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三部门对比骆驼祥子读后感感

《第三军团》读后感
小册wan1749
[《第三军团》读后感] 七尺男儿不为民,愧对父母枉为人,世间自有正义在,路见不平有须眉,《第三军团》读后感.——题记跟着着铿锵有力的诗词,走进第三军团,故事发生在龙城辅民中学,龙城出现了一个号称“第三军团”的正义团队,他们惩恶扬善,顾永泰校长暗中调查第三军团,还派已大学毕业的华晓扮成中学生潜进高二五班调查事件.第三军团并没有人想象那么简单,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一个闷热的下午,在拥挤的公交车,一位响彻大江南北的作家,挤在这公交车上.一项敢作敢为的作家,看到三个流氓偷别人钱包,说了一声:“车上人多,注意钱包.”立刻有人发现自己钱包没了,三个流氓露了陷,立刻报复作家.用脏话对抗作家,用手揪住作家衣领,作家知道自己反抗会有生命危险,就在进退两难时,“小胡子”挺身而出,赤手空拳打倒了三个流氓,只留下了那铿锵有力的诗词,第三军团这次的行动更让顾永泰觉得第三军团深不可测,读后感《《第三军团》读后感》.其实我觉得,他们的举动是好的,但是他们触犯了法律,他们只考虑了单方面的问题,但是却不想想给社会治安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见义勇为是好事,但是还是要想一想会给别人带来什么麻烦.更意味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孙秀敏老师,因为一次小事故与班主任称号无缘,虽然有一些灰心意冷,但是仍对工作充满热情,自愿担任“郝老师热线”,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挽救了希望边缘的宋小雪,自己却倒在了“郝老师热线”工作室里.跟“郝老师”通过电话的学生,怎么也没想到居然是那个热情而又严厉的孙老师!我相信辅民中学的学生会把这为恩师铭记在心.第三军团,你为人民出力,你们是好样的,社会正需要这些社会栋梁,让我们团结起来,做一个惩恶扬善的人!602厉伊宁  〔《第三军团》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大道至简》第三章读后感 - 永夜初晗 - 博客园
&&&&《大道至简》第三章主要讲的是一个团队的协作问题。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前两章讲了编程的基本功和基本方法和思想,相当于程序员个人的修炼之路已经完成,然而一个大的项目几乎是不可能一个人完成了,现在已经不是个人英雄时代,一个软件要想成功,必然需要有一个团队工作。然而团队协作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怎样经营管理自己手下的一票人,怎样合理的安排每个人的位置,怎样设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进而有与其匹配的制度,怎样领导一个团队等。
  第三章一共有
  三人团队中,编程能力最高功劳最大的并不一定要成为领导者,他的功劳最大,理应受到嘉奖,但是做管理起码需要能承担责任,这是最基本的素质。书上以程咬金做例子,&三板斧定了瓦岗寨的程咬金,功不可谓不高,技不可谓不强。但程咬金不是将帅之才&。团队中的领导,要求能够承担责任,并且一旦出了状况,不能将属于自己的责任推脱道别人头上,需要自行承担后果。
  第二个小标题是&&&做项目&
  第三小节的名字叫做&做
&&&&***员工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这至少包括员工的规范和技能技术的学习
&&&&***在该员工之前,相同的或者相关的错误没有没枉纵
  这两条分别是人性化和公平性的体现。俗话说&不知者不为过&。要想惩罚别人首先应该使他明白制度是什么,这样他才能知道为什么受惩罚以及以后应该怎么办。如果没有公平性作保障,那么团队会人心溃散,进而成员之间难以尽心合作。如果这两点中的任意一点没有做好而导致出问题,那么责任在管理者;除此之外的情况,那么责任在员工。
  第一、明确一个
&&&&第二、如果一个项目经理或开发经理新接手了一个开发团队,要带领这个团队工作,那么应该不要急于改变,因为这种仓促的改变十有八九会失败。&禀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都难,何况是改变一个团队的既定习惯。&如果有一群开发人员象蚂蚁一样辛勒地工作着,那么,先不要打扰他们,你应该跟随他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做的。发现规律,分析这个规律的价值,最后再尝试改变它们
  最后一小节&什么是增值税发票&。讲的是弹性分工和明确分工孰优孰劣。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团队,最好是能够明确分工,因为&人人都是革命的螺丝钉,哪里需要拧哪里&这种人才实在难得,绝大多数人并不能迅速使用角色的转换,他们可能需要数日甚至数周才能适应,整个团队并不能为此而搁置整个开发进度等他们。所以一个好的团队应该是明确分工的。虽然弹性分工的工作效率和人力效率非常高,但是人类毕竟不是蚂蚁,没有这种天性,客观原因所限只有是极少数人才能迅速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并适应,与其赌运气不如选择相对稳妥的明确分工方案。当然,如果能非常好的明确分工,效率也不一定会比弹性分工低多少。
  不过,最后有一句话我并不理解:&如果所有人都在思考&什么是增值税发票&,那么你的组织机构将立即溃散。&
阅读(...) 评论()组织部长(第三部)-搜狐读书-挖掘更好看的阅读-搜狐
& 组织部长(第三部)
出版社: 定价:25元 总点击数:527
 组织部长是个特殊的职位,人事机构改革更是个敏感话题,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同样意义非同一般。
  西臾市委新上任的组织部长贾士贞,就是要做些非同一般的事,公开选拔县处级干部,这让一些人振奋惊喜,同时也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神经。
  面对这次公开选举,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人都被搅动起来,这是贾士贞事前没有想到的。但他坚信,在干部选拔制度上的公开和公正,符合党的基本宗旨,遇到再大的困难自己都要走下去。在这次公选中,市委常友连书记的秘书程文武、组织部原机关干部科长张敬原,以及县区干部科长庄同高三人成为这次人事改革的直接受冲击者。如按老制度办,三人都将按部就班地晋升官阶,新的选拔制度一实施,三人的工作安置却成了问题。
  在贾士贞出国考察期间,组织部新调任的副部长韦旭也同样不简单,他代表着保守派的思路,反对变革。于是,韦旭常给贾士贞设置难题,二人关系貌合神离。但是,改革得到了省委和省政府领导的支持,县级党委政府的一把手,也决定通过公开选举进行。于是,走关系的,做说客的,下黑手的,故意捣乱的各色人等悉数登场,好一副官场众生相。
  机构改革能否继续,贾士贞的梦想是否能实现,公开选拔的领导能够得到人民的认同吗?请看《组织部长》大结局!
