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聚餐标题大学开学第一天标题写什么

&&& 日,是靖江市元林老年大学开学第一天,现场报名的老人排起了长队,对感兴趣的专业踊跃报名,迎来了自己上学深造的&第二个春天&。今年元林老年大学开设了13个专业,24个班,学员达800多人。专业课程中,声乐班最为火爆,共有198名老年人报名,其次是书法、生活艺术、二胡等。
  报名当天还同时举办首届学员画展,老年学员在办完入学手续后,纷纷驻足观看学校大厅四周的国画。画展的作品系国画班学员毛晓玉、郭建岗等老年学员创作。今年75岁的毛晓玉是一名退休职工,在老年大学的支持下,她组织了同班同学拿出40多幅作品一起展览。毛晓玉说,此次在校园内举办展览,为的是带动大家一起创作,希望大家的作品能走出学校,走进大城市的展厅。滨州市老年大学2016年学期正式开学 - 中国网山东滨州-滨州新闻-滨州要闻-滨州头条-今日要闻 - 中国网 o 山东
滨州市老年大学2016年学期正式开学
【摘要】【滨州新闻】3月7日,滨州市老年大学2016学期开学啦。开学第一天,滨州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兴高采烈的步入大学校门,学员们精神抖擞,教师们也积极备课、认真授课,努力的用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向老同志传递着知识,学员们听课也非常认真。
滨州市老年大学2016年学期正式开学
  中国网山东滨州3月8日讯 (记者 韩彦彦) 3月7日,滨州市老年大学2016学期开学啦。开学第一天,滨州市老年大学的学员们兴高采烈的步入大学校门,学员们精神抖擞,教师们也积极备课、认真授课,努力的用高水平的教学技能向老同志传递着知识,学员们听课也非常认真。
  滨州市老年大学副校长葛建国对记者说:&我们滨州市老年大学始终坚持用真情办学,最大努力服务好我校学员,争取做到让滨州市委、市政府放心、让老同志满意。&据了解,滨州市老年大学领导班子带头深入教学一线,听课、检查指导新学期的教学运行情况。教务(教研)科工作人员对各班级的教学秩序进行了检查;各&系主任&也走进教室,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广大师生以崭新的面貌、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中。
版权所有 ©
京ICP证04008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敬爱的毛主席,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知心的话要对你讲……”寻着歌声,记者走进富区北玻社区一间排练室,只见眼前近30位老人排着整齐队伍,随着欢快的节奏舞动着,那认真的眼神、微笑的脸庞、流淌的汗水,展现着北玻社区老年人丰富的“夕阳”大学生活。
——访大兴安岭地委书记贾玉梅
——访黑龙江省九〇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院长祁福利
——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人大代表周晋
——访通河县县委书记刘长河
——访黑龙江千丽灯饰运营中心总经理张秀华流水潺潺,琴音绕梁,在千丽灯饰黑龙江运营中心中,无论是琳琅满目的灯具,还是大气磅礴的装修,都让我们领略到了高端灯饰的与众不同
——黑龙江腾驰新能源汽车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洪钰
访阿尔戈(Argo)中国黑龙江总代理、黑龙江省诺彤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树洋
访哈尔滨亿洋大药房有限公司董事长蓝洋&&|&&&&|&&&&|&&
天气预报:
《老年大学简报》(2015年第一期 总第56期)
信息来源 :老年大学办公室 发布时间: 07-56-34
●校内要闻&&& 我校参加“歌颂祖国,梦圆大湖名城”征文全部获奖
&& 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开学
&& 山水画班四学员作品获全国银奖
●老教工作&&& 2014年工作回顾
●校园生活&&& 我为戏曲班点赞
&&&&&&&&&&&&& 太极拳的“练”与“悟”
●学员风采&& &&桑榆未晚霞满天
●梦圆大湖名城&& 梦圆大湖名城
●学习园地&&& 新春和诗三首
&& &&&&&&&&&&&中国梦
&&&&&&&&&&&&& 格桑花盛开在我的心上
&&&&&&&&&&&&& 我愿与你不离不弃
&&&&&&&&&&&&& 诗三首
&&&&&&&&&&&& 《浣溪沙》祝贺人大政协会议召开
&&&&&&&&&&&&& 赞“两会”
●巢湖史话&&& 范增及范姓源流探
●桑榆寄语&&& 不老之我见
●教学漫谈&&& 《书谱》中的人和事(续)
——跟着《书谱》学书法之四
●征文启事&&&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征文启事
●校内要闻
我校参加“歌颂祖国梦圆大湖名城”征文全部获奖
合肥市老干局系统组织开展的“歌颂祖国,圆梦大湖名城”主题征文获奖揭晓。我校代表合肥市巢湖老干部服务管理局参赛的七篇征文全部获奖,为我校和老干部服务管理局赢得了荣誉。
此次征文活动,是合肥市老干部局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在全市老干部系统发起,收到征文124篇。经严格评审,优中选精,我校叶明柱《大湖名城别样美》、邹焰《圆梦大湖名城》获二等奖;王乃贵《大张圩今夕》、彭玉灿《放歌65周年》获三等奖;陈国永《不忘历史、更放余晖》、张顺庆《美丽巢湖跨入高铁新时代》、刘长儒《大湖名城赋》获优秀奖。同时,市巢湖老干部服务管理局获此次活动优秀组织奖。
以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开学
又是一个万象更新的季节——春天来了。3月9日,我校正式开学上课,校园里欢声笑语,春意盎然。为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学校利用寒假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迎接新学期开学。
1、整治校内外环境。寒假伊始,学校将卫生、安全管理委托交付物业公司,配备专职保安、保洁员,将内外卫生彻底清洗,消除卫生死角,保持窗明地净;严格车辆(小车、自行车、电动车等)进入和停放,确保通道畅行;修剪花草树木,使之整齐美观。
