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前书2:3节:十章11至13节作讲题正道该怎样力题目讲课?

哥林多前书之一
哥林多前书之一
第一百三十课
&&&&&&&&&&&&&&&&&&&
传道者的错失
&&&&&&&&&& &&&保罗与使得在安提阿的比对
&&&&&&&&&&&&&&&&&&&&&&&&&&&
内容与分析
&&& 191017
&&& 521126757
七至十五章
&&& 913122231
&&& 2161734
人间的领导者与类别
哥林多前书
耶稣基督是我们的智慧
Ⅰ 督责—关于分党结派()
&&&& (1017)(1831)
&&&& (513)
Ⅱ 解答——关于一些难明白的问题()
()()()(231)
&& (216)(1734)
&&& (119)(2034)(3549)(5058)
保罗的榜样
&& 2 &&& 1023
&& 3 &&&&&&&&& 16
&& 4 &&&&&&&&&&&&&
&& 5&&&&&&&&&&&&&&&&&&
&& 6&&&&&&&&&& 1218
&& 7&&&&&&&&&&&&&&&&
&& 8 &&&&&&&&&&&&&&&&&&&&&
&& 9 &&&&&&&&&&&&&&&&&
&& 10&&&&&&&&&&&&&&&&&&&
保罗——传道人的模范
哥林多前书之二
第一百三十一课
&&&&&&&&&&&&&&&&&&&&&&&&&&&&&&&&&&&&&&&
&&&&&&&&&&&&&&&&&&&&&&&&&&&&&&&&&&&&&&&&&&&
福音与传道事工
&&&&&&& 1825
&&&&&&& 1931
&&&&&&& 18
&&&&&&& 916
&&&&&&& 515
&&&&&&& 1623
&&&&& &&17
&&&&&&& 821
&&& 145781112171823
&&& 五章五节
&&& 11118918
腐败的哥林多教会
&&& Julius Caesar]9911
一些难题(第七章)
&&& 3132591118
肉,自由,绊脚石,软弱的弟兄!
&& 2829&&&&&&&&&&&&&
&&& 1462579912AphroditePoseidon1812
&&& 9131923242911819232427182227
&&& 1222333
女人与圣餐(第十一章)
&&& Sir& W.M. RamsayThe Cities& of& StPaul
关于属灵的恩赐(十二~十四章)
&& 381027282930
&& 620222124569161922232840
&&&&&&&&&&&&&
「关于属灵的恩赐」
&&&&&&&&&&&&&
&&&&&&&&&&&&&
&&&&&&&&&&&&&
&&&&&&&&&&&&&
&&&&&&&&&&&&&
&&&&&&&&&&&&&
&& &&&&&&&&&&&122
&&&&&&&&&&&&&
&&&&&&&&&&&&&
哥林多后书
第一百三十二课
关于犹太教主义者
保罗在安提阿指摘彼得
&&&&&&&&&&&&&&&&&&&&&&&&&&&&&
G.G.Findlay
保罗生命中黑暗的一
&&& 135G.G.
&&& 891026
提多的回报
&&& 671615166
转移的战场
&&& 112110111215413795111222281619
&&& 20222317
内容与分析
&&& 611351112
受过考验的教义
哥林多后书
Ⅰ& 保罗报告自己的传道事工()
Ⅱ& 保罗对他所领导归主的信徒讲话()
Ⅲ& 保罗答覆评击他的人()
两个约和两种职事(三~四章)
宝贝在瓦器里
889916171818
保罗神学的中心
使徒保罗的自传
&&& Weymouth
&&& 我更喜饮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保罗的三位一体祝福的注解
最后的论证哥林多前书十一章二至十六节
哥林多前书十一章二至十六节--蒙头的风俗与自由
本段论及妇人在敬拜聚会中祷告及讲道应否蒙头的经文,是保罗回答哥林多会众所提出关于敬拜与肢体生活的问题(十一2至十四40)之一。虽然它是在此大题目最先讨论的一项,但也是从上文(八1至十一1)到下文的转接点。上文是关乎信徒的自由与良心,其总意是说,虽然信徒有自由按照自己的良心行事,但他们必须注意不叫这自由成为别人的绊脚石,正如保罗最后总结说:“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神的教会,你们都不要使他跌倒。就好像我凡事都叫众人喜欢,不求自己的益处,只求众人的益处,叫他们得救”(十32-33)。
