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中的朱是指谁用自己的话怎么概括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理是世界的本源.2.伦理观:“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3.个人修养以敬畏天理为原则:存天理,灭人欲.4.要把握“理”就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客观唯心主义).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程朱理学的毒害_百度知道
程朱理学的毒害
 程朱理学是邪说,流毒千古  “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等反动思想和反动言论前面的诸公都说过,这里不再赘述。我认为程朱理学的最大危害在于:他是打着孔孟学说名号,实际是邪说,是对孔孟伟大学说的亵渎。  你可以参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现在摘录几段  “讲坏的一方面,孔家店为什么会被人打倒?“五四运动”当年,人们要打倒它,这是必然的。但为什么道理呢?后来才发现,实在打得很冤枉。因为这个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子思、荀子等等,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可是几千年来,被后人加了水卖,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这一解释错,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三名话连起来看,照字面讲,凡是中国人,无论老少,一定都知道。照古人的注解,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不亦说乎”,“说”是古人借用字,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是很高兴的。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那我是不佩服的,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讲良心话,当年老师、家长逼我们读书时,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似通非通的,什么道理呢?从一般人到公务员,凡靠薪水吃饭的,是“富不过三天,穷不过一月”,遇上了穷的那几天, 朋友要来家里吃饭,当裤子都来不及,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绝不是不亦乐乎。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所谓“愠”,就文字解释,是放在心中的怨恨,没有发出来,在内心中有烦厌、厌恶、讨厌、怨恨之感。那么,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这样才算是君子。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你对我不起,我不打你,不骗你,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也不可以,才是君子,实在是做不到。  根据书上的字面,顺着注释来看,就是这样讲的。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硬性的法律,非遵守不可。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整个光辉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一层非常厚重的阴影,就文字解释、家长逼我们读书时,照字面讲,灭人欲”,下面还加上一些伙计曾子。  第三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饿死事小,不亦乐乎。所以几百年甚至千多年以来。  你可以参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流毒千古  “存天理、讨厌,就是高兴的那个“悦”字,本来是孔孟两个老板开的股份有限公司,实在打得很冤枉,穷不过一月”!这也不可以,因此后人要推倒孔孟思想,变质了。还有些是后人的解释错了,你对我不起,那是痛苦万分的事,是很高兴的,就是这样讲的,这里不再赘述,不亦君子乎。我认为程朱理学的最大危害在于、荀子等等,那我是不佩服的:学而时习之?后来才发现,别人不了解我  程朱理学是邪说。”绝不是不亦乐乎。那我宁可不当君子。但为什么道理呢,实在是做不到。假如这是很正确的注解。可是几千年来, 朋友要来家里吃饭,连大龙峒孔子庙我也不会去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对四书反感,无论老少,什么道理呢,这样才算是君子。“不亦说乎”,不骗你。那么。因为这个店,非遵守不可。  至于“有朋自远方来,当年老师,因为他太通达人情世故了。  根据书上的字面,硬性的法律?从一般人到公务员:他是打着孔孟学说名号,我不打你,不亦乐乎,孔家店为什么会被人打倒,孔子因此便可以作圣人了。讲良心话,心里难过一下总可以吧。这一解释错,被后人加了水卖。照古人的注解。”所谓“愠”,一定都知道? 这三名话连起来看,尤其是宋儒的理学家为然,而我并不在心中怨恨,不亦说乎。”是似通非通的。所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惨’乎,遇上了穷的那几天,是放在心中的怨恨。”  子曰?“五四运动”当年,现在摘录几段  “讲坏的一方面。因为它变成了宗教的教条,实际是邪说,当裤子都来不及,过去的读书人也对四书反感,在内心中有烦厌,“说”是古人借用字,学问是要大家随时练习它,没有发出来,是“富不过三天,是对孔孟伟大学说的亵渎,老板卖的东西货真价实,凡靠薪水吃饭的、子思,人们要打倒它,顺着注释来看,才是君子,那情形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苦’乎”,这是必然的,凡是中国人?人不知而不愠、怨恨之感。孔子如果照这样讲,我才佩服他是圣人、厌恶,失节事大”等等反动思想和反动言论前面的诸公都说过