2、整合现有资源,扩大教学场所。对调整腾空的房屋进行整修,新增电脑、电子琴等教室,对新增教室安装空调、投影仪等设施,改善教学条件。
3、出台学员须知,规范学员行为。根据新情况、新要求,重新制订学员须知十六条,开学第一天张贴教学楼门厅。从学校开门时间、车辆停泊、入学注册、听课、卫生管理、尊师爱校、班级管理等诸方面给予提示和规范。
4、给教师颁发聘书。聘书既是荣誉又是责任。鉴于现有聘任教师多数没有正式聘书,本次集中为50多名教师颁发了聘任证书,增强了他们作为老年大学教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5、召开教师座谈会。通报学校上年工作和本学期的总体安排,听取老师意见和要求,进一步改进和提升教学。
山水画班四学员国画作品获全国银奖
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华夏保险杯2014全国书画大赛”,我校山水班张丕胜、倪鹤翔、万安国、计有春四学员国画作品荣获银奖。
(山水班供稿)
●老教工作
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我校围绕树立品牌形象这一主题,以“学、乐、为、健”为中心,扎实开展多项活动,推动了学校的健康发展。年底,注册学员4160人次,开设专业班级104个,始终保持专业和人数逐年增加的好势头。
一、继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评选2013—2014年度和谐班级12个,216名学员被评为优秀学员。4月,组织全校老师、班长160余人游览江南著名风景胜地采石矶及小九华景区。同时,学校还为1934年出生的十多位年届80周岁的学员祝寿,赠送寿礼,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了老年大学这个大家庭的温暖。
二、举办各科教学成果展示&&& 4月24日举行太极系列教学成果展示, 11个班级,师生300多人先后出场,演示了太极拳、剑、功夫扇、健身球等22个项目。舞蹈展演于12月19日举行。各舞蹈班级300多人展示了拉丁舞、民族舞、交谊舞、健身舞等12个项目。学校还分别于5月、6月、11月举办了戏曲、歌曲、器乐三场文艺专业演唱会。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各科的教学成果,激发了学习热情,也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
三、开展了校际交流&&& 5月8日,我们接待了蚌埠市老年大学来我校考察, 10月中旬,我校组织工作人员赴和县、含山、无为县老年大学参观学习,通过实际考察、介绍、座谈,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同时,我校为合肥市召开的全市第三届老干部运动会开幕式表演,获得优秀表演奖。
四、组织参加合肥市老干部局举办的“歌唱祖国,梦圆大湖名城”主题有奖征文活动&&& 精选报送7篇稿件全部获奖。
五、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书画摄影展&&& 展出作品140幅,其中书法60幅、绘画48幅、摄影32幅。
展前,对参展的学员作品进行了评审,对获奖作品颁发了奖品、证书。
六、继续做好校报出刊发行工作&&& 全年出版校报8期,总250页约13万字。常年保持了与有关领导、老教委、省内兄弟老年大学及部分外省市的联系和交流。
七、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学校将教室及楼道、走廊进行全面粉刷、维修,对教学一楼的内走廊两边进行改造,设置固定的张贴栏,安装了壁灯。还添置了各种舞蹈、戏曲服装,音响、扩音器等设备、器材,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2015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按章办事、以法治校的自觉性;加强教学研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加强与社会的广泛联系,扩大和提升社会影响,努力开拓创新,推动我校更好更快发展。
●校园生活
我为戏曲班点赞
戏曲班在合肥市巢湖老年大学算得上是一个大班,全班有五十五名学员,近几个月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人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原因?事情还得从2014年9月说起,那时班里进行了换届选举,选出新的一届班委会。班长吴新年同志带领一班人,进行了班委分工,各司其职。把创建和谐班级作为新一届班委的奋斗目标,把学习演唱黄梅戏作为重点,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不断提高演唱水平。把尊师重教,团结同学,遵守班里的纪律作为经常性教育活动,常抓不懈。时至今日,几个月过去了,班里出现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团结的气氛浓了,大家珍惜全班的团结。做到了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班里从老师到学员崇尚集体荣誉,不计较个人的名利。二是学习热情高了,班里排节目,大家踊跃报名参加。练唱腔、练动作,认真刻苦。老师既教新曲目,又教经典唱段,两者并举,深受学员们喜爱。三是纪律加强了。现在有事不能前来上课的同志,主动向班长和班委会请假。课堂经律也加强了。大家静心听,老师教唱,过去有时乱哄哄的现象没有了。
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戏曲班出现的新气象,得益于新班委。我向新班委致敬,为戏曲班点赞。
太极拳的“练”与“悟”
练拳是基础,只有坚持练拳,才能提高基本功。纵观古今前辈及大师们,都是经过刻苦、长期的练拳历程后,才成名成家的。据说陈正雷大师年少时练拳,仅“倒卷肱”一式开始时每次要倒练二里半地,直到感觉纯熟为止;陈小旺大师年轻时每天练拳三十多遍,经过反复练习寻求拳中的精髓;王西安大师年轻时半夜在树林里练拳常常能将鞋里倒出水米。正因这些大师能够坚持勤学苦练,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坚持刻苦练习,才能纯熟拳架套路。太极拳套路学会容易。要想姿势正确规范,动作优雅美观,形体舒展大方,架式中正安舒,内气充盈饱满就很难了。要掌握每个动作的走向、力点、缠丝劲别,使每个动作做到位,动、意、气合一,需在明师的指导下持久、反复地练习才行。
