,说明作为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努力奋斗,创造辉煌。(此题考查我们比较阅读能力和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能力。本文《昙花》和课文《紫藤萝瀑布》都是以“花”为描写对象,都通过写花表达对人的生命的看法。只要认真研读两文结尾,体会一下,就能找到相似之处。本文写“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告诉人们要珍惜生命,不要浪费生命。课文结尾则告诫人们不要为生命中的挫折所压垮,要看到生命的美好和永恒。) 19. “瀑布”一词写出了紫藤萝的花朵繁盛,也赋予它们动态美。(文章的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一个窗口。对文章题目鉴赏要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本文所描写的是紫藤萝,因此鉴赏点就落在“瀑布”一词上。瀑布,从悬崖上倾泻下来,其气势宏大。用瀑布形容紫藤萝花,把静物写活了,而且写出了花之多,花之密。做此类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再从原材料的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的妙处入手进行鉴赏。)
童趣1.zhì
2. 明察秋毫——比喻为人十分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自传
5.①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③庞然大物
6. ①通“僵”,僵硬的意思。
②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③正
⑤未染色的,本色
⑥鞭打(此题考查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做此类题要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分析,掌握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7. 描写心情的句子,可以使人感觉到“察物纹理”时的投入,聚精会神,情随物动,别有一番情趣,从而突出了文章的情趣。(做此题,先在阅读课文时勾画出“怡然称快”“不觉呀然一惊”等描写心情的句子,然后深入体会它们的作用。此题考查描写心情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8. 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下文具体描写“物外之趣”,因此第一段与全文是总分关系。(明确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要先理解此段的内容,体会此段与全文的关系,及与各段的联系。第一段中的“物外之趣”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9.①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细密之处。②夏天的蚊子嗡嗡地像雷声一样,我便把它们模拟成在天空中飞舞的仙鹤。③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④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 ⑤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 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它舌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
10.D(此题考查文学常识、文章内容和结构方式的特点。做此类题要对文章有全面的认识。A、B、C三项都对,D项有误,沈复是清代文学家。)
11. ①√ ②√ ③×
12. D(此题考查文言文中实词、虚词的含义。做此类题要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具体分析。A、C项解释全对;B项全错,第一个是“时候”的意思,第二个是“时常”的意思; D项有一处错误,第二个翻译成“被”)
13. 省略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数词运用的规律。文言文中一般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如“二虫”应译成“两只虫”。)
14. “庞然大物”指癞蛤蟆;两只小虫;“山”指“土砾”;“树”指“丛草”。
初生牛犊不怕虎
16. 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一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1.C
3.A庸碌 :也作“庸庸碌碌”。形容人缺乏理想,没有志气,没有作为。4.C5.(略)6.①潭影空人心;②开轩面场圃;③曲径通幽处 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⑤故人具鸡黍 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二、阅读理解7.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8.没有解除恐惧心理。“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9.“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10.(这是一个开放的题目,言之有据的答案都应认可。最好是答下面一点。)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11.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12.被“我”捕捉来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死去了,根本原因是“我”使它丧失了自由;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13.让它为我一人歌唱。这种做法是自私的,既是对鸟儿的摧残,也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14.妈妈认为做一个失去自由的囚徒还不如死了好,这也是画眉妈妈爱的一种表现。(可以有不同答案)15.因为他明白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值得肯定的。16.画眉妈妈宁可毒死孩子也不愿让孩子过失去自由的囚徒生活。 17.①睁着;②心里私自;③通“僵”,僵硬的意思;④把18.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19.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20.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三、作文(略)第6课 理想1. ①tuì
2.D(A、B、C三项都正确;D项“可望不可即”解释为“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
3. 《流沙河诗集》
4. ①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②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5. B(此题考查诗句的停顿和重音情况。朗读时注意把握节奏。B项中“理想”与“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之间停顿,“绝处逢生”应读重音。)
6. D(A项中“饮料”和“矿泉水”相包含,因此删掉“矿泉水”。B项中“健全”与“建立”应颠倒位置;C项中应删掉“使”。)
7. B(B项中“玷”应读成“diàn”;“扒”应读成“pá”。)
8. ①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即,靠近,接触。②洗涤。濯,洗。③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绝,尽,穷尽。
9. D(此题考查诗句所含哲理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要深入理解诗句的内容。例句包含的哲理是理想的重要性,因此选D。)
10. ①浪子有了理想便可体味到人间的温暖,唤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③示例:它也照耀着遥远的我的故乡。(此题考查仿写句子的能力。根据例句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句子。)
谦恭(谦虚、谦逊)
谨慎(小心)
站起(站立)
{此题考查恰当地填写词语能力。做此类题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结合例句,填空中的词语与前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是反义词。如“昏睡”与“清醒”相反;“高傲”与“谦恭(谦虚、谦逊)”相反;“莽撞”与“谨慎(小心)”相反;“跌倒”与“站立(站起)”相反。}
12.(参考)《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13. 不矛盾。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获得。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要抛弃黄金梦,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14. 比喻、对偶。理想的实现给人带来幸福,树立了理想,不懈地奋斗,就会取得丰硕的收获;“请乘理想之马……”两句象征大好形势。新的历史时期,丽日当空,春色一片,是我们实现美好理想的最好的年代。
15. (参考)当一名作家。观察生活,关注社会,努力学习,多读多练。(其他的也可以,但必须是思想健康的、向上的。)
16.D(阅读诗歌理解内容大意,把握写作角度,揣摩写法特色等方面。D项有误,修辞方法是设问,没有排比。)
17.纯洁的白色,鲜艳的红色,交相辉映,使人感觉明丽轻松、赏心悦目;悠扬的笛声,潺潺的流水,相互唱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一组意象挖掘了欢乐的深层美,并用可感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抓住欢乐的颜色鲜、笛声、水声唱和这些意象,进行赏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阅读能力和赏析能力。)
18. A(做此题要反复研读,理解诗歌内容,抓住写作角度和特点来分析。BCD三项都正确,A项中应是第四节。)
19. 本诗大量运用比喻,是为了形象生动地阐述理想的意义,从而鼓励人们为理想而奋斗。(运用比喻句更形象生动表达文章内容,阅读全诗,把握诗的中心思想来回答。)
第7课 短文两篇1.lán
duò zhuì haó rǎnrǎn á tī chú
2. B(A、C两项注音全正确;D项中有一处错误,“囱”应读“cōng”;B项中有三处错误,“龈”应读“yín”;“浊”应读“zhuó”;“弦”应读“xián”。)
3.C(A、B、D三项都正确;C项词语解释不全面。冉冉:形容事情慢慢变化或移动。累累: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4.①排比 ②拟人(做此类题要抓住句中有典型特征的词语,以便来辨析修辞方法。①题中六次出现“第一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②题中“玩凉凉的云”是拟人。)
5.①中“的”应写成“得”;“映”应写成“印”。 ①“呱”应写成“孤”,“翱”应写成“熬”。
6.示例: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S是曲线,是优美。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
7.C(此题考查词语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神圣”、“自豪”、“多姿多彩”是褒义词,没有发生变化。“堕落”的用法与我们的语感不合。下文明明是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堕落”有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这里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风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8.①张晓风 ②《无言歌》
9.“风情”指风土人情;“风景”指一定区域内可能观赏的景象。“风光”指风景景象,在文中,作者所见柚子树生长南国,很有地方风土特色,这柚子树旁又有人家,更见人情,所以,文中用“风情画”更恰当。(此题考查我们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可以查工具书作为辅助手段,即使这些词语并不陌生,但了解词与词之间的微小差别对解题也有帮助。)
10. 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明确文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从文中对它的描述来分析。它甘愿在城市的飞尘中,制造清新,奉献绿荫,毫无怨言。)
11.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
12.我们的事业需要我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及以苦为乐的精神。
13.对比。如: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城市的对比。突出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反复阅读文章,体会文章运用对比表现手法,并能理解其作用。与夜生活的人们相比,更突出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14.“忧愁”与“快乐”不矛盾。“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带来清新和浓阴,迎接早晨的太阳和光明。(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要在深层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准确概括,如探究“忧愁什么”“快乐什么”,一定要联系上文内容具体理解。行道树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15. “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车辆、烟囱不断地制造烟尘,污染空气,但城市的居民习惯于这种现状,人们对行道树制造的清新不珍惜,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实在令人感到悲凉,感到担忧。在这种环境中,行道树只是一种点缀,改变不了严重的污染现象。(理解文中句子,要联系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抓住句中关键词语“悲凉的点缀”,明确行道树处于“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这个特殊环境。)
