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的作用腐蚀性

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兴趣爱好、开拓视野&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HIT生物社区
男人性感的秘密:免疫系统
女人可能会对英俊的男性十分心动,不过一项研究认为,这种渴望可能更多的是针对这些强壮男子的免疫系统,而不是帅气面孔和健美身材。
2月21日发布于《自然&通讯》(nature&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研究
认为,有高睾酮水平的男性会被视为更有男性气概,这些男性也拥有更强的免疫应答。这表示女性可能会由于雄性气质标志着良好的健康情况,而被男子气概的面孔吸引。
英国阿伯泰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招募了74名20岁出头的拉脱维亚男性,在他们接受乙肝疫苗前和注射疫苗1个月之后,抽取了他们的血样。疫苗会触发免疫系统制造对抗病毒的抗体。科学家测量了抗体、睾酮以及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
之后,94名20岁出头的拉脱维亚女性会根据吸引力,为每名男性的照片评分。研究者则会分析免疫应答、荷尔蒙级别和吸引力之间的关联。
较高的睾酮水平,关联对应着有吸引力的面孔和强大的免疫应答。相比免疫反应弱的男人,免疫应答最强的男性,在女人眼中也被认为更好看。在那些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水平低的男性中,睾酮水平和受女性喜爱程度的关联最强,这说明压力可能损害了免疫系统,以及女性眼中男人的吸引力。
很多研究都曾经提及过睾酮和免疫系统的关系,而这个研究第一次将女性对男人外表的看法与免疫系统强度建立了直接关联。接下来研究者希望能搞清楚,这个结果是否在其他文化和不同年龄段中都适用。
辣椒吃完后,为何辣“菊花”?
不管是怕辣还是怕不辣,很多人都有过吃完辣椒后拉肚子,或者肛门感到&火辣辣&的经历,这是为什么呢?
图片来自/Photo/230/2059.html
辣椒是一种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植物,色泽诱人,味道火爆,是大部分人不能拒绝的美味。在湖南、四川等地,辣椒更是每餐必备,并培养出了一大批&怕不辣&的吃辣小狂人。
随着饮食文化因人口流动而播散,川菜、湘菜已经在全世界各处扎根,吸引了一大批从小不能吃辣,但却又追求劲辣刺激的食客。然而有些人却发现,虽然吃辣椒很爽,但吃完之后,却面临腹泻、肛门烧灼感等问题,着实很不爽。
神奇的辣椒素
辣椒为什么会带来&辣&和&爽&的感觉呢?这还要拜辣椒素所赐。辣椒素是一种含有香草酰胺的生物碱,能够与感觉神经元的香草素受体亚型 1(vanilloid receptor subtype1, VR1)结合。由于VR1受体激活后所传递的是灼热感(它在受到热刺激时也会被激活),所以吃辣椒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烧灼的感觉[1]。这种灼热的感 觉会让大脑产生一种机体受伤的错误概念,并开始释放人体自身的止痛物质&&内啡肽,所以可以让人有一种欣快的感觉,越吃越爽,越吃越想吃。
辣椒素在嘴里能够带来爽辣的感觉,但是到了肠胃里面,可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
悲剧的肠细胞
很多人在吃辣椒的爽快劲儿过去之后,就会觉得肚子里有些不对付,很快肚子就会边疼边叫,然后跑道厕所去&一泻千里&。吃辣椒引起腹泻的原因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是结肠细胞受到辣椒素的刺激,从而导致肠胃运动功能紊乱可能是原因之一。
结肠细胞也存在辣椒素受体,结肠细胞的辣椒素受体的激活会引起结肠运动的紊乱[2]。结肠的作用是把尚未成型的粪便缓缓地推到肛门,并在这个过程中 吸收当中的水分,使大便成形。辣椒素受体的过度激活,会使得结肠的运动变快、变得不规律,导致肠管没有足够的时间吸收水分,最终使得粪便不能成形,自然就 出现了稀便,也就是拉肚子。
火爆的辣菊花
吃了这么多含有辣椒素的食物,辣椒素势必会随着食物经过漫长的肠道,随着粪便来到肛门,经历过一次排便,一些人会感觉肛门热辣辣的,似乎被火烧过一样,还有些隐隐的疼痛。
这很容易解释,因为辣椒素受体向大脑传递的主要是一种被烧灼的感觉,所以肛门上的辣椒素受体被激活的时候,大脑所感知到的也是肛门被火烧火燎的感 觉。这种感觉,大多数人都有,但也不用担心,因为肛门并没有被火烧,也没有受伤,等到辣椒素的刺激慢慢地消失,这种感觉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当然,如果你持续地每天大吃辣椒的话,成年累月地被&烧菊花&也并非不可能。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别人吃了辣椒就没事儿,可是自己吃了就又腹泻又肛门灼烧呢?我想,这大概和每个人辣椒素受体表达的差异有关&&生活在湖南、四 川等地的人,由于饮食习惯的原因,也许辣椒素受体的表达会少一些,这可能是他们天生不怕辣的原因之一。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推理,哪位同学要是有时间和心 情,可以做个调查,彻底解开这个谜题。
编辑吐槽:
今天是本文作者 @大仑丁 的生日,在此,编辑找出了他在果壳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好重口的处女秀),一篇言简意赅的精品帖子:"",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小清新文艺向标题:""。祝 大仑丁 同学生日快乐,并在艰苦的环境下努力奋斗,自觉报题,继续奉献又快又好的稿汁~~~(为啥突然想到这句诗: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参考文献:
谣言粉碎机 .
[2] 李华燕, 张涛, 潘锋. 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及辣椒素受体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年9月第18卷第5期
本文摘自果殼網
研究称开会或使人智商降低
(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头脑风暴&、劳资谈判等小组会议可能令与会者智力表现显著下降,原因或在于他们急于表现良好,将部分脑力&转移&至维持在团队中的社会地位。
这项研究由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卡里莱昂研究所里德&蒙塔古负责。他带领研究小组从两所大学征募70名志愿者,让他们参与智商测试。结果显示,大家平均智商大约126。随后,研究人员按照测试成绩将志愿者分成5组,进行第二次智商测试。测试时,志愿者每完成一道题,研究人员便向其反馈他 (她)在小组中得分排名。结果,尽管每组志愿者第一次智商测试成绩相当,第二次测试时多人成绩显著下降。
第二次测试时,研究人员从每组随机抽取2人,借助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扫描他们的大脑。结果或能部分解释测试成绩下降原因。
报告作者之一肯尼思&岸田说,当被告知自己在小组中得分排名时,志愿者大脑多个区域变得活跃,尤其是杏仁核、前额叶皮质层和伏隔核区域,它们关乎情感处理、问题解决以及奖赏和愉悦。
岸田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显示,身处团队环境影响智力表现。研究人员认为,这项结果或能解释为何一些&头脑风暴&反而令大脑&死机&。
&&来自&&的投稿
验血诊断抑郁症?