只有坚持练拳,才能使手、眼、身、步协调一致;只坚持练拳,才能提高整体功力,打出风格,打出神韵;只有坚持练拳,才能达到周身放松,疏经通络,气血流畅。
练拳要明理,明拳理要具备相当的拳艺,而拳艺又来自千万次反复的练习、揣摩。练拳的同时,要用脑去想,也就是悟,不断地去悟才能不断的提高。悟是一种再学习的过程,光练不想,拳理不清,难成大家;光想不练,拳艺不精,纯属纸上谈兵,功夫难以上身。所以太极拳修炼者不单单是心里明白,也不单单是口头上能说出来,更重要的是身上要明白,身上明白必须通过反复地练习、琢磨,达到真正地“体悟”,这一点往往被很多人忽视。顺便提醒一下,有些人刚刚学了几个拳架,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太极拳,不去沉下心来反复练习、琢磨,就到处显摆,授拳为人师,结果是几十年练下来,只是“花拳绣腿,空架一个”。
悟有助于获得太极拳的精髓,悟有助于提高练拳的修养,悟有助于提高练拳者的综合素质。悟由于各人的基本素质和境界不同,悟的程度也不同:有的人悟的平淡,有的人悟的浅显,只是打打拳而已;有的人悟得精妙,悟得独到,能悟出新的感受。
习拳者不单单是舞枪弄棒、踢腿跌叉,必须是形神兼练,内外双修,练悟结合,反复揣摩,思索不止,苦练才能出真功。万望习练者多练、多悟!!!
& &&&&&&&&&&&&&&&&&&&&&&&&&&&&&&&&
●学员风采
桑榆未晚霞满天
——访孟英明老师
老年大学太极拳班有位年逾80的学员,坚持练太极数年,对简化太极拳的24式、42式、45式、48式、混元式等都比较娴熟。他打起太极拳来潇洒自如,舒缓柔美,虚实有致,沉坠得当,一钩一拳,一推一托都很有功力。他就是巢湖一中退休教师孟英明。
前不久,听说他除练太极外,又开始练瑜伽,我带着七分敬意和三分不解去拜访他,三顾其室,终得一叙,敬意益加,疑团冰释。
孟老师是我的长兄,也是我所敬重的良师,他慈祥友善,德心仁厚,又博学强誌,国学功底厚实,与他交谈是非常愉快的事。这次我们由运动和养生,聊到儒学,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孟老师主张运动健身。他生长在肥东农村,少年时代就到武术之乡的舅舅家习武。先后学过小洪拳、大洪拳,掌握了拳术的要领和基本动作。从此与拳术和健身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是他至今仍然精神矍铄,身轻体健,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的根本原因。他每天坚持晨练,拳不离手。他用哲学观点解释运动和养生:物质世界是在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的,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只有运动才能健康长寿,提高生命质量。但运动也要讲究“度”,忌过之,也忌不及。过之则走向反面,损害健康;不及则与身体无补,达不到健身效果。这也就是儒家所说的“中庸”。他认为平衡是身体的最佳状态,运动的目的就是要调节机体,使其得到平衡。他以80高龄参加瑜伽班学习,成为最年长的瑜伽学员,很快掌握了腹武呼吸法、收缩括约肌法等技法。他说,太极和瑜伽的相通之处是讲究平衡,在平衡中求得健康。
除了运动之外,孟老师认为仁爱之心和乐观情怀,是养生必不可少的要素。他说,儒家提倡“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要人们有仁爱之心,这与“博爱”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有仁爱之心,就能清心寡欲,淡泊名利,感恩社会,奉献社会。这是最有利于健康的好心态。古人说“仁者寿”,就是这个道理。孟老师还强调,乐观豁达是比什么验方都好的长寿药方。知足心长乐,无求神自安。自己现在主要是给生活寻找快乐:晨练弄拳、看书交友、钓鱼远足、学习瑜伽都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让精神快乐,让生活多彩,让晚霞更美。
孟老师的人生箴言是:“乐天、进取、博爱、奉献”。他解释:乐天,就是热爱生活,快乐生活每一天;进取,就是不断提升自己,向上、向善、向好;博爱,就是以仁爱之心对待世间一切,爱国、爱家、爱一切美好的人和事;奉献,就是竭尽所能,在岗时敬业是奉献,不在岗了,做个自尊、自爱的老人,为社会、为子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他们负担,也是奉献。他执教数十载,桃李香九州,是功德圆满的好教师,也是品行高洁的文人。他喜爱儒学,不断钻研,还因为寻根问祖,结缘于孟子,对孟子“天人合一”思想有较深的研究,是安徽省孟子研究会理事。他说,要在有生之年为孟子及儒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身常锻炼筋骨健,心存仁爱品自高。征鞍不解续新梦,为霞满天夕阳好。”这是孟老师给我的深刻印象。
●梦圆大湖名城
圆梦大湖名城
&&& 人不能没有梦想。没有梦想,就如同小鸟没有翅膀,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梦想就像阶梯,他帮助我们向着光明的未来攀登;梦想就像指南针,他帮助我们寻找人生的方向。人生因为有了梦想,生命才变得多姿多彩。放飞梦想,追逐梦想,我们就能共圆“中国梦”。
什么是中国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总书记还进一步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引用了三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在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中,展现在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中。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中国梦与个人梦唇齿相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亿万中国人民,就有亿万个属于自己的美好的人生梦想。我们的民族正是因为有这样千千万万普通的小梦,才能撑起一个偌大的“中国梦”。正是为了让当代无数中国人美梦成真,十八大后新的党中央提出了同铸“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有人说,梦是虚幻的,是不现实的。梦想总归是梦想,岂能当真?梦想成真,那是良好愿望,梦想岂能成真?