由于哥林多会众中有犹太人与希利尼人,而他们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蒙头风俗习惯,故此必须先了解这些风俗习惯才能假设他们发生冲突的各种可能原因;然后借着解经去明白保罗的信息。根据汤马信(Thompson)从第一世纪希罗肖像的考究,男人在一般情况下不蒙头;但在领导宗教仪式时则会披上一块头布,从头顶垂下至两肩;他们头上通常卷发盖在额上,两旁短至耳朵上部(Thompson,101-104)。
一般希罗妇女留长头发,在中间分界,束成髻子在头后面(Thompson,106)。只有在丧礼、婚礼及宗教仪式中,女人才会在公众场所披散头发(但不必蒙头)(Thompson,112)。蒙头的风俗只有在某些特殊宗教场合中出现(罗马则有男女均蒙头的宗教仪式);但因一般希罗女人的肖像都是不蒙头的,所以可以推断不蒙头并非一种羞辱(Thompson,112)。况且,新娘子既在婚礼中披散头发的话,长发必然是她的荣耀。
女人蒙头似乎是犹太人的习俗。根据费门(Freeman)对圣经风俗习惯的研究,他对利百加初遇以撒拿帕子蒙脸(创廿四65)作以下的解释:“新娘子在新郎面前蒙脸是一古代习俗,表示前者的谦虚与顺服”(32)。到了第一世纪,一位深受希腊文化影响之犹太学者仍然认为“蒙头--谦虚的象征--是所有无瑕疵女人的习惯…”(Philo,599)。汤马信(Thompson)又发现在小亚细亚东南部,叙利亚及亚拉伯的女人都有蒙头的习惯(113)。在大数,保罗的家乡,女人的脸及身体有更完全的遮蔽,且得初期教父Dio Chrysostom(主后一百年)的称讚(Thompson, 113)。可见这习俗在保罗时代仍很普遍。甚至在保罗之后,出自巴勒斯坦及巴比伦的犹太拉比的着作均表示犹太妇女就是在自己家中也当蒙头(Thompson,
难怪按犹太传统女子不蒙头可以成为离婚的理由(R&C Kroeger,&Identity&,12)。考古学家也找到在主后二世纪地中海东岸有女人蒙头的证据:在一个叙利亚城市&Palmyra&发现一幅宗教壁画上蒙头的女人与在公元一百六十五年后修饰过的犹太人会堂&Dura-Europos&牆上所画的蒙头女人非常相似(Thompson,113)。
由于犹太人和希利尼人有相反的蒙头习俗,在哥林多教会的人必然是为此起了争执。到底是谁在攻击谁?保罗在为谁辩护?是犹太人要求希利尼女子蒙头而保罗为犹太人辩护?是犹太人要求希利尼女子蒙头而保罗为希利尼女子辩护?是希利尼人禁止犹太女子蒙头而保罗为希利尼人辩护?是希利尼人禁止犹太女子蒙头而保罗为犹太女子辩护?这是本文要澄清的问题。
第二、三节
“我称讚你们,因你们凡事记念我,又坚守我所传给你们的。”
“(但)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或丈夫)是女人(或妻子)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保罗如何得知哥林多教会的信徒(多半是希利尼人)记念他及坚守他所传的?大概由于他们在信上曾这样告诉他(Fee,Corinthians,491)。“传”,即传统,是犹太教用来描述以口传递宗教教育的术语。
第三节原文以“但”字开始,然后“我愿意你们知道”,似乎暗示哥林多信徒虽然坚守以前保罗曾传给他们的教导,但还有一些他们从前未明白,需要现在向他们解释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很可能也是一些传统的教导。在未讨论正题之前,保罗首先列出三对平行关系以拟定下文正题关乎女人蒙头的动机或原因。由于传统教会认为“头”字含有“权柄”的意味,这些关系经常被视为权柄的排列次序。这可能是基于“头”字的希伯来文同义词rosh在旧约大多数指“掌权者”(ruler)之故。
但近代学者们观察到七十士的希腊文译本分别用两个希腊文词字来繙译这个rosh字:当经文指身体的头部或领先的话就繙成kelphale(即“头”--head);当其含意是指领袖或统治者时就繙成archon(即“掌权者”--ruler)(Briston,37)。根据一般学者的研究,“头”rosh字在旧约一百八十多次含有“权柄”意味的经文中,只有极少数是繙成kephale“头”的(学者们对经文的含义有不同的见解,故算来的次数不一:从完全没有至十多次)。但近代圣经学者不肯就此罢休,却要按此希腊原文kephale“头”字在逐一经内及经外文献出现过的上下文中尝试鑑定其含意及如何应用在本文中。