阅读全部简介
关 键 字:
综合评分:9分
1637 人参与评分
《组织部长(第三部)》第一部分
  贾士贞反复看了看来电显示上的电话号码,他的心怦怦跳了起来。他不希望这电话与他的命运有关,然而,他似乎又时刻等待着一场庄严的判决结果。在这一瞬间,不知为何,自己到西臾市委组织部的这段改革历程,电流一般地闪过心头,严格地说,不是回忆,而是反思。他突然觉得自己的做法有些太逆潮流而动,也太急躁了点。这场关系到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已经革到许多既得利益者的命了。阻力之大,他始料不及。
《组织部长(第三部)》第二部分
贾士贞接了钱部长的电话,心里还在琢磨到底怎么回事。那天钱部长和他谈话时让他看了“大内参”,现在突然说中央调研组明天就到西臾来,而且由省委组织部秦副部长陪同,目的是调研西臾市前段时间的那场震惊全省乃至全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这对于即将赴美国学习的市委组织部长贾士贞来说,多少还是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刚才和常书记的那些谈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现在,贾士贞想到的是,明天上午秦副部长和中央调研组一行就要到了……
《组织部长(第三部)》第三部分
出了餐厅,华祖莹在前面慢慢地走,走了不远,就上了一条并不宽的弧形柏油路。路边是一片清澈的水塘,岸边野草茂密,水塘里几株芦苇在微风下摇曳。
  来到水塘边,华祖莹停住脚步,说:“美国的生态保护得就是好,你看这大片的草坪,你看那些别墅周围各种花草,像公园一样。”
  贾士贞看看清澈见底的水塘,水塘并不大,四周景色优美,风景宜人,一排排别墅后面的山峦更是青松茂盛。
《组织部长(第三部)》第四部分
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了,一股寂寞和孤独袭上心头,贾士贞甚至有点怀念在美国的特殊集体生活。
  贾士贞似乎觉得有些不适应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出国学习之前,他像一盆熊熊燃烧的火焰,满腔热情,壮志凌云,头脑里全部是工作,甚至没有想到将来会是什么后果。然而,此刻,身处这套专门为市级领导设置的家中,贾士贞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心境。
 身兼北方省委副书记、临海市委书记、临海市长数项重任于一身的郭醒世出身贫寒,他以
 &b&特大反腐走私案的真实再现!揭示权色交易的层层帷幕!&/
 曾毅凭着祖传绝技和中西医兼修学养,在高手如林的医学界脱颖而出,仅用三副中药便解
同类作品排行
最新图书榜
月点击排行
连载: sohubook@原创: yuanchuang@书友会: sohubook@听书: 010-国际关系读后感
国际关系读后感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读后感
《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读后感
倪世雄教授的这本《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学习国际关系的一本入门书,书中全面、翔实的将从国际关系理论诞生至今的整个发展历程,各个流派,以及各种理论完整的梳理了一遍。理论是指导实践的钥匙,更是进行战略和策略性研究的基础,只有对理论有一个很好的掌握,才能在未来面对和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是做到厚积薄发,有理有据,以不变应万变。
这本书中能够引起我思考的部分有很多,其中第一位的当属国际关系理论的三次论战。这三次论战实际上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发展史。20世纪初的第一次论战在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之间展开,现实主义早在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签署而导致一大批欧洲民族国家出现时就已经存在。其本质是国家中心,国家至上!在现实主义原则指导下,欧洲列强开始了长达两个半世纪的赤裸争夺,为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本国的国家利益及扩展本国的国家权力。而理想主义的产生则相对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正式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了理想主义走上舞台的机会,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殊死搏斗后,饱经战乱的人们在理想主义所宣扬的人性可以改善,利益可以调和,战争可以避免,国际组织可以维和,国际法可以维公的理念的光芒下,似乎寻找到了通向幸福天堂之路。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虽然在美国本土搁浅,却在欧洲大陆受到了救世主般的欢迎。人们对理想主义所宣称的它能够发挥的力量充满了期待,这种期待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无情的战火再次席卷欧洲,乃至亚洲和太平洋等世界其他地区,人们的愿望在战火中被彻底打碎,于是人性恶的一面被人们普遍相信,现实主义再次成为了人们用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信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被引入到国际关系研究中来,科学行为主义逐渐向传统以历史、哲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发起了挑战。其本质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之争。关于科学行为主义,即定量分析,目前中国清华大学主要应用的便是这一方法。这两个方法的关键区别在于定量分析是以数学、统计学的方法对一个点的分析,来解释一个大的问题,而定性分析则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给出解释后,再进一步推出微观问题的答案。因此,第二次论战其实是方法论之争,而非理论的发展。至于研究方法,则需要因事而异,任何单一的方法都不能完美的解释问题,因此第二次论战的结局便是两种方法的走向融合。
第三次论战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理论基于现实情况的发展。由于当时国际组织的大量出现及在国际舞台发挥作用,国家已不再是唯一的国际行为体,因此新现实主义,即结构现实主义取代了古典现实主义,而原来被打压下去的理想主义包上了新自由主义的外衣,号召着合作、相互依存而再次粉墨登场。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建构主义开始崛起,并逐渐发展成为能够和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三足鼎立的理论流派。