人生要有梦想,才能做出成功事业。但梦想成真决不是睡觉睡来的。而是将切实可行的梦想当作矢志不移的理想,再把它当作追逐的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才能美梦成真。“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工花不开,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必须有梦,并进而追梦,才能圆梦!
我的人生就曾有过美梦成真的经历。
那是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老师是我最崇敬的人,当一名人民教师成为我从小最大的梦想。但我这个穷山沟里的穷丫头,要想站上讲台谈何容易?我开始不畏艰难,追逐这个梦想。我努力学习,考上了初中,又进了中等师范,还考上了师范大学。我终于走上了讲坛,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下一代奉献了我的毕生精力。梦想成真,名不虚传。
春华秋实,斗转星移。回想起我年轻时候的有梦、追梦、圆梦,已是半个多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我已经退休,而且已是古稀老人,我该颐养天年了。有的不理解老年人心理的年轻人说“你们老年人,年龄大了,不要再做梦了。平时吃吃、喝喝、玩玩,等待寿终正寝吧。”我们老年人不赞成这种说法,我们大声疾呼:“不!!…”,“心若在,梦就在!!”老有老的梦想,老有老的追求。我们老年人和全国人民一样,仍然怀揣梦想,追逐梦想,一定要美梦成真!
今天的我,和所有的老年人一样,有一个“夕阳红”的美梦。我们的国家老年人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中国梦”里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那是必须的。“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是精神层面上的,更是必不可少。我们要积极养老,主动奉献,才能圆梦“夕阳红”。曹操曾有这样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为了“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梦想成真,我决定找一件事钻进去,把自己的小梦和中国的大梦结合在一起,我选择了摄影。我走进了老年大学的摄影班,和一批古稀老人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摄影理论,学习图像处理技术。我们身背相机走向名山大川,走向大漠草原。那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瀑布:那“水若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漓江;那清风、秀水、三潭映月的西湖;那雄伟的长城;那坝上的秋色;都是我们相机镜头捕捉的对象。采风中,我们深感大自然是美的,祖国的江山是美的,我们周围的人和事也是美的。
走遍全国,“醉”美大江南北。省会合肥,正是我们逐梦的一片热土。合肥是全国唯一独拥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省会城市。750平方公里的巢湖将成为省城内湖。滨湖将可能发展成为省会合肥的一个繁荣地段,甚至可能成为大合肥的中心。快速成长的合肥正在聚力点亮“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品牌,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综合影响力,品牌知名度的特色城市。同时,大湖名城也要建设成为关怀人、陶冶人的幸福家园。大湖名城令我们陶醉!作为大湖名城的内湖——巢湖更是美不胜收。巢湖美,美就美在巢湖水。湖光山色两相宜,大湖名城赏美景。朋友,你见过巢湖的汹涌浪花吗?你见过巢湖湿地鹭鸟与春牛的共处吗?你见过湖鸥的踏浪和他们优雅的水上芭蕾吗?你见过从巢湖的水面喷薄而出的朝阳吗?你见过“巢湖落日圆”吗?你见过姥山岛的山光水色吗?这些,我们都见过,都装在我们这些古稀老人的相机的存储卡里,它作为一张张摄影照片,展示在大湖名城人民的视野里。我们这些摄影“发烧友”,用我们的镜头去捕捉大自然的光和影,用快门去传递社会的正能量,用真情去记录人世间的五彩缤纷,用心灵去见证这世界的真、善、美。我们的足迹遍布大湖名城,我们的镜头伸向了大湖名城的各个角落,我们要向世人展示大湖名城的美丽身影。我们的镜头摄下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合肥市容;摄下了远播四外的“庐阳八景”;摄下了巢湖的碧波荡漾;摄下了合肥植物园鲜艳美丽的四季花开;摄下了合肥动物园的豺狼虎豹;摄下了大蜀山、银屏山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枫叶;摄下了桴槎山那桃花红梨花白的盎然春色;摄下了逍遥津古战场,明教寺的点将台,包河公园的包公祠。我们的镜头还摄下了耄耋老人安度晚年那幸福的笑脸;摄下了孩童们那稚嫩活泼的舞姿;摄下了农民手托沉甸甸稻穗的丰收喜悦;摄下了课堂上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摄下了田野油菜花的一片金黄;摄下了乒乓球大小的葡萄挂在枝上;……更令人振奋的是,我们的镜头从姥山塔上去摄中庙,啊,昔日的小渔村,如今赛香港!
