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嘉庆校刻本雍正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共有多少卷多少册

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
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
评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作者:张华封 来源: 《中华张氏宗亲网》
  【内容提要】明代徽州《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是最先提出张氏始祖挥是“尹城派”,“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观点,并把古代治水先驱台骀列为张姓先祖的张氏宗谱,但同时又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本文对这些记述涉及的“张氏始祖与尹城”、“台骀与张氏”、“张氏起源地与清河”三个问题进行剖析、评述。  一、关于张氏始祖与尹城  (一)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对挥和尹姓始祖般(或殷)的混淆  (二)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而是汾州地  二、关于台骀与张姓  (一)台骀是历代官、民所敬祀的汾水神,台骀庙是神庙,而不是张氏祖祠堂  (二)台骀的封地汾川在今山西新绛县一带而不在太原  (三)台骀之后是沈、姒、蓐、黄诸姓,与张氏没有关系  三、关于张姓起源地与清河以及清河与尹城  (一)“清河说”来源于“青阳生挥”的观点  (二)清河张氏兴盛、显赫,是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形成的重要因素  (三)当今“清河说”的基本论据之误和对尹城的迷惑  (四)清河地自是古青阳氏封国,而不是张氏起源地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记述张氏起源地的张氏宗谱①。它刊印于明代嘉靖年间(费宏嘉靖九年撰序,故谱应在此时或稍前),由歙县定潭人张士镐(时为浙江按察使副使、前广信知府)、旌阳嘉会人张大鹏(时为福建按察使经历,前铅山县知县)通纂(即最后定稿),歙县邵村人、进士张浚、祁县塘头人、痒生张宪、祁县宣化坊人、处士张阳辉等十数人纂修(撰稿或提供资料)。由于它的撰修者官职和文化层次高,因而在张氏宗谱中有一定的权威性;它又是排版印刷,印数多,故流传也较广;对它之后的张氏宗谱,特别是对张氏起源地的认知,有较大影响。此后的张氏宗谱及姓氏著作经常引述它为据。  张氏得姓始祖,是黄帝时的挥,这是历代多数姓氏著述的观点,也是张氏姓族的共识;只不过有认为挥是黄帝之子的,有认为挥是黄帝之孙的罢了。而张氏起源地,或称发祥地,则历来观点不一。最先提出张氏起源地的东汉王符,他在《潜夫论》中认为是“河东张城、西张城”(河东,指山西西南部,在黄河陕、晋流段之东,秦、汉在其地置河东郡,故有是称)。张城、西张城今属永济市。张城,又称东张城,张阳城,今为开张镇。南宋罗泌《路史》认为河东张城乃黄帝臣张若封国,而挥之封国在“邢之任”,即今河北邢台市任县。不过,这两种说法,都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而尚没有很大的影响。影响最大的张氏起源地观点,是“清河说”和“太原说”。《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就同时并存了这两种观点。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其“得姓郡望”记述:“吾张氏之得姓者,自轩辕黄帝第三妃彤鱼氏之子曰挥,观弧制矢,赐姓张氏;官封弓正,主祀弧星;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此张氏得姓之由,而望清河郡者独最。”  其“本源记”则记述:“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疠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县有庙存焉。”  “得姓郡望”与“本源记”所述的主要不同点是:一、前者认为始祖挥是黄帝之子,而后者认为挥是黄帝之子少昊之子,即黄帝之孙;二、前者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观点;而后者称始祖挥为“尹城派”、“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是张氏起源地“太原说”形成的基础;三、前者称尹城是始祖挥的居地,在“后改清河郡”的地域内;而后者认为尹城在太原府属之地;四、前者未述及挥之子或孙辈,而后者则称“挥生昧……昧生台骀”。  这里涉及的有三个问题:“张氏始祖与尹城”、“台骀与张氏”、“张氏起源地与清河”。以下结合当前的有关观点,予以分析和评述。  一、关于张氏始祖与尹城  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或称挥为“尹城派”,在《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之前,未之见。因此,《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很可能就是张氏起源地“太原说”的始作俑者。“太原说”,在张氏起源地诸说中独树一帜,赞成者不多,反对者驳之不倒,盖因未明其来龙去脉。  (一)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对挥和尹姓始祖般(或殷)的混淆  首先说明,称始祖挥为“尹城派”,是不通的!挥是天下张氏始祖,是所有张氏的始祖(当然不包括由他姓改为张姓者),怎么能与他的子孙因迁徙而形成的支派相提并论称“派”呢?  尹城本是与尹姓联系在一起的。古今许多姓氏著述都称少昊之子殷封于“尹”或“尹城”,是尹姓得姓始祖。如唐代张九龄《姓源韵谱》②曰:“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当今姓氏著作大多都引述此说。③  张九龄《姓源韵谱》之后,唐代林宝《元和姓纂》曰:“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氏焉。”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曰:“少昊之子封于尹城,因以为氏。子孙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尹,今汾州为尹吉甫墓,即其地④。”但《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没有说明这个封于尹城的少昊之子何名。