支持传统立场的学者古旦(Grudem),研究此字在七十士译本、新约圣经及同期希腊文献出现过的二千三百三十六次中,发现有四十九次是指有权柄的人(Survey,51)。抱同一立场的费士麦尔(Fitzmyer)肯定其中至少有十二次有“权柄”的含义,故此认为“头”在本文是指“优越”或“权柄”(Fitzmyer,&Another&,509及&Kephale&,54-56)。古旦的研究与分析引起很多学者的反证:他们认为以kephale“头”字来象征“权柄”,在希腊文献中实为罕见(Berkeley & Alvera,104; Keener,32);培恩甚至指出这象征用法是数位他请教过的希腊语文学者所否定的(Payne,&Response&,118)。
苏文(Cervin)曾逐一查考及分析古旦认为有“权柄”意味的四十九个kephale例子后只承认四个较为有理,但因是出自翻译文字而对其准确性仍有保留;而他自己对此词意分析的结论是“优秀”、“杰出”、“卓越”…等(Cervin,19)。可惜他没有解释此词意与本段经文有何关系!其实与上下文脱节也是以“头”代表“权柄”的一个重要弱点:在整段上下文中,并没有将“头”与“权柄”搭上关系的经文。唯一提及权柄的是第十节,但那是指女人自己的权柄,而她却不是“头”!况且,正如培日门指出,假若女人以蒙头表示顺服丈夫为头的权柄,那么男人不蒙头岂不表示他不用顺服基督为头的权柄吗(Perriman,&Head&,620)?
另外一些学者根据经外希腊文献及保罗书信(西二19及弗四15)引证“头”字在本段经文可指“源头”(source)--即生命之源(Kroeger,&Head&in Equal, ed. Hull,267-283; Berkely & Alvera, ed
Mickelsen,105-110; Payne,&Response,
124-132; Fee,Corinthians,501-505)。其含意是说基督是各人生命的源头,因万有是本于他(西一16),或指基督是每个基督徒新生命的源头(西一18);创造时,夏娃既从亚当而出,故男人是女人生命的源头(林前十一8、9);而基督道成肉身是出自神(约一14,八42),所以神就是基督肉身生命之源头(Payne,&Response&,126; Fee,Corinthians,503-505)。
此立场有三个主要弱点:
其一,既然生命本于基督,为何他只是各(男)人的头而不也是女人的头?提出此问题的费先生(Fee)同时也解释说保罗提出三对平行关系的用意只是作比喻,并非奠定神学上的条文(Fee, Corinthians,504)。他这解释看来也符合保罗在本文的作风:正如下文(七节)声称男人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他的含意不可能说女人就不是。
其二,培日门指出七十士译本完全没有用“头”来象征“源头”的例子。但如果经外文献及保罗书信均有此用法的话,在旧约翻译本中找不到例子大概也不足以为有力的反证。
其三,虽然比较以“头”象征“权柄”来得密切,因为下文的确有提及女人出自男人,万有出自神(八及十二节),但从经文结构看,实在不见得保罗是以此(八及十二节)解释第三节“头”的含意;他似乎只在解释女人何以是男人的荣耀而已(第八节解释第七节下)!
最近圣经学者培日门(Perriman)在Journal of Theological Studies刊登了一份颇有突破性的文献:&The
Head of a Woman: The meaning of κεφαλη in 1 Cor.11:3&。虽然他有些论点仍有可争辩的余地,但大体而言,他的立场似乎最能将“头”字在经外希腊文献及七十士译本之普遍用法,与保罗在本段经文上下文的用意连贯起来。他的研究结论大致如下(Perriman,&Head&,602-622):
一、“头”kephale字在希腊文献的词意可包括“顶端”、“首先”、及地位上的“显着”或“优越”,其中以后者最普遍。他否定了以“头”象征“权柄”或“源头”的例子及论点。
二、此词字在七十士译本常用的是举隅法:以“头”代表全身或整体:透过它,人接受祝福(创四十九26),毁谤(尼四4),喜乐(赛卅五10),羞辱(耶十四3)等。
三、“头”字在本文的用法与“蒙头”有直接关系:女人不蒙头并非越丈夫之权而是有损他的荣耀。男人是女人的“头”就是她的“代表”(七十士用法),因他是二者中地位较“显着”或“优越”(希腊文献“头”的词意)的成员;但同时,后者的衣妆行动举止(是否合乎体统)也直接影响前者的荣耀与羞辱。换句话说,“男人是女人的头”与“女人是男人的荣耀”是相对且可以交换的声明。所以保罗在整段经文所关注的是集体聚会中男女外表妆饰的实际问题而非一些“权柄”或“源头”等抽象观念了!