怎样判断自己有抑郁症呢?临床上看,抑郁症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心理的方式,而非生理的方法。而新研究显示,血液检测可能也能诊断出抑郁症。
从临床上看,抑郁症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心理的方式,而非生理的方法。比如说人们可以给病人发放问卷,而不是通过一些实证去检验。然而,一项新研究显示,血液检测可能也能诊断出抑郁症,这项发现或许将改变人们对抑郁症的认识。这项研究
日发布在了《分子精神病学》(Molecular Psychiatry)上,研究人员对36名患有严重精神抑郁症的成年人进行了血液筛查,共对9个与抑郁症状有关的生物标志的水平进行了筛查,比如炎症、 神经元的发展和维持、大脑结构中涉及应激反应和其他关键机能的相互作用等。此外,还有43名非抑郁症患者组成了控制组。验血结果是,血液检测能够精确显示 出36名患者中有33人患有抑郁症。同时,在控制组中也出现了8名误报。在第二次实验中,血液检测在34名试验者中成功诊断出了31名抑郁症患者。这表明 血液测试的确有可能检测出抑郁症。这项血液检测目前虽然还不完善,但它十分有趣。科学家们正计划在临床上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并对他们的试验进行微调。论文的共同作者约翰&比莱洛 (John Bilello)希望,这项研究的生理学基础能够让病人们感觉到抑郁症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而不是一个自我怀疑与羞辱的源头。
本文摘自果壳网
美科学家驳斥雄性染色体危机 称衰落趋势已遏制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一发现将终结这一有关雄性染色体危机的谣言。这一谣言声称在过去3亿年内,Y染色体已经从1400组基因下降为今天的仅有45组&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期对于恒河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社会上盛传的所谓Y染色体将逐渐消失,并最终导致雄性灭亡的传闻并非事实。雄性DNA在早期确实经历过迅速的衰落,但是这一趋势已经被遏制。&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希望这一发现将终结这一有关雄性染色体危机的谣言。这一谣言声称在过去3亿年内,Y染色体已经从1400组基因下降为今天的仅有45组。这种理论被称作&腐烂的Y染色体&,这一理论认为Y染色体将不断缩减直至消亡。&研究人员此次考察了恒河猴的基因演化情况,发现它们仅保留下了其祖先大约3%的常染色体。而在染色体更古老的位置上,在过去的2500万年内则未丢失任何一组基因。&美国怀特海德生物医药研究所生物学教授大卫&佩吉(David Page)说:&在过去10年间,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认为Y染色体正在消失。抛开这种说法是否有其坚实的科学基础不说,这种说法的传播速度之快令人惊讶,并且人们都深信不疑。&&他说:&几乎人人都来向我求证这个问题。这个想法实在太有说服力,它甚至阻碍了我们去探究有关Y染色体的实质性问题。在历史的早期,Y染色体确实经历过高速的基因丧失,速度极快。但随后这一速度就减缓了,这一趋势现在仍在持续。&&研究人员们表示Y染色体的演化总的来说就是从一开始的急剧衰落过渡到之后的严格保护。&实验室研究员詹妮弗&休斯(Jennifer Hughes)的早期工作证明了人类男性的Y染色体在过去600万年内一直保持了稳定。她说:&我们一直致力于开发一种明确的方式来揭开Y染色体头上笼罩着的神秘面纱。&&她说:&现在,我们的经验数据向这一传统的流行观念提出了挑战。恒河猴的雄性Y染色体和人类男性的Y染色体都没有出现丢失情况,很显然Y染色体并不会消失。&佩吉教授补充道:&这篇论文粉碎了有关Y染色体将消失的谣言。有了我们的这些数据,我认为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这一事实。&
变酸为甜:掀开神秘果的面纱
神秘果 刘光裕供图
&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奇花异卉园里,你不仅可以看到能随着音乐跳舞的小草,也可以看到开黑花的老虎须,还可以看到一种神奇的红色果子。当你忍不住它的美丽,尝一口这种浆果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你再吃任何酸的东西都会感觉甜甜的。&这种植物被称为神秘果(Richadella dulcifica)。据说它是周恩来总理在上世纪60年代访问非洲国家加纳时带回国后,引种于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从而繁衍了下来。&神秘果在美国和日本十分普及,特别是一些艺人或社会名流会在时尚派对中尝试神秘果。&神秘果可能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植物之一。 这是因为,人在吃了神秘果之后,再吃任何酸的东西,都会觉得很甜。 其实,非洲西部的人早在几个世纪之前就开始食用神秘果,但直到1725年,法国殖民者才将神秘果介绍给世界。&1968年,科研人员才发现了神秘果之所以神奇的科学原理。&两支独立的科学队伍,从神秘果中分离出了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能够调节人的味蕾,神秘果蛋白能将感受甜味的受体异化,让人吃了酸的也觉得甜。&近日,日本科学家发现了神秘果蛋白变味的化学机理,表明神秘果的蛋白作用与口腔内的pH值有关。&正常情况下,人的口腔内pH值接近于中性。在食用神秘果的时候,有点很淡淡的感觉,没有觉得神秘果很甜。这时因为在中性的环境下,神秘果蛋白位于舌头甜味受体上方,紧抱住甜味受体。这种作用仅是双方结合起来,而未激活甜味受体,因此觉得神秘果的味道淡淡的,没啥特别之处。&不过,如果人们在食用神秘果之后的1~2个小时内,再吃类似柠檬、醋等酸性东西时,便会体验到它的神秘的感觉。虽然传统常识让我们的大脑觉得柠檬、醋一类的东西应该是酸的,但口中的感觉却颠覆了这种概念:居然是甜甜的感觉。&原来,当你食用神秘果后,口腔内pH值会下降。这时,神秘果蛋白再遇到酸性物质,神秘果蛋白电性改变,进而激活了舌头上的甜味受体,使得甜味受体极其兴奋,人便感觉到了甜味。&有很多植物的果实原本就是甜的,这是因为食物中含有淀粉、果糖、葡萄糖或蔗糖。如热带水果番木瓜、香蕉等。&但自然界中,能把酸味转化为甜味的植物非常稀少,迄今为止只发现了两种,一种是神秘果,另外一种是在马来西亚发现的仙茅科植物光叶仙茅(Curculigo latifolia)。&1990年,日本学者提取出了仙茅素。仙茅素本身略带甜味,也能将酸的东西变为甜的。同时,但其结构和大小与神秘果蛋白截然不同。&神秘果果实为红色浆果,坐果于枝头,非常艳丽。光叶仙茅果实为白色,坐果于地表。两个种均发现于热带地区,形态差异很大,果实颜色也不同,但都进化出了相同的机理&&能将酸的变为甜的。&神秘果蛋白和仙茅素在其生理生态功能上殊途同归,但进化路线却各不相同。谁给它们散布种子,散布者吃了之后又作何反应,是否也会和人有相同的感觉,&变酸为甜&对它有什么好处?&简单的思考便让神秘果的故事更加扑朔迷离,那么它还会带来怎样的惊喜?或许,当这一谜题解开后,会让人们大吃一惊。&《中国科学报》 ( A2 新知)
用磁脉冲修剪坏掉的神经连接
当我们还是儿童时,大脑细胞间会产生许多的连接,随着慢慢成长,一些连接被删除,另一些则得到加强。精神分裂症就与连接被错误地删除有关。而使用微弱的电磁强度刺激大脑,可以移除不良的神经连接。
使用微弱的磁脉冲,可以清除小鼠脑内不良的神经连接,这个发现可以被用于治疗那些与神经线路异常有关的疾病,如精神分裂症。
在经颅磁刺激中,电磁线圈产生电流对脑部进行刺激,根据频率的不同,会对神经连接产生加强或抑制作用。这个技术已经被证实可以改善大脑失调患者(如自闭症和抑郁症)的症状。
现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大学的詹尼弗&罗杰(Jennifer Rodger)和同事们发现,使用不足以激发神经元的电磁强度刺激大脑,可以移除小鼠中不良的神经连接。
当我们还是儿童时,大脑会在细胞间产生许多的连接,随着我们慢慢成长,一些连接遭到删除,而另一些连接则得到加强。精神分裂症就与连接被不恰当的删除有关。
罗杰的团队使用经过基因改造、大脑上丘(与移动检测有关的区域)连接异常的小鼠进行了实验,这些小鼠中,90%的小鼠上丘神经轴突延伸错位,这种不良的连接使得小鼠的视线难以跟上移动的物体。
刊登于《美国实验生物学联合会会志》(The FASEB Journal)2月刊的研究
中,科学家连续2周,每天对小鼠的上丘进行10分钟的低强度脉冲磁场刺激,脉冲磁场刺激强度太弱,不足以激发健康的神经元。但是在治疗后,对小鼠的组织分析显示,异常轴突仅剩45%了。那些错位的轴突被消除,治疗后的小鼠追踪物体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不良的神经元通常会表达出高浓度的特定谷氨酸受体NMDA,罗杰认为,这会使得神经元对电活动的变化更加敏感,因此低强度的脉冲都可以激发这些神经 元。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萨契戴夫(Perminder Sachdev)认为,低强度的脉冲可以逆转发育中的失常情况,这即令人兴奋,又令人惊讶。但是我们无法确定正常的神经电路没有被其影响,我们也不能假设 这种影响总是正面的。
本文编译自:
newscientist.