16.“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17.(1)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
(2)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突出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18.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19.“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20.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黄春草)
21. 示例:作者看到十姊妹的雏形,样子难看,但感觉很新奇,“具体而微”时感觉很喜欢,这正是第一次的感觉不一定都是愉快的。人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如此,第一次的经历并不都是愉快的,但肯定是新鲜而刺激,令人回味无穷的。(此题从把握文章主旨出发,来思考如何对待人生的第一次。只要能够答出引申联想的内容即可。)
人生寓言1. ①yùn
2. ①得失之患 ②险象迭生 ③心旷神怡 ④多愁善感 ⑤突如其来 ⑥举世无双
3. 周国平
4. chè撤销
dié险象迭生
diē跌宕起伏 kuàng心旷神怡 guǎng性格粗犷
5. 示例:便心神不宁,惟恐题目太难;便忧心忡忡,只怕失误太多。
(A单对双不搭配;B缺主语。在“资源”后加“的意识”;D“打击”后面缺宾语,在“制品”后加“的行为”)
7.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8. 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
锻炼人的意志
9. B(B项中“嬉戏”中的“嬉”应读“xī”;“泯灭”中的“泯”应读“mǐn”)
10.A(此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做此类题要注意积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心旷神怡”中的“旷”是“开阔”的意思。)
11.A(“召见”是中性词,“慷慨”是褒义词)
12.C(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考查人物描写方法。B项考查重点字词的品析C项考查对寓意的理解。D项考查文章的写作特色。C项说法有误,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说法不成立。)
13.不能删。围绕白兔与人类的区别和对人类中的某些人慧心已泯,贪心贪欲的讽刺作答。 14.“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这种反复还暗示: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15. 从前闲适的心情一扫而光了,取而代之的是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月的阴晴圆缺,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尽量用原文的词句答题,这是得分诀窍!)
16. 白兔慧心未泯,不愿为得失之患所困扰。(做此类题时,要阅读相应文段,勾画概括有关语句。白兔不愿为得失之患所困绕,想寻回闲适的心情。尽量用原文答题。)
17. 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对人类有讽刺、劝诫的意味。(寓言其实都是针对现实中的人的)
19. 五彩缤纷的羽毛
灰白而单调的羽毛 20. 华而不实或徒有其表(阅读时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至九天云霄”,从中看出“华而不实”的特点。)
21. 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是丑陋的(把鹤的对美和丑的理解从文中勾画出来。“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 22. 那些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
那些貌不惊人却有着真才实学而又能干的人(做此题要明确寓言的寓意,正确理解“孔雀”与“鹤”的象征意义,由动物联想到人,寻找这两类人的相似点。)
23. 示例: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拥有。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就会泰然拥有,不会那样紧张不安了。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没有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第9课
我的信念1. chóu
2. ①liáng 测量
liàng 量变
②báo薄饼
薄酒 bò 薄荷
3. C(A项中“猝”读“cù”其余的读“cuì”; B项中“逃”读táo;C项都读“wéi”;D项中“假”读“jiǎ”。)
4. 飘洒得多而杂乱——纷纷扬扬
行走艰难,处境困难——寸步难行
坚定不可动摇——屹然不动
乱七八糟的样子——残叶狼藉
5. ①简陋 ②安静 ③克制(选择“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选择“安静”,强调工作环境的氛围;“克制”,抑制(多指情感)。) 6. ①ABC ②AD
9. ABCD(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掌握。阅读课文,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可从思想理念、环境需求、工作态度各方面来概括。)
10.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11.①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即可。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②找准指代的内容即可。如:对真理的探索。
12.抓住两类人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即可。如:①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天空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13.①扣住这一比喻句的含义回答。如:痴迷。②扣住本段中作者对科学的理解回答。如:“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14.答案须从文章在找到依据。如:“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等。
. 15.隐讳地表述居里夫人逝世,委婉含蓄表明极度悲痛的心情;同时表明居里夫人一生都在为人类辛勤工作,直至停止了呼吸,才“结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16.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17. 单纯的才智成就
18.热情赞颂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19.照应的是第一段“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一句。
20.强调学习居里夫人高尚品格和极大热忱的重要意义。第10课
《论语》十则1.丘 仲尼 春秋 鲁 思想家、教育家、儒
“仁政、仁爱”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2.孔子和他弟子言行
孔子谈话 弟子问
弟子3.⑴ lún
⑵lè ⑶xǐng
⑸dài ⑹yùn
⑺chuán ⑻hóng
⑽shù4.⑴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⑵通“悦”,愉快⑶生气,发怒
⑷迷惑 ⑸有害
⑹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⑺老师传授的知识⑻此,这 ⑼大概,也许
⑽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⑾通“智”,聪明
⑿要,想做
⒀给,施加
⒁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⒃真诚,诚实 ⒄强毅
⒇停止5.① 说 通 悦
② 女 通 汝
③ 知 通 智
义:智慧,聪明
6.①古义:老的,旧的,过去的。 今义:缘故,故意,意外的事情。②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③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义:对人的敬称。 ④ 古义:这,这个,这样。 今义:表示肯定判断。⑤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7. ⑴、⑵、⑶、⑷、⑸ 章; ⑴、⑷、⑸、⑹、⑺、⑻、⑼、⑽ 章; ⑻、⑽ 章。8.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吾日三省吾身。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见贤思齐。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温故而知新。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死而后已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9)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死而后已8.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
9.翻译下列句子。①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②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③(碰上)寒冷的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④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⑤教给你对待知与不只的态度吧。 ⑥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0.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11.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有广博学识,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地。12.“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13.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14.因为孔子具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习的过程并不感到厌倦。15.说明新旧知识密切相关,新知识蕴藏于旧知识之中,温习、揣摩旧知识,可获得知识。本则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复习,而且是思考着复习,从中发现新知识。评价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这才是好老师。16.孔子的这句话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义。在生活中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17.示例:我喜欢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的老师。18.取长补短。19.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高尚品格,只有在危难的时候,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现在人们在证明自己的实力、品格、节操时,常引用这一个格言。20.示例:我们只要具有见贤思齐的精神,就能不断进步。21.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中的缺漏与失误。经常、多次反省自己。22.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23.“岁寒”主要比喻一种社会环境;越是在严峻考验的时候,越能见出一个人的真品质。孔子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了非常朴素的真理,这里也是讲做人的道理。24.(1)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2)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25.吾日三省吾身 三思而后行 白发三千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举一反三 三头六臂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第二单元过关测试一、基础知识1.A
5.(略)6.①杨花落尽子规啼;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二、阅读理解7.主要是通过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白兔拥有月亮之后患得患失的心情。8.“仍然”一词非常自然地衔接了上文,又为下文写白兔的得失之患作铺垫。9.比喻
表现了白兔患得患失的紧张心理。10.不能删去,因为这几个字正体现了作者对贪心不足的人类的讽刺与劝谕之情。11.略
12.符合文意即可。13.暗示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14.①“天哪,……延伸出美丽!”
