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香草味的友谊读后感感

《迷茫时代的明白人》读后感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36458字,被10人关注,获得了11个喜欢
《迷茫时代的明白人》读后感
8月份也看了一本罗振宇的书,叫《罗辑思维》。当时看完后连读后感也没有写,因为真的不知道该从哪写起,只是一味的觉得书写的不错,所以就买了他的另一本书来读,就是这本《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我是被这个书名给吸引的,“迷茫时代”指的是怎样的时代呢?我只知道我们身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每天有成千上万条信息充斥着我们的脑袋,把我们的时间都碎片化了。如何在这个时代中很好的活下去,我觉得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保持独立思考。每天接收如此多的信息,我们应该学会去思考,哪些信息对自己有用,哪些信息需要过滤,而不是毫无选择的往自己的脑子里塞。独立思考,可以让你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中临危不乱,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该往哪里努力,该如何努力等等。第二点,就是持续的学习,其实不管在哪个时代,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学习技能,学习知识,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等等太多太多。有很多的人觉得出了校园,学习就跟自己再也无关了,其实我觉得,出了校园才是学习的开始,职场中需要我们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提高自己,让自己在这个时代做个明白人。
读完整本书,虽然我也不记得作者说的“迷茫时代”指的是什么时代,但是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的一些观点带给了我思考,带给我共鸣。他在书中提到“经济学”,他觉得人们都应该学学经济学,因为经济学有他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成本二字是经济学里很简单的一个概念,但很多人都理解错了。作者用他的解释告诉我们经济学的成本,永远是往前看的,不往后看,所以过去的东西都叫沉没成本。这一概念我觉得还是很有意思的,也让我有了想去阅读经济学方面的书的兴趣,不单是想了解经济学,更想的是学习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我一直觉得,读一本书不在乎完全理解作者所讲述的,只要其中有一两点让你有反思,有收获,有共鸣,那么这本书就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去阅读。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把自己看的每一本书,所思所想写成一篇篇的读后感。
· 0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_作文1600字_读后感作文_第一范文网
&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
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
什么是自动自发呢?自动自发就是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出色的完成自己的事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呢?是一味推脱拖延还是积极主动,是做工作的奴隶还是做自己工作的主人?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会做出自己正确的选择:认真工作做自己的主人!做自己工作的主人首先要做到:对待工作勤奋认真。如果你永远保持勤奋的工作态度,你就会得到他人的称许和赞扬。同时我们也知道:每一份成绩的取得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付出艰苦的努力是永远不会有成功的。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的大道上,没有坦途可走,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能最终到达成功的顶点。&勤奋工作是实现理想的基础,贪图安逸会使人堕落,无所事事而退化。勤奋工作还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乐趣。同时还因为工作给予我们的要比我们为之付出的更多。如果将工作视为学习经验的机会,那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比如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很多杰出人物所具有的创造能力、决策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是他们在长期工作中积累和学习的。在工作中他们学会了了解自我,发现自我,是自己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有所施必有所得。