本文摘自果壳网
反季节蔬菜的口感营养变差了吗?
感谢冬日里的反季节蔬菜,让我们的餐桌保持缤纷多彩。可也有人抱怨,这些违反季节规律的蔬菜口感变差了,这究竟是心理作用还是确有其事?反季节蔬菜的营养价值,到底又有没有大打折扣?
楼道里堆积着成垛的大白菜,地窖里残存有冒芽的土豆,&糠心&大白萝卜打上餐桌主力,这些20年前的场景,今天似乎已经被我们完全遗忘了。在如今的 菜市场货架上,每天都堆满了鲜嫩的小黄瓜,彤红的蕃茄,圆呼呼的辣椒,叶子舒展的油菜和油麦菜。如果不是冻人的天气提醒我们,如此众多的新鲜菜甚至会让人 产生时间错位的感觉。
你家冬日的餐桌上,还有琳琅满目的蔬菜吗?图/
新的冬日蔬菜,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困惑。这些违反季节规律的蔬菜究竟是从哪来的?它们的营养价值会不会大打折扣?在探讨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反季节蔬菜&。
何为反季节蔬菜?
所谓的反季节蔬菜,无非就是那些当前不在大田里出现的品类。究其来源,无非有三类,一类从遥远的南方跋山涉水运送而来南方蔬菜,第二类是从冷库里搬出来的应急储备,第三类则是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棚蔬菜。
第一类反季节蔬菜只是个地理概念上的标准。云南、海南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各色蔬菜,所以,我在云南生活的4年中,从来没有感觉四季的蔬菜有多大的变 化。除了一年只产一季的青蚕豆、豌豆尖之类货真价实的应季蔬菜,其他青菜供应都不会断档,这也就无所谓反季节的概念了。如果把云南和海南出产的应季的辣 椒、番茄运到冰雪覆盖的北国,这才摇身一变成为金贵的反季节蔬菜。2011年春节前后,每天都有1500吨蔬菜从海南运到北京。而从2011年12月到 2012年3月,就有19万吨蔬菜从各地运送进京。这样的反季节蔬菜仅仅是在北京反季节而已。
第二类的反季节蔬菜并不多见,因为适于长期储存的蔬菜还真不多。其中出境频率最高的就是蒜薹了。每年四五月份,这种生产大蒜时的副产品,会蜂拥上市。储藏起来,待到冬日投放就成了反季节蔬菜。
第三类其实是我们最容易碰到的一类,特别是那些顶着&本地出产&名号的大棚菜。这些蔬菜就是倒是名副其实的反季节蔬菜了,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成熟和 相关生产费用的降低。只要保证温度和湿度,蔬菜们也不介意在隆冬时节伸枝展叶,开花结果。追根究底还是温度和水分的供应。在海拔5000米的地方种出夏日 番茄,究竟算不算反季节呢。
大棚蔬菜是我们最容易碰到的反季节蔬菜。图/
交通运输的发展极大地凝聚了地域空间,实际上,被大家视为反季节蔬菜主力的大棚蔬菜也不一定是本地出产,山东、河北等地已经建立起大量的大棚种植基地,极大地满足了北京等的需求。
如此说来,反季节本身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物资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在北京买到的番茄,可能来自山东、河北的大棚,也可能来自海南和云南的大 田。辣椒一直是那个辣椒,西红柿也一直是那个西红柿。当然,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大棚栽西红柿一点都不好吃,冬天的辣椒为啥只有青草味,这黄瓜一点 黄瓜味都没有&&这些家伙跟它们在大田里的同类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反季节蔬菜口感营养变差?
反季节蔬菜没有那种香甜味,这并不是你的心理作用,这些家伙的成分跟大田里出产的表亲确实有差异。比如,大棚西红柿的糖含量确实比较低。这是因为西 红柿中糖储备跟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实验证明,在27℃左右条件下生长成熟的西红柿中的果糖和蔗糖含量要显著高于其他温度下生长的同类指标。除了含糖量,温 度还会影响西红柿的特殊气味,一般成熟期要在20℃以上才能更好地积累香气物质。而且即使成熟之后,储藏过程中也不能温度过低,否则会是香气物质含量迅速 下降。显然,冬天的大棚大多不能完全满足西红柿对温暖的需求,自然会影响到果实的表现。
除了温度因素,晒不够太阳,也会影响西红柿的表现。适当补充光照,不仅可以提高这些果实的糖含量,更有意思的是,随着光照增强,蔗糖会向果实中心转 移集中,留下酸的外皮了。无独有偶,辣椒的品质也会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当实验光照降低为夏季自然光照的55%时,辣椒素的含量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在北京 农学院温室中进行的一项温室黄瓜实验中,也发现只要延长光照时间,特别是增加红光和UV-A紫外线的照射量将大大提高黄瓜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含量。
光照、温度都会影响西红柿和黄瓜果实的表现,因而大棚里长大的这些家伙,成分跟大田里出产的表亲确实有差异。图/
看来,只有光照强度合适才能得到好味道的蔬菜。不过,温度还好解决,若要光照达到合适的水平,无疑将加大种植成本,推升本来就已经相当高昂的冬季菜价。
大棚蔬菜受到天时的制约,那为啥在海南等地大田种植的蔬菜味道也不大对呢?若要在大田里种植确实没有问题。但是为了保证在运输中不被搞成番茄酱,只 好在蔬果没有完全成熟时就被请进了包装盒。而这个成熟度与香气的积累密切相关,番茄中的己烯醛和己醇等风味物质会随着果实的成熟,逐渐增加。那些没有完全 成熟的海南番茄,自然要差那么点香味了。
除了栽种和采收的影响,品种也是个大问题。多年来科研工作者一直在改良西红柿这样的蔬果。不过,首要目标不是香甜,而是要让蔬果结得更多长得更硬。 前者目的自不用说,后一个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运输和储存。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据说明这些&产业化&特性跟西红柿风味是冲突的,但是选择中的不重视就足可以让 风味好的西红柿越来越少。而有着更硬果肉和更厚的果皮的西红柿完全占领了市场。
除了味道,营养也是考虑的因素。在上述控制光照和温度的种植实验中发现,这些条件确实会影响到维生素、蛋白质的含量。不过,相对于口感,这种营养的 变化对我们的影响要小得多。维生素C只有10%的变化,100克黄瓜相差不到2毫克,如果觉得营养不足的话,多吃个橙子或者一两片大白菜就能补回来。毕 竟,吃反季节蔬菜也就是图个新鲜,大可不必在营养多少上纠缠。
那能不能开发出适应低光照和低温的优质品种呢?这正是科研人员正在做的事情。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的一项实验显示,不同黄瓜品种的黄瓜在大棚中确实有不 同的表现。那些来自欧洲的品种,本身已经适应低光照和低温环境,所以结出的黄瓜产量更高,只是味道不怎么样。如果在这样的品种上继续改良,势必会培育出更 好吃的&反季节黄瓜&。未来的&反季节蔬菜&,还是可以继续将我们的冬日餐桌装点的缤纷多彩。
相关阅读:
本文摘自果壳网
活熊取胆事件续:多地药店停售熊胆制品
&活熊取胆&事件再起波澜,2月16日晚间中国中药协会(以下简称&中药协&)在其官网上发布紧急更正声明:&经查,福建归真堂股份有限公司系我会一般会员单位,房书亭会长下午在媒体沟通会上表述有误。特此更正,并致歉意。&据中药协《会员会费交纳标准与办法》,会员单位每年交纳会费5000元。而更多的人选择用脚投票,因为&没有买卖或许可以让虐待停止。&成都、沈阳两地的几十家药店企业已经停售熊胆制品。