在国际关系理论风云激荡的三次论战中,很遗憾没有看到中国的影子。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从西方引进。不管是哪种主义,哪种流派,都诞生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这和国家在国际舞台的实力是分不开的。目前中国也在积极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秦亚青等一批学者正在寻求通过对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研究来得出中国特色的理论。这一点其实我并不赞同,西方的国际关系理论并不是通过对古罗马的研究而得到的,因此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也不应该是翻老本的,而应该是与时俱进的,是创新的。
同样,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的学习也不应该仅限于了解前人都做了哪些研究,提出了哪些观点,创立了哪些流派,尽管知道这些基本知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但我们依然不应满足于单纯的信息量扩展,而应该更多的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哪怕这些想法并不是最新鲜的,甚至也不是完全正确的,但它的意义依然比单纯的记住前人已经做出的研究成果要大。
在阅读本书时,当我读到萨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时,亨廷顿以文明的界限对世界进行划分的方式给了我启发,在该理论中,亨廷顿将世界划分为分成了7个(或8个)文明板块,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拉美文明(西方文明的次文明)、东正教文明,和“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亨廷顿认为未来世界的冲突是发生在不同文明之间的,很明显,亨廷顿的这种划分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即无法解释文明内部的冲突,例如它就无法解释同在伊斯兰文明下的两伊战争为什么会爆发。因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只是揭示冲突原因的一个方面,就像只剥开了橘子的一块皮,无法看到里面完整的内容。在这个理论之外,必然还存在着其他亨廷顿没有解释到,甚至没有看到的东西,这也许是一个新的角度,也许是一个另类的假设,但不管怎样,这给我们对于这一理论的进一步思考开启了前进的大门。沿着亨廷顿的脚步,我开始回顾自己所学过的知识,有幸我在本科阶段曾经学习过心理学,因此我开始意识到,既然文明可以作为划分世界的一个不太完美的标准,那必然存在着其他的标准,于是我想到了情感!准确的说是“国家情感”。
很幸运,当我在很多论文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国家情感时,我并没有找到任何一篇对这方面有所研究的文章。因此我相信这也许是个不错的角度。在国际关系理论中,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就是国家是理性的!对于国际关系的几乎所有研究都是基于这个假设。不过假设就是假设,由于国家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不仅仅是一片土地,一片海域,或是一个简单的名字,它是由活生生的人组成的,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国家看作一个由众多个人组成的集合体。人们的意志可以通过这个集合体表达出来,人们的情感也可以通过这个集合体来抒发,并影响集合体的行动方向。由于在国家这个集合体中,人们会有比较明显的认同感,因此当遇到外界的刺激时,情感会以比较集中的方向表达出来,就像众多小溪汇成江海一样,最终产生的这种情感就是“国家情感”。由于不同国家的自身实力和受到的外界刺激是不同的,因此国家情感也是不同的,这便可以将世界进行重新的划分:以欧美为主的焦虑情感、以金砖四国为主的希望情感、以伊斯兰世界为主的羞辱情感,和以非洲和拉美为主的彷徨情感。未来的冲突与合作不仅会由文明导致,也会由国家的情感来推动。由于对积极情感的追求是人的本能,因此当一国的的情感为负值是,势必推动本国采取行动以追求对缺失情感的补偿,而已获得积极情感的国家则会尽最大努力保住这些可以给本国发展带来推动力量的积极情感,就像维护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样。由此再往下,还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
总的来说,倪世雄教授的这本《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一本很精彩的基础性读物,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带给我很深的思考。我期待在今年9月能够再次见到久违的倪教授,并得到他宝贵的指点。
国际关系学院2011级研究生 岳鹏
日于辽宁大学崇山校区篇二:国际关系读书报告
现当代国际关系史读书报告
――读沃尔兹《国际政治理论》
肯尼思?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之作,一直是国内外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学科的必读书目。对任何国际关系学方面的学者而言,不论他是现实主义的、新制度主义的还是建构主义的,都避不开沃尔兹的理论。迄今为止,这本书仍然是国际关系方面被引用率最高的著作。对于初学者,这本书有些难度,尤其是习惯了看中国学者的书,习惯了间接地从别人的分析中接受知识,再来看这本逻辑性极强的书,更是有些吃力。在此,特将自己的收获写成读书报告,以促进日后的学习。
首先来介绍一下作者。作者是美国的学者肯尼思?沃尔兹。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是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他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1948年毕业于奥多比林学院,年入伍服兵役。1950年和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分别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布兰戴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校任教并从事研究工作,并且曾经担任过美国对外政策委员会委员,全美政治学会理事、美国政治学会会长等职,荣获“詹姆斯?麦迪逊政治科学杰出学术贡献奖。”1994年退休,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终身荣誉教授。他在90年代曾经到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讲授国际关系理论,受到师生的欢迎。沃尔兹的主要学术著作有:《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1959)、《对外政策和民主政治》(1967)、《国际政治的冲突》(1971)、《国际政治理论》(1979)、《使用武力》(1983)、《核武器的扩散:一场辩论》(1995)等。此外他还写了很多有影响的论文,如《政治哲学与国际关系研究》(1959)、《康德、自由主义与战争》(1962)、《两极世界的稳定》(1964)、《国家相互依存的神话》(1970)、《和平、稳定与均势》(1988)、《现实主义思想和新现实主义理论》(1990)等等。其中《国际政治理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书字出版以来便被誉为“当代经典”①,它的出版标志着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中极为重要的新现实主义学派的诞生。该书可以说是国际关系理论界影响最大、引用率最高的学术著作。 ①王逸舟 著:《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7页