摄影陶冶了我们的情操,使我们进一步学会了观察美、欣赏美、体验美、追逐美、纪录美、展示美。摄影使我们这些古稀老人不再倚老卖老,真正懂得了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件没学到的道理。懂得了只有怀揣梦想,迎难而上,勇攀高峰,才能柳暗花明,风光无限。摄影锻炼了我们的体魄,在采风中,我们跋山涉水,老当益壮,体弱和疾病远离了我们。摄影调节了我们的精神,我们欣赏了美景,愉悦了身心,忘却了年龄,越活越年轻。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摄影是我们积极养老的最好方法,是我们圆“夕阳红”美梦的最好方法。我们在摄影中健康长寿,让儿女没有后顾之忧。这样,我们这些古稀老人也算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我们的摄影作品向人民展示了大湖名城人追梦路上的辉煌成就,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个的美梦成真。我们的“夕阳红”美梦融进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大梦。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们生活在大湖名城,有梦在大湖名城,逐梦在大湖名城,我们要在大湖名城圆梦。圆梦大湖名城!
●学习园地
新春和诗三首
步韵奉和洪荒先生
红梅报喜东风暖,大地阳回万象新。
携手与君同筑梦,诗刊好绘百花春。
洪荒先生原诗:一马当先争报捷,三羊开泰喜迎新。
&&&&&&&&&&& &&&&&&&&&&&&&&桃符万象追圆梦,共祝中华锦绣春。
步韵奉和张明高先生
灵羊送福喜洋洋,万象更新靓彩装。
千丈虹霓豪气在,生花笔比去年强。
张明高先生原诗:新年来到喜洋洋,万户千村披彩装。
&&&&&&&&&&&& &&&&&&&&&&&&&&&梅笑人欢迎盛世,羊年更比马年强。
敬和刘长儒李瑞芳伉俪新春贺诗
天马行空多俊杰,三羊灵气仰君才。
本命年中怜本命,百无一用老儒来。
刘长儒李瑞芳原诗:行空天马踏燕去,开泰三羊奋蹄来。
&&&&&&&&&&&&&& &&&&&&&&&&&&&&&十二生肖歌盛世,击鼓传花寄英才。
中 国 梦(古风)
“文明”华夏五千年,“友善”“和谐”把手牵。
“民主”“法治”国昌盛,执法“公正”庶平安。
“诚信”“敬业”行风树,“平等”“自由”百姓欢。
“爱国”兴家胸大志,“富强”美好谢苍天。
注:打引号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格桑花盛开在我的心上
藏区巴塘171军医院网友,在网上发表回忆军营往事的诗歌。想当年,我有感而发,遂奉和之。
如今你不再年轻,
我也颓然老去。
40多年前的汽车兵奔驶在川藏线上,
经常在你们17l医院门口张望。
那一群漂亮又傲气的女兵,
犹如格桑花盛开在我们的心上。
多么让人难忘的西藏,
多么让人想回去的地方。
你和那——
雪山、草原,神秘的喇嘛庙,
还有青稞酒、酥油茶,玛尼堆上五色隆达,
无论天荒地老,
我从没有忘记一丝一毫。
岁月如水漫过一年又一年,
年华在曲折的曲调中变老。
几年前我曾回到康定,
以最近的距离把你探望。
喜马拉雅山依然雄伟,
雅鲁藏布江水还是那么秀美,
记忆中的格桑花,
一定在世界屋脊上怒放欢笑。
我多么想能倒回到过去,
倒回到年青的我,
去祖国的西南边陲,
看山看水看长路,
望旷野、历史和天空,
还有你,梦中的格桑花,
以及那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往事。
时光带走一切,
即使相依默默,
也胜过万语千言。
凝眸中那痴痴一瞥,
噙着你清澈的泪水。
它记录一群共和国老兵,
更有半个世纪白发人的感叹。
让我们再高歌一曲“呀啦嗦”,
把雪域高原灿烂的阳光拥抱。
我愿与你不离不弃
如若汇聚一起
小溪、江、河、海
一株摇曳在路旁的小草
是那般凄凄柔弱
若相拥一起
它便成了铺青叠翠
生气盎然的春景
一人独处不如聚乐
在深秋苦寻
孤草之影的怊怅隐忧
欲将人生的最后驿站
定格在春意融融的老年大学
尽享春风拂面的惬意
令我驻足的这所乐园
是因它有我
学不完的知识