2月1日,证监会公告了一批排队上市企业的名单,生产&熊胆粉&和&熊胆胶囊&的归真堂位列其中,由此引发网友质疑。而中药协会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房书亭抛出&取熊胆汁过程就像开自来水管一样简单、舒服&的言论由此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会上,房书亭力挺活熊取胆产业,并表示该基金会打掉熊胆之后,下一个目标就是麝香。对此,记者采访了亚洲动物基金会公关教育部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首先下一个目标是麝香的说法没有依据,其次活熊取胆简单舒服的观点并不正确,取胆汁需要在黑熊身上开一个创口,持续取胆汁,创口就长期得不到愈合,就会对黑熊造成伤痛。
广州一家三甲医院不愿具名的主任中医师丁教授称,活熊取胆汁肯定有创伤,虽然是无痛取胆汁,但创伤长期不愈合就容易发炎,为避免发炎多半会给熊使用抗生素,那药效就因此会打折扣。上述负责人向记者提及,他们基金会工作人员曾多次在养熊场救助的黑熊胆汁中发现抗生素残留。
人类破损基因大多无碍健康
英美研究人员分析人体基因组发现,每个人携带大约100个破损基因,其中多数无碍健康,一些可能致病,还有一些反而有益健康。
研究人员重点关注2万个指导蛋白质生成的蛋白质编码基因。人体基因组中,蛋白质编码基因占大约1.5%,其余为调控元件和闲置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序列。
研究人员分析欧洲、东亚和西非185个人体基因组,查看可能破损的近3000个基因,即由于突变或者DNA序列变化而不能指导蛋白质生成的基因。
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发表的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借助多种测试方法,确认了1285个破损基因,人均携带大约100个破损基因。先前基因组测序项目显示,即便身体非常健康,也可能携带数百个破损基因,只是当时并未确定具体数字。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援引研究人员之一、英国桑格研究所丹尼尔&麦克阿瑟的话报道,这些破损基因不活跃,在人体有多种不同表现特征,多数无关紧要;某些基因在某类人群中普遍不活跃,这些人的共同特质可能是血型或者有嗅出特殊气味的能力。
研究人员说,参考先前研究结果,26个破损基因与囊胞性纤维症等严重疾病关联;21个破损基因可能引发疾病,因为它们关乎人体重要蛋白质的形成,却未见与疾病的直接关联。
&我们还发现数例非常罕见的不活跃突变,与肌肉萎缩症等非常严重的疾病相关,&麦克阿瑟说,&不过,所有这些罕见突变都发生在一个等位基因上,携带者健康不受影响,因为两个等位基因都发生这样的突变才致病。&
研究人员发现,185人中,每人有大约20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全部破损,意味着这个基因的功能完全丧失。
总体而言,253个基因的两个等位基因全部破损,占基因总数的大约1%。参与研究的美国耶鲁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学教授马克&格斯坦说:&这说明,至少1%的人体基因能够关闭,不会引发严重疾病。&
研究项目主管、英国桑格研究所的克里斯&泰勒&史密斯说,这项研究确定了1000多个破损基因,&多数情况下,对这些基因发挥什么作用、如何作用,我们几乎毫无所知,以仔细研究这些基因的携带者方式,我们可能对诸多知之甚少的人体基因有新认识&。
破除7个坏的饮食习惯
零食不断?喜欢暴食?边上网边吃?还是,吃得太快?经常吃包装食品?这些都是坏的饮食习惯,会让你不知不觉变胖,或者不够营养。不过,改掉坏的饮食习惯也没那么难。
一、如果你是个零食控
图片来源:
后果: 你应该停止暴食。两餐之间吃一两次健康的零食还是有好处的,能保持你的血糖稳定,并且使你摄入更多水果和蔬菜。总部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美国饮食协会的 发言人塔拉.吉都R.D说:&但完全用零食来代替正餐时,一不小心就容易吃过量。当然,吃的什么也很重要。典型的小吃如薯条、曲奇、椒盐饼干等并不那么有 营养、并很难给人满足感,所以很容易吃多。&
解决方法: 要保持一定的精力而不饿过头,可以允许自己一天吃两次零食,但每次的热量要控制在100到300卡路里。吉都说:&比起曲奇和能量棒,你可以选择一些感觉 是&真食物&的东西,比如说一小块三明治、带奶酪的全麦薄脆饼、一把坚果、蘸有鹰嘴豆泥的小胡萝卜或是撒有麦片的酸奶。&。
二、如果你吃得不专心
后果: 电视特别使人们容易不知不觉多吃。美国康奈尔大学市场营销的教授-----《盲目地吃》的作者布赖恩&万辛克认为:&边吃饭边看电视的话,你会比那些你专心致志吃饭人多摄入20%到60%的食物。&
解决方法: 弄清楚哪些情况会使你不知不觉在吃,然后努力做到只有能百分百专注地吃饭时才吃。如果你想吃零食,对要吃的东西得预先定量。比如在你窝到沙发上之前单独划 出一小份零食,或者推迟吃这份零食,直到你能一心一意地吃。摄取低卡路里的食物能最大限度避免健康损害。比如蔬菜切片、爆米花、米饼和全谷物麦片。
三、如果你总是化郁闷为食量
图片来源:
后果: 此刻你的坏情绪尽管得到了舒缓。但是,以吃来对付恐惧和挫败感,而不是直面对问题,只会导致坏情绪的恶性循环,同时还伴随体重的持续增加。很多人都会选择 碳水化合物,它们能用于制造色氨酸&&一种能被大脑用于产生5-羟色胺的氨基酸。朱迪思&沃特曼博士&&《羟色胺电源饮食》的合著者说:&当大脑产生更多 的色氨酸时,你的情绪就会有所改善,但是只是暂时的。&
解决方法: 在你本能地打开食品柜之前停下来思考一下,是什么使你烦闷。接着,尝试一个不是食用的心情助推器,比如说散个步、看场电影或者是给一个朋友打电话。吉都 说:&如果觉得非碳水化合物不可,提高羟色胺水平,但不要胃口大开。选择一种全谷物食品,这样至少你会获取更多的纤维和更少的糖分。&
四、如果你周末hold不住
后果: 很多人在一个星期的五天里都吃得很谨慎,但是周末却前功尽弃。2004年,来自国家体重控制处的资料表明,那些在平时能一直坚持饮食习惯的人们,即使食谱并不完美,比起在周末饮食失控的人,也有1.5倍的可能使得他们在一年后增重不超过5磅(约2.3千克)。
解决方法: 由于很多和吃有关的社交活动都发生在周末,因此需要制定对策。吉都说:&在外出之前小吃一餐能使你有更高的自控能力。而主动地担当司机的责任可以避免喝 酒。&(酒精所含的卡路里是你难以想象的)。此外,从周一到周五不要太严格地限制自己,否则周末必然就成了你放纵的时间。
五、如果你只吃罐头,袋装和盒装食品
图片来源:
后果:袋装食品,像汤、冷肉和混合米饭都可能是脂肪、糖、盐和过度的卡路里的隐形来源。一罐低脂肪的汤(尽管听起来很美)里所含的盐比一个人半天所需的量还多。
解决方法:依赖包装食品并不丢脸,只需要对于你所选的东西明智一点。冷冻的主菜,低盐、低钠的冷冻主菜确实能提供快捷的、差强人意的一餐饭。还可以 通过比较标签找出最健康的食品,也就是说把富含纤维、盐分少、全谷物、营养丰富的蔬菜作为首选。冷冻的蔬菜,煮过的鸡肉和全谷物的混合米饭可以算作一顿健 康的家庭大餐的前菜,当有新鲜蔬菜和绿叶菜沙拉搭配的时候就更好了,最后,可以选择一块水果或酸奶当做餐后甜点。
六、如果你吃得太快
后果: 狼吞虎咽会给你的胃带来麻烦。专家表示,吃进去了太多空气会导致胃肠胀气。还没有仔细地咀嚼,唾液就开始分解食物,而食物在嘴里停留时间太短,会给消化道 带来更大的负担,这就导致了消化不良。最后,吃得过快导致大脑无法准时得到胃部的反馈&&胃部饱了的信息需要20分钟才能传到大脑。最近的研究表明,10 分钟就狼吞虎咽完一顿饭的女士比30分钟吃完饭的女性要多摄取10%的卡路里。