所以,当保罗在本节列出三对以“头”作比喻的平行关系时,其重点不在乎给“头”下什么神学定义,而在乎解释女人蒙头的动机:那就是要荣耀丈夫作“头”的地位,就如各人当荣耀基督作“头”的地位,道成肉身的基督也在凡事上荣耀父神为“头”的地位。看来以上两项关系是用来给男女关系作借镜而已。如果是重要的神学观念,保罗必不致不交代何以“神是基督的头”或“基督是各(男)人的头”,也不会只在本段经文而不在其他书信重覆解释此声明。他既在下文只继续谈论男女关系,可想而知“男人是女人的头”才是他的焦点!
“凡男人祷告或讲道,若是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
根据旧约犹太习俗的研究,男人蒙头--将外袍摺起盖在头上--是悲痛苦恼的表现(Freeman,145)。耶利米书十四章四节以蒙头表示羞辱:“耕地的也蒙羞抱头…”(原文是“抱羞蒙头”)。由于当时的希腊或罗马风俗习惯是要求男人在主持宗教仪式时蒙头,所以男人蒙头并不是羞耻的事。以此推论,保罗是从犹太人的角度看男人蒙头的风俗。本节第二个“头”是象征性用语,指基督。当男人祷告或讲道时,他的目标是荣耀基督,但他若蒙头就会刚巧与其目标相反--羞辱基督了。
第五、六节
“凡女人祷告或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剃了头发一样。”
“女人若不蒙着头,就该剪了头发,女人若以剪发、剃
头为羞愧,就该蒙着头。”
虽然在文字上是“凡女人”或“每一个女人”,但实际上是指已婚妇人(Corrington,225),因为犹太风俗要求已婚妇女蒙头作“谦虚”的象征(Philo,599)或表示“贞洁”(Keener,27)。旧约时代犹太人若疑妻行淫,将妻送到祭司面前试验时,就要使她蓬头散发,以示不贞(民五18)。
第五节的第二个“头”字是象征性用语,指她的丈夫。由于希罗风俗女子不用蒙头,保罗在此仍然是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妇女不蒙头的结果:就是带来丈夫的羞辱。跟着对剃头的严励抨击也是符合叙利亚的风俗(Thompson,113)。其实女人剃头也是希罗文化所不能接受的:根据派德杰(Padgett)的研究,女人“短发或剃头在当时哥林多社会上是一种耻辱”(&Coiffure&,70)。
第六节的“就该”虽是命令式,但因文法上是有条件的词句(conditional
clauses),所以仍属描述性(descriptive)而非命题性
(prescriptive):意思是说,如果不蒙头,不如剪发;如果以剪发为羞愧,不如蒙头。但这一节经文有一个清楚的含意,就是反对溷淆两性之别,因为女人不蒙头或短发都是表示不尊重社会习俗对男女分辨的标记(Keener,35)。
“男人本不该蒙着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
保罗开始解释为何男人不该蒙头:那是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人是神的形像乃创世记一章廿六节的信息,意思是人是神可见的肖像与代表。神的荣耀是指神以尊贵为人的冠冕使他管理万有(诗八5-6)。换言之,神按自己形像造人,就是将自己的荣耀放在他里面。
但为何是神的形像和荣耀就不该蒙头呢?有些解经家认为在崇拜聚会中理当彰显神的荣耀,故此男人不该蒙头把这荣耀遮盖了(Perriman,620)。这样的解释在直觉上似乎有理,但如此类推,下半节“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的自然含意就是:既然在崇拜聚会中理当彰显神的荣耀,女人蒙头就遮盖男人的荣耀了(Perriman,620);然而保罗的结论却是“女人…应当在头上有权柄”(看第十节的解释)。