罗泌则取郑樵之说,并认为这个少昊之子是般;《路史·国名记·小昊后国》曰:“尹(国):般之封,今汾州。郑樵说故尹地,及周为尹氏采。”(《路史》所言小昊,即少昊。下同)  般,又见于《山海经·海内经》:“少昊之子曰般,般是始为弓矢。”  这样,宋代就已有了以下各说:  “少昊之子挥,官弓正,始制弓矢”。(《新唐书》)  “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姓源韵谱》)  “少昊之子般,始(是)为弓矢”,封尹城。(《山海经》、《路史》)  挥之“弓正”、殷之“工正”,不仅音同,职能也类似;殷、般封地相同,且字形相近(易传抄讹误);挥、般均“始制弓矢”。这就必然会产生同为少昊之子的挥、殷、般是否同一人的联想。而远在此之前,关于“挥作弓”的记载已经很多。如战国时期的《世本》就记载:“挥作弓。”(还有《尚书·顾命》曰“兑之戈,和之弓,垂之竹矢”;《荀子·解蔽》曰:“&& 作弓。”和 与挥,可能是音转而写异)。此后的《说文》云“挥作弓”,《原本广韵》、《三礼图》⑤云“黄帝臣挥作弓”,《北堂书钞》⑥云“挥始作弓”。至唐代《元和姓纂》,称“黄帝之子青阳生挥……始制弓矢”。与《山海经》一对照,“少昊之子般始为弓矢”,“青阳之子挥始制弓矢”,而汉、晋学者称少昊为青阳氏,则又等于说“少昊之子挥始制弓矢”。所以,及宋《新唐书》,就称“黄帝子青阳少昊生挥……始制弓矢”。可见,“少昊之子”、“始制弓矢”,把挥与般等同了起来,说明《元和姓纂》、《新唐书》事实上是把挥、般看作是同一人的。有这种认知,殷封尹城,般封尹城,自然也就等同于“挥封尹城”。这就是“挥封尹城”的来历,也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称挥为“尹城派”的原因。  在此过程中,误解、混淆《路史·后纪七·小昊》下述:“小昊……次妃生般,为弓正,是制弓矢,主祀弧星,封于尹城,世掌宫职……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是生允格、台骀,俱臣高阳。骀宣汾洮,障大泽,封于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是更直接的原因。其中所称昧、允格、台骀,是《左传》首先记载的上古人物(见后文引述)。  裔,远矣。故裔子不是儿子,就是说金天氏之子不是昧,而昧的父亲是谁并不明。《路史》则认为金天氏之子、昧之父,是《山海经》所记述的般。这是《路史》的独有见解,但到了《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因为有挥、般为同一人的认知,变般为挥,就成了其“本源记”中所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  不过,《路史》并不认为挥、般为同一人,对挥、般分的是很清楚的:《路史·后纪·黄帝纪》曰:“方雷氏生休及清……清为纪姓,是生少昊。次妃彤鱼氏生挥及夷彭。”就是说,挥和清都是黄帝之子,少昊是清之子,而般又是少昊之子,即般是黄帝之曾孙,是挥的侄孙。其世系关系是:
  所以,《路史》所称的般,绝不是挥;所称的挥,绝不是般。而是认为挥封于张,而般封于尹;挥是张姓始祖,般为尹姓始祖(《路史》采郑樵“少昊之子封尹城,因以为氏”,而确认此少昊之子是般,事实是承认般是尹姓得姓始祖)。《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采《路史》之说,却把挥当成了般,把般当成了挥,绝对是混淆!此混淆导致了误张氏始祖挥封国尹城,也导致了误认为台骀是张姓先祖。这与《元和姓纂》、《新唐书》根据“少昊之子”,“始制弓矢”而事实上认为挥与般为同一人,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说,称挥封国尹城,是混淆了《路史》所述的挥与般。  (二)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而是汾州地  尹城在哪里?多数姓氏著作认为在今山西隰县东北,包括张海瀛先生所撰《晋文化志·姓氏郡望》在内(见注{3})。如上所述,郑樵、罗泌认为尹城在汾州。汾州正在隰县东北,而隰县,乃汉蒲子县,其地曾置为南汾州、西汾州、隰州;汾阳,曾称隰城,置为隰城县,又为汾州治。二地很容易被混淆。因此,称尹城在隰县东北,或称尹城在汾州,实指同地。汾州,明代嘉靖年间,也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会修之时,还隶属于太原府(万历二十三年始升为汾州府),正是“太原府属之地”。可见,《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称挥“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是采郑樵、罗泌之说,指的就是汾州。尽管这也不正确,但并没有说尹城就是太原。然而,此后的一些张氏宗谱,沿相蹈袭,而且越来越走样。如,清乾隆十七年张日佐纂修的《清河张氏宗谱》还只是称:“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清嘉庆二十一年编修的《张氏合修家谱》就称:“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清光绪四年张廷辉等纂修的《清河张氏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光绪二十六年张庆彬所修《旌阳张氏通修宗谱》称:“尹城派始祖挥公,乐居之地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有庙存焉。”就是说,把“太原府属之地”当成了“太原府太原县”,把太原县当成了尹城,从而把太原台骀庙所在地王郭村称为尹城里,甚至把“有庙存焉”所指的台骀庙也说成了“张挥公庙”。  太原县地是否曾称尹城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没有这方面的根据。太原县治原为晋阳城,秦为太原郡治,汉为晋阳县,隋始称太原县。宋太宗毁此城,移城于今太原市城区。史籍和方志都没有晋阳或太原县又称尹城的记载!现在有著称:“太原县即古晋阳城,亦称尹城……是为纪念尹铎保卫晋阳而得名”(《中华姓氏谱·张》),就失之于无据。晋阳城是春秋晋国卿士赵简子所修,赵简子曾派其谋臣尹铎治理过此城,尹铎违赵简子意加固和增添原有防御工事,差点被赵简子杀掉。但在后来赵襄子保卫晋阳,抵抗智伯联合韩、魏的围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并没有因此而称晋阳城为尹城。何况,保卫晋阳的胜利,论功也应首推张孟谈的反间魏、韩之计,轮不到尹铎。  上述清嘉庆二十一年的《张氏合修家谱》称:“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不仅把台骀庙当成了张挥公庙,而且还把台骀庙所在地——今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当成了“尹城里”,附会观点越陷越深。明制,城中曰坊,近城曰厢,乡都曰里。里作为乡都行政编制,相当于村。