其次是全书内容提要。全书正文共分为九章内容。章节标题具体如下:第一章:规律与理论:阐述了理论究竟是什么,以及演绎理论较之归纳理论的优点。
第二章:还原主义理论。第三章:系统方法与理论。第四章:还原方法与系统理论:反思了还原方法和系统方法的缺陷后阐述了国际政治系统理论应包含怎样的内容及可实现和不可实现的目标。这三章批评了还原主义方法为什么不能够解释国际政治结果。第五章:政治结构:介绍区别于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的政治结构是如何被构建出来的第六章:无政府秩序与均势:考察了无政府状态的特性以及国家在系统中预期的可能变化。第七章:结构性原因与经济效果。第八章:结构性原因与军事效果。第九章:国际事务管理。这三章则是对国际政治的结构理论进行检验,比较了不同的国际系统,并对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时,行为与结果会有什么样的差异进行了阐述。
可以说本书的结构是严格按照作者在开篇中提出的本书试图解决的三个问题而展开论述的,即:第一,试图对已有的重要的国际政治理论与方法进行批判性考察;第二,对现存理论的缺陷加以修正后,重新建构一个新的国际政治理论;第三,对新建理论的适用性进行检验。①
因此,本书可以清晰地划分为四个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是第一章,详细阐述了究竟什么是规律、什么是理论、如何建构理论、如何检验理论等问题,并且比较了归纳方法与演绎方法的优劣。在这一章中,沃尔兹在阐述他的国际政治理论之前,首先澄清了人们对理论的种种偏见和误解,向读者表明了他是在严格的科学哲学标准的意义上使用“理论”一词的,同时在后面的章节中,他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去一步一步展开他的理论建构的。沃尔兹理论构建的过程非常明晰:首先检验已有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然后修正现存理论的缺陷,建构一种全新的理论;再检验这一新理论的适用性。沃尔兹提出,实现这些目标,首先就要阐明什么是理论,以及对理论进行检验的必要条件。
沃尔兹指出许多国际政治学者未能厘清“规律”“理论”等词的科学应用规则,导致词汇的错用、滥用,这最终将引致理论的瑕疵与缺陷。沃尔兹定义下的理论是超脱于现实之上的,他认为国际政治理论应当是高度抽象的,不能将理论希望解释的东西添加到理论中去。在沃尔兹的定义中,“规律”阐明变量之间的① [美]肯尼思?沃尔兹 著:《国际政治理论》,信强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联系,而变量则是具有不同价值的概念,即,“规律”是对事实的一种观察。而“理论”则是对规律的解释,或者说是为了解释事实而进行的思辨过程。在此,沃尔兹与其他国际政治学者划清了界限:沃尔兹反对将理论视为关于某一特定行为或现象的规律的结合或系列,他认为这一做法只能收集到更多数据并从中出更多的关联性,但不能给出任何对原因的解释。因此沃尔兹反对归纳法,因为归纳法只能解决问题的片段,将这些片段相加不能得出任何对事物的解释,要被认知的客体是无穷的,我们无从知道该将哪些部分相加,也无法得知这种相加是否合适。沃尔兹认为在理论中除了有通过归纳法得出的描述性信息外,还应有理论范畴,而理论范畴只能被创造不能被发现。在加入理论范畴的考量之后,我们对理论的检验标准将是“它有多大的解释力”而非它是否与现实相符。沃尔兹认为,理论与现实相关,然而理论本身需要独立于现实世界。事实不决定理论,对同一个事实可以有多个理论适用,理论可以被不断替换,而现实世界的规律将永久保持不变。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这一部分集中批判了还原主义的(Reductionist)理论和方法,为我们揭示了为什么还原主义在解释体系层次的国际政治结果方面是失败的和不成功的,向我们说明了仅仅通过对国家层次的现象和行为的研究,是不能真正理解体系层次的国际政治的。同时还考察分析了理查德?罗斯克兰斯(Richard Rosecrance)、斯坦利?霍夫曼(Stanley Hoffmann)、莫顿?卡普兰(Morton Kaplan)三位倡导使用系统方法研究国际政治的理论家的不同理论,指出他们的理论并不是真正的系统理论,他们最终还是都或多或少地陷入了还原主义的错误中。
沃尔兹认为许多国际政治学者未能采用适当的研究程序,他们关注研究使用的方法,却未曾关注过方法背后的逻辑。国际政治是一个过于复杂且庞大的领域,仅用还原方法不足以构建一个有力的解释,因而我们需要采用一种系统分析的方法。沃尔兹提出了理论检验的方法,并指出许多学者因为逻辑混乱且未能严格按照检验要求对自己的理论进行检验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或推演出无法自圆其说的理论。在第二和第三章中,沃尔兹就采取了他的严格检验方法检验了一些流行的理论。沃尔兹的检验方法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一是陈述接受检验的理论;二是从中推导出假设;三是对假设进行经验性或观察性检验;四是进行第2和第3
步时使用该理论的术语定义;五是控制或去除该理论意外的干扰变量;六是设计一些不同的、严格的检验;七是如果无法通过检验,思考是应该放弃这一理论抑或修正之或缩小其所解释的范围。
第二章中,沃尔兹以霍布森―列宁帝国主义经济理论为例讨论了还原主义理论方法的局限性。在本章中沃尔兹精彩的演示了如何将他提出的理论检验方法运用到检验流行的理论中去。沃尔兹对霍布森-列宁帝国主义经济理论的三个基本假设在逻辑上提出质疑,并用史实和现实观察反驳了这三个基本假设,否定了这一理论在逻辑上的有效性。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三个基本结论是:帝国主义政策是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后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必然导致帝国主义,而帝国主义之间必然发生战争;由此推导出资本主义世界必将灭亡。沃尔兹最后证明霍布森―列宁帝国主义理论是一个充满缺陷的理论,而这一理论的缺陷,也正是还原主义方法的缺陷:还原法的实质是通过研究各组成部分来理解整体,然而通过这种方法得出的理论在宣称具有普遍性的同时其本身却往往只是一个片面的理论。在阐述了还原方法的缺陷之后,沃尔兹在第三章中批评了过去流行的几种系统方法和理论。沃尔兹首先阐明了什么是系统方法,并将其与分析性方法相比较。分析性方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物理学界等到广泛应用,其实质是将整体还原为分离的个体,然后检验各部分的性质和彼此间的联系,而对整体的理解是通过对处于相对简单状态的各要素的研究以及对其联系的观察得来的。
分析性方法是有效的,然而只有在系统层次的影响不存在或是异常微弱的情况下分析性方法才是充分的。倘若结果不仅受到变量性质和彼此联系的影响,而且受到其组织形式的影响,此时我们必须采纳系统方法。沃尔兹分析了三个常被认为是系统理论的国际政治理论。首先是理查德?罗斯科兰斯的理论,沃尔兹认为这一理论缺乏一个系统层级的概念,只构建了一个框架。这一理论完全不是系统理论,是只能被当成是组织复杂主题的一套范畴。而斯坦利?霍夫曼的问题在于,他将“结构”定义为一个诸多项目的集合,由此导致了原因的混乱以及原因和结果的混淆。而卡普兰复杂的系统理论则有三个主要问题,而这三个问题也是沃尔兹在后文中所着力介绍的:1. 均势理论适用于任何存在着两个以上国家单元的自助体系。国际政治中的均势理论只是在无政府状态下关于单元行为结果的理论。2. 只有在系统层次发挥诱因作用时,才使用系统方法。必须将系统单元