15.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是高尚和伟大的。(可不限于此)
16.(答案为开放性,此略)17.C
18.A 19.①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②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20.略三、作文(略)第11课
春1.yùn niàng
sǒu hè chēng
liáo2.欣欣然 巢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蓑 笠 稀稀疏疏 静默3.①D ②B ③C ④A
4.①(反复)(拟人)②(排比)(拟人)③(引用)(比喻)④(比喻)(排比)5.鲜嫩 偷懒 嘹亮 缭乱 胳膊 搏斗 涨水 肿胀6.①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
本句中把小草人格化(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 ②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一般是贬义。
本句中把小鸟人格化(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小鸟快乐地鸣叫的情景。本句是褒义。7.①朱自清
扬州 《背影》
《荷塘月色》 散文 ②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③捉几回迷藏 轻悄悄的 软绵绵的
 ④可别恼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⑤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8.①“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②“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③“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吹”则表达不出来。9.朱先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10.“逼”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洗润下色泽的鲜绿、浓艳,也写出了春草的满地铺开的长势。11.因为第(一)段是写 “春风”,与上文的“春草”、“春花”和下文的“春雨”都是写春景的,而第(三)段是在上文写完春景后的“人”的活动,突出“一年之际在于春”、“人勤春早”意蕴。所以不能调换。12.没有重复。作者用三个比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是美的,春天是健壮有力的。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13.使用了五个“唱”字,写出了春天逐渐到来的过程。紧扣题目,统领全文,强调理想中和现实中春天的不同。同时也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句式整齐,行文有气势。(第一问要注意“唱”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二问要抓住“曾经”一词,再联系文章的题目,“春之怀古”。此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结合全文的主旨去思考。)14.具体表现:枯梗抵死苦守老根,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抱着燕巢。写关于春天名字的故事,体现的是湮远年代中春天的到来使人们愉悦,表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喜爱。(要注意题干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此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理解。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注意省略号后面的内容,特别要抓住“奔走互告”“愉快的耳语”等词语。)15.表达出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厌倦,对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的渴望。(首先要准确把握“烟囱的黑森林”的具体意思,然后联系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段是文中的段,句是段中的句,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必须联系全文的中心。)16.AC(B项“写实的手法”不对,景物描写的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D项“一视同仁、平等民主”不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春天鲜花灿烂的美景。E项“深不可测,引人思考,发人深醒”不对。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的鉴赏。涉及对语句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对手法的评价,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第12课
济南的冬天1.老舍,舒庆春;舍予;满
作 人民艺术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2.zhù,澄 篮 髻 báo bó huo
6. ①③②⑤④⑥(语序排列要抓住关键信息,如表示时间的词语、上下句有衔接关系的句子等。)
7.B(注意上下句的对应关系)
8.A(比喻句,其他都是拟人) 9.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理清文章的写景顺序,抓住表示空间变化的词语。)
10. 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理解写景的角度:从自身感受写起。表现手法主要指对比、象征等。第三问是考查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11.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体会词语的形象性,用拟人手法赋予小村庄以生命和情感,可以更好的表达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12. “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侧重于语境中的意思。)
13.A (“‘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错。)
14.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或“伏在灶台上做作业”
“在灶台上做作业”)
目光随着蒸汽升高,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两者有一即可得分)
在幸福的预感中虚张声势
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喜悦”亦可) 15.①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等待父亲归来的焦急心情;“裹挟着晚风”形象地表现父亲为全家生活奔波的艰难程度,亦奠定与寒冷抗争的全文基本调; “逐渐清晰” ,按照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的顺序动态地表现了父亲归来的情景。(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②拟人(比拟)
我们几个孩子抢着(“贪婪”)吃鱼的情景。③“寒冷”指困苦的生活(或困境), “温暖”指获得用助、关爱(接受帮助、关爱时而产生的幸福感、快乐感)。(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16.A.勒劳B、慈爱(爱子女) C 、忘我或克己(奉狱) D、主动关怀他人(善良)(有爱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7.要点一:“人们遭受这样那样的灾难与挫拆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支持”.
要点二:为“他们会深切地感受到获取别人帮助的幸福”.