当我们尽职尽责,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终将有获得回报的机会,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会白费的。 &其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还要求我们要敬业。敬业就是尊敬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当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更多经验,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得到乐趣。做事善始善终,一丝不苟是工作追求的最高境界。敬业会带来双赢。 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对待工作要忠诚,要自信。忠诚就是工作时真诚负责,尊重学生。工作时对自己要自信。正如书中所言:这个世界为那些具有真正使命感和自信心的人大开绿灯。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多么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能够把心中的理想变成现实。自信使我们决心更坚定,自信使我们意志更坚强,它给我们思想以力量,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我们立刻采取行动把可能变成现实。读完后,我深有感受。里面的主人公&哈里&讲述着一个故事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等待新生命的轮回。但他还挂念着很多很多的人。他最后悔的是车祸前对她姐姐雅丹说的话:&这次可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哈里不知道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哈里化作幽灵和阿瑟重返人间,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是歉意和爱。他发现,教室后面整整一面墙都是关于纪念他的专题,所有的同学留了言,他昔日最好的朋友写了长长的怀念文章,而以往的死对头也在文章中说其实一直喜欢哈里,并发动大家在校园里为哈里种了一棵树。家里的气氛令人心酸,爸爸妈妈仍然沉浸在失去儿子的悲痛中,总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的姐姐雅丹在房间里望着他的照片发呆,潸然泪下。他一遍遍地大声喊着他们的名字,一遍遍地说我爱你们,可惜他们不可能听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集中所有意识竭尽全力让笔写出字来,对他姐姐说句对不起。哈里虽然千万般不舍,但还是离开了人间,离开他无限挂牵的地方,前往天蓝色的彼岸。最后,他深情地呐喊:&再见,妈妈。再见,爸爸。再见,雅丹。我想你们,我爱你们大家。我爱你们所有的人。我非常、非常、非常地爱你们。&共2页,当前第1页1读一本好书的读后感 相关内容:
我的感受大致与王崧舟对钱师课的评价相同:教师不动声色,学生渐入佳境。那天我坐在最后一排,看见大屏幕里的他理着平头,架着眼镜,有着男子将近中年时的微胖身躯。...
陈志武也不太喜欢郎咸平,这种不喜欢,不是个人好恶层面的,而是学术切磋层面的。陈志武也很较真,可对政府较真的比较平和,对经济学同事较真的比较严谨,因为陈是潜心学术的,学术必须严谨的较真。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在三国.魏时期,曹操有两个很出色的儿子,曹植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
小说来源现实,在读者的眼中绽放,凸显它刻画的一切。先生通过短短的篇章,小小的故事,妙笔生花,在人们的心门上叩出无味人生。有人说《警察与赞美诗》诉诸的是人生中的机遇问题。
在一次又一次的揪出反动派打倒xx的红色疯狂的席卷背后,互相揭发,就连曾在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中建立起来的信任都荡然无存。于是,王蒙那一代人,在自己最青春最纯洁的时光中,读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满怀憧憬地向往着共产主义的...
不管你们相爱的时间有多长或多短,若你们能始终温柔地相待,那么,所有的时刻都将是一种无瑕的美丽。若不得不分离,也要好好地说声再见,也要在心里存着感谢,感谢他给了你一份记忆。
围绕在主人公林道静周围,又是一批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或是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或是学生中的进步分子,也不乏泯灭爱国之心,保守反动,唯利是图的罪恶形象。我们先来说说那些引领林道静走上革命道路,并不断给她力量和帮助的人。
查看更多>>[书摘]婚姻相处之道:不要一味考验你爱的人
  结婚7年,老公还爱不爱我?这或许是许多妻子想问而不敢问的。
  杭州有这样一个妻子,勇敢地对老公做了一次忠诚度考验。她注册了一个QQ,诱惑老公开房玩“一夜情”。结果,老公上钩了。妻子翻脸了,两人闹起了离婚。
  前几天,杭州拱墅区离婚登记室来了一对夫妻。女的怒气冲冲地拖着男的,非要离婚。男的呢,不肯离,口口声声说“我是爱你的啊”。女的叫小陈,家住大关。她和老公是大学同班同学,结婚7年,有个5岁的儿子。最近,她发现丈夫脾气越来越大,生活中有点小摩擦,丈夫也不像以前那样忍让了,两人常为一些小事吵半天。为此,小陈心里很不舒服。想着想着,突然觉得会不会是“七年之痒”?