的属性与互动和系统结构的定义相区分。3. 只有在系统的结构与互动的单元之间具有相互作用时才需要采用系统方法。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章。在这一部分中,沃尔兹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国际政治的系统理论。第四章在对还原主义理论和各式各样的所谓“系统理论”的缺陷加以反思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层次的国际政治理论应该包含什么内容,以及这种理论的解释力和解释的范围,可以说是承前启后的一章。第四章在总结了还原方法和系统方法的问题之后,提出了这一命题:理论解释行为的规律性,使人们预期互动单元所产生的后果将发生在某一限定的范围之内,但国际政治行为体的行为是不确定的,国际政治理论必须对这些不确定的行为加以解释;行为主义方法通过建构关于国家行为互动的命题来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然而,单元层次的论述并不能解释在系统层次观察到的现象。由于行为者及行为的多样性无法与结果的多样性相对应,因此,我们知道系统在发挥作用,因而建构一个国际政治系统理论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那么沃尔兹设定的国际政治理论是怎样的呢?
按照第一章中给出的关于理论的严格定义,沃尔兹设定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范围,即这一理论能够描述既定系统内国家行为和互动可能产生的后果的范围,显示这一预期的范围如何随着系统的改变而变化;它可以告诉我们具有不同结构的系统会施加什么样的压力,提供何种的可能性;它不能告诉我们系统的单元如何,以及怎样有效地回应这些压力和可能性,意即,这一理论无法解释细节,而解释细节或某一史实也非该理论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沃尔兹认为如同历史一样,国际政治理论是根据某一时期的大国来书写的。在一个系统中,主要行为体的行为以及互动对所有国家或公司命运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次要行为体的影响。这一理念贯穿了本书的后半部分,沃尔兹建构国际政治理论的努力建立在小数目系统的基础之上,第七和第八章正是以这一理念为基础。
第五章阐明了政治结构是如何产生的,以及这种结构与组成系统的单元是是如何相互影响的。沃尔兹特别关注结构的作用。结构可以对行为和结果提供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的解释,在第五章中,沃尔兹详尽解释了政治结构的产生过程。沃尔兹对结构的定义有别于其他政治学者,一般论者将结构视作一种补偿机构,在输入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保持结果的一致性。沃尔兹将结构当成是一系列约束条件,结构限制和塑造了行为体和机构,并促使行为体和机构在存在差异的前提下篇三:《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读后感
虽然我们所学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在国际学术界兴起的一门新学科,但是,政治与经济从来都是密切联系的,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相互影响一直存在,就像古希腊海伦的美貌并不能使阿伽门农国王派派船千艘大肆围攻特洛伊城,其真正动机可能是为了夺取并控制那条通过达达尼尔海峡的有利可图的贸易通道。作者关于国际政治经济的定义是:国际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国际政治与国际经济如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学问。政治与经济简言之就是国家与市场,国家与市场起源于近代欧洲,然后从地球上这个相对狭小的角落逐渐向外扩展,今天已包容了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当然市场与国家是根本对立的,这两种逻辑冲突的性质和后果成为几个世纪来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中产生了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它们贯穿于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历史大论战中。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市场经济增长的政治经济根源及作用。第二个重要问题是经济变化与政治变化的关系问题。第三个问题是世界市场经济对国内经济的重要意义。当今时代世界市场经济对国际关系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市场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我们可以把市场经济定义为: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与服务按相对价格进行交换;交易与价格也正是在市场中谈成和确定的。市场迫使社会改变结构,以便于市场的适当的运行,所以,市场在现代世界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要研究政治经济学,市场是研究的首要对象。
在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来源,观念及信仰的不同,对它的认识也不同,由此衍生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自由主义观点,它主张市场自由以及减少国家干预。从亚当?斯密到经济自由主义的当代支持者,他们虽然在观点上有很大差异,但是均将市场及价格机制视为组织国内及国际经济关系的最有效方法。经济自由主义的两个假设一为:每个消费者,家庭或公司是社会的基础;每个个体的行为均是理性的,并努力以尽可能小的耗费来换取最大或最令人满意的某种价值;理性仅应用于动机,但并不能确定结果。 另一个为:是市场竞争条件下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上的长期协调一致性,这是一种远远胜过任何暂时利益冲突的协调一致性。他们相信经济的持续发展,并认为其显著表现就是人均财富的增长。他们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基本假设具有局限性。一是人为的割裂了经济与社会其它方面的联系,并把现存的社会政治结构看成为既定的,二是作为一种理论,经济自由主义往往易于忽视经济活动后果的道义性和平等性。其交换的假设及以静止的观点分析问题也有局限性。第二种是民族主义观点,其中心思想是经济活动要为,而且也应该为国家建设的大目标或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其中包括“温和”派重商主义和“强硬”派重商主义。其最大的优点是高度重视国家作为国际关系中的主要行为主体和经济发展工具的作用。第二个有点是深切关注国家安全和政治利益在组织与处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第三个优点是重视经济活动与政治结构的作用,及认识到市场必须运行在一个充满社会和国家竞争的世界中。