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硕士专业单科成绩挂科让考几次

在爱丁堡大学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就读是怎么样一番体验?
按投票排序
第一年建筑本科学完了想写下自己的体验。这个学校和城市比想象中的还要好。5月28-6月5日艺术系有毕业展,欢迎去看啊~网页上有mini 介绍。亚瑟与海夏天五六点冬天八点的破晓下雪天的日出悬崖整个爱丁堡规划随地形来的,基本方正,建筑风格偏向希腊古典主义,号称北方雅典。因为伦敦跟的是罗马建筑,而罗马建筑是由希腊建筑发展而来,所以爱丁堡出于一种阿Q精神大量采纳了希腊元素,甚至直接复制了雅典的Parthenon神庙(National Monument) 和Choragic Monument of Lysicrates (Dougald Stewart Monuemnt 1831) ,以期从精神上碾压伦敦。长得像雅典神庙的纪念碑建到一半没钱了,就剩一半搁那儿了。(苏格兰和英格兰一直关系都比较微妙,现在灯柱上还能看到off London的小蓝旗)。恰巧苏格兰大量产石头,所以做石建筑毫不费力,但弊端是很冷。因为以前没有隔热这些东西。在大量工业化的时候,这些雪白的石头都不可避免的被熏黑了,看起来real古老,但实际上历史不会超过200年。爱大1582年成立,比牛剑晚了三百多年。大体分为三个College,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 Medicine & Veterinary Medicine 和 Science & Engineering。 当时跟一个颇有品味的朋友聊志愿时听她顺口说了句,爱丁堡大学还不错,加上我看中学校的外貌胜于一切,就添进了志愿,也就来到了这里。顺便提一句苏格兰本科学制是四年的,因为中学比英格兰少一年。Scottish Museum楼顶上看到的城市skyline,尖尖的头就是Scott MonumentScott Monument是纪念苏格兰作家Sir Walter Scott建的,可以爬上去学校校区分散,而且即便是同一个校区,大家对不同专业的楼也不甚了解,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即便知道了,卡也刷不进去。:)Old College主要是法学院授课用,但是法学院的朋友说也不全是在这里上课。门口对面有个二手书店,我花8磅买了一本书,恰好在建筑史的reading list上,觉得很幸运。后来发现ECA旁边有更多二手书店,价格更低。学校官网照片大多是它,学生办事处也在这里,算是学校中心。New College就是神学院,其实以前神学院在old College,但是在工业革命时代吧,科技和法律的重要性强过了神学,他们就只好搬到这里来了。后面的尖顶教堂在神学院后面,现在也作为餐厅在营业,里面的楼高都改了。学校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社团。运动挂的有常见的壁球,网球,足球,橄榄球,曲棍球,棒球,冰球,自行车,田径,游泳,登山,拳击,体操,举重,跆拳道,空手道,剑道,击剑,赛艇;少见的有来福枪,滑翔机,跳伞,独木舟,帆船,马术,马球,高尔夫,赛车,雪地运动,潜水,滑水,冲浪,铁人三项等等。因为爱丁堡靠海靠山old fashion还有钱,苏格兰也是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地。所有的社团都强调社交和结交朋友,场地通常是某个夜店赞助的。:)文艺挂的有戏剧,插花,绘画,声乐,舞蹈还有各个学科的学习社。新生周的时候到处参加活动没时间了解。之后,之后开学了就更没有时间了。有网站嘲笑爱大假装是一个新时代的大学但实际上跟圣安那些重视门第的学校一个德行。But I like it.爱大和圣安非常之过不去,每年开学要打一场rugby。这是一群非常正装的鲜肉爱大学生,应该是属于某个社团什么的。很不幸我们前面坐了一排圣安的蓝西装,然后两边对着嘲讽,唱歌,泼啤酒,扔瓶子。这次较量女子赢了第一场,男子虽然最后一分钟领先3分,但是圣安在倒数几秒的时候进了个球,所以最后输的时候大家都很不可置信很激动,这种大反转在输家是自己的时候。。就很操蛋了。当时是奔着输的球队要裸奔去的,后来看可能要打起来了,就撤了。不过想看鲜肉的话有的运动社有出裸体挂历的~以前,爱大猎队拿猎回来的麋鹿做了一个鹿头标本,圣安的人就来偷,爱丁堡的人又偷回来,又偷,又抢回,又来回来回来回,最后爱大的人把鹿头钉在了学生会Teviot大楼的墙上。再也偷不走了。Teviot是世界上第一个学生会大楼,墙上有历届President的照片和名字。左边就是Teviot,长得有点像古堡。右边是McEvan Hall,穹顶上有壁画,举办毕业典礼和一些考试。Teviot里面有大约三个bar,酒也很便宜。白天可以吃东西。有些hall给社团组织活动。这是我喜欢的library bar。新生周之后就没怎么去过了,夜生活转移到了cowgate。新生周的Fresher's ball万圣节的时候来扮过鬼。这是学生的小剧场,Bedlam Theatre,改建在一个教堂里面。演员,剧本,布景,灯光,音乐都是学生做的。每周都有若干场表演,会随着观众的互动而临场改变。万圣节前后去看了另一个剧场演出的音乐剧Adaams Family,特别特别特别棒。演员演出声音和乐队都特别好,大提琴手也特别帅。图片找不到了。学校有十几个图书馆,分别在各个学科的教学楼。主图是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从八点开到凌晨两点。一般一本书会好几本放在不同图书馆,main lib会备有一本到多本避免大家写essay抢书,最痛恨的是自己借的书被别人request收回。艺术类学科还有ECA (Ediburgh College of Art) 和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两个图书馆可用。在考试或者due day前夕,九点半之后图书馆就没有位置可以用了。主图有一只萌萌的library cat,学校还给它办了张学生卡,可以自由进出图书馆,叫做Jordan。野生放养,凌晨左右可以看到。还有一个给他建的facebook主页。建筑系在Adam, Minto, ECA都设有据点,前两个在国家博物馆对面,旁边是高级法院。窗外是这样的studio内部是这样的,我们会放着歌,跟着节奏动次打次地画图。看到master的东西之前,我建筑系leading institute的地位是存疑的。看完之后,我觉得和UCL还是有一拼之力。风格不求浮夸,但求精准。ECA。。ECA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吊诡的地方,里面的专业包括雕塑,照相,电影,动画,服装设计等等。。有各种各样吊诡的装饰。有抠脚小孩有抱孩子的圣父他们卖个文化衫都靠出卖廉价肉体年度的Degree Fashion Show就在这个吊诡的sculpture hall举行的。(图片来自youtube)比这个更吊诡的是里面的人,有怀里兜着他八个月大小孩晃悠的男生,也有用婴儿车推着她玩偶娃娃来上课的女生,并且同学们会称赞和逗弄那个娃娃。:)I was like..... ??????????