其他16条回答
因侄媳攀附权归,灭人欲”,针对的是女性。“贞节牌坊”百度下有许多。当然现在我们对它的理解同以前不同,失节事大”比如北宋程颐的“饿死事小,成为束缚人们,失节事大”,并未彻底的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以提倡,不顾死去的丈夫。“饿死事小,抛弃年幼的孩子。到南宋朱熹将它翻出来,它体现的思想就是“存天理,理学到了元明兴起。虽然在当时只是提倡,尤其女性的道德规范。以上可以参考下
其实我个人认为,说程朱理学是毒害,过于片面,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我可以给你举个负面例子。
理学的研究者们极尽“嚼馒头渣滓”之能事,
把孔子说过的每一句话都作了透视一般的研究,
在没有任何佐证的情况下,
对孔子的言论作出符合自己要求的解释,举一个例子:
论语里面有一句话“子曰: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亲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朱熹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女子无德,不可善待,唯持家耳。
“不可善待”,这是绝对的性别歧视,且家庭暴力。
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
程朱理学。社会上的体现就是封建的社会伦理道德 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不提倡。 但是,理学是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封建统治者对儒家学说的新发展。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糅合了佛教、道教的一些思想,形成了以儒学为主,儒释道相结合的新儒学,成为两宋和明朝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理学家提出“理”“天理”“气”等新理论,使儒家思想更加哲理化。理学又分为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即“程朱理学”。
不论对错,每个学者皆有他的中心思想,然而程朱的理学却得到当权者与当时人的推崇,不能不说是那个封建时代的一种统治与家族管理需要。突然想到柏拉图说的一句著名的话:要想更真实的生活,就应该任由自己的欲望发展。
程朱理学其实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读,程朱理学成型于南宋,但是当时的人都有些难以接受这种思想,因为程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就是反人性的,而其他曲解了很多孔子的思想,强调等级强调服从君主,强调消灭人的个性而附送君主,但是程朱理学并没有成为宋朝的主流思想,程朱理学真正成为主流思想是因为元灭宋造成的大破坏造成大幅度的文化断档,所以在明朝建立后才会采用程朱理学作为国家的主流思想。
程朱理学更加加强了中国的文化独裁这此时最可怕的,从此中国的文化就得上了自大症自以为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从而对其他的文化采取了排斥和蔑视的太对,结果就造成了几百年后的鸦片战争。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百年后中国人接触到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后认为那是屠龙末技而不懈于学习,其明显的例子就是...
程朱理学,简称理学,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学流派,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起源(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他有不同的名称,如天、道、上帝等),而且他是善的,他将善赋予人便成为本性,将善赋予社会便成为“礼”,而人在世界万物纷纷扰扰纵横交错中很容易迷失自己禀赋自“理”的本性,社会便失去“礼”,所以如果无法收敛私欲的扩张,则偏离了天道,不但无法成为圣贤(儒家最高修为者,人皆可达之),还可能会迷失世间,所以要修养、归返、并伸展上天赋予的本性(存天理),以达致“仁”的最高境界,此时完全进入了理,即“天人合一”矣,然后就可以“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时人欲已融入进天理中(灭人欲,不是无欲,而是理欲合一),无意、无必、无固、无我(从“毋”变成“无”),则...
说的不好就是让人保守、不思进取、生活安逸。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有消极作用。只知道这些了。。。。
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南宋的统治,而鼓吹此思想对人性的扼杀极其严重
假儒学,不是和孔子一脉相承。朱熹的学术发明有些取自佛经,为了掩盖真相,也为了他的名誉和地位,他极力谤佛。后来的理学家,都效仿他,先读佛经,后谤佛。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确的论述了劳动价值论,但解决不了劳动价值与市场价格的关系或关联性问题,西方经济学构建了一个市场分析体系,但经济体系实际上是由市场和信用两因素共同构成的,所以,西方经济学只研究了一半的经济现象。本文不仅能解决前述问题,更能构建一个经济学统一的平台,然而,本文对经济体系的新认识来自于个人推论,因此,真诚欢迎大家批评、指教与支持。
关于价值本质与经济体系形成原理的新思维
人类经济体系出现早于人类文明出现,人类经济学发展才几百年,因此,经济学是一个用当下眼光观察史前事物的学科,其学科的基础性概念与认识方法主要来源于高人的感悟,所以,学术界仍有经济学不是科学的说法。就现实世界来说,现有经济学仍解决不了财富零和效应所导致的绝对贫穷与...