  一天,她在上QQ时,想到了一个方法:为什么不换个QQ号试探老公,看他是不是有外心?于是,她新注册了一个网名“小姐妹”,加了老公为QQ好友。每次在QQ上碰面,小陈都故意热情洋溢地跟老公聊天,时不时说上几句暧昧的话。对这位新加的网友,老公也显得特别热情,几次提出约她喝茶。两个人在网上聊得火热,但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温不火,老公总是一头钻进网上,很少陪她说话。时间长了,听着QQ里传来的嘀嘀声,小陈有点心烦。她决定干脆把话“挑明”,或许老公能守住夫妻忠诚的最后一关。前几天,老公去外地出差了。晚上,小陈在网上暗示老公,如果想她,回来后干脆就去开房。结果,老公不仅开开心心地答应了,还提前订好了大关一家中档旅馆的房间,约好第二天在旅馆见面。这下,小陈的心如同掉进冰窖。“这日子过不下去了,还不如离婚算了。”小陈说,她绝对容忍不了老公的“出轨”。
  第二天,小陈在旅馆房间里,果然堵住了前来赴约的老公。老公慌神了,尽管他再三解释,小陈还是坚持要离婚。“我在网上只是开开玩笑的,我还爱着老婆,我不愿意离婚。”在离婚登记室,丈夫不同意离婚,一个劲地解释。他有点后悔,也有点不解,为什么老婆有话憋在心里不说,却要通过这种方式试探自己。
  离婚登记室的登记员老沈,开口劝说:“夫妻俩过日子,最需要相互信任和理解。既然丈夫还爱着妻子,也没有大的隔阂,还是先回家考虑一下吧。离婚是家庭大事,要慎重啊。”最后,小陈被老公拉着回家了。
  信任,是爱的能力。
  按说,这样的新闻不需要评论,看过笑过,也就算了。不过,我突然想对文中的小陈以及各位看客说几句。小陈网上考验的那招,真的很烂,纯属没事找事型。不知道小陈是不是韩剧看多了,还是爱情小说读多了,也想学学男女主角检验一下感情。估计小陈原本希望的检验结果是,老公在QQ那头,忠贞不渝、斩钉截铁地一口拒绝:“我有老婆了,我爱我老婆,别来纠缠我!”考验就考验了吧,还偏偏整出一个“开房美人计”。这药下得够猛的。都结婚7年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幼稚?
  你考验的那个人,是你结婚7年的老公啊。夫妻相处,最基本的一条是信任。如果换成是你老公这样考验你,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夫妻若信任,又何需试探?
  爱情是一种生活智慧,修炼好了才有好的结果。如果盲目冲动,丧失理性思考,反而适得其反。恋爱中的女人,十分天真,往往被表象蒙蔽。
  爱情会给女人设下哪些圈套呢?初恋对于每个女孩儿来说都是最难忘的,为这仅有一次的初恋你要加强警惕,不要让自己中计受伤。首先,不应该与已婚男人恋爱。这类男人通常会隐瞒已婚事实,一旦女方爱上了自己,他才坦白一切。
  最好远离这样的男人。其次,无论女人如何努力,如何付出,都得不到男人的回
  应,这样的男人要远离他,因为他根本就不懂爱,更不必与他谈爱。第三,今天与你谈恋爱,明天与她谈恋爱,在百花丛中穿梭的男人不要也罢,如果你具有恋“花心男”情结就另当别论。
  “不要为打翻牛奶而哭泣”源于英国古代的一句谚语,与中文的“覆水难收”有几分相似。对于不可挽回的事情,一些无法改正的错误不要再坚持,要放下。人都有固执的时候,而女人最为固执的时候莫过于对爱情的固执。为已失去的恋情哭泣,只能换来两种结果。其一,他已经不再爱你了,你的坚持已没有意义。其二,你没有意识到,那个男人根本就不值得你爱。所以,女人与其为打翻的牛奶哭泣,不如去找寻美味的牛奶,什么口味都任你挑选。
  爱情中,“包容”与“迁就”这两个词同等重要。女人对男人的迁就要讲原则。如:一对情侣,交往了一段时间,男人提出了性要求,而女人十分传统,她为了不失去这份爱情而迁就了男人。没有想到后来,男人对她提出的无理要求越来越多,从一些大事小事到令人难以忍受的各种性爱姿势。后来,女人只要有一点儿不满足他,他就会气急败坏,甩手走人。
  爱人就是爱人,只要去爱,不要拿来比较,不要老说别人的老公如何如何好,别数落他没出息,你是他最亲密的人,你还这么说他,好像不太应该,对大多数男人来说,赞赏和鼓励比辱骂更能让他有奋斗的力量。何况,爱他还忍心伤害他吗?爱他一定要尊重他,再生气也不可以出口伤人,言语的伤口有时一生都在流血的。身体的伤害很容易治愈,精神的伤害后果是可怕的。不可以整天追问对方爱不爱你。他若真爱你,你不必问;他若不爱你,他已做了你的丈夫,难道他会对自己的妻子明确地承认吗?除非他不想要这段婚姻了。他对你的爱,用心去体会就品味出来了。爱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老挂在口头上不落到实际的爱太苍白无力,婚姻是现实的,生活是现实的,风花雪月的恋爱,不是真实的生活。婚姻是从柴米油盐中感受爱的。