“尹城里”就是“尹城乡都”的泛称;而对一个具体村落,应当有具体的名称,如王郭村,当时就应叫“王郭里”,而不能笼统地称为“尹城里”。称王郭村为“尹城里”,本身就不通,恰恰是附会的痕迹。  二、关于台骀与张氏  台骀在张氏起源地“太原说”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是个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人物。他本与张姓毫无关系,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因误解、混淆《路史》关于般的记述而把他误列为张挥的孙子,但也只是很朴实地称“太原有庙存焉”。而后人不断加以发挥,把太原台骀说成是“张挥公庙”、“张氏祖庙”、“目前我国有史可查的第一座最古老的张氏祠堂”、“在我国史前史中是仅次于中华人文初祖黄帝陵苑的一座封国宗庙,这一张氏祖庙可称为中国第一氏族家庙”,并把这个台骀庙所在地太原晋源区的王郭村说成“是张氏的发祥地”、“张氏开宗立姓之地”。这都不符合历史事实。历史事实是什么呢?  (一)台骀是历代官、民所敬祀的汾水神,台骀庙是神庙,而不是张氏祖祠堂  台骀,最早见于《左传·昭公元年》关于郑国大夫子产答晋平公问卜的记述,其文曰:“晋侯有疾,郑伯(郑简公)使公孙侨(即子产)如晋聘,且问疾。叔向(晋平公大臣)问焉,曰:寡君之疾病。卜人曰:‘实沈、台骀为祟,史莫知之,敢问此何神也?’子产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玄冥的老师。玄冥,传说中的北方水神),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疏通汾水、洮水,围堵大片积水,使人们得以在广阔平坦之地居住)。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抑此二者(指实沈、台骀)不及君身。山川之神(台骀),则水旱疠疫之菑(同灾),于是乎萗之;日月星辰之神(实沈),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不时,不合时辰而发生),于是乎萗之。若君身,则亦出入、饮食、哀乐之事也,山川、星辰之神,又何为焉!’”《左传集解》注曰:金天氏,帝少昊;帝,颛顼;沈、姒、蓐、黄,乃四国,台骀之后;萗,音“营”,祭山川之神以祈福也。(括号中注文乃本文注释,下同。)  《史记·郑世家》的记述是:“二十五年,郑使子产于晋,问平公疾。平公曰:‘卜而曰实沈、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对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国之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由是观之,则台骀,汾、洮神也。然是二者(实沈、台骀)不害君身。山川之神,则水旱之菑,萗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不时,萗之;若君疾,饮食、哀乐、女色所生也。’”  可见,台骀是古代治水先驱。由于他有“宣汾、洮,障大泽”的功绩,被古代先民尊崇为汾水神,“山川之神”。因此,在汾水流经之地,多处建有台骀神庙敬祀。《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所述“太原县有庙存焉”,指的就是曾建于今太原市南效晋源区王郭村附近的昌宁公庙(即台骀庙)。此外,见于史籍的台骀庙,还有曲沃的台骀祠、汾阳的昌宁公庙和宁武的昌宁公冢庙,晋祠中,还有一座王郭村附近的东庄高氏族人于明嘉靖十二年自费私建的台骀庙。  明嘉靖《太原县志》对王郭村台骀庙有如下记载:“汾水川祠,一名台骀神庙、昌宁公祠,在王郭,晋泽南。金天氏有裔子曰味,为玄冥师,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嘉之,封诸汾川,后人立庙祀之。节度使卢钧不欲名之(不希望人们直呼台骀的名子),改以是名(汾水川祠)。晋(五代后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明洪武七年重修,有司岁以五月五日祀焉。”可知这个台骀庙本名台骀神庙,唐代节度使卢钧改名汾水川祠,五代后晋皇帝封台骀为昌宁公,故又称为昌宁公祠。显然,这是官府所修,官府定名,官府定期公祭的公庙。  晋祠台骀庙在清雍正八年修葺时,高氏后代高若岐所撰《重修晋祠台骀庙碑记》,对王郭村台骀庙的公庙性质,说得更明白:“王郭村昌宁公庙……此县中之公庙。每岁端午日,有司祭之。”这与同族人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堂毫不相干。  宋仁宗时官府重修这个台骀庙,并州通判掌禹锡所撰《重修昌宁公庙碑记》⑦曰:“昌宁公即金天氏之遐裔,世长水官,通汾、洮,障大泽,而能世续其业,以处太原。《春秋》左氏(左丘明作《左传春秋》,又称《左传》)纪之详矣。”可见,庙是根据《左传》的记述而建,不会早于《左传》传世之前。  此《碑记》还记述:“在昔建祠,居泽之阳。渊渟神瀵,洪波浩渺;蒲苇蕃 ,鱼鸟游泳;力田生聚,赖其遗利。或水潦作,一时缺雨,帅府以牲币萗之,必如响应之验;及天有六气,晦民生疾,编民以豚蹄祝之,多获勿药之喜。”其意思是说,当年庙建在晋泽边,水势壮阔,水产丰盈,其地成了人口众多的鱼米之乡,这都是台骀治汾带来的好处。有了涝、旱灾害,官府用牛羊纸钱到台骀庙祭祀,有求必应;老百姓有了病,去庙里摆上猪蹄子祈祷,不用吃药就好了。  这清楚而形象地说明了,无论官府还是民间,都是把台骀作为神,为祈求保佑而祭祀的,是公众的祷神活动,与同族人祭祀祖先根本不是一回事。两部《统宗世谱》“本源记”也讲得很明白,因为台骀是“山川之神,掌水旱疠疫之职”,所以才为其立庙,“世飨其祀”。  晋祠中的台骀庙,是高氏族人“思(台骀)宣、障之功,祀以报之”(高庄地本在大泽中,因台骀宣、障之功而得以为高氏族人居地),“高氏始之,高氏继之”。连外姓人都建台骀庙,祭祀台骀,怎么能说台骀庙是张氏祖祠、家庙呢?  其它台骀庙同样是神庙,官民祭祀活动同样是公众祷神活动,与族人在祠堂中祭祀祖先完全是两码事。  据雍正时的《山西通志》记载,曲沃的台骀祠,所在地就称为台神村⑧;汾阳的昌宁公庙,当地也称为“台骀神庙”⑨;宁武的昌宁公冢庙,是建在台骀墓地的庙,金张守愚所撰《汾州昌宁公冢庙记》曰:(金章宗)明昌五年,州判官任知微“追查图志,以《春秋传》考证”,才弄清楚了“为神之墓,神之庙矣”。  唐朝时,官民曾向汾州昌宁公庙祈雨,令狐楚(曾为宰相)撰有《谢雨文》;金大定十三年又“祷雨有应,王遵古记(其事)”。而宁武的昌宁公冢庙,经重修,“于是,以每岁仲夏,洁诚修祀,具牢醴牲饩奠于堂上,作乐舞戏伎拜于堂下。是日,阖邦远近,观者如市,以极岁一方之游乐也。”  (二)台骀的封地汾川在今山西新绛县一带而不在太原  汾川,就是汾水流经的平坦之地。汾水千里,自然应有数不清的汾川。但是,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台骀,汾、洮神也”,“沈、姒、蓐、黄,实守其祀”,限定了台骀的封地汾川应在汾水和洮水流经的“大原”上,还应是台骀之后沈、姒、蓐、黄四个封国的所在地。  