不过好在颜值都很高。我唯一不能理解的就是雕塑系。四年的毕业作品是这个。EXCUSE Me?很有趣很有趣很有趣的是导演系印象最深的两个作品,一个是fifth wall,一个是the lick。fifth wall开始一个女人自白,然后对着屏幕说,我叫Tina,我知道我生活在一个电影里,我知道你在看,我可以打破第五道墙和你对话,但是。如果有第六道墙,怎么办。画外音(编剧)回应:“that's true.' 于是她们开始对话。编剧声告诉她没有outside world,她刚送去上学的孩子没有在观众眼里出现所以他们不存在,你也不存在。你不叫Tina,你是由一个叫做Tina的演员所扮演。女人愤怒地说,那你怎么称呼我,我总得有个称呼吧。编剧声说,你叫“那个角色”。角色问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编剧声回答是为了取悦观众。角色说她有想法,编剧声告诉她,是因为我给你写了这样去想。角色愤怒的骂她,希望她把孩子还回来。然后失去了声音。因为编剧说,"I decided not to give you a line"。角色问,那我也会消失吗,编剧说,你会在这部短剧里出现,如果你足够吸引观众。于是角色迷茫又献媚地问屏幕,你觉得我,有趣吗?the lick里,男主人公痴迷足球和自己的过去,但是脑部出了问题,活动失衡被教练放弃。他的女朋友像只动物一样的舔他,两人非常恩爱。男主角误入公墓,幻觉中把一团纸看成了足球,两个人诱哄他踢球,赞美他拙劣的球技,递上钢笔要他在球上签名。钢笔没水了,一个人递上墨水,男主狠狠地蘸了进去,其实是捅穿了自己的手背。那一团纸展开类似死亡合约,被用血签上了他自己的名字。那两个人又化身妖艳女郎,舔着他的脸颊,要他再踢一个,这时他眼中的球其实是一只姜黄色的猫。他踢飞了那球,在被抱起来庆功的时候看到了自己足尖的血迹,后来恍惚错乱消失了,只剩下一堆衣服。他看到他女朋友来找他,但实际上他是一堆衣服。两个人又幻化成男主角,女主揽着“他”的手臂走向了墓地深处。(我觉得姜色的猫也许就是他臆想中的女友。)还有一部电影长镜头非常之美。总结起来它们有一个风格叫吊诡。油画系的也很好看有图上的魔幻派。和图下的超写实派,作画平面只有A2或A5大小,最下面的图左边是我的指甲盖。以及说不出来画的是什么但是很好看系列更多的吊诡ECA的首饰,室内,产品设计我都没来得及看。时间都花在跪着看建筑系的展上面了。非常非常非常的牛这样的图照了有几百张高年级field trip去了罗马和雅典,噢嘤嘤嘤周六的时候castle后面有农贸小市场,有人拉手风琴卖手工肥皂和家产蜂蜜水果蔬菜。比如这两个相爱的萝卜。St Andres day是国庆日,很多苏格兰的景点都免票。在那之前还是之后,有烟花节Bonfire Night庆祝11月5日Guy Fawkes的造反活动失败。calton hill上照例全是烟酒,也许还有大麻。然而却没有几发烟花。圣诞节的时候,old college竖起了巨大的圣诞树,有很多的合唱和表演。princess street上的草坪一夜之间拔地而起的游乐场,摩天轮,旋转木马,滑冰场,美食街,小商品。以及伪装成旋转木马的旋转酒吧。就是有那么爱喝你打我呀。苏格兰在10点之后禁止买酒,9点多的时候架子上是半空的。But we drink responsibly.Hogmanay除夕节,是除了艺术节之外最大的捞钱项目之一。30日为了纪念维京祖先,每个人拿着个火把游行上calton hill点篝火,放烟花。然而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上去,比如队尾。31日白天全城寻宝,摩天轮,street ceilidh,街头演唱会,酒水遍地,跳舞,倒数,烟花,彻夜不眠。1日loony dook,打扮奇装异服跳进Queensferry旁边的海里筹款。我也想去,想过。。(来自google搜索引擎)春天舞会季,每个系都会搞个好的场地办舞会。我们定在对面的Scottish museum。讲真穿裙子和高帮袜的苏格兰男生比较帅。然而赶着交作业排队打印就没那么酷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天日。national gallery里面有莫奈梵高拉斐尔和达芬奇。meadows是我们很重要的大草坪。初冬的晚霞在这里看过月全食,从盈到亏,红月再到满盈。在初春料峭的时候弥漫起的雾和冒头的野花。(现在长满了蒲公英)五月迟到又团簇的樱花六月满地的树荫一坨一坨堆在地上的人,踢球,飞盘,自行车,弹吉他唱歌,以及烧烤。谁叫我们 谁 谁叫我们靠海呢。建筑楼旁边的景点有greyfriars墓地,JK罗琳写书的red elephant咖啡馆,汤姆里尔德的墓碑(名字灵感不是真的有这个人)(也不是下面这个碑)来了自己找一找吧。后面是一个“贵族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位一体,校服分外诱人,JK罗琳的孩子在那里读书。GS旁边的一个小教堂。王子街 的岔路castle,听说爱大学生上去了会挂科。而且有很多闹鬼传闻。毕竟,咱们是鬼城嘛。红彤彤的亚瑟附近也有一些小地方好去,比如每天会被潮水淹没的cramond island, river almond同样可以烧烤的portobello beach美如画的小镇圣安圣安回爱丁堡的黄昏三月份还可以滑雪的aviemore尼斯湖长得像一条韧带里没有水怪别做梦了喔。冬天的爱丁堡风很喧嚣,雨很嘈杂。我的伞被吹断了五把,而我的衣服没有没有一件有帽兜。But I still love UoE, the best uni ever.哦我们这里还有好多好喝的威士忌,随便买都好喝。除了absolute vodka : )所有照片(除标注)皆原创,转载征询同意并请注明出处。
我在爱丁堡大学读的硕士,也是在爱大认识的我的女友,相恋三年,现已结婚。在去爱大之前只是听说过爱丁堡这个城市,因为小时候读《哈利·波特》时记得JK·罗琳住在爱丁堡。快要申学校时才去重点查阅它的详细信息,记住几个关键词:建于1583年,三个英国首相,n个诺贝尔奖得主,达尔文,柯南道尔,多利羊,猜火车,还有钟南山。我本科是医学院的,对医学界名人关注的多一点。爱大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校区:位于市区的泛george square校区,位于城郊的king's buildings校区,以及更加偏远的little france校区。kb校区是理工科,little france是医科,剩下的文史哲政经法等学科都在广义上的gs校区。而gs校区其实已经与市中心融为一体,各学院建筑分散于市中心各个生活商业区域之中。我硕士就读于medical school与schoo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合作的global public health unit,平时有一半课程在chrystal macmillan building,另一半在old medical school.其实cmb在结构上是老医学院的延伸。新医学院连同royal infirmary已经搬到名为little france的郊区了,而位于市中心george square的老医学院如今只用于授课而非研究。老医学院是我心中爱大四大最美古典建筑之一,其他三个是法学院、神学院以及地球科学院。1. old medical school 其实医学院核心区是在这个hall的旁边。爱大医学院大牛辈出,其毕业生即使不务正业也会享誉世界,比如达尔文和柯南·道尔。2. law school (old college)