  不要经常去试探男人,更不要以分手作为威胁,当你经常给他这种心理暗示,他的潜意识就会做好分手的打算。不要因为男人爱你就无限制地扩张自己的权利,不要干涉他的理想、信仰和追求,不要自以为你比男人看得更远,他一定有些特质是你所不了解的。不要经常迟到,不要以为男人爱你他就应该有无限的耐心,一个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耐心消磨完了,就该消磨爱。
  不要信奉这句话“你爱我,你就应该知道我想什么”,这完全是一句鬼话,没有人会完全知道对方想什么。由于男人没有及时了解到你的想法,而得出男人不爱你的结论是非常愚蠢的。不要经常叫男人陪你逛街,没有几个男人真正地喜欢逛街,强迫的最终结局就是反抗。
  男人在热恋时为女孩子做的事情,不要指望他在以后的生活中一直持续下去,聪明的女孩子通常都会打五折。不要因为他是你最亲近的人,就可以向他倾诉一切,你的不幸、痛苦、委屈和牢骚都给他,将他做一个出气口,男人不是废品收购站,当他确认他无法改变你的时候,他就只有逃离。不要去试图改变男人,不要想着他会在你的调教下成为你理想中优秀的男人,去适应他比要改变他来得明智。不要对自己的魅力过分自信,没有几个男人会永久地承受出尔反尔,没有几个男人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除非,这个男人爱你别有动机。
  不要抓住男人的一次错误不放,并在每次争吵时喋喋不休地引用,没有任何一个男人喜欢这样的女人。不要用这样的思路来指导你们的爱情——在男人的言行中寻找他不爱你的证据。男人不能每时每刻将精力放在女人身上,他不可能注意到女人的每次暗示和不快。当你用放大镜来寻找灰尘的时候,总会找得到,这样做,只是在指导男人,告诉他如何不爱你。
  男人在思考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他,他有时也需要独处的快乐,那并不证明他不爱你。
  男人和你再亲密,也不要随便伤害他的自尊,不论是在别人面前还是独处,伤害就是不论他是否爱你。不要为男人过去的感情吃醋,也不要强迫男人告诉你,你比他以前任何一个女友都好,事实就是事实,如果他违心地说你好,他反而会记住另一个事实。
  不要把自己的男人和别的男人比较,不要说他不如别人浪漫、不如别人体贴,每一个人都是特殊的,爱的方式也不同,经常这样说会使爱成为一种心理负担。永远在男人面前保持一点神秘感,不要将自己的一切都百分之百地袒露给男人,一个人吃得太饱是会厌恨食物的,而不会感激。不要指望用性来获得男人,这是捕获男人最不牢靠的方式,因为爱情与肉体无关。
  文章摘自 《幸福女人的秘笈》作者:韩若解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一味追求完美,其实害人不浅
| 发布: | 分类: | 标签:++ | 阅读: 1,597 views
推书/孙建伟
一个期待自己“完美”的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拥有更多成长和更大格局:成长一定是基于“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基础之上,是持续发生的,而不是一开始就瞄准了完美无缺。
本文选自新精英资深生涯咨询师赵昂的新书《在人生拐角处》,黑天鹅图书(ID:htebook)出品。
所谓陷阱,就是看上去没什么危险性,但是很容易害人掉进去的圈套。
做咨询的时候,经常听有人说自己是完美主义者,因为追求完美而一直纠结,因为追求完美而拖延,因为追求完美而耽误发展时机。听得多了,我就开始思考了:完美,这究竟是怎样一种陷阱?竟然会在职业发展期反复出现,而且害人不浅。
完美是一种妄想
张平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把几乎所有对于完美的追求集于一身。她是一位30出头的女士,做快消品行业的猎头,来找我做咨询是因为出现了一个令她纠结的选择:一个朋友想拉她一起创业,做教育培训行业。她问我:要不要去?