所以,既然保罗没有澄清神的形像和荣耀与蒙头有何关系,可能最直接的含意就是呼应第四节之传统观念:男人蒙头表示羞辱,所以不该蒙头以致抵触了神的形像和荣耀。“女人是男人的荣耀”并不表示女人不是神的形像与荣耀,因为创世记一章廿七节显然包括男女。本节的含意是女人除了与男人同是神的形像与荣耀外,她还是男人的荣耀;因此她就该(或有权利与自由)蒙头以免羞辱自己的丈夫而导致间接抵触了身为神的形像和荣耀。
第八、九节
“起初,男人不是由女人而出,女人乃是由男人而出。”
“并且男人不是为女人造的,女人乃是为男人造的。”
女人如何是男人的荣耀呢?就是她出自男人,又为男人而造。这两个事实可从积极或消极方面来分析。消极的分析自然认为女人的荣耀是出自男人、又是附属的(Lowery,158);所以她的荣耀可算是次等的。正如近代圣经学者何尔利(Hurley)说:“女人拥有神形像的一切质素,只是缺乏了权柄”(173)。
但这立场至少有两个不能成立的原因:
第一,违反了创世记一章廿七节的宣告,因为既同按神形像被造,其荣耀就没有程度上的差别;
第二,与下文的结论不乎合,因为这两节经文若低估女人的价值的话,下一节就不会肯定女人的权柄了。但下文的含意是说“正因她是男人的荣耀,故此当有权利管制自己的头”(Fee,Corinthans,518)。所以这两节经文必须从积极方面来分析。
从创世记第二章看,当男人被造后神说:“那人独居不好”(二18),所以神造女人去成全祂的计划(R&C Kroeger,&Idenity&,14)。荣耀褒扬人的价值、本质、或名誉;希腊人珍惜荣耀在一切之上(R&C
Kroeger,&Idenity&,14)。女人是男人的荣耀因为她从男人而出,为男人而造。解经家费先生(Fee)说:“但女人并不因此从属男人,而是男人必然的佳偶。她的存在褒扬他的价值…使他完全…”(Fee,Corinthians,517-8)。
派德杰(Padgett,&Coiffure&,81)又解释说:“人类--神创造万物的高峰--乃神的形像与荣耀;女人--神创造人类的高峰--乃男人的荣耀。”如此看来,这两节经文并没有贬低女人,反之,却称讚她为男人的援助与荣耀(Padgett,81)。从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二章廿节:“…你们就是我们的荣耀,我们的喜乐”的语气,也印证了“荣耀”乃“引以为荣”的意思。故此女人是男人的荣耀就是后者引前者为荣或以她为可夸的意思。
“因此,女人为天使的缘故,应当在头上有(服)权柄(的记号)。”
“因此”有双重的作用:一方面连接上文--因她是男人的荣耀;另一方面连接下文--为天使的缘故(Fee,Corinthians,518)。本节的重点是说女人应当在头上有权柄。原文并没有“服”及“的记号”。中文繙译可能在上文採用了消极的分析而推论女人不可能有权柄,故此加了这些字。
但正如圣经学者费先生(Fee)说:“权柄从来没有被动式或用来描述外来权柄的圣经例子”(Fee,Corinthians,519),所以加上“服”字以致经文与原意相反实在是大大的错误。加上“记号”的前设是女人当蒙头作为服权柄的记号。但如果保罗有此意的话,他大可以在此明明的说“女人当蒙头表示顺服”,而不必那么含煳要她们有“服权柄的记号”。
根据解经家豪奥(Hall)的研究,“权柄”在新约的意思是“有权利去控制或做事情”(40)。单在哥林多前书,此名词出现了十次(七37,八9,九4、5、6、12、18,十一10,及十五24)。除了七章卅七节“作主”有控制的意味及十五章廿四节“掌权的”有权力的意味外,其他出现较接近本文的七次都是关乎作为基督徒的自由与权利。故此,除非这是例外,保罗在本节是要肯定女人妆饰自己头(蒙头或不蒙头)的自由与权利(Hall,40;Fee,Corinthians,520;Padgett,&Criffure&,72; Shoemaker,61)。
由于本节的声明似乎与上文论调相反(十一5、6):上文坚持女人要蒙头,本节却肯定女人的自由;看来按逻辑,唯一的可能性就是保罗在此所肯定就是女人蒙头的自由与权利(Fee,Corinthians,521;
Hall,40)。假若这结论是对的话,那么保罗在整段经文所辩护的就是犹太女子,而批评她们蒙头的就是希利尼信徒了!