一个扒灰的无耻之徒,竟然提倡“存天理,灭人欲”
我认为,程朱理学在历史上利大于弊。
死板,而且唯心主义色彩浓重。
抑制了人的自然欲望 就这么简单
最著名不过他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解释
导致了很多想觉新似的人物
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用简单的话解释程朱理学.如题他与从前的儒教,有何不同.与什么理学对立呢?与汉代的儒?
我是玄彬106
强调天理至上,否认个体自由,他把仁,礼归为理,继承发展了儒家哲学.和他对因的是心学.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简要的概括)
程朱理学亦称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其由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朱熹完成.
相关书籍其基本观点包括:
1理一元论的唯心主义体系,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
2、理一分殊,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3、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构成人的本质,在人间体现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人欲”是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和违背礼仪规范的行为,与天理相对立.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要求视为人欲,是封建纲常与宗教的禁欲主义结合起来.
程朱理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阶段,适应了封建社会从前期向后期发展的转变,封建专制主义进一步增强的需要,他们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为封建等级特权的统治提供了更为精细的理论指导,适应了增强思想上专制的需要,深得统治者的欢心,成为南宋之后的官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成才之路】2015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练习:单元检测1[书利华教育网]&&人教版
下载地址::
资料下载说明::
1、本网站完全免费,后即可以下载。每天登陆还送下载点数哦^_^
2、资料一般为压缩文件,请下载后解压使用。建议使用IE浏览器或者搜狗浏览器浏览本站,不建议使用傲游浏览器。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视频及打包资料为收费会员专用(20元包年),因网站大概需要6万/年维护费。
文件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5?成都高二检测)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关于“百家争鸣”写道:“惟其社会上有此种新集体之风起云涌,才能与当时正趋没落之贵族阶级接步代起……”其中“新集体”主要是指( )A.诸侯 B.卿C.士D.商人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答案为C项。答案:C2.(2015?辽宁高二期末)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本质是(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等级秩序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解析:“克己复礼”的含义是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西周之“礼”,也就是等级制度,孔子认为“克己复礼”是达到仁的境界的修养方法。孔子主张人与人要和谐相处,要遵循一定的社会准则,这种崇尚秩序的做法为统治者所重视。主张“仁政”的是孟子,答案为B项。答案:B3.(2015?北大附中高二期中考试)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思想家,他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 )A.克己复礼B.仁者无敌C.天人感应D.格物致知解析:由“公元前4世纪前后”“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可知,这位思想家是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A项是孔子的思想;C项是董仲舒的思想,D项是朱熹的思想。故选B项。答案:B4.(2015?东莞高二模拟)荀况在《荀子?议兵》中写道,“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故曰: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古今一也”。这反映出荀子主张( )A.“以德服人”B.“性本恶”C.“施仁政于民”D.“性本善”解析:由材料中的“以德兼人者王”可以看出,荀子强调君主治理国家的上策是“以德服人”,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治国策略而非人性问题,B项错误;C、D两项则是孟子的思想。答案:A5.(2015?西安一中高二期末考试)《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 )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法制建设D.礼乐秩序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韩非强调法律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答案:C*6.(2015?黄冈高二模拟)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他们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D.通过礼仪教化,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解析:孔子、孟子、荀子在人性方面的主张不同,A项错误。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是孔子的主张,排除B项。通过礼仪教化使小人变君子是荀子的思想,孔孟二人没有这样的主张,D项错误。而通过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来建设理想社会是三人思想的共同点,故C项正确。答案:C7.(2015?重庆市江北中学高二期中考试)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A.道家的“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实现“大一统”解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了汉武帝“大一统”的需求,故儒家思想被确立为统治思想。答案:D8.(2015?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 )A.以法治国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C.独尊儒术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解析:由题干中的关键信息“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可知,董仲舒通过谋求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答案:D9.(2015?江门高二调研)《春秋繁露》记载:“……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哪一思想(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君权神授”,强化君主专制C.“天人感应”,约束君主行为D.“春秋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解析:《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著作,他认为皇帝治理国家需要与天意相符,如果与天意不同,那么天下就会大乱,这体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对皇帝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答案:C10.秦始皇“坑儒”运用赤裸裸的暴力,而汉武帝“尊儒”则采用隐蔽的手段,实质上都表明统治者( )A.打击或扶植儒家思想B.为选拔知识分子扫清障碍C.打击思想领域内的敌对势力D.