要点三:“并会主动地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第13课
夏感1. 1.zhù dàn qiān zǎi pángbó dài búfú2.略。
3.①C ②D ③B
5.①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气体
②为了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气
6.宰、贮、迸、憾、致、礴7.曼:柔美
可是:是不是
8. 逐渐升调;悯农
9. 把秋作为终点 10.春季;秋季;对比(或比较) 11.①白天紧张地劳动;②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③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 12. 他们紧张地劳动着,忙着夏收,又忙着培育秋苗。 13.抒发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
14.“那必然是一个让人欢腾的时刻,阴暗而清凉的风中,人们不再惧怕闪电,急促冲出户外,满眼包含感激。”15.要点:语气不够强烈,就表达不出作者对夏雨的渴念之情。16.人们一味地砍伐森林而不知绿化荒山;只知一味地捕杀动物而不知保护生态。17.要点:因为如今“青山绿水”不再,连年闹灾欠收就是与“昨日亲手伐倒的那一片片森林”有着直接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反思的精神。18.表达出作者对夏雨的强烈渴念,警示人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受累的最终是我们人类自己。第14课
秋天1.①shuò 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②qī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③liāo高远空旷。
④hé 干涸,没有水了。
⑤liè 水清。 2. ①×②√③×④×
3. 何其芳 诗人 评论家 《预言》 4. ①农家丰收图 ②霜晨归渔图 ③少女思恋图
5. 轻松闲静、宁静悠远
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①“飘”字以视觉写听觉,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②“梦寐”有“朦胧”之意,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7. 听觉 幽深、宁静 嗅觉 8.拟人 9.不好。“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10.农家丰收图 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个场景
11.大地的诗歌……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一层:描写盛夏“蝈蝈的乐音”;第二层:描写严冬“蛐蛐的歌儿”
12、过渡句是:“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诗大结尾,作者巧妙地运用联想,将“蝈蝈”与“蛐蛐”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音乐”,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不会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13、人们应该不断的追求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14、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的赞美和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测试一:1. ①曹操
③白氏长庆集
2.略 测试二: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兴甚至哉,歌以咏志。
2.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3. 写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
4.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要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6.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测试三:“几处” “谁家”用得极有分寸,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说明诗人观察细致,描写入微。用后两者描写显然不合适。第三单元过关测试一、基础知识1.D
5.C(曹操诗风豪迈) 6.D7.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乱花渐欲迷人眼;③日月之行
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二、阅读理解8.描绘济南城雪后山景的秀美。9.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0.不矛盾。因为济南四周有一圈小山,山尖连起来,就像一道银边。“一道”与前文“一圈”相照应。11.下点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们穿上花衣。1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13.略14.淡泊宁静、朴实成熟
15.她使我精力充沛,她使我淡泊、宁静、平和。16.拟人
生动地刻画出肆虐的寒风中小树林一派萧索的景象。17.衬托
春天的小树林的繁华更能衬托出秋天小树林的朴实、淡泊,冬天小树林的萧索突出秋天小树林的成熟、收获,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18.暗示“我”正处于难以摆脱的困境当中。19.别人的提醒和帮助。20.“引”字形象地写出了盲人行走的艰难。21.“往前走走就知道了”道理:在面临困境时,要勇于冲破障碍,战胜困难,这样才能摆脱困境。22.顿时,我豁然开朗:是啊,前面无论有没有路,或者路是曲是直,是暗淡是光亮,往前走走,不久知道了!四、作文(略)期中检测题1、B
8、略(要求:字数、修辞)9、示例:亲情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
亲情是犯错误时,父亲暴怒的一顿拳脚。
本题2分,每个空1分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牛毛、花针、细丝;梦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风正一帆悬;几处早莺争暖处;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共17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11、孔子;春秋
本题1分,每空0.5分12、说--悦--高兴;知--智--智慧的;女--汝--你。
本题6分,每题2分13、(1)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忠实的呢?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没有不去温习呢?本题2分,句意正确1分,重点词语翻译无误1分(2)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迷惑不解;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陷入困境。
本题2分,句意正确1分,重点词语翻译无误1分1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略(要求:依据诗文,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15.①玩味:品味(1分)阅读:观察、欣赏之意 (1分)
②个体生命相对于人类历史,相对于茫茫宇宙而言是短暂的。但相对个体自身的生命历程而言又是漫长的。(2分)
16.被前行路上的石头绊倒摔跤(1分)挤掉饭盒(1分)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2分)17.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悲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必须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不停地奋斗下去。(大意相同即可。 4分)18.举例并能说明这一点即可(4分)19.略
40分第四单元第16课 化石吟1.huàn
叹 2.赞颂化石;赞颂  3.①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坏。②变得虚幻,不存在。 ③在水面以下行动或秘密行走。④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 ⑤青翠茂盛。(6)称赞而且佩服。4.肉体 / 虽 / 早已腐朽 / 化为乌有,生之灵火 / 却 / 悄然潜行 / 在地下。黑色的躯壳 / 裹藏着 / 生命的 / 信息,为历史 / 留下 / 一本 / 珍贵的 / 密码。
6.①B ②C ③D ④C
7.“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8.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 9.C 10.六十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生命有危险,我们不心疼吗?
1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12.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意思接近即可 13.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 14.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写真。 15.4
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16.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17.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18.①用拟人的手法说明岩石受到外力的破坏作用,形象生动。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岩石被许多外力的共同作用而遭到破坏。 19.风吹日晒雨淋、空气和水、地面和地下的生物、人 20.不能换,前者比喻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后者比喻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符合事物的特点。第17课
看云识天气1.zhuì yínɡ línɡ
báohú yàn
mí yùn luán
②飘浮 ③清晰