这是爱大最古老也最招牌的建筑。我有幸在法学院旁边那条街住过一个多月,每天路过这里时都是由衷羡慕法学生。此院北美和亚洲留学生较少。也许是苏格兰法不属于英美法系吧。2. law school (old college)
这是爱大最古老也最招牌的建筑。我有幸在法学院旁边那条街住过一个多月,每天路过这里时都是由衷羡慕法学生。此院北美和亚洲留学生较少。也许是苏格兰法不属于英美法系吧。3. school of divinity (又称new college, 这个"new"是相对法学院那个"old"而言的,其实它可一点也不新) 神学院矗立在一座小山丘上,白天看很宏伟,夜晚看觉得有一点阴森的压迫感。刚开学时在这里参加过一个研究生入学仪式,此后没再进去过。4. school of geoscience
我女朋友学的环境,本以为要被分到位于郊区的king's building理工科校区,没想到地球科学院是个例外,它就在法学院斜对面一条胡同里。它原先是一富豪的宅邸,后被捐给爱大。曾在这自习过几个夜晚,觉得有种上世纪初的气息。爱大官方宣称其地球科学力压帝国理工排全英第一,但我女友说,呵呵。。4. school of geoscience
我女朋友学的环境,本以为要被分到位于郊区的king's building理工科校区,没想到地球科学院是个例外,它就在法学院斜对面一条胡同里。它原先是一富豪的宅邸,后被捐给爱大。曾在这自习过几个夜晚,觉得有种上世纪初的气息。爱大官方宣称其地球科学力压帝国理工排全英第一,但我女友说,呵呵。。5. king's buildings校区虽然在市郊,但这个所谓市郊其实也就离市中心两三公里吧。大多数理工科学生在kb校区上课,这周围环境也挺适合理工科学习的:清净,纯粹。kb可以说是爱大科研的精华所在,历史上有6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和2个化学奖得主从这里走出。kb附近有好大一片高尔夫球场,应该就是
的照片中的。在某swan building的餐厅吃饭时看着那一片绿真是心旷神怡。最后一个月写论文的时期基本是在kb度过的,每天泡在james clerk maxwell building里,上下楼都瞻仰着peter higgs教授的艺术肖像,这位萌胖教授去年也拿诺贝尔物理奖了。上图是我最后一次坐kb的公交车时照的。6. 这座小别墅是孔子学院,平时会定期安排一些中国文化课。记得有位名叫张弛的老师在此教授书法与国画。安妮宝贝来这讲座过,那天几十名中国同学都去了,在异国他乡,一起孤独与落寞。。6. 这座小别墅是孔子学院,平时会定期安排一些中国文化课。记得有位名叫张弛的老师在此教授书法与国画。安妮宝贝来这讲座过,那天几十名中国同学都去了,在异国他乡,一起孤独与落寞。。7. reid concert hall
爱大经常会举办一些小型演出,学生教工都可以免费参加。可不知为甚好像不太火啊,比如这场管风琴演奏会算上我只有四名观众= =。7. reid concert hall
爱大经常会举办一些小型演出,学生教工都可以免费参加。可不知为甚好像不太火啊,比如这场管风琴演奏会算上我只有四名观众= =。8.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是2011年加入爱大的。合并后它在old college办了场fashion show,而我们有幸成为了第一届在old college的play fair library看秀的学生~这也是我唯一一次看时装秀。btw,它的fashion design号称是全英除了central saint martins之外最棒的,while i doubt it...因为艺术应该是没法比较的吧。。8.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是2011年加入爱大的。合并后它在old college办了场fashion show,而我们有幸成为了第一届在old college的play fair library看秀的学生~这也是我唯一一次看时装秀。btw,它的fashion design号称是全英除了central saint martins之外最棒的,while i doubt it...因为艺术应该是没法比较的吧。。9. george square 它是各种学生与社会活动的中心。每年夏天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和边缘艺术节都将它作为主办场地。平时它会是各种团体的聚集场所。比如,这场是2012年冬天一场gay pride~ 平生第一次看同志大游行,非常激动~10. 图书馆对面的草坪。说来也有点不好意思,在国内我从未如此惬意地在草地上趟过。。也没见过小松鼠。。当然这点小草地和meadows park的相比就差得远了哈~个人认为,爱丁堡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非顶尖级),比较符合各种世界大学排行榜对其定位:介于全球第17至第40名之间。爱大官方也一直非常积极地在宣传自己是历史悠久的名校,比如主页宣传语”influencing the world since 1583"以及"one of the world top 20 universities". 副校长、教务长何许多教授都在不同场合说论综合学术实力爱大是全英前五(前四名是牛津、剑桥、帝国、UCL);在18世纪曾超越牛津剑桥而成为引领欧洲学术发展的全英第一大学,这一点可在《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与《苏格兰启蒙运动》等书中得到印证,然而都是两三百年前的事儿了。客观地说,爱大的综合实力比牛津、剑桥还差得很远,理工医科都略逊于帝国理工,商科管理不及曼大,政经法类不及LSE,总体上大致介乎于UCL和KCL中间。以后也许还会再补充。凌晨写的,脑子有点不太清楚了,如果由于记忆偏差导致了错误,还请指正 :)
俺们爱大学生物的,和人吹牛时可以这样:牛津:我们搞出了胰岛素结构啊!没有我们就没有蛋白质晶体学啊!爱丁堡:我们有达尔文。剑桥:我们搞出了中心法则啊!Sanger测序啊!爱丁堡:我们有达尔文。剑桥:双!螺!旋!爱丁堡:达!尔!文!。。。您还能不能有点别的啊?爱丁堡:多!利!羊!。。。爱丁堡:乙!肝!疫!苗!。。。爱丁堡:表!观!遗!传!。。。其实生物学在爱丁堡大学远远算不上最强。人工智能(就是楼上香蕉童鞋