写不尽的春秋
更有那解不开的
浓浓夕阳情结
今生我愿与你
诗& 三& 首
天生只向低处流,柔时载舟怒复舟。
默默无声润万类,奔腾不息成江河。
沧桑尽历仍自强,风雨霜雪百味尝。
梅子偏爱傲冰雪,寒天乍到吐芳香。
未出泥土先成节,微露角头心已虚。
待到枝盛叶茂时,铮铮铁骨世人知。
《浣 溪 沙》
祝贺人大政协会议召开
两会召开喜气扬,群英相聚共商量。丰碑成绩更辉煌。
全面小康前景美,倡廉反腐又加强。人民盛赞党中央。
赞 “ 两 会”
京都“两会”史空前,代表热题关键年。
“四个全面”蓝图绘,圆梦国人笑逐颜。
●巢湖史话
范增及范姓源流探
巢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巢诸景中有“鼓打旗扬凤点头”之说。其中,旗即指旗山,今名亚父山,而古称骷髅山,因楚汉之际被楚霸王项羽尊为亚父的范增曾居骷髅山,后人怀念范增而改骷髅山名为亚父山,由此,山因名传,名亦因山显。
巢湖有号称“中华第一人文圣祖”的有巢氏在巢湖构木为巢,尧时又有高人许由、巢父隐居卧牛山。夏末商汤放桀等传说,不为无因,但终难确信。巢湖史上第一位得到确证的历史名人,当推范增。
中国的正史以司马迁的《史记》为开山之作,被推为良史第一。太史公虽没有为范增列专传,但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他以浓墨重彩介绍了范增的事迹。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又特别以生花妙笔记述了由范增一手导演的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故事,使范增形象更加鲜明,扬名后世。
司马迁虽然明确点明范增是居鄛人,但是,中国古今地名沿革情况十分复杂,古居鄛究竟在今何处?连上海辞书出版社的权威工具书《辞海》82年版也游移不定。该书在注居巢时称:居巢,①春秋时为吴楚交争之地,旧说即殷周巢国。在今安徽六安东北,或作在今巢县东北。②古县名,巢一作鄛,秦置,治所在今安徽桐城南。项羽的谋臣范增即本县人。其实《辞海》注释是不准确的。多家古籍如《淮南子》、《三国志》、《史记三家注疏》中之南北朝刘宋裴骃《史记集解》及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张守节《史记正义》等,都注明:“亚父(范增)冢在庐江(郡)居巢县郭东”,“《地理志》居巢县在庐江郡……是故巢国,夏桀所奔。”“庐州巢县有巢湖。”“《括地志》云:骷髅山在庐州巢县东北五里,昔范增居北山之阳,后佑项羽。”《三国志》更多处提到与居巢相关邻近的巢湖、濡须(今裕溪)历阳(今和县)、合肥、东关等地名,并记述周瑜早年在寿春(今寿县)接到好友孙策书信,邀其赴江东共谋大业时,向长官袁术求为居巢长,允准后,领数百人自寿春经临淮东城(今定远县境)接受鲁肃粮食接济赴任,后鲁肃也率“百余人南到居巢”和周瑜结伴渡江到江东共辅孙策成就霸业。而曹操、孙权也多次在居巢、濡须口、东关一线多次交锋。曹操撤退时还留大将“张辽、夏候惇等屯居巢。”巢湖市有多位文史专家也专门发表论文,论证古居巢即今巢湖市。既然古居巢即今巢湖市。“居巢人范增”当然就是巢湖人无疑矣。
据记载,范增生于公元前277年,卒于公元后204年,享年73岁,楚国居巢(今巢湖市)人。秦末农民大起义时,范增虽已“年七十,素居家”,但仍“好奇计”关心天下事。为反抗暴秦,他不顾自己年迈体衰,毅然辞家出走,不避风险,投奔项羽叔侄,加入反秦义军,为项羽叔侄定计筹策,成为项氏谋主,屡建奇功,被项羽尊为亚父并封历阳侯。可惜灭秦之后,楚、汉相争,又起烟尘。刘邦在战场上屡战屡败,难以取胜。刘邦谋臣陈平针对项羽刚愎自用而又不明多疑的特性,使出离间计,使项羽对范增产生怀疑,疏远范增。范增无奈辞职返乡,中途“疽发背而亡”。项羽也因失去了“主脑”范增,胜负形势逆转,两年后也败至乌江自刎,汉刘终于得了天下,成为高皇帝。
也有另一种说法。说是“疽发背”不过是老人放出的烟幕,然后金蝉脱壳,遁隐浙江天台九遮山采药行医,惠民一方,后不知所终。当地人至今仍尊之为神,为其建祠塑像,不时祭祀。