但它的弱点在于它认为国际经济活动是一种唯一的,并且永远不变的“零和”游戏,即一个国家的获益必然会引起另一国家的相应损失。此外,它也缺乏一种令人满意的关于国内社会,国家和外交政策的理论。第三种是马克思主义观点,可分为社会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革命论。但都包含四个要素,第一要素是对认知和社会的辩证法研究,第二要素是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研究,第三要素是对资本主义要素的基本看法,第四要素是对社会主义的规范化认识。它总结出了资本主义不可抗拒的三条规律即不平衡规律,资本集中规律,利润率下降规律。其中,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及继承影响最为深刻。虽然,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把经济问题――生产和物质财富分配――放在它应占的位置上。放在政治生活的中心或者接近中心的地位并强调既从国内,又从国际水平上分析国际分工的结构和性质。但是,它未能领会政治和战略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所以,尽管马克思主义注重政治变化是正确的,可是它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有着严重的缺陷的。
三种思想观点在讨论国家与市场孰重孰轻中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虽然它的批判并不是必然正确,但是它也确实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极其不可不重视的问题,它们也都对货币,贸易与生产等这些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进行了阐述。从硬币时代到政治货币时代再到金本位制。货币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健全的货币体系是国际经济极其重要的环节,它会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对外投资和全球相互依存关系的存在。有效且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能够解决清偿能力,调整和信心这三个专门问题。而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解决各国收支不平衡的办法是:改变汇率,国内经济活动的收缩或扩张,以及直接控制国际贸易。在传统金本位制中,英国占据主导地位,自十九世纪末,新兴工业国的兴起和英霸权的衰落破坏了英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权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其彻底崩溃。接踵而至的是经济混乱和大萧条。二战后,英美合作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企图解决国内自主和国际稳定之间的矛盾,但由于其各国政策自主,固定汇率和货币可兑换性的基本特征相互冲突,所以理论与现实存在着差距。它确实带来了国际贸易空前发展和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一个时代,但美国经济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美货币政策成为全世界的货币政策,使布雷顿森林体系又成为了以美为中心的金本位制,美元也因此成为“霸权货币”。正是美霸主为了增加本国经济和政治行动的自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毁于一旦,接着,固定汇率体系也宣告崩溃,有些学家便提出了如今的浮动汇率制,各国的联系相比从前平等了,彼此间的贸易也日益发展。贸易是各国之间最古老最重要的的经济联系。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代世界里,国际贸易也日益举足轻重。对于贸易的理解也有分歧,两种理论的见解截然相反。自由主义的贸易理论,以亚当?斯密,李嘉图为代表,崇尚自由贸易,李嘉图建立了比较优势定律,以此作为自由贸易的根本原理。而以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和李斯特为代表的民族主义国际贸易理论则强调特殊社会集团和国家所承受的贸易代价,赞成经济保护主义和国家对贸易的控制。因此,自由主义与保护主义之间的争论成为经济自由主义和经济民族主义之间冲突的核心。提高关税成为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而为了避免关税壁垒,进行公平和自由的贸易,于1948建立了关税总协定,经过一系列的谈判,协定也日益变得更加完善,为全球自由公平贸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要想在贸易中占优势,生产力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跨国公司这类跨国生产的机构,它们管理人才济济,金融资本雄厚,技术资源丰富,它们按照某种协调一致的全球战略开展庞大的业务。其中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数量最多。跨国公司可以传播母国的思想意识,并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家利益。但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冲突却异常明显,尤其是在欠发达国家里,它们以其高发展的科学技术妨碍了东道国当地工业的发展。但无论如何,跨国公司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是不可挡的趋势。
无论如何,在政治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是相对的弱势。从一战到现今世界,发展中国家一直处于被动位置。于是建立一个新的经济秩序、转变全球政治经济迫在眉睫。国际经济性质的变化导致对多边领导和政策协调的需要,如果在一个由强大的非自由化经济所组成的高度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关贸总协定的非歧视、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等原则或许不再适用。而愈演愈烈的重商主义竞争、经济地区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则使国际政治经济趋势跌宕起伏。但无论怎样,新的国际政治经济局面正在出现,我们翘首以盼,相信未来的政治经济是更加美好的。篇四:国际关系听后感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听后感
学院:建筑学院
姓名:王静辉
学号:14S134128
学位:硕士