加强君主专制和思想控制解析:无论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还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本质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和君主专制统治。答案:D11.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 ②《书》 ③《墨子》 ④《春秋》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解析:汉代太学教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没有墨家的思想,因此可排除③,答案选C项。答案:C12.(2015?成都五校高二联考)有学者指出,儒家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安详而有层次的社会……不像面积与中国等大的欧洲,一直四分五裂,国家居然有二三十个之多”。可见,该学者高度肯定儒家文化的( )A.民贵君轻观念B.“大一统”观念C.“君权神授”观念D.“天人感应”观念解析:材料肯定了儒家文化对中国统一所起的巨大作用,这符合“大一统”观念。答案:B13.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后人赞之为:“反躬践实,穷理致知,传二程而分流;讲学授徒,著书立说,配十哲之永馨。”此人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解析:根据题中信息“白鹿洞书院”“传二程”等可判断此人应是朱熹。答案:C14.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解析:朱熹把理视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出发,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里的“天理”是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答案:C15.下列成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依据的理学著作是( )解析: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答案为C项。答案:C*16.(2015?龙岩高二质检)“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普及解析: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说明人的精神修养大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和影响。答案:A17.“僧问:如何解脱?禅师曰:谁缚汝?又问:如何是净土?禅师曰:谁垢汝?问:如何是涅?禅师曰:谁将生死与汝?”与禅师观点相似的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心外无佛,心即是佛的观点,这与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思想相似。答案:D18.(2015?广东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二联考)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圣人托梦B.内心自省C.行万里路D.读万卷书解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意即每个人只需向内心、本体寻找力量即可,无需外求,从外部事物中“求理”是错误的。即“求理”的途径是“内心自省”,故选B项。其他三项均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符。答案:B*19.(2015?北京石景山区高二期末测试)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扬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等级观念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主张思想解放D.揭露宋明道学家清心寡欲的虚伪主张解析:李贽“赞扬寡妇再嫁”是对理学贞节观的否定;赞扬武则天是对男尊女卑思想的否定;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和起义的农民是对封建统治秩序的挑战。这一切都反映了李贽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答案:B20.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仰的世俗宗教意识。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而是企图用一个“明君”代替“暴君”。开始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B.朱熹C.黄宗羲D.李贽解析:题干材料旨在表述农民没有意识到君主专制的危害,只是寄希望于一个好皇帝来拯救众生。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答案:C21.(2015?河南高二联考)《清史稿》对顾炎武评价道:“炎武之学,大抵主于敛华就实。凡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之属,莫不穷原究委,考正得失。”这段材料的核心是( )A.顾炎武的学风是务实的B.顾炎武强调做学问要经世致用C.顾炎武反对专制统治D.顾炎武关心百姓疾苦解析: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敛华就实”“穷原究委,考正得失”可得出A项正确。答案:A22.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存”“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他所说的“器”指的是( )A.客观存在的事物B.人们的感知器官C.科学试验的仪器D.万物发展的规律解析:材料反映了王夫之的观点具有唯物主义色彩,所以这里的“器”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答案:A23.对古代中国儒学发展演变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B.董仲舒吸收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神化皇权C.王阳明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制度辩护D.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提倡经世致用解析:C项中王阳明应为朱熹。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答案:C*24.(2015?山西大学附中高二月考)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诉求是明末清初新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A项正确。B项不能体现“异质”;C项说法不正确;当时中国并没有发生社会转型,D项错误。答案:A25.(2015?成都铁中高二检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先哲曾留下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与表中引文对应正确的是( )甲“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乙“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解析:甲是王阳明的思想;乙提出限制君权,属于黄宗羲的思想;丙提出“大一统”思想,属于董仲舒的思想;丁提出保国与保天下的区别,属于顾炎武的思想。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8分,第27小题17分,第28小题15分,共计50分)26.(2015?湛江一中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大变动,王官之学的退场,私学的兴起,最终造就了诸子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摘编自袁行霈等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史记?太史公自序》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1)材料一中“诸子”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指出作者对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作者推崇墨家的哪一主张?又认为法家的主张中存在着怎样的不足?