我问她:你都考虑过哪些因素呢?
张平说自己其实是蛮喜欢教育培训行业的,而且一直也在关注,但是关注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看懂发展前景。自己目前的工作还算稳定,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出去创业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风险和损失。
唯一的缺憾是:创业本来令人兴奋,但这个机会看上去却不是那么完美,风险与机遇并存,自己进入之后真能如想象的那般成功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要不要创业的问题,转化成了对创业风险评估的问题。
“现在的把握有多大?”我问了一个她一定想过的问题。
“六成?七成?我还不好说。”张平显得有点没底气。
我问张平:“创业把握是多大的时候,你就能够欣然接受,毅然决断了?”
“这个,”张平迟疑了,“还真的没有想过。”
犹豫了一会儿,张平说:“怎么也得达到八成把握了,我才敢创业吧。”
创业有风险,这也是其魅力所在。每个人都有其风险承受度,评估下,能为风险买单则入,不能承担就干脆断了创业的念想。这个风险承受度与资源相关,与经验相关,还与胆识和魄力相关。
然而,明知有风险,却对结果依然有着绝对完美的期待,就会对选择犹豫不决,告诉自己,不够完美。这样的期待不是真的期待,而只是一种妄想,超出目前资源能及的妄想,超出客观事实可确定的妄想。这样的妄想往往是一种逃避,由恐惧生出来的逃避,然后逃到完美那里,把自己掩藏起来。
既然对风险有恐惧,为什么还想创业呢?
我想知道,在逃避什么?
成长的不完美
我问张平:“听上去你的职业、生活状态似乎不错,为什么还要创业呢?”
张平就开始了抱怨:现在的工作让她感觉太没意义了,都是非常烦琐的内容,做的时间久了,缺乏挑战性。希望通过创业这种有挑战的事情来克服自己的缺点,追求更多成长,更大格局,从而实现完美。
为了自己的完美,去追求一种实现完美的路径,却因为这种路径的最后结果可能不完美而受阻。好绕的逻辑啊!
但是知道了根源,问题也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一个期待自己“完美”的人,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拥有更多成长和更大格局:成长一定是基于“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基础之上,是持续发生的,而不是一开始就瞄准了完美无缺。
我们是不是经常见到这样的人?完美倾向折磨得他们谨小慎微,精疲力竭,苦大仇深。有人会说,这有什么不对吗?希望做得更好是对自己有要求啊。这正是“完美主义者”用来欺骗自己的借口,这是两回事:对自己有要求,不断追求更大的格局和更高的境界,那是精进。精进不是以完美为目标的,而是以更好来要求自己的。
所谓追求完美其实是在与事实较劲,与自己较劲,是以消灭缺陷为目标的。很多缺陷可以消灭,更多的缺陷,其实只是优势和资源的另外一面罢了,消灭缺陷,就是在消灭可能。
随着我和张平的咨询继续深入,她慢慢接受了对于格局的突破需要更多关注兴趣优势,而不是盯着自己的限制和不足。
于是,最开始咨询的问题,是否接受朋友的邀请去创业,开始转化为:如何才能提升自己,持续成长?