听了王德伟老师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专题讲座,再通过结合之前我阅读,认知到的与之相关一些知识和评论,对于历史,对于现在的世界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和认识。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无非于利益二字,与意识形态,社会形态,个人得失没有任何的关系。合纵连横,没有永远的友谊,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所有的成熟的国家对于外交关系应该有的态度。中国曾跟着苏联老大哥对抗资本主义的猎枪,但当苏联撕开了虚伪的面纱,在领土争端问题上露出了狰狞的爪牙之时,中国迅速接过美国递过来的橄榄枝,背倚美国,积极对抗苏联。而当苏联解体,美国最大的敌人不复存在之后,蜜月中的中美友谊瞬时跌入谷底,牵制苏联的作用失去后的中国对于美国来说就是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
因此对于现今的社会局势,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着清醒的了解和认知。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固然重要,但是竞争是必然存在的,一切只是为了利益,这是为什么美国一边高唱着加强深化中美关系,一面毫不客气地构建三层岛链去围堵中国的海域,更是频频进行经济制裁和构建贸易壁垒。
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研究生,对于现在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国际事件要有自己的认知和正确的分析,或许表面上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只要透过现象去看这背后到底对谁更有利,有些秘密就会浮出水面。现在的文化传播方式更加的广泛和迅速,也更加容易被渗透和制造各种错误的舆论导向,因此,我们不能轻易相信舆论所说的,要有自己的判断。篇五:东北亚国际关系 读书笔记
《地缘大战略》读书笔记
一、整体印象
这本书刚开始吸引我读的地方,在于作者将地缘政治与我国历史和周遭地理环境很好的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一直对史地都很感兴趣,自然也就在读的时候多了些思考。
在本书第一部分里,作者首先为我们梳理了地缘政治学的学术渊源与传承,自古以来,权力之争写满了整个人类的历史,政治也贯穿于人类历史生活的始终。作者认为这种权力的争夺起因在于“人类的社会性是战争的源头。”国与国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一样,也是守着权力的支配行动,国家具有与人一样的“动物性”。然而,地理的因素对于国家的影响不比其对人类的影响来得小。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它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式,例如古希腊,濒临地中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土地贫瘠的地理限制使得其成为了一个贸易发达的开放式国家,并且在文化和政治上处于高位,从而使希腊文明能成为欧洲文明之发起。
地缘政治学是诞生于俾斯麦执政之后的政治经济学术极为强盛的德国,因为地缘政治学本身便是一门大国的学问。二战后新的国际形势也使地缘政治学再次成为显学,如今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需要从地缘政治学中学习一系列的理论知识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国际形势,以游刃于大国间的地缘政治之中。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正逐渐被卷入其中。作者再对国家军事战略要素进行了一番细致的梳理之后,便从中国的历史说起,简单而富有创建地概述了中国国家形成的历史,并分析了中国地理位置上的的“四至”特点。紧接着,作者将眼光投向世界,逐一地对世界上的每个地区的地缘战略做了深刻剖析,为中国所面临之国际环境描绘了一副世界战略图。
二、具体感兴趣部分
由于这本书后面的主体内容比较丰富,我着重阅读的是有关东北亚的几部分,即东北亚的几个国家,中、朝、韩、日、俄,也许还有蒙古。之所以在东北亚的国际关系中较少关注蒙古,与其地理环境、历史传承密不可分,蒙古作为一个内陆国家只有两个邻国,加上地广人稀,没有成规模的工业,受困于此,只能
扮演中俄间的缓冲带了。但作者认为蒙古今年引进日、美等国的势力以牵制中国会导致其更加窘迫倒不一定,因为中国日益强大可能促使其他大国更多的将势力伸向蒙古以牵制中国;
对于俄国(包括其间的苏联)和日本作者分别列了很大篇幅来论述,它们作为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无人质疑,但在东北亚来讲,俄国的影响力就小的多了,甚至不及半岛上的两个国家。俄罗斯作为一个横跨两洲的国家,作者一阵见血的描绘出了其矛盾性,被东亚世界视为西方世界一员,同时也被欧美看成信仰异端基督教的东方国家,他的扩张性也让周边国家经常保持警惕,这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看到俄国目前在国际社会独立支撑的局面。具体到东北亚,作者多次强调了俄远东的薄弱,毕竟其主体在欧洲,连欧洲部分都自顾不暇,更何况鞭长莫及的太平洋沿岸。俄罗斯今年的大火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问题,普京铁腕后并未让俄国对自己国家有较强的控制力,由于对远东控制力更弱,近年来中国人还在那片失去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移民做生意,迫使俄国人不得不引入日本制衡中国,比较典型的事例便是俄罗斯以石油管道为道具,在东北亚玩弄均势制衡中国;
日本作为东北亚最特殊的国家,在本书中作者可以说剖析的还是很到位,尤其将岛国日本与同为岛国的英国做了横向的对比。同英国面对有众多民族国家的欧陆不同,日本一直就要对付一个强大的大陆集权国家,所以无法像英国一样同大陆保持距离并像海外发展,反而通过朝鲜半岛做跳板在大陆谋求霸权成了日本的一贯战略。但我想作者忽略了一点就是英国向西、向南到达美洲、非洲有广袤的土地供其发展殖民地,但日本列岛向西是广阔的太平洋,向南东南亚又都是分散岛屿且需经过中原政权的势力范围,自然形成了其要么向大陆发展,要么闭关锁国的局面,但我觉得作者另一想法比较合理即日本无法领导亚洲,但可以在不让其最大盟友利益受损的情况下同亚洲进行一体化进程,当然由于历史原因这个过程会有很多曲折;
相对朝鲜半岛在东北亚及东亚甚至世界的重要性来讲,作者在这部探求中国地缘政治的书里给其的篇幅显得有点寒酸了,即使作者自己也在书中承认,半岛南部的国家经济总量达到准发达国家标准,北部则拥有核技术,两者均有改变东北亚目前局势的能力。作为亚洲巴尔干,朝鲜半岛的角逐实质上是几个大国利益竞争的平台。在日本、韩国都有驻军的美国是最大的庄家,称它是不在亚太的亚
太国家一点也不为过,美国将是未来东北亚国际政治长期的制衡者,但不会出现像伊拉克或者阿富汗那样出兵介入的情况,原因正如亨廷顿在其著作《文明的冲突》中所写一样,当今世界冲突多发生在不同的文明间,尤其是文明接壤的断裂带上。在东北亚俄国势力衰微,日本、韩国都在保存自身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向美国文化靠拢,而传统的中华文明又不似伊斯兰文明那样与基督教文明针锋相对,中国甚至被西方认为是世界上几个没有宗教的国家之一,至少是没有全民性的宗教。也因此,虽然东北亚暗流涌动,但两个中美大国一直没有大的冲突,这应该基本上可以东北亚近年局势的相当稳定。
不管提到东北亚还是其他地区,都不能不提美国的影响力,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渗透都是全方位的。