汾水固然流经太原,可称其地为汾川,但是,洮水呢?沈、姒、蓐、黄之国呢?  晋境的洮水,源于绛县,流经闻喜。《后汉书·郡国一·河东郡》“闻喜邑”下注曰:“有涑水,有洮水。”《水经注》卷六“涑水”条,记载甚详:“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俗谓之华谷,至周阳(《魏书·地形志》曰闻喜县有周阳城,当在闻喜县东六十里)与洮水合。洮水源出清野山,世人以为清襄山也。其水东经大岭下(横岭,山在闻喜县东南九十里,跨绛及垣曲县界,在闻喜者名小横岭,在降县南者名大横岭,在垣曲西北者名清廉山。清廉、清营、清野、清襄四名皆横岭山也),西流出唅谷口(即烟庄谷口,出谷即闻喜县界),西合涑水。郑使子产问晋平公疾,平公曰:‘卜台骀为祟,史官莫知,敢问?’子产曰:‘……台骀能业其官,帝用嘉之,国于汾川,由是观之,台骀,汾、洮神也。’贾逵曰:‘涑、洮,二水名。司马彪曰洮水出闻喜县,故王莽以县为洮亭也。’然则涑水殆亦洮水之兼称乎?”括号中注文为清代董佑诚、赵一清等学者对郦注的注释⑩。《水经注》这段记载,说明了:一、洮水源出绛县横岭山,在闻喜县周阳城与涑水合;二、这个洮水就是台骀“宣汾、洮”的洮水。  其实,现称的涑水,至少其中部分流段,古时就叫洮水。根据是:一、除《水经注》上述记载外,《水经注释目录》(有注释的《水经》目录)“涑水”条下注曰:“《续汉书·郡国志》曰闻喜邑有涑水。《汉志》王莽改河东郡曰兆阳,左邑曰兆亭,兆即洮,洮水即涑水。{11}”二、《山西通志》卷二十八记载:“洮水在闻喜县东六十里,……按:自横水来者涑水,自磨里来者洮水。汇而为一,爰名涑洮。”(横水,磨里,均为绛县地名)  台骀之后的黄国也正在这洮水流经地(沈、姒、蓐这三个封国也应在同一地域,但具体位置无记载可查)。刘佐平所著《中华姓氏通书·黄姓》(东方出版社,2000、12)说:“台骀治汾、洮两河,治理得很好,颛顼就把汾川流域封给他作采邑。台骀的后裔在这里建立了沈、姒、蓐、黄四个小邦国。汾水即今山西汾水,洮水为今山西闻喜县涑水上游的洮水。洮水北岸、绛县西30里地名横水,即黄水;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为洮水支流。这一带便是古黄国的故地。晋强盛起来后,黄国首当其冲被晋灭掉。其族人以国为姓,成为历史上黄姓宗族的一支族源。”  王大良、刘翔南等编著之《中国大姓寻根与起名·朱黄罗蔡》(气象出版社,1990、1)也有类似论述。其中说:“今山西省洮水北岸有地名横水,在降县西三十里。何光岳先生认为,横与黄通,即黄国故地。旁有一溪名横水,又叫黄水,南注入洮水。”  可见,台骀受封之地汾川,当在古黄国所在地及其附近,即今山西省降县、闻喜、曲沃、侯马、新绛一带,而不在太原。对此,还可以举出以下证据:一、晋祖叔虞初封之地唐,乃今山西省翼城县一带区区之地(《史记·晋世家》:“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与上述黄国紧邻;晋初灭了沈、姒、蓐、黄这几个小国之后,才有了今绛县、闻喜、曲沃、新绛一带地盘,成为晋国的核心地区,“今晋主汾川而灭之矣”,说得就是这段历史。这一片地方就是台骀所封之汾川,是其后的沈、姒、蓐、黄之地。大约500年以后,今太原其地才为晋所有。因此晋所主的“汾川”,所灭的四国,自然不在太原;二、《路史·国名记·少昊后国》曰:“汾(国):台骀封汾川,以处太原,降州正平之汾水也。故曲沃有台骀神。《元和(郡县)志》(记载)台骀祠在曲沃西南三十六里。”正平县即今山西省新绛县{12};三、曲沃的台骀庙在台神村,以台神作为地名,说明了那里与台骀有更密切的关系;四、汾河下游和涑(洮)水流域分属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有广阔平坦之地,即“大原”。如古籍记载之晋原,就是其一部分,而且与少昊之后封国有关{13};五、今之历史学家田昌五先生考证认为:“台骀在何地?……在今晋南之大原上,南滨大泽,北带汾、洮,实相当于今之闻喜。{14}”六、这一带古时湖泊、沼泽比较多,除了著名的解池外,见于古籍的,还有今新绛县的王泽{15},有闻喜县境内的董泽{16}、美阳川大泽{17},还有在汾水支流浍水流经处的少泽等{18}。它们就是台骀“障大泽”的大泽。  误认太原县其地是台骀封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误解了大原或太原的含义。《左传》谓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就是疏通汾水、洮水河道,对汇聚的水泽筑堤设堰,使人们得以在“大原”上生活。辞书曰:“广平曰原,谓宽广平坦之地也”。大原,就是原之大者;大、太相通,所以《左传》记“以处大原”,《史记·郑世家》记“以处太原”,都是指居住到广阔平坦之地。《尚书·禹贡》曰:“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其“太原”也是同样含意。但后人误解大原或太原为地名太原,特别是杜预注《左传》云:“大原,晋阳也,台骀之所居者”,望文生义,更起了极大的误导作用。实际上,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置太原郡,始有地名太原。  (三)台骀之后是沈、姒、蓐、黄诸姓,与张氏没有关系  《左传·昭公元年》和《史记·郑世家》所述“金天氏有裔子曰昧,昧生允格、台骀”,并未涉及张姓始祖挥。从战国时期的《世本》到清代马骕所著《绎史》,诸多记述了挥的著作,多称挥为少昊之子或黄帝之子,但均没有记载挥子是谁。那么,《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根据什么说昧是挥之子?台骀是挥之孙?根据就是《路史·后纪七·小昊》所述“(小昊)次妃生般……有子曰昧,为玄冥师,是生允格、台骀……”把其中的般误解、混淆为挥。  台骀是“沈、姒、蓐、黄实守其祀”,就是说,沈、姒、蓐、黄这四个小国的君主是它的后代,与张姓并没有关系。宋邓铭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说:“黄姓,出自嬴姓。少昊金天氏裔子曰昧,号玄冥,生台骀……其后为沈、姒、蓐、黄四国,以国为姓。”《路史》说:“台骀之后,有台氏、沈、姒、蓐、辱(及黄)之氏。”张澍所辑并补注之《世本》曰:“沈,姬姓。此沈在汝南,与沈、姒、蓐、黄之沈在汾川者有别,彼为少昊后也。”《姓氏考略》也称沈姓、蓐姓是台骀之后。  台姓及骀姓也出自台骀。东汉应劭《风俗通》、《路史》、《山西通志》均有此记载。  现代姓氏著作,如上述刘佑平《中华姓氏通书·黄姓》说得更明白:“……晋强盛起来后,黄国首当其冲被晋灭掉。其族人以国为姓,成为历史上黄姓宗族的一支族源。”  如果把台骀当作张姓先祖,则沈、姒、蓐、黄、台、骀诸姓,至少各有一支出自张姓,没有根据可以这样认为。不仅台骀事迹出处的《左传》、《史记》没有台骀与张姓有关的蛛丝马迹,而且,无论曲沃、太原、汾阳的台骀庙,还是宁武的台骀冢庙,以至晋祠台骀庙,有关遗存文献,也都没有台骀与张姓有关的只言片语。  现今史学研究,对台骀祖出,只有考证。上述刘佑平所著《中国姓氏通书·黄姓》论述说:台骀祖出东夷族以凰鸟为图腾的黄夷。而这支黄夷又来自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河流域。