5.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 6.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 7.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8.比喻,形象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9.总一分一总。
特征。 12.形象说明云的形态之多。13.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4.晕
鲜亮的程度
色彩的排列
15.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16.举例子  列数字  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17.A第18课
绿色蝈蝈1.sū mì cuàn shǔn huì dù 篝,狩,劣,劫,婪,睦
2.①“拢”改为“扰”
②“暗”改为“喑” ③“蔽”改为“撇”
④“嫉”改为“忌”
3.①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此句中指北方的人们因为误解而以为蝉的叫声比蝈蝈动听。
②劫掠:抢劫,掠夺。形容鹰的残暴行径。 ③行径:行为;举动(多指坏的)。这个词衬托了蝈蝈不像螳螂那样凶残。
④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此处指蝈蝈的本性贪吃。
4.②⑤④⑦③⑥①
6.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蝈蝈在草丛中发出低下细小的声音。
②采用拟人手法和第二人称的写法流露出作者对蝈蝈的喜爱赞美之情。
7.《昆虫的故事》、布封、法
8.① B,“我”是一个对自然界充满好奇心的人,所以“我”应该急切地“跑”过去,而不是慢慢地“走”过去,蝈蝈和蝉都很小,离得远也不可能望见;蝈蝈嘴小,蝉大,应该是蝈蝈在一口一口地啄蝉,来把蝉啄死,而吃和咬都没有这个意思。② D,“追捕”比“追赶”和“追击”更明确地表明蝈蝈攻击蝉的目的;“逃窜”比其他词语更突出蝉的速度很快,而且感情色彩更明显。
9.作者把蝈蝈比做鹰,把蝉比做云雀。相似的是捕猎的关系,不同的是鹰比云雀大而强壮,而蝈蝈比蝉小得多,看起来也没有蝉强壮。 10.作者赋予了蝈蝈勇敢的品质,比如蚂蚁是一种非常善于团结协作的小动物,还有蜜蜂非常勤劳,狗很忠实等等。 11.líng,mài,tuì,jiàn
12.繁殖,种类,食性,食性
13.第三节介绍喂养蝈蝈的适宜温度正好和人的体温接近。
14.花纹和构造
15.持肯定或否定态度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如肯定态度:葫芦漂亮,蝈蝈漂亮,叫声也好听,如今生活好了,这是人们追求生活情趣的表现;否定态度:养蝈蝈比较费事,而且又要随身带着,会影响工作和学习。
月亮上的足迹1.D
4.语序:⑧ ⑤ ⑨ ⑦
⑩ ④ ② ⑥ ① ③5.“可望”是指茫茫太空中,月亮是地球的近邻;虽是近邻,但月亮却在离地球38万公里的轨道上绕着地球运行,难以靠近,所以说“不可即”。6.日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7.“土星5号”火箭将推动“阿波罗11号”飞船进入太空。像巨人一样是说火箭之高(有一百多米),“昂首挺立着”突出了:一切准备就绪,充满信心。8.因为宇航员们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这是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将会在宇航事业树起一块新的里程碑。9.用了9分5秒。10.“同源说”应该较为可信。因为其他两种学说都有难以自圆其说的地方。“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对“俘获说”提出了质疑;“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分裂说”提出了质疑。11.不合适。因为改动以后,题目中“姐妹、妻子、女儿”的顺序与文章中对三种月球起源学说的说明顺序不协调。12.⑤ ④
13.① 作比较;  ② 打比方;例句略14.不行。因为这两处都是推测的情况,不一定是事实。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去。15.BA
第7课 短文两篇1.lán
duò zhuì haó rǎnrǎn á tī chú
2. B(A、C两项注音全正确;D项中有一处错误,“囱”应读“cōng”;B项中有三处错误,“龈”应读“yín”;“浊”应读“zhuó”;“弦”应读“xián”。)
3.C(A、B、D三项都正确;C项词语解释不全面。冉冉:形容事情慢慢变化或移动。累累:连续不断;连接成串。)
4.①排比 ②拟人(做此类题要抓住句中有典型特征的词语,以便来辨析修辞方法。①题中六次出现“第一次……”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②题中“玩凉凉的云”是拟人。)
5.①中“的”应写成“得”;“映”应写成“印”。 ①“呱”应写成“孤”,“翱”应写成“熬”。
6.示例:D是一把竖琴,是快乐;S是曲线,是优美。O是一轮太阳,是朝气。
7.C(此题考查词语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神圣”、“自豪”、“多姿多彩”是褒义词,没有发生变化。“堕落”的用法与我们的语感不合。下文明明是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堕落”有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这里指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风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的。)
8.①张晓风 ②《无言歌》
9.“风情”指风土人情;“风景”指一定区域内可能观赏的景象。“风光”指风景景象,在文中,作者所见柚子树生长南国,很有地方风土特色,这柚子树旁又有人家,更见人情,所以,文中用“风情画”更恰当。(此题考查我们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可以查工具书作为辅助手段,即使这些词语并不陌生,但了解词与词之间的微小差别对解题也有帮助。)
10. 行道树比喻无私奉献者(明确文中“行道树”的象征意义,从文中对它的描述来分析。它甘愿在城市的飞尘中,制造清新,奉献绿荫,毫无怨言。)
11.好在奇妙,好在新鲜而刺激,好在回味无穷。
12.我们的事业需要我们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及以苦为乐的精神。
13.对比。如: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城市的对比。突出表现行道树的奉献精神。(反复阅读文章,体会文章运用对比表现手法,并能理解其作用。与夜生活的人们相比,更突出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14.“忧愁”与“快乐”不矛盾。“忧愁”的是,城市的污浊,损害着人们的健康;“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带来清新和浓阴,迎接早晨的太阳和光明。(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要在深层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准确概括,如探究“忧愁什么”“快乐什么”,一定要联系上文内容具体理解。行道树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快乐的是,自己能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时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
15. “在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车辆、烟囱不断地制造烟尘,污染空气,但城市的居民习惯于这种现状,人们对行道树制造的清新不珍惜,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实在令人感到悲凉,感到担忧。在这种环境中,行道树只是一种点缀,改变不了严重的污染现象。(理解文中句子,要联系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抓住句中关键词语“悲凉的点缀”,明确行道树处于“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这个特殊环境。)
16.“我”生活在大山里,羡慕城里人的生活。听了黄春草在逆境中奋斗的经历后,认识到了只有选择顽强,才能茁壮成长。
17.(1)表达“我”对父亲的不满,把自己不能过上城市富足生活的责任归结到父亲身上。
(2)强调小花恶劣的生长环境;突出小花顽强的生命力。
18.烘托了“我”对黄春草的美好生活的羡慕之情(或向往之情)
19.“阳光”暗喻了美好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看到了美好生活,就有了希望和梦想,就要去追求、奋斗。
20.形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暗喻了在逆境中顽强奋斗的人(黄春草)
21. 示例:作者看到十姊妹的雏形,样子难看,但感觉很新奇,“具体而微”时感觉很喜欢,这正是第一次的感觉不一定都是愉快的。人的成长过程中也是如此,第一次的经历并不都是愉快的,但肯定是新鲜而刺激,令人回味无穷的。(此题从把握文章主旨出发,来思考如何对待人生的第一次。只要能够答出引申联想的内容即可。)
人生寓言1. ①yùn
2. ①得失之患 ②险象迭生 ③心旷神怡 ④多愁善感 ⑤突如其来 ⑥举世无双
3. 周国平
4. chè撤销
dié险象迭生
diē跌宕起伏 kuàng心旷神怡 guǎng性格粗犷
5. 示例:便心神不宁,惟恐题目太难;便忧心忡忡,只怕失误太多。
(A单对双不搭配;B缺主语。在“资源”后加“的意识”;D“打击”后面缺宾语,在“制品”后加“的行为”)
7. 心田似海,纳百川亦可容人(他)
8. 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
锻炼人的意志
9. B(B项中“嬉戏”中的“嬉”应读“xī”;“泯灭”中的“泯”应读“mǐn”)
10.A(此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做此类题要注意积累,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心旷神怡”中的“旷”是“开阔”的意思。)
11.A(“召见”是中性词,“慷慨”是褒义词)
12.C(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项考查人物描写方法。B项考查重点字词的品析C项考查对寓意的理解。D项考查文章的写作特色。C项说法有误,说“才能”,意味着只有遭遇厄运,才能战胜脆弱,别无他法了,这个说法不成立。)
13.不能删。围绕白兔与人类的区别和对人类中的某些人慧心已泯,贪心贪欲的讽刺作答。 14.“天哪,太可怕了……”反复三遍,第一次出自王子之口,第二次出自“我”之口,第三次是在“我”耳边响起,重复半截,略去半截,耐人寻味。这种反复还暗示:厄运一旦落到自己头上怎么办,有王子的经历在前,这样的故事又好像在不断重复,对人很有启发。
15. 从前闲适的心情一扫而光了,取而代之的是紧张不安,惟恐宝藏丢失,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月的阴晴圆缺,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尽量用原文的词句答题,这是得分诀窍!)