至于创业,张平希望以成长的态度来看待。
计划要一步一步实现
持续成长,要看张平自己对于成长的理解和兴趣的特点了。
“我更加关注自我的内在成长,关注人,喜欢做助人的事情。”张平忽然想到了什么,“职业生涯规划就似乎不错哦?”
成长性、价值感、持续创新、资源整合和迁移等,一路分析出来,张平似乎还真的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师作为自己探索的一个方向。
她想了想,说出了自己的困惑:不知道怎么处理主业和副业之间的关系。在猎头公司自己是一个合伙人,在职业规划行业还是个新兵,做起来也必然会占大量的时间,我不知道该如何平衡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这是新的完美主义,执行中的完美主义会把所有事情集中在一起,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我问她:你是不是期待这样一个结果,既能把现在的本职工作做好,又能创业成功,然后实现华丽转身,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成就感爆棚,物质精神双丰收?而且还在同时实现?
这样的场景太好了,张平不禁笑了,是不是有点贪心了?
不是贪心,是会带来焦虑和拖延。一切设想得太完美,就会因为难以达到预期而迟迟不能行动。把所有事情集中在一起,就会让人产生焦虑感。
处理的方式也很简单,就是用阶段性的思维来各个击破,每个阶段找到一个重点,一个一个来。
当我们一起把一个三年的实施计划定下来的时候,张平立刻就释然了:原来是可以在三年里逐步实现的,那我就没问题了。
很多人只知道自己拖延,知道自己有选择焦虑,知道自己优柔寡断,甚至还有些表面上深恶痛绝,而内心喜不自胜地标榜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但是,他们是否知道,他们的所谓完美,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似高尚的借口而已。完美,不仅是贪婪,还是恐惧,是缺乏接纳和改变的勇气。
既然完美的根源在于恐惧,我们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消除恐惧。消除恐惧,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直面困难,直接解决问题。当然,前提是要先分析出来恐惧是什么。比如张平就是担心创业结果未知,担心自己没有成长,担心自己平衡不了主业和副业。既然这些担心都在这里,那就看一看,哪些是可以解决的:要提升创业结果的确定性,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创业能力,积累资源;希望成长,就要有方向地提升;平衡主业和副业,就要增加投入的资源。不回避问题,是一个面对恐惧的基本态度。
方法二,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接纳它们。或许有完人,但总是“别人家的”。接纳需要的不是胸怀,而是智慧,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个体可能性的希冀。开始接纳的时候,一个人就开始了与环境的融合和对自我的真正关注。世界本来就很完美了,缺陷也是完美的一部分。
执着于追求完美,会让本可以璀璨各异的职业生涯到处是陷阱,而任何一个完美的陷阱都可以让人难以自拔。在“追求完美”这个自欺欺人的幌子背后,你有面对恐惧的勇气吗?
【转弯看见】
完美主义是一种听上去“不那么有害”的思维模式,有人甚至会拿来给拖延遮羞,实则是对于目标的贪婪和自己无能的恐惧。克服的方法有两种:回到目标问本心,在本心那里,目标就多样了;执行计划加时间,如果不是一蹴而就,就切分到最近可以开始的行动。
《在人生拐角处》
一本未出版先火起来的书,收费案例数涯导师32个故事,在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答案;畅销书作者古典、一只特立独行的猫,自我管理大牛战隼鼎力推荐!随书赠送新精英3000份超值课程代金券
本文选自《在人生拐角处》,黑天鹅图书(ID:htebook)出品。
微信:zreading
顶级赞助商
赞助商链接
左岸读书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灯有味似儿时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