颛顼取代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之后,东夷族纷纷向内地迁徙,黄夷是其中的一支。昧是黄夷首领,为颛顼的水官,并且是北方水神玄冥之师。昧子台骀被颛顼派去治理汾水和洮水。其后裔所建黄国,位于黄(横)水旁、地名也为黄(横)水的地方,在今山西省降县境。  若台骀为东夷族的后裔,那就与黄帝族后裔的张姓相去更远。现代历史学家田昌五先生则认为“台骀就是古之有邰氏。也可解为台姓之骀国,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一带。{19}”有邰氏是周祖契的母亲出生的部族,处在闻喜一带{20},与台骀之后的封国地域是相符的。  台骀与金天氏之间的世系关系,早就有学者提出质疑。唐代孙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昧于金天氏已云裔子,台骀又是昧之所生,则去少昊远矣。”现代古史专家、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第二章中说:“句芒、祝融、蓐收、玄冥诸名,第一字大约全是地名,比方说,蓐收的蓐,大约就是‘沈、姒、蓐、黄’的蓐。”此处徐先生自注曰:“后来作综合工作的人说少昊为金天氏,唯一的证据就是据《左传》所说:‘昔金天氏之子(应为裔子——本文注)曰昧,为玄冥师’……玄冥实即商侯冥,不会有疑问。冥生于夏中叶,时代相当明确。并且‘昧为玄冥师,并非为玄冥。昧为玄冥师,就足以证明他与商侯冥同时。”按徐先生此述,昧与挥不是同时代人,自然说不上父子关系,台骀当然就更牵扯不上挥的孙子。但是,昧与冥同时为夏中叶人,与“金天氏有裔子曰昧”倒是相符——裔,远也;与孙颖达的疑问也相通{21}。  徐旭生先生所述,还涉及到金天氏是否少昊的问题,这不是没缘由的。因为,《左传》讲金天氏,并未说就是少昊;是汉书和后来的注家称金天氏是少昊,又被一些著作沿袭下来,而理由却颇混乱。因此,徐旭生先生说:“就(昧与商侯冥同时)这一点已经足以驳斥少昊为金天氏的说法。”这个问题最先起自清代崔述{22}的《补上古考信录》:“金天氏之名见于《春秋传》,但云‘裔子为玄冥师’而已,未言为少昊也。刘歆盖以《月令》秋帝少昊,秋于(五)行为金,故以金天氏为少昊耳,不知五德之说本邹衍之妄谈。且颛顼不取号于水,宁少昊必取号于金乎?”如是,连金天氏是否是少昊都成了问题,那么被称为金天氏裔孙的台骀与少昊之子般或与轩辕皇帝之子或孙的挥,又能是什么关系呢?  本文无意对黄帝与少昊以及昧、台骀等上古人物的血缘关系和族群关系得出结论,也做不到这一点。引述各种不同的观点,是为了说明,认定台骀为张姓,有失轻率。《左传》传世前,人们并不知台骀为何人,甚至连晋平公的史官也“莫知”。《左传》传世后,2000多年间连张姓人群也不知台骀姓张,这是因为台骀本来就与张姓无关。在信息不发达的时代,《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发生了误解、混淆,是可以理解的;现代人有充分的条件来进行辨别,不应当再依错就错。
  三、关于张姓起源地与清河  认为张氏起源于今河北省清河县地的观点,就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早在明代以前,张姓族人就以清河为荣。五代时,后唐灵武节度使张希崇乃幽州蓟县人,而封号为清河郡公;南宋著名将领张俊,凤翔府成纪(今甘肃天水)人,被封为清河郡王;元朝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张毅家族,其宗谱自述“祖居山西平阳府解州安邑县”,元初才因其祖父张恩任巩县尹而迁居河南,但其家族数人在元朝被封为清河郡公、清河郡侯、清河郡伯,被封为清河郡夫人、清河郡太夫人的十数人,其祖祠也称清河世家,清河世第。这反映了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当时已很流行,并有巨大的影响。到《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称张氏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把尹城与清河羼杂在一起,同纳入清河郡的地域内,说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的部分参修者既固守“清河说”阵地,又击退不了“尹城”的进逼,采取了合二而一的办法。  (一)“清河说”来源于“青阳生挥”的观点  唐朝林宝所撰《元和姓纂》曰:“黄帝第五子青阳生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因姓张氏。{23}”这是现在能见到的最早且叙述比较完整的张姓起源观点;“青阳生挥”的说法,也于此首见{24}。多采摘《元和姓纂》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述,与《元和姓纂》大同小异:“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青阳生挥”是张氏起源地“清河说”的渊源。  青阳,即古青阳氏。古时青、清通用,因此,青阳通清阳。古籍《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言“水北为阳,山南为阳”,这可能是此前就已形成的以方位称地名的文化观念。于是,青阳、清阳,又被铨解为清河之阳。今河北省清河县地,曾是清水流经地,其地本有地名清阳,秦为厝县,隶属清河郡;西汉为清河县,东汉又为清河国。因而有些著作认为那里就是古青阳氏的封国。自《元和姓纂》“青阳生挥”语出,张氏始祖挥就被训诂式地与这个清河地联结在了一起,清河地就被认为是挥之封国所在地,从而就是张氏源起之地。完颜绍元所著《姓氏百问》对此归纳说:“历来的观点据此(青阳生挥)判断,张姓的发源地当为青阳(故地在河北清河东南),也就是挥之父亲少昊青阳氏的活动地盘内”{25}。今清河县“清河张氏研究会”撰文《天下张姓源清河》{26}称:“我们认为,‘青阳’,就是‘清河的北面’。历史上,清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曾流经现在的清河县……张氏的根在清河。”赵福寿先生文《张氏:得姓于清河的黄帝子孙》说:“黄帝之子青阳君临天下之前就在泜河、清河一带为诸侯,清河因有清阳之名,而青阳之子挥因始制弓矢而为张氏始祖,也在清河{27}。”  但是,青阳生挥,并非青阳是挥。  上古氏族名称,实际就是部落名称或者部落标识,按后人语,是封国名称。对古老的青阳氏,历来就有不同的观点: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  《汉书·律历志第一下》:“《考德》曰:‘少昊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是其子孙名挚立,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  东汉张衡奏章曰:“《帝系》‘黄帝产青阳、昌意’,《周书》曰:‘乃命少昊清’,清即青阳也。今宜实定之。”  