解决方法: 尽量吃慢一点。避免吃一些能直接用手吃的东西,而选择一些必须用盘子或用器具装着吃的食物,比如说炒菜和沙拉。吃的时候可以不时歇一歇,也可以喝一点水。
七、如果你嗜糖如命
图片来源:
后果: 一袋糖果能带给你能量。但是你将会为糖所带来的危害震惊。另外,糖类零食通常只含卡路里,几乎不提供营养物质。艾莉.克里格R.D是&好胃口&网的站长。她说,这能解释为什么它能使人既肥胖又营养不良。
解决方法: 你没有必要完全远离甜食,而是时不时地找些好的替代品。不甜的干果(像酸樱桃或芒果)、M&M花生(一点点带有糖分的蛋白质能够抵抗能量下降)。 甚至一把略含糖分的全谷物也好过糖果和曲奇的好东西。多余的糖分隐藏在很多像面包、燕麦和酸奶这样的食物里,因此要多看食物标签,选出你最喜欢的、并且含 糖最低的食品。买无糖饮料自己加糖。还可以选择无糖型。
本文编译自:
本文摘自果壳网
种植转基因作物,阻止饥饿
在最需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非洲,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却因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而阻力重重。本文作者指出,有监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计划的一部分。种植转基因作物,会拯救处于饥荒中的非洲灾民。
(文 / C. Juma) 非洲国家必须接受那些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技术,才能从干旱、战争等导致的饥荒中生存下来。
毫无疑问,如果不是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以及其他一些学科在 20 世纪下半叶的进展,非洲国家将面临远比今天更加糟糕的处境。正是因为
,发展中国家可以进口更便宜的粮食,种植更高产的种子品种。据分析家估计,如果没有绿色革命的话,2000 年,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会下降 23.5%,而粮食价格将提高 35% ~ 66%,发展中国家人均卡路里摄入量下降幅度最高会达到 14.4%,而营养不良的儿童比例将会增加近 8%。换句话说,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帮助 4200 万学龄前儿童提高了营养水平。
绿色革命带来的技术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极大地改善了非洲农业,但这些技术不足以解决即将到来的问题:环境退化、旱灾频发,这些生态的破坏导致了粮食产量的下降,与此同时,人口数量却逐年增长。
因此,非洲国家必须用开放的心态面对新的生物技术工具,才能应对变化,生存下来。和绿色革命带来的技术相比,新的生物技术进一步地提高了粮食产量和营养含量,使农作物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
目前,只有少数几个非洲国家批准了种植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原因之一是大多数非洲国家的生物安全政策限制性很强,为发展农业生物技术设置了壁垒。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非洲需要转基因作物
非洲农民首先需要转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抗虫棉不会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争议,已经在南非和布基纳法索(注:非洲西北部国家,尼日利亚以西)开始种植 了。虽然转基因抗虫棉本身不会提高粮食产量,但却能增加农民的可支配收入,让他们把钱投资在质量更好的粮食品种上。 南非和埃及已经开始种植抗除草剂玉米,更多的国家也应该这么做。抗除草剂玉米可以降低除草的成本,这将让非洲的农民大受裨益。很多非洲的女性每年得花 2000 小时为一公顷田地除草,她们会是抗除草剂玉米最大的受益者。
未来的技术创新还能给非洲国家带来更多的好处。举个例子,华盛顿西雅图的比尔与梅琳达 & 盖茨基金会正在资助一项培育抗干旱转基因作物的研究。
非洲农业现代化,将显著改善非洲妇女的生活情况。(图片:blog.usaid.gov)
非洲需要转基因的黑眼豆。黑眼豆是豇豆(Vigna unguiculata )的一个亚种。豆野螟(Maruca vitrata )是黑眼豆的主要害虫之一,每年非洲小型农户因虫害遭受的损失达 3 亿美元。这些农户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对付豆野螟,就是使用昂贵的杀虫剂。据估计,尼日利亚的农民每年在杀虫剂上的花费高达 5 亿美元。
非洲受到的损失最后还得由整个世界来承担:非洲大陆目前每年出产 520 万吨豆类粮食,占全世界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 70%。位于尼日利亚扎利亚(Zaria)的艾哈迈德 & 贝洛大学农业科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Agricultural Research at Ahmadu Bello University)正在培育一种新的转基因作物,这种作物被转入了一个来自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的抗虫基因,可以用来控制作物虫害。
其它一些抗病作物品种也能给非洲带来很大的好处。香蕉是乌干达的主食之一,一个成年乌干达人每年吃下的香蕉,重量可以达到他本人体重的 3 倍。但是,乌干达的香蕉正面临细菌性萎凋病( Xanthomonas wilt)的威胁,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超过了 5 亿美元。这种植物疾病也影响到了非洲大湖地区的其它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能够抵御细菌性萎凋病的香蕉品种,也没有化学方法可以治疗这种植物病害。乌干达的科学家正在培育一种新的转基因香蕉品种。他们把甜椒( Capsicum annuum )中的基因转入香蕉当中,帮助香蕉抵御细菌性萎凋病的病原体黄单胞细菌( Xanthomonas )。
【编者按:相关文章
但是,即使乌干达的科学家真的成功培育出这种转基因香蕉,乌干达的农民也被禁止种植它们。全世界只有 29 个国家可以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仅有 3 个国家位于非洲。不过,据非营利组织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the Acquisition of Agri-biotech Applications)的估计,情况在这几年里将会有所改变。肯尼亚已经通过法律,允许进口转基因食品,为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打开了一条通道。
肯尼亚已经通过法律,允许进口转基因食品,为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打开了一条通道。(图片:Tony Karumba/AFP/Getty Images,via kaleva.fi)
选择转基因,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