他们系巨有钱啊巨有钱)、兽医学、语言学都是世界顶尖,化学和医学也很不错。去年物理系的Peter Higgs刚刚得了诺贝尔奖,学校主页都换上了他挺着大肚子的萌照。同年有人预测鸟大爷Adrian Bird因为对Epigenetics的贡献,也能得诺奖,大家都很期待有木有!结果下来,颁给了囊泡运输。鸟大爷那几天走路带风,情绪格外暴躁,敲门格外用力,我老板在组会上半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大家不要惹他他心情不好。。。同年有人预测鸟大爷Adrian Bird因为对Epigenetics的贡献,也能得诺奖,大家都很期待有木有!结果下来,颁给了囊泡运输。鸟大爷那几天走路带风,情绪格外暴躁,敲门格外用力,我老板在组会上半开玩笑地说这两天大家不要惹他他心情不好。。。1. 科研体会苦逼生物博士僧一枚,在爱丁堡大学上课很少,主要是做实验。所以不太了解它的教学质量,只说说在这边做科研的体会。风气:非常认真,认真抠细节,大多数人(包括PI、postdoc和graduate student)希望了解每一个实验结果的细节,重复很多遍,慢慢想,小心求证。导师的亲自指导很多,研究者们(PI和postdoc)的基础很好,不仅有对课题的宏观把握,而且往往可以从机理解释细节现象,解决问题。Seminar很多,每周都有邀请来各地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来讲seminar。不过还是国内的研究所有钱。从国内土豪实验室出来的童鞋表示受不了组里的抠门啊!做个活性试验想买个试剂盒都不肯,要我自己建方法啊!有大型仪器有什么用,组里穷的时候根本买不起耗材啊!想出去开会都要学生自己到处找第三方funding,导师不给钱。个人感觉(仅从我的专业比较),爱丁堡大学的实力,远远比不上牛津剑桥。遥望UCSF,近看帝国理工,都有一定差距。但学校认真思考、小心求证的学风,孕育出了许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 环境如
所说,学校分为n个(n≥8)校区(有些甚至不能称为校区,就是孤零零一个楼),分散在爱丁堡各处。每个校区都不大,各有特色。我所在的King's Buildings校区是科学和工程相关专业所在校区。校门口:Zoology楼学校后面有一片草场(Black Glen Road),夏天看过去是这样的:秋天:冬天:市中心的Scott纪念碑:上面图片都是天气好的时候。大部分时候,爱丁堡天气差而多变,常年阴天,冬天多刮风下雨,阴冷无比,且取暖费奇贵,号称穷人要舍弃取暖,才能有钱购买食物。市郊美丽无比,安静祥和;市中心景点密集,但大多数时候比较脏乱,晚上酒鬼出动,市中心各种鬼哭狼嚎声不穷。赶上2014年独立公投(貌似是玩真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爆表,街上家里经常看到Yes! 2014的传单海报。
更新首先谢邀。虽然已经答过,但是还是可以不断更新补充的。虽然说爱大主页上今年没有了世界Top 20的标题,但是我依然觉得她是我心里的最棒。其实现在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回头看,在爱丁堡大学就读的一年真的给了我很多甚至我自己都没有感觉到的优势。她教会了我什么是喜欢,什么是思考,什么是自信,什么是逻辑。每次有一条关于苏格兰、爱丁堡的图文,整个朋友圈就会刷屏,我想这是每一个爱大人之所以称爱丁堡为“爱宝”的原因,因为我们真的爱她,并且把在那里的经历当作我们人生中的珍宝。昨天PK组织的小群里还在讨论说,回国在马路上跑步简直体验太差,还一起回忆那段在爱宝蹭饭、跑步、健身、刷夜的时光。觉得在还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去了这样一所学校,浪费了很多机会,所以之前的答案在学校上课、生活谈的很多,现在就补充一些生活建议吧。1. 不要总是待在宿舍。多去外面走走看看,爬爬山,参加一些教堂的免费活动,或者做一些像Marathon Volunteer这样的活动,享受一下很大很大的Meadows和周末凌晨2点的pub(大家一起去体验下啦)。2. 不要总是跟中国同学待在一起。脸皮厚些,不要怕跟外国同学交流,正是可以提高口语的时间,都不用交学费!请把握住机会。3. 如果真的想搞学术,请一定多跟老师交流,多跟周围的同学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然后趁早做打算。4. 学会social。其实大学里很多social,或者lecture可以结识很多的学长学姐或者专家,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比较积极的人,那么就去看看这方面的信息,结识大牛吧!5. 规划一下自己以后的生活。国外其实上课时间很少,大部分都是要自学,所以学会时间管理很重要。顺便就考虑一下自己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啦。6. 喜欢什么就尝试坚持去做。坚持和做很重要。最后插播一个毕业证啦(名字被我一不小心打了个马赛克就跟没有一样了,大家凑合着看吧 )。去年11月份回去参加毕业典礼啦。年前把学历认证和回国人员证明都办妥啦,如果有需要后续写个攻略在微信公众号发啦。对啦,刚刚一时冲动就把拖了半年的公众号建起来啦,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啦。微信公众号:简兮(JX_JIANXI)扫一扫:~~~~~~~~~~~~~~~~~~~~~~~~~~~~~~~我大概就是所谓的“水硕”了,看到 答案里说最喜欢的4个古老建筑,瞬间感觉自己好幸运,我是地球科学学院的,然后有在神学院上过课,神学院是真的又神秘又震撼。1. 关于地球科学学院的小补充对于
答案里的地球科学学院我想补充的是,地球科学学院其实是在GS(Institute of Geography)和KB(Grant Institute & Crew Building)都有楼的,主楼是Grant Institute。我的专业所属的是Institute of Geography(也就是他照片上的楼), 其实简单点来说就是在地理方面偏人文一点的专业+GIS是在GS校区,比较偏理工科一点的是在KB校区,不过课程的话因为除了core courses,全学院包括一些其他学院相关的课程都是可以选的,所以有可能在各个地方上课(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去神学院上课的原因)。学院里面还有与SRUC(Scotland's Rural College)合办的4个专业,所以也有可能在KB校区的SRUC楼里上课,这大概是我目前了解范围内的信息了。图1.1 这个是学院的主楼,个人感觉主楼也很不错。图1.1 这个是学院的主楼,个人感觉主楼也很不错。图1.2 这个是在主楼里二楼展示区的老照片。OPENING OF GRANT INSTITUTE OF GEOLOGY,感觉门还是一样没变。图1.2 这个是在主楼里二楼展示区的老照片。OPENING OF GRANT INSTITUTE OF GEOLOGY,感觉门还是一样没变。好了,接下来回归问题,在爱丁堡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看了前面的各种答案涉及到各个方面,所以我就着重说下我自己的体验吧,偏主观。我主要从学习和生活说,毕竟作为学生来说,这两方面还是最主要的。2. 学习因为是“水硕”,而且我的专业虽说是环境方面但是偏人文社科,所以全班full time 8个人,只有我一个中国人。上课有可能跟本科生一起上,上课时间并不长,每周3节课,每节大概3个小时左右。2.1 课前学习相比国内本科的学习而言,我觉得在这里最不一样的应该就是课前学习(个人觉得叫预习不太恰当)。