16. 白兔慧心未泯,不愿为得失之患所困扰。(做此类题时,要阅读相应文段,勾画概括有关语句。白兔不愿为得失之患所困绕,想寻回闲适的心情。尽量用原文答题。)
17. 白兔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对人类有讽刺、劝诫的意味。(寓言其实都是针对现实中的人的)
19. 五彩缤纷的羽毛
灰白而单调的羽毛 20. 华而不实或徒有其表(阅读时抓住关键词句来分析。“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尽管我的羽毛是灰色的,它却能载着我高高飞翔,直至九天云霄”,从中看出“华而不实”的特点。)
21. 仅有美丽的外表没有什么用处,甚至是丑陋的(把鹤的对美和丑的理解从文中勾画出来。“美丽的羽毛并不能使你高飞;你只能老挨着地面,那这美丽又有什么用处呢?”) 22. 那些华而不实徒有其表的人
那些貌不惊人却有着真才实学而又能干的人(做此题要明确寓言的寓意,正确理解“孔雀”与“鹤”的象征意义,由动物联想到人,寻找这两类人的相似点。)
23. 示例: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拥有。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就会泰然拥有,不会那样紧张不安了。这则寓言让我们明白:拥有显赫的权势或财富,拥有者是紧张不安的。寓言告诉我们,如果某种拥有,带来的是无穷的得失之患,使人紧张不安,那还不如没有。寓言没有鼓吹一无所有的意思。第9课
我的信念1. chóu
2. ①liáng 测量
liàng 量变
②báo薄饼
薄酒 bò 薄荷
3. C(A项中“猝”读“cù”其余的读“cuì”; B项中“逃”读táo;C项都读“wéi”;D项中“假”读“jiǎ”。)
4. 飘洒得多而杂乱——纷纷扬扬
行走艰难,处境困难——寸步难行
坚定不可动摇——屹然不动
乱七八糟的样子——残叶狼藉
5. ①简陋 ②安静 ③克制(选择“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选择“安静”,强调工作环境的氛围;“克制”,抑制(多指情感)。) 6. ①ABC ②AD
9. ABCD(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掌握。阅读课文,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可从思想理念、环境需求、工作态度各方面来概括。)
10.我们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我们自己要有信心。
11.①抓住“我”与蚕的相似点回答即可。如: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它们和我非常相似。②找准指代的内容即可。如:对真理的探索。
12.抓住两类人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即可。如:①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工作或进行科学天空是为了获得报酬。梦想家:投身于科学研究本身,被纯粹的科学研究所吸引,无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②对前者,居里夫人表示理解,对后者表示赞同。
13.①扣住这一比喻句的含义回答。如:痴迷。②扣住本段中作者对科学的理解回答。如:“科学展现出的崭新远景”,或“科学本身具有的伟大的美”。 14.答案须从文章在找到依据。如:“专心致志”,“追求真理”,“甘于寂寞”,“淡薄名利”,“温和沉静”等。
. 15.隐讳地表述居里夫人逝世,委婉含蓄表明极度悲痛的心情;同时表明居里夫人一生都在为人类辛勤工作,直至停止了呼吸,才“结束”,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之情。
16.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17. 单纯的才智成就
18.热情赞颂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
19.照应的是第一段“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一句。
20.强调学习居里夫人高尚品格和极大热忱的重要意义。第10课
《论语》十则1.丘 仲尼 春秋 鲁 思想家、教育家、儒
“仁政、仁爱”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2.孔子和他弟子言行
孔子谈话 弟子问
弟子3.⑴ lún
⑵lè ⑶xǐng
⑸dài ⑹yùn
⑺chuán ⑻hóng
⑽shù4.⑴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⑵通“悦”,愉快⑶生气,发怒
⑷迷惑 ⑸有害
⑹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⑺老师传授的知识⑻此,这 ⑼大概,也许
⑽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⑾通“智”,聪明
⑿要,想做
⒀给,施加
⒁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⒃真诚,诚实 ⒄强毅
⒇停止5.① 说 通 悦
② 女 通 汝
③ 知 通 智
义:智慧,聪明
6.①古义:老的,旧的,过去的。 今义:缘故,故意,意外的事情。②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能够。 ③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义:对人的敬称。 ④ 古义:这,这个,这样。 今义:表示肯定判断。⑤古义:停止。
今义:已经。7. ⑴、⑵、⑶、⑷、⑸ 章; ⑴、⑷、⑸、⑹、⑺、⑻、⑼、⑽ 章; ⑻、⑽ 章。8.阅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1)吾日三省吾身。 (1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见贤思齐。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温故而知新。 (2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7)死而后已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9)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死而后已8.温故知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
9.翻译下列句子。①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②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③(碰上)寒冷的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④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⑤教给你对待知与不只的态度吧。 ⑥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10.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关系,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如果只是思考而不能学习则会更为有害,因此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11.不仅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且有广博学识,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善良的心地。12.“朋”指志同道合的人。有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研究问题当然是高兴的事,更是一种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愿意与别人切磋探讨学问,把这当作乐事。13.要有实事求是的求学态度。14.因为孔子具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对学习的过程并不感到厌倦。15.说明新旧知识密切相关,新知识蕴藏于旧知识之中,温习、揣摩旧知识,可获得知识。本则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中必须复习,而且是思考着复习,从中发现新知识。评价一个好老师应该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这才是好老师。16.孔子的这句话包含了相互体谅的意义。在生活中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17.示例:我喜欢能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的老师。18.取长补短。19.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坚持节操的高尚品格,只有在危难的时候,才能真正考验一个人。现在人们在证明自己的实力、品格、节操时,常引用这一个格言。20.示例:我们只要具有见贤思齐的精神,就能不断进步。21.一个人要经常反省自己,检查自己,重视品德修养的完善,避免生活与学习中的缺漏与失误。经常、多次反省自己。22.这是孔子从学习态度方面来谈的。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要向一切人学习,在今天仍有实际意义。只有用谦虚的学习态度,向周围的一切人学习,才会有成就。23.“岁寒”主要比喻一种社会环境;越是在严峻考验的时候,越能见出一个人的真品质。孔子以形象的比喻,道出了了非常朴素的真理,这里也是讲做人的道理。24.(1)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2)作为人必须养成好的品德修养。25.吾日三省吾身 三思而后行 白发三千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举一反三 三头六臂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第二单元过关测试一、基础知识1.A
5.(略)6.①杨花落尽子规啼;②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商女不知亡国恨二、阅读理解7.主要是通过心理、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白兔拥有月亮之后患得患失的心情。8.“仍然”一词非常自然地衔接了上文,又为下文写白兔的得失之患作铺垫。9.比喻
表现了白兔患得患失的紧张心理。10.不能删去,因为这几个字正体现了作者对贪心不足的人类的讽刺与劝谕之情。11.略
12.符合文意即可。13.暗示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14.①“天哪,……延伸出美丽!”