曹植诗《少昊赞》:“祖自轩辕,青阳之裔……”  《帝王世纪》:“少昊帝是为玄嚣,降居江水,有圣德,邑于穷桑……”  《史记索隐》:“皇甫谧及宋衷皆云玄嚣青阳即少昊也。”“宋衷又云:‘玄嚣青阳是为少昊,继黄帝立者……’”  《路史·发挥三》:“玄嚣、青阳、少昊,三人也。说者以玄嚣为青阳,或以青阳为少昊,或合三者为一,剧为浅陋。……司马公作《史记》不纪少昊,略不识其所出……《史记》云黄帝生玄嚣,是为青阳,降居江水,此太史公之误也。”  《路史·后纪七·小昊》:“小昊青阳氏,纪姓,名质,是为挚。其父曰清,黄帝之五子,方雷氏之生也。胙土于清,是为青阳……”此句下“注”曰:“青阳少昊之父也,故《帝德考》云青阳之子曰挚。而曹植赞少昊云:‘青阳之裔’,则少昊为青阳之子信矣。”“少昊父子同一为号,或少吴袭先封之名……今其后裔犹曰青阳,可知少昊非黄帝子者,毋疑也。”  《绎史·少昊纪》:“《史记·本纪》曰:‘黄帝之子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不得在位’,是不然。青阳与玄嚣皆黄帝之子,非一人也。青阳即少昊氏也。”  可见,史家于青阳,有认为是玄嚣的,有认为是少昊的,也有认为玄嚣即少昊的,还有认为是少昊之父清的。可是,没有认为是张姓始祖挥的。即使挥是“青阳之子”,挥也并非青阳氏,而是张氏。因此,青阳无论是玄嚣还是少昊还是清,也不管是挥的父辈、晚辈、还是兄弟,既然不是张姓得姓始祖,其封地不管在哪里,都不能称为张姓源出之地。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清河说”所忽略了的关键问题。  (二)清河张氏兴盛、显赫,是张姓起源地“清河说”形成的重要因素  我国史籍所记载的早期张氏著名人物,除《诗经》所记张仲未明其居地外,基本都在晋,如张侯,张老,张君臣,张趯,张骼,张孟谈等。三卿分晋之后,张姓随着韩、赵、魏的拓展向中原地区迁播,在更广阔的地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有影响的历史人物。清河张姓人物,据一些张氏家谱记载,最早的是张典。张典是汉留侯张良的孙子,张不疑之子,在汉文帝时任清河郡太守,封清河郡公,始迁居于清河郡仁里乡节孝坊。张典子张默,为御史大夫,袭清河郡公;张墨子张金,汉景帝时任大司马,又承袭清河郡公。所以,清河张氏的辉煌,是从张典开始。张良有二子,长即不疑,次为辟疆。辟疆幼为侍中,其后不明。所以,张良之后裔,实为不疑之后裔。不疑有二子:长典,次高。高之后裔,现知的并不是很多(张道陵是高之六世孙。其世系为:高—通—无妄—浩—大顺—道陵)。而典之后裔则支脉繁多,是一个庞大的张氏人群,占当今张氏人口的相当部分,他们都是清河张氏!  张典为清河郡太守,始迁清河,并不见于史籍记载。史籍记载始迁清河的张氏,是东汉的张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载:“张良裔孙司徒歆(歆,字敬让,河内武陟人,东汉桓帝建和三年拜司徒),歆弟协,生魏太山太守岱,(岱)自河内迁居清河,为清河派始祖。”《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所收录之同宗张芝(字廷毓,歙县人,明朝弘治中授评事,正德间曾为按察副使)所撰《星源误谱辨》,称清河张氏是“清河派”,也说:“清河派自岱为始,至保望,凡十八世,有名者十六世。”就是说,该支张氏从张典至明代张保望,是十八代,其中十六代均有名可考。张岱是张睦的四世孙,而张睦是张典的六世孙(良—不疑—典—默—金—千秋—嵩—睦—况—协—岱)。无论是张典还是张岱始迁清河郡,清河郡都只是张姓迁播过程中一个支派的始居地,而不能说成是张氏的起源地,这是不言而喻的。  不过,张典为清河郡太守,始迁清河,虽史未载,也是不能排除的。张良死,由不疑嗣侯,至不疑坐罪国除,这其间有十二年。据推算,其时张典应在二十至三十岁左右{28},由于张良的声望和功绩,其时张典为清河郡太守是完全可能的。大约张典迁居清河之后,由于世事变迁,家族兴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书辨证》均记载张典之孙张金为大司马,说明其时家族重新复兴),大部分又离开了清河,至张岱,再次迁居其地。李月波《清河张氏古世宗脉考叙》引述:曲江张氏所撰修的宗谱,有《仁里初辑增订旧序》、《仁里重修家乘旧序》。曲江张氏不是张岱之后,而是与张岱平行的另一支:
  他们自修家谱冠以“仁里”,是不忘本支张氏祖居仁里乡,证明了张典曾迁居清河县仁里乡的事实。  在岁月的交替过程中,清河张氏虽也有不少磨难,但总体上一直都很兴盛,历代高官名宦不乏,文臣武将辈出,人口不断增加。到了张岱的十一世孙张文瓘、张文琮兄弟(岱—议—荣—幸—准—灵真—彝—始均—晏之—乾雄—文瓘、文琮),正值盛唐,亦其家族最为鼎盛时期。张文瓘在唐高宗时拜相12年。四个儿子:潜,魏州刺史;沛,同州刺史;洽,卫尉卿;涉,殿中监。父子五人,均官居三品以上,俸禄合超万石,故被称为“万石张家”。文瓘弟文琮(《唐书》记文琮为文瓘之兄,《新唐书》则记文琮为文瓘之弟),吏部侍郎。琮三子:戬,江州刺史;挹,兵部郎中;锡,在武后、韦后时两次拜相。唐高宗时考定四海望族,遴选十大姓望族为“国柱”,清河张氏位列其首。可见当时清河张氏之显赫、荣耀!人口众多的张典、张岱后裔,因历代居官各地,本就广为分布,而张睦始迁吴郡(今苏州)后,其后裔在南北朝及唐末、五代,又不断大量南迁,形成了众多江南支脉;明宋濂所撰《张氏图谱序》就记有:张氏“子孙蔓延,分适他国而居,清河为最盛,清河之族布于大江之南。”这些清河张氏子孙,不管是否直接由清河外迁,都是最早迁居清河的张典或者张岱的后裔,都是清河派分支。他们大多文化素质较高,因不忘祖居清河,所到之处,立祠修谱,多称清河堂,清河世第,清河世家,清河世泽,颇具影响。与“青阳生挥”相联系,久而久之,清河这个张氏支派居地便被附会、讹化成了张姓发祥之地。张姓起源地“清河说”,是在唐以后才形成的,这显然与清河张氏兴盛、显赫密切相关。  张姓起源地“清河说”,本源于《元和姓纂》“青阳生挥”之说,而《元和姓纂》和《新唐书》的权威性又极大地推动了“清河说”的传播。到明代,虽然已有“太原说”的冲击,仍以主流的姿态继续流传。  (三)当今“清河说”的基本论据之误和对尹城的迷惑  《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得姓郡望”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后改清河郡”,把尹城夹杂进去,企图把尹城与清河统一到清河郡地域内,既是对抗张氏起源地“太原说”的挑战,也反映了对尹城的迷惑。因而是没有力量的,反而增加了“太原说”的份量。不过,毕竟“挥封国在太原府属之地”的观点影响有限,因而“清河说”依然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清河说”过去无需过多自辩。但近期遭到了其他观点更严峻的挑战,就不能不认真审视自己的地位。清河张氏现在也加深了学术研究的力度,不断进行“正名”的努力。但是,考述虽不少,却未中要害。比如,一、加大力度论证清河地就是古青阳氏地。但张氏始祖挥不是青阳氏,而是张氏,因此矢不中的。二、论证清河是张姓最早、最大的郡望。这并没错,但郡望大小与发祥地不存在因果关系,而且,清河成为张氏重要郡望也只是汉代以后的情况,所以,它不成为“天下张氏源清河”的根据。