很多人质疑生物技术在世界农业当中应该起到的作用,这样的批评不无道理。生物技术和其它的农业实践一样,并非绝对没有风险。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有可能 转移到野生相似种当中,害虫也会产生耐抗性。转基因作物的这些弱点必须被严肃地对待,人们也应该对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仔细而持续地评估 。但是,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放弃科学技术是不行的,反而应当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对转基因作物种植的监控应当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人类健康计划的一部分,而不是专门针对转基因作物本身的歧视性政策。
此外,转基因技术的批评者认为生物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人类不需要生物技术。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转基因技术的批评者经常假定,转基因造成的 意外后果往往是有害的,例如转基因抗除草剂作物可能会扩散到附近的田地里。但是,我们必须着眼于所有技术的相对风险,包括不采用这种技术时的风险。试想一 下,如果没有绿色革命的话,非洲国家将会遭受怎样的损失。2010 年,欧盟发表了一份关于转基因的报告:《过去十年欧盟资助的转基因生物研究》( A Decade of EU-Funded GMO Research )。这篇报告的内容来自 130 个研究项目,有超过 500 个独立的研究小组参与了这些研究,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 25 年。报告指出:
生物技术,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并不比传统的植物杂交技术更有风险。
生物技术的应用还产生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举个例子,种植转基因作物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种植转基因作物后杀虫剂的用量减少,而生产杀虫剂需要 能源。转基因作物还使农民不用长期暴露在化学杀虫剂和除草剂之中。此外,耕地和除草会把二氧化碳从土壤中释放出来,而种植转基因作物降低了耕地和除草的频 率。据估计,2009 年,经过生物技术改造的农作物让 176 亿千克本应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土壤里,相当于减少了 780 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单纯提高粮食产量并不足以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但是一味排斥可以提高粮食产量的技术并不明智。国际社会应当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选择最好的技术选项。 而不应该政治挂帅,凭借意识形态的好恶来思考问题,否则,那些本就处于困境中的人们将面临吃不饱饭的危险。任何一种可以满足全球食物需要的技术都应该摆到 桌面上公开讨论,这其中就包括了农业生物技术。
本文译自《自然》网站文章:
作者 Calestous Juma 是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非洲农业创新项目的主任。 他还是《新收获:非洲农业技术创新》( The New Harvest: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in Africa )一书的作者。
本文摘自果壳网&&
《搏击俱乐部》里的恐怖吻痕是怎么来的?
在电影《搏击俱乐部》中,泰勒通过使用制造肥皂过程中的烧碱在杰克手上制造了一个恐怖的吻痕,以唤起他的自我救赎。碱灼伤虽然与酸灼伤同为化学灼伤,但它会给受害者带来更大的痛苦。
关于肥皂的起源,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解读。电影中泰勒所说的是罗马神话中的一段:很久以前,古罗马人常向神灵祭献牲畜,最有名的献祭所就是台伯河 流域(Tiber River)的肥皂山(Mount Sapo)上。肥硕的牛羊被带到肥皂山顶,宰杀后放在柴薪堆砌的檀上焚烧。动物脂肪被溶化成液态的油脂与烧剩的灰烬中的碱融合流入河道中,使得那里的河水 清洁力变强,人们由此慢慢地发明了肥皂。
正如经典电影《搏击俱乐部》的海报那样,电影是围绕着&肥皂&这一重要情节进行的,泰勒(Tyler)的地下工厂通过偷取抽脂医院的妇女脂肪来制肥 皂,同时他还使用制肥皂过程中的烧碱来刺激杰克(Jack),以唤醒他的自我救赎。碱灼伤虽然与酸灼伤同为化学灼伤,但它造成的伤害更大,同时也会给受害 者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
碱灼伤,恐怖的吻痕
电影中,肥皂可以说是推动剧情的一个重要线索,泰勒从抽脂医院偷回妇女的脂肪,加以提炼,分离出油脂和甘油,加入碱制成肥皂卖回给妇女。据说肥皂最 早起源于古罗马,古罗马人把肥硕的牛羊被带到肥皂山(Mount Sapo)顶,宰杀后放在柴薪堆砌的檀上焚烧。动物脂肪被溶化成液态的油脂与烧剩的灰烬中的碱融合流入河道中,使得那里的河水清洁力变强,人们由此慢慢地 发明了肥皂。
在制肥皂的过程中,碱作为必需品,正好成为了泰勒唤醒杰克的重要道具。他润湿了自己的双唇,在杰克的手上留下了一个饱满的唇印,随后倒上烧碱。由于 氢氧化钠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而这么做可以让反应发生在唇印这个限定区间内,能在最短的时间里造成理想的灼伤。这种灼伤带来的痛楚源源不绝、不断叠加, 只有当泰勒觉得杰克已经表现得蔑视痛苦了,才拿弱酸来稀释他手上的强碱,让杰克如释重负。
泰勒用这种方法唤醒杰克的内心。
虽然同为化学灼伤,但碱灼伤与酸灼伤却有所不同。强酸具有腐蚀性和吸水性,会使细胞凝固坏死。而碱性物质不但能吸收组织水分,使细胞脱水而坏死,同 时还能结合组织蛋白,生成碱性变性蛋白化合物。碱性变性蛋白化合物易于溶解,可进一步作用于正常的组织蛋白,致使病变向纵深发展。同时,它还能皂化脂肪, 皂化时产生的热量可使深层组织继续坏死。碱灼伤的这两个特点,让它相比酸灼伤具有更大的毁灭性。
另一方面,酸烧伤中的酸会沉淀细胞中的蛋白质,反而会形成阻碍反应进行的天然屏障。而氢氧化钠具有蛋白质溶解性,所以碱烧伤伤口更加难以愈合。一般来说,蛋白质变性只有极个别的种类是可逆的,所以即使自身复原掉痂之后,碱灼伤依旧会留下可怕的伤痕。
除了皮肤之外,眼睛和呼吸道面对氢氧化钠也会变得十分的脆弱,只要接触了空集中飘浮的固态颗粒便很容易发生反应,造成不同程度的灼伤和腐蚀。当然,如果有人更狠,敢生吞氢氧化钠的话,那他要承受的则是严重的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更严重的则会休克或者死亡。
当然,以上的内容都是电影的情节,这么做十分危险,希望大家不要尝试。虽然一般人平时很少会接触到高纯度的氢氧化钠,不过有时候危险难免会出现在身边,下面是一些急救的小技巧:
如果氢氧化钠落在了皮肤上面,不要惊慌,拿出一块干燥的毛巾轻轻地擦净皮肤,然后拿大量的流水冲洗。连续冲洗15分钟以后,彻底的拿肥皂洗净就可以 了。如果身边有食醋的话,你也可以选择像泰勒一样拿食醋来冲洗伤口,解除痛苦。如果氢氧化钠不慎进入眼睛或者呼吸道内,应立刻擦去周围残留粉末,用水冲 洗,同时尽快去医院求助。
肥皂做炸弹?不太靠谱
既然泰勒天生就是要来搞破坏的,生产肥皂的副产品刚好又是甘油,那么一切的发展便是顺理成章的事儿。用肥皂中剩下的甘油做个硝化甘油炸弹,随便炸掉几个大楼,信用卡就不会还债了?