至于“为天使的缘故”是什么意思呢?天使是指谁?何以为他们的缘故呢?有些解经家认为古代犹太人相信“天使”有维持神创造次序的职责,故此也维持敬拜的规矩(Hall,39)。也有解经家认为天使是教会的旁观者(提前五21);如果神的次序--神、基督、男人、女人--颠倒的话,就会触犯他们了(Lowery,158)。但以上这两种立场都是没有圣经凭据的猜测而已。另外一些解经家建议保罗是指人,因为“天使”的希腊原文angelos也可繙成“使者”,就如替他送信到罗马教会的女执事非比(罗十六1)(Padgett,81)。为了避免哥林多女人将自己的风俗习惯强硬要外来的女使者依从,保罗必须肯定女人有自由与权利去决定如何妆饰自己的头(Padgett,&Coiffure&,82)。
其实,新约圣经有不少以人作使者的例子(太十一10;路九52;雅二25),且也符合上下文之意思(Murphy-O'Connor,271)。这建议唯一的困难是保罗没有用过此词字作“使者”,却在最接近本文的六章三节用过作“天使”:“岂不知我们要审判天使么?何况今生的事呢?”若将这原则应用在本节经文上,保罗也许在说:“如果基督徒,不论男女,有一天要审判天使的话,难道哥林多的女人没有权利或智慧判断自己蒙头不蒙头吗?”
第十一、十二节
“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也不是无男,男也不是无女。”
“因为女人原是由男人而出,男人也是由女人而出,但万有都是出乎神。”
“然而”plen在保罗书信出现过(弗五33;腓一18,三16,四14及本节)的经文中都引进一个重要的声明去指出经文的重点;所以苏枚克(Shoemaker)把它译成“重点是…”(&the
point is&)(Shoemaker,61-2)。
另一解经家派德杰(Padgett)同意前者的看法,只是认为它往往是用来作结论(72)。费先生(Fee)注意到第十一节的次序:先女后男,似乎目的是修饰上文,以免女人过于自负;又认为因为这样的次序,上文的“权柄”几乎不可能指男人控制女人的权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本节的次序应该是先声明“男也不是无女…”(Corinthians,522-3)。
所以借第十一节所带出的重点,保罗肯定了男女在主内彼此的依靠。第十二节再度强调这关系:正如女人的开始在乎男人,男人的出生也在乎女人,并且二人都源出于神。那基于创造的优先而坚持男人比女人优秀的传统论调在此不能不承认借着生产,女人(除了第一对男女)比男人优先也同样是神创造的计划(Murphy-O'Connor,273)。这两节经文的用意似乎在平衡上文(四至九节)的论点,以免被人误会保罗贬低女人的价值(Fee,Corinthians,523)。
第十三、十四节
“你们自己审察,女人祷告神不蒙着头,是合宜的么?”
“你们的本性不也指示你们,男人若有长头发,便是他的羞辱么?”