首先,由于美国人的努力,美元霸权的建立,通过全球化运动,把整个世界纳入美国金融殖民体系,金融政治因素已经上升成为第一位因素;网络政治的因素也几乎覆盖整个世界;此外,还有媒体因素――话语权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这个世界的态度;空天力量更已经超过一般的空权、陆权和海权这样的概念,成为比传统三权更有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这四种力量正在改变这个世界――这四种力量和地缘政治力量无关。美国在太平洋东岸和大西洋西岸,就可以对世界施加影响,因为它有金融力量,有好莱坞,有文化力量,有媒体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关注地缘政治因素,已不足以把握现时和未来的全球政治格局和走向。就此意义上说,地缘政治理论对于中国,虽说已经来得有点晚了,但仍不能说是马后炮,仍对构架中国的现实政治战略有用。只要我们不能提着头发让自己离开地球,地缘政治的影响就会永远存在,只是不像100年前那样是主宰我们政治思维和政治行为的唯一要素罢了。
另外,在美国受到金融危机打击之前,全球化口号比较响亮。但是实际上,在真正的全球化建立起来之前,必须要经历区域化,因为没有经过区域化的全球化是不稳定的,它在很大程度是一极的,而不是多极的,但是这个世界虽然叫做地球村,仍然需要一个多极、多中心支持这个全球化。所以,我们看到欧盟已经实现了区域化,而且正在走向很紧密的联系,像非洲、南美、北美都在这样的区域化进程中,东亚我想也必须要经历这么一个区域化,不然的话,在全球竞争中,一个一个国家将来会变得相对越来越弱小,即使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也不
足以在区域化的竞争中成为一极,所以东亚必须要经历区域化,而这个区域化只可能由中国来主导,这是由中国的地理位置、由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体量,也就是它的人口和面积以及它的经济总量,来决定的,东亚的一体化只可能由中国来主导,而且这个东亚包括东北亚、东南亚、甚至中亚和南亚的周边国家,它是一个泛东亚的概念,中国不能简单定义为一个东亚国家,它的领土在中亚和南亚都有分布,中国不应该忽略这两个方向,同时中国必须警惕过度扩张的危险。
所以,在这个扩张中,要跟以前的扩张有一个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大陆国家的扩张,应该是可以做到非侵略性的,同时也可以是一种联合性的,它不是像海岛国家,向外扩张,必须占领殖民地,侵略别国的领土,而大陆国家的扩张,包括俄罗斯这样的,当然它是比较早诉诸于暴力的,但是它还是成功的留住了自己扩张的领土,像中国完全可以做到这样,当然不是以领土为目的,而是以市场和原材料供应为目的的扩张,而且它是可以利用自己的传统文化来融合周边的文化,形成一个东亚的文化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最后走到政治共同体。这种融合不是取消当地的本土文化,而是向中国的传统一样,像儒释道三教,或者三个不同的思想体系它们彼此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但是最后儒释道都存在,不是谁吞并谁。最后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更丰富的思想。文化的扩张更需要自由开放的体系,如果只是排斥、压制的,不可能是一个融合、兼收并蓄的体系,这就涉及到国内一些变革,包括它的经济制度的变革、政治制度的变革,它的思想模式以及思想的再现,这种思想的复兴,这个不是复古,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欧洲的启蒙运动组合成一个新的思想,这个思想包括儒释道,也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西方的现代文明,形成一个新的华夏文明。
三、读后的一点想法
中国处在特定的空间里面,东亚大陆的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本身不在于你是不是能够自觉的从地缘政治的思维来考虑问题,但是本身制约了国家的兴衰,本书着眼于未来,未来以中国为主体,用地缘政治学分析中国的地缘政治,中国的历史其实就在地缘政治学的的约束之下、制衡之下,在这个结构里面出现兴衰,现在大陆和台湾中间有一个海峡,朝鲜38度线,越南是17度线,实际上都是二战结束之后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结果,现在我们还处在这个后果里头。中国处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下,实际上也有自己的地缘政治思维,受到他国地缘政治的影响,
包括海峡两岸的现状,朝鲜的现状。
中国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它的实力增长,再一个对自己国家民族地位的自觉。鸦片战争前后,那时候中国认为自己是天朝大国,后面第二次大战,中国融入苏东的阵营,这种依附形式的发展,再光荣的独立自主,改革开放这么一个历程。
以意识形态看国与国之间的国家,文革时说,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天涯若比邻”,把人与人的朋友关系比喻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种比喻其实不恰当的,国家的关系不是个人的关系,中世纪基督教时代,认为个人的道德可以推广到国家,马蒂亚说个人的道德不是国家的道德,国家有国家的理性,不是个人的理性,修身是一回事,治国是另外一回事。
全球化时代,以往我们闭关自守的时代不见了,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必须有全球的战略眼光,要考虑到全球化格局的变化,这种国际知识,过去好像是专门的知识,专家的知识,但是在现在,变成了每一个知识分子必备的知识,没有这个知识,很难涉足于一些公共领域的重大问题。这也是现在社会里,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个悖论,你想涉猎公共性问题,但是他需要你具备一些专业化的知识,这个和19世纪左拉满足一些道德上的控诉有关系,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全球社会不断分化演变,你必须具备新的知识,比如有人批评中国和缅甸的国家关系,当然实际上中国现在变成了能源消费的大国,但是石油安全如果走马六甲海峡,就受到别人的控制,那个海峡很狭窄,但是通过缅甸,从印度洋输进阿拉伯的油气,就走陆路,这样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非常有保障,这些都需要从宏观的高度做出权衡的。
十九世纪德国法学家西尔克说过,是现代是两种运动,一个是主权向民族国家集中,还有一个主权向个人集中,前者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主权,国家构建,后者说的是公平权,实际上这两个东西,在某种条件下是相辅相成的,国家的主权和国家的权利完整、强大对个人的主权、个人的公共权保护有效,比如说你在国际上,你国家的人在经商,遇到动乱了,怎么保护?如果国家强调,就可以对你的国民有效多保护。另一方面,个人的主权、个人的公民权得到国家的有效保护,公民对国家职权的认同感、凝聚感更强大,所以在很多情况下,这个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一致的。温总理在美国的时候说,外抗强权,内争自由,实际上说的就是现在性的这两种运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亚洲四小龙经济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