当然没这么简单,根据美国动物蛋白及油脂提炼协会的介绍,动物油脂提炼有两种主要方法:一是湿法,也就是将动物组织置于一密封的压力容器中,加入过 热蒸汽供热,并使其在热压下不断搅动。在110℃&120℃的温度下蒸煮3&6小时。经过上述过程后。容器中的混合物会分成三层:上层是待分离的油脂,中 层是水,下层主要是含有蛋白质的物质。这种提炼方法已不多用。二是干法,将含有脂肪的动物组织置于夹层容器中,加热并用机械搅动,在大气压力下或高压下将 水份蒸发。
所以,如果按照电影里的那种办法,拿个大锅煮脂肪,最终根本无法得到足够纯度的甘油,更别提做炸药了。同时,电影中的重要道具碱,在制造炸药的过程中也毫无用处&&
据说,最早剧本中的炸药配方是正确的,但为了安全,导演让泰勒故意说错了配方。
本文摘自果壳网
荷兰研发生物荧光灯 利用细菌照明
生物灯里的活细菌发出绿色荧光
这种灯利用的沼气是由日常家庭垃圾产生的我们通常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致病细菌远离我们的家园,但是数百万微生物有一天将会成为一种自然光源,利用可回收利用的家庭垃圾发光。&荷兰飞利浦公司设计的一种&生物灯&能为任何住宅的房间提供温馨廉价的光。这种由一系列玻璃容器组成的特殊灯采用的发光方式,与萤火虫产生生物荧光的方式一样。这些玻璃容器包含生物荧光细菌,它们在接触沼气时会发出绿色荧光。植物生物学家吉姆-哈瑟罗夫表示,这种模型是在寻找可以自给自足的光源方面获得的重大发展。&他说:&它非常具有吸引力,这是因为它把两种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沾边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我认为,你不希望每个人都开始在自家培养细菌,用来发光,但是作为探索这一想法的方式,它相当有趣。离开被照亮的人行道和诸如此类的地方,那些需要提供免费光源的地方就是应用这项新发明的理想之地。&&飞利浦公司认为,该技术可以利用发光植物照亮路边小道。飞利浦设计(Philips Design)的克莱夫-凡-赫尔登说:&迄今为止我们一直把目光集中在节能灯泡上。现在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家用设备,重新思考住宅如何耗能,以及整个社区如何共享资源。设计师有义务了解这种情况的紧迫性,并为人类需求找到解决办法。&
照明隐患,青少年视力杀手?
■本报见习记者 冯丽妃
&北京市教委日前通过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今年该市将下拨专款9635.2万元,支持16个区县中小学于8月底完成教室及黑板照明改造,提高教室照明效果保障学生用眼健康。&记者了解到的《》显示,该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0.2%,其中高中生为81.89%,初中生71.89%,小学生43.5%。与2005年第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相比,北京市高、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分别上升了7%、19%与27%左右。&照明与青少年近视之间是否存在直接联系?何为科学健康的照明?《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医学、建筑及光学研究领域的相关专家。
人眼要求&光健康&
&日,我国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要求教室课桌面的照度应达到300Lx,黑板面的照度应达到500Lx。&然而,北京市、区两级疾控中心对该市中小学教室照明环境的卫生检测结果显示,教室或黑板照明条件不合格的学校尚有1496所。全市中小学校教室课桌面平均照度合格率为60.3%,黑板平均照度合格率仅为22.9%。&&&光健康&强调一种更加科学的照明方法。除满足最基本的照明的功能性要求外,还要考虑生理和心理健康的要求,比如防紫外线、防眩光等。&北京安贞医院眼科主任汪军对《中国科学报》说。&&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眼就像一个精密的&光学仪器&,能感觉到的亮度范围极宽,可辨别从千分之几尼特直到数百万尼特的物体。&他说。&白天,当环境亮度达到1万尼特时,人眼大约能分辨的亮度范围为200~2万尼特,低于200尼特的亮度将被感觉为黑色;夜间环境为30尼特时,可分辨的亮度范围为1~200尼特,这时100尼特的亮度就引起相当亮的感觉,只有低于1尼特的亮度才引起黑色感觉。&人的视觉感知力需要依靠瞳孔和光敏细胞的调节作用。瞳孔根据外界光的强弱调节其大小,光敏细胞则分为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后者的灵敏度是前者的1万倍。在强光和弱光下,瞳孔与光敏细胞相互调节,使射到视网膜上的光通量保持适中。因此,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日常照明须符合人的视觉规律与用眼健康,在照明质量不降低的情况下,少用能量,实现&绿色照明&,这才是科学、健康的照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光学研究室一位张姓专家表示。
日常中的&光隐患&&&健康照明强调光的亮度与光谱。从功能性条件看,当光线太暗时,人们会本能地靠近视觉目标,时间一久,自然会使眼睛屈光系统产生变化,导致近视发生。&汪军说。&然而,光线过强也会对视力产生损害。日常生活中,看书写字只需要100米烛光。而在太阳下看书,照明度可达8万~12万米烛光,是日常照明度的800~1000倍。&长期在强光下看书,眼内肌过度调节,会促使近视的发生和发展,强光对视网膜尤其是黄斑区造成损害,使视敏度下降,甚至引起永久性视力减退。&长期在有频闪的光源下进行阅读工作,也会使瞳孔括约肌和视网膜因过度使用而疲劳、酸痛,甚至伤害视神经,导致头晕头痛、心烦紧张,甚至心动过速。&我国交流电网的波形每秒有50次上下起伏(即50赫兹的频率)。荧光灯管采用50赫兹的市电,每秒会有100次一亮一暗的闪烁。交流电频率引起的亮暗强弱&频闪&对于长时间在这种光环境中工作的人眼会产生很大伤害。&如果在灯光下运用电脑,通常电感镇流器日光灯频闪与荧光屏帧幅闪动重叠,形成光共振,对人视觉系统伤害更大。因此,欧洲电工委员会早在1997年就禁止在有电脑荧光屏办公室安装运用电感镇流器日光灯。&照明灯具的光谱也会对视力产生影响。太阳的光谱为100Ra,物体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可显示出真实的颜色。目前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要求在居室和办公场所,灯光的光谱达到80Ra。即便如此,在电光源的照射下,颜色仍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从技术角度来讲,照明光谱与太阳的光谱越相近越好。但是一个单独的光源很难有这样的光谱范围。现在很多白炽灯,包括LED的照明光源与太阳的光谱成分并不一致。因此,人眼长时间地暴露于这种环境中也是不健康的。&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教授白廷柱说。&同时,室内照明必须避免或减少眩光干扰。如果灯具、窗口或其他区域亮度比室内普通环境亮度高得多,人们就会感受到眩光,引起眼睛酸痛、流泪、视力降低。教室内需要安装窗帘,以备在艳阳高照时,避免眩光的产生。&
&宅&出照明隐患
&照明条件不达标会对视力造成不利影响,然而,数字化生活的普及更是让很多人每天都置身于不健康的照明环境中。&&现在学校教室多数都用荧光灯,还是一个不错的光源。目前来看,还没有能够替代它的更合理、更经济的光源。&张姓研究员说。&他认为,合理用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重要。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现在的学生在屋里&宅&的时间比以前长很多,休闲时间也都在做大量用眼活动,缺乏室外活动,这是问题所在。&&青少年眼睛近视的根源不是在于光照的条件达不到,而是应该从学习的压力以及高强度的用眼环境中解放出来。&白廷柱表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粒子具有穿透作用,在通过人体的时候就会对人体组织产生破坏。照明光线穿透性很微弱,在短时间内,人眼可能感觉不到光源的刺激,但是长时间就有危害。&白廷柱补充说。