每门课开课前就会有course book在Learn上发布,里面有每周要求的reading list,平均一节课一张A4纸的reading,大部分老师比较仁慈,会着重2-4篇,其他的是further reading。不过这个也看professor的风格,就比如说我选的神学院有关spirit的课,老师就要求每周上课前读半本书,然后上课前完成blog,要带至少3个引用,老师要求至少300words,结果班里老外大部分都是加引用1000+,有点逼死人的节奏。我的core course每次读完也是需要写150 words的小段落,要求高度概括主要论点以及提出自己见解。所以虽然课很少,但是课前的阅读加写作量对于以前没有相关经验的我来说是有点吃力的,时间安排上还是比较紧凑的。2.2 课上学习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语言,包括听课、讨论以及反馈。如果课前没有学习,那么上课基本上等同于听天书,专业名词、人名完全听不懂,讨论参与不进去,老师提问什么都说不出来。如果课前有学习,有可能耳朵还会挑声音和口音,我的personal tutor的声音特别像录音带里标准的英音,个人超爱听,以至于另外一门课professor讲话只要一有什么单词没听过我就觉得我听不懂要放弃的感觉(表鄙视······)所以我个人觉得课上听课大概每次可以接受50%-80%(大牛路过求表嫌弃······~~o(&_&)o ~~)。课上活动会有很多种,这个就是看老师上课的安排。一般上课形式就是lecture,中间穿插各种discussion、tutorial、debate、presentation以及movie。拿神学院的课来说,前一个小时全班同学分3组,每组8-10个人,在不同的教室进行discussion,中间老师会进来签到加讨论。之后回到一起上课的教室老师开始进行总结然后引导大家discuss,接着休息20min,回来上本周新内容。另外一门课有tutorial的时候会有学生自己做的pre以及老师引导的相关讨论。2.3 课下学习&期末测评我们专业其实我自己感觉重点是在课前和课上,一般没什么作业,主要就是写essay和各种review,占期末成绩的一定比例,所以我把课下学习和期末测评放到一块了。我大部分的课下学习其实就属于准备期中期末的各种essay和占成绩比例的作业了。有的课程有期中成绩,有可能是一篇review,一个report,一个presentation或者是每周写的post,一般期末都会是一篇essay。当然有的专业会是考试,不过我们专业几乎没有考试。要写essay还是要多读,所以又回到了读书的话题,就不多说了。2.4 成绩前几天刚听同学说学校要控制下成绩分布,要让平均分大概在60-70之间(不确定准确性)。室友的专业是理工性质,所以全部是考试,刚有听说有中国学生考试考92分(这就是大牛中的大牛啊),要知道在英国70已经是A了。写论文的成绩一般都不是很高,尤其是像我这种比较水的非母语孩纸,有个老师居然最后的feedback里都写了,注意到你来自非母语国家,已经很不错了(感动%&_&%)。所以我还是继续滑水好了~~~~2.5 相关seminar跟本科有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有一个相关专业每周都会请各学校各种牛X的人物开讲座,然后学校的邮箱每天都会收到很多邮件,地点大部分都是在GS(原因之前已解释),鉴于当初我没有探听好学院分布的傻X行为,我住在了KB,所以每次我都默默点开看下,然后返回。我们专业的seminar是必须到的,seminar之后会有免费的酒水水果零食,这个时候就可以各种认识人了,我都好奇歪果仁是怎么拿着满满的酒杯晃一大圈最后液面没有丝毫下降。所以说,如果你真心是想搞学术,想多听前沿的信息,这样的环境真的很好。2.6 有关老师我觉得答题到现在我已经回归了逗比本质,老师各种友好,上学期的personal tutor去南京参加过会议,合照就在办公室摆着,跟我personal meeting的时候会照顾我的英语水平和情绪,上次还跟我说她的一本书翻译成中文要出版了(恭喜恭喜)。这学期的tutor挺年轻,我问他有没有去过北京,他说他去过云南和西藏,我居然还在他办公室看到很大的一张西藏的照片,美哭了。如果有问题请教的会都很耐心的解答,上学期的tutor因为注意到我们tutorial的时候中国学生不说话,还特意说让我们分开坐,超级贴心。有一天去神学院上课,过道里见到一个教授,我先笑了下,人家就立马来句morning~~~惶恐的我立马回了句morning~~~2.7 有关同学因为专业人少,而且中国人似乎一直对社科文化类专业不太喜欢,所以我们专业只有我一个中国人。其他同学有瑞士、美国、哥伦比亚、墨西哥、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大部分人都工作了很久才来读,所以他们很知道自己想要学到什么,而且学习态度超级认真。人也很好,墨西哥姐姐还教了我贴面礼(^_^);跟瑞士小哥一起做pre,超级和谐,能忍受我语无伦次的蹩脚英语;哥伦比亚的小妞上学期跟我一起上2门课,还住在一片宿舍区,超级热心,问她各种问题也会回答的特别详细,我都觉得能说话很溜不担心各种语法问题有一大部分是因为她来着。3生活终于来到生活Part,让我喝口水先(*^__^*) 。3.1 衣鉴于题目是在爱丁堡大学就读体验,所以我就说下学校的文化衫好了。我们Geoscience school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都会发hoodies和一个自己学院的塑料喝水瓶。衣服可以自己上网选颜色,背后会有学院和专业名字,前面是校徽。今年我们班全部选了海军蓝色,感觉超级好看。毕竟爱大的主色就是红和蓝。学校的gift shop是在GS那边,网站上也有,卖各种T恤,棒球衫,卫衣,书包,围巾,手提袋,总之就是各种纪念品啦······来的同学应该都会买一件的吧,棒球衫买的人很多。3.2 食学校各个校区,各个学院都会有各自不同形式的超市或者cafe。主图和KB Centre 都有售卖各种三明治和cafe的地方,不过图书馆有些地方是不准不带盖子的饮料进去的。然后就像我经常自习的Swann Building,生物楼,有24小时不关门的图书馆,进出有学生卡和PIN就行,7楼有个小食堂,里面就是卖各种汉堡、薯条、咖啡、快餐什么的。不过自从语言课以后就再也没上去过。GS学院那边有个休息室,休息室里面有个小隔间相当于咖啡间,有微波炉,热水机、茶包什么的放那,有需要自己拿。各个楼里还会有自动售卖机,卖些零食和饮料。3.3 住住宿的话我住的学校宿舍,在KB学校里面,10个人一个flat,每人一个Room,有一个厨房,5个洗漱间(3个可以洗澡的,其中一个是disabled,一个是淋浴,一个有澡盆,2个专门洗漱和上厕所用的)。整体来说学校宿舍安全些,KB校区主要有3个住宿区,DH、KI和WMA,GS今年有新的宿舍楼投入使用,不同条件价格不一样,宿舍房钱是按周算。理工科同学如果喜欢热闹,逛街比较多,受不了一星期不出门就还是建议在GS,如果真的是懒得动,比较宅就在KB,毕竟KB近一些。对于我这种两边跑着上课的人,只能说,自己当初作死%&_&%....3.4 行说到在爱丁堡大学的行,就肯定是两个校区之间来回跑了,对于我这种两边都有课的人回答再合适不过了。爱丁堡有KB-GS往返的校车,工作日的时候会来回通车。