本人忝列范增后裔,家中藏有一套《范氏宗谱》。每年夏季,父亲总要翻出来晒晒。那时我尚年幼,不知此为何物,询问父亲,父亲告诉说:“这是谱”,就是记一族一姓一代一代是如何香火传续下来的书。我们范家的老根在亚父山,第一代老祖宗名叫范增。范增很有智谋,连霸王都尊他为亚父,就好比是老子,还了得!可惜范增也背时,后来霸王不听范增良言,终于兵败乌江自刎,老祖宗范增也害塔背死了。唉!所以,谱头子(序)上说:“范增之谋与子房(张良)何也?范增未得其主,未展其才。”父亲言此,情颇惆怅,只可惜这套家谱也未逃过文革一劫,在“扫四旧”中被付之一炬了。
据我所知,巢湖市和巢湖周边各县市,包括合肥、芜湖、六安、桐城、长丰、肥东、肥西、无为、含山、和县等地范姓族人都奉范增为一代祖。今合肥四牌楼、芜湖范罗山、无为石涧、和县乌江、本市忠庙、半汤都有范姓聚落,皆为范增后裔。
范增虽为巢湖周边范姓一代祖,但范增的先祖呢?范氏的祖根是否就在巢湖亚父山?这就要进一步追溯范氏源流了。
查《史记晋世家、赵世家、索隐》、《百家姓大典》等书知:范氏第一个冠名范姓之祖,名曰士会,又称隋会。士会是春秋时期晋国人,和晋国执政大臣赵盾同时。公元前622年,晋文公子晋襄公死,赵盾以襄公太子年少,改立襄公弟雍,并派士会为特使至秦国迎公子雍返国即位。但赵盾经不住太子生母的哭闹纠缠,只好再改立太子,是为晋灵公,并发兵拒公子雍回晋。士会只好亡命至秦,七年后方得回国。回国不久,晋国发生内乱,晋灵公无道被杀,成公继立,任士会为大夫。派士会为上军将,领兵攻楚救郑,继又命其攻灭了赤狄,因功升中军帅并继赵盾后为晋执政大臣。同时将范地(今河南省范县)赐封给士会,士会因此以范为姓氏,被称为范武子,从此代代相传皆姓范。范士会子士燮称范文子,士燮子士匄称范宣子,皆相继为晋执政大臣。范宣子是位贤能之人,曾为晋铸刑鼎,使国政有法可依,为中国史上最早的法家。因此范宣子与同时代的郑相子产,齐相晏婴,崔杼及孔子父叔梁纥皆有名于世。
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其后晋六卿不睦,先是范氏中行氏联合攻赵晋阳,晋君命韩、魏等攻范和中行氏救赵,赵得救后反攻范、中行,终于于公元前458年联合韩、魏、知、伯四家灭了范和中行氏。范氏遂失封地。
范氏败亡后,失去封地,子孙流散。范蠡亡命于楚之宛(今河南南阳),后又自楚至越,辅越王勾践灭吴。他觉察勾践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安乐,乃携西施离越至齐,经商致富,号陶朱公。而与范蠡同由楚赴越共辅勾践复国的文种,因贪恋权贵,终为勾践所杀,可见范蠡是位明智贤能之士。范增亦智计过人,应是范蠡之后,系由越迁楚之居鄛,居旗山之阳以为家的。
后来三家分晋,晋国灭亡。范姓人流亡于今河南、河北、山西。秦汉之际,再徙至今安徽、浙江、四川、江西等地,后又有迁往西北甘、陕的。唐、宋时期再南迁江、浙、福建、广东,明、清时北上进北京,出关东入辽沈,于是遍及华夏各地。如今,范姓总人口已众达46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0.37%,以排行第51位的姓氏,融入祖国各族姓大家庭之林,与各兄弟族姓共生共荣共创文明。
●桑榆寄语
不老之我见
25年前,我曾身着迪卡中山装拍过一寸的小照用于工作证上。以后不时地用这底片加印,至今,居然还能适应一些新证件的需要,办证中的同志对此却没有异议,没有人怀疑这是老照片。因而朋友见了面都说我变化不大,还是老样子不显老,我默然。其实人生岂能不老?不老是人的期望,是相对而言。
说到底,人老是自然规律。但我认为,老与不易老,在于心态的容度,精神的强度。我处世,不对身外之物强求索之。淡泊名利,宽容待人,得意时超然,失意时淡然,从来不比、不怨、不恨,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事过就算了,自然会减少心理“震动”,心平气和泰然处之。本来,人与自然界的较量已是驱之不掉的精神负担,风雨雷电、水旱灾害、地震病魔等都对人类造成威协,人,何必要用一些浮华的东西来折磨自己呢?
人与人之间,一旦较上心计,持日旷久,积怨结仇,必消耗生命。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特别是囿于私心的仇结,更易使人衰老。心在升官发财,超人头地,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怨天忧人,岂能不老?