在读完上文的论点后,保罗要求他们自我省察。在整段经文中“审察”是唯一第二人身的命令,而“你们自己”是男性的强调词;澄清保罗针对的是男人或混合男女人。从前传统解经家假设保罗在针对女人反叛、反传统文化的行动。如果这假设是事实的话,保罗就会用女性的“你们自己”了!前文(第六节)所用的命令词是女性的第三身“她该剪了头发”及“她该蒙着头”,证明他教训的直接对象并非女人。既然在上文他一直在声明犹太传统立场;在此他就请那些反对犹太女人蒙头的希利尼人根据他前文的论证去省察自己对犹太传统是否了解及敏感。何以见得“你们”是指希利尼人呢?下文(十四,十五节)就有交代了。
根据希利尼人的观念,“本性”或“天然”phusis(即 nature)是“文化的起源与保证”(Gill,257)。保罗在此反常地诉诸“本性”--希利尼人的哲学思想--去推理(Fee,Corinthians,526-527),可见十三及十四节的“你们”都是指希利尼人;因为如果针对犹太人的话,就会诉诸传统或律法了!况且,从希罗肖像的考究,男人的确是短发而女人是长发的(Thompson,101-106)。
“但女人有长头发,乃是她的荣耀,因为这头发是给她作盖头的。”
在第十五节经文中有两个词字是可以扭转上文论点而产生相反结论的:那就是“作”anti--“取代”的意思(instead of) (BAGD;Fee,Corinthians, 496;
Shoemaker,62),及“盖头”peribolaion--“盖巾”(external covering)(Fee, Corinthians,570)的意思。有一位解经家解释“盖头”为“缠发”(wrapper),因此认为女人的头发是给她包缠作髻的,所以在公众埸所披散长发是不合宜的,那就是保罗之所谓“不蒙头”了(十六节)(Murphy-O'Connor,489)。很明显他以“作”字解释为“作用”而非“取代”,但根据派德杰(Padgett)的研究,此字在新约圣经从未解为“作用”的(82-83)。
以“作”解释为“取代”而“盖头”为典型的希腊女人发型--缠发(wrapped
up and held in place), 派德杰认为保罗的意思是女人披散长发是很自然的,所以不该强硬所有女人仿效希腊发型(Padgett,&Coiffure&,70-83)。由于“盖头”在字面上的确有“投绕着的东西”(something
thrown around)的意思,正如辞典(Vine)的定义,三位解经家派德杰(Padgett),汤马信(Thompson)及慕尔飞(Murphy-O'Connor)也许有充份理由假设保罗反对强迫女人仿效希腊发型,但从保罗整个论证来看,他不可能在刚刚肯定女人有自由与权利去处置自己的头(第十节)之后又指定女人披散长发而不必缠发的。此外,按照汤马信的研究,如果第十五节的“长头发”是没有分辨梳上或披下(112)的话,那么保罗一方面肯定长发为女人的荣耀,另一方面又要指明梳上而非披下;这样的论证是不合逻辑的。
以最普遍的用语--“盖头巾”来解释“盖头”,费先生(Fee)认为保罗的论证既以女人天然的长发作盖头巾,那就是她们祷告及讲道时必须蒙头的印证(Fee,Corinthians,529)。看来他误解了“取代”在本节的含意--那就是说,她们既有长发取代盖头巾,就不必蒙头了(Padgett,&Anti&)。此外,他的结论--保罗虽然肯定女人有自由处置自己的头,但最好还是蒙头--似乎没有考虑保罗一贯的作风:他既不要求外邦男信徒行割礼,难道却要求外邦女信徒仿效犹太女人蒙头的风俗习惯吗?
也许保罗以犹太人荣耀与羞辱之传统观念肯定了犹太妇女蒙头之习俗后也同样地以希利尼人荣耀与羞辱之传统观念去肯定她们长发之习俗(Gill,257)。希利尼女人既以天然的长发取代盖头巾的话,那么她们天然长发的作用就相等于犹太女人蒙头了。所以正如希利尼女人有自由与权利以长发妆饰其头(梳上或披下),犹太女人亦该有自由与权利蒙头吧!两种头的妆饰都是基于其不同的风俗习惯,并且也符合保罗在第十节所坚持女人有妆饰自己头的自由与权利。
正如圣经学者布尔斯(Bruce)所了解保罗的作风:“任何促进在基督里自由的解经与应用总比剥削自由的来得较准确”(Bruce,&Enigma&,33)。同时,以上的解释也符合保罗另一个重要的信徒行为原则--就是不让自己的自由成为别人的绊脚石(林前八9)。哥林多教会的希利尼人既然占大半数,他们较有可能坚持甚至施压力要求对方仿效自己的习俗,以致造成犹太女子良心的绊脚石。所以保罗觉得有需要为自己的同胞辩护他们蒙头的传统基础及对男女荣耀与羞辱的风俗习惯,好叫双方都得着释放、按照良心行事而不叫别人跌倒;这也是他在上文(林前十23至十一1)所谈论的重点。
“若有人想要辩驳,我们却没有这样的规矩,神的众教会也是没有的。”
似乎保罗预料希利尼人仍然不服,要与他辩驳。所以他以自己及众教会的习惯作总结:那就是他自己及众教会都没有勉强女人如何妆饰自己头的规矩,只要尊重男女有别的风俗习惯,不羞辱神的教会及自己的丈夫就好了。
作者在本网站的其它文章:
柬埔寨丰荣事工
订阅丰荣月讯
版权所有 & 2011 基督丰荣团契 Fullness in Christ Fellowship (FiC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前书2:3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