周一到周五晚上6:30以后在KB可以领1张City adult的票,可以坐爱丁堡任意公交车单程,如果是在校车结束后坐了公交车,可以凭票领2张City adult的票。所以每天去图书馆的时候就顺路去领个票,一张相当于1.5磅哟~~~周末的话不管什么时间段的车票都可以领2张,不过领票时间要提前。3.5 玩其实这个玩主要指的学院和宿舍组织的各项活动。宿舍里面有RA在组织,每个学期都会有10多个活动,基本上每周一个。学院则会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像Ceilidh,Ball什么的。就比如说前几天我们学院刚组织一个Ceilidh,苏格兰舞,就是在253 High Street,一个超级大的宴会厅,各种高大上,墙上挂着180几年的画,我不晓得是不是真的。然后还有专门的dancing Room和dinner Room,过道里有放大衣的各种衣架。参加舞会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比较正式的着装,苏格兰裙、西装、短裙什么的。我跟同学就属于是乱入型的。不过跳起来真的是很high。7点多开始,大概教了5个左右的舞蹈边学边跳,9点提供自助,其实就是土豆红薯泥和haggis。我们提前走了,其实10点还有一场舞的。还有就是学校的健身房,还是很赞的,GS那边的健身房跟我的学院只有几十米,里面各种项目都有,各种无氧有氧器械机器,还有各种课程。游泳馆在离健身房不超过200米的地方。KB也有一个比较小的健身房,不过规模就没有GS的大了。终于说完了,下面放点照片好了,似乎没图大家看不太下去O(∩_∩)O哈哈~2.1 这个是神学院远看的照片,忽略掉渣渣天气和手残2.1 这个是神学院远看的照片,忽略掉渣渣天气和手残2.2 这个是神学院休息大厅接的过道,里面正在装修。2.2 这个是神学院休息大厅接的过道,里面正在装修。2.3 这是平时上自习的Swann Building Library。懒人沙发真的好舒服。2.3 这是平时上自习的Swann Building Library。懒人沙发真的好舒服。2.4 前几天去学院组织的Ceilidh,各种高大上有木有······2.4 前几天去学院组织的Ceilidh,各种高大上有木有······加几幅图吧,今天7点多去宿舍后面爬山,随手拍了几张,简直美爆,都没加滤镜。Royal Observatory 上山的路Royal Observatory 上山的路我猜,这个应该就是观测点了。看到月亮了没,左边是月亮,右边是太阳。我猜,这个应该就是观测点了。看到月亮了没,左边是月亮,右边是太阳。手机随手拍的,改天拿相机去拍。手机随手拍的,改天拿相机去拍。好了,以后我就随手放照片了,趁我还没回国,不定时更新。
大一,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学校到底好不好不做评判,毕竟问的是体验。不过不代表它就不好,不做评判而已。爱丁堡最大的好处之一就是,如果你是本科生,你的学位非常非常非常灵活。一般的专业都是前两年只有40学分的必修,剩下的80随便选。是真正意义上的随便选。几乎是除了医学,什么都能选。夸张的,我知道有文学选修物理的。虽然一般都是相近的学科,比如我的社会学课(一个极其受其他专业欢迎的学科…),除了其他社科的之外,一般都是心理学,文学,哲学专业的。你到底想用你的学位干什么,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己。你要是学high了还可以转专业。对于本科这种本来就在于体验的阶段,能这样作死真真是极好的。我自己的选修,第一学期是哲学,后来觉得这帮哲学家特么都是疯子社科没法忍,于是这学期改学统计了。下学期去音乐专业扎一头,导师已经默许了,哈哈哈哈。我在的是传统的课少的要命的专业。这学期三节课,社会学1B,社会人类学1B,社科统计入门。每周大概一共也就十小时的课。每节课两小时lecture一小时tutorial,外加社会学一节fundamentals。是不是少的要命。一张悠闲的课程表。但是完全不代表就闲。其实我一点都不闲!即使你是只想弄好学习,也闲不下来,工作量真的大。我的专业,大概平均下来,每天两篇二十页的文献要读。【这是大一的量—等到大三就变成80了】每年论文+考试一共六次,考试和论文的工作量大致差不多,也就是,每一次读20篇文献吧…然而作为我这么作死的人肯定是要出去high的。所以我的一天的画风神奇的很。除了上课以外,每天10-12点基本是扎在琴房。下午上课读书(时间根本不够用,所以我经常不读…惭愧的很啊哈哈哈可是我想玩)。晚上没一天闲着的…击剑训练,空手道训练,音乐社团排练,还有晚上兼职给校友办公室搬砖。之所以跟社团这么玩,很大程度上在于,爱丁堡的社团真的是太特么的好了。再来一遍。爱丁堡的社团真的是太特么的好了。基本上你想要的,他们都有。从每周礼服聚会烛光辩论的Diagnostic Society到年年冬天去阿尔卑斯山的Snow Sports Club,全都有。(Diagnostic Society, CCXXIV Session. Source: official Facebook page)(Diagnostic Society, CCXXIV Session. Source: official Facebook page)而且不光种类多,水平真的高。我的两个运动社团都已经连续很多年英国冠军,好些club有英联邦水准的运动员在。甚至有奥运级别的。音乐社团—天啊美妙的音乐社团—能在八次排练里排出Verdi和Mozart这种的Requiem。(EUMS Chorus & Symphony Orchestra: Verdi Requiem 2013. Photo credit: Louise Spence Photography (EUMS Chorus & Symphony Orchestra: Verdi Requiem 2013. Photo credit: Louise Spence Photography )最重要的是,虽然这些社团一个个像开挂,但是对小白都无比友好。by小白我指的是真的小白,像我这样一点体育天赋都没有跑去击剑和空手道的这种。membership无比便宜,比如五十英镑学一整年的击剑,教的真的好,而且还交了不少朋友。简直美妙。说完学术和社团,说说生活品质,哈哈哈。宿舍不算贵,至少对于爱丁堡这样的规模来说不算贵,毕竟像杜伦这种坑爹的,那么小的地方还一年比我们贵1/3多。我住的是single en-suite,一周大概?110,除了吃饭之外,所有东西全包。学校有cafe可以吃饭。校园里就有health centre。mental health方面有advice place有nightline,health centre里也有专业的。学术上的福利方面—虽然学校大学生多,但是讲师导师们真的很负责。真的真的。至少我的系是这样,三天两头一起开会,生怕我们学的不开心了。导师们的office hour都可以去聊天,每次聊完都开心一整天。大牛不少。一点都不少。一点。都不少。然后,娱乐。哈哈哈哈,真的娱乐。让你有罪恶感的那种。HIVE!我开玩笑的。宝宝不满18岁,还没去过hive呢。不过要提ceilidh!(其实这也是为啥我看到了这个问题)。Ceilidh大概就是一种苏格兰土特产,不对不对,苏格兰的独特风俗,一种节奏很快的舞会。Ceilidh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跟正常ceilidh所有的男孩纸跳一遍舞,哈哈哈。碰到好的ceilidh,真的是无比开心!碰到个差的也能乐呵乐呵。虽然。跟英格兰人跳ceilidh真特么的闹心。呵呵…(EUMS Ball 2015. Photo credit: Stevie Powers Photography)(EUMS Ball 2015. Photo credit: Stevie Powers Photography)这是跳的好的。跳的不好的呢?最后放张自黑照片给答案写个总结。(EUMS Winter Ceilidh 2015. Photo credit: Louise Spence Photography)(EUMS Winter Ceilidh 2015. Photo credit: Louise Spence Photography)THIS.啊我的天,忘了提Usher Hall那六镑一张的学生票。简直是天堂。---我要为自己正名!这场没摔!只是把鞋跳掉了而已(。