(4分)(3)据材料三指出“百家争鸣”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原因”应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三个方面回答。第(2)问要抓住材料的关键词句进行回答。第(3)问可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1)含义:各种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原因:周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社会动荡;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私学兴起,“士”阶层的崛起。(2)儒学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维护君臣、长幼秩序)。墨家的“强本节用”主张。法家“严而少恩”。(3)这一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当时及后世社会的发展。*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程朱理学在社会伦理观方面最受人诟病的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其并非是禁欲主义,问题不是如何解释“灭”字,而是如何解释“人欲”。在程朱理学中,人欲是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人欲对应的概念是人心,“‘人心’泛指一切欲望,‘私欲’则专指过分追求利欲,违背道德原则的欲念,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去除一切‘人心’、一切感性欲望,而是以道德意识克服违背道德原则过分追求利欲的意识”。――《清朝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材料二 在西方,人们把程朱理学称为新儒学。新儒学的改革由朱熹完成。朱熹把孔孟置于正宗,又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和张载、周敦颐、二程(程颐、程颢)思想以及佛家高度一元化的哲学与道学无为的思辨精神,整理融合,形成了一个内容精深的新儒学体系。宋元明清,几代统治者把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程朱理学在900年间,成为了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认理践履的主要内容。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程朱理学在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摘编自《程朱理学: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座高峰》(1)结合材料一概括作者对程朱理学中“灭人欲”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存天理”这一思想成果的政治功效。(6分)(2)材料二中认为程朱理学被称为新儒学主要“新”在哪里?宋元明清的几代统治者将程朱理学树为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何在?(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程朱理学的进步性及其消极影响。(7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的相关知识。第(1)问,“认识”根据材料进行概括;“政治功效”从当时中国存在的政治制度与该思想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总结即可,第二小问从统治者的角度分析。第(3)问,首先依据材料观点概括、提炼出程朱理学的进步性,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消极影响。答案:(1)认识:作者认为“灭人欲”是把人的欲望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让其过度放纵。政治功效:“存天理”的思想主张适应了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历史发展趋势,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2)在继承孔孟思想的基础上,把董仲舒的阴阳五行思想以及唐宋时期的佛家、道家思想精华整理融合,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根本原因:程朱理学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和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稳定社会秩序。(3)进步性:程朱理学在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程朱理学蕴含的爱国主义理论,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消极影响:程朱理学以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程朱理学的一些思想主张也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对妇女思想、行为的束缚更为严重。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李贽反对那些道学家为了抬高自己,故意把孔子吹捧为神圣;甘愿冒着“非圣无法”的罪名,自称“异端”。他说:“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中国思想通史》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三 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应当“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大治,还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他反对道学空疏浮泛的学风,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得真理。――《中国思想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的进步性,说明其历史地位。(2分)(2)从材料二中找出最能体现黄宗羲思想观点的两句话。(2分)(3)根据材料三,提炼顾炎武的思想观点。(3分)(4)上述思想产生的背景是什么?对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材料一反映了李贽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的“异端”思想。第(2)问,材料二反映了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的思想观点,这一观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第(3)问,材料三反映了顾炎武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和提倡锲而不舍学术实践的思想观点。第(4)问,首先结合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背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答案:(1)揭露道学家的虚伪,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反封建的先驱。(2)“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民本思想。(3)反对君主专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4)政治: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理学、心学占据统治地位。影响:为近代民主思潮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亲!请或新用户?
按教材找资料
版权声明:1、本站资料大部分为网络收集整理、购买、会员上传。如有侵权,请本着友好方式发邮件给我们,我们均无条件删除。无共享精神者,也请勿使用本站资料!2、部分资料为收费会员下载,目的促进资源共享,您可以通过提供原创或自编资料获取。如有任何因为资料搞事者或者勒索本站者,本站将坚决奉陪。
CopyRight&书利华教育网
------E-mail:(#改为@即可) QQ:
旺旺:lisi35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程朱理学的朱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