15.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是高尚和伟大的。(可不限于此)
16.(答案为开放性,此略)17.C
18.A 19.①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②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20.略三、作文(略)第11课
春1.yùn niàng
sǒu hè chēng
liáo2.欣欣然 巢
繁花嫩叶 呼朋引伴
蓑 笠 稀稀疏疏 静默3.①D ②B ③C ④A
4.①(反复)(拟人)②(排比)(拟人)③(引用)(比喻)④(比喻)(排比)5.鲜嫩 偷懒 嘹亮 缭乱 胳膊 搏斗 涨水 肿胀6.①暗暗,形容行动避人,不欲使人觉察。
本句中把小草人格化(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时万物复苏的情景。 ②炫耀、夸耀或骄傲地显示,一般是贬义。
本句中把小鸟人格化(拟人),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小鸟快乐地鸣叫的情景。本句是褒义。7.①朱自清
扬州 《背影》
《荷塘月色》 散文 ②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③捉几回迷藏 轻悄悄的 软绵绵的
 ④可别恼 像牛毛 像花针 像细丝 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⑤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 有的是工夫 有的是希望8.①“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②“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③“抚摸”写出了春风的温暖与柔情;“吹”则表达不出来。9.朱先生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将难以状写的春风写得神韵透彻。10.“逼”字很传神地写出了小草在春雨的洗润下色泽的鲜绿、浓艳,也写出了春草的满地铺开的长势。11.因为第(一)段是写 “春风”,与上文的“春草”、“春花”和下文的“春雨”都是写春景的,而第(三)段是在上文写完春景后的“人”的活动,突出“一年之际在于春”、“人勤春早”意蕴。所以不能调换。12.没有重复。作者用三个比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总写春天:春天是新的,春天是美的,春天是健壮有力的。三个形象化的比喻,渐次排比,气势迭起,戛然有力地归结全文。13.使用了五个“唱”字,写出了春天逐渐到来的过程。紧扣题目,统领全文,强调理想中和现实中春天的不同。同时也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句式整齐,行文有气势。(第一问要注意“唱”的内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第二问要抓住“曾经”一词,再联系文章的题目,“春之怀古”。此题的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必须结合全文的主旨去思考。)14.具体表现:枯梗抵死苦守老根,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抱着燕巢。写关于春天名字的故事,体现的是湮远年代中春天的到来使人们愉悦,表现的是人们对春天的喜爱。(要注意题干的提示,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此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理解。第二问有一定的难度,应该注意省略号后面的内容,特别要抓住“奔走互告”“愉快的耳语”等词语。)15.表达出作者对工业文明的厌倦,对湮远年代中的春天的渴望。(首先要准确把握“烟囱的黑森林”的具体意思,然后联系全文的主旨和作者的感情。段是文中的段,句是段中的句,理解句子的含义,必须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必须联系全文的中心。)16.AC(B项“写实的手法”不对,景物描写的是作者的一种美好愿望。D项“一视同仁、平等民主”不对,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春天鲜花灿烂的美景。E项“深不可测,引人思考,发人深醒”不对。此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和对文章的鉴赏。涉及对语句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对手法的评价,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第12课
济南的冬天1.老舍,舒庆春;舍予;满
作 人民艺术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
2.zhù,澄 篮 髻 báo bó huo
6. ①③②⑤④⑥(语序排列要抓住关键信息,如表示时间的词语、上下句有衔接关系的句子等。)
7.B(注意上下句的对应关系)
8.A(比喻句,其他都是拟人) 9.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理清文章的写景顺序,抓住表示空间变化的词语。)
10. 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理解写景的角度:从自身感受写起。表现手法主要指对比、象征等。第三问是考查段落之间的关系,一般有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11. “卧”字用得很贴切。济南城外的小村庄被作者赋予了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体会词语的形象性,用拟人手法赋予小村庄以生命和情感,可以更好的表达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12. “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侧重于语境中的意思。)
13.A (“‘鱼’比喻‘我们’几个孩子”,错。)
14.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上做作业(或“伏在灶台上做作业”
“在灶台上做作业”)
目光随着蒸汽升高,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两者有一即可得分)
在幸福的预感中虚张声势
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喜悦”亦可) 15.① “目光越过一道道山粱”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等待父亲归来的焦急心情;“裹挟着晚风”形象地表现父亲为全家生活奔波的艰难程度,亦奠定与寒冷抗争的全文基本调; “逐渐清晰” ,按照从远到近、从模糊到清晰的顺序动态地表现了父亲归来的情景。(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②拟人(比拟)
我们几个孩子抢着(“贪婪”)吃鱼的情景。③“寒冷”指困苦的生活(或困境), “温暖”指获得用助、关爱(接受帮助、关爱时而产生的幸福感、快乐感)。(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
16.A.勒劳B、慈爱(爱子女) C 、忘我或克己(奉狱) D、主动关怀他人(善良)(有爱心)。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17.要点一:“人们遭受这样那样的灾难与挫拆是在所难免的,此时最需要别人的帮助与支持”.
要点二:为“他们会深切地感受到获取别人帮助的幸福”.