三、说很多张姓以“清河堂”作为堂号。这也是事实,但是堂号是姓族分支的标记,并不代表张姓的发祥地。自称“清河堂”,不过是清河派张氏不忘祖出地,或非清河派张氏对清河的崇敬而已。四、说:今清河县境内有鲧堤遗址,知鲧在此活动过,因此,“作为黄帝子孙的挥在清河居住或活动也极有可能”,这就更是词不达意。鲧在清河境内活动过,与鲧之前的张姓始祖挥有何关系?河南内黄县也有鲧堤(见清雍正时《河南通志》卷五十一)。五、说张仪的兄弟张撰曾在清河立过宗祠,“这是张氏根在清河的又一佐证。”然而,祠堂是后代为纪念先祖而建,而且是随后代的居地而建,它本身就不是祖根在何处的根据。何况,张仪是战国时人,他的兄弟在清河立祠,也不过是战国时事,自然不能成为“张氏根在清河”的佐证!六、统计数据表明张氏在清河分布广,人口比例大。这是现状,作为张氏发祥地的证据,不具说服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今“清河说”观点对尹城的迷惑,比《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有过之而无不及。《张氏会修统宗世谱》称始祖挥“居尹城,国于青阳”,虽然对尹城有迷惑,但还强调清阳是始祖挥的封国,尹城不过是“后改清河郡”的地方,尽管没有任何根据可以认为尹城在清河郡地。而现在有些为“清河说”“正名”的文章,则说“各文献记载,挥世居青阳,封于尹城”,或者说成是挥“居尹城国之青阳”。《张氏历史文化研究》有的文章更明确地认为:“始祖挥,世居清阳,今河北省清河县;封于尹城,今山西省太原市”。作为“清河说”的捍卫者,盲从他说,称挥之封国是尹城,是太原,翻过来把青阳纳入尹城的范围,这反映了当今“清河说”底气不足,已经招架不了“太原说”的巨大冲击——正是“太原说”认为挥“封国尹城”,并认为尹城就是太原,而且认为太原晋源区有青阳河、青阳沟、青阳庙,那里正是尹城国的青阳,是挥的封国所在地(《台骀庙的传说》:“台骀神庙所在的王郭村古称尹城里,为张氏始祖挥公受封之地。村西有青阳沟、青阳河、青阳庙,都是以金天氏封国命名的。”《中华姓氏谱·张》:“王郭村作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地,至今仍有一些痕迹。诸如,以少昊青阳氏命名的青阳河……为纪念青阳氏,在青阳河畔还建有青阳庙……以青阳氏命名的青阳沟……”)。实际上,尹城不是太原,也不是清河地,而是指汾州,是尹姓始祖般或称殷的封地,与张姓始祖挥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带头把他们混淆了!前边已对此作了详细剖析。  (四)清河地自是古青阳氏封国,青阳氏自有青阳姓族遗存,与张姓起源地没有关系  承认挥是张姓得姓始祖的姓氏著述及张姓家谱,对挥之得姓,有两种观点:一是以职官为姓,如《元和姓纂》所言:“挥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弧星,得姓张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姓氏急就篇》、《古今姓氏书辩证》、《万姓通谱》等都持此观点。二是以封地为姓,如《路史·后纪五》:“挥:……受封于张,为弓氏张氏。”《路史·国名记·黄帝后姬姓国》:“张,挥之封,今邢之任县是”。《姓氏考略》:“张:挥之封。”可见,无论以职官为姓说还是以封地为姓说,都与青阳无关。青阳氏之后自有青阳姓族遗存。《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青阳:《风俗通》曰青阳黄帝子,《国语》曰青阳为己姓,黄帝娶方雷氏女生青阳,少昊氏也,后世以为氏。汉有东海太守青阳愔,又有东海中尉青阳精,前蜀王氏枢密使唐道袭其母青阳氏……又范禹称有门生青阳诚……唐贞观所定郑州荥阳四姓,一曰青阳”。明陈士元《姓觿》记述:“青阳,《姓苑》云少昊青阳氏后;《千家姓》云东海族;《汉书》有东海王中尉青阳精;《宋史》有丹徒人青阳梦炎,井陉人青阳泰、青阳。”  我们可以认同“青阳”即“清阳”,是清水之北的观点。不过,清河在我国有许多条,所以很多地方都可称清阳;一条清河,其沿岸地名无数,也就应有无数清阳。那么,今清河县地是否是上古青阳国所在?是,或者可能是。《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清》曰:《帝德考》云少昊曰清,清地也,一曰青阳。……然考清地非一:一在郓,汉封宫中同者,或谓少昊国(原注:卫地,今郓之东阿东北西十里有清亭,《隐公四年》遇于清者,《哀十一年》杜云亭在济北卢县东);一在濮(原注:临濮西三十里乃《宣十二年》晋宋盟清丘者,其丘高丈,又《昭十一年》清丘,鲁地);一在并解(原注:本曰清源,在解之闻喜,今在安邑北五十里,《宣十三年》赤狄伐晋及清者,而并又有青原,亦赤狄伐晋之路。其中所说并,乃并州,指山西中南部);一作故乐平(原注:《成十七年》国胜待命于清者)。所说那么多清阳,没有清河地。不过,《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青阳》曰:“(青阳即)今潭之长沙,昔荆献青阳以西于秦者;然贝之青阳,汉之旧县,故城在今县东三十五里。贝,今之恩。而青阳,熙宁四(年)省入清河。”“贝之青阳”即今之清河(属唐之贝州,宋之恩州),是“少昊青阳氏后”之国,并非挥之封国,与张姓起源地没有关系。
  注 释  ①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同时,还有《张氏统宗世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参修人张宪、张阳辉等撰修,其“本源记”与《张氏会修统宗世谱》“本源记”完全相同。他著也称《张氏会修统宗世谱》为《张氏统宗世谱》或《张氏统宗谱》。不过,此谱首页首行标题就是《张氏会修统宗世谱》;参修人涉及一州三县,也是名副其实的“会修”。故加“会修”二字更准确,也可与张宪、张阳辉谱区别。  ②《姓源韵谱》,或称《姓源》。宋王应麟《玉海》称:“唐《姓源韵谱》,《晁氏志》(曰)唐张九龄撰五卷,依《春秋》正典,柳氏《万姓录》,《世本图》,捃摭诸书,纂为此谱,分四声,以便寻阅。”《四库全书》关于《元和姓纂》的《提要》说:《元和姓纂》“其论得姓受氏之初,多原本于《世本》、《风俗通》……《姓源韵谱》、《姓苑》诸书。”而《元和姓纂》对尹姓的记述与《姓源韵谱》基本一致,见文中所引。  ③如:《百家姓探源》(张海彤、金连昌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尹:少昊之子殷,为工正,封尹城,后因氏焉。见《姓源》。尹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当代百家姓》(王大良等,气象出版社2001.1):“尹:少昊金天氏有子名殷,担任工正之职(掌百工技巧)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后来,殷的子孙以封邑为姓氏。”《姓氏起源》(史国强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11):“尹姓:一支出自少昊之子殷,殷官为工正,即管理手工业的官员,后被封于尹城,其地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殷的后代以封地取姓,遂成尹姓。”