本人15年数学学院运筹学专业水硕毕业,有机会的话,绝对会回到爱大读博。1 校友牛逼。前排答案炫出的各种大牛校友就无须赘述了,来说说我的同级小伙伴们,有已经拿到化学博士学位来我专业Gap year无所不知的教主,有以要回去继承家业为由拒用Latex排版用Word照样得高分的富二代,有不旷课每次上课甩出一本厚厚的死亡笔记操着标准如雅思听力英语的剑桥哥,还有已经成为企业中高管打扮的像毒枭的或常常满脑袋发油的大叔们,当然最不缺的就是“运筹学人没有睡觉”各种熬夜写作业写代码小组项目带大家飞的学霸们,无论是晚上十点十一点还是十二点,JCMB,Murray Library甚至是Darwin都会有我们运筹狗的身影。同学的多样性让本汪大开眼界,每天过的很充实,作为一个学渣真的觉得他们很牛逼,没有存心黑的成分。2 老师各种萌。你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皱着眉头或憋笑听完一堂带苏格兰、意大利、西班牙或者俄罗斯口音的课,欣赏六七十的Ken老爷爷尴尬挠头或者把脚九十度搭在讲桌上系鞋带的风姿,被一米八的Andreas效仿一米九的大帅哥博士扑通一下跪下头搭在电脑桌上给你讲题而吓呆,认为Ceilidh上High整夜化身键盘手风琴手或者领舞的老爷爷老奶奶一定是嚼了炫迈,只穿凉鞋上课的Tibor在多云天气里带着大家翘课看日食,当然萌点还有诸位老师不大乐观的发际线和部分老师可疑的基佬特征。3 居住环境好。虽然爱丁堡是一个只有冬季和大约在冬季两个季节的城市,但它的植被覆盖应该比北京要高出三个天津。我曾住过两天海景房,后来搬到在爱大KB校区内的宿舍住了快一年,后又在主校区附近住了三个月。KB的宿舍距离市中心20分钟车程,完美的田园乡村既视感,建筑密度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养老。舍友曾称有松鼠爬进厨房拿士力架,上学路上还见过肥蠢的兔子,宿舍旁边是个幼儿园,偶尔路过给小朋友们捡捡球什么的。主校区附近少了很多乡野感,Lidl,Sainsbury,Tesco,中超非常全,Tesco有一个收银老爷爷会在结账的时候和你聊天,有的时候是天气,有的时候甚至是辣酱,周末Meadows散散步可以看小正太们踢球。4 吃的还行。作为一个在爱丁堡烹饪学校进修过的我,厨艺显然是不及格的,聚餐合伙做饭时我唯一的贡献就是煮熟个手抓意大利面。各教学楼里的Cafe,Dominos,Papa Johns外卖,以及长驰美味3镑饭基本可以满足日常生存需求,幸亏认识的小伙伴大厨多,在周末得以拯救被自己虐待的胃。如果有炸鱼薯条情节的话,可以去试试Old College附近的City Restaurant,这是我迎接或告别朋友的必去地点,炸鱼排尺寸的跟大油饼似的,之前的配菜豌豆泥简直棒呆,其他美食推荐可见。5 建筑有特色。但凡我来爱丁堡的同学都要被我忽悠着去一趟Old College和New College感受一下我校建筑之美,前排答案的配图基本上都是爱大人所见,无需我画蛇添足。比较特别的体验就是我们曾经在机房、阶梯教室、篮球馆和教堂考过试。记得刚入学的时候带一位已经毕业两年的学长重回数学狗和物理狗的大本营JCMB,学长后来说是含着泪回顾完的,当时完全无法理解。然而现在想到会有一天,我也回去走过的JCMB地下迷宫般的回廊,踏过的2nd floor地板上一个个麦克斯韦方程,已然热泪盈眶。6 穷与贵。听过不止一个博士吐槽爱大科研穷了,如果是国内顶尖院校出来呆惯了花钱如流水的实验室,来到爱丁堡大学真的会感觉辛酸不已。然而看爱大的学费,相比非伦敦地区的其他学校,还真对得起他的世界排名,尤其是我们专业和隔壁专业号称全英最贵数学系,我们也经常自嘲交着最高的学费上着最多的课程做着最苦逼的作业。7 逼格。大多爱丁堡大学的毕业生都会以他为荣,偶有校牛我菜的感慨,作为一个综合性大学,我给他10分,不怕他骄傲。作为一个世界Top20 Top30的学校,爱丁堡大学这五个字也能算是找工作时的筹码,之前面试某所时面我的是校友,常规问题答完还一起回忆了下爱大岁月。爱大是一所非常苏格兰式的世界名校,苏格兰没有打卤面,但住着一群有腔调却耿直的人民,他们会维系自己的民族特色,保持自己粗犷且冷的口音,在节日或庆典穿着Kilt,偶尔吃着Haggis和Scone。The learned can see twice,我们所回忆的不光是表象,也有内涵,毕竟我们都是爱大人。现在想起来是满满的感激,幸亏走前在Heart of Midlothian上吐了口水,终有一日我会回到爱丁堡。———————————————————————————————————————— 后续待补充
本人商科研究生,其实刚刚开学两周,对爱大还不算特别的了解,简单介绍下自己这两周的生活吧。作为一个第一次走出国门的留学生,刚刚来到爱丁堡,感觉到这个城市和国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城市本身规模不是很大,楼房相对较矮,马路和国内比自然也要窄许多,道路两边的绿化都很野生自然,大多的建筑也是低调的灰色,很有历史感的样子。见惯了大天朝高楼林立的样子,刚看到这里真的有一种童话里的感觉(原谅我没见识的描述)。从谷歌上搜了几张图回到正题,介绍下学校的情况。爱大主要有两个两区,一个在市中心,主要是商科,人文,法学专业等等;另一个校区位置稍微偏一些,基本都是理工科的学生。答主作为一个商科狗,还没有去过那个偏远的校区,据说兔子松鼠遍地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通常爱大的官方宣传照都是法学院的旧楼,建于16世纪,确实是很漂亮。依旧来自谷歌的图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学院都这么漂亮啊。商学院的楼长得很新很现代,玻璃建筑,我真的觉得很丑T T。中心校区的主图也在商学院附近,长得差不多,只有一座小小的楼,不过里面藏书还是很多的。中心校区的主图也在商学院附近,长得差不多,只有一座小小的楼,不过里面藏书还是很多的。新生的第一周一般都是welcome week,介绍下学校的各个组织,专业同学介绍啥的,主要让新生熟悉环境,认识同学吧。这一周真的是感觉学校提供的帮助很多,无论是学术方面的各项培训,求职的相关辅助,还是专门针对留学生的部门,方方面面,只要你想找,都有相关的人员来协助你。资源都在那里,只看你是否善于利用吧。再有学生组织也是异常丰富,爱大总共有240个学生组织。