爸爸当心,心脏病可能会传给儿子
对父亲传给儿子的Y染色体进行追踪研究后,科学家们得出如下结论:男性可以从父亲身上遗传心脏病。
在研究了约3000名男性的DNA后,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特殊版本的性染色体,有这个染色体的男性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增加50%。而1/5的英国男性有这种版本的Y染色体。《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
说,不算上胆固醇等其他心脏危险因素,这种染色体就能增加患病风险。
专家们已经了解,男性平均要比女性早10年左右患上心脏疾病。到40岁时,男性患心脏疾病的概率是1/2,女性则是1/3(lifetime risk,罹患风险)。生活习惯如抽烟和血压对此有重要影响,而这份最新的研究显示男性的Y染色体对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病的一种常见类型,每年导致英国数 千人死亡)也有影响。
英国莱斯特大学的临床学高级讲师托马泽维奇(Maciej Tomaszewski)和同事们,对3233名血缘上毫无联系的英国男性进行了研究,这些男性此前已经登记参加了其他研究心脏病风险的研究。
当研究人员对这些男性进行了基因测试后,他们发现90%的男性拥有两种常见Y染色体中的一种:单倍型类群I和单倍型类群R1b1b2。而携带有单倍型类群I的男性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要比其他男性高50%。
科学家们认为他们现在需要准确的知道,Y染色体上的哪些基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研究团队对结果很激动,因为他们现在将Y染色体放在了导致冠状动脉疾病的基因嫌疑地图上了。
医生常将Y染色体与男性雄风和生育力联系在一起,而现在研究显示它还与心脏疾病有牵连。托马泽维奇认为,这项发现最终将催生治疗和预防男性心脏疾病 的新方法,和辨别出高患病人群的基因测试方法。同时,他还说道,男性需要关注那些他们已经有能力自我修改的危险因素,如进行充足的锻炼和健康饮食,从而保 证血压和胆固醇正常。
本文编译自:
挪威研究人员找到去除炸薯条潜在致癌物方法
&挪威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找出一种方法,可以去除炸薯条等油炸食品中的潜在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据挪威当地媒体2月13日报道,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淀粉类食品含有较多的天冬酰胺(一种氨基酸)以及还原性糖,在高温(120℃)油炸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挪威研究人员发明的新技术,利用乳酸菌来清除油炸马铃薯产品原料表面的还原糖成分,从而阻止了丙烯酰胺的形成。&在油炸食品,尤其是根茎类食品中存在丙烯酰胺,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人员2002年发现的,曾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国卫生部公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险性报告》中指出,丙烯酰胺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挪威研究人员说,目前这项新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反馈非常积极。
分娩过程3D动画
澳科学家研制“荧光鲜花” 迷人像被施魔法
这种荧光鲜花上喷涂了特殊的荧光材料,在紫外线照明设备的照射下,能够显示出妩媚亮丽的荧光效果。
喷洒了荧光剂的植物花卉无论是作为饰品来佩戴还是作为会场的摆设,都是不错的选择。看到如此闪亮迷人的花朵,你是否会以为这是童话中被施了魔法的道具?据英国《每日邮报》2月5日报道,澳大利亚Bioconst植物科学研究发展公司日前研制出一款名为Galassia的奇妙&荧光鲜花&。这种鲜花上喷涂了特殊的荧光材料,能够显示出妩媚亮丽的荧光效果,十分适宜在婚礼、庆典等场合使用。Bioconst公司是南澳地区一家专门利用先进科学手段研制发光植物的公司。作为该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Galassia荧光鲜花上喷涂的荧光剂属于无毒无害的化学制品,如果不慎沾染到衣服上,可用温水和肥皂洗净。&Galassia荧光鲜花使用的荧光剂配方是由我公司独家研制的,且效果令人惊叹。即使是最普通的植物,也能在荧光剂的调和下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其荧光效果可维持数月以上,&研究小组的马克&特斯特教授说,&我们认为,这种荧光剂不仅可以用于鲜插花朵,也可以用于各式盆栽。喷洒了荧光剂的植物花卉无论是作为饰品来佩戴还是作为会场的摆设,都是不错的选择。&Galassia荧光鲜花目前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销售,但其潜在需求十分可观。
Nature:肥胖具有传染性
你有没有听说过肥胖会在朋友间&传染&?那是因为密友的生活习惯会互相影响。&2月刊《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称,美国科学家以老鼠为实验对象的研究显示,肥胖具有传染性,能像疾病一样让同伴&感染&。
耶鲁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用基因技术扰乱一些老鼠的免疫系统,让它们患上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此同时,给它们吃高油高脂饮食,让它们变得越来越胖。接下来,研究人员把这些患有脂肪肝的胖老鼠放到健康老鼠生活的笼子里。他们惊奇地发现,健康老鼠逐渐出现脂肪肝症状,体型也越来越胖。研究人员理查德&弗拉维尔说,这个变化过程中的&罪魁祸首&是老鼠胃里的微生物。&趣味科学&网站引述弗拉维尔的话报道,动物体内通常生活着多种菌群,菌群保持相对平衡。那些免疫系统受到干扰的老鼠内脏中菌群紊乱,体内可能引发疾病的坏细菌数量呈千倍增长。弗拉维尔说,肥胖在人之间可能会像在老鼠间那样传染,但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而且,肥胖对老鼠的传染性更强,因为老鼠会互食对方排泄物,这是内脏细菌传染的一个有效途径。弗拉维尔说,人们应当严肃对待肥胖&传染&问题。因为脂肪肝在肥胖人群中相当常见,75%肥胖人士患有这一疾病。脂肪肝是西方国家中导致慢性肝病的最主要原因。据估计,仅在美国,就有约3000万人受非酒精性脂肪肝影响。其中,20%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这让他们面临肝硬化甚至肝癌风险。先前有研究显示,如果一个家庭有两名成员患上肝病或者体重超重,人们通常认为这是遗传问题。但是弗拉维尔的研究显示,环境也是影响因素之一。他说,这一研究结果若应用在人身上,意味着若要治疗肝病和肥胖,除了传统方法外,还应关注人体内的微生物。弗吉尼亚联邦大学主攻胃肠、肝脏与营养学的教授贾斯莫汉&巴贾杰说,弗拉维尔的研究具有启迪作用,&强调所有人都有的细菌决定对肝病的易感性&。不过,人体机能比老鼠复杂得多,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才能确定人与人之间是否同样能&传染&。
118426人关注
118426人关注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氨酸丰富的食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