《百家姓探秘》(黄节厚编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尹:以地名为姓。少昊的儿子殷,官至工正(掌管百工和官营手工业的官),受封于尹城(今山西省隰县东北一带)。时称尹殷,其后代以封地取姓,遂成尹氏。”《中华经典蒙书集注》(尚圣德主编,华文出版社2002.1):“尹:为上古黄帝之子少昊的后裔,是以地为氏。少昊子殷,为工正,即掌管手工作业的官,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其后以封地尹为氏。”《中国文化通志》之分卷《晋文化志·姓氏郡望》(张海瀛撰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0):“尹姓:起源于山西隰县。少昊之子殷,被封于尹城(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  ④尹吉甫墓在平遥,平遥属汾州。  ⑤《原本广韵》,隋陆法言撰《广韵》,唐改称《唐韵》,宋陈彭年等奉敕重修,赐名《大宋重修广韵》,故原来的《广韵》称《原本广韵》。《三礼图》,古籍,《隋书》、《唐书》、《宋史》皆记载有此书,撰者均不同。  ⑥《北堂书钞》,唐虞世南撰,书成于隋代,其时虞世南为秘书郎。北堂,指秘书省后堂。  ⑦清雍正时《山西通志》记此《碑记》撰者“失名”,《太原县志》则记为掌禹锡撰。掌禹锡,字唐卿,许州偃城人,宋仁宗时任并州通判,后为河东提点刑狱,宋英宗时以工部侍郎致仕。本文所述《山西通志》,乃清雍正时觉罗石麟等监修、储大文等编纂,载于文渊阁《四库全书》。  ⑧《山西通志》卷十八记载:“汾水由襄陵太平入(曲沃)县……经古虒祁宫北,又西经台神村台骀祠,西入绛州界。”  ⑨《山西通志》卷四十六记载:“汾州,古台骀地。”卷一百六十五记载:“昌宁公庙在汾阳县东南三里,土人名台骀神庙,唐贞元九年建,令狐楚撰碑文。”  ⑩所据为清代王先谦《合校水经注》影印本,巴蜀书社1985年9月版。文中所述司马彪,晋人,撰有《续汉书》,已佚。贾逵,魏学者,《史记集解》等著多引其说。  {11}见王先谦《合校水经注》。河东郡,指郡治安邑;左邑,即闻喜县;汉志,即《汉书》;《续汉书》,见上注。  {12}《中国地名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4):“新绛:县名。在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汉置临汾县,隋改正平县,明入绛州,1912年改新绛县”。其中所说临汾县,非今临汾市。  {13}《水经注》:“汾水又西经清原城北,故清阳亭也。城北有清原,晋侯蒐清原作三军处也。”《山西通志》卷二十八记载:“清原在闻喜县北二十里,《左传》‘晋蒐于清原’,杜注曰在河东闻喜北……今曰晋原。北临绛,西接稷山,南俯闻喜,广袤数十里。”《路史·国名记·少昊青阳氏后》:“清:《帝德考》云:‘少昊曰清,清地也,一曰青阳……然考清地非一,……一在并解(原注:本曰清源,在解之闻喜,今在安邑北五十里……而并又有青原……)”并,并州,指山西,解,山西西南部永济、运城一带。  {14}《中华文化起源志》P26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15}《史记·赵世家》记载:赵襄子四年,智伯向赵、韩、魏索要土地,赵不与,智伯率韩、魏攻赵。“赵襄子奔保晋阳,原过从,后,至于王泽……”《史记正义》曰:“王泽,《括地志》云在绛州正平县南七里也。”《水经注》:“浍水山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高山……又西南过虒祁宫南,又西至王泽注于汾水。晋智伯瑶攻赵襄子,襄子奔保晋阳,原过后至,遇三人于此泽,持竹节二节,与原过曰:为我遗无卹。原过受之于是泽,所谓王泽也。”智伯瑶,伯为封号,瑶为名;原过,赵襄子家臣;无卹,赵襄子名。王泽已干涸。  {16}《水经注》:“涑水西经董泽陂南。泽在今闻喜县东北四十里,古池东西四里,南北三里。”董泽又称董池、董泊,相传豢龙氏董父居此,故得其名。  {17}《山西通志》卷二十七记载:“中条山谷水北注闻喜美阳川大泽中,北溢为小泽,复南溢入安邑县境。”“秦王涧在闻喜县南四十里美阳川。”是知美阳川大泽在闻喜县南部。  {18}《水经注》:“涑水又与景水合,景水出景山北谷。山在闻喜县东南三十里,即中条山最高峰也。”而《山海经·北山次经》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北望少泽。”盐贩之泽就是今运城盐池。而少泽自然应在景山之北。《辞源》“浍水”条:“浍水,又称少水”,或许少泽在浍水流经处。  {19}《中华文化起源志》第七章  {20}有的史籍称陕西武功为古有邰氏地。其地古时称 , 、邰音同。但周祖古公亶夫时才到达其地,似不应为周祖所出之地。  {21}《史记·殷本纪》所述商朝国君的世系为: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报丁—报乙—报丙—主壬—主癸—天乙。其中天乙即成汤,冥为汤的九世祖。《史记集解》对“冥”的注解为:“宋忠曰:‘冥为司空,勤其官事,死于水中,殷人郊之。’”《史记索隐》:“《礼记》曰:‘冥勤其官而水死’,殷人祖契而郊冥也。”  {22}清代人,字武承,号东壁,乾隆举人,精考证之学。  {23}见于清代孙星衍辑本《元和姓纂》,与其他姓氏著作所引述的文字不同之处是少昊之下无“青阳”二字。  {24}明代《姓觿》关于张氏起源的记述与《元和姓纂》同,并称其语出《世本》。但《世本》在明代以前即已亡佚,而现存《世本》辑本,仅清代孙嘉谟本与《姓觿》同。因此,《世本》原本是否真有张氏起源的记述,尚须进一步考证。  {25}见此书“78、关于弓长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月第1版。  {26}见福建省张氏委员会会刊《张氏源流》总第9期,2003年。  {27}见清河张氏研究会《张氏研究》第9期,2005年4月。  {28}《史记·留侯世家》曰:张良在汉高祖死后“八年卒”,子不疑袭侯。而不疑在“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汉高祖死于公元前195年,后八年,即高后元年,也即公元前187年,张良卒,不疑嗣留侯。孝文帝五年,乃公元前175年,故不疑嗣留侯有12年。从年龄上分析,张良父张平卒于韩悼惠王23年,时为公元前250年,这自然应是张良最晚的生年。因此,张良卒时至少为63岁(良生年可早于其父卒年,刺杀秦始皇后,匿于下邳时间也未计入),不疑应在40岁左右(张良有二子:长不疑,次辟疆。据《史记·吕太后本纪》,孝惠帝在位七年而崩,时辟疆十五岁,则张良死时辟疆十六岁。据张氏宗谱记载,不疑、辟疆同父不同母,故其年龄悬殊,应属正常),典应在20岁左右。不疑国除时,典应在30岁左右。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西通志 pdf 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