各种类型的学术社团,无论多么偏门的学科,学霸们都能找到组织;政治类的社团也很多,女权主义,少数族裔等等;还有其他很奇怪的吃喝玩乐方面的组织,在这里,我无比开心的找到了哈利波特俱乐部,还参加了分院仪式,实现了这么多年的一个小心愿啊。不清楚腐国其他大学在这方面的情况,不过和我自己的本科大学相比,还是感觉爱大的资源要更丰富些,学生的选择更多也更自主。生活学术的效率和多样性,一切都更多的取决于学生自己的选择。再谈谈正式上课后的情况吧。还是和我自己的本科相比,老师们上课更发散,也更偏于联系实际。因为我是商科学生,老师们最初都反复强调real market的重要性,上课的课件通常也和课本无关,大多都是老师们自己的资料。再加上外国小伙伴们上课一般都无比热爱提问题,很多时候上课都是老师讲着讲着就离开正题很远。这对于听力差,平时又很少关注新闻的我来说,实在是苦不堪言,不过这也才是大学或者研究生应该有的上课的样子吧。------------------------------------------------------------------- 更新分隔符------------------------没想到过了一学期,断断续续一直有人关注这个答案,知乎小透明表示无比感激。第一学期的考试周终于顺利熬完,在这里更新一点这一学期的体验。首先表示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或者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小组作业的压力真的很大。因为国内基本都以笔试考试为主(至少我之前是这样的),第一次接触这么大密度高强度的小组作业真的很痛苦。一般一个小组3-4人,首先各国文化不同,大家思路迥异,本科专业也完全不同,所以达成一致本身就有些困难。再有一般情况下,小组作业的效率都会有些低下,明明大家都觉得已经天天绑在一起讨论开会,可是真正的进度确是很慢。在同时面对3-4个小组作业时,真的是要崩溃的节奏。不过小组作业也是一个了解不同国家思维方式的一个最迅速的途径。爱大商学院中国人很多,平时可能大部分时候和中国同学们一起,思考方式也停留在中式模式中,小组作业可以让你直接看到外国人的思考习惯,体验到不同的思考方式,感觉很奇特啊。很多外国同学都有工作经验,和他们一起讨论,更可以收获很多。一学期真的过得很快,感觉还没做什么就结束了。貌似英语什么的,也没有什么提高,伤心ing总而言之,学校提供了很多平台,但如何利用就要看个人了吧。很多人都说英国研究生很水,但收获如何,更多的都取决于个人的选择。
才疏学浅甚少回答问题 此刻看reading发疯时值自己又颇有感触 不吐不快原本因为去不了ucl而黯然神伤的来爱大,正应了一句话,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我现在只想捶胸顿足仰天狂笑感谢苍天感谢列祖列宗感谢小时候我救的麻雀感谢刚才掉地板我捡起来吃掉的豆子等诸多神灵保佑让貌美如狗尾巴花才华如炸裂下水道喷涌而出的鄙人来了爱大!来爱大前只是把国内除西部地区外玩了一遍,这算第一次出国,在伦敦希腊罗马玩了3周多,回来后只想跪在爱丁堡土地上感叹这真是人间天堂。不出国不知道中国好,不出爱丁堡不知道此地人杰地灵外面那怕不是穷山恶水也是处处刁民。在爱丁堡拎箱子爬楼梯,次次有各个年龄段的男士或单身或携女友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在路上永远敢背背包手机扔口袋,你去罗马试试!有好三四次次背包没拉钱都露在外面,都有好心人追上来告诉我,你在罗马伦敦试试!经常聚会到黑天,不过爱丁堡白天真是昙花一现,依旧敢一个人从gs图书馆走回Holyrood road 这边,你在伦敦试试。走在学校里经常半路有人远远用中文对我喊 你好你好 美丽中国(当然也听过fucking chinese 但是感觉比曼城伦敦和善多了!)爱大学术气氛极为浓郁,我的老师都是名校毕业,那怕人家剑桥斯坦福人家也不会鄙夷我说的是 stupid idea 反而总是鼓励我多说(对不起臣妾没做到啊)也常说 没有stupid question有问题就问,懂了就好!在这里生活学习异常舒心,也压力山大。爱丁堡的好,你来了就知道了。
本人莫雷tesol专业 已回国 很怀念在爱大读书的日子体验1 图书馆好多mac随便用 码论文的时候还是天天跑去惠普区 好用的不要不要的 还有 学霸超级多 有整日整夜待的 好像机器人不吃饭不睡觉不上厕所2 图书馆馆长是一只猫 哈哈哈哈哈哈 特别傲娇 一个人自习出来经常看到它嘲笑的表情 好像在说你这个学渣3学校及全城建筑都太漂亮了 英伦复古风 本人摄影爱好者 每天上学路上拍拍拍 尤其是晴天的时候 莫雷比较丑又很小我就不说了4考试真的很难很难 要非常拼命的看好多书 引用好多本文献 改好多遍 有自己的见解 分数还低的要死 特别虐的一年 第一次得了65还心塞的宝宝 到后来50几分已经特别知足了 幸运的是没有挂科5学校名气大 世界top30 回国懂行的人一问都说哇塞爱丁堡大学好牛的 然并卵 那天去面试竟然被一个大妈级高中英语老师鄙视了 是因为她无知和嫉妒我猜 重点中学了不起啊啊啊啊6本专业人多!中国人那叫一个多!100多个吓人不 毕业了还没认下所有同学 学习体验好差 lecture教室太大听课效果不好 workshop人太多活动时间紧收获小 assignment太多出分效率低7老师当然都很牛 但是感觉一部分不适合做老师 倒更适合做研究 讲课比较天马行空 抓不到重点 也走非常严格很mean的老师不招人喜欢8苏格兰口音苏格兰口音苏格兰口音9苏格兰天气苏格兰天气苏格兰天气10和柯南道尔 大卫休谟 达芬奇 Jk罗琳做校友 听起来就觉得牛逼昨天是毕业典礼 无奈找工作狗没有回去参加 配图几张大家感受下几百年名校希望母校越来越好 以后带着老公回去拍结婚照 带孩子回去玩么么哒 对了 希望母校保佑我找工作顺利!最近压力好大又受到打击 每天都活在看面经投简历刷消息的痛苦中 希望早点结束
1.一般来说“理科”校区在郊区(距离市中心公交半个小时)“文科”校区在市中心附近,走路上学是常态,有校巴但是高峰期除非在第一个站上车否则就别想了。2.学校有很多很多各方面的问卷调查,一个学期有两三次教学调研及反馈,一般都用拿大奖来吸引人去填,实际多少人填了我也不知道…3.学习平台支持做的很好,用的是blackboard的learn,课前可以自己打印课件,有一些课的课件上课也会发。4.图书馆平时是半空的,星期三下午(全校都没课,是社团活动的主要时间)以及星期天是没有位置的。图书馆只开到凌晨2:30。5.最幸福的是每学期会莫名其妙放假一周美名其曰reading week或者innovative learning week,反正正常人都不会学习的…很多交换生会趁机去欧洲玩一下。这学期刚好遇上春节中国小伙伴们也玩high了…6.说真的我没觉得爱大有啥特别的……我所在的化学学院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也没体会到什么名校学生的自豪感,而且很多本科生其实对自己的专业也晕晕的嘛。具体学习情况可以去看另一个问题 在国外读化学本科是怎样的体验…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爱丁堡大学硕士申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