人不可懒惰,懒惰也容易老,惟有忘掉年龄,忘掉自我,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心无旁骛地向着既定的美好目标不断追求,人生不老就会在这张驰有度中获得。
一位哲人说,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要活好自己,要善待自己。君不见,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没有必要攀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风有风的自由,云有云的温柔,没有必要刻意地模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你认为是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是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是幸福的,就去珍惜。人世间,没有不被评说的事,没有不被猜测的人。他最后告诉我,人生一条路;走好自己的路。人生二件宝:身体好,心不老。人生有三个朋友:不计得失,肯借钱给你的人;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做你人生指路灯的人。人生有四苦:看不透、舍不得、输不起、放不下。人生五句话:再难也要坚持,再好也淡泊,再差也要自信,再富也要节俭,再冷也要热情。人生六财富:健康、知识、梦想、信仰、自信、锐气、骨气。记住这些忠告,就永葆青春。
●教学漫谈
《书谱》中的人和事(续)
——跟着《书谱》学书法之四
(上接总第55期)
二王与钟、张比较
张怀瓘特别推崇王献之的行书,说他十五、六岁时就对父亲的书风提出看法,建议“宜改体”。他评价说:“子敬才高识远,行草之外,更开一门。夫行书,非草非真,离方遁圆,在乎季孟之间,兼真者,谓之真行,带草者,谓之行草。子敬之法,非草非行,流便于草,开张于行,草又处其中间。无藉因循,宁拘制则;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神纵,超逸优游;临事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逸秉真行之要,子敬执行草之权,父之灵和,子之神俊,皆古今之独绝也。”
张怀瓘的《书估》将历代名家不同书体的作品加以市场化的估价。鉴于王羲之的作品多,了解的人也多,就以王羲之为标准。说王羲之的草书“一百五字乃敌一行行书,三行行书敌一行真正。《乐毅》《黄庭》、《太师箴》、《话赞》、《累表》、《告誓》等但得成篇即为国宝。”他还举例说钟绍京不惜大费,破产求书,用数百万贯钱在市场上只买到王羲之五幅作品,真书一个字也没买到。张氏把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估(即三档价格):篆、籀为上估,钟、张为中估,羲、献为下估。上估但有其像,盖无真迹;就是说有价无物。中估乃旷世奇迹,可贵可重,有购求者,宜悬之千金。但王羲之虽在下估,他的真书能和中估齐价。张怀瓘还把书价分为五等:钟、张、二王都在九个人的第一等。第二等六个人,价格稍低于王羲之,第三等四十三人,价格和王羲之的草书差不多。第四等二十九人,定位在王羲之的草书的三分之一。第五等九人,参照王羲之草书的四分之一。
张怀瓘的《书断》中把书法的品味分为神品、妙品、能品三等。神品二十五人中,隶书三人,即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行书四人排名为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章草八人中,排名为张芝、王羲之、王献之。飞白三人中排名为王羲之、王献之。草书三人中排名为张芝、为王羲之、王献之。妙品九十八人,八分书九人,排名钟繇、王羲之。隶书二十五人,排名为张芝第一。行书十六人,草书二十二人中钟繇一人。能品一百七人中,八分三人,王献之在最后。统计一下,可见神品二十五人次中,王羲之、王献之各占其五,钟占其二,张占其三。张怀瓘的《书断上.行书》引用王愔的话说“王羲之、献之并选其极焉。”“若逸气纵横,则羲谢于献。若簪裾礼乐,则献不继羲。虽诸家之法悉殊,而子敬最为遒拔。”“夫古今人民,状貌各异,此皆自然妙有,万物莫比,惟书之不同,可庶几也。故得之者,先禀与天然,次资与功用,而善学者乃学之与造化,异类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其自然。”
张怀瑾的《书评》认为,人的口味不同,喜好不同,各人的评论是难免有偏颇的。“是知一致而百虑,异轨而同奔。钟、张虽草创称能,二王乃差池称妙,若以居先则胜,钟、张亦有所师,固不可文质先后而求之,盖一以贯之,求其合天下之达道也。虽则齐圣跻神,妙各有最,若真书古雅,道合神明,则元常第一;若真行妍美,粉黛无施,则逸少第一;若章草古逸,极致高深,则伯度(东汉书法家杜度,创章草)第一;若章则劲骨天纵,草则变化无方,则伯英第一;其间备精诸体,唯独右军,次至大令(献之)。然子敬可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逸少可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然此五贤(增加了杜度),各能尽心而跻于圣,或有侮之,亦犹日月之蚀,无损于明,白云在天,瞻望悠邈,固同为终古独绝,百世之模楷。高步于人伦之表,栖迟于墨妙之门,不可以规矩其形,律吕其度,鹏搏龙跃,绝迹霄汉,所谓得玄珠于赤水矣,其或继书者,虽百世可知。”张怀瓘从不同书体,书风发展,独擅和备精诸体等不同角度进行具体分析,是很有说服力的。
回顾比较历代书法家和书法评论家对钟张二王的评论,可以看出有共识,也有分歧,可谓见仁见义。孙过庭继承了多数人的评价。但对于王羲之父子,却掺杂着儒家伦理思想,认为王献之自称超过父亲是有悖于常情的,与张怀瓘具体到不同书体的分析比较,则缺少说服力。
《书谱》前面的这一段文字反映了孙过庭的几层认识:
(一)汉魏的书法以钟繇和张芝水平最高,晋末二王的书法承接了钟张的地位。
(二)钟张和王羲之有专精与兼擅之别。
(三)书法的发展“古质而今妍”,“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
(四)献之不如其父。
●征文启事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征 文 启 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前事之师,后世不忘;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圆中国梦。学校决定,今年3月至9月在全校师生员工中开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征文活动。征文要求观点鲜明,思路清晰,语言精练,体裁不限。字数1500字左右,诗歌不少于30行。活动结束,将视情汇编“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特辑,并从刊用稿中评出若干优秀作品给予奖励。欢迎赐稿。
本刊编辑部
版权所有:合肥市巢湖老干部服务管理局
备案许可证号:皖ICP备号-2
建设与维护: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巢湖市健康东路3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标题 ed2k 中老年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