要点三:“并会主动地帮助处在困境中的人们”(其他说法言之有理即可。)第13课
夏感1. 1.zhù dàn qiān zǎi pángbó dài búfú2.略。
3.①C ②D ③B
5.①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气体
②为了说明春天的灵秀之气在夏天已酿成了磅礴之气
6.宰、贮、迸、憾、致、礴7.曼:柔美
可是:是不是
8. 逐渐升调;悯农
9. 把秋作为终点 10.春季;秋季;对比(或比较) 11.①白天紧张地劳动;②夜里还要担心天气是否有变化;③还要忙着管理秋收的作物。 12. 他们紧张地劳动着,忙着夏收,又忙着培育秋苗。 13.抒发作者对夏天的喜爱和对辛勤劳动的农民的赞美。
14.“那必然是一个让人欢腾的时刻,阴暗而清凉的风中,人们不再惧怕闪电,急促冲出户外,满眼包含感激。”15.要点:语气不够强烈,就表达不出作者对夏雨的渴念之情。16.人们一味地砍伐森林而不知绿化荒山;只知一味地捕杀动物而不知保护生态。17.要点:因为如今“青山绿水”不再,连年闹灾欠收就是与“昨日亲手伐倒的那一片片森林”有着直接的关系,表现出一种反思的精神。18.表达出作者对夏雨的强烈渴念,警示人们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否则受累的最终是我们人类自己。第14课
秋天1.①shuò 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②qī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③liāo高远空旷。
④hé 干涸,没有水了。
⑤liè 水清。 2. ①×②√③×④×
3. 何其芳 诗人 评论家 《预言》 4. ①农家丰收图 ②霜晨归渔图 ③少女思恋图
5. 轻松闲静、宁静悠远
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6. ①“飘”字以视觉写听觉,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②“梦寐”有“朦胧”之意,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7. 听觉 幽深、宁静 嗅觉 8.拟人 9.不好。“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10.农家丰收图 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个场景
11.大地的诗歌……可喜的草丛中间。//大地的诗歌呀……。一层:描写盛夏“蝈蝈的乐音”;第二层:描写严冬“蛐蛐的歌儿”
12、过渡句是:“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在诗大结尾,作者巧妙地运用联想,将“蝈蝈”与“蛐蛐”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音乐”,在诗人的心灵中,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不会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13、人们应该不断的追求美好的愿望和理想。
14、诗人对大自然的由衷的赞美和热爱。
古代诗歌四首测试一:1. ①曹操
③白氏长庆集
2.略 测试二:1.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兴甚至哉,歌以咏志。
2. 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
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3. 写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景
4.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要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争暖树”“啄春泥”“没马蹄”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6.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测试三:“几处” “谁家”用得极有分寸,准确地反映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说明诗人观察细致,描写入微。用后两者描写显然不合适。第三单元过关测试一、基础知识1.D
5.C(曹操诗风豪迈) 6.D7.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②乱花渐欲迷人眼;③日月之行
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二、阅读理解8.描绘济南城雪后山景的秀美。9.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0.不矛盾。因为济南四周有一圈小山,山尖连起来,就像一道银边。“一道”与前文“一圈”相照应。11.下点小雪使矮松越发青黑,给蓝天镶上银边,给山们穿上花衣。12.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13.略14.淡泊宁静、朴实成熟
15.她使我精力充沛,她使我淡泊、宁静、平和。16.拟人
生动地刻画出肆虐的寒风中小树林一派萧索的景象。17.衬托
春天的小树林的繁华更能衬托出秋天小树林的朴实、淡泊,冬天小树林的萧索突出秋天小树林的成熟、收获,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18.暗示“我”正处于难以摆脱的困境当中。19.别人的提醒和帮助。20.“引”字形象地写出了盲人行走的艰难。21.“往前走走就知道了”道理:在面临困境时,要勇于冲破障碍,战胜困难,这样才能摆脱困境。22.顿时,我豁然开朗:是啊,前面无论有没有路,或者路是曲是直,是暗淡是光亮,往前走走,不久知道了!四、作文(略)期中检测题1、B
8、略(要求:字数、修辞)9、示例:亲情是久别重逢后,亲人的一句平淡的问话;
亲情是犯错误时,父亲暴怒的一顿拳脚。
本题2分,每个空1分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牛毛、花针、细丝;梦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风正一帆悬;几处早莺争暖处;断肠人在天涯。
本题共17分,每空1分,错一个字,该空不得分11、孔子;春秋
本题1分,每空0.5分12、说--悦--高兴;知--智--智慧的;女--汝--你。
本题6分,每题2分13、(1)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忠实的呢?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没有不去温习呢?本题2分,句意正确1分,重点词语翻译无误1分(2)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迷惑不解;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陷入困境。
本题2分,句意正确1分,重点词语翻译无误1分14、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的态度。略(要求:依据诗文,结合自己的经历谈感受)。15.①玩味:品味(1分)阅读:观察、欣赏之意 (1分)
②个体生命相对于人类历史,相对于茫茫宇宙而言是短暂的。但相对个体自身的生命历程而言又是漫长的。(2分)
16.被前行路上的石头绊倒摔跤(1分)挤掉饭盒(1分)人生旅途中的困难和挫折(2分)17.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欢笑也有悲哀,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必须向着既定的人生目标,不停地奋斗下去。(大意相同即可。 4分)18.举例并能说明这一点即可(4分)19.略
40分第四单元第16课 化石吟1.huàn
叹 2.赞颂化石;赞颂  3.①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坏。②变得虚幻,不存在。 ③在水面以下行动或秘密行走。④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很长的时间。 ⑤青翠茂盛。(6)称赞而且佩服。4.肉体 / 虽 / 早已腐朽 / 化为乌有,生之灵火 / 却 / 悄然潜行 / 在地下。黑色的躯壳 / 裹藏着 / 生命的 / 信息,为历史 / 留下 / 一本 / 珍贵的 / 密码。
6.①B ②C ③D ④C
7.“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照应“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照应“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这两节的后两句也互相照应。可以说,第7节是对第2节的回答。 8.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连续不断的问句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思维的闸门。 9.C 10.六十一个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生命有危险,我们不心疼吗?
11.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12.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得出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所谓上帝创造万物的说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意思接近即可 13.古代生物虽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就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 14.人脸上的皱纹就是生命历程的写真,化石是生物进化的写真。 15.4
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16.作者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它,显得自然亲切。
17.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由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 18.①用拟人的手法说明岩石受到外力的破坏作用,形象生动。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说明岩石被许多外力的共同作用而遭到破坏。 19.风吹日晒雨淋、空气和水、地面和地下的生物、人 20.不能换,前者比喻风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后者比喻冰河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符合事物的特点。第17课
看云识天气1.zhuì yínɡ línɡ
báohú yàn
mí yùn luán
②飘浮 ③清晰
5.第四句,语言比较生动,其他的语言较平实。 6.⑴打比方⑵打比方⑶引用、作诠释 7. 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8.比喻,形象说明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 9.总一分一总。
特征。 12.形象说明云的形态之多。13.可以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 14.晕
鲜亮的程度
色彩的排列
15.七种不同颜色的光
16.举例子  列数字  晕是天气变化的一种前兆
17.A第18课
绿色蝈蝈1.sū mì cuàn shǔn huì dù 篝,狩,劣,劫,婪,睦
2.①“拢”改为“扰”
②“暗”改为“喑” ③“蔽”改为“撇”
④“嫉”改为“忌”
3.①篡夺: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地位和权力)。此句中指北方的人们因为误解而以为蝉的叫声比蝈蝈动听。
②劫掠:抢劫,掠夺。形容鹰的残暴行径。 ③行径:行为;举动(多指坏的)。这个词衬托了蝈蝈不像螳螂那样凶残。
④贪婪:贪得无厌(含贬义)。此处指蝈蝈的本性贪吃。
4.②⑤④⑦③⑥①
6.①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蝈蝈在草丛中发出低下细小的声音。
②采用拟人手法和第二人称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用多种感官描写花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